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好,請諸位同修隨我合掌。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阿彌陀佛!請放掌。
各位有緣、各位同修,非常殊勝,今天是我們講《楞嚴經》的第七講。在我們迎請的過程中,我每次都感覺到諸佛菩薩三寶的加持。我覺得每次我們在開講的時候,一定會有諸佛菩薩來加被、來護佑,有龍天來讚歎、來隨喜。所以顯得我們來聞這個佛的正法是如此的殊勝,如此的功德。
在此之前,我們講了序分,把序分給大家貫了一遍。那麼今天,我們要開始入到正宗分。正宗分,我想對於阿難學佛入門,我們想大家學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有兩個入門方法:一個是折服。一個是攝受。
你看我們有的人去學佛,一開始初機的時候,去見法師,或者到廟裡一開始很我慢,高昂,覺得什麼都氣勢洶洶的就去了。一去以後,或見到這個法師法相莊嚴。有緣的或見到老和尚劈裡啪啦幾句,把他原來所有的固執和我慢就給打破了,馬上就入道。
那麼還有一種呢,他的心性比較淳懷,那麼這種情況下,很可能老和尚或者是法師的幾句軟語慰喻,馬上就被感化,覺得原來如此。
阿難在這個緣《楞嚴經》法會之起的這個緣起中,也是示現這樣一種情形。因為折服,有外折服與內折服。外折服就是在外面,我們滾滾紅塵裡面吃了虧了,受了氣了,定力不夠了,像阿難一樣被染著了。在此情況下,你看提獎阿難和摩登伽女都來見佛。外面已經把他折服,出不去了,道業戒體都差點沒守得住。那麼其次內折服,就是來見佛。見了佛以後,就像我們懷中藏了很多的見解、很多的道理、很多的問題,那麼在此情況下尋求解答,甚至覺得自己是對的。我們馬上(被內折服),前面的摩登伽女攝阿難入這個淫席算作外折服,現在我們馬上要進入內折服。就是今天主要展開的板塊,七處征心。
當然從攝受上,也有他攝受和自攝受。
他攝受就是佛的弟子,你看有的根性的人去到文殊菩薩幫他心開意解。有的見到維摩詰大士呵斥幾句,他自己就平了。
那麼自攝受,就是說來到佛所,讓佛來用一種智慧和慈悲來感化和開解他。那麼,阿難後面來見佛的時候,就屬於自攝受,佛來攝受他。好,我們來進入經文,大家來共同讀這一段,從阿難見佛開始,找到了嗎?一起來。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座默然,承受聖旨」。
好,到這裡。我們來看這一段。從這一段開始呢,找著了嗎?我覺得大家可能讀完了還沒找著。從這裡開始就正說楞嚴性定,待會兒我們一定要,今天要鎖定這個經文。因為我今天跟大家拿的版本不一樣,待會我再討一本過來,在多少頁多少頁開始,要大段大段的要貫了,七處征心。那麼希望我們把全部的精神都給提起來,今天一定要鎖定這個經文。找著了沒有?
阿難認識到這個多聞無功,那麼來請佛給他說這個大定。通俗的來講的話,就是說今天阿難被摩登伽女攝入淫席這個事已經敗露了,說明他的修行尚未到家。而且見佛,跟佛這麼多年,聽佛講法,從來都是如如不動,想必功夫無人能及,所以這裡阿難見佛。頂禮悲泣。
我們來仔細看這一段的話覺得很有意思,就像我們每個人從入佛門到最後迴向的一個過程。你看,在這裡阿難見佛。頂禮悲泣。好像見了佛頂禮悲泣,就如同我們皈依一樣,頂禮皈依嘛。恨無始來,是屬於懺悔,懺悔就是悔恨,我們每個人皈依的時候不是說,往昔所造諸惡業嗎,恨無始以來,那麼懺悔的時候你要出自己的罪過,就說自己罪在哪裡呀?一向多聞,主要是一向多聞這個過失。那麼發願就等於說未全道力,希望自己能夠全這個道力,得這個大定一樣。在這裡,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都等於說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迴向要得這個功德,要證這個境界。所以這一句就點開了我們整個每一個人的學佛之路和圓滿功德。
但是我們要注意一下,為什麼說阿難他有八種不思議,阿難有八種不思議,其中的一項就是法不再問,聽過佛講法以後他就可以再不要問了,就明瞭了,所以稱之為多聞第一。為什麼廣學多聞是佛法的根本提倡呀?多聞也是入道的因緣,為什麼這裡說恨無始來,一向多聞呢?問題出在哪裡呢?只因他不能從聞思修全體起步。
我們諸位知道,學佛他有一個聞思修入三摩地的過程,那麼在這個聞思和修的過程中。聞,比如說我們修行,就如同一個要學游泳的人一樣。聞的這個階段,他是不能離開岸的,每次到聞的時候,手必須搭著這個(岸),就像我們學游泳,游泳池一樣,手必須搭著這個池子的邊兒,你不可以離開這個池子的邊兒,噗通的泡到水裡面去,你沒這個本事的。所以這個時候就等於說手必須不能離岸,叫聞的階段。
那麼思的階段就等於說,你在這個過程中偶爾的可以離開岸,噗通噗通幾下,但是撐不了多久,趕緊又得靠在岸上歇一歇,因為你的水性還不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不能離岸太久的。
只有聞思起修的境界,到了起修的步驟的時候呢,你才等於說到水裡邊慢慢的,知道水性,也知道怎麼憋氣,手怎麼往開劃,腳怎麼搖怎麼擺,這樣的時候才等於說聞思修的過程。這是一個。就像學游水一樣的。
如果你聞思修不全面具備,那麼就未全道力,你的定力就不夠。只有聞思之慧,沒有定力之定,定慧不等,那麼就好像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了一半一樣。所以你看阿難在這裡就是恨無始以來,發露懺悔,說無始以來什麼意思?不是說這輩子他顯現的是佛的多聞第一的弟子,阿難過去世跟釋迦牟尼佛為同修道友,一起發心的。大家知道嗎?一起發心的怎麼回事呢?同等起步而修。但是釋迦牟尼佛主的是精進,他一向只好多聞,就喜歡聽。
所以這樣的話,對於我們諸位,也是來聽經聞法的,就有教育意義。你要聞,還要思,還要修。思修要並在一起。我為什麼每次都提倡大家一定要在道場起觀?像我從法源寺一路過來的時候也是妄想紛飛,坐地鐵到出了西四口。可是你如果起觀,你就守住這個性,你的聞性,你的見性,就守住這個性,把自己化開,整個起觀先前的境界,守在這一念中,不要動。守得調好以後,或者就把佛號提起來,完全前面就是釋迦牟尼佛,此處就是接引之路。你就一路這麼走,因為這會反正不需要你用多大的心思,和這個作意去做其他的事情。這個就是聞思修同時可以具足。光聞的話你就用分別計度,講的這個道理、這個義理、義趣一下子明白了,所有的這些就在妄想中打轉。聞的時候同時就可以起思而修,大家試一試。
所以一樣的聞,阿難由於多聞而不能救淫捨之難,但是再往後面講的時候,我們私自讀的時候也知道,《觀音菩薩圓通章》裡面講的,觀音菩薩就是以聞而思修,圓成圓通之道,證的果位。一樣的聞,兩樣分別。一個生死流轉,一個安樂涅槃。就看你會不會思修,有沒有思修與否。
所以在這裡修行。我們常說修行要識得路頭,要識路頭呀。修行無別修,但要識路頭,路頭若識得,生死一齊休。此處的阿難就沒有找到路頭。但是阿難的路頭的之錯,我們一聽說,這不就是多聞嘛,看來我們以後再不能聽經了,再不能聞法了,我得好好閉門在家裡修,就一心鎖定念佛,怎麼怎麼樣。這又錯了。阿難為什麼這裡錯,並不在於多聞,而錯在於什麼呀?前面的修飾詞大家看到了麼,一向多聞,一味的趣向多聞,從來只知道聞,而有耽擱了真修,有誤真修,這是阿難之錯。
所以說我們現在理解說這個路頭,不要說阿難這樣多聞就認為說,多聞是招禍之端了,從此就不習經教了,不受聞法了。那麼動不動就學那麼多有什麼用?記了那麼多經典等等有什麼用?就要用呀。學了這麼多就是讓你在煩惱生起來,平常日用中隨時起用,這樣才不違多聞,當日多聞,所以我們這裡就到多聞。阿難是多聞,錯不在多聞,而在於一向生生世世的習氣。多聞,那麼思修亦多這就對了。只聞而不思不修,那麼教理越多,離道越遠。一定要知道擺正這個態度。
那麼當然我們也來聽法,我個人意見覺得,諸位同修,我們聽聞佛法無非服務於兩個目標,我們多聞,一定要框在這兩處。
一個,多聞是為了信。以聞而信受,依信受而起行,最後由信入證,就是要證這個境界。我聞的不是大佛頂嗎,不是悟這個如來密因嗎,不是為了修證了義嗎?那麼你就是要信這個如來密因,信這個修證了義,信這個大佛頂,這個首楞嚴。有這個境界,有這個解脫。以信方便而入聞之境界,這是起信。
第二個就是為了證。證這個境界,為了親證我所聞的這個境界,所以我依所聞之理而勤奮起行。不能繞開這兩個。
在這種情況下,這就跟我們走入了一個良性循環一樣,以信入證,以我的信,入我想要證的境界。以證確信,以我證的境界回過頭來,確確實實真實不虛。這就對了,信證不二。那麼我們,比如說今日來聽聞《楞嚴經》,我希望我們只為解脫,除卻往生別無他求。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多聞,一向多聞之過。如法之聞,如此之聞,那麼只嫌少,不怕多。唯聞而不起觀行則是阿難此處的悔恨罪業,一向多聞。
那麼這裡說到光有這個聞而不頂事,這裡的阿難就慇勤啟請佛說修大定的方法,你看,要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這裡有一段講到說,慇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有三個概念,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個就是我們得成菩提的方便修禪定之觀。
那麼前方便得成菩提,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菩提。我們每個人都說,我是為了菩提道業,我要將來得菩提涅槃之果。菩提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證的究竟清淨之理。所謂的《維摩詰經》裡面的不二法門,《心經》裡面的照見五蘊皆空,《金剛經》裡面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等等這一切,包括親眼頓見十萬億(佛土)以外有世界名曰極樂,全部是菩提智果所感的功德。那麼這個究竟的清淨之理是不生滅不變遷的,阿難在這個淫捨裡面他就有生有滅,他變遷了,定力hold不住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生死未了。菩提就是我們說的了生死就能得涅槃,斷煩惱才能證菩提。所以這裡的菩提,漢語譯為叫做覺道,覺,覺悟的覺,覺悟之道,就是佛圓滿了無上究竟智慧的極果,這叫做菩提。
但是我們在理解這個菩提上,大家想想,佛從成佛到度眾生他是全方位一體的,把他怎麼顯現他的菩提功德呢?第一個方面,叫做真性菩提,真假的真,性別的性。什麼叫做真性菩提?就是真如自性之理,自性本覺的這個佛性。我們常講這個佛性來的話,雖然我們眾生在迷,諸佛在證,他是從來都生佛不二的。證這個究竟極致圓滿的理,我們的法身就顯現了。
所以真性菩提就是從法身的功德來講的,叫做真性菩提。那麼具足了真性菩提,他體現在哪一方面?就是他的實智菩提,真實的智慧。這個真實的智慧就唯佛能夠獨證,最究竟圓滿。窮一切我們心的本源真如之理。為什麼如來我們常說如實之道呢,說最高的境界叫真如實相,就是用真實智慧證到這個理,用這個理起真實之智,照這個本覺理。所以他講的就是般若智慧,又叫般若德,般若功德。
我不知道你們怎麼理解智跟照,理和智的關係呢?什麼叫做理?什麼叫做智?理就比如說我們剛才說的真性菩提的圓滿、無漏、究竟的這個道理,如果說他,比如說他是一種境界的話,那麼我們相對這個境界,所匹配生起的圓滿智慧,就叫做實智菩提,明白麼?本來這個菩提,他是沒有能和所的對待,但是我們在語言表達上,既然有這個真實不虛的圓滿之理,一定要相對有智慧來照。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對不對?一定要相對照的這個能照的智,這裡就表達為實智菩提。明白麼?有沒有感覺?
那麼在這個理和智的相互作用中,這個一真法界內,你還要有方便隨緣度化眾生的能力,就是第三種叫做方便菩提。什麼叫做方便菩提呢?權巧方便,自覺已經圓滿了,然後再覺他。根據前面的這個根本智,得到的這個後得智。我不知道你們每次聽到這些名詞概念的時候作何領解?什麼叫做後得智?像第六意識叫變相觀空唯後得。什麼叫做後得智呢?這個後得智就是現的他受用身,就是佛現的每一個色身,為大機說法,為小機說法,示現各種應化身,成就度生的各種事業。這個就是你應以什麼度,我就現什麼身。權巧方便,自在無礙。這就叫做解脫德。
我們剛才說:法身、般若、解脫,這是佛的三德等究竟,才能稱之為佛。這種菩提才是佛具有的菩提,阿難現在差著十萬八千里,夢都沒夢見。所以他這裡吃了虧了,他才發現說,他缺了這個大定,沒有得到菩提,沒有這個道行,所以才吃了這個大虧。所以我們在了解這個。
剛才我不知道給你們講到這個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你們有沒有暈?打個比方,祖師們怎麼表達這個呢?什麼叫做真性菩提呢?就叫做金,就一個字,黃金的金。就是這個金性,金的本質。那麼什麼叫做實智菩提呢?叫做巧金,什麼叫做巧?就是把金子做成各式各樣的首飾或者佛像或者器皿。那麼把金子做成各種各樣形式體現出來的,比如說戒指,比如說耳環,比如說項鏈。那麼你需要在上面加工的技巧對吧,那麼這個就叫做巧金。雖然有巧,可是體現的是他的金性,這叫做實智菩提。方便菩提就叫做金巧,就是金子本性不變,但是體現的是他的這個技巧功能。一會打成項鏈,這個人喜歡項鏈,他就打個項鏈給你看,這個人愛戴戒指,他就磨個戒指給你瞧。這就叫做金巧。金叫做真性菩提,巧金叫做實智菩提,金巧叫做方便菩提。總歸一體三面,就叫做圓滿菩提。
阿難這裡就是為了請這個得成菩提。那麼得成菩提為什麼這裡要請呢?你看他說道說:十方如來,得成菩提,還加了個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為什麼這裡加妙呢?第一個:阿難雖然有修,但是他是小乘之力,不能敵這個外魔,所以不成菩提。在這裡他想修這個無上一乘的菩提,再這裡說得成菩提來祈請。二一個,修菩提雖然有修,但是不是圓妙的,因為我們馬上這裡要講到的這三種奢摩他呀、三摩呀,三摩又叫三摩缽提,禪那呀,這些呀。在這裡為什麼要加妙呢?這三種也有時候也叫止觀,也叫禪定,他的這三種是所有的佛法裡面的,任何小大通途裡面,共同提倡的境界概念。
所以這些東西呢,其他的阿難或者平時在場弟子們他都聽過都知道,他現在發現,雖然修這個,現在也不頂事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他加了問這麼,這裡的楞嚴大定它屬於性定、圓定、妙定。上次不是在講經題的時候給大家講過,所以這裡他就加了一個妙字來區別於平常所見的禪定境界。在這裡,害怕說在場的聽了還是以往日的所修的這種修行法門、修行禪定為宗旨,不能顯示這個楞嚴的殊勝之處,首楞嚴的殊勝之處,所以這裡叫做妙奢摩他、三摩、禪那的最初方便。
最初方便是什麼意思?就是下手之處。怎麼開始修呢?那麼我們這裡再解釋一下奢摩他是什麼意思。這三種就是佛法中,個人在修證層面中常用到的這個境界概念。奢摩他就是意思叫做止,把我們的這個亂心先止住。為什麼止觀止觀,止觀,止在前面呢?我們想要觀,一定要先止住我這個奔騰不息的亂心,猴子先要把它拴住,那麼這個時候就叫做止息亂心。得了這個奢摩他,所謂的就是得到這個定了,這就是一般修行的第一重功夫。所以奢摩他就叫做,直白來講就是止,停止的止。
什麼叫做三摩呢?三摩我們有時候叫做三摩提、三摩地。大家去過普陀山麼?去過吧?那你還記得普陀山有個叫做佛頂山慧濟寺麼?見過麼?那記得慧濟寺入口處有一個牌坊,往入進去走的時候有明代著名的書法家董其昌題的四個字叫做:入三摩地。你們有印像麼?你看有見過的。這個就是這裡講到的三摩,漢譯為:觀。前面叫止,這就叫觀。通常在修這個禪定的程序上先止後觀,也就是說先修奢摩他,得定以後,再修觀,開智慧,破除煩惱。所以這裡的叫做觀,有時候我們叫做念處,觀,覺照,覺觀的意思。
那麼禪那是什麼意思呢?就這樣說,如果一定要把它分次第的話,那麼在這裡就是:止觀雙運之法。禪那也可以稱之為,有時候我們叫做一切定的通稱、總名,代表所有的禪定。你看六度萬行裡面:佈施、持戒、忍辱、禪定,那麼這裡的禪那就是說止觀雙運,粗淺的這麼理解。因為在這個三昧、定裡面有太多了,可是總歸入的就是首楞嚴大定。
那麼一定以三觀來分別它的話,我們一般有時候也理解為奢摩他叫做空觀,三摩稱之為假觀,禪那稱之為中觀。等等這些,我們嘗試這麼理解一下。但是我們這裡要有一個提醒大家,你看這裡說:妙奢摩他的最初方便。那就說明什麼呀?比如說阿難這裡要啟問,就是要解決現前的問題,他需要一門吃緊的下手功夫,就是就要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就說通常依問的意思的話,這裡就叫做通常意義上的奢摩他、三摩、禪那。依這個佛來答,後面佛就開始給他答了,解答的時候呢,就是必須要以這個首楞嚴大定來講。
我們這裡,諸位同修,咱們在講《楞嚴經》喲,它的級別特別高,不要忘了。所以它這裡的最初方便的下手功夫就是要開悟、明心、見性,要大開圓解,悟這個如來藏性。釋迦牟尼佛後面給答的時候,全部是從這兒起步的,超越了他這裡所說的尋常的奢摩他、三摩、禪那。所以這裡的釋迦牟尼佛答的時候呢,我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讀過《圓覺經》?我也沒有讀完,但是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圓覺經》裡邊,圓覺嘛,圓覺就是佛悟的這個圓覺之理,圓滿覺悟之理,簡單的講的話。那麼它這裡,在闡述這三種的時候,就提的層次就非常高了,比如它在講說奢摩他的時候,(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前提條件是什麼? 悟淨圓覺。在講到三摩的時候又說,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是幻化。皆因幻化。大家這些聽一下就可以了,最主要的講到這個禪那的時候,也是說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這三種講到奢摩他、三摩、禪那的時候,它就把它提升到一個什麼境界,前提條件全部要悟淨圓覺,就是要開悟,要明心見性。
所以說,我們這裡依照著尋常的理解,去理解這個奢摩他、三摩和禪那的時候,都是從我們平常的一種,慢慢從我們心的制止,跟這個妄想做鬥爭,這樣來止下來。然後起從染到淨的觀,最後好不容易從這個動入到這個定境的禪定之中。等等這些都有一個次第。但是如果依著本經而言,就不這樣修了,所以這裡講到的下手方便,就是另當別論了,他加了一個妙字,阿難。
我們大家可以做一個實驗,我們在這裡做一個實驗修一修,就比如說我現在正在講法,我觀我的煩惱,諸位觀自己的煩惱,你正在聽法,光聽你就認為說我用耳朵在聽,宏海法師用嘴巴在講,法呢,覺得說世間的都是世間法,出世間的佛法,他現在正在講無上甚深微妙佛法,這一系列等我們一系列的妄想煩惱,隨著第六意識啟動,像瀑流一樣湧出來的時候,我們就發現這些都是煩惱,對不對?那麼,比如說我這會兒起了嗔恨心,要發火,管不住了,我最近就發了好幾回火,所以祈請諸位一定要迴向楞嚴法會,要一脈相承,不能中斷。要不然現前的這個違緣就開始顯現了,平常泛泛的講的時候沒有,講《楞嚴經》的時候就不斷開始顯現了,我就感受得到。那麼我們在治這個煩惱的過程中,拚命的把它綁住、縛住、捆住,是這種狀態,是不是,這一般我們稱之為止。可是大家想一想,我們操作一下。如果這個煩惱,我現在,假設我現在煩惱了,要起這個嗔恨心,我要去止這個的時候,就是有一個對的,對立的層面,一定要把它止下來,然後自己越止就越難受,越止不住,因為以煩惱壓煩惱。
那麼最好的操作手段是,你看著:哎呦,我現在想發火,呀,我要發火了,我要發了,我要罵人,罵出來了,我要…,始終在發火的過程中,你有這個看的本事。大家發現沒,這才叫做真正的止。止是什麼意思?就是不隨了。我們六妙門裡面不是有止有隨嗎?不隨它了,如果你不隨著這個煩惱,你止住,你就看著,就看它能怎麼樣,這個時候才叫做止。所以我們《楞嚴經》裡面的水平,說這個止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了識非心才叫做止,就是我們給大家講的,決定用根不用識。你意識在紛飛的時候,你是止不住的,這時候只能說用心觀,我的根觀這個意識的狀態,它不斷的流走這個狀態,盯的死死的,看的緊緊的,這個時候,其實我們的心已經止了。
既然是這樣的一種止,那麼它的觀呢,就不是有動有靜的觀,是抹平了動靜,沒有這個,等持的一種狀態,不無不有,這樣的一種淡淡的隨順的狀態,這樣的話你住到這個定裡,那麼這個定就是天然之定,現前就是定,不要刻意去從不定入定的這個定,這是《楞嚴經》裡面的起步狀態,大家一定要把這一句關口話弄明白。
《楞嚴經》一開始悟如來藏性,因為後面的七處征心,就是為了開悟而服務的,阿難在此啟問,就是為了後面的內容所對接引發的,所以我們這裡講到止的時候呢,就說到這個妙奢摩他,三摩和禪那。這是阿難啟問也有別意,他說要妙,為什麼?他原來也有修,但是不妙啊,因為摩登伽女用咒術攝他的時候,他當時不是心裡不知道,他控制不住,將毀戒體,那麼這個時候,他就只能遙憶他的本師釋迦如來,可是如來早就在這個首楞嚴大定。所以在受供,吃飯的時候就遙知阿難已被摩登伽女攝入淫席了,就在這個定中。
一切都在首楞嚴大定之中,我再再地給大家講,一定要知道這個妙定,這個妙定修的時候最難了,所以從這裡才起步說最初方便是以究竟為方便,不從方便入究竟,這是這裡的最初方便。
這段話我們要有比較深刻的領悟,大家領悟不了了,好好再回去琢磨一下,聞思一下。否則,你平常我們所用的功夫,就是念不起來佛的時候,為什麼念不起來?因為你給自己有一個心理暗示,我現在亂的很,我現在的業障很重,我就是念不起來,因為有業障,所以我念不起來了,我宿世的惡業又現前了,馬上越念就越念不起來。你就念阿彌陀佛,其他的什麼都不管呀,哪有個業障啊?誰在障你啊?誰讓你念不起來啊?都是你自己作意的,亂的啊,這個時候你不要管亂,只管止。南無阿彌陀佛念起來的時候,不管不顧的,還哪裡有障道?什麼在障呢?所以為什麼講《楞嚴經》有障道呢,它也是逼迫著你就必須用首楞嚴大定來消這個煩惱,當下就是愛咋地咋地,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所以你看,以前我不是給大家講過,有的修行人有好幾種嘛:一種就是像小鹿一樣受了傷了,蜷曲在那,然後舔著自己的傷口,這樣的一種修行,就像我們說要出離心,看透了看破了,再也不來這個世界了,一定要往生等等這些。還有一種就是像什麼?瘋子一樣,瘋子一樣的修,就跟一個鬥牛士鬥牛一樣,管他三七二十一,愛咋地咋地,一切不管不顧,這樣修的,所以看你在怎麼個修法。
好,我們再往下看的話,這裡說: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我在備課的時候發現,原來聖旨,這個皇帝的聖旨也是從佛經裡面來的,這才叫聖旨啊,他為什麼向這兒靠攏呢?就是要說的這個話真實不虛,一言楷定。佛就是這樣,所以這裡叫做聖旨,因為什麼?首楞嚴的這個圓頓妙法,它不但是導化這個凡夫的,你看這裡,有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啊,那就說明說,還有這個恆沙菩薩,三乘聖者,都來供養這個無上甚深首楞嚴妙法,是這樣的一種概念。如來藏密因,了義修證,三乘聖者都來,來這裡來啟問。
下面開始呢,我們就是要稍微快一點了,大家翻到我看十三頁,十四頁,我們從佛告阿難開始,一直要讀到哪裡呀?讀到這個中間永無諸委曲相。找著了嗎?我還沒找著,在第十幾頁?第十六頁,我這版本跟你們不一樣,備課的時候為了方便我拿了一個小字的。好,我們把這一段來一起讀完,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就是速度又穩,還不能太慢,好吧?因為我們這個貫文的速度一定要跟上,那麼我們就把它當做一個讀經的一個共修,這樣正好我們解行並進。好,一起來: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阿彌陀佛!好,到這裡啊,開始要講了。佛呢,終於把阿難給用他攝受攝到自攝受跟前來,要開始收拾阿難了。那麼這裡,收拾之前,我們中國人特別講究恩威並重,先軟語慰喻他,你看他說,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什麼意思?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我們又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佛要開說這個首楞嚴如來藏心法的時候呢,他先把阿難給用世間的情見攏在旁邊來。
什麼意思呢?汝我同氣是什麼呢?阿難與佛呀,雖然不是同父,但是是同祖,一個爺爺。我不知道諸位可能也知道,佛與阿難的爺爺呢,就是師子頰王。印度當時的師子頰王生了四個兒子,我們在讀釋迦牟尼佛傳記的時候都知道。那麼這四個兒子就是淨飯王、白飯王、斛飯王和甘露飯王,兄弟四個。淨飯王生了兩個兒子,就是世尊,佛和阿難陀,他們倆是親兄弟。白飯王呢,生的是誰啊?就是提婆達多和阿難。提婆達多跟佛也是堂兄弟。斛飯王生的是摩訶男與阿那律。摩訶男就是先度的那五比丘之一。
甘露飯王生的就是馬勝比丘和小賢,還有一個女兒叫做甘露味,馬勝比丘就是,別人看見馬勝比丘,哎呀威儀莊嚴,說你是跟誰學的,外道看見了。他說: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就是馬勝比丘去度的別人,就說了這個偈子。說我的世尊常這麼說的。他的法相威嚴。這(些外道)都是後來成了佛的弟子。他們就是四王八子、跟佛都是一家子。所以這裡叫做汝我同氣。就是我們都是一氣,一個氣血,一條脈下來的,一家子。
那麼雖然是一家子,他和阿難還是堂兄弟呀,所以佛就又套了個近乎,叫情均天倫,什麼叫做天倫?天倫就是親爸生的親兒子,親兒子的親哥哥和親兄弟,這才叫天倫之樂,骨肉至親。所以佛在這裡就是說,跟我們平常一般人不是說,哎呀,咱們倆雖然不是一個爸生的,可是如同一個爸生的一樣,叫做情均,說與同胞手足無異,故叫做均。
那麼他就問了說,當時你不是出家嗎,那麼信誓旦旦,那麼你在出家的時候,你是以什麼殊勝的(因緣),見到什麼好事了,你才能夠頓捨啊?我們不要忘了這裡有一個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講到這裡我再插一個。說為什麼我們始終就一種漸捨的情結呢?你看,我們在說你好好修行吧,哎呀,說真的要修行,等我退休了以後,我有時間了一定要好好用功,每天要怎麼怎麼樣,這就是不能頓。說你出家吧,說哎呀,我父母親不行,還得有人(照顧),這現在到處都是獨生子女,他說我去出了以後誰照顧他們,或者怎麼樣等等,這就不能頓捨。可是我們楞嚴大頓之法,它的核心眼目就在於頓。我們現在就是漸。就都是,哎呀等我將來怎麼怎麼樣,等我明天怎麼怎麼樣?等我放了假怎麼怎麼樣?老是要這樣。可是你都不知道,現前當下就需要怎麼怎麼樣。一念煩惱生起來的時候必須就要怎麼怎麼樣。我們都是妄。我也妄,妄的不得了,念念都在妄,真是慚愧,在這兒講《楞嚴經》,哎呀這個名不符實呀,也是很損福報的。所以一定要大家知道,我是個凡夫僧。我也跟大家一起在這個菩提路上。但是我們雖然這個現在修的是權緩之計,可是我們要知道,念念都要頓捨才是大根之利,利根,利根之法。
你想我們常說的,有時候我也跟別人說,哎呀捨不下,說出家。我說怎麼捨不下啊。等你想說左捨右捨百般計較的時候,你就真捨不下了。什麼叫做頓捨,就是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這才叫頓捨,沒有其他條件。後來我們一塊兒的同修,師兄弟裡面也是說了,當時說的有的出了家,有的同修沒出成。說最後還是父母親需要照顧。我說你想那麼多真都沒法出了。三界內恩愛呀,綁定你了嘛。你顧慮的就是這個東西啊!說到楞嚴的究竟清淨來講,父母親就是障道的第一因緣,為什麼有父母?三界內才要有父母呀!欲界才要有父母呀!隨順世間說了說,父母恩深難報。隨順出世間來講的話,你當初認錯消息的時候,就是認錯父母了,上當了。所以你先不要再說父母親沒人照顧了,那出家人的父母親不是也沒氣死呀!還活的好好的,最後都皈依了。
我媽那個時候也是要拿火去燒寺廟怎麼的,現在都皈依了。所以就說那個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念,我要出家了,一定要出家了,就是這種倔,這種牛,說過去的業力使然,催促著你一定要到普陀山,馬上就要出家。就要離開這個陝北,這就是我那會兒就是這樣的。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任何勸導,什麼什麼都聽不進去,越勸越牛,那會兒就是這樣子的。感恩這個牛和倔,終於讓我頓捨了。什麼都沒搞清楚就捨了。搞清楚的時候,左思右想就捨不下了。
為什麼捨不下了?因為這裡講到什麼呀?頓捨世間深重恩愛。大家要知道,恩愛好捨,可是深重恩愛太難捨了。出家就是因為捨不下深重恩愛呀!在家修可以捨恩愛,可是因為你捨不下深重。為什麼?深重的愛,莫過於妻子丈夫,深重的恩,擋不過父母之養育。這是頓捨深重恩愛,我們說,長不過愛河,深不過慾海,就是這樣百般受控。唯一的方法只有頓捨。
所以不見佛法殊勝怎麼能夠頓捨呢?但是所見的佛法雖然一樣的殊勝,可是能見的心,有深有淺,有虛妄有真實。所以這裡佛就問,你當初為何頓捨?是發的什麼初心?就開始問阿難了。那麼這裡這個疑問就有承上啟下的功用了。為什麼呢?首先憐其悲憫,悲哀他說,哎呀你剛從這個淫捨回來,差點就失了戒體了,這是承上,就問你阿難,你當初是為什麼出家呀?啟下是什麼呀?你不要害怕,今天咱們就著這事兒,說說你的病根在哪裡?令其無懼,據實回答,叫啟下。
那麼在這裡問起初發心的時候呢,經裡就設問,就是說你當時為什麼要出家?就跟說,我要,你不是有病了嗎,來找我了嗎,我要探你的病,那麼先問一下,望聞問切,你的病根在哪裡。首先就問說,當時為什麼出家?如何頓捨世間恩愛,阿難一聽,哎呦,正好就上當了。開始一開口就把尾巴給露出來了。
你看,阿難說什麼呀?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常自思惟什麼呀?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你看他開始說了,第一個是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就是看見如來的三十二種相好。我們都知道,佛在修行的中,他有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我們常說三祇修六度,百劫種相好。就是用一百劫的時間呀。修一尊阿羅漢最快的三輩子,最慢的六十劫。一個辟支佛最快的四生,最慢的一百劫。那麼修一尊佛,主要修六度,要修三大阿僧祇劫。種這個相好,就是從這個第一相,肉髻相到最後一相足下平滿相,這三十二相就要修一百劫的時間。百福自莊嚴,就是一個相要用一百種福報來莊嚴。那麼,釋迦牟尼佛這三十二相,沒有用一百劫,用了九十一劫,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精進,我不是給大家講過嗎,修精進度的時候,頓超了九劫。比彌勒早九劫成佛。他用了九十一劫修得三十二相好。
那麼這個相好呢,諸天龍王和天人都不能夠得著這個相好。所以這裡叫做勝妙殊絕。叫做勝,菩薩也不能比,最莊嚴的菩薩也不能跟佛比,所以叫做妙。這個勝妙到極致的時候,就叫做殊絕。是不是有個勝妙殊絕嗎。形呢,就是他長得這個長短大小啊,一一皆能夠內照外現,皆能夠照外內現。形體映徹猶如琉璃。我們知道琉璃的一個特色屬性就是透明,琉璃在佛教裡面又叫青色寶,我們在講《藥師經》的時候也給大家講過。為什麼天是藍的啊?大家還記得昨天嗎?天的天多麼的藍,藍天白雲,所有的北京人都(讚),今天可藍了,可白了。信上到處都是那天上的照片,為什麼呀?是為了好久都沒藍過一回了。可是大家知道這個藍是從哪來的嗎?須彌山對著南瞻部洲的這個面,南面,就是用琉璃寶堆砌而成的,所以他的琉璃寶輝映在天際的時候,我們現在看見的宇宙,天就是藍的。因為琉璃叫青色寶,就是我們現在看見的這個青天。當然你們也不要忘了,這個天今天就不如昨天了,不要昨天一念起了又留戀地說,娑婆世界多麼美麗啊,可愛的北京,我愛北京天安門。一就走不了了,你看吧,頓捨世間深重欲愛,如果你一念生起來,就跟北京再結緣了,來生很可能還要到這兒做人,那麼你想想這輩子在北京造的惡業,下輩子就要去受報。
所以這裡猶如琉璃就是講佛的相好。那麼他還進一步常自思惟說,這樣的妙相絕對不是欲愛所成的肉身。是因為這個欲氣它是粗濁的,父精母血雜亂的這樣的一種生態結合,是染污的。所以絕不能生出來像這樣紫金光聚的形體來。這是阿難在暗暗地說,因此才決定出家隨佛修道。在這個觸發下,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阿難在這兒還嘚吧嘚,嘚吧嘚說了半天,殊不知,就把自己的病根兒給暴露出來了。大家發現了嗎,哪兩個病根兒啊,
一個我見如來,還記得《金剛經》裡面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你怎麼能說,我見如來呢?你只能見到這個愛色粗相,不能見法身。所以他這裡第一個,見就錯了,照見五蘊皆空,你怎麼能以根塵相對而說有見呢?這是第一層。
第二個,常自思惟。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無念心體,唯佛獨證。九界已還,必落有念。所以你這個常自思惟,思惟就錯了,因為佛法是無為之法。兩重,一錯再錯。
所以此言一出,佛即知阿難的病根兒。就把脈就知道你的脈在哪裡了。為什麼,前面是以粗重的欲色而落到淫捨。這裡,以微細的色慾而錯了初發之心。為什麼,他看見如來的這個殊妙色相,而且還起心動念思惟,這不是由愛慾形成的。好像我們一般人來聽的話,這已經很合乎常理了。可是這個常情常理就是第一障道,不能得首楞嚴大定的出錯之處。
就像南懷瑾老人家在講《楞嚴經》時說,這裡就屬於追贓斷案,就是偷人的小偷一樣,把你的贓物拿了,才能斷這個案,你偷了什麼東西呀,審出來什麼啊,阿難是為了見佛相好,才出家學道的呀。以妄想心,以愛捨愛才出的家,那麼你這個家是真出家嗎,出的是世俗家,不是出的煩惱家,不是出的無明家。那麼心中的一念對佛的美感生起,馬上就這個愛見就層層遞進,片片兒,一片一片地包圍。最後無怪乎發展到摩登伽女一個咒起,他就迷失本性,墮入淫捨。這一念起,念念起,就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所以說這個一脈相承而來,正是情有可原之處,這是跟前面墮入淫捨的緣由就從這兒起的,這就叫病根兒。
所以我們這裡呢對這個審案呢,我們也要來說一下,其實依照常情的話,我們現在都覺得,說哎呀,不要說什麼,稍微人長得漂亮一點,就說哎呀你過去老供花啊,老讚歎別人,老不發火,你長得這麼端正,你嗔恨心淡,所以說供花的話說,長期供花,來生這個相貌殊妙莊嚴嘛,常念觀世音菩薩還說這個端正有相呀,我們人都是從這個相上來起信的。那麼這是常情。
我記得我在四川文殊院裡面也見過那個馬師爺,有一個叫馬師爺的和尚,他怪得很,幾十年不洗澡,夏天我記得他呀,我們坐在,那個時候文殊院那個茶園子裡面喝茶,他幾十年不洗澡,就拿一個破扇子在那搖晃,頭上長這麼個包,見了誰都罵罵咧咧的,那麼他這個老人家呢,身上有體香,就像嬰兒那種味道,幾十年不洗澡我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不臭,也看他出汗,幾年前我都聞到了,還有一個居士跟我一塊兒去的,是他先聞到的才告訴我,我才鼻子豎起來一聞才知道。幾十年不洗澡,這就叫做不是腥臊之氣啊,他修得好啊。
還有一個叫常厚老和尚,他往生之前,我去給他洗澡,原來覺得都這麼老了,這我真沒給別人洗過澡,說實在的,都八十幾的老爺子了,那師兄在一起,也不好意思啊。他一個人怕老和尚給在浴室裡面滑倒了,說洗吧,那真的是衣服一脫渾身的皮膚就跟嬰兒一樣,你就生不起來一點(厭嫌心)。覺得說,哎呀這個老人氣這麼大,這個皮皺啊,沒有,就想生那種心。自然而然還生不起來。只能一味地讚歎說,啊呀真的是一輩子戒律清淨。
我們都是從這個相上呀(去執取),大家都是。無論世間的這種俗情的貪染,還是修行。乾隆皇帝有個香妃,她體上有香啊,這不知道什麼業力呀。違反常情的,我們都覺得它特別好,何況說這個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之體相。可是這裡還是他的起錯一念心,起錯的糾結所在。
這裡,如果依著我們常說的,唯識上不是也要講分別起念麼?這裡說我見。見呢,就是屬於自性分別,與生俱來的這種分別,一見,馬上我見,見到有一個形體,接著,又開始覺得說,此相非愛慾生,用思惟說這個相肯定不是愛慾生的,這叫做隨念分別,就是隨著我的念頭,又進一步加深我的執著,再進一步還自己說,哎呀有這樣好的這個不是愛慾生。那麼為什麼呢,因為愛慾是一種欲氣粗濁,這樣所生來的,這個就叫做計度分別了,又是分別上的分別了。你看,一念中,一念一分別,再分別,從自性分別,隨念分別,到計度分別,落到妄想中來。出錯就錯在這兒了。已經跟首楞嚴隔了十萬八千里了,如來藏心就失去了。
什麼叫自性分別?就比如說,看到了這是一個人,對不對。那麼隨念分別,就是這個人,人名叫什麼,他是宏海,他是某某居士,這就叫做隨念分別。再進一步說,這個人長得高呀矮呀,穿的是僧衣呀還是俗服呀,居士服呀等等,這就叫做計度分別了,一層比一層重,一層比一層遠。所以我們說,如果你不能如是我聞,推比度量,越推越遠。這就是阿難這裡所犯的毛病。
但是如果從事情來講,我們還要理解一下。說佛這裡說,阿難你一開始,原來是發的這個心,一問阿難是如此發心的。按照常理說的話,我們見佛相好,讚歎也是無可厚非的。那我們為什麼還有佛像端坐在這個佛龕上呢?為什麼還要頂禮膜拜,還要讚歎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呢?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呢?為什麼呢?不是說佛相,見佛相不好,因為我們弘法的時候,有時候還是緣佛相才發的初心,這也是對的。但是,不要忘了,這裡的阿難的七寸所在,就是由於有見有思維。
因為《楞嚴經》它是棋高一著,起步就比別人的終點都要高啊。所以你看,他在這裡破的時候,還不是破的恶心,而是破的善心。我們這裡一般的實行分別的時候,正在進行的時候,這裡他發的心是見佛相好,這是一種善心,欲法心,好的欲。為什麼這裡還要破呢?從這裡開始,既然分別都不是真心,就需要破盡。如果我們破一個穢惡的心,就是比如說,他是誹謗佛法,不信三寶,那麼我們要破,那麼還要讚歎他的淨善之法,他的清淨善法。可是善法有留存,那就說明你這裡還有起心分別。所以一開始直接就破你的善法。善法尚須去破,何況你的惡法呢?
所以《楞嚴經》的起點之高,究竟之覺就在這裡,直接就把你世間的一切,最善之法都捨去了,直接說的是出世間法,你的心在哪裡。所以你既然有見有思維,就給你明著明白了,你就把馬腳給露出來了。那麼既然要露出來的話,他還要給你說一說,你到底錯在哪兒了。錯在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時間關係,我們休息十分鐘,下半場來再講心在何方,阿彌陀佛!
好,諸位同修!我們收心,收心再回到這個楞嚴法義的定境中,我們沉浸在這個法義的時候,本身他也是一種貌似禪定吧。知道在這裡邊我們的心是恆守在這個法義上的,那麼我們再來開始。剛才講到的說,是這樣的一種,阿難把他的病根給暴露出來,那麼在此情況下,我們就知道,佛就要開始發話了。發話的時候呢,佛,你看這裡,還首先佛言善哉,阿難!
善哉的話,一般我們常說的善哉,善哉,阿彌陀佛!有時候是一種讚美,說你這個做善事。有時候也是說,哎呀,你太有悟性了,你了解了,也說善哉,在經裡,說你明白這個法義了,心心相印了。那麼有時候呢,表達的就是說要安慰一下你,特別是這裡將要開始破斥阿難的錯誤知見,先要說,哎呀,阿難呀,說善哉阿難,就是跟說反義一樣,欲擒故縱一樣。
說你可知道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為什麼有生死,就不知道無始來的一念無明一轉,業風吹蕩,就違背了,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感覺,什麼狀態呢?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剛才有居士就來問我說,那我也不知道如果這個常住真心什麼也沒有,那怎麼去,這個世界還怎麼辦呢,我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這就是由於無始來,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為什麼覺得沒有意義?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我們輪迴的根源。那麼這個法義我們現在不細講了,往後,所有整個一部經典就是要講的為什麼會有輪轉,此想不真。
什麼是性淨明體?什麼是常住真心?常住就是沒有生滅呀,真就不是妄的呀,性淨就是說由來都清淨,不是洗清淨,洗完髒的顯示出來清淨的呀。所以就叫做常住真心性淨明體。那麼為什麼呢?說你如果現在,汝今欲研無上菩提,你現在欲研究無上菩提。真發明性的話,你就應該直心酬我所問。大家要記住,這裡的關鍵點是直心,我們的心不直,由來已久了。我們現在任何的認識都是用這個妄想的識心的分別。
在這個上面,在這個佛相上。你看,還是見佛以後,思維妄想見佛的三十二相。那麼這個時候,就有能見的見分和所見的相分,對不對?有能見,有所見。那麼,見、相二分,什麼叫相分呢?就是所見的境界。什麼叫見分呢?就是能見的感知功能。見、相二分,本來就是這個根塵混合的,最為難分的,就是真妄最為難分之處。在這個情形下,凡夫就以為離外在的這個境界沒有一個所見,離我的眼根沒有一個能見。以這個能見的根見所見的境,根塵相對,妄心就生起了。殊不知,這個所執著的外境都是妄境,能分別的內心皆是妄心。妄心取妄境,和合妄生,和合妄死,皆是迷昧。真心常住隨業流轉,就是這裡講的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為什麼?就是因為從來沒有直心,沒有直心。
還記得《維摩詰經》裡面講到的直心是道場嗎?還記得六祖慧能大師講過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嗎?我們現在就是不知道將這個直心。佛在這裡講到說,你當以直心酬我的時候,就是說你要首先端正你的態度。
我們現在學佛的態度如何?端正什麼態度呢?就是首先一直以來你從來都是以妄想分別心,錯認菩提路。而不知這個直心才是這個首楞嚴大定,才是這個如來密因,才是這個修證了義,才符合菩薩萬行的標準,才出台了,叫做直心,我們現在妄心。
直心有兩種,一種世間直心,這裡就要求阿難,首先你以世間直心酬我所問,你是不是,為什麼今天誤入這個摩登伽捨。第二個,你以出世間直心,這裡的要求就是,你必須以出世間直心來開始面對我的所問,為什麼?以出世間直心,就不能夠起心動念,以能見,見所見。有二元對待分別就是曲,有左有右,有前有後,有能有所,就是曲了呀,不在一個點上,一個直面上。所以這裡講的直心。我們修學佛法,都是因為心直了,我們的志向才穩,志向穩了,信願才堅固,那麼我們的行才能堅持,我們的果才能圓滿。
所以這裡大家要知道,不是光為阿難,阿難就是善巧方便,為我們現前眾生代言。我們長久以來不直心,把世間的習氣都帶到學佛門中來了。你看動不動有時候還給他找藉口,美其名曰什麼方便善巧,你一定要方便善巧,隨順世間,恆順眾生等等,就不斷的把他哄哄哄,最後把他弄死了,法身慧命就滅掉了。什麼方便善巧呀,你們就得聽我的,我這裡是直心。不要隨順你的心,就是要直心,
所以我常說,二百五精神就是直心嘛,修行,二百五嘛,我們現在就是左顧人情,後顧他意。你沒聽過,孔子都說,鄉願德之賊也。鄉願就是說在鄉里鄰居裡面誰都說他好,誰都不說他不好,這是道德的賊。世間法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出世間。說到出世間,出生死海就是要心直,我們說知行合一,我們說解行並行,我們說表裡如一。為什麼要人前要慎口,獨處的時候要慎心呢?就是希望你人前人後都一樣,這就特別難做到。
可是修行必須是最基本的,要開始這樣。我們就是不能酬這個直心。特別是《楞嚴經》的這個宗旨特色就是一個直。你看直心面對生死的根本就是淫慾心為講經的緣起。直念這個真心為什麼不顯呢,就是因為你有見,有思維。直念入道的修行的方法,直心方法就是頓捨,直面我們的根本煩惱就是深重恩愛,都是把它,把你的這個內心,窩髒之處給你血淋淋地剖析開來,容不得,沒有藏身之處。所以外道,愚癡的人首先就說它是偽經。那麼這裡佛就告訴阿難了,你必須從直心開始,這樣的話,因果才相續,有直的因才能感直的果,佛果就是不生滅的直心之果。
那麼這裡,如果你是歷位進修,乃至成佛,終於起始。你看為什麼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他不說始終地位,說終始地位,就是要你把終點的這個狀態,用到起始的步伐上來。佛果就是清淨無染,直的,那麼你因地就必須要直的,不生滅的。所以這裡有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大家如果說我們的心永遠是直的,那麼修行證果勢如破竹一樣,太快了。我們的五十二階次位就是因為我們的諂曲虛偽心一點一點地糾。
所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念佛為因,成佛為果,這全屬於直心範圍。你修好了嗎?你都不信,你不信念佛為因,修行為果。所以還得加那麼多的六度萬行,還得修那麼多的等等等等。為什麼?就是我們的心不直,一下子直不起來。
既然這個心是妄識而起,分別而成。那麼這個妄心就一定會有三種錯覺,不直心的話,心在哪裡?第一個,本來不是心,我們以為是一個心。所以眾生就執迷有一個心相存在,有一個心。待會兒就要問心在哪裡了,那麼本來這個心沒有體,眾生就以為有一個體,我們一說就拍胸脯子,就以為心在這個地方,有一個體,有一個心肯定存在,我們心在琢磨事情,思維事情,心想事成等等這些,就覺得有一個實體的心臟,能思維的一個東西存在。這個心本來沒有一個處,方所,在哪裡,可是眾生就迷執有一個處,剛才提前講,在這個胸脯子裡邊,就以為就在這兒。
所以這裡馬上佛就開始說,不計較前面的兩種分別,不計較你的心是不是有一個心,有沒有一個體,只就問著你處所在哪兒,心在哪裡呀?你告訴我心在哪裡?只揪著這個最後一個著落處說,心在何方,而開始啟動審訊酬答,一連七處征問,問了七處征心。這是下面的大篇內容。我們要開始貫文了。
下面這一段開始,我們就要希望大家高度地集中精神,現在我們開始講這個七處征心,就是要一心,一處一處地,一段一段地往後貫。那麼希望,雖然我不是佛,可是你們就要是阿難了,你們現在就要飾演阿難這個角色了,依此而行問答。所謂的見色起心,心目從何而起啊,你既然見了佛的,眼見佛的相,心思維佛的這個好,那麼你的心和目,你的心和眼見到底在哪裡呢?從何而起,落在何方呢?下面就開始,這段就開始問了。我們一起來念,找著了嗎?阿難,我今問汝開始,找著了嗎?那麼,好,一直念到唯心與目,今何所在。記住,我們的步驟是又要穩,又不慢,記住了嗎?好,一起來。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阿彌陀佛!這一段佛就開始問了,說既然你是如此,那麼我就今天要問你,大家發現了嗎?這個根器呀,有利有鈍,一部《楞嚴經》,七處征心,十番顯見,整個首楞嚴大定,頭一句話就可以搞定,什麼呀?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兩句話,將何所見,誰為愛樂。你看,這一句話跟我們達摩祖師當時問二祖說把心拿來,覓心了不可得,把罪拿來,我替你懺,誰束縛你,你不得解脫。一模一樣的工序。
可是呢,阿難,這裡不是說阿難不是上上根器,就為我們現在代言,不能夠頓見法界,覓心了不可得。大家想想,我現在問,念佛的是誰?聽《楞嚴經》的是誰呀?啪地一拍,誰在聽到這個?如果說你是上上上根器,就這一問一念就能頓悟如來密因。是誰呀?哪兒麼?阿難就悟不了。
本來一部首楞嚴,這一句就搞定了,將何所見,誰為愛樂。誰在見佛的相好啊,這個相好是誰在愛樂?誰呀?誰麼?誰是誰?既然不能夠如此奪破,我在講中觀的時候也給大家講過,這就是說心在何方,問在何處,心在何方。你根本就搞不清楚,覓什麼呀,心都了不可得,哪裡去找心呢。所以這一問就把楞嚴如來密因給搞定了。可是利根人才能如此一問便知沒有見者,沒有愛樂者。鈍根人只好下面又說了一堆,從內從外,從中間從根,又說了一堆。
那麼這裡呢,佛就告訴了說,你首先要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如捉賊一樣,一個國家打仗,你要知道對方的兵覆藏在哪裡,埋伏在哪裡,知道後,你才能轉到後方把它消滅,打這麼一個比喻。無始以來,那麼你就是心和目,就是你現在出錯的這個地方,我現在問你,你的心和目在什麼地方呢,結果阿難還在那兒又嘚啵嘚半天。
你看,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由心生愛樂,所以我才發心願離生死等等,又給他說了半天。這就叫做一錯再錯,既然一錯再錯,我本來啪地一句,奪破就是說馬上就說你沒有心,了不可得,你還聽不明白。那麼只好縱破,就是下面,既然你說有心,那麼我且問你,心在哪裡。你看,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好,這還蹬鼻子上臉給點陽光就燦爛的不行了。你看,阿難就沒完沒了了。
我們接著再往下看他就七方面來辯解。下面再往下讀一段,阿難白佛言,故我在堂。得遠瞻見。到這裡看見了嗎?從阿難白佛言,找著了沒有?這會我們就一定要盯緊呀,這會就看我們的定力,看我們能不能隨文入觀,一定要盯緊不要打妄想,一打妄想就進度跟不上了。一起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同將識心居在身內。縱觀如來青蓮花眼。亦在佛面。我今觀此浮根四塵。只在我面。如是識心。實居身內。佛告阿難。汝今現坐如來講堂。觀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閣清淨講堂在給孤園。今祇陀林實在堂外。阿難。汝今堂中先何所見。世尊。我在堂中先見如來。次觀大眾。如是外望。方矚林園。阿難。汝矚林園因何有見。世尊。此大講堂。戶牖開豁。故我在堂得遠瞻見。」
阿彌陀佛!這段話的大意,現在我們就要開始大意了,七處征心。最後再總括。這段話的大意就是佛開始起問了。說阿難,心目何在呢?阿難就開始給佛答了。說世尊呀,一切世間的所有的這種生類,這裡說了十種異生,我們知道,後面講到眾生有十二種異生,什麼是十二種呢?我們常說的有胎卵濕化,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人是什麼生呀?胎生。雞是什麼生呀?卵生。那濕蟲是什麼生呀,濕生。就是在潮濕的地方濕生出來的,那麼餓鬼是什麼生呀?化生。各有各的生法,其中除了這四種之外,還有有色、有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等等。那麼十二種生其實還應該加上無色和無想兩種心。像無想就是無想天,無色就是無色界。但是不要忘了我們這裡在討論的是心和目所見。無色,目不能見。無想,心不起作用。所以這兩種都除去。
阿難在這裡說一切世間。十種異生對吧。說的說只有這十種範圍內,無一例外的把識心認為就在身體之內。你看,他就首先在這傻乎乎的以為心在身內,而且還講了理由,說你看,我看如來的這個青蓮花眼,說你的蓮花眼也長在面上麼。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觀察我自己也是這個浮根四塵,就是我們一般都認為眼根,比如說眼睛,它是由,我們說五塵是色、聲、香、味、觸。對吧?可是眼根一般沒有聲音的作用,那麼它就會有香,這個色、香、味、觸。沒有聲,因為眼根對聲音不起作用,色香味組成的眼根,就浮在面上,意思說,您老人家的眼不是也長在你面上麼,我面上也有這個眼,也在我面呀。所以我的心就居在我面的裡邊,我們用心看外邊,眼在外邊看你的形象,心在身內思維你的狀態。我的心當然在我內邊。
在這個時候佛就問阿難,既然你現在坐在如來講堂內觀察一下祇陀林,就是外邊的祇陀林在什麼地方?阿難就越說越上勁,又上當了。說什麼呢,說此大重閣講堂就在給孤獨園中,我們現在講堂就在給孤獨園中。你們就是阿難,你們現在隨著我得聽,我們現在的維摩講堂就在這個居士林內,那麼維摩講堂在居士林內的話,這個居士林就在維摩講堂之外。對吧?佛就一聽說,越說越上勁兒,越上越大。佛就問說:那你在講堂中看到了什麼呢?阿難就說:我在講堂中最先看到如來。比如說看到如來佛。其次又看見大眾,如是次第再向外望還看見外面遠處的園林。對不對。一般的場景都是這樣的。
那麼佛就問阿難說:你以什麼因緣看見外面的園林呢?阿難又說了:因為講堂的窗戶是開通的沒有障礙,所以我透過講堂能夠看見外面的園林。越說呀把尾巴越露越長。上當了,這個時候,中間插了一節,我們來一起讀這段話。爾時世尊找著了嗎?一起來。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阿彌陀佛!好了,到了這段。那麼特別要說明,說這段話呀,在圓瑛法師講《楞嚴經》的時候呢,就把這段話給剪接在前面的那個,就是說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然後所有的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給加在那一段後,你們知道這個典故嗎?有知道的啊。
為什麼呢?圓瑛法師的原因就是他覺得一問一答剛好絲絲入扣,那麼把這段話加在後面這裡呢,就覺得不倫不類,不前不後,有點突如其來太突兀了。那麼依本人的理解,竊以為就是說個人因緣,當然圓瑛法師也是用心良苦。可是在此之前所有的大德包括蕅益大師,包括這個通理法師和《正脈疏》的交光法師等等,他們在做的時候都沒有擅自移動經文。那麼一般我們通常會理解為什麼呀,就覺得說,經文不可以亂改,縱然它可能是流傳過程中弄錯了,那麼也許說弄錯了,也許就這麼流傳下來,但是我們還是不要去動它,一動後人就以為說經文可以隨意篡改,有這個流弊。
但是我覺得,這一段在這裡非常符合人之常情恰似其分,為什麼呢?經文裡在這個緊急關口佛才說你所有都錯了,我現在趁這個機緣巧合之處我才告訴你說,真正有妙三摩提,就是真正有大定在叫做大佛頂首楞嚴王,你這個東西你聽都沒聽說過這個定境,為什麼呢?才此時此刻正好向你宣說。因為一問一答,所有你的毛病,你的病,我把脈都把到了,你的問題出在哪裡,那麼現在我要告訴你的問題出在哪裡,你還未必能夠接受,現在我已經引蛇出洞了,我才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而且我可以把你的錯誤反駁為,就是讓你知道你的錯誤在哪裡。你剛才已經把這段話全部把他的錯誤露出來了,你的思辨邏輯上你的問題出在哪裡,越說越錯。這個時候緊急關頭呢,佛就打著七寸了。正好這時候才,說瞧你一錯再錯,現在正是時候才可以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呀。從這裡我們才發現這個《楞嚴經》的契理契機。
為什麼說它特別的接地氣。諸位同修想想,為什麼它特別的接地氣?它是一卯扣一環的,你看從阿難第一重誤入淫捨的時候錯在哪裡?錯在他道力未全是不是?那麼第二重,阿難說當初出家錯在哪裡?錯在眼見佛相心生愛戀。愛,貪愛。那麼第三重的病根在哪裡呢?就妄識當做真心,還美滋滋在這裡說心就居在身體內,正好啟動了佛應病施藥的機關,錯認心了,越來越微細,越來越表現了。雖然表現的越來越微細,可是他的錯誤顯露的越來越明顯。非常巧妙,所以這一段絕對沒有錯放在這裡。正在這個時候冷不防才把這個首楞嚴說你錯在哪裡,正在你對心執在心身內的時候,你才說這個起點就是你的病根,最要命的那個穴道,穴位。
所以這裡,佛才在這裡言歸正傳,借此說有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都是依著這條路超出妙莊嚴路的,因為佛的果位叫做妙莊嚴海麼,所以成佛之路又叫做妙莊嚴路,諸位去普陀山,碼頭到這個普濟寺呀,我們現在去是坐車,其實原來還有一條老路,就是古人去朝山的時候直接從碼頭到普濟寺翻過一個小山坳,很近很近,那個就叫妙莊嚴路。
所以這裡呢,佛就給阿難把這個給點破了,並且說,汝今諦聽。什麼叫諦呢,就是在這個緊急關頭的時候,首先,諦就是你要每每的審查,詳細的思維,詳細的思維這個語義,我說的這個法義,一點都不能夠漏失,這叫諦聽啊,審詳意,詳細的審查的意思。第二個呢,真實義,就是你要以真實的心來聽,不要以我們的生滅心來聽,因為你一直就用生滅心來聽,這是給阿難說,這就是我希望大家也能夠用這個真實的心,緊扣法義。設身處地,以阿難自居來聽聽到底心在哪裡。我們再往下讀,一直讀到住在身內,無有是處,一起來。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身在講堂。戶牖開豁。遠矚林園。亦有眾生在此堂中。不見如來。見堂外者。阿難答言。世尊。在堂不見如來。能見林泉。無有是處。阿難。汝亦如是。汝之心靈一切明瞭。若汝現前所明瞭心實在身內。爾時先合了知內身。頗有眾生先見身中。後觀外物。縱不能見心肝脾胃。爪生髮長。筋轉脈搖。誠合明瞭。如何不知。必不內知。云何知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內。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這一段的大意就開始明瞭了,說你既然,我們就說大意哈,大家把這段經文就這麼貫下來就可以,明白說這一段主要的這個法義。說阿難,如你所說,你剛才不是說了嗎,說我先在堂中看見大眾,又因門戶開豁,所以看見外面的園林。那麼佛就問阿難:如你所說的話,是否有眾生,在這個講堂中,看不見如來,而能見到外面的園林呢,有沒有這樣的情形呢?阿難就說,看不到講堂內的佛,您這尊佛,而能見到外面的林泉,說怎麼會有這個道理呢,你在裡面都看不到裡面的情形,怎麼會看到外面的情形呢。
佛說,你就是這個樣子的呀。你現在對一切的事情你用這個心靈都能夠分別了知,那麼如果你的心確實在身內,那麼這顆心就一定是如你所說,先看到身內之物再看到身外情形呢?是不是這樣的?那麼既然這樣的,那麼你就應該先看到你的心在身內的話,你應該先看到你肚子裡的心肝脾胃,縱然還有這個後面爪生、發長、筋轉、脈搖,說又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不是有離中知和合中知麼,有的東西要離開了才能看,說心肝脾胃縱然這個,離你的這個能覺之心太近了,就像眼睛離這個眼睫毛太近了,看不見眼睫毛是一樣的道理,但是眼睛總可以看到胳膊腿吧,這裡的意思說,縱不能見你的心肝脾胃,那麼你的指甲生,頭髮長,這個經絡脈絡等等這些動搖轉動的時候呢,應該也能看得見呀,怎麼看不見呢?為什麼看不見呢?如果說不能見內而見外的話,如你所說,堂外不見如來有何分別呢?
就是說,如果你看不見肚子裡的這些筋轉脈搖,那麼你現在所能看見這個你的心在身體之內,就如同說你說人在講堂之內看不見如來,而看見外面的景色,這不是有違你自圓其說麼,如此說來,就說明你的心絕不在身內,第一重破心在身內。可是這個一念妄心動,百千劫纏繞,大家想想,如果不在內,我們的執著總是執著起這一頭,就執著這一頭就出現了。執著一百塊的時候說明還有五十塊這個二十塊,它是同時就出現了。所以我們的一端馬上執著升起,另一端就如影隨形。你看既然不在內,那麼他就一步錯步步錯,雖說了直心了,可是心還是不直,他馬上要執著一定在外,內與外,相互對稱,另一頭執著就出現了。那我們再一起來看,第二個征心執著心在身外,找著了嗎,阿難稽首,找著了沒有,一起來。
「阿難稽首而白佛言。我聞如來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實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燈光然於室中。是燈必能先照室內。從其室門。後及庭際。一切眾生不見身中。獨見身外。亦如燈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義必明。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這段話就是開始破阿難的執著心在身外,大意如何呢?說阿難又開始頂禮了而白佛言,說我已知悟到我的心的確不在身內,為什麼呢?就好比說,點了一個燈,我們屋裡不是點燈麼,那麼這個燈光,這個從屋裡點,一直隨著這個燈光先照到室內,最後又照到從門口窗戶照出去,照到這個室外面遍及這個庭院的時候呢,一切眾生不能夠看見自己的身中,您佛剛才不是說了我為什麼不能看見自己身為什麼呢?就是由於我只能看見外面的事物呢,就是由於說就像燈光在外邊一樣,外邊照著,那麼只能見外而不能見室內,這個道理我現在覺得很明白不會錯,給佛還信誓旦旦的表這麼一番態,將無所惑。同佛了義。得無妄耶。
那麼佛就告阿難,顧左右而言他,先打比方,說什麼呢,說這些比丘剛才跟我到室羅筏城,也去這個循方這個乞食,摶食麼,這裡所說的有一個概念叫做循乞摶食,摶食是什麼意思呢?大家知道我們的食有四食,不是有這個段食還有觸食,比如有一些鬼神啊,他吃東西就是觸這個風氣,觸一下就飽了,不用一口一口的吃。我們這兒一段一段的咬碎了吃,叫做段食。四食,還有這個鬼神這叫做觸食,那麼還有一些比如說這個色界諸天,他們吃東西叫做思食,思維就可以養這個色身。那麼再上面像無色界的話它就叫做識食。就用意識執持他的禪定。養活他的生命過程。四食。
那麼我們這個世界都用的是段食。當時佛在他乞食的時候,他就是叫做摶麼。摶的意思就是把他攪一攪這樣搓成一個團一樣。然後一口一口這樣揪著吃。印度人吃飯,你看西藏的喇嘛什麼的,西藏人現在吃糌粑不是也是這樣的。那就是摶食的一種。那麼佛這裡就是說我跟他們一塊去摶食回來,我已經用過齋了。那麼你看這些比丘一個人吃飯眾人肚子能夠飽嗎?結果阿難就回答說,當然不能飽。一個人吃飯其他人怎麼能飽呢?哪怕這些人都證了阿羅漢了,但是他們的身軀性命是各個不相同的,怎麼能這個人吃飯讓大眾飽呢,不可能呀。又上當了。
佛在這裡用了一個很巧妙的比喻。用什麼呀,用吃飯代表身體,用諸人能不能飽代表心知。一個身一個心。就是說你的身體是身體,你的心是心。身體代表一個人吃飯,心代表眾人能飽嗎。打了這麼個比喻。
那麼他就問了說,如果你的覺了之心確實在身外,對吧,在身體之外,那麼你的身和心是相離的。自然互不相干。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的心有覺知的話,你的身體肯定不能夠感受。對吧,他是兩碼事兒。那麼反過來說,如果你的覺在身體之中的話。那你的心也不能有知覺。因為你的覺知在身體之中,你的心跟身是兩碼事兒。那麼身覺的時候心又不能覺了。是不是這樣的啊?
在這種情況下,佛就說我把這個兜羅綿手展示給你看。佛把他的手給張開。為什麼叫做兜羅綿呢?這也是佛的三十二種相好(之一),捏起來就跟海綿一樣。印度西域有一種棉叫做細香棉。這種細香棉非常柔軟,顏色白的就跟雪霜一樣。跟那個下的雪和凍的霜一樣。那麼這是他的一種相好。他把兜羅綿手展示給你看的時候,你的眼睛看的時候,你的心起分別嗎?記住這時候,眼就代表身,心呢。你不是說心在身外嗎?那麼我的兜羅綿掌,你的眼根看見的時候,你的心有沒有分別?阿難就說,是的呀,我的眼睛看見你的手的時候,我的心就明瞭說這是你的手呀!佛就說了,既然你假如眼睛看的時候,你的眼睛是身體呀,那麼心也能感知,你怎麼能說心在身外呢?在這種情況下,如你所說能覺了心在身外還是不對。這就是七處征心,第一處心不在身內,第二處心不在身外。
那麼諸位同修,我們在覓心了不可得的過程中多麼的累呀。心到底在哪裡呢?心在哪兒呀?為什麼祖師們說,要念佛念得沒有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什麼參禪要參的不知有身,不知有世呢?為什麼在誦經的時候印光法師說,誦經的時候根本不用考慮前一句什麼意思,後一句什麼內容,但看,就是看經一個字一個字地盡管閱去就能夠開悟呢?為什麼祖師又說,佛法在恭敬中求呢?就是對於三寶為對境的時候,你是弟子禮,那麼你的弟子禮恭敬到極致,就是忘我之際。為什麼,這些密義深藏在哪裡?說誦經的時候不要依文度義,只要一味地誦就可以了,至誠誦就可以了。我們一般都知道說,世人知道解義是,都知道依文解義為貴。不知道真義就在恭敬、專精、受持中。這就是我們的修行的意義,聞思修。
到底心在哪裡呢?心之所在就在之,求之不可得處。等你有一念求心生起來的時候。心已經就不在了。當你到處去找的時候就找不著。若言其有,不在內外中間。若言其無,具造百界千如。就是說哪兒哪裡都是心的體現。你修因證果都在如來密因之中。你不管誦經念佛,念念都在首楞嚴大定之內。心就在,所以說這裡呢,阿難不知道心在其了不可得之處,所以到處去找。一會兒說在內,一會兒說在外。以這個卜度思量之心去找心之所在。那等於癡人做夢一樣。所以說古人一聽經聞法,頓見如來藏密因,徹證無生法忍。就是說一下子就找不著心之所在。咵的,把這遍法界心打開,而且悟證同時。就是經文裡邊不斷的去說,有證阿羅漢果啦,有證初果啦,百萬人天立碼就證無生法忍呀,證三果,預流呀,二果三果等等不斷地說。因為他咵地一下就悟到心之在了不可得之處,無心。
我們現在聽法的時候,就是越聽越上心。執著的就一聽這個法義,馬上就把這個條條框框給匡得死死的。他不匡自己他匡別人。所以在這種百般不得其解,找不著其心的這種困境中,我們末法時期的人都是困境中的人。就是不斷地一向多聞未全道力。連這個都不如,這種情況下才在末法時期,提倡修信願持名之法。當下就用這個真信切願之心,念念都在了不可得之上,隨順諸佛真實教誨。
今天我們七處征心,只征了兩回。下一節那我們還要講到這個五處征心。剩下的五處也要繼續征。那麼有一個要求,就是回去我們要讀經文。多讀一讀。然後這七處征心我們就是大版塊大版塊兒地講了。因為我們也不要去一點一點,大版塊大版塊地講完了以後,我們再把七處征心的這個概論一下。最後導講到淨土法門的不思議之處。這是我們下一次課的大概課程。就是在一星期之後的星期天的上午早上九點。現在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
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