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50頁)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蟻子就是螞蟻。這是一個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時,眾人正在挖牆角...

吃素放生的真義何在

吃素的真義何在? 就佛法而言,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菩薩、成佛。基於這個...

修行人的三大精進

正精進 處事不僅要精進,更要正精進,若只是精進而方向不正確,則會與道相違,導致...

僧人受具足戒前所問遮難的內容及其意義

僧團為簡別出家者是否有資格求受具足戒,事先提出一系列問題以詢問戒子,此一系列問...

機巧反招禍,因果天平最公道

憨山大師說: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士來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師回...

對修行人來說,疾病是恩賜而不是懲罰

有一天,阿難尊者頂禮佛後,覺察到佛身體有恙。阿難尊者說:佛啊,您是天尊之體,為...

向地藏菩薩求人天福報,還怕得不到嗎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是人既發大悲心,先當瞻禮大士像,一切諸願速成...

我們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嗎?

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了解因果嗎?懂因果嗎?很多居士肯定在心裡面說我懂啊,我當然...

常行供養能為自己種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飲食,常以奉供養;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月燈三昧經》 佛教十分重...

鑒真大師--為了佛法的事業,何惜生命

一、鑒真大師的一世佛緣 讚寧《宋高僧傳》曾記載(鑒真大師)隨父入大雲寺,見佛像...

魔障出現的原因及對治

昨天我們講了修行中會出現的魔障。所謂的魔就是障礙,使我們的修行停滯不前。以佛法...

淨宗八要--淨土之要關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餘在虞東明因寺。捧讀曉柔法師淨土詩八首。曰欣。曰厭。曰...

淨土祖師們一生的總結

這句六字大經王具足圓融、圓滿、頓捷。所以大家遇到這樣的一個持名一法,一定要生稀...

把佛號重視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但這個法門是方便當中的最方便的法門,就是念這個名號...

極樂世界何故名為極樂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叫極樂?就在於無有眾苦但受極樂。極樂就是超越了現象界,苦樂對...

地獄——罪苦眾生的集中營

我們知道,在六道輪迴中,地獄道眾生在最底層。此道眾生因往昔造作極重的十惡業,導...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在道場裡面來行走之際呢,一定會看到一個最多的牌匾,上...

東晉高僧慧遠大師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國人都知道兩句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這個說...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容。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要...

念佛平時須相續

今天的講話題目是念佛平時須相續。再分三段來講: 第一、初勿貪多但求相續: 每日...

哪些錢財是不可以賺的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些行為又屬於取財的非道呢?《善生經》記錄說:居士子!...

夢參老和尚十大經典開示

夢參老和尚(1915.7.13 - 2017.11.27),世壽103歲,僧臘...

坐禪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坐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不斷地放下,而不是不斷地提起。當然徹底...

宏海法師:楞嚴經略講

(第一講) 各位法師慈悲,各位有緣們吉祥,諸位下午好。 今天菩薩加被。感謝咱們...

「一心不亂」應該怎麼解釋

那麼這裡我們來看看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這個眾多的解釋非常多,一心不亂,怎麼談?一...

凡所有相,統統是實相

這個比喻要注意聽,開悟的關鍵、常跟無常這個觀念,這個就是關鍵。我用一個比喻:譬...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沒有學好的佛教徒也怕死,所...

念佛之人不可傚彷愚人做愚癡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係後人偽造。寄庫是...

出家人,其實一點也不閑

《禪林寶訓》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衲子守心城,奉戒律。日夜思之,朝夕行之。思無越行...

身處生死輪迴,我們該怎麼辦

《楞嚴經》的整個觀念就是返妄歸真。返妄歸真當然你要先了解什麼是真妄。首先我們看...

當妄想逼出來時,會產生一個反彈的作用力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

極樂境界不是神話

眾生的懷疑非常深,這種懷疑來自於我們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來我們的心性可以是...

在家學佛男眾女眾的模範人物

在家學佛男眾的模範人物 佛法住世,全靠出家僧眾的主持和在家信眾的護持。佛陀得道...

弘一大師自述「不堪迴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紀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學貫東西,才華橫溢,堪稱中國現代...

古代禪師教化弟子的方法

古代的禪師在教化弟子時,當弟子產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時候,禪師常常以不著邊際的禪...

人生如夢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為其...

眾僧良福田,也是蒺藜園;罪福由此心,非前境過咎

《南山律在家備覽》中,有一條深刻地分析了當前一些居士、社會人士滿口都是現在的佛...

數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問: 在家打坐時用數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淨慧法師答: 這個問題是由於沒有弄清楚數息和...

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為佛弟子, 而不知孝親相夫教...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就不會觸怒它們,彼此都不騷擾...

恭敬讚歎地藏菩薩,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到底佛教講的業障是什麼?...

你敢信我就來--普陀山梵音洞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了普陀山比較特別的一個地方。那我們都知道...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

如瑞法師追憶夢參老和尚:老和尚是為眾生而活

壹: 老和尚弘法路經香港,入住賓館即問:此房一夜何價?居士答:您老但住,無需問...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幾種?

在佛教裡,什麼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礙、惱害的意思。一件事情...

除苦助伴濟他身,施藥瞻視有病者

除苦助伴濟他身,施藥瞻視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的人,你要去伺候他,還要盡...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他來到這個世間,...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預言竟成真

有這樣一個師父,他剛出生時,人們就叫他大和尚,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合,則念一句佛,行一善事,...

地藏菩薩修行的時間,比這些大菩薩都久

《大佛頂首楞嚴經》這樣說,念六十二億菩薩的聖號,乃至於供養六十二億的菩薩,衣、...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

原文: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

禮,德之范也。即禮是指規範,尊卑有序。《曲禮》曰:毋不敬。禮要表達恭敬,要如孔...

法滅之際特留此經,獨留一百年

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鬥爭堅固之時...

真心廓徹靈通,與諸佛了無有異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滅,廓徹靈通,圓融活潑,而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之...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

人身不易得 念佛,在六道內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最容易,除了人以外,其他畜...

吃這五種辛菜會毒你法身慧命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不重視恭敬三寶,會構成滅法的因緣

接著看第二段的申誡: 既知多過,彌須大慎。 至堂殿塔廟,如履冰臨深,睹形像經教...

這一念心就是一切的法

大概禪在當下,大體上是要回答這樣的兩個問題。 一個是什麼叫禪,一個是什麼叫當下...

禪宗講的「不立文字」是什麼意思

關於不立文字的真實含義,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他說:所謂不立文字...

在這個時節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原文: 當此時世,只可自守本分。其喪心病狂者,任彼所為,絕不與彼相爭相詰。以明...

對治禪修中的五蓋

學習坐禪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性,就是不管你修行什麼法門,...

地藏菩薩能讓你一切煩惱皆得消滅

【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瞋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誑...

諸有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堅牢

諸有為法如幻化,亦如聚沫非堅牢,如空注雨起浮泡,自性虛假無主宰。──《父子合集...

通過報身佛的無量相好,能否見到法身如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

鳩摩羅什大師--七佛譯經師,凡情難測度

大師從弘始三年入關到弘始十一年圓寂只有短短八年的時間。但這八年的時間卻成果豐碩...

普陀山「觀音跳」的內涵義理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普陀的又一處聖景。上面的一個小寺院呢,叫...

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

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莫...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

早晚課的內容合在一起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弟子下班很晚,沒有時間做晚課,把早晚課誦的內容合在一起,全部放在早晨這個時間可以嗎? 寬見...

古今聰明人一大可憐可憫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見,必至矜己傲物,排因撥果。如是之人,其天姿實...

修淨土後不讀其他經律這樣對嗎

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

達摩祖師《一心戒文》

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 二、於自性靈妙不可得法中,不...

「糞掃衣」與「祖師衣」的釋義

【糞掃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撿破爛的布料,然後呢拼湊而成糞掃衣。有的呢是到埋死人...

釋迦牟尼佛管送,阿彌陀佛管接

在《悲華經》裡,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時發願修行過,當時大家都...

這心在到底在哪裡

阿難祈教《楞嚴經》的緣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東西,二是被摩登伽女攝在淫席,就由...

極樂世界的蓮花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彌陀經》講三種莊嚴:池水、宮殿、蓮華,它的重點在蓮華莊嚴。因為你到極樂世界...

造作的善惡業必由自己承擔

如果一個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麼樣的妄想,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語言。有了這樣的語言,...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為信,這是一個會意字,即只要是人說的話就能相信,可見古人的...

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

今早,我和三位出家人踏上了回山的路。從臨時住處出來,欲乘電梯下樓,長長的樓道裡...

高登極樂,方為最上脫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縱生人天,終非究竟安隱之處。倘能隨分隨力,持佛名...

這首偈語為污穢肮髒做了詮釋

妄語為言垢,不勤為家垢;不嚴為色垢,放逸為事垢;慳為惠施垢,不善為行垢;今世亦...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

能克制自己,過於勝他人;若有克己者,常行自節制。──《法句經》 我們常常想勝過...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觀音菩薩德最優,正法名佛久證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頭。 瓶中甘露滌...

《藥師經》三個經名的含義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

末世悲涼幸佛來救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佛成道時,已當濁世,況今末法,正入鬥爭。轉展陵夷,後...

【推薦】印光大師畫傳

印光大師畫傳 (1) 地靈人傑 地靈人傑 祖師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畫傳

一、出生望族,孝深識廣 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年),諱袾宏,字佛慧,號...

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

(第一講) 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

老實地學佛,不學奇奇怪怪的東西

我希望各位學佛的人,都要老老實實地學佛,不要學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平常心是道,...

夢到底從哪裡來呢

在說夢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眾生都具有的八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

慚愧為入道之初步

原文: 當生大感激,生大慚愧。慚愧心生,邪僻心滅。慚愧為入道之初步。既欲學佛,...

跟無量宇宙相比,一點小事又算得了什麼

《法華經》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現本,皆成佛道。佛為什麼要和我們說這些,就是...

法名太多用哪個合適

問: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時起了個法名,依止師父又起了一個法名,受五戒時又起了一個法名,請問師父,弟子用哪個法...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 這個牒字,就把阿...

為什麼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們常會講到過去七佛。這七尊佛是指現在賢劫已經出現的四尊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

九界同歸,修行人最後的歸宿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佛頂山,給大家講一個《九界同歸》的故事...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在普濟寺旁邊,這裡叫百步沙...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阿彌陀佛快點來接引我,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你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