
佛弟子文庫 > 念佛法門文章(第3頁)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學佛不是很深入,可...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我們妙音念佛小組是二〇一〇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共修念佛的,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著我們。而我們,...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今天已經是打七的第四天了,通過四支香的問話,了解到這個七打的還是比較精進的。為...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全體的就是我...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創造過一個往生的佛號,他...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故名法...
這樁事情同時是顯示極樂世界這樣的一種微妙無礙的功德,反襯我們在娑婆世界怎麼樣呢...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個外境是由業力變現的,你...
問: 請益法師,經書之類都好難,整理好多筆記,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天資不行,咋辦...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大安法師答: 雜念是...
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觀,你要有一個觀念:你不管是...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發...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捨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
我們大乘的菩薩,如何把淨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裡面觀照的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淨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問題點就是只重數目而不重質量。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創造...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起跟大家學習淨土學的最...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主題,以一種比較深入...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進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
老病宜念佛。 衰老了,生病了,最應該念佛。但是往往處在老病的時候,不能迴光返照...
【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
【疏文】 諸聖者,佛及菩薩也。自凡望聖,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片言...
【原文】 攝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對治昏散之法,數息最要。凡欲坐時,先想己身在...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途可能就會懈怠一曝十寒。修...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就著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剋期取證,提前往生? 淨界法師答...
阿彌陀佛的名號跟世間的名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名字是能顯法性之體的。天親菩薩在...
問: 憶佛念佛和心想佛號相不相同? 淨界法師答: 佛號,我想這樣,你憶念佛陀的...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這個判言來自蕅益大師。《阿彌陀經》中,十方諸佛出廣長...
還有一種最方便的法子,就是呼吸念佛。 行人端身正坐,調順呼吸,不使有快慢不均,...
問: 學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無暇參與義工所從事的各項慈善活動...
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功德,總出心源。一切逆順苦樂生死涅槃,離此心外,無片...
乃至十念,一定要談這種深信切願的人,一定是念很多佛號的,一定是精進辦道的,一定...
這時代能夠好好修淨土念佛法門,是最為殊勝的。他是末法時代眾生的大慈舟航。修這個...
近日,有位初學佛的賈居士講述了一件事。最初帶領賈居士學佛的是一位穆居士,此人虔...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
有人說: 念佛比參禪較為穩當。其實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
當大家念經或者拜懺的時候,心總不能夠跟法、佛融合在一起。我跟很多道友談過,當你...
心、境是一對,一對就是合而為一心即是境,境即是心。極樂世界就是你的心,阿彌陀佛...
六根中,最難攝的有二根,即意根與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亂想,耳根常欲聽外面的聲塵,...
【原文】 今果能以妄想心轉為念佛,則念念斷煩惱。若念念能斷煩惱,則是念念出生死...
【原文】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修無上深妙禪定,令繼想白毫...
問: 得生與否,全在信願有無。弟子在《念佛感應錄》裡面看過有好多鳥類,特別是八...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以一種狹隘的自私心去憶佛、念...
有一個老和尚說,他講一個譬喻很好,他說,出聲念就是煮這個大鍋菜,用大火去煮,阿...
《彌陀疏鈔》中,蓮池大師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出家本為生死大事。今出家兒,不知生死為何物,但知隨波逐流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古...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面說,無量的諸菩薩眾,在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動經恆河沙...
經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
一、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往生,蓋念佛之人...
原文 : 又問:華嚴法界,密義重重,以無量修多羅而為眷屬,云何唯一念佛門而能普...
十一月初十開示(四七第四日) 三學兼修,一參具備。三學就是戒、定、慧。教下對於...
達本問: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菩薩曰:汝一念佛,便雲火發。何故汝終日...
前幾年我們有一個外地居士,這個女居士談她的婆婆是二十多年的瘋子,由於她自己學佛...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
念名號能夠消除業障;能夠遇難呈祥,消除一切災難;念佛還能夠治病,六字洪名是阿伽...
問: 末學在醫院上班,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該怎麼辦?今日遇到一個病例,我一邊搶...
念佛是能放光的。可能我們天天念佛,我們的肉眼看不到放光,但是鬼神道裡面看得到。...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譯大總持)...
這句佛號一定要如香象過河,要截得住意識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時候就是十天百...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不管是出...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週遍法界。只因無始暗動,被六塵所蔽,人們的知...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說:我有一個念佛的秘...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於念念中憶念攝化於我,則我今者深感佛恩,故應念佛...
章居士,湖州人。她有個老爺爺七八十歲了,摔倒了,把坐骨那地方摔裂了。到醫院,醫...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本尊相應的法門。誰代表阿彌陀...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焦慮,總怕自己死掉。我鼓勵...
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是最後一段結示。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
第九品《稱佛名號品》,我略說一下這一品的題目。前面我們分析了六道,也分析了地獄...
問: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大安法師答: 好,這個佛法...
(一) 一聲佛號一聲心, 須信心深佛更深, 夢眼未開情逐逐, 慈光常照夜沉沉。...
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有二點要注意:一個是你能念的心,一個是你所念的佛號;能念的心...
所謂持名,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要達到一心不亂,當然是從執持名號下手。執...
問: 法師好。念佛至誠懇切的心不會發,不知道心在哪裡,想至誠懇切,但發不出來。...
心之本覺曰佛,心之始覺曰念。顧本覺之在人心也,似異而恆同;乃始覺之隨人用也,雖...
勸君一 長時念佛須真實 歸依佛語莫生疑 制護心猿無放逸 勸君二 唯思念佛無餘事...
前有數行奉寄,想已塵覽。頃接手書,乃有塵業情緣,卒難銷隕,何時得成妙觀等語。足...
《甘露疏》云: 一、詞少易行勝,唯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一切人可念故; 二、念緣...
佛號怎麼念?佛號要聲聲心心,就是每一聲佛號都有你心靈力量的貫注,要念茲在茲。你...
請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由於菩薩有六種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
【原文】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
念這個佛號的時候,怎麼念得功夫上路、得力?這裡教一種方法,一定要使你念出的聲音...
請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捨准提咒而專門念佛。 前面我們知道這個定茂是...
持經、持咒、念佛,包括這些佛號,全體就是實相,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這個阿彌陀佛的...
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願力...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把我們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兩種類型: 一種是屬於事持,一...
在家閑居,當以淨土法門,為雙親認真講說,俾生正信以得往生,則功德大矣。 雖讀大...
問: 參禪與念佛有何區別? 紹雲老和尚答: 現在有些學佛之人,說參禪是頓超法門...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說個不好聽的話,就是盲修瞎練。一定要懂理,否則不能成就...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難世道。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鬚生大慚愧,生大怖畏,轉眾...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接的關係,你心中沒有信願,沒...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難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念佛是誰,重點是在「誰」字上面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這樣念佛能入如來法身果海

契證到念佛三昧,那極樂世界就在當處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經書之類都好難,只念佛號可以嗎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臨終關頭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動哭泣最貽害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臨終助念宜懇切念佛,切不可屢屢探之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願念佛來了斷

淨界法師:淨土念佛與大乘教觀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淨界法師: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老病宜念佛

如何才是真念佛

念佛法門之奇妙殊特

如何證得念佛三昧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念佛人可以剋期取證,提前往生嗎

即名顯體方稱妙,托境觀心易入真

把佛號跟四十八願做連結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倓虛大師開示隨息念佛法

如何處理做義工與念佛修行的關係

今人修行,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乃至十念,也包含平時的信願稱名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念佛人為何還會遭遇車禍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應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好還是參禪好,在於個人是否相應

念佛的時候,你有沒有做這樣的觀想

這就是智慧的念佛法

先把這兩根攝住,其他四根就不攝自攝

念佛是以淨想轉染想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

鳥類眾生好像沒有信願念佛,為何也能往生

念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五點計數念佛法的實際操作

凡夫念佛十疑

古德參究機緣頗多,唯有「念佛是誰」最易得力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欲得成就一心應當存誠念佛

念佛人常念死時節,方肯切心

念佛普攝華嚴法界

一句念佛是誰,戒定慧三學兼備

出聲念佛,每易發火,得默念否

念佛把瘋癲念好了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念佛能得人天恭敬

遇到搶救不過來的患者可以為他念佛嗎

念佛放光祛鬼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閉關念佛截住妄念流

念佛必須持戒

念佛就是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我今懇切念佛,佛必轉更念我矣

打普佛念佛迴向出現的奇跡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83歲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幫她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時候念念成就

無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沒有銷罪方便法

吃素念佛之人為什麼也會遭受苦難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徹悟大師念佛偈

念佛時有兩點要注意

持名念佛如何達到一心不亂

念佛至誠懇切的心發不出來怎麼辦

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道鏡、善道《念佛十勸》

只此數語,便是念佛三昧秘要

念佛功德有七種勝

佛號要怎麼念

不念佛則獲罪無量

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

念佛要「聲緣於心,心緣於聲」

捨咒來念佛

念佛念經為何要至誠心

能夠這樣念佛,一定可以了生脫死

從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導式的念佛

雖讀大乘經典,仍以念佛為正行

參禪與念佛有何區別

念佛必須要明理,千萬不可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