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40頁)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即所謂如佛像之目...

迴光返照是觀照什麼

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就是我們講的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整個過程當中就是要...

過去世不知道造了什麼業,應該如何懺悔

我們今生造的業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向佛菩薩發露,對不對?但是我們過去造了什麼業,...

佛門裡面為何有「三多」

明清以來,世間人對於佛教或佛法產生了種種的誤解,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中,更將...

一代高僧印​光大師的傳奇一生

印光法師(1861~1940),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

身處逆境巧作福田

處在逆境的時候也能夠種植福田。這怎麼種植呢?那我們生命當中,也會碰到一些逆境。...

好的命運從哪裡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命運,能夠受人尊重、能夠長壽、能夠有智慧、能夠社...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

文鈔原文: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賴,若主人不理,彼...

佈施多而福報少的原因

《菩薩本行經》裡面談到,若有眾生不能以至誠心去佈施,不能以恭敬心去佈施,不能以...

怕犯戒,所以遲遲不敢受戒該怎麼辦

問: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語,所以遲遲不敢受戒怎麼辦?受五戒是...

在家居士如何充實精神生活

居家,主要是針對在家居士,怎樣建設佛化家庭。 居家者應該懂得治家之法,並要做好...

盲聾瘖啞可以往生嗎

文鈔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謂盲聾瘖啞不得往生。佛說八難中有盲聾瘖啞,...

一位瘋婆婆念佛痊癒的故事

佛號光明不可思議,功德亦不可思議。通過念佛真的能治療一些有精神障礙的人,在東林...

元照律師由輕謗淨土,轉為專志西方的心路歷程

大智律師簡介 大智律師,即宋代靈芝元照大律師,他是南山宗的祖師,餘杭人。最初依...

修行第一關,就是看我們放不放得下

在佛陀時代,佛陀與一位外道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公案。有一位外道兩手拿著鮮花來見佛,...

天魔嬈佛的故事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

如何教導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爐。能受得烹煉,則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煉,則烹...

從不好的果報中推出前因

我們看一個人,他今生的果,就要推出他往世的因,這是一種判斷、思惟的一種方法,由...

殺盜淫三惡果在人道裡的體現

首先殺業,你有殺業的話,直接就是多病、短命,這是殺業所感得的。那麼它還有一些等...

有三種福田要去耕耘

聖人告訴我們,有三種福田我們要去耕耘,會有好的報應: 第一是報恩的福田。 就是...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其它的咒語嗎? 淨界法師答...

依這個標準來看,你還是屬於顛倒眾生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是這麼的重大,...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我們再看第二個傳承:這個禪淨雙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淨土宗的理觀,放進來的就是永...

威望與卑賤的因果

你在一個大眾團體當中,有沒有威信,有沒有威望,你的話,是不是人家願聽,願受你的...

相貌丑陋莊嚴的前因後果

一個人長相很丑陋,來自於什麼原因?來自於他瞋恨,有瞋恨心,喜歡斗諍,動不動就罵...

人生的四個「第一」

人都希望自己樣樣第一,然而你也第一,他也第一,誰來做第二呢?其實,人不一定要在...

臨命終時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其有父母兄弟及諸眷屬,若得重病勢難痊癒者,宜發孝順慈悲之心,勸彼念佛求生西方,...

把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這也是一種法施

令慈年邁,光若不說此弊,汝後會以盡孝之心,阻親往生。 那個意思是你母親年齡大了...

求人天福報,只得來生癡福而已

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 就是福峻這個女眾啊,她臨終的時候正念很...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以放心去犯戒。這是很嚴重的誤...

不論你修行哪個法門,這四個心都至關重要

人的心很多。過去的人把人心定不下來,叫做五心不定,就是說你的心到處亂跑。而修行...

能為一切眾生迴向,即與佛菩提誓願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親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現在善願,並汝等助成之...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死之道,與教兒女,立太平之基...

彌勒菩薩思想和慈氏的由來

漢譯大乘佛經,關於彌勒的記載,是不勝枚舉,現僅從他的姓名窺知其思想具有兩大特色...

念佛先除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什麼障礙呢? 比如窮苦的人,為了生活奔波,他怎...

順情而化,導入彌陀的大悲

我們都知道,阿彌陀經講,極樂世界有很多的鳥,都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的,彌陀要解裡...

「諸法因緣生」與「諸法本​自無生」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

「知真本有」要怎麼去承當呢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係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像微塵那麼小的功德,我們也應隨喜讚歎

像世間一般人,都以為烏鴉是不吉利的,以為聽到烏鴉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

為何要強調專修

建立信心之後,再看第二種是就行立信,就是在修行上建立信心。 當我們選擇了淨土一...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須交代的乾乾淨淨。 就是把...

病不見愈,乃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

接下來一段呢是《示重報輕受及如法治喪》,就是開示的這個如法治喪,怎麼去發喪,喪...

不能往生西方,則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間福報

既不能生西方,則汝一生守節念佛,及所作種種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報。 這是必然的...

你佈施出去的東西,最終還是你的

你佈施出去了,你就創造了一個人天福德之身,那人天福德之身,你佈施出去的東西,最...

【推薦】因地發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報

所以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這個是講到我們修行,當然在三寶當中主要是...

家裡出事,你要給他迴向

大乘經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學的經論,都要你好好地保護你這個心。 怎麼樣保護呢?...

佛像如何開光才靈

你要禮佛前,一定先要發願。第一個願發菩提心,要成佛。這個願,絕對要發。成佛,是...

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德,為何自己做起來卻沒效果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

如何驗證死後往生到哪一道

我們要知道,死了之後到哪兒去。 佛法提供了一個我們驗證的方法,你就觀察他臨終時...

人之一生——六入緣觸

緣觸這是談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個接觸,但是六塵在三歲四歲的時候,他對於六塵...

修淨土的正經和副經

此前,我們把《西方合論》作了一個剎土門,就是各種淨土的介紹,襯托出西方極樂世界...

念佛三昧,無上真法

念佛一法,雖然我們有種種的認知,滿懷的歡喜,無盡的讚歎,但是還往往沒有把一句南...

宏海法師:淨土三篇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下午吉祥。 萬法皆是因緣,此...

現前見聞知覺,全是妄想用事,總非真心

出家人,先須要知,出家割愛辭親,本為求出生死。若為生死大事,要知世間一切諸法,...

死亡不可怕,問題是來生去哪裡

這個臨命終的處理,一般的社會的醫學者跟佛弟子的看法是有所不同的。 那麼醫學者他...

房門反鎖,念佛穿牆

⒈董子明居士,民國時期山東蓬萊人,學識淵博,曾經擔任吳佩孚將軍的顧問。 ⒉他...

制心一處是成功之道

蕅益大師《靈峰宗論》是有提到的。蕅益大師引用艷喜,散亂艷喜,愚癡特迦,大事已辦...

佛為我們揭開了這個驚天秘密

一、揭秘之說 佛在本經中告訴我們法界中還有一個極樂世界 佛要不是在淨土的根本經...

李圓淨居士:護生痛言

一、 天地之大德曰生,世人之大惡曰殺生。這是古人昭示天下後世,最直截了當,而十...

【推薦】人的十二種特點

作為人的特點,安士居士在這裡,概述了十二種特點: 首先是談人的一種尊貴性,萬物...

人有八種德能

《阿毗曇論》講人有八種德能: 第一, 人聰明。你看人能有語言的交流,有符號,你...

造業容易,等要懺悔滅障,就要付出百千倍

在馬鳴菩薩造的《大乘起信論》,一念不覺生三細,三細就是三細相,就是煩惱了,煩惱...

「比丘」有三種含義

比丘有三個意思。 一個是乞士,乞食來滋養這個色身,乞法來長養他的慧命;一個是叫...

今生遭到果報,老本是還了,但利息又生了不少

我們要相信因果,現在受的都是因果報應,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譬如過去生,破壞他人...

《臨終三要》的重要開示

《臨終三要》,這個是印光大師很重要的開示:第一個,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個...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

急於見佛之念易著魔。是急切的想看到佛,這種念頭非常容易著魔,非常容易中邪。這是...

佛說一大藏教無非破執

問: 佛教常言:佛事門中,不捨一法,云何破除五蘊?且佛有佛之五蘊,乃至地獄、餓...

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操作的心有問題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塊來說明:第一個,先講什麼是佛陀的知見;第二個,它成就的次第...

調出入息消除內心散亂

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

人生的關卡可大可小

人生的關卡,可大可小。善於處理的人,舉重若輕;不善於處理的人,舉輕若重。 所謂...

肆意口業,墮畜難言

不誠實的人你就被人瞧不起,你就是再富貴,由於你不誠實你沒有戒律精神,大家都會小...

宏海法師:印祖文鈔——一函遍復

(第一講) 我們尊敬的化通長老慈悲,真常法師慈悲,各位常住師父慈悲,各位居士同...

【推薦】道源老法師為臨終者的助念開示

大德,我現在要向你講幾句佛法,希望你靜下心來聽著。釋迦佛說末法時代的眾生要想超...

「惡知識」都有哪一些

這個惡知識再解釋一下子。在其他的經論上講,惡知識有四種。什麼叫惡知識呢?內有怨...

如何為去世的父母眷屬超度增福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

一念心性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

《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妄性真。雖然我們每一個人的長...

你不發願的話,修行就會進進退退

問: 請問一下:師父提到第七意識對過去沒有興趣,對未來沒有興趣,只對現在發生的...

臨終十念就是臨終的十句佛號嗎

以這種順從本願而產生的願望的力量,在臨終具足十念。在古德的註解當中,大部分都說...

你是富二代還是掏糞工

在《法華經》的信解品裡有一個大富長者窮子喻。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授記,授記就是授...

【推薦】因地時有菩提心的攝持,所以每個法都堅固

我們以前沒有發菩提心,是活在個人的慾望中。我們為什麼願意做義工呢?為什麼別人不...

有了這個觀念,就能消解憤怒的情緒

相信因果,就會有對一種生命的際遇那種逆來順受。以前不知道有宿世的善惡因導致今生...

淫心不除,不可能出離生死塵勞

身有三種過惡。殺生、偷盜、淫慾這三種過惡。我們身要不殺、不盜、不淫,斷除這三種...

八地菩薩所破所悟的是什麼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前面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這個講不增不減。 我們在因地的...

不要把別人的因緣套在自己頭上

最近幾年,佛教界流傳,不誦《弟子規》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常奇怪!且不說,佛...

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是為向前

很多時候,得不償失,好好想一想;很多小偷,很多損人不利己的人,或者是損公肥私的...

【推薦】依止普賢之德修學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

有人罵你,你聽不見,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們經常為什麼習定?我們經常練習打坐?就是忍。外相,什麼相不理它,就叫寂滅忍,...

今生不要再錯過念佛往生的大好機緣

問: 弟子是醫院離休的醫務人員,雖是護士專業,但是從事過院辦衛校的教學專業,自...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來衡量淨土法門

問: 《楞嚴經》開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意為:五戒需嚴守,方有出輪迴之望。然而...

受完三皈依後,所獲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受完三皈依後,雖身同世俗,但心是菩薩,所獲功德,不可思議。生命的目標不一樣...

問號中的得失

有的人說話喜歡用問號?,有的人說話喜歡用句號。,還有的人說話喜歡用驚嘆號!,甚...

從勤勞奮發中去打發時間

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歲月。在這一段漫長的人生裡,如何去打發時...

造了罪業後,生命中會產生兩種影響

既識起因,能感後習,一、感種類相續而起。二、招苦報生後當受。今改前非,將修後是...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眾生的...

唯佛與佛能究竟明瞭

你們有過這種經歷嗎?出去旅遊、爬山或者什麼,走著走著,繞來繞去,累得要命,好不...

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

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唯識學上說,我們...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有了成就,心裡面就很難受。很...

僧俗關係要建立在道義上

為什麼要講今天的僧俗關係呢?因為我覺得,今天的僧俗關係不太好處。不要以為今天當...

禪坐時需克服兩種情緒,防止兩個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話,應該有些消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大家在用功...

記憶中的白光長老

轉眼就是白光長老圓寂的紀念日。迴首一下他老人家的法相英容,還好像在跟前一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