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非想非非想處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 四無色定之一,又作非有想非無想定。此定超越無所有處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

非量

【非量】 因明用語,三量之一,心識三量之一。現量,即直覺知識;比量,即推論知識。似現量,略稱似現,即對於所...

非擇滅無為

【非擇滅無為】 唯識宗所立的六種無為之一。非擇滅無為者,有二種意義,一者自性清淨,非由智慧的揀擇力量,才能...

【果】 果為木實之義。對於因而言。一切之有為法,前後相續,故對於前因而謂後生之法為果。擇滅雖為無為法,然由...

果果

【果果】 涅槃之謂。菩提為修行之結果,故謂之為果。依其菩提而證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經》卷二十七曰:『...

果能變

【果能變】 略稱果變。為『因能變』的對稱。唯識宗就諸識變現諸法,分別為因能變與果能變二種,所謂果能變,指由...

果俱有

【果俱有】 種子六義的第二義。以種子為因,生起現行,剎那即滅,但並不是滅後始成果,而是剎那生滅之際,『正轉...

果唯識

【果唯識】 唐代慈恩寺窺基大師,將諸經論所說唯識文義總攝為五種,稱為五種唯識,此為五種唯識之一。亦即經論中...

果報

【果報】 即由過去的業因,所招感的結果。此又作異熟、果熟、報果、異熟果等。此有二種:一、總報,即由引業(總...

受支

【受支】 十二因緣的第七支。以觸為緣而生起。兒童年齡漸長,智識漸開,有了分別心,這時對外境已不再是直覺的觸...

受心所

【受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受是領納、感受。《成唯識論》曰:『受謂領納順違境相為性,起愛為業...

受用身

【受用身】 三身之一,指圓滿一切功德,住純淨之土,恆受用法樂之身。諸家對受用身之解釋各異,唯識宗謂受用身即...

受所引色

【受所引色】 為十一色法中的法處所攝色之一。受是領受的意思,指領受師教(即戒);引是引取的意思,蓋戒是色法...

受念處

【受念處】 受以領納為義,謂六根受六塵也。菩薩思惟所有諸受,皆悉是苦,愚人顛倒,計以為樂;貪愛染著,不肯暫...

受蘊

【受蘊】 此為五蘊中的第二位。《大乘五蘊論》曰:『云何受蘊,謂三領納,一苦二樂三不苦不樂,樂為滅時有和合欲...

【取】 取著所對之境界謂之取。愛之異名也。又為煩惱之總名。《成唯識論》八曰:『取是著義。』《大乘義章》卷五...

取支

【取支】 十二因緣的第九支,取以愛為緣而生起。少年年歲漸長,貪慾增長,由愛而取,週遍馳求,執著不舍。《涅槃...

取結

【取結】 取即取著。謂諸眾生於見取、戒取,妄計執著,廣行不善,由此遂招未來生死之苦,流轉三界,不能出離,是...

取與

【取與】 取果與果也。為果之種曰取果,正與彼力而生果,謂之與果。《俱舍論》卷六曰:『取果與果,其義云何?能...

取蘊

【取蘊】 取為煩惱之異名,由煩惱而生蘊,由五蘊而生煩惱,故曰取蘊。...

表色

【表色】 凡吾人行、住、坐、臥、取、舍、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顯然可表示於外而令人目見者,稱為表色。為唯識宗...

表詮

【表詮】 又作依詮談旨,為『遮詮』的對稱。表者,顯其所是;詮者,具說事理。即從正面對事理作表顯之敘述,令事...

表義名言

【表義名言】 為『顯境名言』的對稱。指能表詮義理的名目、文句、言說等。《成唯識論》卷八載:『表義名言,即能...

表義名言種子

【表義名言種子】 為『顯境名言種子』的對稱。指由能表詮義理的名目、文句、言說等名言所熏習的種子。亦即自一切...

依正二報

【依正二報】 亦稱依報與正報,略稱二報。正報,即指依過去善惡業因而感得的果報正體,如生於人道,則具備四肢五...

依他起性

【依他起性】 又作依他起相、緣起自性,略稱依他起,為唯識宗所立的三自性之一。依他起之『他』,指因緣而言。即...

依因

【依因】 五因之一。謂地、水、火、風四大種為物生起之所依者。蓋四大所造之色常追隨於能造之大種,大種若轉變,...

【事】 指因緣生之一切有為法,即宇宙間千差萬別之現象。與平等門之『理』相對,離因緣的無為法是理。僧肇之《寶...

事理

【事理】 又作理事。事指事相、事法;理指真理、理性。在佛教中,事、理之相對意義有二:一、凡夫依迷情所見之事...

剎那

【剎那】 譯為一念,為時間的最小單位。《華嚴探玄記》卷十八曰:『剎那者此雲念頃,於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

剎那滅

【剎那滅】 種子六義的第一義。所謂種子,只是一種『功能』,事實上即是『能』。它無質量形色,不能以色、聲、香...

念心所

【念心所】 心所有法中的別境心所之一。念是記憶,於所經歷過的事物記憶不忘,就稱為念。《成唯識論》曰:『於曾...

念根

【念根】 謂但念正道及諸助道,一心觀想,不令邪妄得入,是名念根。...

命者

【命者】 十六神我之一。計我為有實之壽命者。《成唯識論述記》一曰:『色心相續,名之為命者是主義。我有此命,...

命根

【命根】 為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即有情的壽命,由過去業力所引生,有情之身心在一期(從受生此世以至死亡)相...

味境

【味境】 又作味處,五境之一。是舌根所對之境,為舌識所緣的對像。《百法纂釋》曰:『味塵者,亦四大之所造,乃...

金剛般若論

【金剛般若論】 天親菩薩造,北魏菩提流支譯,凡三卷,又作《金剛般若經論》、《金剛般若論》。本書為無著所造之...

忿心所

【忿心所】 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一。忿者忿憤,是對於違逆之境,所產生粗暴的身、語表業。《成唯識論》卷...

放逸心所

【放逸心所】 心所有法中大隨煩惱心所之一。放逸者,放蕩縱逸,於染法不能防,於淨法不肯修。《成唯識論》曰:『...

兩舌

【兩舌】 即於兩者間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破壞彼此之和合者,稱為兩舌。又作離間語、兩舌語。為十惡業之一。...

卑劣慢

【卑劣慢】 七慢之一。自甘卑劣的人,對於勝過他的人,以為:『勝過我又該如何?』別人學佛修道,他以為:『我不...

治心住

【治心住】 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二位。此位菩薩,修身、口、意三業,大悲一切有情。參閱十住...

和合性

【和合性】 為二十四種不相應行法之一。諸法因緣和合,不相乖背。如水土之相和,涵蓋之相合。《百法直解》曰:『...

治地住

【治地住】 修唯識行歷經四十一階位,此為初十位的第二位,又作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

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 十地菩薩所斷十種障的第十種。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菩薩因此障的存在,雖得四無...

兩世一重因果

【兩世一重因果】 在十二有支流轉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十支是因,生和老死二支是果...

周叔迦

【周叔迦】 近代唯識學者,安徽至德人,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生,畢業於上海同濟大學工科。民國十五年開始...

兩重二假

【兩重二假】 《唯識三十頌》頌文曰:『由假說我法』。認為世人所執著的我、法,全是假法。『假』是假託義,非真...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

【近代唯識學的復興】 清季末葉,佛法衰微, 不絕如縷,幾瀕於滅亡。同治年間,洪楊之亂以後,江南文物蕩然無存...

相分

【相分】 心法四分之一,即自心體上變現出為見分所緣的境相。此在唯識學上、攝盡一切所謂客觀的現象。心識是能緣...

相州南北派

【相州南北派】 相州即鄴城(今河南彰德),由相州至洛陽有兩條通道,一南一北。北魏正始年間,菩提留支與勒那摩...

相見同種異種

【相見同種異種】 指相分見分是同種所生?還是異種所生。此一問題,自古即是唯識三境上的一個爭議點。世親之後,...

相見道

【相見道】 為『真見道』的對稱,是唯識宗所立菩薩乘修行階位之一。相,類似之義。於證得根本無分別智之深觀後,...

相宗八要

【相宗八要】 明季末年,白下雪浪洪恩,自大藏中錄出相宗著述八種,輯為八卷,以此為學習相宗之階梯。這八種著述...

相待

【相待】 自他相待,藉以存立。如三線相待為三角,若缺一線則不能。一切之有為法,自他互待亦然。色境待眼根而為...

相待有

【相待有】 三種有之一。如待短而有長,待長而有短,待東而有西,待西而有東是也。《見大智度論》卷十二。...

相待假

【相待假】 相待之法,無自體,例如長待短為長,則無長之自性,短待長為短,則無短之自體,長短共無實之體性,而...

相無性

【相無性】 唯識宗所立三無性之一,全稱相無自性性。所謂相無性,謂一切眾生,以妄心於因緣所生之事物,計度有我...

相違因

【相違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指三界諸法中,能障礙某一法的生、住、成、得等狀態,均為該法的相違因。參閱『...

相縛

【相縛】 為六塵境相所縛,而心不自在。《成唯識論》五曰:『言相縛,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

相應

【相應】 為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相應者,契合相順之謂,由因而有果,果與因相應。《百法直解》曰:『相應者,...

相應五義

【相應五義】 心所與心王相應,有下列五義,稱相應五義,亦名五義平等:一、所依同:心王與心所同依於一根,方得...

相應因

【相應因】 為小乘所立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心王與心所互為相,以心王為因而起心所,又以心所為因而起心王,故彼...

相應無明

【相應無明】 二種無明之一,為『不共無明』的對稱。又作共無明。即是與貪等諸惑相應而生起的無明。參閱『不共無...

相續執持位

【相續執持位】 證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 Adana 識。阿陀那義譯執持,謂執受任持色、心...

相續假

【相續假】 成實論所說三假之一。一切有為法,悉由因果相續,而至視如假有,而無實體。...

思已業

【思已業】 於心中分別思惟之思業,而現行為言語之謂。...

思心所

【思心所】 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思是意志作用,《成唯識論》曰:『謂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

思食

【思食】 四食之一,又作意念食。於第六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長相續諸根。《大乘義章》卷八曰:『過去...

思量能變識

【思量能變識】 唯識宗所立『三能變識』之一 。唯識家以為『識』能轉變生起萬法,或變現為心內主觀(見分)與客...

思量識

【思量識】 三能變識的第二能變之名,即第七末那識。...

思惑

【思惑】 新譯雲修惑,舊譯雲思惑,愛惑,假惑。三乘之聖人於修道所斷之貪瞋癡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

思慧

【思慧】 三慧之一。思惟自理而得之智慧也。於定散之中,屬於散慧。...

【苦】 逼惱身心,即謂之苦。《佛地經》五曰:『逼惱身心名苦。』《大乘義章》二曰:『逼惱名苦。』...

苦受

【苦受】 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領納外境之義。境有順、違、俱非三境,故受有苦、樂、舍三受。逼迫身心,領...

苦果

【苦果】 使身心苦之果報。從惡業而生者。總言之,則生死之果報皆苦也。就中分別之,則如天上者樂果,如地獄者苦...

苦法智

【苦法智】 八智之一。斷三界見惑時,觀欲界苦諦,而其斷已之解脫道智也。《俱舍頌疏》二十三曰:『緣苦法故,名...

苦法智忍

【苦法智忍】 八忍之一。觀欲界苦諦,而正斷其見惑的無間道智。忍者信也。信理而不疑之智,是為得苦法智之因,故...

苦苦

【苦苦】 為苦苦、壞苦、行苦等三苦之一。有情之身心,本來即苦,更加以飢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刀杖等眾...

苦類智

【苦類智】 八智之一。即觀三界之四諦,所發十六心之一。緣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所得之無漏智;以其類於觀欲界之...

苦類智忍

【苦類智忍】 八忍之一。即觀三界之四諦,所發十六心之一。緣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得苦類智之前位時,所起之無...

染污意

【染污意】 為第七末那識的別稱。此識為迷染的根本,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所依,又以阿賴耶識之見分為所緣,誤以為自...

染淨二法

【染淨二法】 染法、淨法之併稱。又稱淨法不淨法。染,即煩惱污穢之義,是無明之法。淨,即遠離煩惱,清淨之義,...

染淨依緣

【染淨依緣】 生識的九緣之一。染淨依即第七末那識,一切染淨諸法皆依此識而轉,指眼、耳、鼻等前六識,於色、聲...

恆審思量

【恆審思量】 此為第七末那識之性質,亦即歷經三世,無有間斷,審查一切事理而思慮量度之意。於八識之中,獨有第...

恆隨轉

【恆隨轉】 種子六義的第三義。種子起現行,剎那即滅,但不是滅已即斷,而是前滅後生,剎那剎那,相似隨轉。即種...

恆轉如瀑流

【恆轉如瀑流】 《唯識三十頌》的第四頌,有『恆轉如瀑流』之句。恆是相續無斷,轉是生滅變異。這是以瀑流為譬喻...

胎內五位

【胎內五位】 又作結胎五位。乃『胎外五位』的對稱。傳統佛教對於胎兒自母體中受胎至出生,以二六六日間的次第分...

胎外五位

【胎外五位】 為『胎內五位』的對稱。《俱舍論》卷十五,將人自出生後之一生,分為五段。即:一、自出生後至六歲...

胎生

【胎生】 四生之一。如人類在母胎內完具身體而生者,劫初之人,男女未分,皆為化生,其後發淫情而生男女二根,始...

風大

【風大】 為地、水、火、風四大種之一,即是能造一切色法的四種元素之一,以輕動為性。《大乘廣五蘊論》載:『雲...

風界

【風界】 四大中火大的別名,風大以輕動為性,以令物增長為業。風能持自性及所造色而不改,故稱風界。是為造作一...

持因

【持因】 五因之一。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繼不斷絕,譬如食物之持續身命。參閱『五因』條。...

持種依

【持種依】 《成唯識論》卷十云:『一、持種依。謂根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舍染得...

信心所

【信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信是對佛教義理堅定的信仰。《成唯識論》曰:『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

恨心所

【恨心所】 此為心所有法中的小隨煩惱心所之二. 恨者怨恨,懷惡不舍,引起極度煩惱。《成唯識論》曰:『云何為...

待眾緣

【待眾緣】 種子六義的第五義。種子生現行,必待眾緣和合。種子的功能雖是任運而轉,但法不孤起,有了種子的因緣...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業

【故思及非故思所造業】 故思又稱故作業,即故意所作之業,曰故思業;不思而作者,曰非故思業。《瑜伽師地論》卷...

香境

【香境】 又作香處,五境之一,是鼻根所對之境,為鼻識所緣的對像。《百法纂釋》曰:『香塵者,亦四大之所造,乃...

怨憎會苦

【怨憎會苦】 八苦之一,五苦之一。謂眾生不由自主,不得不與憎惡者會合之苦惱。又作非愛會苦、怨憎惡苦。《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