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請大家合掌,發心,為了一切眾生,為了出生死苦海,為了與一切眾生出生死苦海,來發起這個真切的心。來聽這堂《楞嚴經》講法。請大家合掌隨我念加持偈。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同修今天是我們的《楞嚴經》第幾講呀?第三講?還有比我糊塗的。第四講了啊,在此之前,我們給大家講了一部經的經題非常之重要。基本上把一部《楞嚴經》甚至說佛的一代教法呢,都把它核心濃縮的概括了一下。修因證果,依著如來密因,那麼如此的殊勝。比喻為大佛頂,諸菩薩萬行都不出首楞嚴的境界。這是一部經的概況。
那麼今天開始呢,我們就要講下一個部分,就是這部經的傳譯。為什麼說佛法難聞呢?我們除卻了當時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開始不願意講法。因為所證的法極其清淨,所面對的世界和眾生都在染污。那麼接下來呢,慈悲不捨開始他的弘宗演教。這一代教法一開始並沒有文字。沒有形成書面的文字,只有語言口口相授。那麼後來又經過四次的結集,第四次才形成文字。這在印度來講就是一個非常艱苦的過程,這個傳承特別不容易。那麼到了佛的教法跟東土的眾生開始起緣的時候呢,就是我們所說的西行求法,翻譯經典。包括我們後來歷史上的三武一宗的滅法,包括後來太平天國到文革時期對法的這種致命的摧殘。所以今天我們能拿起一本《首楞嚴經》特別的不容易。那麼在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這部經典的傳譯。這部經典是在唐朝傳過來的。那麼我們現在所知的,都知道說最有名的翻譯家,鳩摩羅什是七佛的譯經之師。其次玄奘大師,他是三藏法師,在印度當時名冠五印度。這些都這個傳譯中的佼佼者。還有義淨三藏,還有真諦法師。有時候叫三大譯經師,有時候叫四大譯經師。那麼在佛法最為鼎盛的唐朝呢,當時的翻譯經典的譯場是非常嚴謹,嚴格和這個規模宏大。所以我們在此首先呢來了解一下,在唐朝你要想把一本印度的經典,轉化,成功的溝通轉化成我們漢語的這個經文,要經過這樣的九道程序。這我們來先了解一下,接下來我們才能講到這部經典的翻譯和這個,這個印證過程。
譯主。首先譯主呢,是一個道場裡面的核心人物。在鳩摩羅什法師的時候,你想麼,這個在當時的逍遙園,西明閣中,三千這個,十萬流沙來振錫,三千弟子共翻經,所以大家想想當時的規模,可是再大的規模,核心人物就是這部經的譯主。宣讀,就是當著大眾宣讀這個梵文,從印度過來,或者是貝葉經或是當時的印度的經文,原版經文,用梵文宣讀出來,這叫做譯主。
那麼筆授呢,就是要轉化成書寫了文字了,筆授這個職責一定要精通華文和梵語,這兩種語言都能夠成功的來回溝通轉化,所以,在當時的筆授寫成漢文的時候,有時候一個譯場裡面有好幾名筆授負責。
其次就是度語,度語就是傳語,有時候又叫傳語,因為有的譯主不懂漢語,不懂漢語,旁邊還要有一個傳語的,在宣讀的時候轉成漢語,那麼,這個在當時比如說像玄奘法師、羅什法師們,他們就沒有用度語,因為他們都是梵文和漢語的精通者,但是有的譯主,比如說我們這部經典的這個譯主,他不懂漢語,所以當時還要配一名叫度語,又叫傳語,就是把它用漢語再讀出來。
其次呢證梵本,什麼叫做證梵本呢?就是說,一個你要證梵義,就是這部經典跟翻譯出來,跟原來的這個梵文裡面的意思相脗合不脗合?這是其一,第二個還要證禪義,一個叫證梵義,一個叫證禪義,禪義就是說所有的經典都是以大乘實相為體的,那麼你這個符合不符合佛說的這個禪義?其實就是我們說的畢竟空義,是由他來,來有沙門大通者,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宗通和說通的這樣一個大成就者,才能夠擔當此職,證梵本。
那麼接下來潤文的話,就是由通達內外的學者潤飾譯文,就是這個經文呢非常的優雅,就是讓我們讀起來很流暢、很優美。所以說,這個呢是負責潤文。
那麼,證義呢,就是說來核查經典的內容,審定它的意義有沒有錯誤之處,證義。
再一個叫梵唄呢,剛才我們也去迎請,現在我們已經簡化的不如法到底線,真正當時在譯經的道場,每翻譯一部經典,大家都要去唱讚,都要具有非常莊嚴的宗教儀式,為什麼啊?就策發當時這個護法的善心,我們每次聽唱讚,梵音一起,大家的心都會不一樣,跟平常。
再一個就是校勘,翻譯成文了以後,再一次一次去校對勘驗。
那麼這個監護大使呢,就是第九道了,也是收尾的一道,由譯主翻譯成以後,那麼交予大使奉給朝廷,那麼熱心於佛教的皇帝,當時還要有時候會賞賜一篇序文,這個都是由他來作為名譽擔當的。所以我們現在看有時候,不知道大家讀過這個玄奘法師譯的《瑜伽師地論》,現在還在西安的這個大雁塔,那有一篇文章就叫什麼呀?《大唐三藏聖教序》,那都是當時的唐太宗賜給玄奘大師翻譯《瑜伽師地論》,賜的序文,像我們現在讀經的時候有時候叫,某某某奉詔譯,都是當時有這個監護大使,是官方派來。來監護你所翻譯經典的這個過程。
所以有這麼九道的程序以後呢,每一部經典都是精品。嚴格地掌控,這個流程啊,每一個關口都有專人來負責。所以這樣出來的東西,可能我們現在的翻譯都未必能夠抵擋得住,那個時候。明白了這個以後。我們再來看,大家把這個經書翻開。到第七頁。看這個《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開始。這裡的第一句就是唐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這是第一個就說他的什麼呀?譯主。他充當了這部經典的譯主。那麼這裡的唐呢就是當然就是說唐朝。唐朝什麼時候呢?是武則天罷政。武則天被迫這個退位了以後,當時的中宗嗣位以後。我們現在歷史上說的神龍元年也就是公元七零五年。這個時期叫做唐。這部經典翻譯的時期。那麼為什麼這裡叫做中天竺沙門呢?今天開始我們雖然不講玄談的義理了。
但是要依著這部經文我們了解一下知識。開始講到這個譯者。中天竺呢就是中印度。在古代的印度呢漢語稱呼它的時候,有時候叫做乾竺。乾坤的乾,天竺的竺。有時候又叫做身毒。身體的身,毒品的毒。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不同呢,就是說當時印度梵語音譯過來。那麼漢人有時候讀的口音重。有時候讀的口音輕。所以就有時候讀的叫做乾竺呀,有時候又叫乾豆啊,身毒呀等等。我們現在有時候又叫浮屠嘛,也是印度的又一個譯名。那麼在漢語翻譯過來的時候呢,有時候就把它稱之為月邦。月亮的月。為什麼叫做月邦呢?首先這個地方呢出眾多的聖賢。帶領著大家修善法。這個完善道德。所以就像這個月亮什麼呀普照一樣。所以就把它叫做月邦。
再一個呢因為印度當時的國土大。旁邊的小島呀,或者它整個一個半島嘛。所以就像眾星捧月一樣,就叫月邦。而且呢因為他這個半島的話,四面是環海嘛,背靠雪山,所以像一個小月牙一樣。整個他的這個種種的因緣,所以在漢語裡面就把印度翻譯成為月邦。就是這裡的中天竺。沙門,沙門大家知道什麼意思吧。知道嗎?什麼意思?我就是一個沙門。希望大家此刻發心,來生不管乘願再來,或者被迫輪迴的時候都要發心做一個釋子沙門。為什麼叫做釋子沙門呢?當時印度啊出家人很多喲。不是說光修釋迦牟尼佛法才叫做沙門。外道所有的出家都叫做沙門。但是呢,依照著我們後來統稱,特別是到了中國以後道安法師,他就說四姓出家呢同姓釋。
這個江河湖海入海呢都是海。那麼四姓出家呢都姓釋。後來說統稱所有依著佛陀出家的修行者叫做釋子沙門。沙門。所以說沙門這麼一個稱謂是非常尊貴的。在《四十二章經》裡面講到說。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出家人包括在家的修行者,如果你的心也是沙門的心。有身出家,心出家,有身心都出家,有身心不出家。那麼記住我們的根本目標就是解無為法。不是在有為法中打轉。一切的有為法還是為了趨向無為法。所以才我們的生命的這種展現才叫做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就是所有的生活內容。這稱之為沙門。所以你看在本經之中呢,緣起為什麼阿難就不識心不達本呀,所以才被摩登伽女攝入淫席,為什麼?沒有悟到如來密因。所以說這叫做沙門,就是古代印度出家的修道者,不論佛教徒還是外道呢都叫沙門,但是這裡我們說的沙門是釋子沙門,釋迦牟尼佛的子孫。
當然我們也知道這個佛法裡面的沙門呢有時候叫勝道沙門,勝道沙門呢就是能夠證聖果得解脫,比如說這經文裡面的大阿羅漢,有修有證的一定是親見本來面目,證到空性的,這才能叫做勝道沙門。那麼我們現在一般的叫做示道沙門,就是雖然沒有了生死,但是或可以深入經藏,三藏十二部盡情的開演,或者什麼啊,獨居一宗。比如說只弘淨土,或者只說禪法,這樣的一門開導後學講說真理,這叫做示道沙門,顯示的示,示現的示。
再一個還有活道沙門,活命的活,生活的活。就是說在廟裡邊非常的循規蹈矩,在僧團中安分守己,戒律守持,那麼什麼呀,自己精進的修行。可能也沒有在堂口去負責接待,也沒有出去天天的啊,像我這樣打著晃講經弘法的這個旗號呢到處去攀緣,那沒辦法,我也叫應景吧。那麼人家老老實實在廟裡邊隨著大眾每天兩堂功課,這個過堂上殿,那麼初一十五誦經布薩等等這些過宗教生活,然後自己內心用功,這種也非常了不起叫做活道沙門,依附大眾在叢林中住。最見不得人的就是污道沙門,也有,害群之馬,就是僧團裡邊不清淨,行為不檢點,掛一個名,但是真正的身心都不是依附在法上,沒有清淨,這叫做污道沙門。
那麼這裡我們講到的般剌密諦就是具足了勝道,示道和活道的三種功德的沙門。所以這裡叫做這個唐中天竺沙門,這樣的一種稱謂冠在他前面。那麼這裡講到的般剌密諦呢也是印度話,翻譯成漢語叫做極量,極致的極,無量的量。就是他自己修行和利益眾生已經達到一個極其盡量,到了一種極致了。所以說這裡叫做極量。這就是這部經典的主譯人,主要的譯主。因為當時呢在印度據說這個《楞嚴經》並沒有在人間弘傳,而是藏在什麼呀,龍宮。大家相信有龍宮嗎?好多學術上的這個大家,學者們考義說龍宮當時有一個地方,外號叫龍宮。或者是說是一個龍什麼,龍猛菩薩所居的道場叫做龍宮,不是這樣的。在曾經的世界,上古的世界可能我們的業力所招感,眾生的相互感應,不是現在這樣的情形。所以說龍樹菩薩到龍宮裡面給龍王講法的時候呢,那麼這個見這個龍藏中呢就有這部經典,他背下來,背下來以後為了利益我們南閻浮提的眾生,出龍宮以後把這個書呢給背誦出來,形成文字就藏在什麼呀,當時的王宮作為鎮國之寶。所以在我們還沒有這部經典還沒有傳到東土的時候呢,隋朝的智者大師他就知
道,為什麼呢,他弘揚天台宗嘛,創立一心三觀,結果當時有印度的一個僧人就跑過來,看到他講這個義理,就說,哎呀,你這個太厲害,你講的這個義理跟什麼呀,印度的《楞嚴經》裡邊的法義呀是完全脗合的。所以智者大師呢就知道有這麼一部經典《首楞嚴經》就在印度還沒有傳過來,他在當時天台山的華頂,就是現在的智者塔院有這麼一個地方,什麼呀,有一個拜經台,整整向西拜了十八年。這個拜經台不是我們九華山的拜經台哦,現在的天台山的,那麼還沒有見到《楞嚴經》,只是在那發願祈願,想想我們現在現成的就可以學習到《首楞嚴經》,也是莫大的因緣。那麼這個本經的譯主般剌密諦到了唐朝以後,他依照自己的願力,雖然這部經典呢在這個,放在宮裡面,但是呢,他兩次冒禁,為什麼呢?不可以流通出境的,當時認為是鎮國之寶。
那麼他兩次冒禁呢,想把這部經典偷偷的傳到中國來,都被這個邊境的官員給查獲了。第三次的時候就沒辦法了,他怎麼樣啊,想了一個辦法,花了數年的時間呢,把這部經典用很小的字,抄在極細的那個絹上面,印度話叫氎,也就是用毛織的非常薄細的那個絹,我們中國說。就寫在上面,把自己的胳膊什麼呀?割開,把這個絹卷起來藏就在胳膊裡,又讓他好起來以後什麼呀?封上,就這樣用自己的身體帶著它,申請出關。這就為法忘軀,真正做到了。那麼一直航海東來,到了唐中宗神龍元年的時候呢,到了廣州,廣州哪個寺院啊?古代呢叫制止寺,制止這件事情發生的制止,現在就是羊城的首剎光孝寺。《楞嚴經》就是在光孝寺當時翻譯出來的。那麼為什麼說這部經典呢,正好當時武則天時期的宰相房融被降職,貶在廣州了,但是他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呢,因緣一拍即合,般剌密諦把自己的胳膊給什麼呀?剖開,取經,授給房融。那麼當時這個房融看到這個血跡包裹這個經典呢,他沒辦法取出來,血模糊的很,最後呢不知道怎麼樣好,還是他的女兒告訴他一個方法說,你現在打不開這個經典呢,你用人奶把它泡進去以後,自然而然就溶解開來,才看到這部經典寫的小字。
所以我們想想一部經典我們現在現成的看,你看具足了多少的因和緣呀。那麼這個經典翻譯成以後呢,般剌密諦三藏啊,還害怕說印度邊境的什麼呀?這個官員,由於他偷偷的把《楞嚴經》給傳到東土來了,那麼將來肯定要被印度知道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呢,還把這部經典翻出來以後,害怕官員替他代罪,急速的返回印度什麼呀?去認罪去,這樣的精神,大德。所以這裡叫做般剌密諦什麼呀?主譯。這就是我們第一叫做:般剌密諦譯。
那麼第二個叫做:烏萇國沙門彌,這裡為什麼叫做伽呢?有時候我們也叫做彌伽彌伽釋迦譯語。這裡的譯語呢就可能是我們這裡的度語了。因為他當時這個般剌密諦他並不懂得漢語,是這個烏萇國的沙門。烏萇國在這個北天竺,當時就是我們後來知道的阿育王的範圍所在。玄奘法師把它譯烏仗那,周圍有五千餘里的山谷相屬的這個國度。這個國家的國人崇信佛法,敬重大乘。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當時被這個歌利王割截身體;作為這個尸毗王,捨身餵鷹,就是為了救那只鴿子的時候,佈施度修圓滿就在這個國度,烏萇國。彌伽釋迦呢譯為降伏,漢譯為降伏,是這個烏萇國的僧人精通這個梵語和漢語,所以在他這裡呢,就是把梵音變成漢語,定什麼?言辭章句,就是我們這裡叫做度語,把梵文到漢語的溝通。那麼我們這個版本呢。
第三個我們要講的這個版本,懷,失掉了,不知道為什麼。一般的版本裡面,這兩個完了以後,還有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懷迪法師,懷抱的懷,愛迪生的迪,懷迪法師的證譯。不知道這個版本裡面為什麼沒有,其他的任何版本裡都會有。羅浮山呢就是現在廣東的增城縣境內,是嶺南的這個名勝地。那麼這個南樓寺呢就是懷迪法師的常住的寺院,他精通五種印度語,五印度的語言他全部都精通。所以說,他呢也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大德,曾經在菩提流志法師翻譯這個《大寶積經》的時候,他奉召入宮去證義。他所說的就是證義,不是那個證譯,是證梵本的證義,就是精通,看看裡面的法義上有沒有出入。所以說呢,古時候的譯場都會有這樣的一種職責。我們剛才講到這八個裡面都具足了,這個經典的翻譯。那麼這是什麼呀?羅浮山南樓寺,南方的南,大樓的樓,這個寺的沙門。
最後,我們要看一下是什麼呀?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這句看到了麼?大家都受過菩薩戒麼?都受過沒有?菩薩戒在我們漢地的話一般傳譯的有三種,一個是這個瑜伽菩薩戒,裡面有四重四十三輕,優婆塞菩薩戒呢是這個六重二十八輕;我們一般常受的是什麼呀?梵網經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不論在家出家。那麼為什麼要受這個菩薩戒呢?在梵網經裡面講到說,特別是一個國家的國主要登王位的時候,百官和國主都要來受這個菩薩戒,為大乘戒法,因為菩薩戒的內容呢,一旦受了以後呢,就有一切的鬼神來護持,救護王身和百官身,國家的這個國運也會隨之而什麼呀,有起色,這是一個加持。
所以這裡呢,這個房融他作為居士呢,也受了菩薩戒,這裡叫做菩薩戒弟子,是佛之弟子,所以這裡的稱謂冠名第一個,他是菩薩戒弟子。從中我們就看見接下來是:前正議大夫,有時候叫大夫,大夫,好像說唐朝人讀大夫,我也不知道。那麼這個正議大夫是唐朝內閣的一個高級官員,他有時候又叫做言官,就是說話的官。他在這個朝裡面就負責維持世道,舉賢呀,薦能呀,把這些賢人,能人負責推薦到朝裡面任用的,所以這裡叫做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什麼叫做中書門下呢?就是,同就是兼任的意思。中書呢,我們知道唐朝的內閣政務裡面有中書省和門下省:那麼中書省多掌的是王言,就是皇帝的命令;這個門下省呢,多主的是政事,議政的;還有一個尚書省就是負責執行的。所以說這個中書省基本上是負責決策,這個門下省是負責審議,尚書省呢是負責執行。這樣的當時唐朝的這個統治制度它是這樣來編排的。那麼每一個省呢都有一個相,宰相。那麼後來在這個除了這個每一個省的三相之外呢,皇帝又派一個官,去跟這個三相去共事來議政。就是他自己信得過的,那麼這個官就是等於說協同宰相來辦理政事,但實際上是皇帝親自派去監督宰相的。
這個官就叫做平章事,那麼這裡說的同中書呢,就是說中書省的宰相,為什麼叫做下平章事呢?慢慢的隨著統治的這個政治制度的沿襲,體制的沿襲呢,如果宰相不兼任這個平章事,沒有帶三個字呢,這個宰相就是有名無實的。所以這個房融他在當宰相的時候呢,這裡的稱謂叫做同,就是說他不但是正議大夫也是兼任中書省宰相的平章事,是兼任於一身的,這麼樣的一個官位。那麼清河呢是他的故鄉,就是我們河北省的清河,那麼房融呢是他的俗名。他來進行一個什麼呀?筆受,就是我們這裡說的潤文,他完成的這件事情。那麼從中呢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人他已經貴為宰相,雖然被貶了,但是你看他怎麼安立的呢?菩薩戒弟子怎麼呀?在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後。
說明什麼呀?剛才講到的,解無為法,以出世間為重,於學佛為重,是這樣來冠名的,有先後次第的。我們現在都顛倒了,說一句不該說的話,有時候外面的人請法師,或者是廟裡的主持去做法會,或者辦活動的時候,外面請的外行人就是這樣,如果是佛教教內辦佛事,他一定會說某某和尚或者說先說某某法師,外行人一聽,先把你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都在前面,是這樣的啊,這就叫顛倒麼。所以你看我們這裡什麼呀,人家在筆受的時候還是菩薩戒弟子,首先我是一個佛的受了菩薩戒的弟子在前面,大家以後可不要顛倒了。
所以以上講的呢是我們這裡講到的所有的翻譯過程中的參譯者,主譯、譯語、證譯、和筆授,其實基本上就是當時唐朝翻譯經典的整個的一個流程,所以我們現在讀到這篇《楞嚴經》的時候呢,它的內容完全是符合佛的原義而且文辭非常優美,優美的以至於後來,因為房融當時是,古時候你想能官至一品宰相,他的才華是要非常出眾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梁啟超為什麼說《楞嚴經》是中國人寫的呢?他就覺得它的文辭太優美了,優美的他都受不了,梁啟超並沒有說不合乎佛義,後來慢慢有人就說是偽經,這就是愚癡。這是對於這部經典的翻譯者和參與者怎麼樣呈現在我們現前。
接下來呢,我們就開始要邁入經文,開始講經了,講題以後再說它的意義,現在我們要開始講經了。我們開始大眾同音讀一遍第一段,一直讀到哪裡呢?讀到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看到了嗎?第九頁,好那麼我們我開始讀大家跟著一起從如是我聞開始起音,找到了嗎?第七頁,好我們開始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好,阿彌陀佛!你看你說了讀到文殊師利而為上首,你還要往出讀一點,為什麼呢?我們就不善於依教奉行。
我們這裡開始講的第一句「如是我聞」,就是奉勸大家要修依教奉行的法門,什麼叫如是?如何叫我聞呢?講這部經接下來貫文的時候呢,後面的法義我們可以概括,這個序分,每一部經典都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現在我們開始講它的序分,就是說本經的緣起,依照我們講經的常規,在這段我們稍微把他關注,因為有一些常識,或者有一些范軌,我們如果聽過講經的話,很可能一開始就這麼貫過,沒有聽過講經的這裡邊的一些內容呢,我們大概還心裡沒有一個底,或者說東一下西一下也沒有把它貫穿起來。
所以今天我們首先講序分的證信序,就是第一句話「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句話所有的經典裡面都把他割為六個版塊,六種成就,就是這六個部分具足了以後,這部經典確鑿可信。
第一個「如是」是信成就,相信它,為什麼?是佛說的,佛的如來。如來乘如實道,就是這個如。
「我聞」是聞成就,是阿難我聽聞的,親耳聽聞的。
「一時」是時成就,在某一個時刻機感相應。
「佛」是主成就說法人。
說法處叫處成就,「在室羅筏城」的「祇桓精舍」。
那麼,聽法眾「千二百五十人」「大比丘」,是聽法眾叫眾成就。
有時間、有地點、有說者、有聽者,那麼這個法是這樣的,當時被我聽到了,這六種具足了,叫做證信序。每一部經典萬變不離其宗,沒有這六個具足,沒有六種成就,那麼這部經典不圓滿不完善,所以我們現在第一個首推其沖就是四個字,為什麼叫「如是我聞」呢?每一部經典之中總少不了一句「如是我聞」,大有來頭,為什麼呢?為什麼?你們又謙虛了,肯定都知道,為什麼呢?阿難呀,大家都知道阿難面相好,所以在佛滅度以後,阿難的相好同佛,一旦他陞座說法,因為第一次結集經典的時候,阿難作為多聞第一,他讀誦出來的,所以一旦他登座說法,大家都會有三種誤會,第一個,以為是佛轉生又再來了,又登座說法了,因為他們相信佛的法身不滅。第二個以為阿難成佛了,可是阿難確實沒有成佛。第三個以為是他方佛再來,在這裡登座講法。害怕有這三種誤會出現,所以阿難在結集經典的第一句要高唱,「如是我聞」,我不是佛,這個是佛講的,我是阿難是我聽的,我就是阿難,說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法不是他方佛來的。
所以第一個為什麼安立「如是我聞」呢?為了斷眾疑。害怕大家生起疑情。
那麼第二個是什麼呢?息爭論,就是為了評判,大家要知道我們現在一個團隊,你看看我進來這兒講法了,多少仰仗三寶之力,說大家不要說話了,哦,還稍微能聽點,你不信試一下,說我這會講完了嘭的出去,誰說大家不要說話了,哄哄哄就起來了,為什麼?爭論就現前了,誰也不服誰,在這種情況下,阿難在集結經典的時候,他還沒有證果,大家都知道,為什麼呢?當時大家都不當回事,因為聚集了五百大阿羅漢,入到七葉窟裡面,集結經典,他自己還沒有證果,雖然多聞第一還沒有證到果,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要他,後來阿難急了,受不了了,說我多聞第一,一定要參與。才用了幾天時間,七天時間快速的證入初果,用神通入到七葉窟裡面,他要進到裡面參與法會的時候,說你既然證了果了就用神通進來,所以都不服氣啊,而且他在比丘裡面最年輕麼,佛成佛的時候他才剛出生,最年輕所以阿難和迦葉就是一個強烈的對比,迦葉出家時候都一百多歲了。
所以你看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左右的時候,阿難非常俊美,迦葉就老態龍鐘,所以他就不服他呀,你憑什麼在這裡給我說,這麼多的上座比丘,資格老的有的是,你自己又年輕德行也不夠你怎麼講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什麼呀,說這是我從佛那兒聽來的,所以冠了一句如是我聞,息爭論,大家都知道,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我代表佛在這兒說。
那麼第三個呢是為了有別於外道,異外道。我們剛剛不是聽過《百論》嗎,《百論》在開始講到吉的時候,不是說吉前面冠什麼,阿嗎, 阿漚麼,所有的外道的經典當時印度,都會在開始冠以什麼,阿漚 ,印度話發音阿漚,阿呢就是說無的意思,漚呢就是有的意思,外道講法不是空就是有,他不可以圓融的,所以為了有別於外道,佛典裡面都有一句「如是我聞」。那麼最最重要的,說「如是我聞」這個話呢,是佛親口囑託,這個大家都知道,佛在雙樹林中滅度的時候,趕緊這個阿難就哭得不行嘛,他還那會兒沒證果嘛,哭得不行,受不了情見濃。當時證到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是愛睡覺,被佛給呵斥,後來七天七夜精進就把眼睛給熬瞎了,最後證了天眼通的那位,就說阿難你哭什麼呀,哭了有什麼用啊,趕緊有要緊的事問佛,第一個佛在的時候以佛為師,佛滅後以什麼為師,問到了以戒為師。
第二個佛在世的時候依佛而住,佛滅後依誰為住呢,依四念處而住,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依這個法而住。第三個呢,佛在世的時候有惡性比丘,佛能收拾得了,佛不在了,他就開始出來亂竄,佛滅度的時候當時有一個不知好歹的比丘就說,哎呀這老頭子終於死了,再以後沒人管我了。所以這就是迦葉尊者聽了以後心裡傷心了,才聚集了五百比丘,結集了經典。害怕佛法散失掉或者被弄偏了,所以說以惡性比丘怎麼樣呢,佛就說, 默擯置之。就是惡性比丘,大家不要理他,不與他共語,不與他共住。那現在我們的惡性居士也是這樣的,如果居士裡面有一個來鬧騰的,天天在這兒給擾亂,不與共語,不與共住,就可以了,你千萬別跟他抬摃,你抬不過他,那麼這個是三個,最後說,一切經典怎麼開場,說冠一句「如是我聞」。
所有的經典都離不開這句「如是我聞」,這就是這裡的信成就,當然有的人後來也提出來異議了,說阿難每一部經典都有如是我聞,可是阿難,佛成道二十年以後,就是阿難已經二十歲了才開始出家的,出家十年以後又跟著佛學習經典,出家十年以後才把他命為貼身侍者,那麼這三十年的經典他怎麼聽到的呢。後來的菩薩就說了,有四種情況。一個是輾轉聞,就是說阿難在佛僧團裡面有其他的比丘曾經三十年前聽佛講的法,那麼他輾轉阿難又從師兄弟裡面聽到了。再一個的話,還有一些佛重說的經典,就是佛不一定說以前說的再就沒有說,可能在某一個環境下,又同樣的根基,同樣的時節呢,他就會再重說一遍這部經典,那麼被阿難又聽到了。
再一個還有說阿難是自通的,有一部經典叫做《金剛華經》裡面說,阿難得到法性覺自在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就是說他沒有聽佛講的話他證到這個三昧以後呢,自己就能夠憶持起來這部經典的法義。所以從這點來講的話,我們都對這個上面不要有異議,因為的確有的人提出說每一部經典都「如是我聞」,那阿難三十年以後才親近的佛,親近佛統共也就十年左右,他怎麼能夠遍聞呢,而且阿難是大權菩薩所示現的,清涼國師就為了解釋這個就說過,大權菩薩示現的時候,一代時教,他不在這個國土聞,他可能在那個國土聞,他不在這一時聞,他可以在另一時聞,所以我們叫做什麼呀,阿難這裡叫「如是我聞」。
所有的經典,他一耳耳根全部有,「如是」。那麼什麼叫做「我聞」呢?什麼叫做「我聞」,就是我這陣頭抬起來,脖子仰在那兒,耳朵噌噌噌就聽見我說話了嗎,誰的手機一響,大家噌就弄過去了,那你的手機為什麼要響。為什麼要動眾生的道念呢?寧動千江水,不動聽法心,關個手機都有這麼難,你能夠信受得了這句「如是我聞」麼?所以說眾所周知,佛法的根本在於破除我執,了去我的煩惱,所以佛門裡面才有一切法無我。有假說我法,《金剛經》裡面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那麼為什麼這裡還要安立自違其說,說「我聞」呢?既然阿難已經證聖果了破除我執了,為什麼在這裡還要說「我聞」呢?所以我們就這裡有一個了別。
第一個他是隨順世間啊,我們記住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那麼隨順世俗諦的時候呢,我們這個世間有一個你呀,就會有我呀,你我同聽法,那麼我們就在這兒聞呀,雖然在真如理中,為什麼這裡說我聞,而不是耳聞呢,大家想想為什麼,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用耳根聽聲音呀,耳是什麼,我是怎麼來的, 怎麼來的,對呀,我都說了多少遍,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再鋪開來無非就一個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我就是這麼組合來的。那麼這裡聖人說法有密義的,如是我聞,明明是耳聞,而說為我聞,就是我是什麼來的, 眼耳鼻舌身意,恰恰就顯的是無我之法,以總攝別。以總的來講我們無非一個色受想行識,色中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但是呢以總攝別在這個無我法中,隨順世間,假說有名字我。
但是雖然說有我的這個名字,又不違第一義諦的真如實相,這個我是假我。如果真我是用耳聞的,既然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觸法組合的,那他就是臨時的一個,假的,所以我聞這裡大有密義,廢別從總,以總帶別,所以這裡叫做我聞。雖說我,但是實則暗藏了,暗顯了,就是說色受想行識, 眼耳鼻舌身意,沒有一個概定永恆實在的我,說唯有我聞,恰恰體現的就是無我無我聞,因緣之我,幻象而聞,這叫做我聞。所以第一個呢,隨順世間而說我聞,雖有我聞,但不違出世無我第一義諦,這叫我聞。所以這裡講我聞。
再一個有時候我們講到也是為了破邪見,大家想,我,一個邪我,邪我是什麼意思,就是邪知邪見的人。他說沒有因果,他不相信輪迴,所有的這些知見都屬於邪見, 撥無因果。還有一個慢我,慢我就是說,比如說修行修的好了,也相信因果了,但是我慢他放不下來,我執他破除不了。再一個就是名字我,名字我就是因緣合和的一個假我,一般世俗人有邪我和慢我,修行人知道慢我和名字我,只有聖者最後證到名字我,如是我聞就只是一個名字我聞。
要這樣來,而且的話我們一般的凡夫聽法,聽說有我,就執著我,聽說無我,又執著無我,所以這裡雖然是無我真實情形,但不妨假說有我,不但讓我們不執著我,還不會執著無我,故而種種因緣隨順世間,說到「如是我聞」,雖然真如法中非我非無我,但是隨順世俗,假名字我,不妨在這裡稱性宣說。這叫做如是我聞。
所以說從總的意義上來講,這句就是標信順之辭。信,信為道元功德母,那麼時間關係,我們休息十分鐘,記住我們現在是九點五十,到十點的時候,準時回來坐定,大家把心定下來,接下來我們下半場講。今天盡量把這一段發起序文給大家介紹完。阿彌陀佛!
我這樣講你們能聽得明白吧,快不快?可以啊,那就要常來。我聞,你這會有我的時候,你聞不到就聞不到,不來你就聞不到。什麼時候你證到法身真我了,可以現前我聞,隨意去十方三世親近諸佛,那個時候,自然而然,首楞嚴如來密因諸菩薩萬行,全在你的一念心地法門之中。所以我們要往上匯,包括每一句經文都有無量的妙義,就看你人在佛法第幾層,就光這個「如是我聞」。什麼叫「如是」呢?什麼叫「我聞」呢?什麼叫「如」呢?還記得我們在講如來的義的時候嘛。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後佛如先佛一樣再來,叫做如來。那麼乘如實道,乘的什麼如實道呢?來成的正覺覺的什麼覺呢?就是這個「如」,而且這個「如」,只不過是用法界語言,作為平鋪溝通、顯了,給我們在認知法這個的言詮和境界之中,鋪了一條道路而已,一個假名。
但是就這個「如」字,它就代表了宇宙萬法的真實狀態。這種真實的狀態,我們常說不生滅,不增減,永恆的無始終的存在才叫做如如不動。你有始有終,有增有減。那麼我們就悟了,上次講到我們的聞性,我們的見性。當我們在語言表達的時候,我們是上次講,有時候往往會說,假如,如果,例如,比如,全部就把這個如給進行描繪和形容了。這個時候就不在「如」中,而在「妄」中。我們有時候叫做真如實相。那麼什麼叫做「如」呢?「妙湛總持不動尊」,如如不動。我不知道跟大家講過沒有,上一次講如來佛的時候,大昭寺。西藏拉薩的大昭寺裡面的太子等身像,每天每時都有人上去刷漆,你們知道嗎。我自己也親自參加了兩次這樣的功德。就是跟人家一塊,有的是自己,有能力的他們自己刷,沒能力的大家一塊共同發心。
那麼那個喇嘛師父就一會就調一碗這個泥湯,金泥。就上去刷刷刷刷,每年每月每天,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可是這尊太子像不動,你想他再怎麼說,這個泥粉它是怎麼薄怎麼薄,可是它天天如此,天天去刷,他是厚度會增加的。不動,他的臉的薄厚,身形的薄厚一量還是那麼多。天天刷,這就是表的如,不動。為什麼叫「妙湛總持不動尊」。我們現在就在動。不動,在佛法裡面,在唯識裡面講到,圓成實性,圓滿、現成、真實、是這麼樣的一種真理,就叫做「如」,沒有一點點的錯誤就叫做是。「如是」。所以說我們想想,為什麼叫「如」「是」呢?就一代的時教而言,我們講的因果規律、我們說的六道輪迴、我們說的生死解脫、說法度眾、就「如」此,就「是」。就是這樣這叫「如」。就這部經典來講,心不在內外中間,一切精神物質的層面,無不是這個心的體現。那個修行途中的每一次的步履,一切事情,本來就是這樣。就是如此,就是「如是」。你還想幹什麼呢?你還每天折騰。每天折騰就不「如」就不「是」呀,每天打妄想。
所以說這樣的一種永恆真理,首楞嚴的這種性定從來恆古不變,就叫做「如」。依照著這個性定,這個密因,起所有的六度萬行,或者在這個世界我們斷惑證真,或者深信切願,往生西方極樂,決定真實不虛,就叫做「是」。不可以在上面動,不可以在上面解,這就叫「如是」。這樣的理,如此的修,都是佛親口所講,我阿難當場聽聞,所以才說「如是我聞」。「如是」之法「我」從佛「聞」,叫「如是我聞」。所以這裡的「如是我聞」標榜的就是信順,信成就,勸信的。我們為什麼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華嚴經》裡面,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教理行果的行證次第是信解行證,菩薩修行起步從十信位發步,邁步。你看看一個信字就是整個一代教法的核心切入點,除了信你還能幹什麼,特別是這樣的一部經典,那麼這種信的講究就特別的純粹,信,如是我聞,就是這個樣子的,佛是這麼說的,我就是這麼聽的,阿難給我們講法的時候叫做分瓶瀉水,就是佛給他灌的水,他是一個瓶子接過來,一點兒都不漏的圓滿的就在這裡,佛怎麼說我怎麼聞,我怎麼聞我怎麼講,這就叫依教奉行,這就叫純真信心,圓滿信心。
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現在能做得到嗎?我們做不到不假思索的起信,特別是佛在講法的時候,他所有的經典裡也有分別的,有的法是曲指的,就是彎曲的曲,有的法是直指的。什麼叫做曲指呢?曲指的這個法門教法呢,還有一個信解行證啊,教理行果啊,一邊修一邊信,一邊信再一邊修,修和信同時一邊證,見到了,完全信了,這是一個次第叫曲指,彎曲的指給你。很多法門還有一些法門叫做直指的,一句話告訴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信也不信,告訴你「從是西方過十萬億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你信也不信,容不得你思量,不可以去理解,我們現在所謂的理解就是有道理,去明瞭,去把他解開,分析,可是越推越遠。特別是直指法門,明心見性,你怎麼去指,你的理解是多餘的。
包括淨土一門,信解行證,他就把解給冠到信上來了,信願行三資糧,就把解給,最難的一個大開圓解,明心見性的步驟他全部四兩撥千斤蓋在信上,讓你在這個上面承擔,現前就不必解,信了就是解,發願往生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難,發願往生成佛易,這就叫直指,凡所有相,禪宗的明心見性是直指悟中,正在悟的境界,淨土法門直指悟後,這叫直指法門。直指法門你只能夠「如是」,只能夠「我聞」,自己來不得半點思和索,沒有意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起心動念都是乖。我們常人一般說, 呀, 這個法聽得沒有意思,你看你們來聽經,聽得前幾天玄談說妙,覺得這個幽微難至,聽不懂還有點意思,聽明白了。
今天這個都是一些道理,都是一些知識,聽得說就這樣,就開始沒意思了。可是大家要曉得,佛法是純沒意思法。你還想有個什麼意思,所以說只能什麼呀,叫做隨順諸佛真實教誨而修,「如是我聞」法門,就叫依教奉行,佛說什麼就是什麼,什麼叫做隨順諸佛真實教誨, 隨順,大家剛才,我們再把心量提起來,大家想想,剛才講到佛滅度的時候說要冠一個「如是我聞」,那麼佛在雙樹林中滅度的話,他真的是死了嗎?佛的這個法身,這個不生滅的法界真實之體,他是隨時可以再方便應現的。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兩千多年前降生在印度,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說法。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從常寂光土,隨順我們這個世界的情形,依照著我們這個世界所流通的文辭表達,怎麼樣呀?耳根作用,合為一大佛事,稱性流露出來此番情形。
在佛的一邊來講,就是「如是」,在我們這個世界,才表現為「我聞」,就佛來講,哪個世界都是「如是」,哪個國土都是「如是」,十方三世盡未來際,無始以來從來是「如是」,那我們這個世界才表達叫做「我聞」呀。依佛一邊叫做「如是」,依眾生才顯現叫做「我聞」,那麼我們就依著佛的這個道理,隨順他所呈現出來的這個法門,這個套路,聽話就行,這叫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每部經典,為什麼其一開始,就說是「我聞」,「如是我聞」,大家要悟喲,你不要聽一下就是佛滅度的時候說了這麼幾句,你也就跟著溜一下。「我聞」,你今天聽聞的這個「如是」,你明瞭了沒有?隨順諸佛真實教誨的依教奉行,你做到沒有?
順便再夾一個回答問題吧。這裡說:頂禮師父,上一次的,請問極樂世界是有相還是無相?若有相即有生滅,而佛土是不生不滅的,若無相,又為何有十萬億數目的西方的方位而言,此一西方又以何地為參照物而言,我們所知的虛空之中是無時間與方位概念。
你看就不好好學習!藕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裡面就問到說,此問非妙問,是戲論!為什麼呢?如果你說在十萬億佛土之外,你說是在向東十萬億佛土,他又問為什麼向東?何況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那麼極樂世界就在東方啊。假借時空方位,所以說極樂世界是有相,在娑婆而言是有相。極樂世界是無相,在極樂世界是無相。在極樂,娑婆也是無相。在娑婆,極樂還是有相。這個二諦圓融你一定要,生滅是我們凡夫心,成佛作祖往生極樂還是生滅。以聖者心,在娑婆世界生老病死皆是如如不動啊,首楞嚴呀。這就叫做什麼呀?有相與無相,叫生滅與不生滅,看你是凡情還是聖解啊。那麼什麼樣入聖解,由凡情入聖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教奉行,「如是我聞」,不假思索,全體承擔。佛說怎樣就是怎樣,可以此方比擬,不能以此方情見,我們有情呀。所以說在這種方面,你還要什麼參照物呀?當下就隨順諸佛真實教誨,信順就可以了。
特別是,《首楞嚴經》呀,是以曲指指直指,以直指指曲指的經典,此之直指、曲指,非曲非直,即曲即直,這樣的一部王於三藏的寶典,你還,只有「如是我聞」,再連二個字都別說了。所以這裡叫做「如是我聞」。依「我聞」修入「如是」,依「如是」再說「我聞」,這就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一切的我聞,所依的是「如是」,所有的「如是」可以流露「我聞」,這就一代教法,這就叫阿難的分瓶瀉水,大家信吧,「如是我聞」。
那麼接下來第二種成就叫時成就。就是,「一時」,標機感。機,根機到了,感,感應來了,那麼這部經典就要出世了,這些文字就要現前了,我們就該這樣理解了,這個道理就要被我們心心相印了。所以,你看為什麼說佛說首楞嚴經成熟之時叫「一時」呢?按說我們這個國土的話,我們一般都說,這個六十個叫什麼,我們一般紀年古人叫什麼?甲子,我們有什麼呀?這個年、那個年,什麼甲丑年呀、庚乙年呀。我們一般說公元西元,公元多少多少年,我們說農曆多少多少年,都有具體的時間和方位。為什麼經典裡面只講一時,而不說某年某月某天呢?所以這裡的「一時」也是這樣。大家想想,時間本身就是不可得法,我還在這裡講過《百論》,講過《觀時品》,我相信在座諸位都記得。
時間從哪裡來呀?那麼之所以說不說定時說,佛法屬於一切眾生之法,就事相上來講,當時佛去講法的時候,也是去某一個國度到另一個國度,去遊行佈教的時候,你都知道每一個國家的紀年是不一樣的,這是其一。其二,比如說講《華嚴經》的時候,有七處九會,那麼有時候在人間講,有時候是上升到忉利天講,有時候又去夜摩天宮講。四天王天的一晝夜,人間的五十年,你怎麼算呢?時間怎麼計算呢?如果到無間地獄度眾生,一日一夜萬死萬生,一萬次的生死輪迴你怎麼算呢?所以說大菩薩的神通妙用,可以讓七天延為一劫,可以讓一劫濃縮為一七日。你怎麼算呢?到底是哪一時啊?我們在《法華經》裡面,有這麼一個情節,大家都在那聽,那麼法師在講《法華經》,足足講了六十劫,在座的聽法眾就跟吃了一頓飯似的。
那這個時間的奧妙,到底是怎麼樣?智者大師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中間有千百年的阻隔呀,為什麼?就是因為整個法界只有「一時」。我們也拋卻,不要說除卻好像這個年代那個時間,整個法界現前就在「一時」。同樣的《楞嚴經》現在還在祗桓精舍講解,阿難正在「如是我聞」,靈山法華沒有散,楞嚴同樣還在講。那大家想想,這就叫「一時」。什麼時?機感相應成熟之時,眾生過去的這個因緣果報,開始招感首楞嚴大法,諸佛菩薩過去的願力悲心,開始應化宣說如來密因。就是這個時間,因和緣一拍即合,顯現出來的時候就叫「一時」。去找,哪裡找一個時呢?所以我們想想,如果以我們凡夫心猜測的話,那麼佛在講首楞嚴的時候,這個「一時」在哪一時呀?在哪一時呀?其他的且不講,我問大家佛說首楞嚴經的時候,如果在當時還是在此時啊?佛在當時講,我們在此時聞,在當時還是在此時?此時當時能離開「一時」嗎?
當時由此時而延續呀,此時能離開當時作此時嗎?就是我們的現前一念心起動之時,無明起動之時就是輪迴之時,這個法身顯現之時就是說法度眾生之時。所以十世古今不離當下一念,這就叫「一時」。所以說「一時」,所謂的「一時」的奧妙,真正就是唯有因緣和合之時呀,要不然萬法皆空何來有時呢?因緣和合,那麼在我世界、我國土,確實有「時」,所以這裡統一用「時」。那麼遍法界通用,證到佛講《楞嚴經》的時候呢,皆在聽聞者此時,就是說整個「一時」,就是我們但凡在聽《楞嚴經》的時候就是此時。所以這裡講「一時」,一,為了區別於在說《楞嚴經》,而不是說《法華經》或者《無量壽經》,時,表示是隨順世俗假立而已。這是我們對一時標機感就是時成就,有了時間了。
那麼第三個呢就是處成就,接下來一句,「佛在室羅筏城祗桓精舍」,這個呢,我們大家基本上都曉得,前面是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這裡的佛就是主成就。那麼什麼是佛呢?我們就不具體講了,在講到經題的時候,已經給大家講過了,一個覺字,就是佛的所有內涵。
那麼我們這裡再看就是處成就,室羅筏城的祗桓精舍。在這個地方講的《首楞嚴經》。這裡的室羅筏城就是《金剛經》裡面講到的舍衛大城。不是佛入舍衛大城嗎?《彌陀經》裡面講的舍衛國。是當時印度,中印度的一個國家叫做憍薩羅國的都城。國王叫做波斯匿王。就是馬上下面發起序裡面的一個主角,是在這個地方講的。那麼我們都知道,當時佛有兩大弘法中心。在南方呢叫做王舍城。裡面住的道場叫做竹林精舍。在經書裡面會頻頻出現。那麼靈鷲山也在竹林精舍的旁邊。如果去過印度的都知道,竹林精舍出來以後,循著這個(路)再走一段時間,就爬到靈鷲山上。每天佛上了靈鷲山講法,晚上又回到竹林精舍裡面宴坐。那麼在北方的弘法中心呢,就是舍衛城的祗桓精舍。我們說的祗樹給孤獨園。世尊在這裡整整住了二十五年。那麼為什麼在《彌陀經》裡面有時候又叫舍衛國?這裡又叫做舍衛城,室羅筏城呢?就是說當時有兩個國度同名,都叫室羅筏。那麼這個城為了區別於另外一個室羅筏城呢,就把他的首都作為國的稱謂。把帝都當做國稱。所以在《彌陀經》裡面又叫,一時佛在舍衛國。其實它只是一個首都城而已。那麼這兩個地方呢,室羅筏城是當時釋迦牟尼佛的化處。就是每天度化的,輻射的眾生。祗桓精舍是當時我佛釋迦牟尼佛的住處。是他每天宴坐,乞食,起居,行走坐臥的地方。叫做處。佛在這兩處。這個舍衛國呢,這個地方有一個特色。
在這個舍衛城裡面呢,第一個概念就是豐德,豐富的豐,道德的德。什麼叫做豐德呢?就是說在這個城裡面呢,五欲,色聲香味觸。五欲就是指的就是外在的資具呈現出來這個繁華,非常的豐富,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經濟發達。豐德。
二一個,城中的人有多聞解脫之德,就是這個地方呢,城裡面的人都有多聞佛法,求解脫法,其實就是佛法興盛。大家發現了嗎,經濟發達和佛法興盛永遠都是緊緊的扣在一起的。大唐,宋朝,明清。我們現在也算開始趨向要發達了,佛法要興盛了。那麼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呢叫做豐德,所以叫做舍衛國,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是聞物。就是這個地方又叫聞物,又叫聞者城,什麼叫做聞者城,聞就是聽聞的聞。這個地方怎麼來的呢?就是當時有一個修仙的仙人。一個年老的仙人,在這個地方修道。後來又有一個他的弟子,就是年少的仙人呢去追隨他學佛。這個年少的仙人他的外號就叫做聞者。那麼後來老仙人死了以後呢,少仙人就依著這個地方建立城池而住。後來就依著這個慣性叫做聞者城。有時候也叫聞物,聽聞的聞,不是文物,就是珍貴的文物。
再一個,祇桓精舍呢就在這個城裡面,精舍呢叫做精修梵行之捨。叫做精舍。我們現在有的法師也不是要住精舍麼。其實就是一套房子,一個人在裡邊,不依附常住住的話,他在裡面設個小佛堂,也可以說法度眾。真心真意的為佛教,這也無妨。但是我們現在整個的這個叢林制度呢,的確,依照住精舍,也開始在瓦解。這就是時節因緣。曾經的叢林大家都依附大眾而住。 大眾熏修希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現在慢慢一個人都想做主,都想當頭。那麼就開始住精舍,但是那個時候的精舍呢是大家共住的。
這個祗桓精舍,祗,就是說的祗陀太子。桓,就是樹林的意思。桓就是林,林木的林。全稱叫做祗樹給(gěi)孤獨園,也叫給(jǐ)孤獨園。為什麼有這麼一個奇怪的名稱呢?大家都知道為什麼,為什麼?沒有為什麼佛說的嘛。但是這個園呢,這個名字怪啊,的確大有來頭。我們來給大家貫一下。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還是要把他講圓滿,
祗陀呢,是波斯匿王的兒子。就是這個國家的國王的兒子。這個祇陀是印度話。在他出生下來的時候呢,剛好那天,他的父王跟另外的國家去打仗,戰勝了。戰勝了以後呢,一時高興。剛好王宮裡生了太子嘛,就給他起了一個祗陀。翻譯成漢語就叫做戰勝,所以叫祗陀。
那麼這個祇桓精舍其實就是給孤獨長者。給孤獨的這個長者他原名叫做須達多。須要的須。三撇一個頁字的須,達是通達的達,多少的多。須達多長者他的梵音叫須達多,漢譯為樂施。就是喜歡做佈施,修佈施法門,能捨。而且他有個特色,當時是印度一個特別有名的富人。他常常會救濟那些孤獨的人。什麼叫做孤獨呢?少而無父叫做孤,老而無子叫做獨。他常常救濟這樣的一些孤獨的人,所以他有一個外號叫給孤獨長者。就這麼來的。那麼一開始呢,他並不懂佛法,也沒聽過佛的名字。有一天他不是住在這個舍衛城嘛,他去到王舍城,去看他的一個老朋友。叫做珊檀那長者,也是一個大富長者。
那麼他去了以後呢,他是為什麼去的,到那個地方去採買東西。給家裡的兒子辦喜事。去到這個珊檀那長者的家裡的時候。珊瑚的珊,檀木的檀,珊檀那長者。去到那個地方的時候,住了一晚上。半夜醒來,他們全家人都半夜醒來忙著佈置這個殿堂呀,莊嚴的很精美。他就說,這是你們在幹什麼呀?也是在辦喜事嗎?對方說不是。說佛陀要來了,我們請佛來應供。這個給孤獨長者當時一聽佛這個字一入耳,馬上全身的毛孔都豎起來了。
他就覺得馬上就相應了。問他說什麼是佛呀?結果這個長者就說淨飯王的太子出家修道,現在修成佛啦!所以他要來我們這裡講法,我們要來供養他。這個須達多長者一聽佛以後呢,就睡不著覺。一晚上就睡不著覺,這個時候呢因為佛的他心通智麼,就知道說又有一個眾生該機緣成熟得度了。在此時此刻,一時。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放光來照射這個給孤獨長者的身心。一放光呢,給孤獨長者就以為天亮了。他就起來以後,起身出城。而且城門本來是鎖著的呢,佛以神力就把城門打開,隨著這個佛光呢,就來到了竹林精舍。來到竹林精舍以後,當場他看見有一個天人當時在繞佛三匝,什麼呀,禮拜,頂禮佛足。他就學著這個天人的樣子也右繞三匝頂禮佛足。
佛就給他說法把他給度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就發心要供養佛。為什麼?他看見佛有這麼多的常隨眾呀,待會兒有千二百五十人的常隨眾,住不下,他覺得竹林精舍太小了。如果去過印度的人呢,竹林精舍的確不大。現在後人為了就是說招感這個旅遊者,也把它種了很多竹子,還有一個水池。現在已經完全沒有原來的一個地貌了。那麼這個地方呢,真的不大。給孤獨長者就回他的舍衛城去,去找一個地方想供養佛和弟子住。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呢,找了好多都不理想,只有太子祇陀的花園最合他意。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找太子說,把你的花園給我買過來。太子不樂意,不賣。他又不好意思回絕他,為難他說,如果你把金磚把我這個花園全部地鋪滿的話,我就把這個花園賣給你。
那麼這個給孤獨長者一聽了以後呢,馬上就發心,把他地窖裡的金子全部製成什麼呀,金箔磚來鋪這個地,全鋪滿了。這個時候太子想食言也沒辦法。在這種情況下,他就答應了給孤獨長者的請求,並且由於給孤獨長者的供養誠心,也把這個太子的這個心給感動了,他說這樣吧,說你鋪金磚的地方你就鋪了,你供養。沒鋪金磚長著樹木的地方算我供養佛,兩個人合夥做了這麼一個供養功德。由於是祇陀太子的花園,由給孤獨長者買來,合夥裡面還把樹送給他了,所以叫做祇樹給孤獨園,就又稱祇桓精舍。這就是這部經典《首楞嚴經》當時講的地點,就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這叫做什麼呀,說法處,處成就。現在知道什麼呀,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佛,處成就。
最後就是一個眾成就。那麼我們來接著再往下看,這裡我們要講一下,為什麼這裡講到說,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那麼依照我們一般說的當時說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講法,真正對於說佛,在者是住也,佛就是要住在這個地方,方便來講的話佛有三身,方便來講的話是他的應化身住在這裡,如果說,有究竟來講,佛的三身,比如說佛的法身,法身佛我們都知道啊,毗盧遮那,毗盧遮那的意思是什麼呀,是什麼?對,遍一切處,遍一切處就是說,無在無處不在。沒有一個定在,因為你想想法身是無相的,何來所在呢?所以遍一切處恰恰寫的就是說,無在而無處不在,你說他具體在一個地方,不可以局限在這個地方。你說他不在哪裡嗎,他遍一切法界哪裡都在,所以我們常講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那麼還有一個叫報身佛的話,他有無量的相好莊嚴,他的這個報身顯現在哪裡呢,就是蓮花藏世界海,就是《華嚴經》裡面講到的蓮花藏世界,整個這個世界海里面,他的報身非常的相好莊嚴,我們這裡講的佛在室羅筏城,說在這麼一個陋劣的娑婆世界,南閻浮提,高低不平,江河湖海所組成的這樣的一個南瞻部洲的地方呢,只能招感到佛的應身佛來顯示。所以這裡的佛在室羅筏城,就是講他的應身佛在這個地方。應眾生之機,乘宿世之願,所示現的身,或在靈山,有時候在靈鷲山,或在竹林精舍,有時候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那麼現在呢,在室羅筏城的祇桓精舍。這叫做在,佛在。不但主成就,還有眾成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第六,眾成就。就是聽法眾也具足了,這個「如是我聞」,不是我阿難自己謅的說的喲,當時還有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說,這一千二百五十人的上首第子,常隨眾,全部在場。所以我們來看看,這裡是什麼叫做與呢?與就是並的意思,有時候並千二百五十人俱,有時候也叫做共(千)二百五十人俱,都是在一起的意思。
那麼這裡的比丘,何以稱為大比丘眾呢?首先我們要看看這(千)二百五十人是怎麼來的呢,這(千)二百五十個人呀,是首先當時佛在度化眾生的時候,所度的人天呀數不勝數,為什麼這裡說千二百五十人呢,是因為這裡是常隨眾,大家記住哦,最先皈依,直至佛滅度,一直跟著他,因為其他的第子,有時候這個法會在,那場法會就不在了,獨舉這千二百五十人,就是說因為他常隨眾。就像我們說,孔子的門徒不是有三千嗎?但是最出色的只有七十人,也是這個意思。那麼當時佛成道以後呢,他先度的喬陳如等五個比丘,就是他出家的時候跟他的那五個侍者,後來他就運用他的神通開始觀當時的因緣。有修外道法的這些沙門啊。該得度了,為什麼?他的修行習氣濃,他的這個叫什麼呢,煩惱比較薄,雖然他修的外道之法,可是他的心比較清淨,不像世間的這個五欲那麼粗重。
這個還真是這樣,大家知道嗎,任何修行的不管他練氣功,甚至我昨天我就因緣現行了,有幾個修某某功的就來找我,我就給他念了皈依,他也是修了八年還是十八年,我都沒記住。有十八年嗎?好像沒有吧,某某功。有錄像我不能說。但是呢,他是有了,那就可能是十八年,所以人家真的是說,印光法師經文裡面說到,不修正道,生(修)這些邪魔外道,生遭王難,死墮地獄。生遭王難就現行了,他也是心路歷程非常艱苦,一到我那個寮房裡邊,看見阿彌陀佛的像呢,跪在那裡痛哭流涕,聲俱淚下。說為什麼阿彌陀佛不來早點來找我,說讓我走了十八年的冤枉路,真的是這樣的,說我受盡了苦難,這個心路歷程磨練多等等。
就是說,我說你因緣不到,你死不去你活不來嘛。這會我說今天此時此刻你因緣到了,給他們念了三皈依,可是,接下來他雖然接觸佛法比較短,可是你講佛法的這些用詞呀,比如加持呀,或者等等,他一聽他馬上就從他原來修行的那個道裡邊轉過來了,知見一轉,原來的修行的那些東西(感覺)還在,他就很會表達,而且知道我講的比如說,境界呀,有時候說妄想呀,或者念佛念的相應呀等等,他立馬就聽懂了。這就叫什麼,他煩惱是比較薄的。雖然他修的外道法門,可是他還在修,當然我這裡不是讚歎外道好啊,我這以後真的說一句話都得打補丁。那麼當時他觀到有的外道煩惱比較薄,他就去先度,第一個,度了四十九個人,是弟子,還有他的師父叫做耶舍子,一共五十個人,這是首先度的。其次當時有名的舍利弗,目犍連都是有名的大外道,所以我昨天還給他們皈依的時候,我說佛法有兩種健兒,一個是諸惡不做,二一個作已能悔呀,你轉過來。你看舍利弗,目犍連都是當時的大外道轉過來的。各有一百弟子,這就二百五十人了,那麼後來又去度迦葉,老迦葉。
他見佛的時候差不多當時,那個時候已經有一百六十歲了,有名的大外道。兄弟三個,老大叫做這個優樓頻螺迦葉,老二叫伽耶迦葉,老三叫那提迦葉。老大有五百個徒眾,老二,老三各有二百五十個人,所以他去度他的時候,佛很方便善巧,他不說我要度你,他說我能不能在你們家住一夜。那麼這個大迦葉當時就有道行了。說來的人呢,他一看他就知道他的前因後果。可是佛到他面前,他看不清這個人的來頭。在這種情況下,他有個火龍洞裡面有個毒龍,是他的護法,他就把釋迦牟尼佛安置在這個火龍洞裡面讓他住一晚上,晚上這個火龍就出來想把釋迦牟尼佛燒死,釋迦牟尼佛用的什麼呀,火光三昧把這個火龍給收了,收在他缽裡。
第二天安然無恙出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跟這個老迦葉兩個人鬥法。神通妙用,老迦葉鬥不過他,就帶著他的兩個兄弟和一千弟子全部皈依了佛,聽佛講法,並且後來證了聖果,頭陀第一就是說的迦葉,你想他出家的時候一百六(十歲),所以從耶舍子的五十到舍利弗,目犍連的二百,到三兄弟的一千,正好合起來什麼呀,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裡的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佛的常隨弟子就是這麼來的喲,都是外道。那麼為什麼這裡叫做大,首先一個數量多,因為佛當時走到哪裡遊行的時候,那些隨法眾都跟著,大家想想不要說百萬人天的大法會,你說一個人走到哪都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常跟著呀,而且這些弟子們都是大阿羅漢,大者,一個數多,二一個名重呀,他的十大弟子,十六阿羅漢 ,都是出去都可以,隨時都可以擔當一方的大成就者啊。我們現在一個開悟的人都是大德了,他們都是證聖果的。再一個德隆,他們的道德德行,游化人間這種慈悲,這種度化,任何人不能比,所以叫做大,大比丘。比丘大家都知道啊。
比丘是什麼?依佛出家,具足比丘資格的根本的標準是什麼呀?受戒。依佛出家以後受了具足戒的男女眾弟子,男眾弟子叫做比丘,女眾叫比丘尼。所以說這裡的比丘,他的全部生活就從三個方面來體現。他的殊勝功德就從這三條來進行讚歎。
第一個,比丘都叫做乞士,乞討的乞,士兵的士。為什麼叫乞士?我們說,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只為生死計,雲水度春秋。要飯的。大家不要說要飯,大法師嘛,你怎麼能說要飯呢?在佛制年代就是一個一缽滋身,只有一個缽,沒有任何的藏蓄,一心一意出離三界,這就是比丘。也不去經營什麼事業,也不去耕地去儲存什麼積蓄,就萬緣頓息,一念清修,托缽乞食,以此活命。以這個生活狀態叫做乞士,那麼為什麼當時佛陀制這個乞食呢?這有重要的意義的,第一個,我們可以明瞭,就是什麼呀?折服我慢。對不對,大家想想你出去托個缽要個飯,誰知道人家給甩一張什麼臉啊,那你都得受都得包呀,講經弘法也得折服我慢,大家知道麼,我特別感謝我所有出去這些法緣,都能夠折服我慢,抬舉你,你也得折服。
人家不抬舉你也得折服。給你兩句不中聽的話,一個疑難問題砸上來了,你就得忍著,都能折服我慢啊,所以說第一個去乞食能夠折服我慢。第二個,你身為出家人,不貪口福呀。你看我們有時候說有了病了,以減食為良藥,就是說你吃的少,你的妄想就少,你吃的太飽了,保暖就思淫慾嘛。一系列的煩惱妄想就跟著上來了。再一個專一行道,一心一意去托缽就行了,走哪吃哪,死哪埋哪,就是這樣子。樹下坐啊,一棵樹下都不能坐三天,連著三天超過了,害怕你對這個樹底下有了執著了,把這當你的家了。所謂專一行道就是說一心一意辦道。你像我們今天,你們在家諸位都知道,待會兒講完法了,這裡可以提供午齋,如果你回家,下午你就要想著說下午吃什麼呢,你就得去買菜,你就切呀包呀,我在五台山拜山,也是這樣,天天要想這早晚三頓的吃什麼。
所以這就不能夠專一行道,所以乞食都有這樣的深意,有助於修行,全方位的護持修行啊,甚至有時候不應積蓄,那麼這個是自利的,對於自己有利。乞食還可以利他,你比如說令生慚愧,哎呦世間的人看見說,哎呀人家可以什麼都能放下,就一缽,這樣勤苦的去雲遊,那麼我們看見這麼樣的一個人,頓生什麼呀恭敬之心,所以說令生慚愧。我自己家裡妻兒老小什麼也放不下,每天吃喝拉撒,住的好好的吃的飽飽的,他會生慚愧的。因為向道之心是我們南瞻部洲的人的一個特性,勤修梵行。再一個使人破慳增福,你去跟他要,他就必須給,那就破他的慳貪麼,有的人捨不得給,今天做了好吃的,捨不得給,把昨天剩下的給你,就破他的慳貪。
破慳,如果他來供養,那麼乞食的出家比丘是一個福田僧,就會怎麼樣呀,給他增加他的福報。供養僧眾,今天供飯,就會增加他的福報,特別是供這個聖者僧的話,過去有人無意中,用很不好的粗的飯供養了一個辟支佛,九十一劫都不感這個貧窮果報。所以知道乞士,下乞食滋身,滋養自己的色身。把這個飯乞來了就跟藥物一樣,為了療我的身我好修行。上乞法滋心,聞法滋我們的法身,滋我們的心地,所以叫乞士。有兩重,第一個乞食,第二個乞法,一個滋身一個滋心。所以說以這樣的正命,乞食是一個比丘僧的正命,大家不要忘了還有邪命。一個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不能以邪命活計,比如說四種邪命,一個是仰口食,仰啊就是仰起,仰口,仰起頭來,養你的口。什麼呀?觀察星象為人說凶吉禍福,靠這種來得到供養過日子,這叫邪命。二一個叫方口食,就是巧言攀緣,嘴特別會說,人際關係拉攏得,等等這些,天天去交際應酬結交權貴,要不得,以這樣的過日子很可悲。所以藕益大師說,寧將老僧墮地獄,不做人間應酬僧。
應酬很苦呀,所以這種叫做方口食就是巧言攀緣,交際權貴,這不是一個出家比丘的正命。再一個叫維口食,就是用咒術呀畫符啊,給人治病呀算命看相看風水,這樣過日子全屬於維口食,維繫的維。還有一個叫下口食,就是自己種地耕種,種田種菜,積蓄糧食,佛不許可。這四種全部屬於邪命過活。但是我們後來法傳到東土以後,就是時節因緣,禪門下面為了不去巴結這個信徒,自給自足,或者在山裡面,沒辦法,太遠了嘛,禪宗道場,那麼後來就開始什麼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了,就是今天你要出坡種地了,可是當時在佛制的時代,比丘是不可以的,這已經就退了一步了,所以當時有人問這個祖師,住持道場的祖師們說:佛制的不許這樣,你們天天每天這樣去出坡種地,那麼如果真的有托缽,不種地什麼也不幹的比丘來,你當如何做呢,這祖師爺就說了,就是意思盡管我已經開悟了證量了,真有這樣的比丘來,當視作如佛,這樣來恭敬。為什麼?他依佛制,聽佛言,他修這個「如是我聞」,依教奉行。所以這就是比丘的第一個是乞士。
第二個呢是破惡。就是正慧觀察破這個煩惱惡,破這個輪迴惡,破這個生死惡。
第三個是怖魔。每當有一位出家人去受三壇大戒,那麼有三師,這個和尚,羯磨,教授,七尊證,七個證明者。到你登壇的那一天,我們都會要三壇大戒,你們現在還沒有經過這個待遇,這是最莊嚴的一刻,我在莆田廣化寺,最多三個人,那麼上面是三師,就是代表本師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這個七尊證呢就代表十方三世一切的諸佛菩薩,來給你證明,那在這個情況下,三個人一組登壇,眼睛要看得清清楚楚把上面的人,耳朵要聽的清清晰晰,那麼這個羯磨,羯磨就是做法,成就了以後你才能叫做比丘。那麼在這個四羯磨,名為得戒,成為比丘僧的時候,就入到僧寶裡邊,真正意義上的出家人。在這種情況下,登壇的時候呀就會有這個地行夜叉,就會在那讚歎,哎呀,善哉善哉,又有人這個受具足戒如法出家,當時人天會生福,修羅會損減了,阿修羅損減了嘛。那麼就被空行夜叉和飛行夜叉給聽到了,就遍法界遍三界內什麼呀,飛上六欲天這兒去喊善哉善哉就這樣。輾轉傳至第六天,這個他化自在天的時候,就被魔王波旬給聽到了,他一聽到他就害怕了,為什麼?因為魔王的特性他就是,認為三界內,特別是這個六道這些子孫都是他的徒眾,一旦有一個修行了脫生死出三界的時候,他恐怖了。所以這會兒魔王恐怖了,魔宮就震動了,他又少了一個徒眾。所以說第三個,就叫怖魔,讓魔生恐怖心。這是比丘的內涵。
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之所以這裡稱之為眾,就叫和合眾。有和合,梵語裡面叫做僧伽麼,我們不是說佛陀耶,達磨耶,僧伽耶。記住啊,一個人不能叫眾,兩個人也不能叫眾,三個人也不能叫眾。四個人以上者才能稱之為一個僧團的和合眾。四個人以上才可以,一些法才可以做。那麼再嚴格一點,十個人,二十個人,乃至更多了才能夠做法。有些法事是一個人兩個人是不夠格做的。所以這裡叫做大比丘眾,就是和合。從理上來講,那麼都是修無為出世法的。這叫做理合,從事相上來講的話,戒合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等等這些,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都是修六和敬的。六和敬就是說明有一個和合眾,這麼樣的一個眾,才能叫做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佛的常隨弟子。
那麼前面呢就叫做證信序。證明這部經典它具足了六種成就。你看一句話就講了一早上。當然我們在序分的時候給大家講的稍微細一點。因為每一部經典一開場,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套路。那麼我們就知道說「如是我聞」下面緊接著有什麼,什麼意思,大比丘等等這些。那麼接下來的內容,下一節再講吧,從「皆是無漏大阿羅漢」開始。
請大家再端身跟著我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