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49頁)

范仲淹行善積德,換來八百年子孫福報

北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江蘇...

大乘佛法的之宗要

大乘佛法,為超脫世間而又適應世間的。則其宗要:在先有超脫世間的大覺悟,而後以護...

吾人之身體,不但今生關係密切,還會影響來世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法說: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法華經》比喻,在...

在六十劫中佈施眼睛,最終證得眼識圓通

《心經》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

唐代高僧少康大師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曾經在浙江有一戶周姓的人家,他的夫人姓羅,羅夫人有一次,夢...

宏海法師:楞嚴經講解

(第一講) 好,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弟子隨師三...

【推薦】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你嘗試地思維一下,早上醒來的那一剎那,當我們一念靈知靈覺,你能下意識地想想,我...

六祖大師教你在家如何修行

六祖為在家人修行說了一個《無相頌》,並且說,在家人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

【推薦】熱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為何卻痛失愛子

接到了你寫給明道法師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紀才二十歲,卻忽然夭折,對此我不禁...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沒有了解這個經典,但是我人生...

【推薦】念佛法門的專修與雜修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剛好是第十九願的印證,你看蕅益大師的一生,他二十四歲就開悟...

感情重的人應該看哪部經

問: 師父好,剛才師父說,四諦、十二因緣是對重感情的人,就是說是一個治病的良藥...

【推薦】平常沒什麼感覺,臨終時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個人,他對過去的業都沒有處理沒有處理的意思,從唯識的角度就是隨順它。 你...

一心三觀和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問: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界法師答: 這個臨終的正念,臨命...

好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子女

恭敬父母,盡心孝養 養兒方知父母恩,為人父母者,更能體會父母的生育之恩,欲報之...

隱士須歸極樂國

處士逃名遠市闤,此身清隱翠微間。 平分嶺上半邊月,高枕床頭一片山。 白屋安貧終...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那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又有什麼樣的依據呢?他能得到什麼利益呢?這裡又進一步的說...

受持八關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著介紹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為什麼在家眾受五戒之後,還要受持八關齋戒呢?因為五...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九朵蓮華跟阿彌陀...

唐代高僧法照大師

今天給大家說一說,淨土宗的第四代祖師,法照大師。凡夫俗子呢,一天無非就是吃喝拉...

教你從四點看清一個人

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這個時候,通常是識人、辨人的...

常懷生死之心,方有解脫之機

我們很多時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是要執著現實,所以徒增煩惱!如果我們有抵抗和...

【推薦】地藏菩薩四個大願

地藏菩薩的大願不多,四大願。 第一大願: 第一大願,在忉利天,說《地藏經》的時...

信心不是一句話,你的信具足了嗎

信心不是一句話 我要說每個道友說你沒信心,他絕對心裡罵我,這老和尚胡說了,我信...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脫

引言 天在人們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它是美好、自在、富足、遠離苦難的代名詞。同...

餓鬼--奔突在飢渴與恐懼中的魅影

世人無論見不見鬼,都常說見鬼;無論怕不怕鬼,都樂於看到鬼之傳奇的上演。在上古時...

【推薦】這個法門是滅罪解脫最好的法門

得疾解脫者,《智論》云: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歷無量劫,雖修餘行,...

度眾生現出家相最好

文中說到【以聲聞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聲聞。割愛辭親。出家修道。剃髮染衣。具出...

什麼條件才能皈依呢

問: 法師,幾年前就對佛法有一點兒興趣,但對於皈依我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法,還是有...

【推薦】誦經如何達到最佳狀態

我們說讀誦一部經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隨聞入觀受持,但其實最佳的狀態是什...

要有大學文憑才能學佛出家嗎

曾看過一些帖子,上面是彙集了各種高學歷高文憑的出家人。對於那些選擇學佛或者出家...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學

佛教並不主張算命,更不主張以算命謀生(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

原諒別人也是一種慈悲

為什麼我們在工作當中不能相互溝通?實際每件事情的發生,如果是五個人,這五個人可...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學佛法的次第依次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親近善知識,第三、聽聞正法,第四...

墮落到畜生道的業因

世尊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這個無邊無際的法界中,生活著無量無邊的生命,而且這些...

三寶門中好求福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這會兒呢,我們上到法雨寺的這個大台基上來了,也就是它的圓通...

觀音菩薩為什麼有時靈,有時不靈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來到普陀道場呢,都是來沖著觀音菩薩。那我們在廟裡邊見...

【推薦】我們之所以造業,就是認為身體是真實的

法藏比丘他知道他方世界的這樣一個造惡業的原因,是由於有我執我見,所以還專門發了...

如來的身光,每一道都有大功德

有人問道:師父,要怎樣才能見到佛身呢?想要見到佛身,難度係數還真是9.9以上啊...

【推薦】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呢我們跟大家分享一個《老豆腐的故事》。...

功德最大的就是救命

阿彌陀佛。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這個機緣呢是剛剛在這兒放了一場生。這個地方...

一個人的相貌,隨著他心裡的狀態而變

妙色呢,佛所示現的妙色身。為什麼加個妙?這是化的,不是真實的;而在化上顯真實,...

西方極樂世界超越了壞苦

我們這個世間會感覺到壞苦,就是你在快樂的時候它也是要變化的,它不能長久的,它會...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從世間的身心...

普庵祖師戒殺文

堪嘆諸人不較量,卻將造罪當燒香。 處處神壇社廟,盡是作業之場。 個個燒鵝煮鴨,...

歸依地藏菩薩,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

祖師禪的手眼

出家人有這樣一句話,叫久住有緣,久坐有禪,說一個人在一個寺院住久了,自然就跟這...

善導大師念佛偈

漸漸雞皮鶴髮,精神未免枯竭; 可憐老眼昏花,恰似浮雲籠月; 妄想隨時出生,貪心...

人有實德,天必有奇報

乾隆辛巳年間,河南省境內黃河決堤,陸地水深一丈多(約為現在3米),民間的村舍房...

慾海漂流具眾苦

講苦,那佛說了種種方法,斷苦的方法,但是我們用不上。突然間又身體不適應,你還得...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應該此時呢看到我身後的這塊著名的石頭,也是來普陀山的必到之...

普陀山南海觀音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我們一早上來到了普陀山最負盛名的南海觀音大佛這裡,這...

紫竹林中觀自在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剛才在觀音跳,講了半天的觀音菩薩的感應呀瑞相呀,循著大道...

不能往生的錯誤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與陳錫周居士書) 若參而不得,...

念佛後該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

如何懺悔才能讓罪業清淨

每個人都會犯錯,每個人也都犯過錯。我們自身缺點很多,習氣早已難以割捨。往往以自...

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來活

據說,在這世界上,每天有36.5萬人誕生,有15.5萬人停止呼吸。 遠離故鄉2...

念佛必須得定量定時

念阿彌陀佛,你必須得定量定時。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時,你自己進取心漸漸就沒有。好比...

阿彌陀佛是誰?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轉自騰訊佛學)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騰訊的網友們,大家吉祥!今天是冬月的十七...

普陀山慧濟寺的「佛頂頂佛」具有哪些涵義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來朝拜普陀山呢,有一個地方是必到之處,就是慧濟寺。慧...

依生滅法而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所要處理的,就是內心的問題。發菩提心只是設定一個目標,在過程...

生命的「倉庫」---第八識

第八識等於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當我們生命結束的時候,回到第八識;當我們生命開始的...

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

這個地方講如實不空義,這個講作用。 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聖凡...

用智慧去觀照,才能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色、受、想、行、識。 (一)色蘊: 凡一切物質,都是色蘊所攝,一切物質不...

一心念佛,是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書,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實發,病中且勿提及,但勸至心念佛,即得蒙...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從刀從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軟的,結果...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體功德

得波羅蜜者,諸菩薩眾,有恆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滿足。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捨...

在修行的路上,要學會自我激勵

外面的天氣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為生計奮鬥我們到高速公路或是到國道上,總能看到...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來

大家念佛的時候要觀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這四種是根本。我們這幾天盡講行...

如何感得地藏菩薩親自給你受戒

【復次未來之世。若在家若出家諸眾生等。欲求受清淨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

不要急於求心念一下子能清淨

從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來反省自己的心:當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時候,有沒有一點傲慢...

守三關與破三關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鮮活、更富內涵、更具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古典...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的前世今生

轉世因緣 據《五燈會元》等禪宗史籍記載,五祖前世原是一位栽松道人,住在破頭山中...

唐代高僧承遠大師

各位,大家吉祥。常說,天下名山僧佔多,但是我其實想說的是,天下名山之所以僧佔多...

心無分別時,敬僧功德就圓滿了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這會兒呢,從山下爬到佛頂山來了,我後面呢就是這個佛頂...

為亡者做功德,比燒紙錢更有用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很多人都會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求精,更上層樓;但是,有的人...

沙彌的等位與類別

沙彌,在佛陀初期的僧團中是沒有的,沙彌在佛教中的出現,較之比丘尼的出現,早了一...

學佛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吃穿等樣樣俱全,在佛法沒有成就之前...

如此審慎觀察,一夜就可成為賢者

慈悲偉大的佛陀,在《中阿含經》說了一則一夜賢者經,可作為我們的指導。不要追悔過...

父母都應該教育孩子記住這四句話

怎麼樣才能給父母親帶來光榮呢?印光祖師說,我們應該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

念佛這件事,所求都能如願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為現在椿萱求福壽,為過去祖禰求超升,均無不可。 然...

以不淨觀善攝其心,去除貪愛染著

不淨觀是佛教的一種修持觀想行法。眾生因為貪愛,於我、我所有上面,產生執著愛染,...

怎樣對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經常要注意的兩個問題,就是昏沉和妄想。整個修行過程當中,反覆要去對治的,就...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麼?是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去經營一個不可改變的因...

臨終由於病痛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親人平時也念佛,但臨終時由於病痛完全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

印祖告訴我們家裡怎麼恆吉祥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課 瞻視病人甲三、說法斂念 說法斂念 是關於如何為病人說法,使他能夠收攝...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

問: 學佛什麼事能求什麼事不能求?請師父開示。 能弘大和尚答: 害人的不能求,...

菩薩的五十二個階位

十信位 所謂十信,又叫做十信心,就是:(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

法會上寫牌位是不是真的能消災免難

問: 關於掛牌位子,在開法會的時候掛往生牌位是不是真的能超度自己的歷代宗親、冤...

佛舍利是結石嗎

問: 最近有幾位高僧大德相繼圓寂,網上有很多關於佛舍利的說法,但也聽有人說佛捨...

【推薦】應該怎樣觀察我們的色身

我們的生命是沒有開始的,要是說生命有開始,那生命就沒辦法結束,有真實的因,你就...

【推薦】往生淨土,你最好能夠抓住一些重點

我想我們淨土宗的目標在往生淨土,你最好能夠抓住一些重點。就是有些東西在臨終的時...

八字既亡,則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惡道

恥,德之基也。恥是恥的俗字,這是一個會意字,左邊一個耳字,右邊一個心字,就是你...

隋唐高僧善導大師

諸位,大家吉祥。我們都聽過佛門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說的是在隋唐時...

為什麼邪見的過失,比散動還嚴重

丑三、治失壞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隨釋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為欲對治...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人的問題在哪裡?有時候我們安...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禪有悟,正知正見。自古以來有...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

天下大恩,莫過父母。父母而在,堂前活佛也。父母而沒,猶可追報也。試思此身從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