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知識文章

何謂「普特切羅」

普特切羅,又名補特伽羅,是梵語 pudgala的音譯,意為眾生,即輪迴轉生的主...

【圖】僧人威儀規範教學(平興寺版)

僧儀規範(平興寺版)...

何謂「檀越」

人們遊覽寺院時,常會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薩戒子誦戒時,也...

禪定有多少種類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

蘇東坡與水陸法會的因緣

蘇軾與水陸法會緣分甚深,水陸儀文中許多辭藻和韻律俱佳的篇目就出自他手,可以說,...

什麼是獨頭意識

唐代傳奇名篇《枕中記》裡記載,鬱鬱不得志的盧生在邯鄲客店遇道士呂翁,自嘆窮困。...

佛教度化眾生的四種悉檀

眾生的根器千差萬別,所以佛教度化眾生時,也會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而他這套觀機逗...

「三藏」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即便對佛教並不了解的人,也知道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有一個給孫猴子念緊箍咒的唐僧...

略說四種僧物

第三就是僧物。先在名相上進行以一些介紹,然後再談用與。僧物當然也可以用上述四種...

八關齋戒的含義是什麼

初名雲戒、雲齋、雲關者,眾名乃異,莫不攝淨歸心也。言八戒者,八即所防之境,戒則...

五濁是哪五個

《桃花源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阿羅漢是如何成就的

從凡夫修成聖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從始點到達終點,這中間必須經過種種階段。這些...

略說三寶物——佛物、法物、僧物

三寶物先分佛物、法物和僧物。 佛物有供養物、受用物、獻佛物、施屬佛物四種。 供...

佛經中的六成就

佛經的第一段經常有一個很相似的開篇,如《佛說阿彌陀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天台宗三止三觀

止觀定義 止者梵語奢摩他,觀者梵語毘缽舍那。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兩種梵語,又譯...

天台止觀二十五前方便

天台宗將止觀(定慧)的修行分為方便與正修兩種。方便指正修止觀法門之前的預備功夫...

天台三止三觀

止觀定義 止者梵語奢摩他,觀者梵語毘缽舍那。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兩種梵語,又譯...

「三德六味」具體是指哪些

來寺院參加過過堂的居士都知道,寺院中早、中用齋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儀,敬養諸佛菩...

何謂「八解脫」

八解脫,在沒有修成就的時候,叫做八背捨;修成功了的時候,得阿羅漢果以上的時候,...

中國禪宗四大叢林

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天寧的唱念蓋三江!這首響亮的民間諺語中的鎮江金山寺、揚州...

何謂「頭陀」

南京作為十三朝古都享譽四海,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等名勝古跡聞名遐邇。去過紫金...

《華嚴經》講了什麼內容

整個華嚴經(八十華嚴)共有七處九會三十九品。《華嚴經》主要講三個內容: 一、講...

《華嚴經》到底有多少版本

我們平常誦讀的《華嚴經》多為《八十華嚴》,對佛教經論了解比較多的人可能還知道《...

何謂「阿闍梨」

何謂阿闍黎 阿闍梨是梵文Aca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正行,也稱阿捨黎、阿遮利...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 國無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第二 不更惡道...

八字文殊菩薩及其座下的八大童子

八字文殊菩薩,其形像系頂有八髻,前五髻,頂上一髻,頂後兩髻,一一髻上皆為佛身;...

文殊菩薩的身世及其表法之功能

文殊全稱文殊師利,梵文是manjusri,音譯作曼殊尸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等...

為何要受持「不殺生」戒

說起五戒大家並不會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國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礎...

禪宗牧牛圖

禪宗牧牛圖,又名普明禪師牧牛圖、禪宗十牛圖。是祖師大德以畫喻參禪開悟的過程和境...

正月初九齋天的意義

一、齋天名義 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為眾生祈福而施設的法事活動。 齋者...

五百羅漢介紹

001、阿若憍陳如尊者 阿若,意為了解,或譯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際、知本際、...

【推薦】佛教十宗略述

釋迦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皆隨眾生根機,方便立說,初無所謂宗派。大法東來...

何謂「無為法」

無為法,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滅的法,均由眾緣造作而有生、有滅,故名有為。真...

何謂「四重二諦」

第一重:以有為俗諦,以空為真諦。 第二重:說空說有皆是俗諦,非空非有為第一義諦...

五位百法——心法的種類功能與意義

學習佛法的第一個困難,就是為不了解名相的含義所障礙,並且法相名詞多以萬計,更不...

漢地寺院常見的佛事與疑問

供齋 第一個,供齋。所謂供齋,通俗地說就是你們拿錢請寺院的師父吃飯,又叫齋僧。...

受持八關齋戒,臥具和飲食應注意哪些

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 關於律中的床這樣東西,中國人可能還不大明白,床在我們...

佛教常用讚偈

1.晨鐘偈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2...

蒙山施食儀白話解釋

蒙山,在四川省雅州府名山縣。這座山的前面,有一個最高的山峰,叫上清峰,產生甘露...

《梁皇寶懺》十卷都說了些什麼

禮拜《梁皇寶懺》是佛門中修懺悔的主要法門之一,流傳千載,經久不衰,感應無數。起...

佛教放焰口的由來

餓鬼又稱焰口、面燃等,屬於三惡道眾生之一, 其體枯瘦,咽細如針,口吐火焰,以生...

業感緣起——業​果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漏果二種。有漏果是有漏業因...

何謂「一實相印」

一實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論》云: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法華經...

何謂「三法印」

印者,印定義。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內外之分,真偽之辨,正邪之別,皆以法印印定其說...

佛學之宇宙論——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壞為成住壞空四期,或稱四劫。劫者,譯雲時分、大時、長時,此大時不...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嗎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對香菜這一詞有些忌諱?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間,大家往往都不敢...

【圖】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勢

在早晚功課和日常佛事當中,有幾樣法器比較常用,其持用的姿勢可概括為:對口引磬,...

禪宗五家七宗——溈仰宗

溈仰宗是中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溈山靈祐禪師(771-853)和仰山慧寂禪...

禪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來 曹洞宗創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90...

盂蘭盆供儀軌

注意事項: 凡設供作此會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應於前數日置辦鮮果、供...

佛學之宇宙論——九地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一...

水陸法會有何功德

水陸法會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漢傳佛教在寺廟中以供奉飲食超度水陸一切亡靈而...

人天行果——五戒

總說五戒 學佛者,在受三皈後,實踐規則,即從受持五戒開始。受持五戒能獲大功德,...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菩薩行位,就因果合說,總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佛果。若開十住...

天台八教丨不定、秘密教

頓、漸、不定三種教法,是智者大師根據眾生根機而提出的三大概念,秘密教則是統含三...

天台八教丨漸教

漸教,是通過有次第有階位的方式,根據眾生的根機,按其所求所需而設立的一種方法。...

天台八教丨頓教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儀兩大類的教化方式。藏、通、別、圓是化法四教,指的是從...

天台八教丨圓教

化法四教中最圓滿的教法是圓教,圓教是不思議境界,整個天台宗,最為核心,最為深奧...

天台八教丨別教

別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三教,主要的教化對像是三界外的鈍根菩薩。因此也可以說,別教...

天台八教丨通教

通教是化法四教中的第二教,主要以五時中方等與般若二時中所宣說的因緣即空、無生四...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智者依據《涅槃經》將佛說的一切經典在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簡稱...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說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五時八教,他不僅代表了天台宗的判教思想...

什麼叫涅槃?大小乘涅槃有什麼差別?

我們再看看什麼叫涅槃,涅槃,梵語,此雲寂滅、無生。謂由斷除煩惱,盡除生死,所顯...

明暘法師:禪宗史話

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義的一個中心論點,它是佛說...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 阿縛盧枳多濕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薩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

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梵語輸跋陀,或三曼跋陀,漢譯普賢。菩薩因何名為普賢?《悲華...

各宗要略——律宗

傳流 從第一次結集,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為最初律部。隨後二次三次四次的結集。自此...

寺院安居自恣儀軌

註:本文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在安居之始,得舉行一定的法會儀式,...

「阿羅漢」的三層含義

第一殺賊: 意即殺掉煩惱之賊。阿羅漢在因地修行滅受想定,把眼識、耳識、鼻識、舌...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稱真言宗。以大日如來所說的《大日經》為一切如來秘密之教。大日如來所...

小乘二宗之略要——俱舍宗、成實宗

俱舍宗 自佛滅後百年餘,佛教產生異議而逐漸分裂,義學紛紜。直至佛滅後九百年初,...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即有情世間、器世間。苦以逼...

略說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身、受、心、法念處。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

五戒與十善的關係

十善含攝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併稱。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報。十善亦為五戒...

各宗要略——華嚴宗

宗義及學統 華嚴宗是依《華嚴經》而成立。釋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於其自心證得而...

各宗要略——唯識宗

學統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說明萬法唯識所顯及分析諸法相狀。 佛滅後九百年頃,彌...

印度佛學略史

結集三藏 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後,依佛遺教。佛之遺教,由諸聖弟子所聞持結...

各宗要略——淨土宗

史略 彌陀淨土,源於晉代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在阿彌陀佛像前立誓發願往生西...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佛說法乘義決定經】原文 爾時世尊復告勇猛甚深比丘言:如來所現三十二相金色之身...

各宗要略——三論宗

史略 宗是宗旨,一人所主張的學說,一部經論的理論系統,皆可稱宗。宗有教派、有創...

各宗要略——禪宗

源流 佛教分顯密和教宗之別。宗指禪學,禪宗是以心傳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

普庵祖師與普庵咒

農曆七月廿一日,為普庵祖師聖誕。他曾發菩薩大願,凡有安神、請佛、安宅、外出等等...

寺院有哪些「職位」?「人事變動」分哪些程序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叢林,都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制度。寺院內部行政機構分工明確。以禪...

寺院外牆為何大都漆成黃色

很多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我們在朝訪遊歷名川古寺時,一定會覺得那些飛簷翹角的漢傳...

禪宗五家七宗——楊岐派

楊岐派為臨濟宗之支派,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稱楊岐宗。以臨濟宗第七世石霜楚圓之弟...

禪宗五家七宗——雲門宗

雲門宗是禪宗五家七宗之一,屬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創始者雲門文偃禪師(864-9...

禪宗五家七宗——臨濟宗

臨濟宗是繼溈仰宗之後而成立的一個宗派,由於此宗的開創者義玄禪師,在河北鎮州(今...

華嚴三聖與華嚴五祖

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一)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意為...

寺院每次過堂,為何要給眾生出食

在寺院過堂的居士都會看到,吃飯前大眾要唱《供養偈》,奉請十方諸佛菩薩臨齋,然後...

參加龍華三會的三種資格

龍華三會願相逢 究竟真實的佛法,是唯親證的諸佛乃能知之,所謂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

「鬼子母」的由來

佛教中有一位母親神,造像、畫作中的她身體丰腴,面容圓潤,懷抱小兒作哺乳狀,是公...

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令人一見便生虔敬之心。但許...

《華嚴經疏》中的十種迴向

在《華嚴經疏》這部書裡,把迴向分為十種。哪十種呢? 一、自他迴向 把自己的功德...

朝暮課誦的意義

課誦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即指定時誦經、持咒、禮佛、梵唄歌讚等法事。由...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學統 北齊慧文禪師,讀《大智度論》悟一心三觀。南嶽慧思承此一心三觀,並依《...

出生食的由來

出生食,也就是施給眾生食。於進食之時,從應量器中取出「生飯」,施與大鵬金翅鳥、...

「常住物」有四種分類

常住物有四種: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三、現前常住物;四、十方現前常住物...

何謂「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

詳解佛教《四威儀》偈語

佛教《四威儀偈》是自古以來在佛門中廣為遊行的講述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的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