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36頁)
南宋詞人辛棄疾曾感慨道: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確,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奏...
云何作願 世親菩薩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論)中講:若善男子善女人,...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你追求它,當然是傷痕累累;你...
隨煩惱二十: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毀犯為業。 正知,在《廣論...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說起跟佛陀結緣,當然造佛像、...
問: 我每天都念佛迴向給我妻子,祈請佛力加持工作順利。可每次機構改革時,她總碰...
每一個人各自的因緣不同,有福報跟沒福報相差很大的,不是他腦子不好使,也不是他生...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常人遇苦心生抱怨,以為都...
宗門教下,純靠自力來解決生死問題。如果說在晉唐之際,還有這種根機的人,到了末法...
印祖當年還請許止淨居士,專門編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很厚的一本,大家...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是農曆的四月初八,是我們大覺悟者釋迦牟尼佛降生的紀念...
佛教傳入東土以後,能夠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生生不息,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
問:信行願三,既聞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答:以彼土中阿彌陀佛與...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
一切眾生就是妄心生滅永遠不停的,妄心生滅不停幹什麼?逐境,追逐一切境界相。就隨...
原文: 予少時見前賢闢佛,主先入之言,作矮人之視,罔覺也。偶於戒壇經肆,請數卷...
問: 念佛成片,究竟怎樣才能達到成片呢? 成剛法師答: 佛在阿彌陀經裡,首先說...
《楞嚴經》的法門,就是一個轉,轉因緣之法而回到不生不滅的本性。這個轉字是很重要...
印祖在《文鈔》中說,在蘇州有一位吳引之先生,是晚清科舉第三名(榜眼),這個人長...
問: 您曾於鼓山法界學苑依止慈舟老法師學習《華嚴經》五年,請您談談華嚴宗與淨土...
【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
印祖在一生的弘法當中,他很痛心地看到這麼一個事實,就是很多修行學佛的人,他懂得...
問: 請問法師,念佛法門必須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念佛法門的...
隨煩惱二十:言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謂矯誑者...
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
我們現在越早啟動一念心性,對我們是越有利的。你不斷地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
一信之後,更不再疑。為什麼要討論這個問題? 一信,在無量劫的永不休止的輪迴當中...
問: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請開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大安法師答: ...
問: 臨終助念遇到一件頗有爭議之事,一向姓女居士茹素念佛四十餘年,平時信願具佳...
【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知道我們天地萬物,都是無常法,都是因緣生因緣...
問: 請問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初學者從何下手?如從心下手,又怎麼下手?每...
第一種、命運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觸時心隨境轉,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心就住當...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
吾嘗靜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於毀譽耳。故毀我者,則人凶而我吉。...
問:有人聞說西方淨土,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樂,定起希...
蓮宗十二祖徹悟大師,以十六字總結淨土法門修學之要訣: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
隨煩惱二十:言昏沉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缽舍那為業。 昏沉是一...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
人生沒有現在這個詞,沒有現在的。你講現在的時候,它已經變成過去了,哪有一個不變...
問: 有人講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不要多了,多了怕臨終心亂,是不是這樣呢? ...
有人說,《觀經》講臨終十聲就都能往生,那我現在就可以該幹嘛就幹嘛,該放逸就放逸...
淨土法門就是感應道交的產物,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拯救眾生的慈悲力量瀰漫在虛空法界...
阿難!是人夢中,豈憶靜搖開閉通塞?其形雖寐,聞性不昏。縱汝形銷,命光遷謝,此性...
【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
我們修道建立信心之後,學佛有種種困擾,使你喪失信心。有些初信佛的人好像很不順。...
問: 請問法師,弟子剛剛皈依,應當如何理解三寶的功德,恭敬三寶呢? 宏海法師答...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當下著實,猛地返觀內照,觀...
咱們經常講無我。無我它有兩種,一種是人無我,一種是法無我。我、法本來不存在的,...
當自端心,正念求度。 要自己端正自己的心,要保持正念求度。倘是有了殺盜淫妄的念...
問:若即心是佛者,則一切含生,皆有此心,盡得成佛。教中云何不見授劫國名號之記?...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懷增上慢 優婆塞我慢 優婆夷不...
希望我們的道友你讀哪部經的時候,哪部經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也告訴你修行的次第。...
像我們在人生當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論哪位道友,當你沒有發菩提心的時候,順順當當...
在夢中菩薩現大神力,有時候現相,夢中有時還容易。現在我們要求的不是在夢中,而是...
各位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介紹的)的祖師爺要穿越到北宋時期。當時有一對夫...
淨土宗的道理是他力門、果地教,整體而言,淨土法門修行的理論,就是要你一心歸命極...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念。 譬如說:我右手邊這個念...
【勝者招致憎恨,而落敗帶來愁苦,唯有放棄勝敗之心,才能快樂、平靜。】 我們的態...
信願持名,就是我們這一部經典乃至淨土法門的正宗,最主要就講這三件事情。【信願為...
世有邪見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時因果、現生因果、隔世因果三種之別。時常撥無因果,...
大家一定要堅信一點,這個六字洪名阿伽陀藥,萬病總治。現在有些焦慮的病,抑鬱症啊...
是故念一聲,有一聲佛名顯現,念十百千萬億聲,有十百千萬億佛名顯現。而不念時,便...
我問大家,菩薩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薩怎麼發菩提心呢?他怎麼受戒的時候緣境...
問: 我們聽說往生的關鍵是清淨心,只要心清淨,哪怕是念《玫瑰經》,念《古蘭經》...
或問:何得文中,彼佛有聲聞弟子。答:此暫有終無,至下釋文中當辯。 又問:厭苦趨...
問: 請問法師,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該注意哪些事項? 大安法師答: 這要根...
檢驗出離心 佛說死無常,死來無定期。若已經得到人身,而不聽聞修習佛法、精進斷惡...
昨天我們簡單了解了發菩提心的原因和廣大功德。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發起菩提心呢?...
印祖說他剛出家的時候,在做照客的時候,不是六月初六要曬經嘛,在曬經的時候他就得...
這個地方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從唯識的角度,我們一個人生命要改變,只有一種情...
諸佛菩薩他對眾生說法的時候,他是平等的。但是由於我們眾生的因不平等,所以緣也就...
古來人跟我們這樣講的:順境,你可要注意了,這很危險,容易墮落;逆境是增上緣。古...
咱們怎麼看待咱們自己?每位道友都可以觀一觀。怎麼看待我們自己?咱們善根成熟沒有...
【三者。復有一類。雖欲修定。而顛倒見。妄執吉凶。身心剛強。】 第三種,還有一類...
問: 《地藏經》中說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
問: 弟子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願就可以,所以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請問...
蕅益大師會特別強調往生的條件: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淺,...
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有花香一篇,說到:庭院中百合花開,白天雖然也能聞到花香...
問: 師父,我皈依佛門多年,是個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麼多年忙...
若入觀及睡眠時。應發此願。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向西。十聲稱阿彌陀佛觀音勢至...
問: 請問法師,現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淨土為最終的歸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這兩尊佛都是在無央數劫...
我們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這個心就會像野馬,就往外跑,心很難安立在佛號上。他一安...
問: 尊敬的大安法師,在您講的《淨土資糧--信願行》中提到,淨土法門往生極樂是...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謠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何可妄...
【原文】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於...
阿彌陀佛徹證法界實相理體,同時又把他無央數劫的積功累德、六度萬行所有的功德,全...
中國傳統文化裡每年一度的清明節,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淨土宗十三祖師印光大師開...
對於清明節,不論是否信仰佛教,大家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疑問困惑,今擇其最常見者三...
蕅益大師在《示養德》中云:衣取蔽形,莫貪齊整;食取克餒,莫嗜美味。意即:著衣遮...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
我們最壞的毛病,就是愛說別人的壞事情,看別人有一點錯誤就把它發揚光大;看別人有...
紫柏大師是明朝四大師之一,名真可,字達現,晚年自號紫柏,吳地太湖人。大師五歲時...
我們體會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不可思議,吾人的心性功德不可思議,信願持名之法不可思...
只要仰信佛的知見,把它轉為自己的知見,我們也就大悟了。這個悟就叫 信忍。 如果...
現在很多人沒有自知之明,他覺得他一修行就目空四海,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我修行怎麼...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力能為者,認真為之。 不能為者,亦當發此善心,或勸有力...
我們有很多人雖然念佛不一定心裡能夠篤定,就是這種自信心往往有時候還生不起來,會...

問: 法師您好,我是一個愚昧的人,佛說有三世因果,人有前生後世,可是我記不得前...

為什麼倒霉事總找上我

淨土三資糧之如何發願

追求它是傷痕累累;逃避它卻也非常可惜

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我祈請佛力加持,可為何總碰到不如意事

為什麼有的人就是賺不到錢

這兩種人難入道

在這個五濁惡世,唯有念佛才能解脫

虔念觀音聖號,化除刀兵厄

無盡大悲 矜哀三界——宏海法師浴佛節開示

唐代高僧百丈懷海禪師

十方皆有佛國,何須獨願西方

持地菩薩因地如何修福德

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

佛經不可不讀

念佛怎樣才能達到成片

站在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調伏煩惱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復出家人的事業

佛國之土本無穢無淨,只因眾生心分別故

地藏菩薩最初的發心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素呢

【推薦】要修當前一念才能往生嗎

誑者,為護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

阿難尊者示現修行的苦惱

把負面力量轉成正面的能量

【推薦】一信之後,永不再疑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對死亡

臨終後沒有瑞相,能證明往生嗎

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

日常生活中,如何鍛煉「覺照」

做命運的屈服者還是創造者

憍梵缽提得牛呞病的緣由

如我無心,則物亦隨無心而化矣

心生好樂,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三界之苦,輪迴過患,應生出離之心

昏沉者,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

阿那律陀尊者為什麼叫做無貧

福報享盡,你連一碗粥都喝不下去

一生最好是觀拜一尊佛像,是這樣嗎

切忌用「臨終十念」賭往生

具足信願稱名,依舊是萬修萬人去

其形雖寐,但聞性不昏

出門怕有危險,就先念地藏菩薩聖號

信佛都還要還債,不要退善心

修福從恭敬三寶開始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你執著什麼,就對治什麼

端心正念,這是最要緊的

一一諸色,但唯心故

法華會上這五千人為什麼離席

你福報大,智慧不大,有什麼用

發心愈大,挫折愈多

唯獨拜懺不會著魔

北宋高僧四明知禮法師

【推薦】如何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勝利了人家就會恨你,落敗了則帶來愁苦

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

莫道為惡不報,只因時節未到

用求救的心去念佛

用佛號來取代你過去的念頭

不打妄想?那菩薩怎麼發菩提心呢

只要有清淨心,念誦外道經典也能往生嗎

求生極樂是貪心嗎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怎樣檢驗出離心及出離三界火宅

怎樣發菩提心呢

印祖念佛治眼疾

為什麼受菩薩戒後很容易得到感應加持

諸佛菩薩對眾生平等,但感應為何有差別

逆境是當頭棒,順境叫腦後針

培養我們的善根讓它成熟

妄談風水吉凶禍福,這都是顛倒知見

臨終時聽聞到佛號,就一定不墮三惡道嗎

總覺得往生很容易,平時念佛就不是很精進

以祖師正確的知見做後盾

【推薦】制心一處,才能無事不辦

我是個修得不好的在家居士

【推薦】每天睡覺前應發此願

【推薦】現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嗎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念佛一定要「念茲在茲」

一生念佛很精進,為何不能確信自己今生能往生

專靠地理,不如專靠心德

三業不清淨,念佛就沒有功德嗎

六字洪名的實相之道,一刻也不要離開

印光大師開示: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三問

飲食為止飢渴,莫貪圖美味佳餚

盡管地藏菩薩威神大,但很多人無緣

我們最壞的毛病,就是愛說別人的壞事情

明朝高僧紫柏大師

念佛法門是可以驗證的

信忍、悟忍、喜忍

淨土法門下手容易,成就的果位非常高

觀不淨相,生大厭離

大善人要做大善事,障礙別人實際是障礙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