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景教

唐代傳入我國之基督教。即東羅馬異端派之聶斯托里派(Nestorius)。意謂「光明之宗教」。五世紀初,敘利...

景昌極

江蘇泰縣人。曾任東南、東北各大學教授。嘗從歐陽漸研究唯識學。治學嚴謹,曾撰「見相別種辨」一篇,引起民初二十...

景明寺

北魏宣武帝於景明年間(500~503)建於洛陽。北魏之崇佛政策,促成雲岡之開鑿及永寧寺之建立,文帝復進而大...

景淨

(Adam)波斯人。景教大秦寺僧。任中國教父、鄉主教、長老等職。為唐建中二年(781)所立景教流行中國碑頌...

景祐新修法寶錄

凡二十一卷。北宋呂夷簡等奉敕撰。略稱景祐法寶錄、景祐寶錄。本書為續大中祥符法寶錄之作,編次大中祥符五年(1...

景祥

(1062~1132)宋代臨濟宗僧。江西南豐人,俗姓傅。出家後歷參名僧,嗣大溈慕喆之法。後閑居臨川達十餘年...

景閑

(1298~1374)高麗僧。號白雲,世稱白雲景閑。金羅道古阜人。幼年出家,後至元都,參謁天竺僧指空。復至...

梵語 jāna,巴利語 āna。音譯為若那、闍那。又作智慧。即對一切事物之道理,能夠斷定是非、正邪,而有所...

智儼

(602~668)唐代僧。天水(甘肅)人,俗姓趙。為華嚴宗第二祖。號至相大師、雲華尊者。幼即有志於佛道,嬉...

智光

(一)指智慧之光。智慧能破無明之闇,故以光喻之。 (二)梵名 Jāna-prabhā。中印度摩揭陀國人。玄...

智光曼荼羅

日本元興寺智光依感見所畫之淨土曼荼羅。為日本淨土三曼荼羅之一。奈良時代,智光從智藏受三論宗,兼行淨土。同學...

智冠

(1932~)韓國僧。慶尚南道協川郡人,俗姓李。十五歲,拜海印寺金子潤法師為師;二十二歲,於通度寺受具足戒...

智凝

隋代僧。豫州(河南)人。年少出家,從彭城靖嵩學攝大乘論,致力弘揚,並赴長安辯才寺講說。其時,文帝施行優禮佛...

智凱

(一)(?~646)唐代僧。丹陽人,俗姓馮。年少即從三論宗嘉祥大師吉藏出家,以其膚色焦黑,故號烏凱。曾住靜...

智劍

梵語 khadga。音譯作朅伽。又作金剛劍。喻指清淨之智慧。即因清淨智慧可斷除煩惱之縛絆,猶如利劍般銳利,...

智化寺

位於北平市內。為明初司禮太監王振於英宗正統八年(1443)所建,初為家廟,後敕賜名「報恩智化寺」。明英宗土...

智印

梵語 Jāna-mudrā。又作慧印。為諸佛菩薩所結印契之總稱。印契,為決定不改之義。諸佛菩薩所結之印契,...

智及

(1311~1378)元代臨濟宗大慧派禪僧。江蘇吳縣人,俗姓顧。字以中。號愚庵,又稱西麓。入海雲院為童子,...

智吉祥

梵名 Jāna?rī。北宋譯經僧。印度人。於仁宗皇祐五年(1053)至汴京,以所攜梵經奉進,蒙賜紫衣。與西...

智吉祥印

全稱智手吉祥印。又作吉祥印。即以智手結吉祥印。為釋尊供養法之根本印。智手,即指右手。據青龍寺儀軌卷下載,以...

智吉祥賢

梵名 Jāna?rībhadra,西藏名 Yes-?esdpal bzav-po。西藏大藏經丹珠爾經疏部所...

智周

(668~723)唐代僧。泗州(江蘇)人,俗姓徐。十九歲受具足戒,二十三歲投慧沼門下,精研法相奧義,得慈恩...

智命

(?~618)隋代僧。滎陽(河南)人,俗姓鄭,名頲。早歲以才學著名於寧州(甘肅),官至五品。煬帝崩逝後,不...

智嚴

(一)(350~427)東晉譯經僧。西涼州(今甘肅)人。弱冠出家,以精勤著稱。後欲博訪名師,普求佛典,西行...

智圓

(976~1022)宋代僧。為天台宗山外派大師。錢塘(杭州)人,俗姓徐。字無外,號潛夫,又號中庸子。八歲於...

智境四相

謂眾生於佛所說之理,有所證取,然於心有我、人、眾生、壽命等四種淺深之相。其中,後三相皆基於我相而立。即:(...

智增悲增

又作智增上、悲增上。或稱智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悲增上菩薩又稱大悲菩薩。依法相宗之說,八地以前之菩薩,分為...

智威

(一)(?~680)唐代僧。處州(浙江)縉雲人,俗姓蔣。為天台宗第六祖。家世業儒。十八歲時,任本郡之堂長,...

智實

(601~638)唐代僧。雍州萬年(陝西)人,俗姓邵。十一歲於大總持寺出家,學涅槃、攝論、俱舍、毗曇等。武...

智岩

(600~677)唐代牛頭宗僧。江蘇曲阿人,俗姓華。智勇過人,身材魁梧。隋大業年間(605~616)為郎將...

智幢菩薩

智幢,梵名 Jāna-ketu,音譯枳娘襄計都。又稱常恆菩薩、常利益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為密教金剛界曼...

智德

(一)佛果三種德相之一。即指諸佛成就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如實照了諸法而無礙。配於...

智慧光

(一)指佛、菩薩之智慧鑒照所發出之光明。又稱智光、內光。為「身光」、「外光」之對稱。[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

智慧海

位於北平西郊頤和園萬壽山巔,為一座無梁佛殿。全殿由五色琉璃磚瓦所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四壁遍刻千餘琉璃小...

智慧門

(一)入智慧之門戶。即指權智,或權智所說之一切教法。智慧指佛果之實智,因地之權智為入於實智之門;又如來自證...

智拔

(573~640)唐代僧。襄陽人,俗姓張。六歲從閏法師出家,復從學於哲法師。其後,受學於三論宗嘉祥大師吉藏...

智拳印

密教金剛界大日如來及一字金輪佛頂所結之印相。用以標示理智冥合以成覺勝之深旨。即為獨一法身之印,表示諸佛之執...

智文

(509~599)南朝陳代僧。丹陽(江蘇)人,俗姓陶。精於律藏,操行清雅,駐錫於揚都奉誠寺。宣帝時,敕任為...

智斷

(一)以般若智慧斷除煩惱。 (二)謂智德與斷德。照了真理,稱為智德,即指菩提;斷盡煩惱,稱為斷德,即指涅槃...

智旭

(1599~1655)明代僧。吳縣(江蘇)木瀆人,俗姓鐘,名際明。字蕅益。號八不道人。少習儒學,以衛道為職...

智升

唐代僧。籍貫不詳。夙有出家弘揚大教之志,兼學大小二乘,尤善毗尼,又博通古今史實。曾閱聶道真、道安以下,至明...

智暉

(873~956)五代後唐僧。洛陽咸秦人,俗姓高。年少時偶游佛寺,誓志出家,遂禮圭峰溫和尚剃度。後又謁高安...

智月

(一)以月譬喻智慧之光明,稱為智月。八十華嚴經卷八十有「如來智月出世間」一語,即表此意。 (二)梵名 Jā...

智果

隋代僧。為書法家。會稽剡(浙江嵊縣)人。住吳興永欣寺,常誦法華經。書法受於智永,善於石上書銘,隸、行、草書...

智正

(559~639)唐代僧。定州安喜(河北安喜)人,俗姓白。十一歲出家,戒行清嚴,廣受欽敬。隋開皇十年(59...

智水

(一)以清水譬喻清淨之智慧,稱為智水。反之,以濁水譬喻愚癡之煩惱,則稱癡水。大日經疏卷八(大三九·六六七上...

智永

南北朝陳代僧。浙江會稽人,俗姓王。名法極(一作法橘),號永禪師。為晉朝王羲之七世孫。與兄孝賓(慧欣)同時出...

智波羅蜜

梵語 jāna-pāramitā。為菩薩欲達於大涅槃所修十種勝行之一,亦即舊華嚴經卷三十八離世間品所說十種...

智波羅蜜菩薩

智波羅蜜,梵名 ārya-jāna-pāramitā,音譯阿利也惹娘曩波羅蜜多。十波羅蜜菩薩之一。為密教...

智淨相

本覺隨染境所生二種相之一。指本覺隨染而還於本淨之相,即智慧清淨之相狀。為「不思議業相」之對稱。即依真如熏習...

智炫

隋代僧。益州(四川)人,俗姓徐。生卒年不詳。年少出家,入京聽學數年,名揚京洛。北周武帝時,欲廢佛法而存道教...

智炬

(一)南朝劉宋時代僧。生卒年不詳。俗姓劉。年少出家,從曇無最學華嚴經。一夜,夢普賢菩薩而開悟。講說流暢,頗...

智猛

(一)南朝劉宋時代僧。京兆新豐(陝西臨潼)人。少年出家,專修心業,諷誦之聲晝夜不絕。每聞外國沙門說天竺佛跡...

智琳

又稱智林。(一)(409~487)南朝劉宋時代僧。高昌(吐蕃)人。從北多寶寺之道亮出家。元嘉末年,以道亮遭...

智璪

(556~638)隋代僧。清河人,俗姓張。官宦世家。十七歲時雙親辭世,後從安寧寺慧憑法師出家。復往天台山,...

智目行足

又作知目行足。略作目足。謂智(智慧)如目,行(行業)如足,須兩者兼備,始可達到菩提。據大智度論卷八十三載,...

智相

(一)智慧之相,即指佛之光明。佛之光明,係佛智顯現於外之相貌,以智慧為其體。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一三上...

智稱

(430~501)南齊僧。聞熹(山西)人,俗姓裴。出生於京口(江蘇)。十七歲隨軍出征,痛惡殺生。偶讀瑞應經...

智積

(一)為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之子。據法華經化城喻品載,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子,其長子名智積,於東方世界...

智積菩薩

(一)智積,梵名 Prajā-kūta。隨從多寶如來,來法華會座之菩薩。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所載,智積菩薩...

智積院

為日本真言宗智山派總本山。位於京都市東山區東大路。山號佛頂山。該址本為豐臣秀吉所建之祥雲寺。智積院之名,緣...

智緣

宋代僧。隋州(湖北)人。精通醫術,長於辯才。嘉祐(1056~1063)末年,奉召至京師,止於相國寺。頗得王...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體之人。法華經藥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語,即表此意。(參閱「一切智者」16...

智者大師別傳

全一卷。隋代灌頂(561~632)撰。又作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系以編年體記述智者大師智顗...

智者大師塔院

位於山西天台縣北十公里之天台山佛隴真覺寺中。為天台宗創始者智者大師智顗之塔院。建於隋開皇十七年(597),...

智脫

(541~607)隋代僧。江都(江蘇揚州)人,俗姓蔡。祖籍濟陽(河南)考城。七歲出家。先後從鄴下之穎法師、...

智自在所依真如

十真如之一。為菩薩於第九善慧地中,斷利他中不欲行障所證得之真如。證此真如則於四無礙智得自在,故稱智自在所依...

智藏

(一)梵語 jānākara-garbha。生起智慧之根本、源頭。[八十華嚴卷七十] (二)即指佛智。佛之...

智藥三藏

天竺僧。生卒年不詳。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502,一說九年)自西印度來廣州,於法性寺劉宋求那跋陀羅所建戒壇(...

智覺普明國師語錄

凡八卷。日僧春屋妙葩撰,周佐等編。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收錄臨濟宗夢窗派禪僧妙葩於天龍資聖寺、太平興國南禪寺...

智訥

(1158~1210)高麗時代曹溪宗禪僧。洞州(黃海道瑞興郡)人,俗姓鄭。號牧牛子。八歲依曹溪山宗暉出家。...

智詵

(一)(539~618)隋代僧。江蘇徐州人,俗姓徐。字慧成。游蜀修律。以周武毀佛,遂隱於南嶺。隋文帝即位(...

智賢

(一)(?~368)晉代比丘尼。常山(河北真定)人,俗姓趙。風範清雅,戒行奇高。太守杜霸羨其貌美,欲強納為...

智越

(543~616)隋代僧。為智顗門下第一人。南陽人,俗姓鄭。雖受岳陽王叔慎之重用,仍毅然剃度出家。於金陵從...

智通

(一)唐代禪僧。生卒年不詳。據景德傳燈錄卷十載,師參禮歸宗智常求法,一夕突大呼(大五一·二八一上):「我已...

智達

日本法相宗僧。齊明天皇四年(658),與智通來唐,從玄奘、窺基習唯識學。返日後,據傳於元興寺講經。寂年、世...

智鍇

(533~610)隋代僧。豫章(江西)人,俗姓夏侯。年少出家,從楊都興皇寺法朗學三論,並從天台宗智顗修習禪...

智鑒

(1105~1192)宋代曹洞宗僧。安徽滁州人,俗姓吳。世稱雪竇智鑒禪師。初參長蘆山真歇清了,甚為所重,後...

智門

謂諸佛自利之德。為「悲門」之對稱。諸佛萬德可分別為悲智二門,其中,一切自利之德為智門,一切利他之德為悲門。...

智門般若體

禪宗公案名。智門光祚與僧問答,顯示般若體用不二之義。碧岩錄第九十則(大四八·二一四下):「僧問智門:『如何...

智門蓮華荷葉

禪宗公案名。又稱智門蓮華。智門光祚與僧問答,顯示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義。碧岩錄第二十一則(大四八·一六一下)...

智頵

(777~853)唐代僧。中山(河北完縣)人。幼辭親,禮五台山賢林為師,以誦經合格而得度。師神情爽拔,氣調...

智顗

(538~597)為我國天台宗開宗祖師(一說三祖,即以慧文、慧思為初祖、二祖)。隋代荊州華容(湖南潛江西南...

智願

智、願之合稱,指佛果之智慧與因位之本願。或指依智慧所發之大悲弘願。往生禮讚偈(大四七·四四一上):「彌陀智...

智首

(567~635)隋代僧。安定(甘肅)人,俗姓皇甫。幼年投相州雲門寺智旻出家。二十二歲受具足戒。受戒後,未...

曾鳳儀

明代衡州(湖南衡陽)人。字舜征,號金簡。仕至禮部郎中。性敏好學,宗陸象山之理學,隱退之後,於鄉中設書院講學...

替僧

明代,凡皇太子、諸王等出生,皆以幼童一人剃髮為僧,表代其出家,稱為替僧。據張居正敕建承恩寺碑文所載,明朝凡...

最上乘禪

圭峰宗密所分五種禪之一。指達磨所傳之禪。又作如來清淨禪、一行三昧、真如三昧。宗密分禪為五種,為別於外道禪、...

最上乘論

全一卷。唐代弘忍述。論述守一己之心為修道之要門。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內題為「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

最勝善身

在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之中,以生於人界為最勝生;又於人界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

最勝太子

為護持佛法、守護國家之善神。又稱如意勝王、如意天王、甘露太子。或謂最勝太子與北方毗沙門天王之太子那吒為同尊...

最勝子

梵名 Jinaputra。音譯作慎那弗呾羅、辰那弗多羅。略稱勝子。古印度人。唯識十大論師之一。為護法之弟子...

最勝尊

指諸尊中之至極者。為對佛之尊稱。佛成就一切智,斷盡一切煩惱,於人、天等一切眾生中為最勝,故稱最勝尊。無量壽...

最勝會

日本南京(南都)三會之一。又稱藥師寺最勝會。即每年三月七日至十三日之間,於南都藥師寺講說金光明最勝王經,祈...

最勝講

日本三講之一。朝廷每年五月選擇吉日,召請東大寺、興福寺、延曆寺、園城寺僧侶,於宮中清涼殿講說金光明最勝王經...

最後品無明

即最極微細之無明。就生起之次第而言,稱為無始無明、根本無明、元品無明等;就伏斷之次第而言,則稱為最後品無明...

最後心

最後剎那之心。又作最後念、末心。即灰身滅智,將入無餘涅槃時,最後剎那之心。據大毗婆沙論卷十、卷三十二所載,...

最後身

梵語 antima-deha,巴利語同。即生死身中最後之身。又作最後生、最後有、最後末身。小乘指斷一切見思...

最正覺

梵語 abhisambuddha。指最上至極之佛果。以其智慧與真理相契,故稱正覺。又菩薩雖有隨分之正覺,然...

最澄

(767~822)日本天台宗開祖。近江(滋賀縣)人,俗姓三津首。其先人為歸化日本之漢人。十四歲出家,遊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