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好,各位同修,請大家一起隨我合掌,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阿彌陀佛!各位楞嚴蓮友們,今天是我們楞嚴經的第十三講。那麼在講之前呢,我們還是請大家從心裡發起菩提心,自利、自己要解脫,利他、希望成就一切的眾生來修學佛法,來成就佛道,每次都把這個心作意一下。

那麼上一次可能有的同修沒來,我們講到十番顯見。因為楞嚴經呢,它這個文義呢特別的艱澀,有時候你就是轉來轉去就轉進去了,好像搗不清楚一樣,四個字一句話,那麼有的呢尚可以一目瞭然,有的呢一個字代表一個意思,一個內涵,四個字在一起甚至就貫不過來了,串不起來。所以好像呢是,越講、越聽呢越難,我問一下你們你們現在聽得怎麼樣?還行,北京人還行,能聽明白嗎?能聽得懂啊,那有沒有受用,有受用,我也不知道你們的受用是從哪裡受用,是說坐在這裡,呀,聽法反正是有功德,每次都去。還是說講的也罷,聽的也罷,或者課的質量也罷,重在這的質量呢?還是琢磨這個法的功能呢?或者是聽到這個猛醒處回身的時候,也能順性的去思維和受持一下,把楞嚴的這個見性,妙覺明心,能不能跟它相應。

說實在的,太難了。為什麼再再地我也是提倡大家一直是行歸淨土呢,不要說去證,就悟到這個明心見性,基本上真的是不可能。你要釐清這個思路,依著這個思路,我們妄想的這個思路再進行反觀。那麼反觀的過程中你還得長驅直入,而且一直走對,越發的往甚深功夫往進推的時候呢,到那個微細之處你只要一點點的差錯,就失之千里。所以說覺得太難了,沒有這個本事的,《楞嚴經》講這個見呀、性呀、心呀、本來狀態,可是我們在我們在如此多的幻象的妄境裡面,執以為真。所以再反過來修的時候呢就更難。但是呢我想我們也不要把這種難,就把它作為障礙就擋在心頭了。因為講了這麼多你們都知道,這個難和易的這個本來面目它是一樣的。

那麼我們大家想想如果你是凡夫俗子,那就意味你把本來清淨無染的真如狀態,就不斷地修修修,修成這個染的狀態。而且越修越染,越染越修,現在已經無功用行了,自然就在輪迴中。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在輪迴中也是在修呀,你每天的身口意業哪個不是在修在用勁,可是我們現在居然把,本來一個什麼也沒有的一個清淨體,把它修了這麼多的輪迴路,大家想想這比我們修回(本來面目)去一樣難啊,這兩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而且我們現在修的已經無功用行、任用自如的、自然而然的、就天天在輪迴中升沉了。所以說從這點上來講,這個難度是一樣的,既然我們修到輪迴路上的難,我們已經把它成功的做到了,大家知道這力還是用的這個力,本事還是這個本事,但是我們過來的時候這麼難,我們已經成就了,那麼我們返回去的時候依然是一樣的難,也可以。所以呢我們聽經也同樣如此,大家不是說聽個好不好聽,或者說合不合我自己的胃口,我們聽經呢是要明白,明和白,明就是光明呀、澈照呀、就是智慧呀。白就是本來面目、清淨、如如不動的本體呀,轉我們現在的這個暗黑為明白。所以說在我們前面講到,一直給大家講七處征心的時候呢,主要是去暗,開始邁入到十番顯見的時候呢,就是主要給大家顯明。我們要有這樣的一個大概前後層次上要有這麼一個感覺。

那麼在我們前面學習的大致內容中呢,基本用了四番了,我們已經講了第四層面了,顯這個見性。一開始呢我們講到見的是心不是眼,這個是第一層。後來呢又講到見性它是不動的,動的是塵埃,不動的是這個虛空之性。那麼到第三層的時候講到這個滅的幻象,講到見性它是不滅的,不會隨著人的衰老而把我們見性的這個功能,也同樣地衰老。所以說不滅的這個真性。第四個呢顯見性從來沒有散失過,不管你是見正還是見倒,但是呢這個見性是始終當下如一的,沒有散失過的。這是我們一直對於這個見性的這個性,就不斷地去探索、不斷地去窺視得到一點消息,就是前面幾個層面上來講。

那麼今天我們要開始講到第五了,第五個層次,就是見性呢無還,還原的還,還它的本來面目,什麼是還呀,這個不好理解,不如前面的見性不失呀,不滅呀等等那麼直白。無還大概意思,還者去也,就是這個東西從哪來的,它還能回到哪去,它可能從這個空中曇花一現的一個東西,你究其它本來的原來的出處它還能回到那去,所以這就叫無還。我們找著了沒有,從我們的版本是八十一頁,是吧,八十一頁開始,我們來讀一段。那麼因為這一段呢,比較長,但是為了不把它分開割裂開呢,我們還是一氣把它讀完,一直讀到「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找到這句話了嗎?一直讀到這裡,這一段比較長,那麼好,我們還是一起來,從「阿難承佛悲救深悔」,一起來。

「阿難承佛悲救深誨。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雖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現說法音。現以緣心。允所瞻仰。徒獲此心。未敢認為本元心地。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歸無上道。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惟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惟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云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惟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捨離等。昧為冥諦。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壅。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則紆昏塵。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好,阿彌陀佛!就到這裡。這一段從開始我們再翻回來從第一段開始,我們大塊大塊的往過貫。這一段開始呢阿難,你看好像阿難每一段前面都要鼻子一把淚一把一次,但我們理解覺得說這至於嗎,大家覺得這至於嗎?好像是說經文為了讓大家難得稀有心所以描繪一番,可是諸位同修這每一次的涕淚悲痛呀,他都是從內心的真實感受所發。由於這樣清淨無染的僧團,大家想想,每天都是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常隨佛眾,那麼每次佛講法源源不斷的這個清淨法味。你想阿難雖然多聞第一,可是他只知道聽法音,從來沒有嘗法味。特別是這個圓頓究竟的首楞嚴這個本體大定。他從來沒有聽都沒聽過,要不他自己不出這麼一檔子事,被攝入淫席的話,他自己都不知道還有這麼檔子事。雖然每天追隨著佛。

所以大家想想,我覺得就如同我們每個同修,在座的諸位,從起步開始學佛時,突然入心之後,更加的欲罷不能,原來的這個慣性妄見雖然還在,可是確確實實又聽佛有這樣的常住之真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的確確我們每次,你們不管是皈依也罷、懺悔也罷,我想諸位同修也有過涕淚悲憐的時候。甚至懺悔覺得說學佛學的太晚了,以前造業造得太多了,等等這些都是一樣的狀態。他不是做作的故意這麼,等到要問一個問題的時候就來這麼一下子,不是這樣的。但是呢,還是由於一向執著太多了。你看。

「雖承佛如是妙音」,大家看到這個字了吧。為何這裡說「雖」呢。就是雖然尚有疑慮啊不能領會,雖然也有幾分明白,但是呢我現在,還是以這個緣慮之心「現以緣心」。有這個緣慮的分別,那麼已經成為他思維上,這個慣有的這個依賴,所以在此還是不能獲此妙明真心,認為就是我的本性。你看這個如來家業勇承當多麼難承擋呀。

禪宗裡面最講的,你敢不敢諦信自己本來就是佛,現前一切就是佛的法身,不敢。就覺得佛是清淨最極無染的常寂光土,我們現在凡聖同居我們顯現的如此陋劣,不敢。就跟我們在地球上待得久了說,你敢不敢覺得說這是銀河系,或者外太空或者巨大星雲裡邊,你是一顆塵埃,但是就是這個巨大星雲的組成部分,我們不敢,為什麼,視野沒到。就沒有看見說原來的外太空的真實狀態,大家知道現在的外太空的真實狀態都從那個地球,銀河系,太陽系銀河系一直往外擴展視野的話,最後他的形狀就跟佛胸口上的那個卍字是一樣的。有一個形態就呈現出來這樣的一種狀態,就跟那個鳳凰衛視中文台不是有兩個鳳凰這樣相互咬在一起圈起來,就有點這種自然的懸的意思,外太空有一個大的星雲的時候,那個時候太陽這個地球就只是裡邊的一顆塵埃。在那麼大的大視野下就是這個圖案,卍字。

所以說一切都是這個佛的法身,可是他不敢承擔。阿難現在還沒有敢承擔,所以又「願佛哀愍。宣示圓音。拔我疑根」。那麼這裡我們看到他的這個經典裡面呢非常有次第,為什麼呢?你看這裡有一句說「雖承佛如是妙音」,看見這句了嗎,那麼下面的「悟妙明心」就是其實指的前面講的第一個是心,就是見性是心非眼,對吧。所以說「悟妙明心」嘛,原來我們能見的是我們的心,而不是我們的眼根,明白嗎。

「元所圓滿」。就是指的前面不是第四次講到見性不失,他是週遍圓滿的麼,就是不管我們在正、在顛倒的時候,在迷、在悟的時候,他這個見性是到處都圓滿的,遍一切處的,所以這裡叫做「元所圓滿」。什麼是常呢?就是指的前面的見性不滅,因為不滅他才稱之為常。什麼是住呢?就是指的前面的見性不動,不管你左搖右晃見性沒有動過。所以這一句,「悟妙明心。元所圓滿。常住心地」。恰恰就是把前面的四次顯見,不動,不失,不滅和常住就是這個妙明心呢,是心非眼呢又把他重新羅列、複習了一遍。大家看到這句話了麼?那麼繼續佛,又阿難在這裡說了,雖然已經前面佛講了這麼四重了,他還是不敢認為是「本元心地」,這裡又讓佛給他重新開示,要拔他的疑根「歸無上道」

那麼這裡佛就開始告阿難了,為什麼要告阿難呢?你看「汝等尚以緣心聽法」,因為這個阿難呢,他還是這個真妄心他不能明瞭,正在這個恍惚不定之時呢還疑慮,有疑慮,用這個緣嘛,能緣、能思慮的這個分別心,認為他聽法還是這個在聽。我這麼講大家是用什麼在聽呢?是不是跟阿難同樣如此呢?還是用他能分別的這個,有能、有所,分別這一段什麼意思,佛剛才講的什麼內容,現在又要我要問什麼問題,他不斷地用這個緣慮心來聽法,以為能聽的就是緣慮之心。

可是我告訴諸位呀,緣慮心他是一個無性的,沒有聽法的功能,就當下我們每一個人現在都以為說,我的思維我的意識在聽,我告訴大家這是一種完全的錯覺,他是錯的。盡管你以為是這樣,他本身是錯的。因為他這個緣慮就代表緣慮是什麼意思?他有在有不在嘛,他聽聲音的時候一會兒有了,他就聽得見了對吧?隨著分別了。那麼聲音沒了,他就不聽了。包括我們緣慮心去見的時候,有見有不見,這個東西顯現的時候我們就見,這個東西晃過去了我們就看不到。聞性也是有聞有不聞呀,他整個在這個幻覺和妄想的層面,所以實際上我們能見的是心不是眼。同樣能聞的也是心不是耳。記住所以我們能緣慮的也是心,而不是我們的意識。明白吧,只是並非我們的意識,我們能聽法的,就是說光用耳朵來聽的這個作用,是本源心地的功能作用,而不是我們現在以為的自我的分別。聽明白了麼?

所以這裡阿難,佛就告阿難說你的根本的問題在哪裡,前面重重地破顯,你還是如此以攀緣心來聽法。「汝等尚以緣心聽法」。那麼這個你聽的這個法也成了攀緣了,既然是你能聽的,是你能緣的這個心,那麼你所聽的是你的所對的塵緣,能、所一對這就叫攀緣。一旦我們在攀緣的狀態中,就包括我們現在每個人當下的狀態,那麼我們本有的正智會被妄想給迷惑。你看我現在以為我在講法,我在講法,以為我在說這一句「我在講法」這句話,這都是我們緣慮心中的妄想。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法,你看頭一番顯見,見性不失,這個見性是心。最後一番顯見,見性不失。那麼等等這些名相這些概念,必然被他所執著,就不能得到本來的這個法性真理。

所以我們現在的狀態跟阿難一模一樣,全是以緣心聽法,那麼我們聽的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這就是我開始,為什麼一開始問大家你們受用麼?受用在哪裡呢?到底是聽的說,說可能這宏海法師口音不重,偶爾有點陝北口音聽普通話能聽得懂,還是說哎呀今天狀態又不錯,講得挺流暢的我聽得也過癮,還是說講的這個我就喜歡稍微語速快點的好。還是說真正的就是在這個性上面,你能夠有點感覺呢,我們的見性。所以這裡你看吧。佛又說你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就是太難了。你說我怎麼都不對,諸位也是這麼感覺,覺得說既然你說說法我就來聽嘛,那麼我來聽了你又說聽的不對,這到底是聽還是不聽呢。所以我們說聽到盡興處,迴首本來心。盡興啊,興趣盎然那個興。那麼如果你始終不能盡興,就覺得越聽越好越怎麼,那麼就不懂得如何迴首,只有迴首之處才能夠為盡興之時。所有一切的言教,就是說你看以前的祖師,龐居士講的時候不是說,「難難難,十擔麻油樹上攤」就是你拿著油去樹上跟攤餅子一樣你給我去攤去,樹杈子上。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佛法這個法性和法相言教之間太難轉化了,悟的時候他是要練的,就用你的身心世界去練。

這裡下面佛陀就順手做了一個絕佳的比喻,指月。坦陳到三藏十二部所有的根本精神,我們領悟的技巧,是怎樣去領悟呢?就是像金剛經裡面講的,佛說法如伐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下面的指月之喻,這是佛門裡邊最出名的一個公案譬喻。後來由於楞嚴經的指月這一說,有人就寫了一本《指月錄》,這麼厚,整個禪宗,就是所有的講法所有的公案,就是手指而不是真月。所以說這裡關於言教和法性的關係上,佛就講了一個非常到位的比喻,你看。「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這就是告訴諸位,佛我指的所有言教就像手指一樣,指的是月亮。那麼所有聽法者,由於我的指的這個手的方向,你當應看月,迴首看悟、了悟、領悟。那麼「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惟亡失月輪」。一旦如果你始終以為說,把所標的手指,當做天上的明月。

那麼你就已經亡失了佛說法所有的意義,就是如此的來受益。所以說這個指月呢,這裡講到的這個比喻呢,真的是也是佛門一個久演不衰的一個絕唱,就是我們在這個領悟佛法的技巧上面。這裡所說的指頭呢就比喻說是佛陀的言教,你別在這兒一聽我這麼說好像明白了,細緻的下來讓你貫文你未必能貫的過去。你一看說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你不一定知道那是指月,指是什麼月是什麼,仔細聽。這裡所說的指,就是比喻佛陀的言教。明白吧,所說的月亮,是比喻我們所有聞法人的本有的這個見性。所有的人的見性都是一致的,就是這個東西。佛以言教開示,這個不生不滅我們的,這個見性的這個境界的心,如果你以分別的言教,無休止的鎖定,或以這些名相的話,就以為是見性。就以為見到月亮了,那麼,你不但喪失了見性,也喪失了佛講法,他的這個言教的意義。這就是說。

「豈唯亡失月輪」,如果你把這個聽聞的言教當作月亮本身,這是第一層亡失。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你連明暗之間的關係你都搞不清楚。啊,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大家想啊,悟境他是第一是光明的,對不對?我們本有的心性嘛,妙覺明心嘛,遍一切處的光明。那麼這個語言文字,我們不要忘了他是我們凡夫的執著,是什麼呢?是這個冥頑這個暗沌之體,就是我們本來這個名字,他是我們每個人的概念之中,他是代表暗的,如果你把名字當作我們本有悟性的光明,那麼你說你連這個明暗的關係你都不知道,啊,大家能聽得懂嗎?啊,就是說,你同時也不知道什麼是有知什麼是無知了,文字他是無知的,那麼有知是什麼呢?

那麼這個有知,就是說我們靈光不昧的妙淨明心。你用這個無知之文字體,而以為是有知之心性體。這個不要搞錯了,大家想想什麼叫文字體,什麼叫心性體呢?文字體就是我們滔滔不絕的這些道理。而心性體是我們本有的妙覺明心,他要悟的。所以我曾經在正當我得意的,覺得我是個大法師一直在講法的時候,我師兄說了一句,說師兄啊,你這樣下去你只能當個二流和尚。你看,當然,二流和尚中顯現的也有一流和尚,就是你要去悟,當時智者大師悟到一心三觀的時候呢,他的師父慧思大師對他說,你現在悟到的這個法旨,所有的這個智慧辯才的文字法師一百個來都辯不過你,稱性流露出來的。所以你看,我們現在怎麼去看這個月?怎麼去看這個指呢?所有的指都是文字,那麼文字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大家想,當我們理解文字的時候,我們就著這個來說我們的心性,當我們在理解文字的時候,諸位同修,你覺得是你的意識在作祟理解呢?還是你靈光不昧的這個覺性在感知呢?還是說這個文字表達讓你有理解呢?就是文字他做一個概定的概念出來,然後呈現給你文字的真實不虛嗎?

我們來做個實驗!文字呢在《百法》裡面有時候不是叫作名身、句身、文身嗎?就是我們一切世間的這些概念、語言、言辭。這裡都叫做指,指月之指,你不能把這個月亮當作這個指,月亮當作指的時候,指他就開始誤會這個指的意行,那麼到底是指在作用呢?還是月在觀照呢?我們的心性在作用,還是文字在作用?到底什麼作用?啊,大家都會這麼說,可能你未必這麼能夠,覺得說怎麼文字表達,那經書三藏十二部教典都是字呀,我們不是說翻譯過來如此不容易,我們要皈依三藏十二部教典一切教典,不皈依外道邪說。怎麼文字居然不起作用呢?《指月錄》裡邊。

我給大家抄一段話我們做個實驗啊。很有意思,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語言和文字,到底是它賦予我們靈知靈覺呢?還是我們本有的覺性在進行這個觀照領悟。你看剛才我們講到《指月錄》了,有這麼一本書,那麼《指月錄》裡面有這樣一段話,講到就是當時有一個裴休,你們都知道裴休吧!很虔誠的一個朝裡面的一品啊,高官,那麼他曾經把他的兒子送到廟裡面出家了,所以那會兒還作了一個含悲送子入空門,有這麼一個。

他給《圓覺經》,在佛教這個經典裡面大家讀過《圓覺經》嗎?知道有這麼一本經典啊!《圓覺經》,圓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圓明覺悟之意嘛,所以圓覺其實就是我們這裡的妙明真心,就是我們本有的見性,在表達這個的時候呢,圓覺我們首先這個明白了,就是我們講的我們本有的心性,是吧?他怎麼表達的,他說: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那麼,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是不是?理解了嗎?誰能給我站起來把他講一下,誰可以講嗎?有沒有?終日圓覺就是說我們這個本有的真心呀,不動、不失、不滅,對不對?處處都在,那麼而未嘗圓覺者,就是雖然他處處逬露,可是我們渾然不知,每天枉受輪迴,喪本受輪,對不對?

所以稱之為凡夫也,是吧?那麼具足圓覺就是,這個本有的不動、不滅、不失,下面的不雜無礙,這個本有的妙覺明性,具足就是已經具足了,得到了、悟到了、證到了、住到了,住到裡邊了,對不對?那麼,而住持圓覺就是已經把它轉為己有,大概就是說證到這個有,而且可以隨時起用,就說明你已經得到這個東西了,那麼才叫作如來也。是不是?就是佛性嘛,我們現在雖然有沒悟到證到,佛已經有了所以具足了,而且這個佛性他顯現了就叫做住持了,圓覺者是如來也。這個意思聽明白了吧?這是我們依照著這句話,記住上面一句下面一句,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

後來就有一個,宋朝時候有一個徑山慈辨禪師就把它完全給改了,改成什麼樣呀?不是把字改了喲,把它給換了,就換了四個,就換了一下這個,大家再看看這話能說得通嗎?說得通說不通?說不通嗎?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如來也。就是我已經證到這個本有的明性了,可是我不執著這個本有的心性。一旦執著就是凡夫,所以說就是終日圓覺,我已經現前證到了,但是我從來沒有執著,所以叫做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明白吧?這就是如來境界,就是釋迦牟尼佛已經證到佛的果位了,還示現成一個老比丘僧。在這個《金剛經》裡面,還天天去乞食,洗腳,敷座而坐,次第乞已。是為什麼?他不執著佛的果位,他依然顯現這個老比丘身。

啊,那麼這個就叫做如來也。那麼,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凡夫也,什麼意思呢?本來你已經就是本有的妙覺明心,就在你的身心中體現,你還去住持,就是你到處去找,我一定要把這個圓覺找到,我一定要把他拿出來,我一定要得到,我一定要在裡邊呆著。明白吧?這就叫做凡夫也。那麼到底這是如來呢?還是凡夫呢?啊,到底是凡夫呢?還是如來呢?大家在聽我的,我前後說的這兩層意思你們都聽明白了嗎?那麼,都明白一樣的話,為什麼前面也明白,後面也明白,好像都沒有錯。那麼依照著這一層明白,另一層好像是錯的。為什麼?所有我們這種領悟,啊,這種分別,這種理解等等是文字在作用嗎?是嗎?如果是文字在作用。文字完全沒有動呀,為什麼前後迥然不同呢?是什麼?就是我們的心性。啊,現前說是、現前說非、現前說對、現今說錯、所有的分別,跟是、非、對、錯、這四個字完全沒有關係。他就是一個如如不動的一個假象。而真正我們領知的,靈知不昧的這個能力才是我們的心性。

你看,所以你把這個,如果你把文字當做是,哎呀,這是佛陀說的。你看,他講了一下這麼兩層意思,完全對我的想像,啊,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這就叫言教和法性。言教和法性的關係上。言教只是死的言教。法性才是我們靈動的心性。你看如此大家習以為常的一個常態說,怎麼會我們看書就是理解呀,這句話說的什麼意思?那個詞表達什麼內容,可是居然,原來跟文字完全沒有關係呀!大家要領悟,指月,指月,因指見月。而本來所有的月的作用,指沒有作用。所以再往下貫。你看這一段比較長啊。所以說你看,你為,「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既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就是說你根本就搞不清楚。

那麼下面一段又開始說了。這一段從「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這段話我們讀到,一直「到云何為主」。這一段話大概是什麼意思呢?我給大家現貫一下。就是說你阿難,如果你覺得你不是分不清什麼是你的心嗎?如果你覺得,佛在說法,如果以能分別我說法的聲音的這個分別心是你的真心的話。對不對?你阿難不是還在找真心嗎?那麼,如果你聽我講法,能分別法義的這個心。是你的真心的話。那麼這個心應該離開所分別的聲音。就是我講的法的內容給你的所直接的感受。而有別的分別的體性的存在。就是如果你分別我的講法的這個心。是你以為的真心的話。那麼就應該能夠離開講法內容的分別性,別有你能分別的體性。就是離開我所分別的聲音。別有你能分別的體性存在。啊,我也好像越講越糊塗。

你看這文字到底是利益人呢還是害人呢?我剛才講的意思你們聽明白了嗎?還有沒有明白的,啊,我再講一遍啊!如果你們認為能分別我講法的這個心。就是能分別的心就是你的真心的話。那麼你的這個真心,應該離開我所講的這些讓你分別的聲音,別有你能分別的體在存在。明白了嗎?就是說我在講法,大家都在聽。那麼離開我講的法,你這個能聽,能分別的這個功能還應該在,是不是?就是我們的見性。就好比說有一個客人,你看這裡說。寄居在旅亭裡邊,呆一會兒就走了,他不會常住的。就等於說我講的這些,所有的琳琅滿目的概念之法。但是這個掌管旅亭的主人他不會走。就等於說,你能聽我講法的這個能聽的功能。對不對。那麼現在你要找的真心的話,你就覺得這個真心就是你能分別心的話。那麼他就不應該離開我所講的分別的法,而我講完了,他就沒有了。他應該常在的,是不是?可是問題是,他現實中。如果離開了聲音就沒有你能分別的體性存在。比如說我這會兒坐在這兒不動了。你們還分別講的什麼法,分別誰去呢?就沒了,分別的這個心性就沒了。對不對,啊。

我們再做一個實驗吧。我剛才講這個實驗你們聽懂了嗎?啊,再做個實驗啊。比如說,我現在講一個詞,烈日炎炎。這個詞你們已經分別到了它是一個成語,對吧?你的妄想裡邊已經聽明白了。那麼你下意識地分別什麼呀,烈日炎炎就是,比如說就是曬呀,比如說就是熱呀,比如說就是出汗呀,對吧,這一系列的就跟進上來了。就是這麼一個狀態。我講烈日炎炎,汗呀,熱呀,曬呀這個時候。你的分別心起來了沒有?

我再講一個,冰天雪地。那麼你下意識地會分別什麼呀,白茫茫的,啊,都是枯樹葉子,落日,冷清清的,厚衣服,大家都穿的老厚老厚的。就這些分別,我說冰天雪地的這些分別,也跟著起來了,對不對?

好,那我們現在什麼也不說了。那麼你剛才分別我說法的說話的這些作用哪去了呢?還有嗎?沒有啦,可是如果你一旦是真心的話,那麼就算我說的分別法沒有了,你能分別的這個心還得在。可是現在只要我說的分別法沒了。能分別的心也就跟著就滅了。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是吧?啊。

那麼,你既然這裡要破除你分別的妄心。這個客人就比喻說我們能攀緣的這個識心吧,六個意識的識心。旅店呢,旅亭就比喻說我們的六根。這個主人呢,就比喻說我們本有的這個識性。本有的這個妙性。那麼如果你的識心遇到適宜的聲音的話,你的心就暫時停留。外界的這個塵境一旦滅了。你的這個能分別的心,識心呢也就自然消滅了。啊,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如果你所能分別的識心分別性,能認為是真心不滅的話。為什麼離開聲音分別就沒有了?這是佛對阿難講的。而且你看,「斯則豈為,聲分別心」。看到這句話了沒有?「斯則豈為,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就是說這個道理呀,豈是局限於你聽我的聲音,有你的分別心。你不是前面看見我的容貌也有分別性嗎?對吧,可是離開這個分別的色相,我的容貌沒了,啊,死了以後,你能分別我的容貌的這個心也沒了呀。

如是乃至,他要往深裡講了。佛這裡講到什麼呢?乃至一切外在的分別都不存在了。聽到了嗎?「如是乃至分別都無」。就是外在的一切分別都不存在了,到非色非空的境界呀。比如說非想非非想天。那麼離開這個六塵的這種粗重的相,所以叫做非色。還有一個寂靜的細境,清淨的這個感覺在。所以叫做非空。就是上次我們給大家講的獨頭意識。是一個人沉浸在所謂的禪裡面。說哪怕到了這種地步。就跟那個拘捨離一樣,就以為說沒有一個分別的體性存在,其實是錯誤的。那個時候他還有分別性。但是呢盡管到了這個地步,那麼你的這個分別的心性。還到底是在還是不在呢?因為現在,前面阿難不是講到,我不知道你們現在聽的這個思路還在不在這個上面。就是阿難說你以分別我說的法音為你的心,那麼你的這個心就應該離開分別而常在,對不對?

可是我現在給你講。你不但你聽我的聲音,見我的容貌,包括你哪怕修到拘捨離,外道修到冥諦了。就是外在的影響好像很淡了。可是你的意識的分別,你還在。明白吧。就是你能分別的那個心,以為是還在,啊,以為沒了,它還是在,還在其實還是在冥諦裡邊,你認為是萬法的本源。但是盡管還在。離開了這個冥諦本源的法塵。

那麼你的意識一樣沒有了分別的體性存在。還是沒有?就是只要你分別的時候,他才能在。沒有分別了,我沒有說分別法的時候,你的分別心就不在了。可是問題是如果他是你的真心他應該始終都在,不會到沒分別的時候不在,整個這段話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聽明白沒有,他主要想講一個什麼問題呢,下面一段話將引出這個問題。他講到說你這個心生起來的時候就在,沒有的時候就不在了,還回去了,我們不是在講顯見無還嗎,就是說這個東西生起來的時候你出現了,沒有了就還回去了。可是本來這個見性他是沒有還的。那麼上面這段話就是破這個緣心有還,就是起的這個分別心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還原回去。分別起來的時候你出來了,分別還回去的時候,你的分別心也還回去了。就是這個意思,下面就要開始顯這個見性無還,他這個見性是從來沒有還的,所以這裡開始,你看,上面講到說「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云何為主」呢。就是你的分別心沒有分別的時候,你的分別心也分別不起來了,就還回去了,那麼怎麼能說這是你本有的心性呢。下面開始就是,「阿難言, 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云何無還, 惟垂哀愍,為我宣說」,就是說假如我這個分別心性都有還,那麼佛要指陳我這個妙覺明性沒有還的,怎麼會沒有還呢?怎麼個沒有還法呢?希望佛慈悲,「為我宣說」。下面開始。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 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這句話又特別重要。為什麼這裡「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見精」,《楞嚴經》是越講越澀,我們首先來明確一下,為什麼這裡叫「見精明元」呢,為什麼又加了一句叫「此見雖非妙精明心」,這個關口,剛才那些微細的話你聽不懂都沒關係,回去再慢慢,這個是一個根本的理解原則,什麼叫「見精明元」,為什麼說「見精明元」「雖非妙精明心」呢,大家先來複習一下。我們都知道,我們本有的佛性就是這個「妙精明心」,不是又叫真如嗎,對不對。又叫「妙精明心」真如本體,這個東西呢,是我們本有的一個覺性,他是佛證到的究竟、清淨的狀態,為什麼我們現在轉為一個凡夫呢?大家還記得一念無明嗎?一念無明心,妄想心生起來的時候,就會熏這個真如本體,在裡面摻和,那麼這個真和妄,一旦一摻和就會翻為一個第八識,阿賴耶識,真妄和合,無名一攪和,就開始翻為染污的了,就是阿賴耶識。

但是阿賴耶識的染污他是有一個,我們現在可以用語言把他稍微放慢動作,他一定是有個程序的對不對,他是怎麼轉染污的, 阿賴耶識它有見分和相分,我們現在已經完全投入到染污狀態的時候,就是說見分和相分,見分完全執以相分為實,相分又給見分作為支撐,相互已經和合在一起產生了許多妄知妄覺,對不對。但是在阿賴耶識的見分,還沒有染污相分的時候。我們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現前就感覺一下,就比如說我眼睛閉了,睜開,可是我能見到的這個見性,好像只要我能守得住的時候,就好像說沒完全撲進去,對不對。只要我坐立起來的時候,這個見性,靈光不昧的這個見性,只要守在這個層面的時候,好像外在的影響是不是小了。

阿賴耶識的見分和相分,這個見精的這個狀態在哪裡呢,就是阿賴耶識雖然能見的這個見分,已經生起來了,有妄想了,已經不屬於完全清淨的這個妙淨明心了,已經妄的這個層面了,但是他還沒有去跟相分,就等於說還在暗戀著,知道我喜歡他將來要跟他去結合,可是我現在還在這兒矜持著執守的時候,沒有完全投入進去,大概是這個意思,明白吧。這個時候就叫做見精,如果說我們能夠依這個見分的見精而修,就慢慢可以剋期取證,到那個絕待的妙明真心的狀態,如果我們不依見精,完全由見分投入到相分裡面,以這種攀緣心求法,那麼就永遠都難證菩提。這是《楞嚴經》裡最可貴的一個關口。給大家講的,這裡他明確提出來了。

「且汝見我, 見精明元, 此見雖非妙精明心」, 但是「如第二月」。這段非常難理解,大家一定要想什麼叫第二月呢,第二月就等於說我們用手指把自己的瞳孔壓迫一下啊, 壓迫的時候這個瞳孔他會失位的時候,看什麼東西的時候就成了兩個影子了,對吧,就像這個布這麼晃一晃,看什麼東西就成兩個影子了一樣,但是這個第二月跟本有的月亮他是一個月亮,明白吧,他就是閃忽了一下子,閃忽出了一個輪廓,那麼我們看的時候好像成了兩個月亮,所以這裡的第二月就有比喻。

《楞嚴經》裡講過三層月亮的意思,第一層指的天上的真月就是我們的妙精明心,這是沒問題的,對不對。

第三個月亮指的是水中的月亮,就等於說我們六識妄想向外奔騰,幻影幻覺,水裡的月亮是不存在的。

但是中間的這個比喻,第二月,就是指的見分的見精,阿賴耶識見精的原理。你說這個見性沒有落到分別的時候呢,就是這個第八阿賴耶識的見性沒有落到分別的時候呢,但是他雖然沒有落到分別,他還是有一個能所相對,就是總得我去執著他,可以這麼理解啊,相似的,總得我去執著了,還完全沒有執著上,可是我已經知道我是能執著,他是所執著,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投進去的執著,就等於說好比那個第二月一樣,一旦我把壓眼睛的這個手一放,馬上就恢復成一個東西,就等於阿賴耶識這個見精就恢復成妙淨明心了,這個能明白嗎。

所以從這點來講這裡最寶貴的就是說,如果我們能仰觀天上的真月,一放手就立即見到的是妙淨明心,真月,但是現在由於有一點點無明一熏,那麼阿賴耶識見精就顯現出來了, 雖然是有妄的分別,可是他沒有完全投入進去,顯現成是水中的妄月,明白嗎?所以說這個思路我們一定要釐清,啊。這裡佛為什麼給大家,給這個打這個比方呢?就是說「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就是說你的這個見精元明,這個見性,它的的確確沒有一個地方可還,啊,如果我自己理解,如果真正要還,就還成這個,來還原我們的本有佛性,啊,那麼本有佛性在能還所還的狀態,它沒有個具體的能還所還的狀態,所以它從那裡去還呢?就是還原成原來的原味,啊。所以下面的這一段話呢,我們再把它貫一下,就有助於理解剛才的這個,這個義理,啊。下面這段話說。

「汝應諦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開始就講了,大概是這個意思,說阿難呀,你看這個大講堂的門,洞開,朝著東方的時候呢,當這個太陽升天的時候呢,就有光明照耀的相,這是叫明相,對吧?那麼,說晚上黑夜的時候呢,雲遮,這個雲霧遮隔,天氣這個昏昧、暗冥,就有一片昏暗之相,這是暗相,對不對?那麼透過門窗的這個縫隙呢,我們見到了通相,門窗之間不是有通嗎?牆壁之間呢,由於內外不通,所以就關著,有什麼呀,有這個壅塞之相,叫塞相,就是不通嘛,啊,這裡壅就是不通的意思,啊。那麼,我人的感官分別之處,就見種種的這個境界,這個緣法差異之相,這叫做異相,這就是講到的「分別之處,則復見緣」,啊。那麼「頑虛之中,遍是空性」,就是在這個冥頑的虛空之中,我們則見到的是這個遍是一個空性。空的感覺,當然不是我們佛法裡講的空性,啊。「郁勃之象,則紆昏塵」,就是積集的塵土飛揚的這樣的一個狀態時候呢,那麼就看見的是縈繞的這個昏濁塵相,這叫做濁相,渾濁的濁,啊。那麼雨過天晴,啊,這個「澄霽斂氛,又觀清淨」。雨

過天晴以後,哎,空氣中的這個,這個髒東西沒有了,又看到了清淨之相,這叫做清相,啊。總共這麼多的相,阿難,你看這八種的變化相狀,啊,他現在各各歸還他們本有的生起之處,啊。下面狀況就是歸還本有的生起之處,什麼是所生起的、它所生起這個、所生因處呢?阿難,你看這些變化現象中,比如說,光明歸還於日輪,因為沒有太陽的話,這個光明就沒有,所以光明是屬於日的,啊,那麼所以要歸還於日輪。那麼這個,這樣的話,這個月亮,就是暗相呢歸還於黑月,晚上嘛,歸還於這個暗相。這個黑月呢,不是我們說的有明月的月,啊,我們知道初一到十五,十五到初一,中間不是有半月半月嗎?有時候叫黑月,啊,就是月亮特別暗的時候,伸手不見五指時的時候那個黑月,啊。

那麼,就還歸還於黑月。那麼這個通相就是門隙戶之間的歸還於門窗,所以他才能通得過來,啊。壅相呢歸還於這個牆壁,啊。這個,渾沌的這個塵土,這個渾沌的還歸還於塵土。那麼清明之狀還歸還於晴天。所以說一切的世間現象,大概都不能出此八類,對吧?所以我們見的明暗塞通,日月山河,都不能出此八類。那麼,這八種現象,他們都全部各有所還,但是,你現在告訴我,你能見這八種現象的見精明性,你該還給誰,往哪兒還呀?還到哪裡去呢?啊,就是這個意思,啊。你看後面講到的,「當欲還誰,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就是如果你這個見精,如果你在見明的時候,你說是從明來的,從光明來的時候,啊,從光明來的,那麼,你的這個見相,如果,見性啊,如果隨著光明滅,你當應該就滅掉了,不能夠黑暗來了,你還能見到黑暗,對吧?因為,你隨著明生起,就會隨著明滅相,滅的消滅嘛,那麼,明滅了以後,暗生起了,你怎麼還能見到暗呢?所以你說,你這個見性是依著光明生起,還於光明,是不對的,啊。所以,包括暗呀,通呀,壅呀等等這些種種差別之相,但是,你的這個能見之性,卻完全是湛然寂照,如這個明鏡當台一樣,沒有差別,從來都沒有變過。

所以你這裡看到說「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這不是你的真心,本妙、本明、本淨真心,這不是,能還的,決不是。啊,那麼,不能還,你自己又喪失了這個不生不滅(真心),才枉受輪迴了。但是,如果這個不還的這個真心,不是你的真心,還是誰的真心呢?你看這裡說,「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啊,所以只知道你這個本妙的明心呢,他是本來就清淨的,你現在自己在這兒迷悶,你看,「汝自迷悶」,就是你自己在這兒以妄見妄,那麼才「喪本受輪」,喪失了本有的妙明心,而枉在輪迴之中,生死苦海中,被漂溺。所以呢,「是故如來」,說你們名為最可憐愍者,可憐呀,啊。不管這一段你們聽的,聽明白了沒有,那麼現在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們要稍微休息一下,阿彌陀佛!休息十分鐘。

好,大家坐下來,安靜一下,把心靜下來。這個楞嚴法義呢,再往下講,會越來越,這十番顯見,啊,這個文,這個經文呢,也是要大段大段地往後貫,啊。那麼由於我們時間上的一個籌量,就是說沒有一句一句地細摳,我想一句一句地細摳,可能會更聽不懂,因為這個它就是這個經文呢,特別的奧澀,啊,所以說呢,我們盡量還是把你的心提起來,你看如果你的心提不起來,聽不懂,那麼就會,一會兒跟不上,可能就會拉掉,就會掉隊,啊。好,各位同修,那麼我們今天啊,第十三講,把下半場的講繼續進行《楞嚴經》,啊。

剛才呢,我們講到十番顯見的第五,就是顯見無還,啊。由於我講的也是越來越,螺旋式的上升,啊,也是講的有時候自己也講得出去就講不回來,啊,可能我們的理解上有些…大致我們再現在梳理一下,啊。

這個顯見無還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阿難不敢承擔這個見性的這個妙心,那麼又要佛給他開示,啊。佛就說了,說你始終以這個攀緣的心來聽我的這個法的話,那麼我的法在你能緣的心裡面它是所緣的境,你沒有悟本來面目,始終在這個緣來緣去這個妄相上來回倒騰。那麼你就跟,用一個指月的比喻,就是你喪失了這個指,我指的這個根本內涵,你沒有了解我說法的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呢。阿難還搞不明白,說這個,既然是這樣的話,那佛再給我講一講。搞不明白,他不敢去承擔這個真性。那麼這時候呢,佛就說了,用一個顯見無還,就是現前把所有一切境界,我們所見的境界不是有明暗色空這些嗎?那麼他把這些呢,給他割裂的羅列出來,並且設一個局,什麼局呢?就是告訴阿難說,你現在以分別心聽我的法,那麼你現在不是要求你的這個真心嗎?那麼這個真心,能聽我法的這個分別的心呢,如果說它就是你的真心的話,它就不應該隨著我分別法而有分別起念,對吧?這個真心是不應該有,離開分別它還會在,啊。可是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你這個分別的心,你隨著我分別的法都不在,分別起來的時候在,分別滅下去的時候它不在。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那麼你怎麼能夠確定我講的法和你這個本來的心,它的關係你是釐不清的,確定不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佛種種的給講想顯他的這個見性,都是破他的見性都有還,因為不是講到分別起滅嗎,那麼他要說明這個見性是沒有起滅分別,不隨他動的,所以下面就大量地用了一種,把明的境界還給太陽,暗的境界還給黑夜,通的還給等等,都有還,都是生滅起滅之法,最後還完了以後說,你告訴我,你現在看這八種狀態這個能看的這個見的這個精你還給誰呀,阿難答不上了,這到底還,真的沒有個還處,說那這就是你的本性,你為什麼現在不敢認呢,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所以這裡叫顯見無還。

可是這裡面有兩個最重要的,一個是指月之喻,一個是第二月,「此見雖非妙境明心,如第二月」,這是我們修行的一個下手處,就是我們在觀性的時候,其實我們當下是見不到這個性的,因為十番顯見,還記得我說了一句,帶妄顯真嗎,還是在這個妄的層面來述說那個真的根本。那麼返妄還真,怎麼呢,就是最好依住在第二月上開始下手。第二月就是好像我們本有的這個靈性,這個本性,等你收回來守住的時候,似乎有點第二月的感覺吧,一旦向外攀緣,那麼就完全忘失掉月亮,而成了水中之幻月了,就是這麼個意思,這兩個是這一節裡面比較重要的內容,大家去了解一下。

下面第六番開始要,顯見不雜。為什麼呢?阿難在前面的這段開示以後,承佛開示,雖然發現了見性和諸法還是不一樣的,諸法有還,但是這個見性它無還,可是他還有疑慮,就是說,見的功能雖然無還,但是怎麼能確定它是真性呢?就是我們的本有真性呢,雖然它無有還,可是也不能作為理由確定它就是我們的本有真性啊。在這個疑慮下,開始了這一段經文。我們來一起讀。顯見不雜,不是不還。找著了嗎,「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就這一句,找著了沒有。那好,大家一起來。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週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若見是物。 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週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好,就到這裡,阿彌陀佛!哎呀,我一邊讀,一邊說的,真是願生西方淨土中。打了一個妄想。你說讀來讀去,一會兒就繞來繞去,就是像「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這是什麼意思呀,這我前天也學習了一下明白了,昨天又複習,今天早上又看明白了,這會兒又不明白了。這個《楞嚴經》,大家想想,「斯人有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你看就解不開嘛。那麼這段話就是說確定,剛才不是講了,就見的功能雖然沒有還,但是怎麼確定它就是見的真性呢。「阿難言」,這裡「云何得知是我真性」,那麼佛就告阿難,這裡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比如說我們在看東西的時候,正當我們見所有東西的時候,那大家說我看見的這個諸法、諸相,好像是在自己的一邊呢?

還是在物的一邊呢?就是我看見東西了,看見東西的這個感覺到底是歸在我這邊呢?還是歸在物上面呢?就搞不清楚,到底是歸我,還是歸物呀?而且有時候好像這種見性的感覺好像有時候在東西身上,有時候在我身上,注意力,我們所說的注意力集中在哪兒,好像就在哪兒一樣。那麼怎麼從千絲萬縷這個迷幻,幻境輪迴中,太久太深了,都抽不出來。所以就導致我們現在就是從領解上,都很難把它吃透。你說我看東西,一路走過來的時候,我看天際,我看高樓大廈,我看地鐵站的標誌等等,你說遠呀,近呀,或者,可是就在我的見性之中,就這麼繁雜的萬物。那麼這個繁雜的萬物到底是歸我呢?還是歸物呢?物和我呢,是在立體中呢?還是在平面內呢?都搞不清楚。所以說,我們千萬要一心一意,千萬不敢分神兒。

這裡佛就開始告阿難說,我今現在來問你,又意思是當時阿難可能只證到初果,還沒有得到無漏清淨,就是阿羅漢菩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是承佛神力,你現在才能見到初禪的境界,初禪就是已經超越了欲界的六欲天,再往上的三重天叫做初禪,好像是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是嗎,初禪三天,是不是,現在也磕住了,基本的基礎知識,在講《楞嚴經》的基礎知識都忘了,應該是。那麼你現在見初禪,得沒有障礙,能看得見,但是我要告訴你,阿那律見整個閻浮世界,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時候,就跟在掌中看到一個庵摩羅果一樣的,這是佛告說,這是給阿難說。

阿那律這裡就是《彌陀經》裡講的阿耨樓馱,也就是佛的弟子裡面天眼第一的。由於他喜歡打瞌睡,佛呵斥他以後他就發奮圖強七天七夜精進,把眼睛熬瞎了但是證到天眼通。在漢譯裡邊翻譯為無貧,就是不受貧窮,因為他過去有一世在災荒年間用特別差的飯,他當時自己僅有的特別粗糙的米飯,但是他無意中供養了一個辟支佛,所以感得九十一劫從來不受貧窮,所以漢譯裡邊就叫無貧。能夠徹見大千世界。所以這裡佛說阿那律見閻浮提,就跟掌中觀庵摩羅果一樣。

庵摩羅果是印度的一種果,翻譯成漢譯叫做,難分別。印度翻譯成漢語,說的這些話就怪,難分別什麼意思就是它生和熟的時候分不清楚都長得一樣,這個庵摩羅果不好分,這個地方沒有,所以就還用了原來印度的音譯。叫庵摩羅。

而且又講到諸菩薩,就是這些菩薩們能夠見百千界,大千世界。大家看為什麼叫百千界呢,修因證果的登地菩薩,從證的初地菩薩開始,可以同時頓見一百個世界。那麼到了二地以上,就開始一千個世界。地地遞進往上成倍的增長。初地一百個、二地一千個、三地一萬個,就這樣往上。由於他證得空性所顯。我們有時候想想,為什麼他能夠徹見一百個世界呢?其實就是他把本有妙淨明心,完全給打開了。打開的上面還有差別相,看你有打的多開。妙淨明心本來是徹遍法界的,就是哪兒都能到得了,你能到哪兒取決於你對心性的打開。其實也就是對空,畢竟空法的相應。所以說初地見一百個、二地見一千個。

十方諸佛十方的如來,佛能徹見「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看到這句話了嗎。說明什麼,只有十方如來所見才不可限量。為什麼在講《地藏經》裡面文殊菩薩說我以神力測度都不能得知呀。佛說我以佛眼觀猶不能盡數,為什麼呢,就是地藏菩薩久遠證得佛的果位。所以他所發的願所度的眾生,以猶不盡數來表「窮盡微塵」,是一樣的道理。這裡講到的是佛給他說,你看你現在能看到這麼些的,他講的意思是你能看到這麼些的情形。

但是最後又加了一句,「眾生洞視,不過分寸」。就是凡夫眾生看的話就這麼一點點。你看我們現在看,就看房子我看到你們在房子裡你們看到我在房子裡就這麼點兒,所以這裡的「眾生洞視」也可以從幾個層面理解:

第一個從勝和劣來講,謂眾生洞明之見跟佛菩薩比起來,就像一分一寸就這麼點兒,所以這就叫做不過分寸。

再一個收盡高級低級的一切眾生,這裡不是說「眾生洞視」嗎,如果有小蟲子小螞蟻它的見量太狹窄,其洞視也不過就是分寸而已,也有這層意思。佛講的話是無礙的。

再一個不過分寸,就是講到我們有礙有障礙的作用,隔張紙就不過分嘛,對吧,一張紙就一分的厚度就見不著了,隔塊板就一寸的厚度就更見不著了。所以叫做洞視不過分寸。都有這些意思總歸我們不是有障就是有礙。就是這些意思。

這裡也列舉出來剛好五眼,凡夫眾生不就是我們說的肉眼嗎,對吧,阿那律證到天眼,阿難雖然沒有證到阿羅漢可是仰仗佛的神力可以讓他顯現慧眼,菩薩是法眼,那麼佛眼圓明,佛眼五眼全部在這裡表顯出來。看這個,徹見無量國土。就看你的空性證的有多少。

所以從中可見我們所謂的眼見的差別,從見性的心性上來講就是你是迷還是悟你是染還是淨,你是見全體還是見隨分隨力,完全取決於我們的迷悟知見,就這麼個道理。所以這段文意是佛先要給交代。那麼下面佛就開始又要引一個內容出來了。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講了這麼多見的情形見到這麼多景象以後,現在且就說我和你吧,咱們觀的從上看見的四天王的宮殿說起,四大天王居在須彌,這就是須彌山,四大天王就在山腰,東西南北各俱一天,所以四大天,四大天王。「中間遍攬」,就是從四大天王天,到我們現在眼前所有的遍觀這些水上的、陸地上的、空中行的、這些水陸眾生,依正二報,就是一切世界情形裡邊生活的眾生。雖然有種種的形象不同,但無非是我們,你看這裡講的「無非前塵。分別留礙」。無非都是我們六個識妄心,所對的前塵境界所做的分別。「分別留礙」。分別留下的障礙嘛。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就是說你應當於此能見和所見之中善於分別自和他,現在我就開始帶你抉擇,與你這個能見所見的二者中,到底誰是你阿難能見的體,誰是你所見的物像呢?就跟阿難說了。「阿難。極汝見源」。就是竭盡你的見性所能看到的最遠之處,就是好比說從日月宮起吧,這些是物不是你。從日月宮起那是外物不是你的見性,對吧。接下來再往下看。大家跟著經文,我雖然這是白話說你們要跟著經文。漸漸更觀。再往下看,「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等等這些。乃至你看這裡講到的這個從日月宮到七金山。

七金山我們了解一下,就是須彌山。這不是須彌山嗎,外面會圍著一層香水海,好多經典裡面其實說的海是指的這個海,我們一般都解為太平洋大西洋,地球上那點海就算不上。圍著香水海外面又有一層金山,這個山的體完全是純金的,它會放光明。那麼又圍一層香水海又圍一層金山,一層一層,層層遞進所以叫做七山八海。就是在須彌山的山腰的外圍,圍繞那個海叫香水海、山叫金山。

就是說這裡從日月宮到七金山,中間我們剛才講的這些,所有的這些雖然千差萬別,這些全部是外物,而不是你的見性。看到這句話了嗎。「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這些都不是你的見性,但是這些或遠或近的諸多物象,雖然它有種種的差別。但是全部同時都在你這個清淨的眼睛所矚之下,對吧。這些物類千差萬別,但你的見性是朗然遍照,沒有異樣吧。對不對。

所以說「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那麼沒有異樣、朗然一照、沒有差別的見性,這個精本妙明的這個見性,就是你的見性呀,你看「誠汝見性」。這就是你的見性呀, 你為什麼老是還要來問我呢? 這段呢,這段話呢就是說,讓阿難隨著佛語讓他自己來抉擇,就是我給你這麼指陳出來這麼多的狀態,你自己看,你看到的物就是他,不是你自己的見性。那麼這個見性就是你自己的見性,不是這些物。有形可見的都是物。無形而不可見的這個能見之見。就是你的見性。佛就讓阿難自己去悟,前塵的種種形像它都是物,都是物體的物,不是解悟的悟啊。那麼你現在見而分別,如果你見它再進行分別呢,這都是你的妄心。如果你見而不分別的話就是我們的見性。明白了吧?如果見了以後分別,那就是你的妄心了。但是見了不分別,就是你的見性。一切的物雖然有差別,但是這個見性沒有差別。所以你要知道,誰是我體能見之體,誰是物相,誰是所知中物啊?你這裡你要搞清楚。

為什麼這裡叫做顯見不雜呢?就是上到日月宮,下到七金山,所有裡邊的這些物相太雜了吧?對不對,森羅萬象,各有各的的形狀各有各的體積,那麼你能見的這個見性永遠都是無有相狀,無有異樣,朗然一昭,是不雜的。顯見不雜的內涵就在這裡。所以這段文呢就是說,讓阿難明白不雜於物的見精就在當下。這段文呢種種的差別,就是為了回答上面前面問的說,云何得知是我真性呢,前面不是問的說云何得知是我真心呢,一開始。現在佛就開示給他回答說,雖然你見到這麼多東西,可是你的能見的見沒有亂,沒有雜,這就是你的見性。給阿難回答的,這是先正面回答阿難,說這就是你的見性。

那麼再下面開始就是說,要開始說這個假設,你前面不是說了嗎,阿難你的見是見,物是物,對吧?物體是物體,現在開始假設你的見就是物體,物體就是見,這兩種情況的話就會有問題的。因為他害怕阿難以為就是說,這個見就是物體上的見,那麼這個物呢就是我見到的物,他是把它混淆在一起了,所以這個時候呢就下面進一步開始給他顯發,如果你這樣理解的錯誤。假如你阿難如果以為說,你看「若見是物」,如果你以為見就是物,反過來物就是見的話,你就會犯這個錯誤。阿難還沒有問,佛就開始給答了。那麼這段話大概意思是什麼呢。

你看「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這段話找著了嗎?我們跟著經文,來隨著我的語言來了解一下,說如果這個見性是物的話,是一個東西的話,那麼你這個東西一定會有相狀,就是會有一個具體的模樣。那麼如果說這個東西有具體的模樣,那麼你可以看到我的,就是咱們倆都有見,對吧?你的見性,我的見性,那麼既然你說有模樣的話,你就可以用你的見看到我的這個見性的模樣,對不對。聽明白了嗎?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才叫做見我的見的話,你能看見我的見,那麼我還有不見的時候,如果我把視線收回來,我的見不在這個東西上了,你為何看不到我不見之處的我的見在哪裡呢?明白了沒有?不見的見在哪裡呢?這是第一層,就是說如果說是物的話,你就應該看見我的見性,因為見性不是一個物體嗎,現在理解,那麼我收回視線不見物的時候,你為什麼見不到,我不見物的時候的我的見性所在之處。

那麼如果你看,「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就是說什麼呢,如果你妄以為你見不到我的見性的時候呢,你就妄以為佛有一個不見之處,這你錯了。這但是你不見之處,自然非彼如來。就是只是你心裡覺得有一個佛不見之處,不是說在彼如來份中有一個不見之處之相。那麼你豈可以用你妄心中所想的不見之相,來謂說是如來有一個不見之相呢!能明白嗎?「自然非彼不見之相」,那麼如果你見不到,我不見物的這個見性所在的話。那麼這個見性自然不是一個有相狀的具體之物,那麼怎麼就不是你的真心性呢!你看,「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呀?找到這句話沒有?我們要稍微要扣緊一點啊,要不然更混了,混沌了。說如果你不能見到我一個不見之地的話,那麼說明這個見性就不是一個物麼,不是一個東西。所以說「自然非物」嘛!既然不是一個東西,你就為什麼非要說,這個見性不是你的本性呢?這是其一。

如果你看這是又則,「又則」,看到這兩個詞了嗎?「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假如能見這個見性是個東西,那麼等於說這個見等於是物,對吧,要寫了。如果你能見的這個見性,把它想像成是一個東西,對不對?那麼你見性見,見了這麼多東西,東西是東西,你這個見也是東西,對不對?所以就說明你的見和物,這兩種都等於物了,那就說明說,你的見也是你的物,對不對?那既然這樣的話都是物,見等於物,物等於物,都是物的話,那麼你的見這個物能夠見物,那麼物上面也有見,能夠見你的見,你就應該說物也能夠見你了,就是這個意思,這個更繞了,你們轉過來了嗎?可能是我有點過於擔心了,可能我沒講到的,你們繞到了。既然連物都,你看,「汝既見物,物亦見汝」,就這句話的意思,那麼物也成了有見的話,能見你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體性紛雜」呀。

那麼為什麼說「體性紛雜」呢?那麼「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你和我阿難,你和我咱們叫做有情世間,對吧,那麼物叫做器世間,就是物質世間。那麼這些世間都不能安立了,為什麼?有情和器世間就亂掉了呀! 咱們的見是靈動的,物是死的。你現在說物也有見,還能見見,那麼這不是都亂掉嘛。所以這裡叫做「並諸世間,不成安立」。這句話明白了嗎?都成了沒辦法說通的事了。

下面再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週遍,非汝而誰」。就是如果你見物,及見我的時候,就是你阿難用你的見性,見物、見我,所有的這些外相的時候,你應當知道,這就是你的見性,而非我的見性。這是你的見性,你一定要承擔,現在佛不是拚命的想讓阿難就去直下承擔這個性,對不對?所以他就再再的給他說,這是你而不是我的見性,這個見性呢是週遍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的。那麼如果這不是你的本性,真實本性,會是誰呢?你自己朗朗地照到這麼多東西,可是你的見性不是你的本性還會是誰呢?這就叫「見性週遍,非汝而誰」。是這句話,看到了嗎?那麼「云何自疑汝知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為何你還自我懷疑你的真性,這個性本在你之處,而你還不以為真,還反而要取我的言說給你證實呢!

講完了,這就叫顯見無還和顯見不雜。一個是顯見無還,就主要是說我們的這個見性呀。沒有一個是生起來。因為一旦生滅法它生起來的話,你能尋根溯源,弄到它的落腳處,對吧。可是這個見性它沒有生起來的時候,你搞不清楚往哪落腳呢?其實見性無還,就是我們《中論》裡講的不來亦不去,明白吧,見性如如不動。那麼見性不雜,就是說森羅萬象顯現的諸多的物體,可是你朗然一照這個物體的功能還是不雜的啊,就是一個東西呀。

本來計劃今天計劃要給大家顯三回來著,因為顯得太糊塗了只能顯兩回了,一個顯見無還,一個顯見不雜。這是十番顯見裡面我們講了六番了,那麼下次呢盡量把另外的四番,但是我也要告訴諸位下來四番,更加地難分難解。特別是顯見不分的時候,更加是難分難解,就是你怎麼說都不對了,甚至前面這些好像又都錯了,這就是層層剝離,次次遞進。我們用心回去複習,如果你實在搞不清楚就讀吧,就讀《楞嚴經》,自然而然就讀熟了,那麼今天呢就到這裡。

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