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閔園

位於安徽青陽縣境,九華山天台峰之北。為朝拜天台峰必經之地。唐代時此處原為閔讓和之莊園,閔公善行佈施,每齋百...

開三顯一

謂開除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之權執,以顯示一乘(佛乘)之實義。系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法華經前半...

開士

梵語 bodhisattva。音譯菩提薩埵。又作闡士。開,明達之意。指開正道,以引導眾生者;特指菩薩。蓋菩...

開士入浴

禪宗公案名。又作開士悟水因。本則公案記述跋陀婆羅與十六開士(菩薩)沐浴時,因水悟道之因緣。碧岩錄第七十八則...

開山

本指開山建寺而言;因古代寺院多建於山谷幽靜處,故稱開山。且取其開闢寺基之意,又稱開基。而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

開山忌

寺院於「開山」示寂紀念日所舉行之法會。我國自古即有。於日本,自禪宗傳入後,即為各寺院所沿用。此外,於宗派開...

開山堂

奉祀本寺「開山」之堂。又稱祖師堂、祖堂、影堂、影室。常設於佛殿前面之西方,與東方伽藍堂相對峙。宋時,以禪林...

開元三大士

指唐玄宗時東來之印度密宗三大師。即善無畏、金剛智及不空。開元四年(716),善無畏奉其師之命,經中亞至長安...

開元寺

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六年(738),敕令各郡建立開元寺,作為官方之寺院,主要負責國家之祝典法儀;亦有從已有之寺...

開元雙塔

即福建晉江開元寺之東西雙塔,為我國聞名於世並富有歷史性之建築物。雙塔相距約二百公尺,全用花岡岩石砌成,然結...

開元釋教錄

凡二十卷。唐代智升編於開元十八年(730)。又作開元錄、開元目錄、智升錄。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全書分成前...

開化寺

位於浙江杭縣。據咸淳臨安志卷八十二載,北宋開寶四年(971),永明延壽為鎮壓錢塘江之潮水,應吳越王錢俶之請...

開心寺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醴泉郡醴泉面南本洞。寺中有五重石塔,乃為二重基壇、四角五層之石塔,建於高麗穆宗十二年(10...

開外學

准許學習外典(佛教以外之典籍)。為伏邪教,及引導世間一切為目的時,得允許讀誦外典,稱為開外學。 p5304...

開示悟入

開,開發之意;即破除眾生之無明,開如來藏,見實相之理。示,顯示之意;惑障既除則知見體顯,法界萬德顯示分明。...

開先寺

位於江西星子縣西八點六公里處之廬山南麓。系南唐李中主所創。山後有龜背、鶴鳴、雙劍、香爐、黃石岩等奇峰相連。...

開伯爾隘口

(Khaibar 或 Khyber Pass)位於巴基斯坦西北部蘇里曼山區與阿富汗交界處,距其東南之白夏瓦...

開拉沙山

梵名 Kailāsa,巴利名 Kelāsa-pabbata。傳說中位於喜馬拉雅山北之靈山。據敘事詩羅摩耶那...

開枕

禪林用語。又稱開被安枕。謂打開寢具就寢。起床則稱橋枕,以其使用木質之枕,故稱橋。又開枕鐘,係禪門於初更五點...

開近顯遠

即開除執著於佛陀伽耶成道之佛為近成之佛,而顯示久遠實成之本佛;即法華本門之開顯。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

開門節

為我國雲南瀾滄江下游傣族地區小乘佛教最盛大之淨居賧齋節日。傣語原稱豪瓦薩。傣曆九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期間...

開室

禪林用語。與入室同義。即師家開室允許大眾入室參問之意。入室乃從修行者立場說;開室則從師家方面說。[禪林象器...

開封鐵塔

位於河南開封城東北甘露寺側。鐵塔原稱為靈感塔,於宋代仁宗慶曆四年(1044)毀於火災。其後,著名建築家俞皓...

開浴

禪林用語。開浴室入浴之謂。據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兩序章兩序頭首條載,凡遇開浴,齋前掛開浴牌,寒月每五日一浴,暑...

開基

創建寺院稱開基。又以財物支持寺院開創之人亦稱開基。開基常與開山互用。 p5309...

開堂

禪林用語。原為古代譯經院之儀式,每年聖誕(皇帝生日)日,必譯新經上進,以祝聖壽。前兩月時,諸官皆會集以觀翻...

開帳

將佛像、祖師像之幃帳揭開,供信徒禮拜,稱為開帳。又作啟龕、開扉、啟帳。我國唐代即有開帳之例,後行於日本。日...

開啟

(一)又作啟建。指法會儀式開始。敕修百丈清規卷上祝釐章聖節條(大四八·一一一三中):「某月某日欽遇天壽聖節...

開眼供養

又作開光明、開光、開眼、開明。開佛眼目時所行之儀式。即新佛像、佛畫完成,而欲置於佛堂時,所舉行替佛像開眼之...

開善寺

(一)位於南京市朝陽門外之鐘山。梁天監十三年(514)寶誌示寂,武帝詔有司葬於此地,並於其上建塔五級。帝親...

開會

開,開除;會,會入。開除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方便教,而歸入真實之一乘教法,稱為開會。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

開經

(一)於本經之前,先立序說,即稱開經。而於本經之後,總括要旨作為結論,稱為結經。開經、結經併稱為開結。如法...

開葷

(一)五葷酒肉,雖為佛子所禁食,然如患病,則許權便食用,稱為開葷。[十誦律卷二十六、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四...

開福寺

(一)位於陝西西安。唐代貞觀十九年(645)因設華嚴宗初祖杜順之墓塔,而建華嚴寺。明代改稱今名,嘉靖年間遭...

開福道寧禪師語錄

凡二卷。宋代僧開福道寧撰,月庵善果編。全稱潭州開福禪寺第十九代寧和尚語錄。又稱潭州開福報慈禪寺道寧師語錄、...

開廢俱時

天台宗以開權、廢權同時而無前後之分,稱為開廢俱時。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蓋天台宗為明法華開顯之...

開廢會

指法華經之「本跡二門」開會之三義。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乃天台大師智顗就佛陀之「教說」及「佛身...

開敷華王如來

梵名 Sajkusumita-rāja-tathāgata。音譯三句蘇弭多羅惹怛他誐多。又稱為娑羅樹王華...

開遮

即開與遮。開,許可之意;遮,禁止之意。又作開制、遮開。為戒律用語。即於戒律中,時或開許,時或遮止。小乘戒之...

開壇

謂開曼荼羅壇,行傳法灌頂。而自開道場,授弟子灌頂之師,稱為開壇阿闍梨、開壇者。 p5313...

開導依

為心、心所產生作用時,所須依靠的三種緣之一。系法相宗討論有關心與心所彼此間依存的關係時所立之名相。又稱開避...

開靜

開,開覺、開放二義;靜,靜睡、靜慮(坐禪)二義。(一)開覺靜睡。禪林晨朝鳴板,催促僧眾起床。有大小開靜之分...

開題

(一)解釋經論之題而說明該經之綱要者,稱為開題。如大日經開題、金剛經開題等。與玄談、玄義之義相同。又重新書...

開寶寺

位於河南開封。寺建於北齊天保十年(559),初名獨居寺。唐代開元十七年(729),玄宗東遊至此,改名封禪寺...

開爐

古代禪宗寺院為防寒月,於陰曆十月一日開啟寮房暖爐,稱為開爐;該日即稱開爐日、開爐節。至次年陰曆二月一日關閉...

開覺

開發覺知之意,亦即開發自己本具之佛性,以證悟法之本源。[八十華嚴經卷六] p5315...

開權顯實

開除權教之執著,顯示真實之義。「開」含開除、開發、開拓等義;開除乃除卻權執,開發乃由內機緣純熟而脫權執,開...

開顯

開,開除之意,即開除執著;顯,顯示之意,即顯示真義。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關於法華開顯之思想,...

雲岩豎起掃

禪宗公案名。又作雲岩掃地、雲岩拂地。本則公案記述雲岩曇晟接化道吾圓(宗)智,令其覺醒本來面目之因緣。從容錄...

閑不閑

指有閑與無閑修習佛道之兩種境地。閑又譯作有暇,即有閑暇可修行佛道之處,如人道;不閑又譯作無閑、無暇,即無暇...

閑古寺

位於河南登封縣西北之少室山。乃三論學者道詮之住地。梁武帝時,高麗道朗嘗至此弘傳三論,武帝甄選學徒十人從其學...

閑供養

指無真實心之供養。即以福報為目的,純為利己之供養。 p5316...

閑塵境

禪林用語。指無意義、無價值之外在諸條件;尤指不用之文字、言語。塵境之「境」,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之對像六...

間色

指中間色。即緋、紅、紫、綠、磂黃等五間色。系青、黃、赤、白、黑等五正色之對稱。又五間色之外有青、黑、木蘭三...

間色服

袈裟之別名。又稱離塵服(斷六塵故)、消瘦服(斷煩惱故)、蓮華服(離染著故)。袈裟如法之色有三,一黑色,即緇...

間隔

為根本煩惱之異名。謂隔諸法平等之理而執著差別之妄念。由此差別之妄念而起貪瞋等煩惱,造諸惡業,輪回於生死。蓋...

間錯天

為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南方第十七位之天名。二十八宿中之張宿(梵 Pūrva-phalgunī)。此天在...

隋文帝

為隋代開國君主。姓楊,名堅。小字那羅延。開皇元年(581)至仁壽四年(604)在位。帝篤信佛法,除廢止北周...

隋煬帝

隋代第二代皇帝。姓楊,名廣,一名英。小字阿[縻-呂+女]。為文帝之次子,弒文帝而即位。大業元年至十二年(6...

隆昌寺

位於江蘇句容寶華山。寺系古剎,明代初年復興,建築全部用磚壘砌成,無用寸木,其裝飾亦以磚雕製成。萬曆年間,更...

隆根

(1921~)江蘇泰縣人,俗姓呂。於泰北廣濟庵從智祥法師出家。先後遊學於上海佛學院、武昌佛學院。其後歷任香...

隆琦

(1592~1673)日本黃檗宗之祖。明代福建福州人,俗姓林。號隱元。年二十三至普陀山禮觀世音菩薩,投潮音...

隆睹喇嘛全書

凡三十一帙。格魯派僧人隆睹喇嘛著。內容主要為對於顯宗、密宗及大小五明諸類名詞之註釋。 p5321...

隆福寺

北平市名剎之一。位於東城大市街之西北,其地稱隆福寺街。為明代景帝允太監興安之請而建,耗費數十萬,歷經四年餘...

隆興寺

位於河北正定縣境內。俗稱正定大佛寺、大佛寺。隋代開皇六年(586),恆州刺史鄂國公王孝[仕-士+零]所創,...

隆興佛教編年通論

凡二十九卷。南宋祖琇譔於隆興二年(1164)。又作隆興編年通論、編年通論。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冊。系以編年體...

雁行

又稱雁立。以雁行之不亂譬喻僧眾行列之整齊。雁行並有縱列、橫列之別。又住持上堂說法之際,一山之眾僧於法座前,...

雁門

(一)佛陀有雁王之稱,故佛門又稱雁門。 (二)(476~?)即曇鸞。又作曇巒。我國北魏淨土教念佛門高僧。日...

雁書

佛陀本生譚之一。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四惡友品記載,往昔波羅捺王摩訶羅闍有二子,兄名善友,弟名惡友。兄欲求取如...

雁堂

又稱雁宇。原指印度古代毘舍離國之林中,為佛陀而建造之堂宇,以其形狀似雁,故稱雁堂,後轉指佛堂。[善見律毗婆...

雁塔

梵名 Hajsa stūpa 。又稱亙娑塔。位於古印度摩揭陀國帝釋窟山(梵 Indra?ailaguhā)...

雅利安人

(Aryans)為中亞之印歐族人。體型高大,面方正多須,鼻窄而高,黑眸。西元前二千年頃,雅利安民族分向東西...

雅利安協會

梵名 ārya Samāj。印度教社團之一。又稱聖社。為戴雅南達沙熱斯婆地(Dayānanda Saras...

雅桑迦爾居

為西藏佛教迦爾居派潑結迦爾居支系之一。南宋開禧二年(1206),由格丹益希僧格(?~1207)及其弟子卻悶...

雄獅古塔

位於廣東五華縣東四公里處,五華河畔塔崗上。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年(1612),塔高三十五點五公尺,平面呈八角形...

雄賴巴

為西藏佛教寺院之僧職名稱。由「堪布」委任,負責紮倉內學經事務。 p5324...

集古今佛道論衡

凡四卷。唐代道宣(596~667)譔於龍朔元年(661)。又作集合古今佛道論衡實錄、古今佛道論、古今佛道論...

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

凡六卷。唐代彥悰撰。又稱沙門不敬俗錄、集沙門不拜俗議、沙門不應拜俗事、不拜俗儀等事。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集法智

梵語 samudaye-dharma-jānam。為觀三界之四諦所發十六心之一,八智之一。集,指四諦中之集...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

凡三卷。唐代道宣撰。又稱集神州塔寺三寶感通錄、東夏三寶感通錄、東夏三寶感通記、三寶感通錄、感通錄。收於大正...

集起

梵語 citta。譯作心。指阿賴耶識。集,謂一切現行法皆於阿賴耶識薰其種子;起,謂由此識生一切現行法。(參...

集智

梵語 samudaya-jāna。指觀悟集諦所得之無漏智。十智之一,十一智之一。又作習智。即緣集諦而思惟「...

集量論

梵名 Pramāna-samuccaya,西藏名 Tshad-ma Kun-las btus-pa。古印度...

集會鐘

又稱行事鐘。法會開始時,為集合大眾所鳴之鐘。禪宗於集眾時所鳴僧堂之鐘則稱為集眾鐘。敕修百丈清規卷下法器章鐘...

集解

將某一原典諸多註解書之要文收集於一書中,稱為集解。一般用於典籍之標題中。在佛典中現存以集解為標題者,最古為...

集諦

梵語 samudaya-satya,巴利語 samudaya-ariya sacca。全稱集聖諦(梵 sa...

集證

(?~1493)日本臨濟宗山城天龍寺僧。俗姓後藤。字龜泉,號松泉主人。幼入相國寺,從季瓊真出家,受具足戒...

集類智

梵語 samudaye ''''nvaya-jānaj。八智之一,十六心之一。緣色界、無色界之集諦可得無漏...

集類智忍

梵語 samudaye ''''nvaya-jānaksāntih 。八忍之一,十六心之一。十六心,即觀察...

雲心

西藏語 sbrin-gyi sems。即經常思慮世間憂喜之心。為凡夫六十種妄心之一。凡夫因有憂樂思慮之心,...

雲月是同溪山各異

禪林用語。意謂雖是一樣的雲與月,然被照射之溪與山,則有千差萬別。即處境雖一,然所見卻各異。無門關第三十五則...

雲水

又稱雲水僧、雲眾水眾、雲兄水弟、行腳僧、雲衲。指為尋師求道,至各地行腳參學之出家人。以其居無定所,悠然自在...

雲水流儀

形容安居於叢林修行之行腳僧,其舉止行動顯現出清淨、質樸、素雅而純真之樣態。 p5329...

雲外

(一)超脫凡俗,出世間之意。雲外雲岫禪師語錄(卍續一二四·五○四上):「三十餘年無故人,只留雲外伴閑身。」...

雲谷慶

南宋時代臨濟宗僧。生卒年不詳。號雲谷。從學於石溪心月,並嗣其法。理宗寶祐四年(1256),入住平江府(江蘇...

雲居

(一)(?~902)唐代僧。世稱雲居道膺禪師。幽州(河北)薊門玉田人,俗姓王。幼伶俐,年二十五,於范陽(河...

雲居山

(一)位於河北房山縣西南。即石經山。因時有白雲繞山麓,故稱雲居山。有五峰,號五台,唐金仙公主各建白石小塔於...

雲居寺

(一)位於河北房山縣西南雲居山(石經山)東峰。又稱石峪寺。隋代大業年中,幽州沙門智苑發願以房山之石造一切經...

雲居聖水寺志

凡六卷。補遺一卷。清代僧明倫撰。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清代雍正年間,[言*卡]湛偕門人明倫編纂浙江杭...

雲居羅漢

禪林用語。形容傲慢自負之狀。以雲居山上安置有五百羅漢,其下數百公尺之道路上行人惟覺仰之彌高,羅漢則以傲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