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惠山寺

位於江蘇無錫西郊惠山第一峰之白石塢。原為南朝宋代司徒長史湛茂之別墅,名歷山草堂。景平元年(423)為僧寮,...

惠旻

(573~649)唐代僧。河東人。字玄素。九歲學佛,修習法華教義。十五歲從新羅僧玄光學成論。十七歲即於海鹽...

惠果

(746~805)唐代僧。京兆府昭應縣(陝西)人,俗姓馬。世稱青龍阿闍梨,為密教付法第七祖。童年入道,初從...

惠檀二流

為日本天台宗中興之祖良源門下之兩個流派,即:源信所創之惠心流與覺運所創之檀那流。二派之分流,係對良源所出之...

惠瓊

(?~1600)日本臨濟宗僧。安藝(廣島)人。通稱安國寺惠瓊。參禪於東福寺,兼住安藝安國寺。富機智與辯才,...

惠運

(800~871)日本真言宗僧。京都人,俗姓安曇。通稱安祥寺僧都。為入唐留學八家之一。從日本東寺之實慧受灌...

(一)梵語 pāpa,巴利語同。為三性之一。相對於「善」、「無記」,與「不善」(梵 aku?ala,巴 a...

惡世

即濁惡之世。此時煩惱、邪見熾盛,且人壽短促,苦多而樂少。據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惡世中有劫濁、見濁、煩惱濁、...

惡人

即不善之人。指身、口、意行惡之人,尤指否認佛教正理而不信受者而言。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謂,未來世之惡人,雖聞佛...

惡作

(一)梵語 kaukrtya。心所(心之附屬作用)之一。與「悔」同義。為說一切有部所立七十五法之一,屬不定...

惡剎羅

梵語 aksara。又作惡剎囉、阿察囉、羅剎羅、惡察那、阿乞史羅。譯作字。又為音節、韻、語之意。即指文宇,...

惡叉聚

惡叉,梵語 aksa,又作嗚嚕捺囉叉(梵 rudrāksa)。意譯為綖貫珠、金剛子。樹名,亦為果實名。學名...

惡取空

梵語 dur-grhītā ?ūnyatā。又作僻取空。取惡空之義。為「善取空」之對稱。即否定因果道理,不...

惡口

為十惡之一。新譯粗惡語。即口出粗惡語毀訾他人。據大乘義章卷七載,言辭粗鄙,故視為惡;其惡從口而生,故稱之為...

惡因惡果

惡因、惡果之併稱。指可招致惡果之根源及惡行所生之苦果。為「善因善果」之對稱。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佛母品載,...

惡律儀

惡之律儀。為「善律儀」之對稱。又作不律儀、惡戒。即為自活或得利益而立誓行屠殺等業者所得之無表色。據俱舍論卷...

惡念思惟障

為修定三障之一。指修行者於修定時,因昏沉闇睡,惡念忽起,遂破禁戒,思作十惡、五逆等不善之事,由此一念而障礙...

惡業

「善業」之對稱。謂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為。即指出於身、口、意三者之壞事、壞話、壞心等,能招感現在與未來之...

惡機

惡,為損害之義;機,指根機。即作非理損害之行為的根機。日本淨土真宗開祖親鸞在愚禿鈔卷上舉出七種惡機:(一)...

惡氣

即郁勃不顯於外,於心內固結不解之氣。大無量壽經卷下謂,各懷殺毒,惡氣窈冥,即表此意。此外,禪林中,禪師為達...

惡無過

又作惡無礙。即執著作惡而無過失之一種邪見。如惡取空者,觀空而否定因果之道理,不怖畏罪咎,更起蓋纏。又對日本...

惡癩野干心

惡癩,指惡疾;野干,即野狐。此二者臭穢不善,比喻心之險惡。摩訶止觀卷二下(大四六·一七中):「大論云:『寧...

惡知識

梵語 pāpa-mitra。為「善知識」之對稱。又作惡友、惡師、惡師友。即說惡法與邪法,使人陷於魔道之惡德...

惡行

即不良之行為。又為煩惱之異名。佛教對於一切不善之身、語、意業等,依次稱為身、語、意惡行。於一切惡行之中,以...

惡見

(一)梵語 mithyā-drsti。又作不正見。略稱見。為法相宗所立百法之一,屬六煩惱之一。指邪惡之見解...

惡觸

謂食物為他人之手所觸而惡穢者。戒律以他人手觸之食物為不淨物,故禁食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分律行...

惡趣

梵語 durgati,巴利語 duggati。又作惡道。為「善趣」之對稱。趣,為往到之義。即由惡業所感,而...

惡道

為「善道」之對稱。與「惡趣」同義。道,為通之義。即指生前造作惡業,而於死後趣往之苦惡處所。系對所趣之依身及...

惡道障

為五障之一。指生於惡道中,為修行佛道之障礙。惡道,指畜生、餓鬼、地獄等三惡道,生於其中,難聞佛法,故為聞法...

惡醯掣呾邏國

惡醯掣呾邏,梵名 Ahi-cchattra,意譯為蛇蓋、蛇[糸*(轍-車)]。為中印度古國名。又作堊醯掣呾...

惡露

巴利語 asubha。指身上所出不潔之津液。如膿、血、尿、屎等。惡,為憎厭之義;露,即津液。據心地觀經載,...

惡靈

指邪惡之幽靈。即心懷怨恨,於世間作祟之幽靈。又作死靈、怨靈、怪物。心懷怨恨之靈,其顯現之形相多恐怖,擾亂人...

惡鬼六賊

謂六賊之惡鬼。六賊,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此六境能迷惑人,障蔽人智慧之眼,猶如賊,更以惡鬼比喻之...

惡魔

梵語 māra。音譯作魔羅。指能破壞求道之心志,障害善事,並破壞自他身命之惡神、鬼神。亦即擾人修行之惡人、...

梵語 pradā?a。音譯作波羅陀舍。心所名。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與愁、悲、苦、憂等,皆表迷...

揵稚

梵語 ghantā,巴利語同。又作揵槌、揵遲、犍椎、揵植、揵錘、犍地。為報時之器具。意譯作鈴、鼓、鐸。本為...

掌中論

全一卷。印度陳那(梵 Dignāga)著,唐代義淨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書中主張宇宙間之一切萬法皆為心...

掌珍論

凡二卷。全稱大乘掌珍論。印度清辯(梵 Bhāvaviveka)著,唐代玄奘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內容為有...

掌簿判官

禪林伽藍、土地守護神之一。為從屬於土地神之神名,掌簿錄,判定好惡。此神之由來,可能系由閻羅王記識名籍之說,...

掣電之機

禪林用語。以電光之瞬時不待,比喻禪林中師家接得學人機用之迅速,不容學人有思慮分別之餘地。碧岩錄第三十七則垂...

提唱

又作提倡、提綱、提要。提綱唱要之意。即禪林向學徒拈提宗門之綱要。一般多就古德之語要而唱說之,故又稱為拈古、...

提多迦

梵名 Dhītika。又作提知迦、地底迦。意譯作有愧。乃付法藏第五祖。為印度摩突羅國(一說摩迦陀國)人。依...

提婆

(一)梵語 deva。譯作天。為五趣之一,六道之一。指天人所住之勝妙世界。翻譯名義集卷二引法華疏謂,天,即...

提婆五法

又作提婆五邪法。即佛世時,提婆達多所說之五種邪法。提婆以此五種邪法破和合僧,在五逆罪中為最重罪。此五法諸書...

提婆宗

即三論宗。又稱龍樹宗。系依龍樹所著中論、十二門論及其弟子迦那提婆所著百論所建立之宗派,為我國大乘宗派之一。...

提婆設摩

梵名 Deva?arman。意譯作天寂、賢寂。為小乘說一切有部論師之一。中印度鞞索迦國(梵 Vi?aka,...

提婆達多

梵名 Devadatta,巴利名同。又作提婆達兜、揥婆達多、地婆達多。或作調達。略稱提婆、達多。意譯作天熱...

提持

為禪林中師家引導學人之方法。即師家接化學人時,破除學人原有之見解,而示予向上之契機,以「把住」之手法,否定...

提撕

提挈之意。即導引後進之人。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阿難陀在摩揭陀國林中經行時,見一沙門諷誦佛經,章句錯謬,文字...

提謂波利

提謂(梵 Trapusa,巴 Tapussa)、波利(梵 Bhallika,巴 Bhalluka)之併稱。...

提謂波利經

凡二卷。北魏曇靖撰。又稱提謂五戒經、提謂經。記述佛陀成道後至鹿野苑,於途中為提謂、波利等五百商賈說人天之五...

提雲般若

梵名 Devaprajā。又作提雲陀若那。意譯作天智。于闐國人。通大小二乘之學,並熟咒術、禪法。武週天後永...

提點

提舉點檢之意。為禪林掌理常住金谷之職稱。即庫司知事之外,司會計之職務。原為宋朝官職之名。[劫修百丈清規卷三...

插單

禪林用語。單,即單位,指貼有比丘名單之坐床,後引申為僧座。插,為插入之意。指比丘半途入禪堂坐禪,插在眾僧之...

揣食

梵語 kavadij-kārāhāra 或 kavalī-kārāhāra, 巴利語 kabalivkār...

散亂

梵語 viksepa。心所之名。又作散動、心亂。即心於所緣之境流蕩散亂之精神作用。亦即心若無一定,則起障礙...

散供

即為供養佛而散放供物之意。例如散佈花,稱為散花;散佈米,稱為散米;散佈紙、金錢,稱為散紙、散錢。又祭拜亡者...

散善

為「定善」之對稱。指散亂心所修之善業。諸師對於觀無量壽經所說之三福、十六觀,配於定散二善有各種異說。淨影寺...

散地

為「定地」之對稱。即指欲界。與之相對者,色界與無色界併稱為定地。於欲界得入禪定者,乃依後天之努力,修色界、...

散心

梵語 viksipta-citta。指散亂之心;即心馳騁六塵,散動而不能止住一處。為「定心」之對稱。摩訶止...

散心念佛

指以散亂心稱念佛名。為「定心念佛」之對稱。又作散心稱名、無觀稱名。即不定期限,不調作法,不觀佛之相好,不分...

散念誦

指散雜之念誦。為「正念誦」之對稱。又作隨意念誦、諸雜念誦、加用念誦。於密教修法時,行者不限本尊之一尊,而散...

散杖

指密教散灑加持後之香水所用之棒。即修法時,將香水散灑於壇及供物等所用之小杖。又稱灑水杖。乃以梅、柏或柳作成...

散業

為「定業」之對稱。指以散亂心所行之善業。據往生要集卷下末載,分別念佛為四種:(一)定業,謂坐禪入定而觀佛。...

散機

指心神散亂不能修定善之根機。又指於日常生活中行棄惡修善之散善者。(參閱「定散」3180) p4976...

散無表

為「定無表」之對稱。散,散亂之意,為「定」之對稱,即心攀緣六塵之境而無法專注一境之精神狀態。無表,為「無表...

散盤

又作如意坐。既非全跏趺,亦非半跏趺,而系雙腿交叉之坐姿。即盤坐之時,兩小腿交叉,置於兩大腿之下。 p497...

散聖

指雖深入悟道,然於當世卻鮮為人知之禪門高僧。例如我國之布袋和尚、蜆子和尚、寒山、拾得等皆是。於印度則有帝釋...

散脂大將

散脂,梵名 Sajjeya,音譯僧慎爾耶。又作散脂迦大將、散支大將。又稱僧慎爾耶大藥叉大將(梵 Sajje...

散華

(一)又作散花。指散花供佛。大般若波羅蜜經卷五五四、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華手經卷四等皆有散華一品。其他諸...

散錢

為報答神佛之滿願而奉獻錢貨。本指奉獻予寺廟舉行祭祀儀式之費用。日本稱為賽錢,賽與「報」同義。我國八世紀頃的...

散香

指散碎之香。即不成丸粒狀之粉末香,乃密教修護摩法時所用供物之一。散,表示微細之煩惱,於行法時,投諸爐中,燒...

敦煌學

敦煌學之內容包括敦煌石窟藏書、壁畫、雕塑藝術等,門類甚廣,其研究範疇就廣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社會、經濟...

敦煌石室遺書

清代羅振玉等輯刊。包括尚書顧命、沙州誌、西州誌、五天竺國記、溫泉銘、沙州文錄、別本心經、五台山讚、老子化胡...

敦煌石窟

又作敦煌石室。敦煌,又作焞煌、燉煌,位於河西走廊之最西端,自漢代以來,此地為我國與西域諸國之交通要衝。上古...

敦煌菩薩

又作燉煌菩薩。(一)梵名 Dharmaraksa。音譯曇摩羅剎、曇摩羅察。原為月支人,以世居敦煌,故姓支。...

敦煌變文

自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敦煌石室藏卷被發現後,經各國學者作有系統之整理、探討,漸形成「敦煌學」之研究...

斑足王

斑足,梵名 Kalmāsapāda,巴利名 Kammāsapāda。音譯為迦摩沙波陀王、迦摩沙王、羯摩沙...

斯徹巴斯基

(Stcherbatsky, Th. 1866~1942)又譯作徹爾巴次基。蘇聯科學院院士,印度學、佛教學...

斯納爾

(Senart, mile Charles Marie; 1847~1928)法國之印度學及佛學學者。曾於...

斯陀含

梵語 sakrd-āgāmin,巴利語 sakad-āgāmin。又作沙羯利陀伽彌。意譯作一來、一往來。系...

普光

唐代僧。籍貫、世壽均不詳。資性明敏,師事玄奘三藏於慈恩寺,精苦恪勤,聞少證多,玄奘默許之。人稱大乘光。自貞...

普光三昧

坐禪觀想如來身,證得五神通、四無量、四無礙解,而至具足大光明之三昧。大寶積經卷八十九(大一一·五一三中):...

普光寺

(一)位於湖南大庸縣永定鎮。明代永樂十一年(1413)創建,清代重修。現存建築有大佛殿、二佛殿、觀音殿、高...

普光明殿

位於古代印度摩竭提國菩提道場之側。又稱普光法堂。佛陀曾於此殿宣說八十華嚴經九會中之第二會、第七會、第八會等...

普光殿

位於四川峨眉金頂。為峨眉山古寺之一,山多雷火,雖經歷代修葺,仍屢建屢廢。正殿永明華藏寺,殿後原有銅造佛殿一...

普光王寺

位於安徽泗縣東南之信義坊。系西域僧僧伽於唐龍朔(661~663)初年來華乞地所建立,其塔院稱為泗州塔、僧伽...

普利寺塔

位於河北臨城縣關東北部。又稱萬佛塔。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宋徽宗曾到此遊歷。塔為方形實心,九層八...

普利院

位於江西宜豐東北太平鄉之洞山。以山多岩洞,富鐘乳奇幻之美,故稱洞山。唐咸通(860~873)年中,曹洞宗祖...

普勸坐禪儀

全一卷。日本曹洞宗開祖永平道元撰。略稱坐禪儀。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本書普勸行者坐禪,並略示趺坐及調身法。...

普化

(?~860)唐代禪僧,日本禪宗支派普化宗之祖。籍貫、世壽均不詳。資性異人,師事馬祖道一之門人盤山寶積,密...

登壇受戒

指登戒壇受戒律。築起高壇舉行授戒儀式之處,稱為戒壇;受戒者登上戒壇領受戒律,則稱為登壇受戒,略稱壇戒。(參...

發下品十善心

十種發心之一。下品,指於作善之時,即生後悔心。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

發光

唐代僧。河南汝陽人,俗姓楊。歷代祖先皆為官宦。師每見罪人,輒嘆曰:「人本無罪,無明陷之;地獄本無,夙業感之...

發光地

菩薩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開發極明淨之慧光,故稱發光地。[十地經卷十、八十華嚴卷三十五] p5163...

發心

又作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一)指發願求無上菩提之心。發菩提心之略稱。即發起求解脫苦難,往生...

發心寺

日本曹洞宗寺院。位於福井縣小浜市伏原。山號靈松山。大永元年(1521),前光祿大夫武田三品源元光所開基。中...

發業潤生

謂由惑起業,由惑潤生。即由煩惱滋潤業,而引生未來之果。此係惑之兩種作用,唯識宗以此說明眾生流轉生死之根源。...

發真

即發起自己本有之真性。楞嚴經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中):「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p5163...

發菩提心論

(一)凡二卷。天親著,鳩摩羅什譯。全稱發菩提心經論。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共分十二章。內容系就發菩提心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