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六道輪迴文章(第2頁)【原文】 所謂貴人者,非爵尊位顯,學富五車之謂也。謂其能去乎賤態也,謂其能去同...無朽問:云何仰酬祖父?菩薩曰:世間所謂孝者,以何為上?曰:能敬養,能為善,以無...好色之士,後世每墮女身,何以故?周安士《慾海回狂》 這是好色每墮女身疑,這是跟...世事紛紛如閃電,輪迴滾滾似雲飛;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論是非。 這段詩偈出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應該要先建立二種大乘的正見,第一個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汝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火宅。 這個是根本無明。我們為什麼一念清淨心墮入到三界...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婦人,跑到河邊準備要跳河自殺。正當要跳的時候,佛印禪師一看趕...【原文】 醉生夢死,恆言也,實至言也。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問: 佛陀在火宅喻中並沒有提出消滅火的方法,而是要我們趕快離開。出離很瀟灑,滅...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天台德韶國師之法嗣,福州人。出家後,於天台德韶國師座下...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之前出來。這樣講就簡單了。如...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我簡單說明...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丙二、別明,分二: 一、輪迴真相;二、對治方法。...參禪人,頓修戒、定、慧,即滅貪、嗔、癡,並不離參,而另去除貪等習。真道心人,身...省庵大師在《淨土詩》裡面常常點示我們: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無始生死根本,有人分別心就想:我今生是生死人,這生死是從哪來的?今生是從前世來...你要我們這種一天到晚,在三界裡面打滾的人直接內觀真如,的確是有困難。當然,佛陀...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華嚴經淨行品》 又要搬家了,算起來,...我們學佛是為什麼?是真為生死來學佛。對於佛教徒來說,他面對的,就像沙門者,學死...【原文】 寧國府涇縣水東鄉民,忘其姓名。居常修善,齋僧佈施無虛日。偶因病暴卒,...我們這人吶,都是從母親這個陰門鑽出來的,鑽出來什麼也不知道了,還有什麼沒忘啊?...昔日,佛在波羅奈私國弘化。當時,國內有一位大富長者,名叫越難,擁有眾多珍奇珠寶...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當時有一國王名旃陀越,...世間人入大海采寶,會遇到七種危難:一者,強風從四面同時刮起,會將船隻吹倒翻覆;...我們來看看,佛陀講十二因緣,是怎麼能夠讓一個人悟道呢?我們簡單地把十二因緣的整...安立此相,略有三種: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 所以我們...復有十二支緣起,是名分別愛非愛緣起。以於善趣惡趣,能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性...死亡像什麼呢?等於我們搬家一樣。我們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嗎?到了很多地方嗎、...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過去有一本書很風行,叫作《前世今生》,裡面講到一位凱瑟琳的故事。這位凱瑟琳她內...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沒有人供養他,衣服破破爛爛,...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於大佛頂呢?這就是楞嚴經所要...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當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把他...人有六根,有六塵,有六識,這是我們身心的一種組合。六根就是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清涼山誌》裡有一個故事,能說明因果的真實不虛。 隋朝代州有一位大富人叫趙良相...在通途教理當中,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三界之中,無非牢獄。暫時快樂,終歸無常。眾生燕雀處堂,罕思出離,惟逆境當前,庶...佛在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經是帝釋天,雖居崇高顯榮之位,而恆常作苦、空、無常、無...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我們第一個工作就是要發起菩提心。換句話說,我們在凡...神明不滅,就是這個神識不會隨著身體的朽滅而朽滅,他是相似相續。他還會循著他的業...【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歲,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解脫生死,念佛怎麼解脫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事情...【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之來而托於此,其形...又將沒時,造善造惡,或下或上,所依漸冷。若不信有阿賴耶識,皆不得成。 這個地方...你自己精進,就會捨這個輪迴、這個南閻浮提的塵途。 塵途這個概念注意五欲六塵的客...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一...這修行人哪,要有一番苦心,今生不成,來生也要繼續! 虛雲老和尚見過十幾個前生做...即所說彼土之導師,以四十八願接信願念佛眾生,生極樂世界,永階不退者也。 我們前...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在諸位心中,你現在的念頭多分來說是正念比較多,妄想比較少,但...活一百歲跟你活七十歲又有什麼差別呢?你財富的多少,最終臨死你一點都帶不走。再加...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昔日,有一位闍夜多尊者,一天,尊者帶領著弟子們入城。來到城門口時,尊者流露出悲...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修行人要求一生事辦,疾出生死,只有念佛法門。因為念佛一方面是仗自己的信力、願力...帶業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橫截諸惡趣。這個橫,注意了!我們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豎...情想合離,更相變易,所有受業,逐其飛沉,以是因緣眾生相續。 這個地方就把為什麼...其實眾生跟世界會相續,主要的是因為有業力的相續,才有這個所謂的果報的相續。業果...這個娑婆世界,我們依賴生存的物質世界,包括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房屋,車水馬...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我們來看看今生的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它有一定的過程。先看第一個,識。這個識是一個...我們對於痛苦應該持什麼態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斷除,你只要了知就好。佛教對於...一般來說普通大眾對佛門中的求生西方、或求往生,就以為是跟影視劇裡邊說的送你上西...四空定,佛陀對它是訶責的,因為它是暗鈍。所以智者大師給四空定一句話,說是為三昧...我們再看第二個概念。這個地方越講越細了。前面先講第一個概念,從一念心安立了真妄...我們在這個世間修行是進進退退,一生好不容易修了點功德,但一轉世因隔陰之迷然後下...問: 慚愧弟子學佛好幾年了,一直持誦《無量壽經》,可出離心不切,佛號提不起來,...善導大師舉出了一個水火二河白道喻,這個白道喻非常重要。請看疏文: 又白一切往生...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於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漏業一定要受有漏的果報,無漏...淨土法門就是這一生是最後一生,不能談轉世,否則風險很大。一些禪宗開悟了的人不求...這個地方我們講到業果的輕重,最後我們把業果的道理作一個總結,總共有五段。 第一...問。六趣升沉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隨福所資。果報不等。勝福資...我們先來看第一個,諸行無常。這是無常概念的建立。 一、諸行無常 行者,造作遷流...問: 如果一個師父能轉世的話那麼這個師父轉世後小的時候對於他前世的事情是不是都...身為大患之本,眾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識此生死苦因。所謂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用修行和懈怠的苦樂來比較,來警策我們要精進辦道。修行是逆煩惱而動,它當然在一般...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觀的前方便。一個人沒有經過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難悟入一心...《法苑珠林》裡面記載。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這家兄弟有四人。老二有點不務正業,...火宅塵勞,何時是了?安樂得一日,便是千萬日樣子也。於一日中,心不馳求、不妄想、...首先看第一願 國中無三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昔日,有一個小孩,名叫沙彌羅,年七歲,喜好修學解脫道,於是跟隨一位沙門出家修行...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普門品》 這是說,若能恭敬持誦觀世音菩薩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說法時,在此城中有一位婆羅門,以耕田為業,娶了門當戶對...相好凡夫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周顧十方同...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意義的。 就是說得到人身不容...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眾生界盡,...《八大人覺經》上有句話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為什麼叫生死疲勞呢?就是說生了又...第一個,人道的暇滿。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當中流轉,大部份的時間都在三惡...淨土法門下手的方法又極為容易,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但是念六字洪名一定...諸仁者,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所從去,是分段生死苦。念念遷流...【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聲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離。而芸芸眾生,迷真逐...唐代的道昂法師、慧光法師、壽洪法師,他們確實在修道人裡面、在修淨業者裡面,是我...入胎相:父淨飯王,母摩耶夫人。經云:處兜率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以今生的修行,總有點戒定的功夫,也信點因果,也努力地修行,但是對念佛法門不能產...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體放下,這是大丈夫氣概,不是...
我們開始不再隨順我們的感覺而走,我們一個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薩道,你要放棄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