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清淨的楞嚴道友,大家上午吉祥如意。在此,我們再請大家發起心來,為了一切天邊的眾生,了生死,自利利他來學修楞嚴法義。今天是我們第十七講了吧,楞嚴十七講。一路走過來,我們今天先整理一下心念,起個疑情吧。我這一路從法源寺過來,我就眼裡邊不斷的這個外在的世界,隨著外在的世界就會生起心念,分別,認知。但是如果說我們起個疑情,包括我們一直到這個法堂裡來,剛才大家一直在誦持佛號,那麼是一個佛號在環繞的狀態;我進來以後佛號停止了,又是一個寂靜的狀態;等我拈香,大家一看到香往上一揮,插到香爐裡邊,香煙繚繞,有味道出來。一切的我們每時每刻要起一個念頭,就是這些萬事萬物從哪裡來的?這個非常有意思,而且祖師們一輩子就是這麼過的。完全忘卻了,如果我們平常狀態下全身心的投入進去,那就不管它哪裡來的,只說來的這些幻相裡邊你去享受,去鑽研。那我們鋪天蓋地的念頭展開問一下,這個是哪裡來的?就現在這一切,你的眼根對的,耳根正在聽,就不斷的在在在在,這哪裡來的呢?我們佛門裡面講到說,這凡所有相一切都是虛妄的。那麼既然是虛妄的,呈現在眼前的一切的精神物質色心二法,它能說明什麼呢?這個虛妄法它能夠說明什麼?你看前幾天,我這個走到,就是到那個,往機場,不是有稍微,那邊比較繁華一些嗎,好像有個煙囪,但是那個煙囪它不是冒煙,是一個取暖還是什麼,它冒氣,大家見到那邊好像有。它冒出來的氣呢,就是發揮著揮舞著就冒出來了。我們幾個還說,哎呀,好不容易北京才有點兒雲彩。結果繞過這棟樓一看,那是從那個冒氣的水汽煙囪裡面冒出來的,根本不是雲彩,就這麼狂亂地揮舞一下,然後發揮,馬上就沒了,又是一片湛藍的天空。這就是怪得很,為什麼揮舞幾下就沒了呢?
好,今天我們開始又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陳述了。這個版塊按照經典裡面,依照祖師們講叫做會通四科,即性常住。大概是這個意思。我首先在這裡再給大家說明一下,為什麼我們的《楞嚴經》沒有嚴格地按照科判講,沒有嚴格地這個,一條一條地說這一句是什麼意思,怎麼破,裡破還是外破,前破還是後破,沒有呢?就是切實到我們的實際情況。一個呢,我們來明瞭義理是為了受用,所以一通篇貫下來,你要思惟這個法義,你抓住哪一點觸動你的靈感了。再一個呢,由於我們是居士同聽法,所以大家知道這個佛法呀,我一直有一個深深的,聽祖師,智者大師吧應該是,講到的一個見地,怎麼講法,就是太繁了就令智退,就講得過了,不斷的這樣切割開來,一條一條的,大家都是就把這個就形式化了,就把這個軌則化、知識化了。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佛法的法義化,聞法。那麼太簡了,就是太簡單了,就義不周,就是這個法義又不能夠周全。這是我特別受用這句話,當時我在聽的時候就看到這句話,所以一直也遵循這個就是說,不想把這個不斷地給大家隔斷,再一個進度上我們也不能太拉得長了。所以一直就是一個貫講式的方法,再加一個導講,有時候有一個泛講。就是說發揮出來一點點什麼,基本上還是依文貫義,希望我們能夠整盤地把《楞嚴經》,就是整體的這個面貌從始至終這樣通下來,盡力如此吧。當然也有就是我本人對於《楞嚴經》那麼無量的法義我還差得很,只能夠說教學相長吧,跟大家一起學習。是這麼一個初發心。那麼還有一點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楞嚴經》裡面的版塊,就是這個次第,這個一塊一塊這種層次已經非常清晰了。你看我們從開始講到的這個七處征心,你的妄識沒有處,七處哪兒都沒有,後來破這個妄識非心,你到底是見塵呢還是見真,見識呢還是見妄,最後說這個妄識無體,這個妄識從哪來的呢?就這麼一個版塊,征心就完了。那麼後來(給)阿難又開示這個要寂常妙明真心,就在眾生份上又開示十番顯見了。大家明白十番顯見就是從根性的這個見性中,就是說明它是真性。這個功用就是為我們修學佛定所依的因地之心,就是從一開始摸到這個,摸到這個感覺了,你就依著這個感覺一直守著它。所以從此這叫做帶妄顯真。這又是十番顯見這個版塊。那麼在上一主講的時候給大家講過這個,就這個根和識,我們稍微有個分別以後,在這個人的份上,就是凡夫份上,最親切的份啊,我不知道你們能不能了解有時候這個祖師們講到說,在此就此最親切的份上。什麼叫做最親切呢?也就是說,說到究竟處只能到這兒,跟你就最近了,只能這樣,再就是你得好好去悟去修去。所以我們上一講的這個「同分妄見、別分妄見」指出來的全是妄。那就是說在眾生的份上,最親切的份上,進一步指出這個別業同分二見。如果除去這個妄,就能斷除一切生死之根。這是在此之前我們給大家講到的一個,行文至此了,到這兒了,無非就是在這個根性上直指真心嘛。那大家發現了沒有,我們一路這樣走下來,來學習,顯出來這個是什麼呢,就是這個真性的這個理。是不是一直給大家講這個道理,對不對嘛。你今天聽了一堂課,覺得有點兒上來了,回去一週又忘了,下一週來的時候,或者兩週、甚至半個月、二十一天,下次來的時候又懵懂了,再稍微一講又提起來點兒。就是這個道理慢慢慢慢就相續上了,一說那個語境語感描繪的那個境界,他就知道說有這麼個理究竟堅固。這是我們至少你已經到了這兒了吧,聽法聽得差不多有這個感覺了,是不是?這個理解上覺得說,哎呀這個理真的太玄了。我告訴大家,這個理究竟堅固,真如實相的這個理這屬於好理解,因為一講,慢慢就有感覺了,一次又一次地聞熏,一說這個感覺就出來了。可是我們今天進一步要知道什麼呢?還要知道事。這個事從哪裡來的?就是知道這個理究竟堅固了以後,要進一步知道所指的這個心呀,就是這個理,就是這個妙覺明心、真如實相、見性。這個心不但是盡具根中,就是就我們根裡邊不斷的給大家剝離出來,顯現出來,就我們的六根門頭嘛,主要針對見性,對吧。那麼不但盡具根中,實則,而且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呢?量周沙界。整個這個量都週遍法界,包括一切的色心二法。所以接下來我們其實就是要給大家講這個事了。事怎麼表現出來的呢?我們在講理的時候說,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哪都不對,只是不在內外中間。可是講事的時候就說,理是哪哪都不對,事上這個真性哪哪都是,哪都是真性的表達。這就更加的難以領會了。所以我們這節開始的這個為什麼說理好理解,事難,為什麼事難做到呀?為什麼你看這個,我們常說的這個,如果理解了這個理了,我們知道是有事相,有現像有本體;可是一旦要說到這個現象跟本體是不二,所有的現象、每一個現象都是本體的表現的時候,就很難理解了,所以《華嚴經》的最高境界叫做事事無礙,而不是事理無礙。我們在領會上、修行上、啟用上建立佛的知見的時候,往往會什麼呢?執理廢事,就出錯了。這都是說,理上好像迥然有一個東西,融不到萬事萬物之上當體的體現,所以就事理分開了,修行上就執理廢事了,執理廢事就事理不周全了。怎麼樣叫做不廢事而融入理呢?就從事上去老老實實地修,面面俱到地去做,全體就是理。這就是我們今天開始要給大家開始會四科,就是從四個層面來入法性,就是一切都是真如實相,包括我眨個眼睛,說一句話,吐個唾沫,每天的這個全是真如。人生的宇宙,身心世界,宏觀的這個整體的物界和微觀的這個心念,一切事相一一都是真如理體,當下就是。這就是我們從這一講開始叫做這個會四科,會通四科,即性常住。
這是我們今天,給大家寫一下是會通四科,因為這個比較,一聽的話話不容易懂。四科就是四個方面。整個下面的一大段的這個經文內容,就是說要把這四科,會這個四科即,就是當體當下都是妙覺明心、真如實性的這個顯現,都是本體就是。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四科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統歸這四科全部是一切宇宙萬法的整個呈現,無非從佛學的角度上來進行分析,就是這四種,四個層面。一個比一個微細,一個比一個開合,就是相互相輔相成,你是從這個比較細的角度,你看十八界的話就分了十八個因素。五蘊只是色受想行識。反正是它解釋的就是色身,和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的物質和精神層面。在這裡我們要用一個色、心二法,色就是物質,心就是真如精神。大家把這個搞懂就可以了。好,我們拿起經本來先讀一段這個原文。「阿難,汝猶未明」開始,找著了嗎?找到了嗎?在多少頁你們的,一百三十二,大家找一找。「阿難,汝猶未明」,找到了吧。好,一起來。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
好,到這裡。先看這一小段。這一小段就講到前面的這個末尾了。前面的末尾說兩種這個妄見,再加上和合不和合。講到行文到此了以後,佛就一轉,話語一轉了,你看這裡開始說,「阿難,汝猶未明」,什麼意思呢?就是前面的妄見中的真見,你好像我已經跟你講的差不多了,不是一直在跟你講這個真如這個見性嗎?可是萬事萬物這個幻相中的實性,妄見中的真見你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可是這個幻相中的實性,「汝猶未明」,你還不太了解。所以在這裡就告訴他說什麼呢?一切的浮塵諸幻化相,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一切浮塵諸幻化相」呢?一般我們在單一的了解的時候,總是向外看,對吧。一切朝我這邊來呈現,以我為核心再向外看。大家要記住,不但有外在的呈現,還有我們內而根身,就是自我。自、他都是屬於浮塵幻化諸相。那麼這些東西呢,你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大家再迴首想想我剛才說到的那一團氣。一切的萬事萬物就跟我剛才說的,水汽煙囪裡面冒出來的氣一樣。狂舞著就出來了,有一個形狀,一會兒是一個勾,一會兒是一個團,來回這樣飄蕩,幾下子過去,沒了。所以這裡你看,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解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無而,沒有突然就有了,有了又突然就沒了。我們現在覺得現實世界中,好像相對是一個穩定的,實際在它的,如果有這個,再把它放慢動作你就知道說,就是忽而有忽而沒,生滅不斷的。如果再把它加快速度,有些影視處理的時候你就是放快嘛,就跟那個快進一樣,你仔細看看,是不是那樣的,就是起滅生滅不斷。來的時候沒有一個地方,從哪來也搞不清楚,這就有了。去的時候也沒有去到哪裡,「隨處滅盡」,也搞不清楚,就沒了。所有一切的萬事萬物都是這樣,所以只是有名無實,這裡說是這個「諸幻化相」,那都是說「幻妄稱相」,都是暫且把它稱之為相,這個相本身就是沒有的,是我們的一種錯覺。但是呢,幻化之相雖妄,它其性本真,為眾生本具的這個妙覺明體。你看這裡,「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這一句話很有意思啊,如果讀過《中論》的人,《中論》,三論下面不是就是,天台宗後來也是依照這個偈子悟的三觀嘛。大家聽過一個叫做,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聽過吧。這裡的「諸幻化相」,就是講的因緣所生法。能所,能成所成的根身器界,叫做因緣所生法,所以說「一切浮塵諸幻化相」。那麼「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就叫做我說即是空。都是假的嘛,對不對?那麼雖然我說即是空,可是它是「幻妄稱相」,就是說依照世間法的話,還有十法界,種種的地獄、惡鬼、畜生、人、天、鬼、畜、六凡、四聖,一切的依正差別,還是有這個說法的。我們的四種國土,三界六道,這就叫亦為是假名,它是假名呀。那麼「其性真為妙覺明體」,這就是亦是中道義。雖然是假名,可這個幻相就是真相,就是本體。一句話說的,所以大家學習這個佛的經典論著呀,看祖師們的這個註釋呀,確確實實他永遠都不會違背緣起性空。一違背,就說明與大乘佛法不相應了,錯覺錯知了。所以這裡這一段話。那麼下面你看,「如是乃至」。
這裡就開始講到「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那我們要這裡講一下這個四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總而言之呢,盡世間所有的法,色心法不會出這四科的。
五蘊大家知道,色受想行識,對吧。那麼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心法。
再比如說這個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發現了嗎,眼耳鼻舌身是物質,這個意是心法,是精神。
那麼這個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感這個外在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對吧。那麼只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是心法,其他的十一處都是色法。
那我們就發現了說,萬法不離這個色心二法,明白吧。那為什麼要這裡講到說從四個方面來講呢?就是根據人的心性。有的人啊,他執著,不管是色法或者心法,他都執著得很淡,一講就明瞭。這個時候佛講法就只會講色心二法,你就明白了,就是精神,就是物質,對吧。
那麼如果有的人,他迷色迷得比較輕,執著色比較輕,色就是指的物質,不是酒色財氣的色,那麼執著這個心比較重,就是心法比較重,那就要給他講什麼呢?講這個五蘊之法,明白吧。色法輕就略講嘛,一個色,五蘊之法會在受想行識全是心的層面,那就要給他細講。這是對於這個迷色法比較輕,但迷心法比較重的這種根基。大家發現了沒有,比如說所謂的哲學家,或者做學問的,很可能他對世間的這些財呀,這個物質呀,住的呀,每天的這些享受,吃的呀,他不太在意,可是他就對這個學術呀,就忘我的這種鑽研精進,甚至就日子過得怎麼樣,妻兒老小都可以不管。他深深地執著這種哲學、思辨、邏輯、形而上的東西,就這一類的。這就是為迷色輕、迷心重的人一般講這個五蘊法,能聽明白吧?
那麼有的人,如果說這個迷色比較重,迷心比較輕的,那就講六入法,眼耳鼻舌身,這是色法。大家發現比如說藝術家,你發現了沒有?藝術家他對於什麼這些哲學思辨他不太,他是無限的美好的描繪、表達、誇張,就是在這個色相上來。還有商人,商人他什麼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商人也是,他不管你什麼學問或者怎麼樣,他是商業操作,他以盈利為目的。你什麼這些學問,他有錢了以後可能他追求點學問,還弄個文縐縐的。但是本質上他是以執著色法為重,心法為輕,他不在乎這些理論什麼的東西。
這就是人的根性。當然這個沒有褒貶的意思,就是從這兒分析,你看佛講法面面俱到。本來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四科是一個法。大家要記住哦,不是因為這裡講到說,從十二處至十八界,這是講的每一個法每一個法不是說割裂開來,是十二處就是這一塊,十八界就是那一塊,不是這樣的,包括五蘊六入。所以大家呢,要從這點來講,要明瞭到這個講法的他的一個範式,為什麼要這裡講到四科。可是歸根結底,不出色心精神物質層面。所以在這裡講到這個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時候,它所有的色心二法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都在生滅之中,沒有一個定性。那我們就要告訴大家,為什麼這裡叫講到這個四科呢?一般的我們很難看到,是虛的是什麼呢?就是這四科來講,其他的法我們容易發現它的虛幻,對吧。可是這四科我們就很難,凡夫、外道基本上都是把它執為實有的。比如說,我們這個凡夫外道執五蘊之法,他認為是實有的。二乘呢,就是小阿羅漢證到這個,小乘他證到果以後,還是覺得這個五蘊、六入之法它是心外之法,就是說現前心外有這麼一個道理,這個法一定是真的。他是這個水平。包括我們大乘佛法裡面的法相唯識宗,唯識宗不是說萬法唯心麼,對吧,可是他只有說是萬法唯心,忘了心唯萬法的時候,就會容易落到這個說,雖說人無我,法無我,二無我,可是他還是在這個名相上鎖定不離,出不來。所以你們不知道聽過說,學唯識進去容易出來難,有這麼一個嘛。所以整個佛法都是這樣,在此就會這些相,入這個性。
這是我們如果說,從剛才講到前面的阿難這個「汝猶未明」的話,就不能夠在這個,「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你看你就不能知道這個,你也悟不到這個真常的這個性中,在這個裡邊,什麼去來呀、迷悟呀、生死呀,等等這些都了不可得。大家想想,為什麼去來呢,一切法無動轉者呀,《物不遷論》裡邊說無動轉者。引這個經典裡邊講到的,沒有一個去來,我們常說無量劫中,常說從哪輪迴至,從過去世輪迴到現在,將來無量劫中還要輪轉而去。這是錯覺。我們一念為迷,說要從迷轉悟,這也是錯覺。我們以為生生世世,一生又一生,生此死彼,還是錯覺,皆是幻相,《楞嚴經》裡面這麼告訴的。所以整個的這個萬法,大家想想,就跟做夢一樣,一夢夢進去,夢裡邊哎呀走了不知道多少路,行了幾千里,可是一夢醒來,連這個床鋪都沒有離開過。大家要悟,整個萬法都是這樣的。一念妄想,神遊三千大千世界,可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哪一處不是這一念呢?所以從這點,我們就要下面開始即妄即真,會五陰即藏性。但是下面的這些經文它是一段一段的,比較就是說羅列性和這個步調一致,所以我們學一段,慢慢地就下一段就可以知道說,它是怎麼一個講理的。從現象上我們這麼悟,從理論的推比上,佛在這裡講得非常清晰。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這我們就是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這五段,我們一次讀一段,慢慢地來。好,一起來。
「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阿難!譬如有人,以清淨目,觀晴明空,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則於虛空,別見狂華,復有一切狂亂非相。色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從空來,還從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虛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華相起滅。如阿難體,不容阿難。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即此華性,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就到這裡。這一段呢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是會五陰即藏性。為什麼這裡講到,你看前面說,「阿難!云何五陰,本如來藏真如妙性?」這句是獨立出來的,就是設問一下說,為什麼說五陰,就是我們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前面說了半天,講了好大一段時間指的這個見性,好不容易指出來了,你現在又說色受想行識,就是身心世界都是這樣。就是好不容易才明瞭是有這麼一個,現在覺得又說都是這個,怎麼搞的呢?為什麼說五陰呢?這個呢,我們首先看看這裡講到說,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在前邊我們表達不是都是說見性,對吧,妙覺明心、真如、妙覺見精,等等這些。在此文之後,就開始把這個見性轉稱為如來藏妙真如性了,基本上統一了,就是這麼來稱謂的。所以,我們在聽聞這個往下講的時候大家要知道,這個為什麼叫如來藏?這個不變的心體叫做如,那麼表這個隨緣之用叫做藏,含藏。為什麼說是含藏?就是說色受想行識,一一諸法皆在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中所含,所以這叫做如來藏妙真如性。而且這裡講到五陰的話,我們往往首先都是從,五陰列在首位,對吧,特別是把這個色陰列在五蘊之首。你看《心經》裡面講到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就是說我們破這個妄想呀,雖然它有廣有略有開有合,可是一般我們破妄想的話,總之就是色心諸法,就是五蘊諸法。那麼這個五蘊諸法呢,我們要知道,它這個從一開始萬法初成的時候,色受想行識啊,萬法初成的時候呢,由於一念無明不覺,就有了什麼呢?最開始萬法初成的時候是從什麼開始的,五蘊裡邊,色受想行識,從色嗎?從識呀!一念不覺,無明啟動,就有了分別了,對不對?有了這個識,起來以後依次,識起來了就有生滅的這個什麼呢?感覺就是這個識我在思惟,念念剎那的思惟,就有了行了呀。這個行的過程中,對外再取相作想,就有了想了。有了想了就有了感受了,對於我的感受。最後所有的感受凝聚起來,慢慢地、生生世世地積累厚重就成了物質,就成了色。所以一定是先從識起,以色為終。那麼這個色就是粗重的,識就是微細的,最初的。可是我們在破的時候,五陰要滅的時候,一定要從粗重的開始。你說粗重的這個,大家要分析一下,我們就知道,色,色是怎麼來的?因緣來的呀。比如這個桌子,木頭,釘,這個釘卯,這個橫面、豎柱,等等這些,一分析色法上你就了達了。所以我們破妄的時候一定是以色陰開始,這就是就以色而顯而易見,開顯出來這個法義。那麼再往深進一步悟的話,大家想想,我們現在說這個色法,那麼光五蘊裡邊除了色以外,比如說六入裡邊的眼耳鼻舌身意,這也是色法,對吧?包括五蘊裡邊的你受,我們在感受的時候,感受外在的這個色還在,是這個色法,是不是?我們在想的時候,是不是取這個色法作種種相啊。所以說色心二法歸在一起都可以以色法,這個五蘊之法歸在一起也可以說色法,十二入,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也可以都說是色,都是色。大家想,這就是一法即是一切法,歸根結底就是一個,虛妄分別之法。所以在禪宗的門下,有祖師就講到,盡大地是山僧一隻眼。就是一切的萬事萬法,就我山僧的一隻眼而已。你看,盡大地萬法是山僧的一隻眼,大家仔細悟這個。好我們再往下貫文。
下面就理論性比較強了。你看說「阿難,譬如有人」,看到經文了嗎?「譬如有人」,這是做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說一念未動的覺體,就是我們的真如覺性還沒有無明生起的時候,這裡叫「譬如有人」。「以清淨目」,就是說還沒有幻妄出現的這個真實智慧,就是這個我們的清淨目。「觀晴明空」,就是表這個真如法界之理,還沒有起這個妄相的這個分別的時候,我們的能看的,就是能和所都是清淨無染的,對不對?還沒有分別嘛。那麼」唯一晴虛」,就是理智一如,就表示說真如妙真如來藏就像萬里無雲一樣,是晴空無染的。這四句話大家能不能聽得明白?
就是我們現在講這個法義,大家能跟得上嗎?跟得上你就要跟著,不要打妄想和這個打閑岔,因為我們整體的這個講法的時候,你看我們今天的緣分是怎麼了,不斷地開門關門,不斷地有人進出。我希望大家以後在聽法的時候,你先要把這個吃喝拉撒要搞定,然後端身正坐。我們中間給大家休息時間,你不要在這兒打岔,你一打閑岔,講者聞者都會打岔。本來的楞嚴法義已經如此的艱澀了,我們在貫的時候也不能夠隨文入觀,但是如果你這個文你貫不下來,大家一麻一木就掉鏈子了,那你坐在這兒幹什麼呢?外面那麼多姿多彩,我們這裡講的是虛妄之法。你跟不上這個虛妄你就白坐在這兒了。所以大家要把它當回事,無上甚深微妙法,要不然你煩惱了我也會跟著的。
所以說你看這裡講到,但是後面要講到說「唯一晴虛,迥無所有」,可是「其人無故,不動目睛,瞪以發勞」。就是有一個人他就,打比方呢這是,他就盯著一個地方看,久而久之看的久了就發勞了嘛,發勞了就是說,累了以後就這兒飄忽起來東西,對吧。飄過來東西這裡就比喻成什麼呢?「則於虛空,別見狂華」。狂華亂動呀,就是表達我們現在的這個現象,就是看見的這個東西。所以大家想想,我剛才一開始就問大家,一切這些都是哪兒來的?一般我們都說外在的世界虛妄不實的,起心動念一下說,你這是打妄想。可是大家看到,色受想行識已經把整個我們的世界都給顛覆盡了,都顛覆盡了。這裡講到說居然都是狂華亂動。那大家想想成佛的時候是個什麼情形,要退到純粹清淨到什麼地步呀!所以才有三大阿僧祇劫的菩提道遠。所以這裡這句話大概就是說,如果我們無明的時候不覺心動了一下,就等於說好端端的他就非得讓這個手機鈴響一下,手機鈴一響,大家都跟著動了,這就叫做業相,有了業了呀,造作了。業,由這個業就轉成能見,大家都聽到了,就轉成什麼了,轉相了,由能見故就轉成這個境界相了。這就叫做這個現相,現出來了。現相既成,凡夫就在這裡邊就覺得說真的有一個東西存在。二乘又說這裡邊確定沒有,這都是空的。所以就有了空色二法,一切都是虛妄之相。那我們知道,色陰原來就是這樣造成的。可是我們現在摸一摸嘛,大家摸一摸桌子,摸一摸前面的拜墊,你能把它忽地這樣跨過去嗎?可是這裡他說是虛妄的,可見我們執著、分別、妄想、貪念根深蒂固,我們常有一句話叫執以為實呀。
所以這裡的狂華喻其實它有兩種內涵,一個是這個相是妄的,整個這個狂華的這種相,是由於這個眼睛它不動,它就瞪著那兒,執著啊,就瞪著不放呀,所以眼睛裡面生出來這個狂華,它並不是實有的。這是第一重內涵。
二一重內涵就是我們下面一直貫文大家要理解,雖然這個狂華是依空而現的,對不對?可是這個華體就是空體,華的體就是空性的體,就是性真的,性是真的,就在這個狂華亂舞中體現。
所以這裡講到說,「云何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首當其衝就是色陰呀。那麼下面這一段就是給大家貫一下了,又講到為什麼說色陰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這裡講到你看下面講到一段:「阿難,是諸狂華,非從空來,非從目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是這段話。這段話大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阿難,如果說這狂華就表我們的色,物質,現在我們看見的物質,既不是從空而來的,就是我們說的真如實相這個性,表這個,也不是從眼而來的,就是我們能見這個真如實相的這個智慧,也不是從真理也不是從智慧來的。大家怎麼理解這個真理和智慧呢?怎麼理解呢?你看我們不斷地在講這個妙真如性。如果把這個妙真如性一分為二,就真理來講,就是所有的境界上我都是平等地看待它,明白吧。就這個真智來講,說所有的相雖然現前,我在念頭上沒有一絲的分別,就叫做真智。就是這麼,可以這麼帶著地說一下,大家能聽明白吧。那麼既然有這個無分別的智,去觀這個平等的理,真理和智,這個智和理一結合就是我們這裡講的妙真如性。是不是?所以這裡講到的說,這個狂華它既不是從真理空來的,也不是從眼真智來的。那它到底是從哪來的?也不是從眼而來的。是這樣的阿難,如果,你看這裡講到說,「若空來者,如是,阿難」。如果這個狂華是從空中而來,找到這句了嗎?那麼如果空中而來,那麼還歸於空的時候,它還應該從空入,對不對,因為既然你是從空來的話,你就可以從空入呀,你有出必然有入呀。就跟我們有一道門一樣,你從這道門進來,你待會兒還得從這道門出,是不是?那麼既然是這樣的話,應有入,那麼虛空怎麼會有內外出入呢?如果有出入的話就不是虛空了呀,是不是?那麼如果你說這個虛空它不空,有出有入,那麼虛空就有了實體了,既然這個虛空有實體,那麼怎麼可能在這個虛空上面還有狂華起滅呢?就好比說你阿難你有一個實體,還可以有另外一個阿難存在你阿難的這個身子站的這個地方嗎?可以嗎?不可以。這是從空而來還是從空而入,就不可以。再一個,如果說從眼出者,你看「若目出者,既從目出,還從目入」,就是假如說這個狂華是從你的眼根出來的話,那麼從眼根出還歸於眼的時候,你應該從眼睛而入,對吧。那麼這樣的話,這個狂華的這個性它就是從眼睛出來的,那它這個出來的這個狂華,就是這個色陰,也應該有見的功能。既然有見的功能,你從眼根出來的時候,你入眼根的時候,你應該能夠反而見到自己的眼根。你看,「從目出故,當合有見,若有見者,去既華空,旋合見眼」,就是你出去的時候見到的是外面的空裡面的狂華,那你入進來的時候反觀,你應該見到眼呀,對不對。就跟我們說現在假設一下,有一個東西從我們眼出去了,那麼它要回到我們眼的時候,它肯定返過來往眼這兒走,那它一進,既然從眼出來它有見的功能,它回過來的時候就有見眼的功能,是不是?是這個意思。可是呢我們確確實實是見不到眼的。
那麼下面就是,「若無見者,出既翳空,旋當翳眼」,這是這麼一句話。什麼叫做「出既翳空」呢?如果說你認為出來的這個狂華它沒有見的功能,對不對,那麼這個狂華出去的時候,它能夠,出去了以後我們的眼睛就沒有遮擋,對吧,因為這個你看這裡說「出既翳空」,就是說這個狂華原來是我的眼睛發花了嘛,看到有幻相,那麼這個幻相已經從眼睛出去了,它只是在空中有幻相,眼睛應該沒有幻相,對不對?是這個意思,這就叫做「出既翳空。旋當翳眼」,就是回來的時候應該還能遮擋眼睛,確實沒有遮擋,這叫做「旋當翳眼」。
另外一個說「又見華時,目應無翳,云何晴空,號清明眼」,就是說既然你這個華從眼出了,那麼眼睛就應該沒有遮擋了,對吧,沒有這個病了嘛,可是為何只有見到萬里晴空的時候,你才這個眼睛是清明的眼?就是我只有見到晴空的時候。既然已經出去了,你的眼沒病了,沒病了應該見到哪兒都是這個清明眼,對吧。可是我們只有見虛空的時候才是清明眼。
那麼說了這麼一大堆,最後是什麼呢?所以你應當了悟到,在座的諸位你們應當了悟到,色陰諸法,就是這個所有萬象的這個物質之法呀,觀相原本是虛妄的,所以這叫色陰虛妄。觀其性,觀相它是虛妄的,可是觀其性,它皆不離真心當處,什麼呢?就是這個既非自然亦非因緣所成的妙真如性,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這個色法,觀相它是虛幻的,觀性就是這個如來藏性。因為這個狂華雖然在相上是虛妄的,可是性它不離這個空。這一段推理就是推的就最後要說明,這個色陰本如來性。萬事萬物當體就是真如的表現。
有時候我們,你看這就是講法講得多了,就障礙智慧了。這段我考察一下吧,能不能聽得懂?聽不懂的就聽第二段。這個一段又一段道理完全一樣。你聽熟了你就慢慢知道了。大概意思就是說,這個萬事萬物的這個物質是哪裡來的呢?咱們這是現在不是要求這個東西是從哪兒來的嗎?今天上課之前就給大家提了呀。那麼萬事萬物的物質從哪兒來的呢?佛就打了個比喻。把萬事萬物的物質比作,你現在眼睛,人的眼睛對吧,盯著一個東西看,本來這個人的眼睛盯著虛空看嘛,虛空中是什麼都沒有,表示說要告訴你這個物質本來是空的。那物質怎麼出現的呢?就是你死盯著它不放,揪著它不放,執著著不放,它就慢慢出來一種狂華亂舞的現象,對不對?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把這個當物質了。可是我要告訴你這個物質,這個狂華亂舞這個物質是假的。怎麼個假的呢?它既不是從你眼睛出來的,又不是從空中出來的,也不是從這個你能感覺到、你看這個狂華的這個感覺上出來的。所有的地方都找不著它嘛。如果從眼睛出來的話,從眼睛出來還得入眼睛嘛。從虛空出來的話還得入虛空。可是如果虛空有出有入,還能叫虛空嗎?這就不是從虛空出來的嘛。那麼從眼睛出來的話,你從眼睛出來了,眼裡邊就沒有這個狂華了,出來了呀,對不對?那麼說明這個狂華就在外面,不遮擋眼睛了,那說明你眼睛裡沒有病了,為什麼你看其他東西的時候還是有狂華呢?就比如說你看著虛空這兒出來,挪開這個地兒,我看其他地方,還是有物質。只有看虛空的時候才是清明的。既然眼睛裡面已經出來沒有了,就應該看任何,看廁所裡面都是跟虛空一樣明亮,可是廁所裡面它就是個馬桶。種種的道理說明什麼呢?說明色陰是虛妄的,明白了吧。就要說明這麼個問題。這一段經文體現的,既然色陰是虛妄,他就是要告訴你,它的相是虛妄的,可是它的性呢,當體就是這個本如來性,如來藏。就這麼個意思,明白吧?不明白了歇一會兒吧。因為我們在妄想裡面呆得太久了,稍微讓你了解一下真如就了解不了了。歇十分鐘,回過下半場的講解。阿彌陀佛。
從這個會四科開始呀它的文義就更繞口了。那麼在《楞嚴經》裡邊,他在翻譯上有時候會語句特別簡短,甚至有把主語都省略掉。所以大家在理解上的時候,在熟讀、讀熟經文之前,大家稍微貫一下,就自己預習地會一下義,看看有註解的時候自己去看一下。那麼這樣聽起來,我們會的話就比較容易上路。你想我們常說的要見道,要修道,要證道,我們現在連個道都入不了,上哪兒見去呀,都入不了呀。一聽就聽錯,就理解錯,還不好好聽。你就算聽的時候不懂的時候你就拚命地就想懂,就這都算功德。但你一下子這個,馬上一放棄,你一打妄想,那就等於說在道場而道心沒了。所以這個我們注意一下啊!
好,我們來講這個第十七講下半場的講。請大家拿起經文來,還是剛才講了色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下面我們再看這個受陰。大家拿起經文一起來讀。「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這一段找著了嗎?好一起來。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好,阿彌陀佛!那就剛才的色陰聽了半天,再我們感受一下受陰上面還是這麼講的。受就是我們的感受呀。受是以什麼為義呢?領納為義。每天我們對於外在的境界,有順的舒服的就喜歡,感受很好。有不順著自己的,就感受很難受。這就是叫做受陰。給大家講一下,為什麼這叫陰呢?你看五蘊五陰,就是它罩著我們就出不來。我們把它當真了,就被它綁定了,就聽不懂了。因為我們在想出來的時候首先得聞法,可是聞的這個法本身也是綁定層面的裡面的一個狀態,所以就如此顯得艱辛。這裡呢,佛的比喻非常到位。你看它來怎麼比喻這個感受是怎麼出現的呢?他這裡講到說,好比說有人由於這個,這裡講到的,「手足宴安,百骸調適」,什麼意思呢?就是跟我們,大家有的打過坐吧,有人打坐打的,長期堅持的話,有時候感覺會很好。坐著坐著突然就感覺到,不是禪定啊,你再別搞錯了,就跟舒服得就沒了一樣,這個身心好像沒了一樣。「百骸調適」嘛,「忽如忘生」,就好像自己不活著了,不知道到哪兒去了,融為一體了這種感覺。「性無違順」,就是外面的順境逆境沒有感覺。本來是這個樣子的,清清淨淨的,妙真如性。這是做比喻啊。可是呢,「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就是這個人無緣無故,我們現在的妄想就無緣無故,從哪兒來的,無緣無故。無緣無故他拿著,有個人在空中裡面就這麼摩。大家你看,大家試一試做個實驗,你摩一下你看這個有澀有滑有冷有熱,對吧,從初開始沒感覺,越摩越熱。這個熱從哪兒來的呢?你看你們都總是要往回頭看一下。每次我問的時候,就不當即敢說,問說這熱從哪兒來的?我問說這些東西從哪兒來的?哎喲趕緊回頭就開始想去了。那想是從哪兒來的呀?待會兒還有想從哪兒來的。你就要想妄生這個澀滑冷熱之相,我們就要悟,參這個到底從哪兒來的呀?無中生有啊。那麼這就是打了個比方,要說明我們所有的感受就是無中生有。這裡受陰當知亦復如是,就兩個手在那兒相互摩蹭了一會兒,妄生呀,你還趕緊要想說兩個手來的,妄生啊,妄想中生的這個澀滑冷熱諸相。看到這句話了嗎?所以說呢,講到受陰的時候就是的。那麼反過來,下面這段話又要亦復如是了。
怎麼說這個受陰的相是幻的,性是真的呢?現在就是從相上來破它呀。你要明白這個受陰是怎麼來的。沒個來處。為什麼說沒個來處呀?說這個受陰,就是這個觸覺的這個幻覺,由觸起的這個幻,它既不是從空來的,也不是從手掌來的。剛才我們有人有講的從手掌來的。如果說這個幻觸是從空來的話,那麼它既是從空來的,它能夠,手掌上有的觸覺,對吧,那麼這個觸覺如果你是從空中到我這兒來的,它不只僅僅能夠觸手掌呀,還可以觸身體,對不對。那麼在這種情況為什麼呢?因為它這個空性是週遍的,你的觸覺是從空來的,就能夠週遍地不止只觸手掌,還能夠觸身上呀。為什麼這裡空性還有選擇地只觸你的掌而不觸你的身呢?這是第一個說不通,對不對。
再一個,如果說這個觸覺是從手掌來的,那麼這兩個手掌沒有合之前,從手掌來的話,兩個手沒有搓的這樣,一個單掌它也應該能觸呀,對不對,為什麼非待兩個掌合才有呢?因為你是從手掌來的呀。這是第二個說不通,明白吧。
再一個,如果說,你看剛才我們講到的,再給大家配一下經文吧。你看,「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這是講的第一個不通,明白吧。第二個,「不應虛空選擇來觸」,這是第一個不通。「若從掌出,應非待合」,知道吧,就是說不待和合,這是第二個說不通。第三個說不通是開始從「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這是第三個說不通了。這句話我們來再了解一下,說如果這個幻觸它是從掌中出的話,一定又要相待說兩個掌和合的時候才能出,對吧。那麼這個時候就是手掌和合了以後,在這兒磨蹭了一會兒,這個手掌才知道有這個觸受從中而出,對不對?因為兩隻手合起來才從中而出嘛。那麼這兩個手分離的時候,它就應該這個幻觸從掌而入了。因為你合起來的時候它是從這兒出來的,那麼分開的話它就得入呀,這一切都是相對的,是不是?既然有出有入,那麼入的時候這個接近這個觸覺,因為我們從這兒蹭,感覺到是從這兒出來的冷熱澀滑嘛。那麼如果有入的時候,肯定是會最接近這個感受的這個地方先有感覺。為什麼我們的,你看這裡的,「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為什麼在入的時候這個手臂啊、手腕啊、乃至內部的骨呀髓呀它沒有這個,幻觸入時它感受不到呢?出來的時候它覺得生起來了,入的時候它怎麼入的?沒有感覺。這是第三個說不通,對不對?
那麼後面再看,「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這就是說,假如你覺得一定有一個覺知的心,有一個感覺覺知說這個幻覺出來的這個觸又出了,從手上出來了,一會又入進去了,那就說明有一個能夠感覺冷熱澀滑的東西在我們身裡邊往來,這就可名為觸了。那這個東西已經在往來了,你還何必待到合掌以後才有它的冷熱澀滑,才名之為觸呢?這是第四個說不通。
從這一二三四處說不通,所以最後講到,「是故當知,受陰虛妄」,這四句話我們好好理解一下,剛才有同修提出來。這個確實,不是說這個話不好理解,是話沒說全,比較簡潔。是故當知受陰虛妄就是,所以你應當悟知,受陰從相上來講它是虛妄的。剛才就是從相上怎麼也說不通麼,對不對?就是受陰起的這個出現,就從這四個層面你就說不通它怎麼出現,沒進沒出,隨處出生,當處滅盡,說不透。那麼就說明它本身這個相就是幻的。雖然這個相是幻的,可是不要忘了,這個虛幻之相是從我們的本性上發揮出來的,那它當體就是本性。所以他就說這個若觀其性,前面要加這麼一句,它就是既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再問一句,第二個回合你聽懂了嗎?那麼下面第三個回合就鞏固了,就明白了。好,大家一起來,讀到這個想陰了。一起來。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剛才我讀的時候,如是醋說啊。你看說著醋就想著酸了,這就是想陰。一個妄想,想,想生起來了。為什麼這裡說說著醋想著酸呢?你看佛陀多有智慧,他這比喻都是多麼的到位呀。我們說這個醋梅的時候,醋梅其實為什麼說酸呢?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酸梅,一般我們現在不是叫那個酸梅湯嘛,其實就是酸的,古時候好像是叫醋梅吧。那麼好比有人在談說到這個酸梅的時候,想到梅子的酸味,對吧,這不是望梅止渴嗎?就是說打比方其實是我們的意識妄想之境,但是我們對這個境取這個種種境相,做了種種妄想。我們的想陰呀,就是色受想行識,想的這個層面就是這麼來的。再另外一個,這個口中自然會有口水流出,就是因為你取相而有想了呀。
另外一個比喻也是同樣的非常精準,你看,心中思惟,如果你的腳踏在這個懸崖萬丈上面的情形,你就有一種恐懼感呀,腳就不由自主地往裡縮,對不對?我不知道你們現在發現了沒有,外在的旅遊不是到處在開發嗎?他開發出來一種什麼旅遊呢?就是在這個大峽谷裡邊用玻璃弄了一個完全透明的這麼一個,這個叫什麼呢?叫棧道。就讓這個好探險的人你上去給我走去。大家看到了麼,上次看到了一個照片,有的人就在那個上面走著走著就不敢動了,縮成一團就動都動不了了。大家想想,如果把這個玻璃棧道換成是木的或者石頭的,乃至密封起來是一個隧道一樣的,他根本不知道外面有懸崖,他會有害怕嗎?你看,所以佛在這裡講到,就說這所有的想陰都是我們的這種妄想假想,假的,想陰就是這麼來的。為什麼你那會兒腳下酸澀就害怕得不行呢?就是因為你取種種相,作種種想,想陰就是虛妄不實。雖然虛妄不實,可是這個虛妄不實的妄想是從哪兒的?從無生有的,這個本體生出來這個現象,那麼現象就是本體,還是如來藏性。可是它,為什麼我們見不到這個如來藏的性?就是被相給欺騙了。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破這個相,不受它欺騙,又要從幾重說不通處來講一下。這就是下面的道理了,你看亦復如是後。
「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這是告訴你說,這個假的這個相呀,就是你這個酸的感覺,流口水,致使你流口水的這個感覺,它是幻相。幻相它從哪裡來呢?你說它是從梅生的還是從口入的呀?當然這裡說的這個口入,他不是說就是這個梅從口入了,而是說這個聽到有酢梅酸梅,誰說了一聲酸梅,這個酸梅從他的口聞進,就好像說從口聽進去而出的口水一樣,是這個層面,待會兒我們就要明瞭。
那麼首先來看,你看。「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說假如我這個口水是單從這個酸梅中生出來的,對吧,那麼這個酸梅它就不要聽人家說酸梅有這個耳聞外面的聲境,聲塵的境界,對不對,它自己就流口水就好了,你為什麼要待人家說了,你的嘴才流口水呢?因為你現在說了,這個酸梅是自己生的口水,口水是從酸梅生出來的。這一個方面說不通了,對不對?
那麼如果是從這個口流出來的口水,你看,口水確實是從口流出來,可是他現在還要否定。如果是從口聽了人家說了酸梅這個話而有口水生出的話,那麼口就應該有聞聲的功能,因為你說口聽了人家說酸梅,所以你才有口水流出來。現在我們要說明,不是從口流出來的。那你說從口流出來是因為口聽人家說了,那麼口就有聞聲的功能了,就不需要耳朵來聞了。這是第二個說不通了,對不對?
第三個環環相扣,如果你說是由於耳朵聞了人家說這個酸梅,所以口裡面才有水出的話,那麼這個水為什麼不從耳朵裡流出來呢?你口在這兒摻和什麼呢?這是第三個說不通。
如此來講,我們想像自己在懸崖上踏著的這個道理,跟這個也是一樣的。為什麼呢?你想呀,如果我們想像自己腳踏在懸崖上,那麼腳心酸澀害怕的這個感覺是從懸崖生出來的嗎?是從懸崖生出來的話,那麼是這個懸崖它自己在那兒酸在那兒害怕就行了,與你的腳有何干呢?
如果是從你的腳上生出來的話,你的這個腳自己就能夠生這個酸澀這個害怕的感覺,為什麼還要花心思去想像自己在懸崖邊上呢?這是懸崖這個比喻,也是說不通。
一二三四,四說不通,是故當知,你阿難應當知道想陰虛妄,你取種種相,作種種想的這個相是虛妄的。但是若觀其性,它的性就是本非因緣而生,也不是自然而生的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個經文怪得很,你看他只把修飾詞說出來,作到最後一句的時候,我們一般都很難想像這是什麼意思呢?他就是要表達,想陰的這個相是虛妄,但是性就是這個如來藏性。但是他沒有說這個性就是如來藏性,而說了這個如來藏性它不是因緣所生、自然生的,他作了一個修飾詞在這兒表達,沒有說主語,大家發現了沒有?所以我們一學越學,慢慢後面就熟了。要不然從這個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他都是這麼表達,你就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了。他前後說的沒說全話,隱說的。這個想陰我們聽明白了沒有?
其實有時候我們說色受想行識呀,從想陰,因為一法皆是一切法,從想陰破的時候也是比較容易的,妄想呀。你看我們大家一學佛說,一有一點兒這個起心動念都說,你一個妄想又生起來了,你取相了。所以以前的祖師們就做過偈子,做過一首什麼偈子呢?給大家念一下,他說,妄想元來本自真,就是講這個想陰即妙真如心,妄想元來本自真。除時又起一重心(塵),你想把它除滅的時候,就等於妄上加妄,想上起想了,所以說除時又起一重心(塵)。本來這個妄想的這個相就是本自真,是真的出來一個妄,但是當體妄就是真,你在上面不要分別就可以了,可是你除時又起一重心(塵)。言思動靜承誰力,就是我一開始問大家的,這個都是哪來的呢?有語言,語言表達了一個什麼東西?你作了一個思惟,在這思惟之中,這是動的,那是靜的,這是有的,那是空的,承誰力,就是哪兒來的呀?仔細看來無別人,還是說色受想行識,所有的身心世界當體就是如來藏性。只不過我們取種種相,作種種想。雖然種種相種種想,當體還是真如本性。
所以你看我們那會兒去廣東韶關雲門寺的時候,佛源老和尚給開示了一句什麼呢?我記得我們那會兒同師兄弟叫耀暘法師的,他還這個非常謙卑,很恭敬地去祈問老和尚說,哎呀老和尚,請多加持呀,我們現在還在煩惱分別之中呀。老和尚瞪了他一眼說了一句說,沒有煩惱你怎麼活呢?這就是過來人,他還哪用跟我一樣天天,頭一天晚上寫一下,第二天早上複習一下,來這兒給大家講,你們還不能干擾我,要不然這講的就要亂了。人家說法就是這樣這樣都行,隨便怎麼樣,信手拈來。《楞嚴經》,不要說楞嚴兩個字,不要說大佛頂這三個字,不要說這個如來密因四個字,不要說整個《楞嚴經》裡面的一個字,說的就是楞嚴法。所以我們從理上來推,從這個心上來悟。你看,沒有煩惱你怎麼活呀?種種想就是煩惱呀。那麼你要去這個煩惱,你不是以煩惱斷煩惱嗎?煩惱當下就是真的呀,見妄即真呀。
這是想陰。色受想,完成了三段了。我們再來看行陰,行陰的話可能更難理解了,大家用點兒心。一起來讀。
「阿難。譬如暴流。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行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若因水有。則此暴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是講到行陰了。我們一般講到說色受想,行的時候就是說遷流嘛,用遷流兩個字來表達行陰,剎那剎那不斷的,停止不住,不斷地遷流。甚至我們在表達輪迴的時候,也是一生又一生,在表達這個心念的時候,也是剎那剎那生滅。這就是所有的這個,身有生老病死,心有生住異滅,世界有成住壞空,似乎都在流動,所以叫做行陰。遷流變化。可是這裡又說,行陰也是假的,幻相,其性本真,性中現幻,破幻見性。可是我們想想,你說我們這都一輩子半輩子活過來了,你能說我不是打小一直活到這會兒的嗎?我還要從現在再活到我死的時候。這麼從真的層面來表達,我們似乎能夠理解,從妄的層面來一陷入進去,馬上就覺得這個理論不成立。這我們確實執著得太久太久了,顛倒妄想。
所以這裡佛又比喻行陰如同暴流一樣,就是那個瀑布的流水亂濺,整個這個剎那剎那念念不息,每個水滴就像波浪一樣相續不斷,前際後際還不相逾越,就像流水一樣日夜滔滔不絕,沒有停息的時候。這是講到說「波浪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說行陰就是,行陰在我們八識心田中,這個種子現行遷流變化,就如同波浪一樣前面生,後面滅,念念相續。行陰也是如此的。這是我們從相上來講。
那麼我們既然要破這個相,我們就要從理上來推了,這是又要開始講到這個講不通了。大家來看,「阿難。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他講到說,阿難,這個流性,「如是流性」,流性就比喻說這個暴流,這個行陰「不因空生」還是表達說不是從這個空中,真如實相中來的。那麼「不因水有」,這個水有我們就要注意一下,因為這裡的比喻多了一重,這個水有是什麼呢?就是表達這個瀑流,水有就是我們講到的識,這個藏識,也可以把它理解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像水一樣,那麼這個行陰就像水開始像瀑布流一樣,水滴就好像裡邊含藏的種子一樣。這是這麼一個,不因藏識而有。
還有下面一個也非水的本體,就是不是這個藏識,就是不是藏識本身,但是也不能離開空和水。行陰不能離開真如和藏性另有自體。這是多了一層比喻,就是說有一個識。有三重來表達,前面基本上都是兩重,色受想,只有這個行陰,這裡講到說這個「不因空生,不因水有,而且「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我們再往下講。不能離開空和水別有。那麼下面就開始講,說到這個說不通了。「如是阿難,若因空生。則諸十方無盡虛空。成無盡流。世界自然俱受淪溺」。這是第一重。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說這個暴流是因空生的,空中生的,十方虛空生的,那麼則十方虛空都成了無盡的暴流了,世界自然,就是整個世界那都被劫水彌滿了呀。大家還讀過《無量壽經》裡邊後一句話就是,西方三聖現前放的光明有一個比喻就說,好比說劫水彌滿世界一樣。整個虛空都是水了呀,可是事實上不上這樣的。為什麼呢?他這裡比喻到什麼呢?就是說這個真如常住的這個遍十方,如果是從心,這個行陰是從真如生的,我們形容真如遍十方界的嘛,你這個行陰是從真如生的話,你這個行陰也應該週遍十方呀。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那大家想想,諸佛菩薩證到真如了以後,那麼難道他還被這個行陰遷流變化著嗎?因為諸佛菩薩證到真如也是遍十方的,可是他已經不受,照見五蘊皆空了,不受這個色受想,特別是這個行,不在這個行之中了,那怎麼還能夠遷流變化呢?因為他證到遍十方界的真如理體。如果你說行陰遍十方理體,說明他還在行陰的遷流變化之中,可是證到這個理體以後,他就不在五陰之中了,這不是矛盾嗎?這裡就說明什麼?世界必遭俱受淪溺。就說那你的行陰就彌滿到整個世界,那怎麼可能呢?這是第一層說不通。
再看第二層,「若因水有。則此暴流性應非水。有所有相。今應現在」。這是什麼呢?又講到說如果說這個暴流是因水而有的,大家觀想一下,就是剎那剎那這一水滴是不是因水而有的。如果是因水而有的話,這個水就成為能生了,因水而有的嘛。那麼這個暴流就成為所生了,對不對?水和暴流它是兩個體,是相異的,不一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暴流的性體就不是水了。為什麼呢?因為水的性情是清的,這個暴流的性是濁的呀。清濁二相應該同時現在其前,對不對?暴流是暴流,水是水嘛。可是我們現在見到暴流的渾濁的時候,就見不到水的澄清相了,因為水即是暴流。大家能聽明白嗎?這段比較澀。再讀一遍,你看,「若因水有。則此暴流性應非水」。就是假如說這個暴流是因水而生的,那麼這個水就是能生,暴流為所生,這個暴流跟水就不是一個體了,對不對?有所有相了,就是有能生所生相了。在這種情況下,「今應現在」,就是它應該有兩個,既然暴流和水是兩個相的話,應同時都可以出現,對不對?因為暴流的相是渾濁的,水的相是澄清的,應該「今應現在」,就是現嘛,當下就是同時都可以現在其前,是不是?可是「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就是應該同時現前,可是實際情況是,我們如果見到暴流的渾濁,就是暴流正在流的特別厲害的時候,水的澄清相是見不到的。它在渾濁的狀態,水清就見不到呀。這是第二個說不通了。看見了嗎?「今應現在」嘛,這是這一句。
那麼下面就是,若即水性。則澄清時。應非水體。下面是「若離空水。空非有外。水外無流」。假如果說你離開空和水之外另外有一個暴流,對吧,「若離空水」。看到了嗎?就是意思說離開空與水外另外有一個暴流,可是問題是這個空也沒有內外,離開水也沒有暴流呀。所以說「空非有外。水外無流」。就是你現在不是說離開,你這個暴流是單獨離開空而有,離開水而有,對不對?可是這個空本身它沒有一個內外,你怎麼能說暴流離開空而有,空之外而有呢?而且這個暴流本身就是水,你離開水不可能有暴流呀。聽明白了嗎?這是又一個說不通。
種種的說不通,「是故當知,行陰虛妄」。就是我們打了一個比方,這個暴流就如同行陰一樣,本身是虛妄的,你根本不知道它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的相是虛妄的,它的性,它不知道從哪兒來到哪兒去,它從哪兒體現呢?就是從這個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所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當體就是。這是行陰了。我們再往下看,來看這個識陰。這個比喻就更有意思了。大家一起來讀。
「阿難。譬如有人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識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如是。阿難。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是故當知。識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阿彌陀佛!這個識陰這裡我們就可以,確實把它可以,定性的理解的話也可以理解成阿賴耶識。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種了別,阿賴耶識我們一般不是,這裡應該以阿賴耶識為本。阿賴耶識我們基本上都是認為說去後來先做主翁嘛,就是說我們的輪迴中所有的種子、業力、現行、含藏都是以阿賴耶識為載體,對吧,就是因為說有一個前生後世。那麼這裡你看,佛給阿難講到說,「譬如有人」,就比如說我們這個業報身,不是有前生後世嗎?你上輩子是誰,這輩子是你,下輩子又投生到哪裡,就「譬如有人」。這裡很有意思,「取頻伽瓶」,這個頻伽瓶呢,讀彌陀經裡面不是有一個迦陵頻伽嗎?就是那個鳥,這個瓶子是印度人常用的,形狀特別像那個迦陵頻伽鳥的身體,所以叫做頻伽瓶。但是它有一個特色,兩邊都有口,前後,大概我不知道是不是像我們說以前有一種象小鴿子一樣的這個壺,就是嘴上有也口,後面也有口,尾巴上也有個口。那麼這裡就為什麼取兩個口呢?就表我們的我法二執。你看佛多會打比喻呀,我法二執,就把兩個塞住了,塞住了以後,我們瓶中跟瓶外就隔開了,就以為我有個業報身,而且還是怎麼樣呢?你看「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餉就是跟資糧、跟飯一樣,就是行千里嘛,從這兒到他國,帶著我執所造的業力,我法二執所造的業力,體現在這個業報身上,阿賴耶識執持,一生又一生,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又向盡未來際,這就是從什麼呢?「千里遠行,用餉他國」。你看這個比喻的多麼的到位呀,這就是我們的識陰呀。運食千里,送給這個臨國的朋友,拿去送給他,這麼去。識陰也是這樣的。就是我們說的阿賴耶識,以為生生世世執持著種現進行輪迴。那麼這裡就要講到,既然識陰的相是這樣的,那我們就要破這個相來見它的當下的如來藏性。那麼又有幾種說不通了。
大家來看,如是虛空。你看,「阿難,如是虛空,非彼方來,非此方入「。就說這個瓶內的,這都講到這個瓶內的虛空了啊。為什麼說瓶內的虛空,就是比喻我們的識呀,我們這個識陰呀,就是藏識嘛。表這個識為什麼用我執把它塞起來,可是瓶內的空跟瓶外滿世界的空有區別嗎?有沒有?那為什麼它會隔離起來,以為就有一個我識從瓶內的這塊空裝著,這個國家到你們那個國家去呢?就是因為有塞,兩個地方塞起來了,對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問說,這個瓶內的虛空它既不是從那個裝了空的瓶子的那個地方來的,也不是從到達這個地方的地方入的,這個瓶裡的空。他在講這個瓶內的虛空呀,也不是從那兒來的,也不是從這兒入的,那它到底是從哪來的呢?大家想想我們的阿賴耶識從哪兒來的?阿賴耶識現在在哪兒呢?當下全是啊,變現出來的這些東西。所以說為什麼說五蘊呢?色就可以代表色受想行識,識就可以代表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這麼來的,阿賴耶識就這麼來的。那麼他就要問你說,這到底是從哪來的,你這個瓶子裡面裝的這點兒空是從原地兒來的呢,還是從到的這個地兒入的呢?你這個識是從哪來的?這現在都學精了,會答如是如是。
你看這裡講到了,我們還是按理來吧,「若彼方來,則本瓶中既貯空去,於本瓶地,應少虛空」。就是如果你是從那個地兒來的這塊空,那麼既然是從那個地兒來到這兒的話,那個地方就會少一塊兒這麼大的空,對不對?你是從那兒來的嘛。問題是有少嗎?對呀。
那麼如果「若此方入,開孔倒瓶,應見空出」。就是說如果這個空是從此方入的話,對吧,由到達的這個地方而入,那麼你開了這個孔,就是瓶上這個塞,倒出來的時候,應當見到進入瓶的空還從瓶中倒出來。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從這個地方入的嘛,就當地入的話,那你開了以後,你倒的時候還得給我倒在當地出來,有個空從裡邊出來,對不對?你已經由我這兒入了,我這兒也少了一塊,你得倒出來。可是能倒出來嗎?這是第二個說不通。
所以大家看看這個比喻多妙啊。你的阿賴耶識,你說沒有識嗎,確確實實這個瓶子裝的,從那個國家到了那兒的,對吧。你說有識,這個識裡面的這點兒空跟外在的虛空是一體的,就是真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妙真如性。問題是你有我法二執煩惱,色受想行識跟這個,就是色受想行把這個識給糟蹋了,糟蹋成你自以為有一個阿賴耶識前後在輪迴,妄想生出來了,相互糟蹋這五蘊。所以說相互遮擋包裹就是五陰嘛,擋著嘛。本來清清淨淨,現在你說從那兒到這兒,還把它塞起來。大家想,可是這個塞起來,一說不通,二說不通,都說不通
「是故當知,識陰虛妄」,就是阿賴耶識都是虛妄的。它的相是虛妄的。我們不是理解說我們有個第八識阿賴耶識嗎?我出去給大家講輪迴,你們要相信因果,相信輪迴,一定要得講阿賴耶識呀,不講阿賴耶識怎麼建立因果輪迴呢?可是阿賴耶識,包括因果輪迴,包括色受想行識,全是不是性的體現呢?所以說,是故當知,虛妄之外,識陰其性,若悟其性,就是既非因緣生也非自然生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大家聽懂了沒有?聽不懂的我們總的來看一下。諸位同修,卻原來大家發現了,我們今天早上也是講了一個早上的理論吧,那麼落到現實身心中,就是我們現在活著的感覺。一早上講的要告訴諸位,活著的感覺就是錯覺,但這不是錯的完全沒有的錯,而是你把它認錯了,從相上錯了。從性上來講,那是真感覺,現在我們是妄感覺。可是這個妄感覺是如此的難以,就是說把它給清洗掉,為什麼?我們現在已經成了五濁了。五陰就是可以出生五濁,大家再再地講到我們現在在五濁惡世,對吧。那麼我們早上講到的這個,由於這個五陰諸法它的相都是幻的,所以它的性當體就是妙真如性如來藏。那就說明什麼呢?色法也罷,心法也罷,萬法也罷,全體都是真如。你看,說它是假的已經太讓人難以致信了呀。大家想,我們活著的這些都是假的,你說多讓人難以置信吶。昨天我還跟同修們一塊兒,難以置信,為什麼難以置信呢?誰難以置信呢?誰難以置信?我難以置信呀。你沒有我,有什麼難,有什麼不可信的呢?所以有時候講到,這就是我執的表現。由於有我執,色受想行識一結合,一個我出現了。我出現了,外在就成了,內在一濁亂,結合濁亂,就成了五濁惡世了。
大家看吧,我們說有形有相有質量,外在的這個東西,一為我們所攀緣,對吧,那麼就名之為色呀,色法就出現了,物質就出現了。由於在這個色法上有分位差別,就是一樣一樣給它定位,有世界,有國土,有國家,有人民,有你,有我,等等這些,就有了劫數,就有了依報,就有了正報,就有了壽命,就有了這個種種的這些,總名叫做劫濁嘛。是不是?你說劫濁是不是由色法來體現的呢?劫呀,就是劫數中的成住壞空,濁亂。那麼由於我們領受種種的違順境界,起了這個嗔愛,這個貪愛或者說遠離之心,那麼於此感受之上,大家想想,就因為我們有感受才有我,對不對?有我,我見是一切邪見的根本呀。你看根本煩惱裡面,貪、嗔、癡、慢、疑、不正見,裡邊六種不正見第一個就是身見嘛,我見呀。所以這就是見濁,見解上的濁亂,整個就亂套了,幻相出現了,是不是?
那麼第三個從想陰來講,我們的六識取外在的六境,產生了六想,種種這種想,我們有時候有善的,有惡的,有無記的分別,在這個三界六塵之中不斷地起貪瞋癡,依照著虛妄之相就起了種種之想。這是想屬於什麼呀?剛才老和尚說了嘛,沒有煩惱你怎麼活呀?對,劫濁、見濁、煩惱濁呀!那麼一切的色心諸法總名為行,為什麼?它有律動節奏、妄相、生滅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基本上都是以我們的思,就是我們的思心所,百法裡面不是有一個思心所嘛,思考的思。以思為首領,三思而後行嘛。審慮思、決定思、發起思,令心造作,在三界內不斷地造這個有漏、染著這種惡業,這就叫做什麼呢?眾生都在造業呀,叫什麼?眾生濁呀!眾生濁亂,大家都在一個共同的價值取向裡面去執著,去勇猛地造業,埋頭造業。這就叫眾生濁。那麼這個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大家想想在哪裡出現的呢?就是我們的前生後世、生生世世呀。本來這個週遍法界的這個識,週遍法界的這個性,被我們眼根一看就能看這麼點兒,對吧,耳朵一聽就能聽這麼幾句,聽你說就聽不清楚他說了。那為什麼呢?聽到電話鈴就聽不懂法義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把這個週遍法界的這個識的性,把它給變成了一個識的妄,妄識。就在這個方寸之間,就這麼一點點了,就在這麼一點點的基礎上,就不斷地說,我這輩子活,活了七八十年了,對吧,下輩子輪迴又到哪個國土,這個國土是一點點,這一生的時間是一點點,不斷地一生又一生,一國又一國,六道輪迴都是一點點,打不開這個法界。這就叫做什麼呢?命濁,因為什麼呢?你的生命就這麼局限性太低了,太小了,低能兒。生生世世地流轉,這就叫命濁,所以才有生死輪迴嘛。色受想行識就造就了五濁,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是不是一回事兒呀。
那麼色受想行識又能離得開現前一念嗎?一念執著就成礙了,成了障礙就見到色了呀。這個覺知苦樂領納就有受呀。緣外界的這個境緣,有思慮之心就有想呀。剎那剎那生滅就是受。了了分別就是識。所有的這些功能都在現前一念中啟動了,是不是?無邊剎土。可是我們現在,舉體這五陰全體就在一念,我們可就是下手的功夫就不會,可惜可是的我們就是不會把握這一念,五陰。不知道所有的這一念分而論是這個五陰,實而論就是五濁,可是全體都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但是我們現在為什麼如不起來呢?說是這麼好說,如來藏妙真如性,七個字,都好像見了性一樣。見不到呀。為什麼呢?
怎麼來破,怎麼來見呢?大家看這是藕益大師給我們警醒的一句絕唱,在講《楞嚴經》的時候講到什麼呢?唯其定見分而非之。見分就是我們能見的這個幻相,所以叫見分。我們現在有見,就是有分別,對吧。光色受想行識,都是五個分別。光四科,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又是一個分別。那你這所有的分別,你能夠把它說是如來藏性嗎?所以首先是只有你並見,並見分,就是你融卻、消卻,融化合併的意思,把這個見的幻相給去掉了,這就叫非之,它是不對的。我們剛才講的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的道理就是在幹什麼呢?就在並見分而非之。你說這是這樣,那說不通呀,色受想行識都說不通,怎麼出來的?可是,你把這個分別的這個見給破了以後,怎麼樣呢?方可同時出現了一個妙用,就是方可並相分而即之,你才可以說,色受想行識當體即是如來藏妙真如性。這句話能理解吧。你看,這是祖師們說的,再讀一遍,唯其並見分而非之。妄想分別見都是不對的,你要把它消融了,方可並相分而合之,方才能知道當體,並就是當體這個相分,所有這些萬事萬物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當體即是。這就是我們說相呀,性呀。今天的,因為講法呀,今天的這個經義,文義上是有點兒澀。而且它是,就是說色受想行識,一個環節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基本上步調又一樣。所以大家聽到二三四五的時候,大概就基本上有個眉目了吧!
回去再複習一下。特別是在第五的比喻裡邊,大家再想想,第五比喻裡邊講到說,這個瓶中裡面裝了一個空,遠行千里到他國。那我妄想就以為說裝了這點兒空就是識,對不對?兩邊塞起來了,那麼我們就以為說,我識是什麼,阿賴耶識,在這個國土的時候就是哪裡呀,就是哪兒?就是娑婆世界呀。以為有我輪迴到這裡,種現相生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那大家想一想,這種錯覺,一處捨壽。比如說我們從一個國到一個國,這個空也不知道是原來地方的空呢,還是說新到地方的空?而且把這個瓶子兩邊一打開以後,裡邊的空跟外邊的空還是一個空,全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你想想,我在娑婆世界是一個瓶,到了極樂世界開一個瓶。此瓶跟彼瓶,中間的瓶,瓶裡邊的空跟瓶外邊的空是兩樣嗎?這不是恰恰一早上講的就是給你往生極樂作註解嗎?是不是?所以大家要好好悟。你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旦佛知見開了,那往生就是無生,無生即是往生,生則決定生,無生而生。去也可以說實不去,不去而去呀,實不去呀,沒有去呀。這個空你能說離開國度上的空是那兒的還是這兒的,哪裡的呀?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
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