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講)
好,各位同修,請大家合掌。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楞嚴道友們,在這幾次講義中,我們也跟著這個經文的板塊,走的這個跨度非常跟經文脗合,每一次要麼是講五蘊,要麼是講六入,要麼是講十二處十二住。今天講什麼呢?講十八界。那麼從一路走過來,這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些都屬於施設的教法。大家要明白,為什麼說諸佛應機施教?他施設的教法,這個教法就是,每一個層面都讓你這麼去悟,這麼去解。所以說對於十八界,它又是在十二入的根本層面上又延伸出來,把我們的妄想就像分子因式一樣又進行了一個分離和安立,就像又用這個支點一樣,它又支出來六個支點。但是最後的歸根結底是為了爆破,我們不要學這個越學越多了。所以說今天開始我們講十八界,雖然好像是在這個名詞上又多了,其實它的理還是這一門,如來藏妙真如性。
那要了解十八界,我們首先要看一下什麼叫做界。一般我們說,不是宇宙裡邊世界嘛,就是上下左右曰宇,古往今來曰宙。那世界它一定是有一個界限,就是隔斷的意思,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今天我們還要賦予它一個理解是什麼呢?界還有相連之意,就是說,你這個隔斷這個地方是從哪兒隔斷的?兩個東西連起來連接在哪裡?今天我們在破這個十八界的時候就是說,這個識在哪兒?大家參悟一下,這個識,六根、六塵、六識、各有界限。那麼就說明,就內而言,能緣的是屬於根。就外而言,所緣的屬於塵。那我們就下意識說,中間能分別的這個肯定屬於識,所以就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是我們通常一學,往往就學成這樣了。所以我們要正反兩面,一個是從中隔斷,有界限;二一個,在此相連,有關係。所以這個界,它也有根、塵和識三者相互依附而成就的,它還有一個依附的意思。這是我們對於界首先這麼了解一下。
其次我們就要明確一下,上次我們也講到說,為什麼佛要說這個五蘊,再加上這個十二處、十八界呢?有時候加六入,有時候不加六入。這叫做三科。佛當時講這三科的原意是什麼呢?一個是你看,色受想行識他是略說,對吧,上根一聽就悟到這個空性了。十二入就相對廣了一點,對於中根而言的。那麼這個十八界就等於更廣了,他是為鈍根人,他必須細細地跟他一點一點地說才能聽明白。當時佛是這麼給定位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而言,大家我們今天這裡說,定性地說就有上根中根下根,有鈍根有利根,那麼我們就明白,這個上、中、下、鈍根、利根,他也是一個分別起的,沒有一個定性。大家說,你說他就是一個因緣而已。他有的人應該聽了廣法才能悟,那麼你聽略法他不起這個緣,明白吧,所以他必須。有的人他只能聽略法他就悟,講性他越講越糊塗了。所以就是從因緣上來講悟法有別,不是法有高下。所以你看有的人必須打坐在禪堂裡,正經八本的他能夠見性。那有的人天天出去雲遊,到歌舞酒樓妓院場所,他不小心悟道了。這就叫緣法。萬事離不開這個緣。所以說悟來悟去,說來說去,就是為了這個如來藏,一切的眼、色、眼識都是如來藏的體現。但是我們悟與不悟就是迥然不同了。
關於這段話,如果我們回去看《印光法師文鈔》,裡邊有這麼一段復海曙法師書,特別有名,就是這個法師當時請印光法師就《楞嚴經》裡面的比如說直指見性、見性是心不是眼,這個我們都講過了,又說這個色陰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讓他作一篇論文,以作這個就是說大家學習的範本一樣。那印祖當時就,印祖是最不喜歡這些賣弄文字的,他是說通的人了,所以他說:你讓我這麼細細講,你這個人真是找不著個北,說像我這樣的荒唐學問,沒有學識,怎麼能寫呢,說你應當找這個能寫的法師,但是你既然問了,我也必須敦倫盡分,給你一個回答。就把這七道題一串穿來。所以短短的甚至還沒到上百個字,就把《楞嚴經》就給講透了。大家看,印祖怎麼說的呢?他說到這個我們講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他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包括後面要講的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說一一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它是週遍法界的。如果你說有在有不在,這就不對了。你看我們前面學七處征心,對吧,心不在內、外、中間,我們一直是這麼講。但是印祖就說,執著心在內、外、中間等,這是凡夫之見。但是如果你執著心一定不在內、外、中間等還是凡夫之見。你看所以他說,有在有不在,這就不算了。說如來藏它是包括眾生和佛,空和有,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能出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怎麼看這個悟與未悟呢?
以凡情觀之,就是以凡夫的眼來講,那麼不但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生滅法,就是成佛,斷惑、證真如、成佛,還是生滅法,因為凡夫看見的全是生滅法。
以聖智觀之。就是以聖人的智慧,來觀的話,不但說斷惑、證真、成佛道是屬於真如法,說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全體真如,從本以來就沒有一念生滅相可得。你看這就是凡情和聖智就在之間,這一段這個開示特別精彩。大家回去可以看一看,復海曙師,大海的海,曙光的曙。
那麼我們講到這裡,大家都知道說,我們講五陰、六入、十二處都是如來藏真如性,那麼上次也說,就是說等於說每一次都是一個悟入口。講到這裡我們才能知道,什麼叫做一門深入。因為我們通常理解一門深入就是總是說,你好好地抱著這個法門好好修就行了。還有一種是什麼呢?門門入,就往這一門上會。這才是真正的佛門裡的心地法門一門深入,大家知道嗎?就是不論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如來藏的這一門;十二處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一門,離不開這一門;十八界依然還是這一門;八萬四千法門,門門入此門。所以說念佛求生淨土只不過是為深入此門,而設的一門深入之方便。這個大背景大家要知道,然後再知道什麼叫做一門深入,什麼叫做深入一門。這樣會,那麼才能夠說,原來念佛念的不是用妄識念。我們現在十八界就開始講識了,要用根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一旦落到識的時候,全是妄識了。那麼根塵相對的時候,就是這個根之現量境界,念佛就往這兒鎖,往這兒守,念念都是現量境界。是這麼來理解的。所以說你看,一切凡情和聖智,佛法的修行巧妙轉化就是在這兒,轉識成智。後來印祖還說,這一段話不是我謅的,二十年前夢見的,其實就是二十年前明心見性悟如來藏。這祖師們講法就是這麼,看你會不會悟。
我們今天講這個十八界的時候,就比十二處又多了一層識,意識,到眼識,眼耳鼻舌身意之識。那麼我們就在這裡大家再看一下,做個現場試驗。那講十二處的時候我們就覺得說,原來十二處既不能住在這個,十二住嘛又叫,住在眼耳鼻舌身意,也不能住在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幻的。那如果說又出來一個十八住,十八處,這個識就好像說,這個識好像另外一層東西,妄識嘛,上哪兒找去呀?你說它沒有的話,我們念念在起這個分別;你說它有,你就根本逮不著。就咱們屋子裡面你想想這會兒你,每個人都有識,你說這識在哪兒呢?所以說這就叫設教。對於概念的認可,都源於我們所謂的六根門頭的自以為感。
你比如我們都會講,那古詩裡面,遠看山有色,眼看色,就是遠看山有色,為什麼下意識就覺得這個湖光山色很遠呢?那你的湖光山色是從我眼這兒看到的,眼就在我的面上。近聽水無聲,他又覺得好像嘩啦啦的這個流水,在我耳根上面在響。那諸位想想你們看我的時候,到底是這個識起的看我的,分別宏海的這個感覺,在我這兒呢?還是在你那兒呢?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有時候又說餘音繞樑,三天都完不了,那難不成這個識它會轉嗎?耳根的耳識會轉嗎?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為有還是未有啊?為有暗香來。那你就覺得原來是眼看錯了,妄相,以為是梅花誤成雪了,結果又暗香撲鼻,這個鼻,這個分別香臭的這個在哪兒呢?為有暗香來,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了都搞不清楚。這你看,生活多麼有情趣,都給我們提供悟道的,湖光山色。這才叫盡大地萬物都叫《楞嚴經》呀!
所以說,我們在講十二處的時候,是有六根有六塵,到十八界的根本就是說,於六塵中起了差別相,在六根上起了差別心了,由於差別相和差別心相對作用,一旦我們產生定見,就各個隔絕開來,沒辦法融通會通了,這就不圓融了。這就是十八界的由來,所以才稱之為十八界。
好,那麼我們要開始貫文了,請大家拿起經本翻到這個,「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句開始。先把第一句大家看一下,因為又要給大家講一下,有一個眼色為緣生於眼識,這個我們換一個角度,今天給大家做一個分享。我們就我讀一下,大家找著這一句,然後把這一句先記下來,扣死了。「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找著這句話,那麼先放下來。
我們要從,《楞嚴經》始終是在破,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到底為什麼這裡講到「眼色為緣」?好,我們先熟悉一下,我寫的給大家讀一下。這裡講到的是「眼色為緣」。那麼既然「眼色為緣」,相互做因緣。那麼我們知道,如果在唯識法的教理闡述中,它都講到有四種緣嘛。一個是因緣,就是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親因。第二個叫做等無間緣,就是我們念念,前念後念相續不斷的這個念頭。第三個就是所緣緣和增上緣。那麼增上緣一般都屬於外境,撲面而來的這個外境,激盪我們的六根,塵嘛外塵嘛。那麼今天我們就要講一下「眼色為緣」,那麼色屬於增上緣。
眼屬於所緣緣。大家聽過所緣緣這個詞吧?有的聽過,有的沒有。所緣緣是什麼意思呢?第一個緣是認識的意思。第二個緣是條件,就是對像的意思。所以就眼根屬於說,眼根它能認識,能認識所緣的對像,就所以叫做所緣緣。我眼根是能認識的一個緣,我能認識,能認識什麼呢,能認識外在的現象,所以叫做所緣緣。
好,那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的眼、色互為因緣,怎麼感覺到我們的識裡邊覺得我在看見東西了?首先來講,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不是說,種子是內變根身外變器界嗎?這是阿賴耶識一個總變。那麼總變了以後我們一定要承認,還是相對,記住我說的前提是相對,相對有主客觀世界存在。這是相對法,在色法,就是在這個俗諦裡面講了。咱們《楞嚴經》一直在講真諦,就一法都不立的。俗諦裡面講這個主客觀世界的時候。
那麼我們眼見境界是怎麼見呢?一定是還要有一個概念大家了解,親所緣緣和疏所緣緣。什麼意思呢?
親所緣緣就是我們的眼根。比如說我看見大家了,我們大家都看見這個杯子了。看見這個杯子,我們要知道,杯子並不是真的我們直接看到杯子,明白嗎?這個杯子如果我們現在暫時不看,它在不在呢?它還在。它現在只是一個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一個外境,一個客觀,相對客觀的世界。那麼我們看見杯子是怎麼操作出來的呢?是由眼根仗這個杯子作為外境,那麼它會刺激我們的眼根,刺激眼根,這個眼根接收到這個外界的刺激以後,這是第一層面。但是他的真正的這個內識是怎麼變的呢?儲藏在我們自我,每個人都有阿賴耶識,自我阿賴耶識裡面有這個造色種,就是色法種子的那個種子,變現色法的,大家明白吧,就是變現我看見的物質的。這個造色種它不能夠單獨生,一定要攜帶而起。攜帶大家明白嗎?就是我攜帶著這個,仗著這個境界,但是由我阿賴耶識內,這個眼識裡面馬上就去阿賴耶識裡面去掃瞄,掃瞄到有這個種子,攜帶而起,從見分和相分相互做互動,而生起現行來。生起現行的時候,這個攜帶的相分,就是等於說到了我們眼球上,它就會融二為一,融二為一又去舒廣放大,輻射到這個客觀境界上,為我們的眼所認識。但是我們真正眼睛看見的杯子,其實是我自識裡邊變現出來的那個影像,明白嗎?就是說由這個影像再跟它相對脗合,這個時候,這個不是我們真實看見的,而我們又真實看見的是我當下我們每個人根識裡邊變現出來的杯子。每個人都有一個杯子。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我說的這個能聽得懂麼?所以,相對的客觀就叫做疏所緣緣,因為我們畢竟要仗境而生,對吧,刺激我們的眼根,調動我們阿賴耶識的種子。那麼真實看見的杯子,我們每個人看見的這個杯子,是我們每個人的親所緣緣。這才叫做「眼色為緣,生於眼識」。能聽明白嗎?
那麼為什麼要講這個,就說明說,「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可是識是妄相。唯識雖然這麼講,可是它最後還是歸到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都是通的。但是在相對的裡邊,這個為什麼要給大家講呢?就再聯繫到我們剛才講到的,凡情和聖智所見不同,那麼這時候我們就明白了,怎麼轉這個智的呢?在這個經書上面,比如說同樣的境界,我們的世界是染污的境界,對吧,阿賴耶識變現的染污有漏的境界,染土嘛。可是這個染土如果是由如來的聖智觀的話,他同樣也是仗著這個染土的境界,可是他的智識種裡面全是無漏的清淨種子,明白嗎?所以他仗著這個染境,但是他變現的,疏所緣緣是染境,親所緣緣他可以修和改,全程無漏地顯現出來就是佛國淨土。親所緣緣顯現出來他所見的就是佛國淨土。所以聖見凡不見,凡所見非聖見。這就叫做親所緣緣和疏所緣緣仗境方生。雖然聖人無漏智慧,也一定要仗我們凡夫的這個染土,有漏世界。可是他別變的時候,自己的這個無漏識,聖人已經叫阿陀那識了,就是清淨不染污了,在凡夫層面叫阿賴耶識。他的這個阿陀那識在變現的時候,仗的這個本質境還是雜染的,可是變現出來的親所緣的境已經是無漏的了。那同樣,凡夫,如果就算我們現在當下就是淨土,可是我們仗境,淨的這個國土,可是我們變現親所緣緣的時候,我們因為是有漏染污的種子,所以看見的還是依然是凡情。
所以叫做轉識成智。我們現在破這個眼見色而生眼識的這個境界,就是從這兒下手的,明白嗎?這就叫做變現。所以這個很有意思,大家看這就叫相對世界,還是有的,從這個事相上來講。
為什麼要往生淨土?為什麼?念佛念佛就是強行地把仗外染境將要變現為染漏的污染的種子,就讓它變成淨種子,觀想極樂世界就是用親所緣緣替代疏所緣緣提供我們的境界,不認這個理兒,不認這個事兒,我要重新締造清淨種子。那這不就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嗎?
你比如說這樣的話,就等於說,我們每個人有阿賴耶識,那麼你們的身體是你們自己阿賴耶識的親所緣緣,我的這個色身是我阿賴耶識的親所緣緣。但是,如果你的身體對於我的阿賴耶識,就成了疏所緣緣,為什麼呢?就是我看在我眼裡的你,未必跟你眼裡的你是一樣的品質,一樣的秉性,乃至美丑好丑都不一樣,有的人看你順眼,有的人看你一看就,想起你都恶心。這就叫仗境別變,明白嗎?那如果由這樣來講,這就很好明白了。為什麼?大家不要以為這個,我們講的這個跨度比較小,大家覺得說是這樣的嗎?
你比如說人的阿賴耶識跟老虎的阿賴耶識,對吧。我們伸出一隻手,大家說,這比如說女眾的手,我們就說這個纖纖玉手。但是我們是仗著這個手的外境,而生起人的親所緣緣,認識這是個手。如果讓老虎或者獅子的話,它看見這個手,同樣是仗著這個手的外境而生,它下意識產生的是什麼呢?吃的。它的親所緣緣,就變成吃的。所以你看這就叫別變。一個手如果長得美了,我們讚歎說纖纖玉手,可是讓一個修不淨觀的人來看,他即刻就把它轉化成骷髏了。這就差別大了。
那想想十法界就是這麼差別來的,人看見水是水,天人看是琉璃,惡鬼看是膿血嘛。一樣的境,仗境為自己識所變。那這樣一明白了,大家說修行跟其他人有關嗎?沒有關係,都是你唯識所變。
那這樣的話大家想想,比如說我們轉世投胎吧,這很有意思從唯識上。比如說我們的中陰身,每個人死了以後的中陰身是我們每個,我自己阿賴耶識的什麼呢?對,親所緣緣。那麼中陰身去投胎的時候,一旦這個中陰身受這個淫慾心的這種外相的吸引,看到父精母血結合,那麼這個時候,父精母血就跟我們剛才講的外境的這個杯子一樣,它就有刺激引發作用,明白嗎?引發作用就牽帶起這個中陰身帶著親所緣緣的這個淫慾心去投胎,執持,就把父精母血給執持過來了。執持過來以後就變成自己的色身了,對吧,一個神識投進去,這個時候就把疏所緣緣給轉成親所緣緣了。所以我們為什麼有的兒女有少分長得像父母,就這麼來的。可是兒女又有多分長得不像父母,為什麼?他在他的生活過程中,後來的情形是他仗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的四大種子地水火風變現。跟過去的種子業力有關,非常複雜。所以因果、佛法、解脫都是不可思議的。就是起信,對了,就是這麼個意思,就可以了。
所以這裡我們講到的這句話叫作,「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就是這麼變現的。這是從有的層面,進行一個詮釋。下面我們又要從《楞嚴經》的角度進行破斥。好,這一段,我們再找到這段,大家一起來開始讀。「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翻到沒有?好,我們一起來。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這是第一段。下面我們就又開始枯燥地要貫這個經文了。我那天飯桌上跟一個法師,我說講《楞嚴經》講得現在到了一個相對這個經文也比較枯燥,不知道這個講的(怎麼樣)。那法師說,修行本身就是枯燥的,你怕什麼?我們來看,第一段就叫作定關。你看,阿難如你所知道的,這個眼根和色塵相互為緣而生的眼識,這是我們唯識上講的,剛才講到的共許的,是的。那麼通過這個常理我要問你。這個識是從眼根所生,以眼根為識的這個界呢?還是因色塵所生,以色塵為識的界限?就是你這個識是依附於眼根,還是從色塵而起?從哪兒來的這個識?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在哪兒呢?在哪裡?那麼它無非就是兩個,一個是從根而生,一個是從色塵而生。如果眼識是由眼根而生的,對吧,那麼由我們的眼根而生的話,你就跟外在的這個塵境沒有關係。可是塵境裡邊只有,要麼是有色,有物質,要麼是空,看見虛空,無非色空兩種塵境。如果跟這沒有關係,就沒有色空了。沒有色空的話大家想想,你還有一個可分別的外境嗎?色空沒有了呀!外境除了色就是空,那沒有的話,縱然你有這個分別的識是從眼根生起的,那沒有可分別的塵,你這個識有什麼用呢?這是其一。
況且,你這個眼根的這個見性生起的這個識,它是沒辦法用這個,你看這裡,「又非青黃赤白」,沒辦法用這個青黃赤白,也沒有個方圓長短。那麼沒有什麼表示你這個識,從哪兒立這個界呢?就是這個東西你怎麼給我畫一個,這是你的眼識出來了?沒辦法表示呀,看不見摸不著。那你說立這個眼識界,怎麼從眼根而生呢?說明不能從眼根而生。
那麼就只好從外塵而生,色塵而生了。大家再往下看。如果說這個眼識是由色塵而生的,那麼這個空沒有色的時候,你的眼,就是你的這個識,應該隨着色塵消滅。因為外界的色塵,大家這塊兒要停頓一下,我提醒下。我一說色塵就包括空和有兩種,明白嗎?一個是色,一個是空,這才叫做色塵。那麼隨着色塵而消滅了,識滅了就沒有辨別的能力了,因為你的識是從色塵生的。那麼色塵裡邊,從看得見摸得著的這個色它會變成空的,變成空的,你的識也就空了,消滅了,就沒有辨別的能力了。怎麼能知道前面的境界是虛空呢?可是問題是,沒有色的時候我們也能知道是空。所以就不能夠認為是從色塵之生,塵境生的。
那麼下面你看,「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這句話找著了嗎?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再如果,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定為它是,好,縱然依你說的,這個識是從色塵生的,從塵境而生,那麼如果說這個色境變遷的時候,你這個識是跟著變不變呢?如果跟著不變,就是你的識不動,看著這個色在消亡,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的這個識才能看見這個色的變遷,你的識又不隨着色變遷而變遷,那麼色已經沒有了,你的識還在,一存一亡,你的色生識的界從哪兒生起呢?色沒有了呀,你怎麼生識呢?縱然你的識不變,可是色沒有了,你認為說識是從色而生的。
再隨著來說,如果這個色境變遷的時候,眼識也跟著變,也跟著它是同步的,那麼這個色變成空的時候,你所生的識也變成空的了,色和識都是空的了,就沒了呀,那你從哪兒立界呢?這又是一層。
最後說到,說如果能生的色塵雖然變,但是你所生的這個識又不變,那麼你的這個識性是恆常的,恆常的話,為色塵所生,那就屬於無知之物了,因為色塵是沒有知覺的。為色塵所生就是不能知道,無知之物的話,色滅了你的識還在,怎麼辨別虛空所在呢?因為它是無知的呀。那麼現在我們明明知道虛空,色沒了,空我還知道這是空,則不能說從色塵而生。
就這一段過來、過去就繞了這麼個彎。大家能聽明白嗎?能跟得上嗎?全能跟得上嗎?我看有的不行了。好,那麼我們再找一下經文吧。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說眼識和眼根,就是眼識是從眼根跟色塵兩個和合共生的,我的眼根跟外界的這個色空二塵是和合而生的眼識。那麼你這個所生的識,肯定是一半從根生,一半從塵生。那兩個生的話,你要把它弄成一個,中間得有一個縫隙呀,你現在給我找找這個縫隙在哪兒?找不著這個縫隙,實際上識怎麼會有縫隙呢?你看我們說在你那兒還是在我這兒,來回倒騰,它就這樣遊走一樣,沒有個一刀切的東西。假如說你是,這是合起來生的。就算這個根和塵沒有合起來,離開,但是生了眼識,那麼就說明所生的識,眼根生的這一半有知,對吧,色塵生的那一半無知,有知無知合在一起,體性就雜亂了,你怎麼能生眼識界呢?這是這句話的意思。
由此而知,這個你看,「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是我們剛才給大家講的虛妄之相。從它的性上而言,還是本非因緣而生非自然而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是從眼識而言。好,我們再趁熱打鐵,再讀一段。「阿難,又汝所明」,找著了沒有?好,一起來。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我們稍微慢一點,大家盯緊經文,我們一小段一小段地講,大家跟著這個思路,哪怕就是現場能跟得上,也是功德無量的。阿難如你所知,這個耳根與聲塵互為因緣生的耳識,大家都這麼認為的。那麼這個耳識我就問你,是因耳根所生的呢?還是以耳識為識呢?就是因耳根所生,以耳識為識的界呢?還是因聲塵所生,以聲塵為識的界?就是這個你的耳識的分別,是從耳根生起來的還是從聲塵生起來的?屬於哪邊?還是這個問題。那麼這裡就是,首先一個大家看,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說阿難,如果你說耳識是由耳根生的,這是一個層面。那麼以耳根為界的話,動靜二相才算聲塵的相,就是我們聽聲音,耳根是一個方面,那麼我們聽什麼呢?大家聽到我講了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做動了,對吧,我不說話了,就叫靜了,我又開始說了,又叫動了。就是不斷地有人說這個話,起伏起伏,這才叫聲塵,聲音的境界。這個動靜不現前的時候,耳根就不成有知之根了。就是沒有動靜二相的時候,你的耳根就沒有知了嘛,因為你的耳根要有知,一定是聽外面的動靜二種聲塵之相。那麼你的耳根沒有知的話,必然就沒有所知的塵了,外在的動靜沒有。動靜沒有,反過來,你能知的耳根也不成了,耳根沒有作用了,失去作用了。失去作用的話,那你所生的耳識是什麼相狀呢?你耳根現在的根都沒有了,那生起來的識是個什麼樣子呢?這是第一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為什麼?就是耳根的知都沒有了。為什麼知沒有了?外面的根塵都沒有了,因為你說耳識是由耳根生的,跟這個聲塵無關。這句話能聽得懂嗎?好,那麼下面。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這句話我們再來講,說如果你這個識,剛才耳識是從耳根生的,那麼現在縱然你這個識是從耳聞,就是識,你的耳根有作用了,能聞了,從這個而來的,對吧,能聞的這個功能而來的,那麼你這個沒有動靜兩種聲塵的時候,能聞的根也是不可得的,一樣的道理。再一個,何況你現在認為這個有形的,就是這裡講到的這個「云何耳形雜色觸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這個耳朵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有肉麼。你看豬耳朵那叫層層脆,一盤一盤切出來為什麼,它有骨頭有肉有筋呀。那麼這個有肉之形的耳能生識,這是說不通的,為什麼呢?這個肉耳,就是這個我們頭上長的這個耳朵,大家想,它不屬於眼耳鼻舌身意的耳根,屬於眼耳鼻舌身意的身根,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明白吧,它不是耳根。那麼既然是身體的話,那它所對的是觸塵,而不是聲塵了。它是一個耳根的這個色相,那麼所生的識也應該是身識,而不是耳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麼既然不是耳識界的話,你這個耳識從哪裡建立呢?這又是這一段話,「則耳識界,復從誰立」。為什麼?因為它屬於身根,不屬於耳根了,那麼所對的就不是聲塵了,而是這個觸塵。這是這一段話。下面這一段話就更加地層層遞進了。
首先我們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這句話是什麼呢?說如果你這個耳識,耳聽聲的這個耳識是從聲音所生起的,聲塵所生的,那麼就不關耳聞之事,耳朵的聞性就不關它的事。你說的是從外在的聲塵所生起的。但是這個聲音它一定是由我的耳聞才能夠顯現的,你現在說不關於耳聞,那沒有所聞之相,亡失掉了,那麼也就沒有聲相所在之處,也亡失掉了,都亡失掉了的話,你怎麼生識呢?這就是這一句話,「無聞則亡聲相所在」。看到了嗎?那麼下面又一句。
「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說如果說耳識一定是從這個聲塵生的,好吧,依你所說,縱然此聲塵是由聞而有的聲相,就是你說的對。可是這樣說來的話,既然是聲生的,那麼這個聲音中、聲塵中就應該有識,你說的是耳識是由外界的聲塵生出來的嘛,那麼這個聲,聲塵裡邊就應該有這個耳識,同時為耳根所聞了。你說是由聲音生的識嘛,那我的耳根是用來聽聲音的,既然是聲音生的識,那麼這個識也得讓我的耳根來聞了。那在這種情況下,就都是耳根的相對之境了,那我們耳根在聞聲的時候,應該同時能夠聞到識。我們能聞到識嗎?聞不到。如果我們聞聲的時候不能聞到識,那麼這個識就絕對不是從聲音生出來的,不應該為聲識界。那你現在說這個耳識是從聲塵生起的,這就是不對的。那麼再下面一句。
「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就是說如果你聞聲的時候同時也能聞到識,這是又退了一步,縱然你覺得識是由聲音的這個塵境生起的,那麼你又說我耳朵聞的時候同時也能夠聞到聲音,也能夠聞到識。那麼這個識就同於聲音了,成了被聞被聽到的對像了。那麼你的這個耳朵能聽聲音又反而全是靠識的分別作用,你這個識已經被聞了,那麼就是同於無情一樣,你這個聽聲音的識從哪兒生起呢?識已經變成無情了,跟聲音一樣被你聞了,那你聞聲音的這個識從哪兒生起呀?而且所聞之聲同聲一樣無知的話,就同草木一樣,你怎麼能說它名之為識呢?它沒有知覺呀。這是這句話。所以下面。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就是說不應該說到說,由能聞的耳根和聲塵合雜起來,成就了我們中間的耳識,不能夠這麼說,為什麼呢?現在中間的這個耳識,我給你擺活了半天沒有啊,如果你們聽不懂了,你們記住這個是假的、沒有就行了,這也無妨。既然沒有的話,中間的這個東西沒有的,你說兩邊是合成的,中間沒有那兩邊也建立不起來呀!那這樣的話,外在的聲相和內在的耳根,這兩條界怎麼建立呢?由此而知,不要尋覓了,都是徒有虛名的虛妄之相,究其體性,耳根與聲塵乃至耳識三界,都是非因緣而生,非自然而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還是體現的這個。
能聽得懂嗎?聽懂一句算一句。實在累得不行了,稍微歇會兒,十五分鐘以後我們回來繼續,到十點零五。好,阿彌陀佛!
好,那各位同修,我們來進行這個第二十講的下半場。因為今天是講十八界,比較繁瑣,希望大家用神來聽,把這個神給凝聚起來。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要講到鼻香識三界了,由鼻子嗅香味而產生的鼻識,那麼這三個界到底是真實存在呢,還是依然虛妄?這一大段特別是在講到鼻識的時候層次比較分明,但是它的文也比較長,我們來一起先把它文貫一遍。一氣呵成,一起來。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好像從十八界上慢慢地這樣微細講開了以後,我們的感覺就比較多了,是吧。你比如說講到五蘊的時候,就是一個色受想行識,那我們基本上能夠粗重感知到的,色是沒問題,對吧,好像這個行呀識呀是比較微細的,好像是與已無關。那麼講到這個十二處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像比如說這些,好像眼耳鼻乃至舌還可以,有時候我們把身和觸的這個就容易忽略。意跟法那就更需要反觀的能力了,就更想不到了。所以這些為什麼,就是體現我們的粗重煩惱,體現得比較突出。那麼我們在聽聞這個法義的時候,就是說你的心沒到這裡,就是我們都還是煩惱障礙障著。特別是我想如果開了眼的人,只能說我想,我設想,那麼他就是說能夠進出自如,宗通說通的時候,可能就這一段話,他可以幾個字表達明白,特別是如果跟你有因緣的話,還可以讓你聽得完全清楚。所以我們也要發心,大家勁兒往一起使。那麼這會兒又講到咱們的鼻子上了。開始也是例行公事。
「阿難」像你所知的那樣,鼻根與香塵互相為緣,「生於鼻識」。那麼我這裡現在問你,你這個鼻的識是依鼻根所生,以鼻根為識的界限呢?還是從香塵所生,以香塵為識的界限?這是每一段前面都是這樣。那麼下面又開始定關了。這個鼻,鼻香生鼻識,那麼前面的這一大段文我們看到了,我給大家畫了一下,基本上是表達鼻根,就是假如說你這個鼻識是以鼻根為鼻識的界限,那麼我就要開始問你,首先你是以什麼為鼻子?你現在給我定調,你的這個鼻子是以什麼,是以肉爪,就是說我們臉上長得像爪子一樣兩個窟窿的這個肉為鼻子呢?還是你吸一下能夠嗅知的這個知的這個感覺為鼻子?你首先給我定關,這兩個是怎麼樣的。所以你看下面,這裡講到了說,「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你首先給我定性,你是以什麼為鼻子的?以什麼為鼻子的這個性質?「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這是兩個,大家看到了嗎?我列出來了。那麼首先破的是什麼呢?以這塊肉為鼻子。如果你取臉上的肉形為鼻,「若取肉形,肉質乃身」,找到這句話了嗎?這個肉質還不是屬於鼻根,跟剛才的耳朵一樣,屬於身根。那麼身根所知的是觸塵,「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為身根,那麼它就不能夠稱之為鼻根了,對吧?那麼這樣的話,名為觸塵,也不是能稱之為香塵了,不是香,外界的六塵之中是觸的塵,而不是香的塵。那麼這樣說來的話,你這個鼻根,你說這是個鼻根,連它的名,它是身根,不是鼻根,連名都建立不起來的話,你怎麼能說依這個鼻子所生的鼻識界呢?所以看到了嗎?以肉爪為鼻就把它破掉了,對吧。那麼下面進一步言知。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看見這句話了嗎?如果你是定調定的說,你就是以我們鼻子吸一下能嗅的這個知覺性,你把它定為鼻子,把它定為說這是鼻子。那麼,「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看到了嗎?還是說你把這個定為鼻子的話,那麼第一條以鼻肉為知,就是說,知的這個感覺是從這塊肉生起來的嗎?是不是?不是嘛。還是同樣的道理,如果說你以這塊肉為知的話,那還是什麼呢?還是身根,觸塵,還是觸,不是鼻子。這是第一條,看到了嗎?以鼻肉為知是錯的。
第二個,「以空為知」。大家知道以空為知是什麼呢?就是鼻窟窿裡邊的這個小空間。這個小空間大家首先知道,是跟外面的大空間是連的,對吧,那這就是一個虛空。如果你以為說,吸一下說哎喲,不是這塊肉聞到的味道產生的識,那肯定是在鼻孔裡面這兩個地方有味道進去,塞滿了,對吧,好像我才有識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以鼻孔中的空為知了。「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看到這段了嗎?就是說如果是「以空為知」的話,空是沒有知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空是沒有知的,對吧。那你現在說它有知,那就是這個空它自己知了,自己知的話,就跟你的鼻子、任何鼻子都沒有關係了。那麼這樣的話,跟鼻子沒有關係,不會聞東西,虛空來知,那說明,你現在明明是你阿難知嘛,那就是說明虛空就是你,這個身體反而不是你了,成了無知之物了,對吧。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虛空既然是你,虛空沒有相貌,那麼現在你阿難也沒有個相貌了,所以講到說應無所在。這是第二條,以鼻中空為知,明白吧?
那麼下面的話是「以香為知」,這段比較長了,大家看他說「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如果你是以這個鼻孔中你感覺到的香,說這個是你的鼻的這個鼻識,以這個為知,那麼你要知道這個知是由香,屬於香,而跟你的鼻子同樣無關,跟你鼻孔裡面這個虛空也無關了,它跟香味有關了。那麼這樣的話,跟你的鼻根沒有關係,怎麼能說鼻根生識呢?這是這一段,你看,「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這是什麼意思呢?這特別簡單,誰能,有沒有人給我舉手回答一下?我看看你們的心這會兒有沒有跟得上來。誰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就是假如說這個,我們聞到的味道最典型的不是香就是臭,對吧,如果這兩個氣味必定是生於你的鼻根,你現在非得要說了,剛才已經三方面都不是了,你現在說非得要生於你的鼻根,生這個香臭這兩種流氣。你看這講的還是流氣,因為味道一定是竄到我們鼻孔裡邊了,對吧,我們聞到這個味道飄過來。那麼就說明,兩種流氣就不生伊蘭及栴檀木。就典型的印度的話,說香味一般就是旃檀最香;說臭呀,伊蘭,有一種叫做伊蘭草,特別臭,臭得聞都不能聞,不能靠近了。那麼就說明,既然香臭之味是從你的鼻,能知的這個味道,能知是從你的鼻子裡面的香臭生起來的,那說明香臭之味就跟你的鼻子聞有關,跟旃檀跟伊蘭沒有關係了,不是旃檀、伊蘭了,所以說「不生伊蘭及栴檀木」。這句話聽得懂嗎?再看下面。
「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這是什麼呢?又進一步說,如果香和臭兩種氣味,你還是說不是從那個旃檀和伊蘭來的,就是你的鼻子,你咬定了,這麼犟,就是你的鼻子生的。那麼你自己知道,鼻子聞了,聞的到底是香呢還是臭?因為我們聞香就不聞臭,聞臭就不聞香嘛。
當然可能諸位同修說,誰說的?我們有時候就覺得又臭又香。臭豆腐。我告訴你啊,那叫做一念臭一念香,臭的時候絕對就是臭,香的時候還是香。就是我們的念頭。
所以這裡講到的說,「臭則非香,香應非臭」。那麼如果你非犟著說,你的鼻孔同時能夠又聞到香又聞到臭,那就說明你有兩個鼻的知覺了,不是一個知了,因為你同時知香知臭,對吧。那麼就應該,既然有兩個鼻知,那你向我這會兒問法的話,就有兩個阿難了。兩個知呀,一般我們都知道人身體只有一個知覺,你現在有兩個知,就有兩個阿難,那哪一個是你的本體呢?這是又是這句話,「誰為汝體」。下面再一句,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如你非得說你的鼻子知是一個,那麼你所聞的香臭,同時能夠聞香聞臭的話,鼻子的知是一個,你只能聞一個,香和臭就不是兩個味,成了一個味,對吧。那麼一個味的話,香也成了臭了,臭也能香了,香和臭就沒有香臭的區別了,沒有它們的屬性了,你聞到一個味了。既然是一個味了,你都分不開香和臭了,你還說什麼鼻子的,鼻的識從哪兒而來呢?整個這段話就這麼個意思。聽懂了嗎?
我們往回再推一遍。你看,你現在從鼻子的肉知不對,從鼻中空知也不對,從鼻孔的香為知還不對。那就說明什麼呢?你鼻中吸動的這個嗅知覺為鼻識不對。為鼻就不對。你定你的鼻根,你定位成你能夠聞味道的感覺是鼻根,這就不對了。推回來這不對。
那麼你以這塊肉,像爪子一樣的這塊肉為鼻子,也不對。那我現在問你說以什麼為鼻根?這兩種為鼻根都不對。
那麼首先你說鼻根生鼻識,不對,鼻根都建立不起來嘛。那麼沒辦法,只好再轉念是什麼呀?鼻識是由香塵而生的。下面一段話就是講到說「若因香生」了,看到了嗎?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我們講到這裡,大家鎖到這兒,看到了嗎?這是什麼意思呢?說如果你的這個鼻識是從香塵而生的,那麼這個識就因香而有了,對吧。可是問題是,我們的眼睛是有什麼呢?眼睛有見。可是我們的這個眼睛的見能不能反觀其眼呢?因為眼見是由眼生的嘛,對吧,那麼眼的見就不能夠觀自己的眼,觀不到。那你這個鼻識是由香而生的話,你這個識就應該嗅不到香了,因為是因香而有的,就如同眼見因眼而有而不能夠見眼一樣。可是你現在既然因香而有,就不能夠自知其香了。這是頭一句。
第二句的話,如果你說這個識能夠知香,既然是由香生的識,還能夠知香,那麼這個鼻識就非香塵所生了。能夠知就不是它生的,它生的就不能夠知,對吧。那如果不知香的話,它又不能名為知的識嘛,這樣的話,由這個識來知有香,這是說不通的。那麼這個香識界自然就不能建立了,識不能知香,因這個識而生的界,香識界也絕不是從香建立起來的。就是這段話,「因界則非從香建立」。識不知香呀,因為你這個識沒辦法知香,從香生的嘛。所以這上面的這一段就是這個意思。從香塵生識比較短,主要是從鼻根生識比較長,所以給大家列了,這個大家記住,看不懂回去再看一下。下面又開始說了。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什麼意思呢?既然鼻根為內,香塵為外,那麼沒有中間的鼻識,那麼你這個內之鼻根和外之香塵都不存在,能嗅的這個聞性也不存在了。所以大家要知,這個鼻根與香塵為緣生鼻識界乃是順世而談,就是隨順著世間而說的。真正的真如法界如來藏性中,還是本非因緣非自然性。這講到眼耳鼻了。好,我們再往下看一段,舌味識界。找著了嗎?一起來。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鹽、細辛、姜、桂。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性非苦。味不自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是故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這個舌味比較好理解,簡單。那麼開始還是問到說,如你所知,相互為緣,生於舌識,那麼這個舌識是以舌根為界,舌根所生,以舌根為舌識界呢?還是因味塵所生,以味塵為舌識界?又是一個定關。那麼首先我們來看。
「阿難,若因舌生」,如果說這個味道是由於這個舌根,單由這個舌根而生的,對吧。那麼單由舌根而生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世間上的這些什麼,這是叫甜甘呀,酸梅呀,黃連呀,或者這個石鹽呀,或者辣的生薑肉桂等等,就沒有滋味了。我一開始讀到這個時候說,怎麼就黃連烏梅就沒有了滋味呢?大家說為什麼沒有滋味?你看有時候這人一下子拐不過來,他就是拐不過來,我就為這個想了大概快半個小時,最後才一句話說,因為你說味道全由舌頭生了,就不從東西上生了,明白了嗎?就這麼簡單。我當時就繞不過彎來,我說單由舌根而生,世界上的這些就沒有味道了,怎麼這麼說呢?就因為這個味道全是這些東西的酸甜苦辣。那麼你現在說這個味識是由舌根生的,就是由舌頭一個就搞定了,想變什麼味變什麼味,跟所有東西沒關了,它們沒味兒,就這個意思。所以為什麼有的人不信念佛呢?就這麼簡單,他還以為說有多複雜,就回不過神兒來。那麼如果沒有,你看就不都成了沒有滋味了,下面說,如果都沒有味兒的話。
「汝自嘗舌,為甜為苦」,那麼你試著嘗一下自己的,那這樣的話,你自己嘗一下自己的舌根,有這麼多的味,究竟是甜味呢還是苦味呢?這個甜味我們這裡把它理解成為淡,就是有苦呢還是沒味呢?那麼說,如果這個舌根它的性是苦的,你這個味道是苦的,那麼由誰來嘗這個舌而知其是苦的?因為你舌根生的,這個生的都是這麼多味,那誰來嘗這個苦呢?苦是由舌根生的,就不能嘗了,對吧,那由誰來嘗呢?舌不能自己嘗呀,誰知道這個是苦呢?那麼如果你要說這個舌頭它不苦,不是苦的,那就說明是淡的,就沒有味道了,沒有味道的話,那麼你的舌根都沒有味道,你說這個舌的識,識別的這個酸甜苦辣的生於你的舌根,怎麼立呢?就立不起來呀。所以說「云何立界」,這是說從舌根而生,是一方面,對吧。
「若因味生」,大家看到了嗎?這個我們再一句一句地給大家稍微弄一下,因為它比較環卯多。「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就是假如說你舌的這個識,就是嘗味道的這個識,是單由味塵所生的,是由味道生的,那麼你的這個識已經成了味了。已經成了味了,就跟剛才那個從香生嗅知一樣,對吧,那麼你的這個知就成了香了。那同樣的,那麼你這個舌根就不能自己嘗自己的味了,因為你是由味生的,那你怎麼去嘗自己的味呢?就如眼不能自見一樣。那麼再一個,既然舌是從味塵生的,舌已經成了味了,那這個味還能自己知道味嗎?你的這個知覺,嘗舌的這個識是從味塵生的嘛,那就已經成了味了,誰生的就是誰呀,那你怎麼能夠自己又味來知味呢?你怎麼還能夠覺知說,這是什麼味,酸甜苦辣味,或者有沒有,這一味是甜味苦味,有味沒味?都嘗不起來,為什麼?從味生的呀。我們仔細想想都不趕趟,為什麼?味道已經出來了,你還沒生呢,等你生出來你怎麼知道呢?這是第一句,一個層面。
再看另一個,「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一切味,就是所有的酸甜苦辣,它不是從一個東西生的,對吧。那麼就是說明從一切物品生的。那麼既然能夠生味道的這個從很多物品來的,那你現在所生的識也應該有很多個體。因為你的識是從味裡來的,味是從很多種東西來的,那你的識也就變成很多種了,有多體了。這是第二句。
第三句,「識體若一,體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這段話是什麼呢?說如果你覺得,剛才講到的識變成多個體了,好吧就如你所說。假如說識體還是一,那麼其體又必定從味而生,生的那麼多的味,生的舌識的體是一個,那麼就成了這些咸淡酸甜苦辣混在一起共生,成了一個味道了,對吧。成了一個味道就應該沒有分別,那麼這個味道的分別沒有了,你所生的識還能有分別性嗎?所生的識沒有分別性,識的功能是什麼?是什麼?是分別呀。那麼就應該,沒有分別了就不應該說還有識了,怎麼能說從味道而生你的識界呢?難道你這個是從虛空出現的你的識嗎?這明白嗎?
所以最後你看說到,「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這個舌和味和合的時候,它根本就沒有一個自性,你現在說它和合而生,不可能的。沒有了自性了,什麼叫做沒有了自性了?大家知道,舌是有知,對吧。我們都知道,那麼這個味是無知的,對吧。舌和味如果一結合,那麼一結合它們本身的體性就失掉了,就跟水跟土一結合,水的流動性就沒了,對吧,土的乾燥性就沒了,變成泥了,泥不會流動,又不乾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說明三種都不可得,攪在一塊兒,本身就是虛幻的。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都沒了,還怎麼去生識界呢?
所以從此可見,這個「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這一段是不是好明白一點呢?那下面兩段你們要歇一下嗎?不要是吧?勇往直前,那好,咱們一起來讀第五個環節,身和觸,根身和觸塵乃至身識界。這個就是文雖短,但是比較難理解。一起來。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不是先剛給大家講了,就是我們往往容易忽略,根身,就是自己的身體好像,自我感覺一下,馬上有感覺了對吧。特別是我們在這裡大家一定要知道,觸塵呀,就是我們的身體觸,不是說光碰東西叫做觸,碰完東西離開了,這也同樣叫做觸。所以這就有合離二種,都稱之為觸。這個我們首先要給大家講,因為一般我們以為觸就是,碰上了我觸到了,好像離開了不算觸了,就到了空中了,是吧。所以對這個你要,說出來似乎很抽像,我們要有一個感覺。那麼首先這裡就還是,阿難如你所知,我們的身根和觸塵為緣而生的我們的身體有識,身識嘛,那麼這個身識是「因根所生,以身根為界」呢?還是「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好像有時候我們仔細比劃琢磨一下,這眼耳鼻舌跟身能分得開嗎?好像是分不開吧。那怎麼這會兒又說身、觸,又來了一套呢?這不是平地捏墳堆兒嗎?所以就是說讓你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大家再回憶一下,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就一個。你鑽到這一個裡面,隨便它怎麼樣就萬變不離這一個。所以這裡就講到說。
阿難,如果你的身識是由身根所生,對吧,那麼就與外面的塵境無關,與觸塵無關了,可是問題是什麼呢?必然沒有外界離合兩種,就是觸的時候是合,離開的時候是離,對吧,就沒有這個感覺了,沒有觸塵了。那麼沒有這個觸塵,你現在我們的問題是什麼呢?
就以為覺觀時的助緣了,大家看到了沒有,「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就是我們的這個根身的感覺我在觸東西,一定是從合跟離開的,對吧。那沒有外界的觸塵的這個離跟合,就沒有這個助緣了。那麼我們的根身,身體產生識是以合為所知道的境界,這個識分別的境界沒有了,離開這個,是根身所生,就沒有觸塵了,對吧。可是我們的根身所生的識是對觸塵有感覺的,你現在沒有觸塵了,根身所生的識沒有感覺了,以何為緣呢?所以你說從根生識就錯了。這是第一句就已經定了說,屬於從身根所生的身識界是成立不了的。那麼下面說。
再一個,「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這一句話是什麼呢?如果說你的這個身識是由觸塵所生的,對吧,那麼就又沒有你的根身了,因為與觸塵有關嘛,這個識是由觸塵所生的。這樣的話,那麼就有外境,沒有身,是不是?那可是我要反觀,就要問你一句,試問一下,哪個我們知道觸塵能離開根身去知呢?能嗎?離開根身的參與跟觸塵的接觸,你能生起來我根的識嗎?生不起來。那麼如果說,你看阿難,世間萬物不能自觸而成知呀,任何一個東西都不可以自己知道自己在觸。沒有觸不能知嘛,對吧,若想知必須觸嘛,那不觸你自知,不可能的嘛。所以必須要與身和合方知有觸,你現在說這個身識是單單由觸塵生起來的,是不可以的,對吧。那麼下面這幾句就是對前面的這個又進一步的一個發揮。
「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說如果因觸而知道有身,對吧,觸摸才知道有身嘛。那麼則知是從這個觸而生的,就是觸塵了,對吧。如果這個因身而知有觸,那麼這個知是從身而生的,那麼就是根身了,對吧。但你現在的這個知既然是從觸塵生的,就跟根身無關了,對吧。那麼如果是從根身生的,就與觸塵無關了。那麼這個根身與觸塵,我要告訴你的是什麼呢?原本就沒有一個相對立之處所內外。大家發現了沒有?觸與根身,就是我們觸摸的時候其實是以根身為主體有感覺的,這個觸的感覺完全是以根的這個體性而體現的,對吧。那麼你現在觸塵離開了根身了,就等於說在虛空裡面求觸一樣,了不可得呀。我們觸的時候離開根身了去觸,不可以呀。而且有感覺也主要是以根為主導的,對吧。那你現在說由觸塵而生起,是不行的。所以,「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剛才講的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樣的話。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就是根身與外觸塵都不能成立,你所中間生起的識從何處得以安立?這還是老一套了,中間的識不能成立,內根外塵其性也空,識生不起來,就不可以立界。所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的如來藏妙真如性。還不是生,既不是自然生也不是因緣生,根本就沒有一個生了。
怎麼回事聽得懂嗎?這後面的一章的話更麻煩,這身體至少我還摸一下有,意識在哪兒呢?你仔細從腦子裡面抽出來一條,能抽得出來嗎?有時候我們說腦瓜子想,心裡盤算。到底意識在哪兒呢?好,我們一起來把這段讀完。今天能夠講完,正好一個板塊。一起來。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當然一開始還是講到說你的意根為緣。大家一直能夠理解什麼叫法塵嗎?我再問一下。
法塵是什麼感覺呢?對,有同修就記得住,這很好。就是我們五根對五塵進行了碰撞以後謝落的影子,由意識進行對照分別。
所以相對來講,就講到我們剛才看杯子的時候,其實意識進行認識杯子的時候屬於謝落的影子了,也有一點親疏的關係,謝落,就是已經邁到第二步了。所以我們的意識是妄識嘛,它不是現量的清淨無漏識了,已經有分別了。分別的東西都是人家吃剩的渣兒,那你吃的渣兒,你把真正的營養能吃到嗎?一定是假的,妄想的。
所以說,意根與法塵互為緣「生於意識」,這個識是由意根生,以意識為識的界呢?還是由法塵生,以法塵為識的界?首先定關,還是分文而破。如果這個意識,好吧我就拋開這個文,一貫還糊塗,我們再這樣籠統地來講一下,看大家能聽明白嗎?
說如果這個意識單單是由意根所生的,對吧。那麼它就屬於意識的層面,那麼屬於意識的層面,我們想意識,我思故我在,我思要有一個思的東西,對吧,不是光思在這兒乾巴巴地思,它在思什麼?所以說必定有一個所思的法塵來發明、促成你的意根有能思的功能,對吧。要有一個法塵。而如果沒有現前所思的法塵,那麼你能思的意根就沒有所生。那麼這會兒你覺得意根離開所緣的法塵,就這樣根塵雙泯,無形無相,那你生的這個意根有什麼用處呢?生的這個意根,能生的意識,有什麼用處呢?沒有法塵,是單從意根所生的,意根所生沒有對境嘛。可是你的意識反過來也有個反作用,說明這是錯誤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意識一旦思惟的時候,能沒有對境嗎?大家說意識能沒有對境嗎?那它思惟什麼呢?所以但凡有思惟,必須有對境,現在你說單單的,離開對境單獨由這個意根而生,那本來就是個悖論,明白嗎?這是第一個。
其次,「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這是第二個,就是說再一個說,這還是屬於說由意根而生的範疇。你的識心,就是你能意識的心,這個很微細,與能思量的意根,現在跟做實驗一樣,假設把它給剖開,對吧,一個意根,一個意識嘛。那麼假如說你的這個所生的意識和你能生的意根現在都成立,對吧,那麼兩個都有了別的感覺,意根跟意識都有了別的感覺。意根本身就有了別的作用,對不對?那麼你能生的意識也是,識以了別為義呀。那麼如果說都有了別的感覺,我問你一下,所生的這個意識跟能生的意根,它是同呢還是異呢?對吧。假如說同於意根,那麼這個識心就是意根,你怎麼能說由意根所生呢?它是一個,相同呀,對不對?假如說這個意識和意根不同,那麼意根已經有了知的作用了,那麼生的這個識心就沒有了知了,因為意根已經在了知了,這個已經被它搶攤了,這個功能是屬於它所有,你就沒這個功能,那麼你就只能屬於外境,屬於外塵了。外塵的話自然就沒有識了,沒有識的作用了,那麼你就跟意根不是同類,就是不同了。那你怎麼能說是意根為所生之識呢?因為一旦是生出來的,必須要是同類。可是你現在又說它是不同類,對不對?那就說明,不同類的話沒有知,不是所生之識。好,假如你說意識它就是有所知,那麼我就問你,你怎麼才能分別出,意識的了別性是由意根來了別,還是由意識來了別?由誰來了別?當正在知的時候,是誰在知呢?所以說意識和意根不管是同還是異,這兩法都不能成立,你現在說從意根生起意識而建立意識界,從哪裡建立呢?首先一個就是說沒地方,意根生意識根本就生不起來,因為單生沒有外境,這是第一個層面。第二個,縱然能生,這兩個是同還是異?同異都不行,那說明意根不能生意識。就是這個意思。那沒辦法。
只好再轉一下,他又開始說了,如果意識單從法塵而生,就是落謝的影子,法塵來生的,跟意根沒有關係了。那麼好,大家都知道,世間的諸法它是不離五塵境界的,眼對色,耳對聲,剛才我們一路這麼講過來。那麼你可以仔細觀察,當前的這些色法、聲香味觸等法,都是相狀分明的,我看色就有一個色,我聽聲就有一個聲,我嘗東西就有一個味,我觸還有一個感覺呢。這些東西不管是色法心法,它都是相狀非常分明,呈現的很到位,是不是?那麼相對於五根,這些都不是意識所涉的範疇,你意識所對的法塵不過是五塵落謝的影子。你現在覺得說意識是由法塵生的,你給我說說法塵是什麼樣?在哪裡?它的顏色是怎樣的?味道是怎樣的?你能給我說清楚嗎?那麼前五塵都有一個相狀,你現在說法塵沒有相狀,說不通呀!應該都有相狀,可是你現在又提供不出來一個相狀,那說明說,意識從法塵生,法塵都沒有相狀,意識怎麼生啊?這是其一。
其二,再一個來講,如果我們離開了動和靜的變化,通和塞的分別,離和合的這個觸,生滅的法塵等五境所落謝的這個影子,可是我們不要忘了,落現的這個影子是有生滅的,對不對,你繞不開生滅。那麼你現在如果離開這個生滅相,你的法塵就不可得,因為五塵是生滅的,所以法塵也是跟著生滅的,對不對?那麼現在我們的法塵之性,它只不過是隨着色空變換、生成有無、動靜分別所落現出來的影子生,它有生的時候生,有滅的時候滅。這個法塵有沒有自體呢?沒有自體,隨著前五識而生滅。那麼因它生的意識也沒有自體,對吧。意識沒有自體,你現在這個生意識的相狀想建立一個意識界,在哪裡呀?沒有自體,從哪兒生。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識與法塵及意識界三,都是虛幻之相,從根本而見,是本非因緣生,非自然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大家都想想,後邊我們就會講到說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就是破這個;大勢至菩薩念佛都攝六根念自性,還是破這個;香顏童子聞香性,還是破這個。就是要見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
今天能聽得懂嗎?一半一半是吧。有的已經氣餒了,還行,哎呀我覺得北京話裡邊說還行,那就是說有點懵懵懂懂了,其實或許就是聽不懂。好,不管聽懂聽不懂,我們來最後總結一下。
十二入是根對塵,十八界是根塵相對而生識,它這個三角形的穩定性。所以我們在破的時候大家還記得嗎?根塵相對的時候,推倒一個,對吧,另外一個就倒了;或者抽走一個,你就點不起來了。那麼這個十八界在破的時候,你看我們一直在,一開始都在定關,你的這個識從根生還是從塵生,對不對?就為了立這個,立起來這個識。所以其實十八界重在破什麼呢?破什麼?破這六識。破這六識,那麼為什麼呢?大家想想,根塵在前面十二處的時候已經把它破得明示得差不多了,可是十八界依然把六根六塵又帶進來說。雖然帶進來說,我們要知道,主攻的是破識。那既然是破識,為什麼又把根和塵帶進來說?為什麼呢?就因為六識離開根和塵,產生不了識。就好比什麼呢?
我們現在要說一個這塊地,對吧,這塊地要橫呀豎呀劃成一些田埂嘛,大家種過地的,不是田地裡面有田埂嘛,對吧。現在我們為了說明這個田地,但是這塊地有多大,你一定要有一個田埂進來了別,成立。所以這會兒就必須,離開這個田埂說田地說不清楚,是吧,一望無際呀。那麼就這樣立了一個田埂,這樣就說清楚了。所以說必須要有根與塵來說這個識。但是雖然說這個根塵,還是為了表達識,就是雖然我們立了這個田埂,實際上為了讓田地更加分明,重在還是田,不是埂。大家這個能聽得懂這個意思嗎?
所以在《楞嚴正脈疏》裡面,交光大師就講到,說這個十八界的破法,破這個虛妄之相,叫做三法從要破,就是根塵識這三法揪著它最主要的破,就是意識,識。從要破。他打了個比方好比什麼呢?我們做弓箭,大家知道做弓箭的時候,拉的那個鬆緊的那個繩子,就跟打彈弓一樣的,大家知道彈弓嗎?那個繩子叫做筋,牛筋的筋,身體上不是有這個筋嘛,我們說筋道。這個弓的這個叫做角,就是木頭,有時候是其他的材質,不是要給它彎起來嘛,叫做角。可是這個筋拉著這個角拉成一個弓的時候,最重要的關口在哪裡呀?那兩個接口處一定要有膠,要把它粘住。這個膠粘得緊了以後,這個才弓也彎了,繩子也拉緊了,嘣的一下就出去了。所以最最重要的關頭在膠的這個關頭。要破這個弓,就把這個弓給破壞了,怎麼破呢?就把這個膠給它蹭掉。這裡的意識就是等於說破膠。意識是粘這個根境的一個橋樑一樣,對吧,你把意識一破,筋也不成筋,角也不成角了,這弓就破了,就沒有作用了。
所以我們今天的破就是這樣破,就跟立這個田埂是為了田地分明,說田地分明必須依照著田埂,可是不管田地和田埂,離得開一望無際的大地嗎?離得開嗎?整個大地沒有區域,同為大地,就是一門深入,妙真如性。我們今天就主要在這個田埂上不斷地給它踩平,抹去,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還是那句話,實在聽不懂了,所以只能念佛。你看這樣的法義聽不懂,我講的也有時候自繞,然後你們聽的也把你們繞進去,這就說明我們智慧不夠。我們在兜率內院聽,在極樂世界聽,那就不是這個情形了。兜率內院的話,大家靜靜的,還不知道用不用嘴巴說都不知道。在極樂世界聽的話,根本就不用六根六塵六識了,全部用的現前一念心體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還是願生西方淨土中。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
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