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講)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那麼我們就是不多說閑話了,小本在一百三十五頁第三行,大本在五百零七頁的第二列。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到第八卷,今天是第四十四講了,各位同修。那麼在上一講的時候,我們從卷八講到這個起修呀,起修分了有次第,漸次一共有三個位,三個階段。
那麼這三個階段裡面呢,第一個是除助因,第二個是刳正性,第三個是違現業。我們已經把除其助因講完了,就是說容易犯戒,製造溫床,所以要把它除掉。這是我們上一講到了結尾。今天我們就開始講到這個刳正性,就是云何正性這一段。這個刳字,大家以前有接觸過什麼意思嗎?咱們中國的這個話呀,有時候確實還很,就是說基本上各地方言有很多時候暗暗地是脗合的。
我們,記得我小時候,我陝北話,陝北話裡面就刳是什麼意思?就是削剪的意思,就是拿個剪子把樹給刳一下,土話的發音就叫刳,把這刳一下,把這旁枝末葉等等給它砍乾淨嘛,所以這個樹就往上直著走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這裡的刳正性就是,什麼叫做正性呢?殺盜淫妄是生死的正性,就是滋長生死,成就生死的,所以這裡講到的說刳正性。好我們一起把這兩段讀完,就是云何正性,一直到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大家找到了嗎?好一起來。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好。這是第二和第三漸次。那麼顧名思義,漸次就是循序漸進,一次比一次高了,一次比一次深,一次比一次清淨。所以第二你看這裡講到,阿難,什麼是正性?就是殺盜淫妄為生死的正性,所以說這些眾生如果要修得入三摩地,應當要嚴持清淨戒律。那這裡講到的這個如是眾生,就是指的已經在前面斷了五辛的人了,已經可以不沾這五葷了。
那麼這樣的話入三摩地,可是三摩地屬於定力,定要由戒來發,因戒發定,因定生慧,所以這裡才說入三摩地。那麼這裡講的嚴持清淨戒律,大家,這個詞為什麼用得這麼的,在修飾上就是這麼規矩呢?就是戒律是不容毀犯的,這裡所說的嚴持就是指的絲毫都不能壞,所以叫做嚴持。那麼清淨者就是,不但是從身而言,還要從心而言,兩廂要把它照顧到。那麼為什麼說,特別是這裡提出來一個罪魁禍首是永斷淫心,然後不餐酒肉呢?因為淫是最能夠障我們的定的,大家知道一個修禪定的人,最大的障礙就是淫慾心。那麼這個殺生呢,由於我們的慈悲嘛。所以四個根本中,只有這兩個殺和淫是最重的。
這裡講到的不飲酒不食肉,就是指的,特別是酒也能亂性,也是能夠成為助淫的一個階梯一樣的,所以。這個肉則傷身,就是殺害的根本。所以這裡講到的說,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這是到了什麼地步了?即使我們吃素食,你看這個佛,他的微細的這種防範於未然。你知道我們人呀,眾生呀,他是極容易增長這種習氣。
就很簡單的你看我們常說生猛海鮮,咱們世間常說生吞活咽嘛,生吞活咽不僅僅是說活物。在這裡為了這個,常有句話叫什麼,防微杜漸是嗎?哎對。就是因為這樣,甚至連什麼呢,吃的東西哪怕你是吃素的,也要用火蒸煮熟的潔淨的食物,不要吃有生氣的,就是生的。你看就從這兒,從最容易的這個地方引發同類的這一類的習氣,把它都給斷掉。所以這一句話其實就是讓我們吃熟的,吃爛糊一點的,不要生吃活咽,包括蔬菜。有這個意思,大家看明白了嗎?所以你看後面講到的說: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不可能,沒門兒,無有是處就是沒門兒。
那麼這裡講到的說:當觀淫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為什麼在這個諸戒之中,又這裡獨把淫慾給挑出來了?就是最難斷的。大家知道我們最難斷的就是這個淫心,所謂的刳其正性,正性裡面的正性就是淫慾心,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所以佛在這裡都是狠話,大家看到了嗎?如毒蛇,如怨賊。
我記得那會兒印光法師開示的時候就是,有一些有緣的呢,他的欲心比較重嘛,所以印祖就給他開示了,就說男女都一樣,不是說好像說男的見了女色的,女的見了男色也是同樣的,就是像毒蛇一樣。所以那會兒他就為了對治這個淫慾心比較重的問者,祈問法者,他說你就當觀想,說這個,就是當觀男女行淫慾的時候,你是女的,你就當觀男根就跟毒蛇一樣,指的毒蛇的頭一樣;你是男的,你就觀這個女根猶如毒蛇的口張開一樣。就這麼跟他說,如果能這樣觀起來的話,當下這個淫心就入清涼了,就是這個淫慾火就息掉了。
所以你看,這都是有出處的,佛在這裡講到的說,一個是毒蛇,一個是怨賊。怨賊幹什麼?就害你的嘛,專門跑過來害你的。所以既然你看,佛能說這樣的狠話,當然我們聽了也應該以狠心來把它斷了,要以狠心來發願,斷這個淫行和淫心,先斷淫行,再守淫心。為什麼呢?淫慾確實是喪我們的法身,傷我們的慧命,損我們的法財,滅我們的功德,所有的這些都由於淫慾心來的。
那麼這裡這一句就是,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這是從聲聞戒法來講,就是守好身業。四棄八棄是聲聞乘的戒,比丘是講的四棄法,那麼比丘尼另外還有四條。當然這裡就不給大家細講了,因為在座的都是居家之士,那麼居士最好不要來去窺視這個出家人的戒律,這是在佛門有如法的規定,所以我們就還是依照佛祖之制。大家大概知道說,所謂的八棄就是一旦這種犯了,就把你棄在佛法大海之外了,就永遠都不在此列了,是這意思就行了,不要細講了。那麼這裡講到的說,先持以聲聞的這個身戒,小戒,執身不動了以後。
後行菩薩清淨律儀,也就是再進一步持好菩薩戒的執心不起,就是在心念上來守好。這樣的話,禁戒成就了,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了,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你看這就是指的世間永沒有相生相殺了,然後也沒有偷盜了,那就不相欠了;不相欠,那就不相還了嘛,那不是就了了嘛。大家想我們好不容易來這兒一回,輪迴到這兒,來幹什麼來了?不是討,就是還來了,不是討來了,就是還來了,因為有欠就得有還。所以這些,這一段都是比較好理解的,亦於世間不還宿債,這是這樣。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到了這地步了,慢慢就入了清淨了,修禪定會怎樣呢?這是有福利的,大家來看: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就是在這樣的清淨修行,身心清淨,修得佛的三摩地以後,就能於父母所生的肉身,也就是肉眼,就能感發這個相似的神通。因為由戒生定,由定出通嘛。通是跟空性相應的呀,跟智慧相應的,所以就是不需要天眼,不假作意,自然就能觀見十方世界了。
觀見十方世界,那麼自然能夠目睹十方諸佛。目睹十方諸佛,那麼眼有了這個通,耳自然也跟著這個通,眼耳圓通了嘛,所以不需要天耳,自然能聞諸佛說法,你看這裡叫睹佛聞法。無須他心通,就能夠親奉如來聖旨,這叫親奉聖旨,就是不需要他心通,直接就能夠跟佛心心相印。無須神足通,就能夠游十方世界,因為這裡就講到,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就不需要神足通了。
就用這個禪定智慧力,能夠知,特別是宿命清淨,就能夠有了宿命通。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大家看到這裡講到了五通,對吧,缺了個什麼通?對,缺漏盡通。這就是第二步增進修行的漸次,但是這裡沒有進入到漏盡通,漏盡通在哪裡?在第三漸次。好我們再往下看。
第三漸次就是什麼呢?要開始違現業了,違其現業。你看: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你們讀wěn呢,還是讀yǐn呀?對。你看這裡講到的就是說什麼叫做,問到說什麼叫做違現業呢?因為前面說到持戒清淨的人心中已經沒有這個,你看,貪的就是淫慾的意念。大家想為什麼你看這裡制戒這麼多,獨獨就是過來過去就說這個淫慾呢,貪淫呢?就是因為淫慾它是壞我們剛才說的,壞禪定的罪魁禍首,而且這個淫慾是跟外界的六塵直接第一攀攬的。
大家不要以為,最粗重的是男女之間的淫慾,其實我們這個淫心徹底,淫心就是什麼,是貪心。你除了說男女之間的淫慾之外,你對世間的任何一事,任何一物,任何一個情形,只要產生了貪染攀緣之心,其實就是淫慾心。這嚴格地講到的話,你看一切的聲色犬馬嘛,不僅是男女之間的這種卿卿我我,還有你對其它物質的留戀,還有你對某一個所謂的描繪的情境的一種感覺好,等等,其實都屬於淫慾的範疇。所以這麼來看的話,所以說,你看在外六塵的時候,以淫為染塵的前導。淫為染塵的前導怎麼呢?你比如說因為有聲,有聲音,那麼你就會心就留滯在這個,淫聲了,淫慾的聲上了。
那麼由於這個聲音而有色,你的心又會留戀在這個色上了。因色有香,你就留心在這個淫香上了。因香有味,你又留心在這個淫味道上了。因味有觸,你就留心在這個淫觸上了。因觸有法,你就留心在這個淫法上了。色聲香味觸法,念念都是淫心外逸的,剛才我們講到的。所以說,這個時候如果沒有貪淫的話,就不會於外塵,於外六塵就不多流逸了,不會於諸聲色等留心在上面了,不向外流了。
如果到了這樣的情況下,外境既然淡了以後,那麼一定會下意識的,這是一個必然是雙管的,外境一淡,一定會反觀自根,就是反觀我們的本根了,本心了。那麼自歸圓明的話,內觀就成了,就是向外奔逸的這個心沒了,內觀就成了。內觀成了以後,外境就全脫了,就擺脫了,桶底脫落了。所以這裡講到的說,故曰不緣,你看塵既不緣了。既然跟外境之塵不緣的話,這個時候大概到了什麼地步呢?大家知道這個時候就要起動我們圓通的一個步驟了,這個時候就是前面所說的什麼呀?入流亡所,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了,就是說到這地步了。
那麼這個時候既然塵既不緣了,就根無所偶了。根無所偶是什麼意思呢?偶是什麼意思?對,就是配偶嘛,咱們常說,就是兩個人合作配合呀。那麼既然已經根沒有配合的對像了,一定會什麼呢?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了,就是六根反流全歸一性了;既然返歸了一性了,那麼就全部沒有這個六根的六個結的用了,所以叫六用不行了。大家能跟得上吧?六用不行了,在這個時候就是前面圓通裡邊講到的什麼呢?聞所聞盡,就到了這個地步了。
大家跟著,稍微跟著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你看: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到了這個十方國土皎然清淨,像琉璃一樣,我們知道琉璃裡邊有月亮隱在琉璃一般,那就說明淨的這個相狀非常分明。身心快然,暢快安然,於妙圓平等理中獲大安隱。這個平等理是怎麼個境界呢?這個安隱是怎麼來的呢?大家知道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也就是怎麼講呢?就是說這種平等是心量平等了,身量也平等了,整個身量心量全部都週遍法界了,是這樣的一種平等。有情也罷,無情也罷,也是同體的,不分別了,不說這是有情,這是無情了。那麼自己的心,就是我們的這個本來的心,與眾生的心,與佛的心,沒有高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就到了這個地步,才是指的這裡說的妙圓平等。正因為整個平等了,一切如來所證的三德密藏,你看這裡說,一切如來的密圓淨妙,皆現於其中了。
那我跟大家說一下,到了這個反流全一,六用不行的時候,就到了聞所聞盡了,前面圓通章的。那麼到了這個譬如琉璃,內懸明月的時候,就到了覺所覺空了。前面圓通章還記得吧?到了這個妙圓平等,獲大安隱的時候,就到了空覺極圓了。最後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就是寂滅現前了。就是觀音菩薩在前面耳根圓通章講了他的一路聞熏金剛三昧,他的涅槃門就是這麼開的。你看從這三漸次裡邊,也沒有違背前面的圓通原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人即獲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到了什麼地步呢?就到了大乘的見道位了,也是我們常說的圓教的初住位。從這個位開始,就慢慢地隨著他所發起的這個修行的成就,能夠再入聖位了,見道了,見道就開始修道了。那麼進入修道位就開始安立各種聖位的名稱,後面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開始安立了,就是從見道了以後進入修道的步驟,開始了。
所以今天呢,我們把三漸次講完了以後,今天要可能這個教理上稍微有一些嚴謹,需要大家豎起耳朵來仔細地領悟一下,下面的內容呢,就是要大家的心跟進上來,我們今天抽一點時間把教理給大家稍微釐清一下。到底我們說,《楞嚴經》也是如來密因修證了義,那麼這個了義在什麼教法之中所設?那麼這個五十幾位的修證次第,它是從哪到哪?後面這一路都是修行風光呀,無限的風光下面就一步一步地給我們展露。那這個展露風光的時候,這一個到了什麼地步,最後成佛的時候從哪到哪成,這裡的所謂的無生法忍,已經到了什麼見道位,在哪個地步,從凡夫到這兒還有多遠。所以今天主要是要把這個給大家想了解一下。今天要用一下黑板,那麼坐在後面的同修呢,我們也不要著急,等會兒我講的時候你們能跟得上來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給大家今天列一下這個呢?因為這個不清楚,實在是後面的漸次沒辦法講。不急啊,待會兒,這都在經文裡邊呢,我把它連成一個表。
好,首先我們請大家先把經文翻回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的這一章來,就是觀音菩薩描繪他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的這一段。就是觀音廣陳卷第六,在小本的九十六頁。就是: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開始了啊,大家來看,這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開始,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這是一個位子。其次,如是漸增;再次,聞所聞盡;再次,覺所覺空;再次,空覺極圓;再次,寂滅現前。看到這個步驟了吧?這就是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所修的這個一次比一次寂靜、深入禪定的一個過程,得入圓通的一個過程。那這個過程,既然我們講《楞嚴經》,他無外乎就是二路圓通,都是一個圓通,對吧?一個圓通,那麼現在我們既然講到以圓通為根本的修證路,這三漸次就全部對應在這耳根圓通的步驟中了,明白吧?
那這裡怎麼對應呢?大家來看啊,再看到我們剛才講的,到卷第八了,再翻到卷第八來。剛才我們複習一下,是為了我們熟一下,還有坐在後面的,因為大家看不到,就只能聽了。翻到卷第八了,大家看到了沒有?首先第一個,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就是父母肉身不須天眼。剛才我們講到的刳正性這一段,刳正性後面的看到了沒有?說持戒以後沒有相殺相生之業了,那麼偷劫也不行了,無相負累了,世間不還宿債了。這個時候,是清靜人修三摩地,找著了嗎?大家不要看我啊,先看著經文。修三摩地開始,父母肉身不須天眼,到這個時候就出境界了。
這個境界是出到哪裡呢?你看: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然後呢,睹佛聞法,游十方界,看到了吧?宿命清淨,得無艱險,看到了吧?就這三層次第全部在哪裡了?就在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的這個級別裡,對上了吧?那麼後面看到的說旋元自歸,這到了哪裡了?到了違現業的這段中了,違現業的這一段,找到了沒有?旋元自歸,根無所偶,找到這兩句了吧?它不是連著的啊,就是我們要描繪,就到這個地步的時候就是什麼?如是漸增了,進入到剛才觀音菩薩所修的如是漸增了。反流全一,六用不行,這句話找著了嗎?就是剛才所講的聞所聞盡了。
那麼譬如琉璃,這個時候更出境界了,內懸明月,就是覺所覺空的境界了,剛才講的覺所覺空。那麼再往深了,妙圓平等,獲大安隱,就是空覺極圓了,空覺極圓的地步。最後密圓淨妙,皆現其中,就是最後的寂滅現前了。這就叫一路涅槃門,一路莊嚴路,所有的都圍繞修行的這個圓通。
那為什麼要講這個能講到這裡呢?我們要再給大家把這個配上來,就是依照著我們呀,比如說五十二階位,五十二階位待會兒不是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嘛,等覺、妙覺,對不對,從哪裡起位呢?從十信起位,十信起位配這裡,大家來看。初信,二信,三信,我把它列一下,四,五,六,七,八,九,十,這是十信位,省略一下。十信位裡邊跟這個,就是我們起步修菩薩行,開始不是要起到十信位,對吧。十信位裡邊,這個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就是到了初信,明白吧,到了初信,就是自然觀見十方世界。那麼睹佛聞法,游十方界,到了什麼呢?到了二信和三信了,就是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中的二三信了。
就等於說睹佛聞法,游十方界,有了這個功德,就等於說已經到了二信和三信了,明白吧?那麼到了這個宿命清淨,得無艱險的時候就是什麼?四信和五信了。如是漸增,就是六信。聞所聞盡,就是七信。覺所覺空,就是八信。空覺極圓,就是九信。寂滅現前,就是十信。總共就是圓通章的一路走過來的修法,到我們這裡講到的這個,就是從動靜不生到寂滅現前,到我們這裡講到的三漸次,跟我們馬上後面要講到的十信位,是完全連通的,大家懂嗎?
這個表現的我們看清楚了沒有?就是前面觀音菩薩所陳的動靜不生到寂滅現前,跟我們剛才講到的三漸次的從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到密圓淨妙皆現其中,也是一個路子,而且橫向是可以聯繫的。那麼這個橫向聯繫這是本經裡邊給我們所講的次第,對不對?那麼跟所有的就是我們整個佛法裡面所設的十信也是通的,也是通的啊。下面,這個板塊大家聽清楚了吧?聽清楚了沒有?就是圓通的步驟,跟三漸次的步驟,跟我們十信位的步驟,之間是有通的。現在就給大家已經通了,橫化了這個通了。
通了以後但是,後面要說一個什麼呢?這裡的十信不是我們籠而統之的十信了。要不然大家想想說,我們也相信三寶呀,十信的第一個信心就是,聽到三寶有沒有都心不驚動,肯定有,不懷疑了。那可能我們捫心一下,好像我也有這種感覺,那我怎麼還不能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呢?
《楞嚴經》大家說為什麼叫做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呢?因為他這裡的起信是什麼呀?是從圓教的角度起信的,就是從這個步驟裡邊,步驟之外還有步驟,是從最高的起點起的,明白吧,就是從如來密因修證的了義,從了義的起點起的。我們現在起的都是從不了義的起點起的。所以怎麼樣叫了義,怎麼樣叫不了義呢?就要往回退了,下面又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天台教下。因為我們不了解一下天台教下,今天的課就聽不明白,所以這個前步驟大家一定要聽明白。我首先問,圓通章的次第,三漸次的次第,跟十信位的次第,你們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啊,好。聽明白了。
下面我們要有一個概念跟大家說一下。大家要知道佛講法呀,是講的一代教法中,他是應機施教的。那麼應機施教,每一場法會,每一個法門,每一個角度視野,他是高低層次不一樣的。對什麼樣的根基,高根基大根基,你說低法小法就不相應了。可是還有小的根基他必須要聽小法。可是如果小的根基說大法的時候他又聽不懂,那怎麼辦呢?這就是我們天台宗智者大師,還大家記得啊,智者大師對於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作了獨屬於中國人這個微細的參差理解。參差理解是怎麼理解的?就是說把它割成四個版面,這個版面的高矮是這麼個範疇,再一個版面的高矮是這麼個範疇,再一個又高了,再一個又高了,但是它之間還是橫向聯繫的,從起點到最高點,還是從凡夫成佛的過程。
可是在始至終,一個次位一個次位,可能說這個,比如說小根基的人,他證到阿羅漢果了,大家知道我們上座部,二乘啊,他覺得證到阿羅漢果,他就認為成佛了。可是呢,如果叫圓教來講,就是最圓滿的根器的人的話,證到阿羅漢果還在哪裡呀?大家知道在哪裡?初信是初果,在哪兒呀?七信。就是我們小乘法的證到七信了,證到了阿羅漢果在圓教裡面只到七信了,大家知道吧,到了七信以後,就等於證到阿羅漢果了。所以你看剛才我們七信所對的是什麼呢?七信所對的就是這個聞所聞盡,這個時候就是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了,就是六根可以任運不染,不對外境的六塵所左右了。那如果我們按照通常的法到七信了說,這不就是點信心嘛,我也有信心,怎麼我這會兒還被六根染呢?
所以大家要理解一下,天台教法裡邊有一個叫藏、通、別、圓。這個首先了解一下,要不了解確實咱們下面講不起,就是講不下去了。藏通別圓顧名思義,我們也不要把它想複雜了。什麼叫藏教呢?就是我們說的但說三藏教。但說三藏教就是,如果一定要蓋名,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小乘法。他只修四諦,修十二因緣,證阿羅漢果,或者證辟支佛。
他就這麼個視野,他就這麼一個心量,就自己了道。那麼什麼叫做通呢?因為有一類的人呀,他也可以修藏教,他也夠得著修別教圓教,所以這一類的人呢,就看你緣法聽什麼法。你聽的,你比如說通教的根基就這一類的人呢,如果他久而久之修得就入到藏教裡邊了,他最後,大家見過那樣的人吧,修著修著就修內觀去了,這就有點意思,不一定全是,就入到藏教了。
那麼如果說他遇到大乘法了,隨著因緣他邁入大乘的話,就通到後面的別教,也可能直接通到圓教了。這是這一類的根基。那麼為什麼叫別教,這都是顧名思義,不難理解。別教就是有別於藏通前,有別於圓教後,獨對菩薩說的教法,只對菩薩根性,利他之人,界外的大法,又夠不著佛的圓滿境界,又比藏和通要超然於外。所以就說有別於前後,所以才叫別教,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大乘法,一大乘,菩薩乘。那菩薩乘之外還有佛乘呢,佛乘就是純圓獨妙的圓教。
那我們怎麼來判別這個藏通別圓,它們有什麼區別呢?我告訴你,比如說我們來觀法。觀法你像我們現在不是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嘛,對不對,又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從我們本來的這個真實相,這個現實的境界中,我們去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直至一切法都是佛法,就在這個上面見差別了。
怎麼樣?比如說修空啊,比如說空法,藏教的小乘人叫做析空,他觀的時候是析空,析法見空,分析的析。就是把這個比如說色受想行識,他一定要一樣一樣地把它分析好了以後說,原來五蘊皆空,所以叫做析空觀。大家能明白吧,析空觀。那麼這個通教的人呢,就比他厲害一點了,他也是觀空,但是他是體空觀。顧名思義,為什麼叫做體空觀呢?就是他不用去一樣一樣的,就是五蘊皆空他當體就空,直窺五蘊,當下就見空,不用說一樣一樣地在那兒羅列出來了再去說,這是一個色受想行識,然後才發現它是空的。他是當體就是空的,這就是比前者利了一點,對吧,根性就利了一點。
但是他們要記住,都修的是空觀,不見中道,大家要知道。那麼如果我們一定要嚴格地講,在這種高的思辨中,你想我們說,我們立足於有而去修空,可是大家知道空有都不是究竟的佛法。有的人適合從有修,有的人適合從空修,但是空有都是什麼呢?空是一邊,有是一邊,還不是二邊分別嘛。所以這個時候就立了一個中道,中道之觀,中觀。中觀就是只有別教和圓教,從別教開始,區別於藏通,就是從到底他是修空呢,還是見中呢。中就是這個中道之觀,在一切法上開始見,所以說。但是這個中有差別,別教叫做什麼呢?次第,次第三觀,是什麼呢?就是空,假,假就是有的意思,假有嘛,空假中,他就像析空一樣,要一樣一樣地觀,先見空,再從空入假,再從假入中,就是只能這樣去觀。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就是次第三觀,他不能夠一心三觀,也叫圓融三觀。觀一切法,不管一聲一色一香一觸,全部是什麼呢?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即假即中有另一個表達意思,就是非有非空非中。就是在這個法上就是這樣的,本來就是這樣的,你不能在上面動任何一點心思,就叫做一心三觀。說白了說俗了就是,不要在任何法上動任何一點心思,那麼這個見解跟首楞嚴一樣不一樣呢?對,所以我們下面講的漸次,跟藏通別都沒有關係,大家要知道,只就著哪裡下手呢?對,從圓教開始下手。
我們今天講的就是直接後面的位次,要不然我們會講到,通常大家可能也學了一點教理了,從十信十住十行往上走的時候,也覺得自己也有一些相應,那是常途之法。但是《楞嚴經》大家不要忘了,經題就告訴我們是什麼呀?是修證了義之法,是如來密因,如來密因就必須大開圓解,明心見性,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起修。所以圓教的起點最高,天台宗有一句話叫,以汝之果為我之因,就是你的果都不如我的因高,就是我的因地都比你的果高。你想圓教的七信了,才斷見思惑,那想想到成佛,那中間的菩薩那要高妙到什麼地步呀。如果說通教來講的話,等一下我們再來分別這個內凡外凡。這個藏通別圓,大家稍微有個感覺了吧?有沒有?
再比如說吧,比如說我們再來個區別,比如說就是藏通,藏通來講,見只見什麼呀?只見空性,不見佛性,就是中觀。我們把它講成一個佛性吧,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其實就是表現的中道妙義,也就是說見佛性。所以只有別教和圓教才能見佛性,但是別和圓之間又怎麼分別呢?因為我們只講圓,還要拋開別,別教的夠不著《楞嚴經》的這個如來密因,修正了義,因為別教(之後)還有圓教,它是不了義的。那它怎麼見佛性呢?
這個佛性就是別教不具法,圓教叫具法。什麼叫不具法和具法?大概我說白了你們就理解了。這個別教的不具法就是說,雖然見到佛性理了,但是他用的時候還跌跌撞撞的,可能就跟我們現在說,智慧是悟了,到了跟前了,他修不起來,還有習氣。這是相似的一個比喻,所以不具法就是說,沒有干擾的時候,可能他佛性在。那麼具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任何干擾,任何情況,他都能任何法上他隨時隨地念念都見佛性,所以叫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這個意思。《法華經》裡講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唯說純圓獨妙,就是這個意思。能明白吧?具法和不具法這個太專業了,有點難為大家。
那大概比個意思吧,大家都學過《法華經》吧?《法華經》,藏通別圓都依著法華的妙義給它釐清出來的。那麼還記得《法華經》上有五千人退席嗎?對吧,那就是因為他接受不了圓教,他的最高果位都在這兒,他根本就圓教的什麼修斷,他連名相都沒有聽過,他受不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聽下去他要譭謗的所以佛就默默無聲,讓他退席。就跟我們在現場有的人一樣,他聽了以後,聽《楞嚴經》他根本聽不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走了,那我們也不攔你,趕緊走吧。因為什麼?你聽不懂你還得譭謗呀,對不對?
那麼這個圓教是怎樣的呢?在什麼地方?你看記得《法華經》裡講到的提婆達多授記品,知道吧?提婆達多如果從藏教的角度來講根本理解不了,提婆達多這麼一個地獄種子,他怎麼能夠授記成佛呢?所以是從藏教的角度說提婆達多是一闡提,成不了佛,明白吧。可是如果立足於圓教的角度,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就有提婆達多授記品,這個依著經文我們就可以理解,這就叫具法,就是任何事都有可能,都是佛法,純圓獨妙。咱們《楞嚴經》為什麼一開始就是說,你要從了義起修,才是修證了義,才是了義修證呢?就是因為要圓教。好,這是又一個板塊,大家聽清楚了啊。
好。那麼我們就把藏通別全部去掉,開始立足於圓教。再來回顧一下,記得給大家講過還有一個概念,這三個概念釐清了,待會兒我們在講這個次第的時候大家就差不多了。這三個概念釐清了,就是什麼呢?第三個就是六即佛,還記得這個概念嗎?六即佛就是六個位次,從凡夫到成佛的位次。六即佛你明白了以後,就是我們理即佛,名字即佛,然後呢,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
所以你看這個教理,最好我們真修實證,或者往生,往生那兒的話,這些就一目瞭然,不用說了,你自己就知道怎麼回事。這時候你看我講的也有點就講得糊了,你們聽的時候也對不上號。這六個次位就是從凡夫到聖者,在《涅槃經》裡邊兩個比喻,所由智者大師也是承他師父的教義吧,所列出來天台教最特別的陳述的六種成佛的次位。
什麼叫做理即佛呢?就是我們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都是佛。這是從什麼呢?從理上來講的,所以叫理即佛。
名字即佛是什麼呢?到這地步的時候就開始開悟了。為什麼叫名字即佛呢?就是這個時候呢,以聽到這個不思議的佛性,然後你開了圓解了,明心見性了,明白吧,所以叫做名字即佛。就是顧名思義嘛,就是你這個號上,就是你這個整體的見解上、知見上,跟佛同儔了。但是你的煩惱一絲一毫還沒有斷,開始在哪裡斷呢?
在觀行即佛的時候開始才正修了,現在我們都屬於盲修瞎練,因為沒有開悟。所以在觀行即佛的時候,才開始邁入這個修行位次。那麼要跟大家講一下,觀行即佛修行位次的時候叫做外凡位,外凡五品位。這在《法華經》裡面有這個內容。什麼叫做外凡呢?外凡就是離見道還遠著呢,到了見道,馬上要見道的跟前了叫做內凡,外凡就說你修行離見道還遠著呢。
所以說這個就叫外凡,叫五品位,它在《法華經》裡面大家叫做什麼呢?隨喜、讀誦、講說、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這是在觀行位裡邊的所有的修行內容。那麼我們就跟大家講一下,坐下來我們慢慢消化一下,因為確實對大家來講這個可能有點難。看得到吧?好那我們都知道,就是到了這個觀行位的時候,所謂的觀行其實就是進入修行狀態了,這個時候就是全情向佛道,全情修佛法,全情要成佛。
念佛就是念佛的這個色身相好,念佛的法身實相,念念都是覺的,向佛道了,就等於說起觀行了。那麼在這個觀行的過程中,你比如說隨喜,對這個不思議的妙法,大家知道都是圓教啊,就等於說《楞嚴經》講的這個如來藏性,不是我們說聽了一下皈依三寶,就對不思議妙法起了隨喜心了,是開悟之後,對不思議妙法起了真實的隨順的歡喜了。這個功德不是我們世間的說今天接觸了佛法,看了一本經書,馬上有點宿世的善根,不在這個境界了,這是屬於藏教的境界,明白吧,我們現在的起步高。所以第一個隨喜就是,對不思議的這個明心見性的佛性之法生起了歡喜了,這個功德大得不得了。
在《法華經》裡面有一個五十人功德這麼一個名詞,我不知道你們讀過《法華經》裡面,就是對於這個法輾轉隨喜,到第五十個人的時候積攢的功德,就是一個隨喜了,另一個見他隨喜也隨喜,輾轉到第五十個的功德的時候,比什麼呢,比這個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的六道的所有眾生都成阿羅漢果,得涅槃的功德都大。大家想《法華經》五十人,五十人的隨喜功德,就因為隨喜這個佛性妙法。所以叫做隨喜品,五品弟子位,隨喜是一個內容。第二個讀誦。讀誦的時候是什麼呢?就是在修觀的時候,修觀的時候不斷地讀誦這個妙法,這個佛性妙法,那麼讀誦的時候,能夠匡正他的觀法不走偏,不散掉,一直走,一直誦,相輔相成,所以叫做讀誦。
那什麼叫做講說呢?就是不但自己能夠受用,還能告訴別人,讓別人也開悟,悟到這個如來藏性。這就叫做講說了,在講的時候自己也說,自己也講,自己也聽,那麼這個理,就觀這個不思議的如來藏性這個妙理越來越增勝。在增勝的情況下就有點能力了,可以兼執,兼執幹什麼?去修六度萬行。
六度萬行不是我們現在沒有三輪體空的那種給人家點錢,人家的那佈施就是以三輪體空為標準了,大家明白吧?所以在這個裡邊,可以兼執地去以理伴隨著他,支撐著他,依著這個理,去在事上去見這個理。就是可以在生活中,這個道理明白了以後,在生活中慢慢地可以,在生活中也起這個道理的正念了。
那麼正行六度就是什麼呢?整個他的圓滿的這個觀法已經熟了,稍微熟了,所以事和理相互圓融了。不但在理上面通了,事上在事裡邊的時候,也能夠起這個理的正觀了,也能夠起這個智慧真理的正觀了。所以在事裡邊不妨還惦記這個理,這個智慧;在理中還能夠銷融這個事,不是說一件事一件事是隔開的。這叫做五品弟子位,就屬於觀行即佛。所有開悟的人開始起修,就進入觀行即佛階段了。
那麼什麼叫做相似即佛呢?大家看,我們還在從圓教的角度,相似即佛,觀行即佛叫做外凡,相似即佛就叫內凡了,就是馬上要見道了,開始真正的好消息要來了。就是圓教的見道,見什麼?圓教的見道必須見什麼?剛才給大家講了,見什麼?對,見佛性,不是見空性,不要搞錯了。
圓教的開始內凡就是,相似即佛就要見佛性,這個內凡就是指的什麼?咱們《楞嚴經》裡邊要講的什麼呢?十信位了。那麼這個十信位大家知道,像七信的時候就證到阿羅漢果了,初信的時候是證初果,就是預入聖流。大家想想,在藏教裡面的究竟以為成佛的這個極果,就是到了極致的這個修行成就圓滿了,在圓教裡面還在哪裡呀?還在凡夫位呢,明白嗎?還沒有入聖呢,只不過是入了內凡了,比外凡稍微強一點,所以叫做相似即佛。
真正的圓教修行的最艱辛的功夫在哪裡呀?分證即佛。分證即佛是什麼?就是我們下邊要開始講的五十二個次位。
終於講到這個頭了,聽明白了嗎?因為下邊要講這個,就是前面的這個大家一定要搞清楚。那麼我們再匹配一下,就是這個六即佛裡邊,像這個名字即佛和觀行即佛,就是我們的三漸次裡面的第一漸次,明白吧?六即佛裡邊名字即佛和觀行即佛,就是我們這三漸次,剛才講的三漸次裡邊的第一漸次,在這個層面。那麼第二漸次在哪裡呢?在這個五品弟子位,就是外凡不是有五品弟子位嘛,五品弟子位和什麼呢,和十信的前五信,在我們《楞嚴經》三漸次裡面的第二漸次,跟這個是持平的。第三漸次在哪裡呀?在十信裡邊的後五信,六七八九十,就在這個第三漸次。
二漸次。一二三,第一漸次,名字即佛。觀行即佛,那麼這個觀行即佛五品弟子位是二漸次,包括了相似即佛裡面十信的前五信。第三漸次就在整個的後五信。所以大家看到了嗎,三漸次並沒有開始見到佛性,只是開始見道了,到了見道了馬上要入什麼呢?要入幹慧地了。要幹慧地一入,要開始分證即佛,但是尚還沒有到分證即佛的地步,所以在分證即佛之前,講的是三漸次,從上一講到我們剛才給大家貫完的,三漸次都在分證即佛之前。我們後面的內容開始就講什麼呢?分證即佛,它所包含的內容。那麼最後的究竟即佛就是妙覺,就是《楞嚴經》裡面的等覺妙覺。
整個這個次第大家要搞清楚。那麼在這個分證即佛上面,才真正地分了五十二位,平常也說四十二位。分證即佛是什麼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還有等覺,妙覺反正也能劃在這兒,也在佛果裡邊,要麼四十一,要麼四十二,都可以說,這所有的這些都在分證即佛之中。後面的內容我們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相似即佛我們十信還要講一下,但是主幹都設在分證即佛中了。就是後面我們要講這個一次一次的地位呀,到了什麼地步呀,出現什麼狀況呀,什麼境界,什麼殊勝等等,全部在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所以這個裡邊,還記得《法華經》裡面講到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記得吧?什麼叫佛知見?就是中道佛性。所以只有在分證即佛的時候才見佛性,才步入見佛性。十住,就是開佛知見;十行,就是示佛知見;十迴向,就是悟佛知見;十地,入佛知見。開示悟入,就是在這住行向地四個層位展開的。我覺得我是講得稍微有些清楚了,不知道你們聽明白了沒有?
因為下半場要開始就步入我們的什麼呢?就開示悟入了。那麼開示悟入之前是什麼個情況?三漸次,十信,六即佛的理即佛、名字即佛,知道吧。那麼這個名字即佛和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就是指的十信,分證即佛就是指的後面的次位,馬上要講的這個次位。還有一個大背景大家一定不要忘了,所有的這些我們都是放在哪個教下面的?對,不說藏不說通不說別,只說圓教,因為只有圓教,才跟《楞嚴經》講的修證了義、了義修證是步調一致的。
所以講《楞嚴經》的位次必須放在圓教的下面,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放在圓教的下面,那麼《華嚴經》裡面也有菩薩的位次,《梵網經》裡邊也有菩薩的位次,他都說得不一樣,你有時候就對不上,對不上號。所以說,我們現在最好是用天台宗的藏通別圓判完了以後,說原來放在圓教的下面,
那就什麼都有層次,沒有對錯,只有角度。因為我們其他的方式你覺得你這麼講不對,那個上面是那麼講的;或者說那個上面講的在這個地步,你怎麼這兒就給提到這地步了,好像兩個不一樣。所以大家發現了麼,只有站在圓教的角度才能知道包容藏通別。我們就明白說原來沒有對錯,藏教沒有錯,他說提婆達多不能成佛,是立足於藏教的角度,他就不能成佛,是對的。
可是立足於圓教的角度,提婆達多完全可以成佛,也是對的。所以他不能成佛和可以成佛全都是對的,只看你放在哪裡來講。那我們為了把《楞嚴經》的位次聽對,所以一定要知道,我們只放在圓教下面來講,所以到了七信,還只是一個阿羅漢;可是到了七信,已經就證到阿羅漢了,是這個地步。聽明白了嗎?好,那麼我們時間關係,先把位次搞清楚,下半場開始就步入這個十信十住了,開始一步一步地講。阿彌陀佛!
好,各位同修,那下面我們開始第四十四講下半場的講解。下半場的講解呢,首先還是要把這個次第再給大家說一下。就是說這些修證位次呀,佛在經典裡面說的這個名義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最常接觸的,就是《華嚴經》裡邊說的次第。剛才講了,也有《梵網經》裡邊也講,這部經裡邊也講。
那麼也以前有一些大師的註釋,他是把這個裡邊配著《華嚴經》,又有一些出入,有一些不對稱的,再進行進一步地怎麼樣去引申,去讓它盡量地去脗合。那我想是這樣的,蕅益大師有一個見解,蕅益大師有一個見解就是什麼?說菩薩不要說後面的各種諸位次了,初地一念發心的一念功德,說這個功德三世諸佛都說不能盡,就是我們最初一念發心。你看《華嚴經》裡面說,從初發心,即成正覺。那也是說的念念不離開這個圓法,圓修圓證。所以說,說不能盡,何況說這個每一位每一位,一位比一位深、一位比一位高、一位比一位廣的這些諸菩薩的功德海,那就更我們凡夫根本就搞不清楚。
所以說每一部經裡邊,你可以說有文,文也是不一樣,或者指的義也是不一樣,這很正常,因為佛他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都說不錯,看站在哪個角度。那我們在凡夫的情況下的話,你就不必要怎麼樣?不必要非要牽強貫通了,不一定非要牽強說,《楞嚴經》裡面的跟《華嚴經》裡面的怎麼樣,不需要。為什麼呢?他是只需要我們,特別是這部經典是純明圓觀的,就是圓證圓修的。那麼只要說,文又簡,義又幽,幽微難至嘛,所以說只需要我們略消文本就可以了,就是略微地這樣知道一下一路的風光。你一定要去配合的話,就成了牽強附會了。
所以我們帶著這樣的一個態度,最重要的是什麼呢?蕅益大師說,需要你觀心密證。就是你這個風光你自己去走吧,到了那兒了你就知道是這麼回事了。你看我們說十信十住十行,他每一條就那麼幾句話。那大家想想,每一地的風光幾句話能說完嗎?對吧,一念三千,性相因果本末,他說不完呀。他就是那麼一說,然後我們領略一下,是這樣來學習這個位次。特別是我們學習下面的這些十信十住的這個位次,還有一點就是我們,第一個希望我們是心裡仰慕聖境,就是對於諸聖人的一路的這種聖人風光就會覺得心起渴仰,然後去策發我們,不是去天天就在那奢盼去了,幹什麼呀,策發我們的精進修行用功,策發我們念佛趕緊往生,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也可以讓我們說,原來真修實證一路上的風光是無限的,後面的一地比一地深,一地比一地廣,風光是無限的。第三個還有一個,防止我們上下混濫。以凡濫聖就是這麼出來的,你沒有到那兒,你開始說你到那兒了,那麼依照這個次第一看,說你差得還老遠呢。說你就說,因為有一些外道魔頭就給人授記嘛,你已經到哪一信了,你已經到哪個住了。
我那會兒在微博上批了一個外道,他們那些邪見弟子們就開始說了,我說這個外道到處給人亂授記,說他已經證到什麼地了,給弟子說你已經到了哪一地哪一地了。他反駁我,說我們師父從來沒有說哪一地,只說到了哪一信了哪一住了,不說地,說給人授記說你已經到多少信了,十信了還是七信了,你已經到了哪一住了,七住了還是八住了九住了,說只說這個,從來沒有授地。你看。那真正大家想在圓教下面,你要記住啊,至少一個分水嶺,到了七信的時候就證阿羅漢果,見思煩惱都斷乾淨了。那如果從藏通別的話,那到了七信可能煩惱都沒看清楚呢,不要說斷了,所以這是不一樣的。
那下面我們就是說要進行引入一個詞,還需要給大家作一個鋪墊,就是你看第一個叫幹慧地,看到了吧?等一下我們再讀,這裡就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純是智慧,慧性明圓,幹有其慧,名幹慧地。那我們這裡又來說什麼叫幹慧地呢?幹慧地是從哪來的?
所以說為什麼說天台宗,我們學教法呀,我們說宗門教下,宗門教下,只有天台宗確實能把這個教法講得非常透徹。你看我們剛才講到的說藏通別圓,這個幹慧地呀,在圓教裡邊還不是很主要說這個名詞,這個幹慧地是引在哪裡的?通教裡面常用,通教。通教為什麼常用?因為通教不是它是等於說通前通後嘛,對吧,它都能面面俱到,所以它的闡述角度又是從一個橫向的闡述來列了十個地,這十地又是出在《般若經》裡邊。《大品般若經》裡邊又出現了十地,第一地就是幹慧地。藏通別圓的通教就是從這個,這是在《般若經》裡面是總說,是整個所有的修行,行者,統攝在這十個地裡邊。
所以這個位次來講,你比如說幹慧地,就是比如說,就是通教來講,那就通藏的話那就很簡單了。就是剛開始我們這會兒說,說的時候一切如夢幻泡影,這就是幹慧,但是做的時候夢幻不起來,所以是乾的,這個時候就能稱幹慧地了。所以說幹慧地這是第一地,是通教裡邊。為什麼通教用這個?大家來看:幹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這是就等於說修行位的,離欲地,這些之前都屬於凡夫位,頂多就是一果二果三果。只有到了已辦地的時候,就是阿羅漢果,知道吧。所以這十地跟我們後面講的什麼歡喜地、遠行地、不動地的那十地,完全是兩個概念,明白吧,它只是在通教的統攝下,又從這個角度立的。
通教裡面有一個名詞叫,三人共行十地,三人同斷見思。就是通前通後,但是你總得修吧;總得修,斷的煩惱總一樣吧。所以就是把這三種人並在一起,到已辦地的時候,就是證羅漢果了;到辟支佛地的時候,就是證緣覺果了;到菩薩地的時候就是證菩薩;到佛地,最後是佛地,就是成佛了。這是指的通教,它是這麼來編排這個證位的。
所以叫三人共行十地,就是羅漢、辟支佛、菩薩,三人嘛,小乘、中乘、大乘。三人共行十地就是指的這十地。三人同斷見思,就是都得從見思惑開始,到這兒他們都斷見思惑了,已辦地,已辦就是大事已辦,了生死了嘛,證阿羅漢果了。那麼辟支佛地,菩薩地,到這兒修,但是一定得先斷見思,再斷塵沙,再斷無明。所以這又是這麼一個粗線條,跟我們後面要講的那個歡喜地、不動地是不一樣的,兩個概念。那是常規說的十地,這個十地就是由於《般若經》裡面列了這十地,所以天台教下把它列為通教,通前通後,通用三乘。我們現在就等於說對通教也有了個了解。
那為什麼要給大家講呢?就是因為這裡圓教開始的,用圓教的法來講,借用通教的名,名詞概念,在這兒說了一下。所以我們在這裡後面看到幹慧地的時候,不要以為說它涉及到通教。因為有的人還是挺愛研究教理的,他回去一看,原來發現這說了半天說光講圓教,怎麼這出來個幹慧地是在通教的教下講得多?這是借通教之名來表圓教之法。所以這裡的圓教進入幹慧地的時候,已經就是說把三漸次乃至十信就修圓滿了,進入幹慧了。這種幹慧就是說見到佛性的幹慧,不是我們見到如夢幻泡影有點感覺的幹慧,明白吧?所以這三人都在這個範疇裡邊,但是不一樣,我們還是站在圓教的角度講。記住啊,這是幹慧地,這也算一個知識給大家說一下。
好,下面就要開始入到這個位次經文了,大家我們還是把書翻開,小本在一百三十五頁,大家一起來念,誦一遍。一直讀到這個,從阿難是善男子讀到十信位,就是所去隨願,名願心住,這段話找到了吧?好一起來。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幹有其慧。名幹慧地。欲習初幹。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真信明瞭。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
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執持智明。週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定光發明。
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好,就到這裡。這是我們就是開始從十信位講起了。那麼後面的內容就是確實是很教,單純的教理上來講。那麼盡量如果說我們有一個修道之心的話,就會確實生起非常渴往。我在備課的時候就覺得說,哎呀這麼好,哎呀這麼難。那到往後十迴向十地的時候,這真的是能夠理解說,下下位都不知道上上位的什麼名詞概念,怎麼修,怎麼舉手,怎麼投足,什麼都不知道,想都想不來。
你說我們有時候現在要講圓教,根本講不明白,只是依著凡夫心,有一個圓概念而已。那麼這裡開始就著圓教,圓教借用了通教幹慧的名詞,來形容這個時候前面所修的三漸次圓滿了以後,也就是耳根圓通上面寂滅現前的時候,就開始要見佛性了。見佛性可是在這個時候,還有這麼一個幹慧的位置,大家來看: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就是說這個時候,這種欲愛的愛河慾海已經枯竭了。因為前面所說的這個漸次之理,不是心裡就慢慢沒有這個貪淫了嘛,那這個時候三毒煩惱就不起現行了,記住到這地步的時候,三毒煩惱都不起現行,不追逐六塵了。
迴光返照,那麼這個根塵縱然相對的時候,心也不隨境轉了。大家要知道,這個時候不隨境轉不是我們說的不隨煩惱轉。不隨空轉,不隨解脫轉,不隨了生死轉,都不轉了。因為你想到七信的時候,還有一個生死,還有一個涅槃嘛,他還被轉的嘛,羅漢還被轉著呀,所以才有變易生死。
所以這個時候呢,除現前的,你看,現前殘質不復續生,什麼意思?除了現前殘留的這個我們的色身物質之外,更不再延續分段生死了,到了七信的時候分段生死就了了嘛,就了了生死了嘛。可是那麼再這個你看,執心虛明,純是智慧。就是執是執著,不是我們執著財色名食睡,執著什麼?執著有我,這是第一個;執著有法,這是第二個。人法的執著之心已得到虛明無礙了,純是人我空、法我空的這種智慧,所以說純是智慧。慧性增明,這種智慧增明圓滿,那麼這個時候,俱空就是人空法空的這個智慧就現前了,所以才能夠鎣十方界,就是照耀十方世界。盡管如此,在圓教的教中來講,只能夠算幹有其慧,叫做幹慧地。
也就是說幹慧地的這個層面在哪裡?在十信位的後三信了。前七信不是已經斷了生死了嘛,斷完生死還有後三信。這三信裡面,你世間的這個慾望呀,這個習氣呀,剛剛幹掉,也就是伏在那兒不起了,可是無明還沒有破,還沒有見中道佛性。破無明才能見佛性嘛,所以顧名思義說,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就是指的沒有跟如來的中道佛性之法的這個接上頭,還沒見道,所以叫做幹慧地。大家盯著經文。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這是十信的第一信,叫做信心。為什麼叫住呢?就是這十信呢,又是從後面的十住的初住開出來的十個位子,所以這裡邊每一信都帶有住。你看第一個叫做信心住,第二個叫做念心住,就是說這十信是十住裡面除去後九住,前一住所開出來的十種位次。什麼叫做即以此心?就是即以這個幹慧的心,證到幹慧的這個心。中中流入是什麼呢?就是以中道智來會這個中道理,全部是佛性的中道,不是偏有,更不偏空了,邁入中道佛性,那麼一一流入這個本源心地了。
所以在這裡邊,這個你看是什麼呢?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就是所有這些多生的習氣等等,開始就滅盡無餘了。因為到幹慧地的時候,就等於說頓悟了,見解就跟佛一樣了,頓悟佛,但是多生的習氣特別深,慢慢地消除,就是從幹慧地開始,十信十住地開始消除了,隨時隨地的趣向於這個初信乃至十信,所以這是幹慧地的時候讓它圓滿。
幹慧地以後就步入這個中道的時候,叫中中流入,什麼意思呢?源於中道之中,而流入法性。第一個中,就是指的這個中道的道理。第二個中呢,就是意思說這個十信,第一信就始終在這個中道道理之中,聽明白嗎?第一個中是指的中道之理,這個道理;第二個就是指的你始終就在這個中道之中,所以叫做中中流入。
那麼圓瑛法師他也講過這個中中流入,這個詞很微妙,所以大家從各個角度我們來領解一下,就更容易理解它所描繪的這個境界。圓瑛法師是指的什麼呢?就是說在這個聞性中,是指的第一個中。在這個聞性就是,還在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的聞性嘛,還是等於說沒有離開修耳根圓通的法門。在這個聞性之中,以這個中道的智慧觀這個中道的佛理。
所以第一個中是指的聞性之中,第二個中是指的中道之理。其實跟剛才講的那個住在中道之中還是一樣的道理,是不是?所以說還在這個聞性之中觀這個中道之理,所以叫中中流入。特別像通理法師他講的就是說,從這裡開始的初信,到最後的佛果,中間的五十七個位皆不離開中道,皆在中道中求證,所以叫做中中流入。還是講這個道理,只是換一種說法。
而且在這個具體的修行中,你看為什麼中中流入,中是什麼?中庸之道的意思。到了初信位,圓教的初信位,它是什麼意思呢?從以後開始修習呀,既不廢事,也不過執了。大家能聽得懂這句話,既不廢事就是說,雖然在這個中道道理之中了,可是他並沒有廢棄事相上的修行,說不需要皈依了,不需要受戒了,不需要讀誦經典禮拜佛了,都不需要了,為什麼,都是中道,一切都是佛法,就不用了。他不廢這個事,還是老老實實讓大家三皈五戒,老實修行,盡管已經見到真正的畢竟空理了,中道之理了。第二個是什麼呢?雖然不廢事,也不過執。
就像我們有些修行人一定要怎樣怎樣,今天我睡覺已經快困死了,我一定要念滿五萬聲。他不會了,他隨緣了,不執著說一定得今天修得到了這個地步,一定得把這個苦修修好,把這個功課做滿,等等這些,他也不執著了,因為什麼?那又等於說另外一種執著。就是不廢事,說明你不執著理。不過執,說明你不執著事。理事都不執著,所以不偏不倚,任運流入中道妙理,所以叫中中流入。這就是更好地理解說,具體我們生活中就是這個意思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圓通妙性逐漸就開發了,你看,圓妙開敷嘛。開發了,那麼從真圓妙,就是從已經發起的這個真妙圓通中進一步,就是等於說我們說,怎麼說呢?再給它加固,鞏固,再提升,重發真妙圓通,所以叫重發真妙。這個時候就等於說猶如蓮花開了一樣,怎麼樣呢?逐漸盛開一樣,蓮花逐漸盛開,妙性的自心本不生滅了,就相信這個不生不滅的中道佛性永遠不退失了,不會退失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這個理,他已經決定信心了,永遠不會退不會改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這個中道佛性之理。一切我執法執,你看這裡講到的,一切妄想滅盡,一切我執法執乃至空執,對空的執著妄想滅盡無餘了,只剩下這個中道純真之理彰顯在那裡,這就叫做信心住了。這是第一位。好,我們繼續往下看:
真信明瞭,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你看又來了一個念心住。就是說前面的中道純真之性,你已經不是紮實了嘛,對吧,明明瞭了了,不會再被所有的這個外在的邪說所蠱惑了。
由於不會蠱惑,所以於諸法中,就是每一個法,也就是說每天的生活中吧,每一個身心世界,都能以這個中道的正理來融匯貫通一切的事了,不是以空來融匯貫通了,是以中道正理來融匯貫通一切的事相了,所以說這裡講到,真信明瞭,一切圓通。既然能夠圓通貫化了,那麼你看,五陰色受想行識也不能覆蓋了,十二處也不能局限了,十八界也不能間隔了,因為通了嘛。既然不能間隔,那麼在所有的這個,乃至你看,不但說這個不能間隔了,在這個現生之中,就是當下的這個色身之中,應斷的習氣他能夠憶念不忘。大家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境界?就是他明明知道這個習氣,有時候我們知道,可是我們忘了斷它了,總是隨著習氣走了嘛,是不是?但是他在這個時候,就能夠說知道這是個習氣,知道這是個習氣的時候就在觀照,就在斷習氣了,不被習氣所轉了嘛。什麼是習氣呢?
我們在這裡現在最大的習氣是什麼,大家知道嗎?是什麼?說每週日都要來這兒聽《楞嚴經》,一次又一次,兩年半的時間,形成什麼了?週日聽法的這個習氣了,這就叫習氣。說一定要聽懂,一定要聽懂,聽不懂我就著急,每次都這樣著急,念念都著急,要聽懂要聽懂,又成了習氣了。所有的都是習氣,久久就成習了,一旦我們住進去就出不來了,忘我地投身到習氣了。
但是到了念心住的時候,他能夠知道這個習氣應該斷,能夠憶念無忘地斷這個習氣,不被這個習氣所轉。你想我們很多習氣嘛,一天三餐是不是習氣?早上洗臉是不是習氣?做人的時候生生世世就是這樣的。我記得小時候聽故事還說,上古的時候是三打扮一吃飯,就是一天洗三回臉,然後吃一餐飯。後邊還聽老人家講過說,不知道由於出來一個什麼神,然後出了個什麼典故,最後就轉成我們現在是三吃飯,一打扮了,早上起來洗涮一下,梳一下頭,然後一天也是三餐。這都屬於日復一日,都是念念不忘的習氣。所以真正入到這個念心住的時候,就念念不忘除這個習氣,不是念念不忘投入到這個習氣,念心住是念念不忘除這個習氣。
不但能夠憶念不忘,現生之中,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舍身受身的這個生死之中,所有應斷的習氣都能夠斷。為什麼?因為這些習氣都能夠現前。你看證到這個果位的時候,三世之中自己輪迴中所有的習氣都能現在前了,你想那是什麼境界呀。所以圓教圓教,純圓獨妙,不可思議的。到了二信的時候都這樣了,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習氣都斷了,皆能夠憶念不忘。你想我們現在修行不就最害怕的就是忘記呀,煩惱來的時候忘記智慧了,忘記佛法了,忘記念佛了。所以因為不忘對治自己的習氣,時常憶念,稱之為念心住,就是這麼個地步。開始給大家講慢點,慢慢我們就快了。
好,我們再來看第三。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惟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這是什麼意思呢?由於說這個前面的習氣全部現前了嘛,但是想把它滅盡了,還沒有完全能夠滅盡。這個時候呢,仍然以這個如來藏性,妙圓的這個悟,中道純真的這個性,來對治這個妄習。對治這個妄習的時候你看,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到了什麼程度呢?就是說磨練這個真精。就是精明是什麼意思?就是這個佛性,這個如來藏性。不斷地用這個如來藏性,用習氣來磨。因為如來藏性雖然現前了,它還不硬朗嘛,不夠鋒利嘛,不能像佛一樣,不能像登地菩薩一樣。
這個時候就在習氣裡面磨,來了妄想,他就用這個如來藏性來對治這個妄想,妄想拿他沒辦法,如來藏性就會越來越明朗,越來越就像蒸饅頭一樣,你看這裡講到的什麼呢?真精發化,就是越來越厲害了。蒸饅頭放進去的時候是那麼一小點,蒸出來的時候就怎麼樣?就長大了。就那個那叫什麼?酵母,有的是現在上那個發酵粉,是吧,酵母。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就是說,那一塊小面團放酸了以後,再和在面裡邊,放在暖的地方,第二天它都發了。這就等於說利用這個佛性的真精的能力來磨練,在妄想習氣中磨練,久而久之,就稱之為發化。發化了以後會出現一個什麼情形呢?就能夠讓這個無始的習氣,你看,通為一精明,就是所有的習氣都變成如來藏性,都變成佛性。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了,明白吧?那麼再以這個精明的如如智,不斷地進趣這個真淨的如如理,你看:惟以精明進趣真淨。這樣精進不懈,就稱之為精進心。這是第三,名精進心。
再往下看: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由於進趣真淨,不斷地精進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不住有為法了。這個智慧時時不昧,到了這個時候,這個智慧已經決定性具足了。那麼純以這個智慧去設立我們所有的世間一切法,在世事中去修行了,所以這裡稱之為慧心住。也就是說決定,住就是決定已經的意思,都是以這個般若的妙觀來觀照諸法,所以叫做慧心住,就是唯一的以智慧來所向披靡,在這個世間法中來練了,所以叫做慧心住。
再往下看:執持智明,週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既然前面純以智慧,在事林子裡面去練,那麼就是始終以這個智慧,持這個智慧來照了這個世間諸法,對吧。那麼照得久了以後,所有的世間諸法都跟這個理一樣,不是事了,都成了理了,事事如理了,所以叫做週遍寂湛。你看,用智慧照這個世間照的時候,始終這個理就現前了,叫週遍寂湛。那麼週遍寂湛。
進而再往下修,寂妙常凝,名定心住。大家看這個寂妙常凝有文章。為什麼叫寂妙,又叫常凝呢?寂是什麼意思?就是寂湛不住,大用繁興,就是寂才能稱之為妙。因為我們現在都在躁動中,那麼真正這個境界它是寂滅的,它是清淨無為的,叫做妙,所以叫寂妙。寂妙為什麼叫常凝呢?雖然在事林子裡面去修,任何事情來了,任何人事來了,他都不被驚動,不被擾亂,不動不擾,所以說常凝嘛,就是常常凝聚在那兒的意思。既是常凝,常凝聚那兒,就沒有不在定的時候,始終在定,所以叫做定心住。
再往下看,定光發明,明性深入,惟進無退,名不退心。其實這裡因為有兩個字,所以叫做名不退心,嚴格的應該叫做不退心住。也就是這個定的功夫漸漸深了以後,那麼智慧又更加地發明瞭。智慧發明瞭以後,定力就更加地深入了。這個時候定慧等持了,進入一個非常好的狀態,只有進,沒有退了,叫做不退心住。由於有這個定力相資這個智慧,所以叫做定光發明。由於有這個智慧來相資這個定力,所以叫做明性深入。所以叫定慧等持,就是惟進無退了。像以定照慧的時候,就是我們常說的淨極則光通嘛,這是以定來資慧的時候。以慧來照定的時候,就是觀世間事如夢中事,這就是智慧。所以這樣的情況就光進不會退了,名不退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住。這是什麼意思呢?心進就是定心每天都在增進。安然就是增進到什麼程度了?不要刻意了,不假功力了,都能夠任運保持了,所以叫做保持不失。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怎麼樣呀?就能夠與十方如來的真諦的這個,真如之諦的這個氣分相接了,就是跟佛的這個消息對接上了,那麼會蒙佛的這個慈光照耀,也就是等於說與佛的這個慈心氣分對接上了,油然會生起來一種什麼呢?內心自己護,外感佛來加被。
內心自己,有自己護我的修行,外有佛來護我的修行,所以叫做護法心。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到了這個時候出來什麼功德呢?內護心法,外護佛法。由內護的話,內自己的心地法門,外護佛法就是外宣說法,弘揚佛法,所以叫做護法心。
再往下: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這就是講的這個更加的奇麗了。這裡邊你看,覺明保持,能以妙力。覺明保持是什麼呢?就是在前面的這個不退心中定慧相資,不是就成了護法心了嘛。那麼這個護法心再進一步保持,以這個慧,就是慧開始發得比較佔上風了,就會成為迴向之因了。
這裡的這個迴向心主要是以慧,智慧的這種力量給體現出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叫覺明保持。那麼既然能夠保持不失,由於保持不失的這個妙慧之力,你看,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就是能以保持的這個智慧的微妙之力,回佛慈光就是回答回應佛加被過來的慈光,也就是說跟佛什麼呀?念念向佛,跟佛相應了。安住在跟佛的這種溝通中了,所以說向佛安住,目光投向這兒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來看啊,你看。
前面這個護法心裡面不是講到說,能夠接佛氣分,接到佛的這個氣分了,是蒙佛的慈光。這就說明是什麼呢?是佛心中有了自己的影了,就是我們已經在佛心中了。那麼這個位置是迴向,回佛慈光,就等於說自己的心中有了佛的影了。前面是佛中有自,現在是自中有佛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想想,佛心有自的時候呢,自己己經入到佛心中了,對不對?自心有佛的時候呢,佛已經入到自心中了。那麼佛心有自,自心有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自心入佛心的時候,自心中帶著佛,入到佛心。佛心中有自的時候,佛心中帶著自,入到自心。
本來是自跟佛相照,結果佛中有自,自中又有佛,又一層相照,重重無盡。就跟鏡子,兩邊都是鏡子,我們站中間,這個鏡子裡面影現著我,又影現著我在這個鏡子裡面的(鏡子)這個影像,都在這個鏡子裡面,重重無盡,這樣輝映出來,就是這裡講到的什麼呀?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到了迴向心的時候,所證的境界就是這麼一個。在這種時候其實就是比喻什麼呢?自心佛心既不是一體的,也不是異體的,非一非異,即一即異,強在這個無迴向中立了一個迴向心的這麼一個名詞,叫做迴向心住。
那麼再往下看,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在這樣的情況下,心光密回就是心光佛光潛通冥應了,相互呼應了,這個時候就獲得心光佛光常住,常凝不動了。到了這個地步,就開始跟無上的妙淨戒體安住了,就是無作無為,什麼都不用幹,自然而然,就不會落入到有漏的有為法中了,就叫做戒心住。
安住無為,得無遺失了,就是不會再貪著了,不會再毀犯了。這裡用戒來表法,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不會遺失了,不會有漏了。大家想想我們所有的戒不是就為了防止我們做有漏的事嘛,對不對?所以這不落有漏,就名之為得無遺失,叫做戒心住。
這裡講到的獲佛常凝,指的戒是什麼呢?叫做定共戒。說到戒了,這裡特別給大家講一下。因為戒有律儀戒,律儀戒是什麼概念呢?就是我們現在的五戒,比丘戒,製定戒相,一條一條地製定,你不能幹,都得說明,這就叫律儀戒。那麼還有一個叫做什麼呢?叫做道共戒,就是你成道了以後,只要你成道,自然而然就不毀犯了,就不會有機會,不會有因緣,不會有行為了。你比如說初果預流,證到預流果的時候,耕地的時候這個蟲子就自然而然離開他,不來讓他造這個殺生業了。你看就不用刻意去守,他就絕不會毀犯了,沒這個因緣了,為什麼?因為他住到這個道裡邊了,修道,在道上了。
還有一種叫做什麼?定共戒。就是一旦有了這個禪定以後,就不會毀犯某種行為。你比如說我們這是欲界,那麼四禪八定修到初禪以上,那麼就一定會伏到我們的男女之愛呀,什麼慾望就不會有了。這就是說得了這個定,就不會犯邪淫。這就叫定共戒,就是與定共同的戒,與道共同的戒。現在我們所說的戒大多都是律儀戒,就是這一條你不能犯,不能犯不能毀等等。還有定共戒和道共戒,那這個就是得到那個境界以後,自然而然沒有違犯,沒有漏失了。所以這裡講的應該是以定共戒為主,為什麼?因為心光密回,獲佛常凝,常凝就是定力,凝聚在那兒不動嘛。所以這裡的戒指的是定共戒,名為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那麼安住在這個清淨的戒體中,那麼就能夠依這個戒體起大自在的妙用,饒益有情呀,自在成就呀,能夠游化十方,而且所處的一切之處一念都能至,無一不會滿願,所以叫做願心住,就是想去哪兒去哪兒,想怎樣怎樣,就叫願心住。聽得怎麼樣?太好了?不會越聽越沒感覺吧?好,越來越有感覺了。這就是菩薩的位次,圓教修到十信開始,到了十信就有如此的殊勝功用了。那再往後面的十住十行的話,就更加的不可思議了。好我們還有一點時間,再把十住的十位再讀一下。好,大家一起來。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瞭。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既游道胎。
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好。這裡開始就是到了十住位了。剛才給大家講的說,一般我們在通常的位次中,十信都是十住位的初住位,又給分出來的十位。那麼我們從這裡開始。
從這個初住講起,你看: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這個圓成一心這裡就非常好理解了,因為什麼叫做圓成呢?前面的十種心不是一樣一樣地我們給大家講的嘛,到了發心住的時候,就是一心中就具足了十心,十心中每一心都具足其他心,就可以把它圓,可以說自如圓滿地把它用起來,具足起來,叫做圓成一心,十用涉入。也就是說這十種心相互攝入,相互發暉,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叫做發心住。那麼特別要給大家講一下的是什麼呢?就是前面的十信呀,《正脈疏》裡面把它判作五根五力,前面的十信。
就是我們通常三十七道品,這又是一個橫向貫通,三十七道品大家知道,這不是到了彌陀經裡面還說,到了極樂世界,水鳥樹林皆在說法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嘛。大家發現了沒有,其音演唱五根五力,那就說明往生到極樂世界,為什麼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呢?就從圓教的十信位起修了,你明白吧,就是念念都頓見佛性,而是快速見佛性了。
大家想想這個經跟經之間多微妙。那麼通理法師就判的我們前面講的十信,一二三四五指的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六七八九十指的是信進念定慧五力。根既然紮下了,力量使出來了,根一相交就拔不起來了嘛,見到佛性拔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就能夠在此而住了,所以你看第一個就是叫發心住。
這裡講到的說是善男子,這裡善男子是什麼呢?就是五根具足就叫善,五力具足就叫男,是指的這麼講的。五根五力具足了,修到這個地步了,那麼就叫善男子了。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真方便發此十心,什麼意思?還是說以,真方便就是前面的耳根圓通,還在修這個法,以這個真正的方便法門而發起這十種之心,十種信心,所以叫做發。
那麼這裡講到的說心精發暉,也就是指的依這十種心來磨練我們的習氣,以這個圓通之精越磨越明,越磨越亮,就叫做心精發暉了。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就等於說十用涉入了,上面是漸漸發暉的,這裡開始就是圓融涉入了。還記得我們三十七道品有一個別相念和總相念嗎?這個別相念處是觀身不淨,觀法無我。
四念處,四念處就是只能,觀法無我的時候就不能觀身不淨,不能觀心無常,不能觀受是苦。但是到了總相念處是什麼呢?就一念中這四種念都能夠具足了。所以這裡的十用涉入其實就等於說,類似於說前面是別相念處,這裡成了總相念了,總的可以念了。十心之中隨便發一心,其中的九種心都在這一心之中,心心都是如此,相互相入,所以說真誠無妄,叫做圓成一心,稱之為發心住。聽明白了沒有?
那好吧,今天的因為課程比較澀,也比較難,也比較深奧,繞。那我們差不多就講到這裡,先停在發心住上。回去把這十信,還有六即佛,藏通別圓,三漸次和圓通步驟再仔細仔細地回味一下,仔細仔細地整合整合,那麼可能就會稍有一些感覺吧。好,那我們今天的法就講到這裡,因為量太大了,稍微緩衝一下。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