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各位同修,各位我們的楞嚴學人,我們還是請大家發心,在聞法義之前,每一次的聽聞佛法的功德都是為了解脫,都是為了開智慧,都是為了息滅煩惱,都是為了度化一切有情眾生,把這個心用在這裡。這是我們菩提心的所依所在。

非常有意思,《楞嚴經》講到征心,就是追問這個心到底在哪裡?我們今天是第八講。我們每一位同修坐在這裡,雖然我們身在維摩講堂之內,但是我們確實不知道我們的心現在在哪裡。當我們凝心提神去感受它的存在的時候,到處都找不著。一旦我們起心動念試圖描繪,試圖探求,試圖相對照的顯現它的時候,已經就落在圈外了,沒門了。

所以上次我們在講到法義的時候,就是這七次征心。第一次,認為心在身內,第二次心在身外,我們進行了一個貫文解義。今天一開始我就祈願大家能夠把這個神形凝提起來,凝提起來了,我們要把這後面的五處征心大段地貫完。然後把它的法義做個略微的講解以後,我們再把它總括起來,進行領解。所以我們現在把經文翻到二十五頁的第三行。我們開始讀經文的時候,希望大家還是原來的那個原則,又穩又不慢,也不要太快,不慢就可以了。七處征心之三,執心潛在眼根,找著了沒有,好,那麼我們一起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裡。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裡,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這是這一段,因為人的這個定見,他內外找不著的時候,他就又想方設法見縫插針,無外乎人之常情就認為相對內外而言,有哪裡呀,有根裡。因為我們不是說有眼根看外境麼,他就認為潛在根裡。

這一段的大意是什麼呢?阿難又對佛說,如您剛才所說的這個心既不能在身體內部的緣故,因為它沒有在身體內部。又由於身心相知,就是說為什麼不在外呢?因為身體有感覺的時候心是知道的,所以它不可能心離開身體而在外,所以可見心也不在身體之外。那麼我現在對著佛您,想想,我思維,知道心在一個處所。一個妄想放下,一個執著又起來了。那麼佛就說,你說說這個心在何處所。阿難就說,此心一定是潛伏在眼根之中。眼根,我們看東西的這個眼,他認為覺知,能感覺的這個心的作用的點就在眼根裡面,就我們生理的眼根之中。

而且還打了一個比方說,好比有人取一個琉璃碗,當然在經典裡面寫到的是說琉璃碗,我們也可以理解成我們平常戴的眼鏡麼,最契合的是我們戴的那個隱形眼鏡。他就認為說合在自己的雙眼上,雖然有物合的時候,但是他的視覺不會有障礙。所以說眼根隨時看什麼東西,心就隨時能跟進上分別了知。他認為這個覺了的心,之所以不能見內是因為心在眼根,之所以能夠分別外邊呢,而沒有障礙是因為心在眼根向外望的緣故。

大家想想這都是人之常情吧,但是這裡有一個過失,就是法喻不齊。他打的這個比喻把自己給說住了。這裡佛就反過來問阿難說,如果如你所說這個心是潛藏在眼根之內,由於這個琉璃碗同眼合在一起的這樣一個道理。那麼請你說用琉璃碗籠住雙眼的時候,它可不可以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就是外在的環境,在看見外在環境的時候,它可不可以同時,記住同時也能見到籠在眼根上的琉璃,這個物件呢?那麼阿難就回答說:是的,如果這個人用琉璃碗籠住雙眼看外物的時候,同時也可以見到琉璃碗。把他的定見給說出來。

這種情況下,佛就告訴阿難說,知道他的錯誤出在哪裡了,法喻不齊。說如果心潛伏在眼根之內,同於琉璃合眼的這種情況的話,那麼你的眼見山河大地的時候,你的心能夠分別的時候,為什麼心不能夠見眼?就是你知覺的心為什麼看不到自己的眼本身,他就提出來這個反質。那麼假如你又說你自己的心可以看見自己的眼根,那麼你的這個眼根就同於所對的外境,而非能對的眼根本身。就你這個眼睛已經成了你心覺知用眼來看的一個外在的境界,而不是眼本身了。能聽明白吧。那麼也就不能說,你說的隨便看到什麼事物心就能夠隨時起分別了知。因為你這個心不能見眼,你又怎麼能說心是潛藏在根內跟琉璃碗合起來一般呢。所以說從這個觀點來講,你說的心潛藏在根裡,像琉璃跟眼一樣合在一起的這個比喻是不成立的。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明白這個比喻,聽明白嗎?他的這個法喻不齊這裡比較難理解,他的難理解在哪裡呢?什麼意思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話的法義。如果說你認為你的心是潛藏在眼根,對吧,你認為心是透過眼根,透過這個根來見到外境的。那麼佛就反問說,你不是自己打了個比喻麼,說眼透過琉璃可以看到外境,那麼眼透過琉璃看外境的同時,還可以知道琉璃本身,但是你的這個心透過根來看外境的時候,就不能夠見到眼本身,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比喻是什麼呀,用眼來比喻心,用琉璃來比喻眼,他是有層次的,這個層次如果你對不齊的話,這個比喻你就明白不了。

他現在的錯點在哪裡呢?既然你說心透過根能看外境,那麼你還打了個比喻說,就如同眼透過琉璃來看外境一樣。可是你現在眼透過琉璃的話眼還能見到琉璃本身,但是心透過根看外境,心卻見不到眼。所以你這個比喻是有錯誤的。這是第一錯就出在這裡,這叫法喻不齊。所以第三處征心說心潛在眼根是不成立的。

這是這一段,我們貫過去了吧。好,那麼我們要像佛跟阿難的答辯一樣,我們來窮追不捨,再繼續七處征心之四,執心分明暗。找著了嗎,找到了沒有?二十幾頁,你們找著了就說一聲,我跟你們的版本不一樣,我這個比較好拿,好,那麼我們一起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這是又一段。這樣貫你們能夠跟得上嗎?估計現場還是可以跟得上。有人能跟得上有人就跟不上了。你把心調動起來聽我講這個意思,我們讀經的時候呢,你把經文貫一遍,然後再聽著我講這個大概相互的問答,把這個法義的總核心的錯在哪裡,對在哪裡明瞭了,回去再自己複習,好不好。

那麼這段開始,你看阿難在這裡的時候他有點心虛了,他在說完了以後,他講了一句什麼話呢,見到了沒有,是義云何。他就這會有點心虛,覺得說自己越說越離譜了,不知道對不對,那麼這一段的大概意思是什麼呢?阿難又向佛說了,說世尊我是這樣想的,這個眾生的身我們不是都有一個皮嗎,我們一般現在馬上下意識的說心在身內的時候,一定是以這個皮為標準吧,皮裡邊叫內,皮外邊叫外。所以說他就說這個眾生之身,五臟六腑深藏在中,那麼大小這七個有時候叫九個,這個竅穴就是這些窟窿,頭上這些窟窿,這個居於外面,由於體內有臟腑重重的包著就是黑暗,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見內,但是上邊有這個竅穴是通達,它有光明,所以眼睛就能見外。

所以他就說我面對佛,您在我眼前,開眼的時候即見光明,閉眼的時候即見黑暗。那麼前為見外境,後為見內身,這個道理怎麼樣。就是我覺得心在明暗之間,您覺得對不對呢?這是阿難的問,聽明白了沒有。

那麼佛就來答了。說既然你說開眼見明,閉眼見暗,我首先問你當你閉眼見暗的時候,如果你說眼睛閉起來了我再往內見我的身體內的暗,那麼這個黑暗的境界是與你的眼相對,還是不相對。如果這個暗與你的眼相對的時候,這個暗應該在你眼前,怎麼能說在身內。明白了吧。

就是說你的眼睛一閉起來你就認為對著個暗,可是我們的常規認知的一個常情是,眼睛閉起來我的,不管睜呀閉呀,我的境界在我眼前是不是,那麼你眼睛閉起來見這個暗,這個暗在你眼前而不是在你身內,你卻說在你身內。如果你說這樣可以成為你身內的話,那麼你自己居在一間暗室裡邊,也沒有燈,也沒有日月,那麼你暗室裡面的空間豈不是都成你的內臟了嗎。

明白了沒有,明白了繼續往下講。如果你所見的這個暗的境界,你認為就是再進一步說,是離開對外的見,是反觀內部的話,說明你這個心和眼對於自身有反觀的功能。既然如此說你合眼見暗名為反觀我身中的時候,那麼你開眼見明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反過來看到自己的容顏和相貌。你不是說,你認為我見暗的時候,這個境界是我反觀到裡面的東西,而不是面對外面的黑暗。那麼既然有這個反觀功能,那麼你開眼見明的時候,不光見到以我為輻射外在的一切情形,而應該有反觀到自己容顏,長的什麼樣子的功能作用。但是你這個不能反觀,說明你的說法不能成立。明白麼?

那麼如果你開眼見明時反觀自己的面貌,你說這樣是可以的,那麼你了知的這個心和眼是懸在虛空中,怎麼能夠成為見內呢?你能夠看到自己的時候,一般我們說好像把眼挖了,懸在虛空中反觀自己一樣。如果說你懸在虛空中能夠反觀自己的面貌,那麼這已經不是你阿難的體了,就是這個心和眼已經不在你阿難身體之內了。那麼你現在,我如來,就是我釋迦牟尼也能看見你的心和眼,難道我就是你懸在虛空中的心和眼嗎?你說用反觀的話它一定要懸在虛空。

就跟我們假設一下,我不知道你們明白不明白。我們假設一下,就是我自己想看見自己,那麼設想一定要我的了知的心,和我的眼根要反觀,它得到我的對立面或者在我的上方,或者在我的前後左右對吧,總之不在我身上。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才能見你的話,那麼我如來我的心和眼也不在你身上,難道我是和你的心和眼一樣,浮在虛空的麼?是一樣的作用麼?

再說你的眼已經有了了知的功能,那麼你的身體應該就跟沒有了知的功能一樣,對吧?因為你這個了知的心和眼已經浮在虛空了。可是,我捏一下你的身體的時候,你的身體還有感覺,說明你的心和眼還在你的身體內,那麼事實並非如此,你不是懸在虛空的,明白了麼?

如果你進一步再要說,你的心和眼各有各的知覺,那麼你一個人就是有兩種知覺。你的心和眼浮在外面可以看自己這是一種知覺,那麼我掐你的時候,你身體又有知覺了。那麼你的覺和身就有兩個體,一個在虛空,一個在身上,那麼這樣下去的話你都應該能夠成兩尊佛了,一個阿難成兩尊佛。

有沒有這個道理呢?沒有,為什麼?在佛法之中,我們的覺知,我們的這個能知之體,就稱之為佛性,成佛的可能性。你現在又在身中又在虛空有兩個的話,那你就一個人能成兩尊佛。所以說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沒有道理,開眼見明,名為見外沒有道理,你的心絕不在明暗相對之中,明白了麼?這是第四次啊。

那麼開始趕緊趁熱打鐵,如果你糊了就對了。趁熱打鐵我們來一起來看第五征心,執心隨有,一起來:

「阿難言。我常聞佛開示四眾。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我今思惟。即思惟體實我心性。隨所合處。心則隨有。亦非內外中間三處,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心隨有者。是心無體。則無所合。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則十九界。因七塵合。是義不然。若有體者。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若復內出。還見身中。若從外來。先合見面。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佛言。若眼能見。汝在室中。門能見不。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若見物者。云何名死。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今在汝身。為復遍體。為不遍體。若一體者。則汝以手挃一肢時。四肢應覺。若咸覺者。挃應無在。若挃有所。則汝一體。自不能成。若多體者。則成多人。何體為汝。若遍體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當汝觸頭。亦觸其足。頭有所覺。足應無知。今汝不然。是故應知,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這是第五問心在哪裡?那麼由於阿難在前面,我們稍微再給緩一下,我看你們都有點雲裡霧裡。阿難前邊一直講到的是他自己的認知,自己的用這個妄想猜測的,一會說在內,一會說在外,一會說在這個眼根裡邊,一會又說在明暗之處,就是沒法了,找不著理由了,就這麼瞎在那一層又一層的推比度量,全是妄想分別。在這種情況下,他實在說的沒法說的過佛了,想起什麼呀?以彼之道,來治彼身。就是說既然如此吧,我就從你說的道理上來下手。我在這裡常聽到佛您開示、給這個四眾弟子開示的時候說什麼: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

他在這裡講到說,既然是這樣的話,我現在就思維說:我這個能思維的體就是我的心性,隨根塵,心和境相對生起的當下,我覺知的心就在這裡。什麼時候生起當下這個覺知之心,那麼心的所在就在當下所生的相對覺知之中。他是來這樣來認為的。那麼,的確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這是佛在講法的時候講到的大乘法義,當然這個也是通大小二乘的。

如果用小乘的道理,怎麼理解心生法生、法生心生呢?小乘他只講前六,眼、耳、鼻、舌、身和意識,主要講意識。最深能講到這裡。所以他把六識為心,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為塵、為法。在這種情況下,由這個六識的內心來攀緣外境的時候,有起攀緣心分別對境的時候,境隨心起,這個時候就叫做心生法生。有心生,所以才有外境的法生。反過來,由心生的外境的法,生起的時候,他有反作用力。我們對於外境反過來激盪內心的生起的時候,心就會追逐外面的境界而現,隨著外面的境界而現,故名法生心生。

前兩句心生法生,就說明什麼呀?正好說明法不自生,從心而有,萬法唯心。後兩句,法生心生。明心沒有自性,由法而擺佈而顯現的。那麼這樣的話,正顯心本不生,法無自性,二俱無有體性,沒有真正一個實在的體性,所以才說,心法皆空,萬法皆空就是這個道理。

可是阿難把這它認錯了,用這個執著心去攀緣那個所生之法、所生之心,把他一合併,就認為真的有一個法激盪心而存在,故而說有心生。真的有一個心牽引外境的法而有,故而有一個心生法生。這是從小乘的角度只講到六識。

如果從大乘的角度來講的話,就主要以第八阿賴耶識為心。阿賴耶識,內變根身,就是我們的色身,外變器界,山河大地。就像一個非常粗的,阿賴耶識不是叫藏識嗎,我們每個人都有阿賴耶識呀。那麼阿賴耶識這個種子就像一個很粗的樹幹一樣,它會向上一長,分叉而再去枝葉花果、去繁茂。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本來是由於這個業識,阿賴耶識被無明一熏,成了染的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就會轉本有的這個佛性,我們這個智光如來藏這個心體,轉為能見的見分,和所見的相分。

就像一棵樹,嘩的長起來兩個枝,那麼其中的一個枝就認為我是主體,相對另外一個枝是外在的境界,其實是一識所變,為無明熏。在這種情況下,以能見的見分,依能見故呢,妄現外在境界的相分,此就是心生而法生,法隨心而生起。在這個法隨心的生起的時候,他主觀的這個見分,又會去認識被動的這個相分、境界。

在這種情況下呢,由於境界為緣,就會生起一些相來,種種相,比如說我能了知分別的相,我們覺得這是一種智相,比如說一個人,我從昨天到今天的相,那麼這就是種相續相,比如說一個東西為我所有,我要爭取過來,這就叫執取相,比如說他叫什麼名字?他叫什麼名字?這個高矮長短胖瘦美丑等等的概念情形,這就叫做名字相。一切的相生起來的時候,所以才有輾轉生起,這就叫法生心生。

我們的第八阿賴耶識,才有第七識執持他的見分,為他的相分,就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前六識,包括第六意識和前五識,種種的輸送、傳導、分別,互相互做增上,相互風生水起的這種感覺一樣,啟動我們的自我認知功能和對外境的執著妄想,這就叫心生法生,法生心生。這從大乘的第八阿賴耶識啟動的角度而言。

所以在《解深密經》裡面講到說唯識所現故,這裡我們用一點唯識佛法講,他說唯識所現的時候,此中無有少法能生少法,就是真實情況,真如理境,沒有少法能生,沒有任何一個法真實的能夠生起來,但是此心如是生時,就是我們的第八識為根本,第七識為執著,第六識為分別,前五識去搜集情報。所有的八識相互作用啟動的時候,既有如是影像顯現。我們現在的心生法生,法生心生全是身心世界就是一種影像,唯識所現的影像,這是從大乘角度來講。

那麼阿難就把這個大小二乘法義錯解了,用執著心現虛妄相,執這個虛妄相,他認為生起心的時候,就在當下心境相對之時,生的法、生的心。

這個情況下佛就告阿難說:如果說你認為是對的,你說心生法生、法生心生。在這種情況下,那麼佛就反問他,如果說如你所說,隨所合處,心則隨有的話。那麼這個心是有體?還是無體呢?就是你能夠覺照的這個心是有體?還是無體呢?

如果你能知覺的這個心是無體的話,你看這裡講到,若無有體而能合者,假如你這個執著心,沒有一個真實的體相,他是空無所有的,那麼,你現在說,跟你的心境相對,一塊生起的時候,和合而生,那就等於說我們說,有一個第十九界,有一個第七塵一樣,這樣來和合。

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不是說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這是十八界,這個法義大家知道吧,這十八界其實就涵蓋了整個宇宙萬法、所有眾生的起心動念和精神和物質層面,都在這十八界中包含,細講是十八界,粗講是什麼呢?就是外在的六塵境界。那麼外在的這個六塵境界。

你如果說沒有體的話,你怎麼能心法相對而合呢,你的心不是從心法相對而合生起的嗎?你沒有體怎麼合呢,就是無意中又說出來有一個第十九界、有一個第七塵,只有名字,沒有實體。沒有實體誰會相信有第十九界?第七塵?不可以相信。所以從這點來講,你就跟龜毛兔角一樣。

我有時候、以前在學佛的時候,老是理解不了什麼叫做龜毛兔角?為什麼要說這個龜毛兔角?後來我就發現很簡單,就是本來就沒有,烏龜沒有毛呀,兔不長角呀,你非得強說出來,這個沒有任何意義。你強在那兒捏。所以說,如果你的覺知的心沒有體,你還要把他強捏出來的話,就等於沒有任何意義,這是其一,沒有體。

那麼,如果說你的心是有體的,你認為你的心是有體的,在哪裡呀?在隨所合處的話。那麼你用手捏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你這個能分別了知的心,因為你不是說隨合而生嗎? 心法相對的時候,那麼我問,我自己用手捏身體的時候,大家捏一下自己的身體,捏一下,捏你疼的這個感覺,我在捏的這個覺照,到底是從身體內出的呢?還是從外來入到這個覺照中的?就是這個觸裡面的、這個感覺中的?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外邊來的嗎?

你看:如汝以手自挃其體,汝所知心,為復內出?為從外入?從哪裡來的?若復內出,還見身中。就是如果你認為還在內中的話,跟前面說在內有什麼區別,就是錯誤。那麼如果從外來的話,如果是從外邊來的話,先開始應該見到你的、還是應該見到你的面貌,可問題是現在見不到,既然見不到,這個心就無所從來,既然無所從來之相,你怎麼可以說隨處所合呢?如果說,你現在覺得說沒有隨處合。但是這個阿難在這裡,你看他開始辯解了,大家讀到這一句,阿難言:見是其眼。心知非眼。為見非義。什麼意思呢?他說能見的是眼睛,眼睛只負責見,能了知的是什麼呀?是心,心並不同於眼睛能見,所以如來說,現在心為能見,就是說您說的這個道理不合我問的這個道理,他開始反駁了。

大家想想,為什麼說見,你看我們有時候很多修行的同修,他不能稱之為說他的信仰不堅定,也不能說是他的修行不到位,可是他對佛法的認知,這種我對佛法的領悟的能力,我認為就是這樣的對的,這個特別難修掉。阿難對他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在眼前的時候,他這會兒就急了,因為到了山窮水盡處,他說的沒有一點點道理,我執一噴發他控制不住,我說的不是這個道理,您錯了,我說的是這個道理,就開始顯現煩惱了,深度的煩惱。我們諸位同修捫心自問一下。

那佛就說了,既然你說是眼睛在見,那麼我問你阿難,你阿難在這個房子中間的時候,你的門能夠見外面的東西嗎?什麼意思呢?就比如說你既然說是你的眼根在見,心沒有參與作用,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心在內,那麼你的身體就像一個房間一樣,你的心在你這個房間裡面,眼就像房間的門一樣,你這個門能夠見到外面的東西嗎,門有知見的作用嗎?有沒有?沒有。

那麼你又認為眼能夠見的話,你看:則諸已死,尚有眼存,應皆見物。什麼意思呢?死了的人眼根還沒有壞啊,死的人眼睛還在他腦袋裡面,為什麼不能見東西呢?那你說現在說眼睛在見,既然眼睛在見怎麼能叫死呢?反駁住了。

再一個,進一步又講了下面的一段話:阿難,又汝覺了能知之心,若必有體,為復一體,為有多體。找著沒有?再說你的能知之心,你既然有能知的心的話,這個心是有體的呀,那麼你這個是一體呢?還是多體呢?你這個能覺的身,是週遍整個身體呢?還是不週遍整個身體?

大家隨著我的語言,不要看我,隨著我的語言把這個心量提起來。如果是一體的話,假如你這個能知之心,他是一體的話,那麼我用手,剛才我不是捏了嗎?手捏這個右胳膊的時候,一隻胳膊的時候你的四肢都應該有感覺,因為是一體的對不對?可是你的其他沒有感覺,再說如果是一體的話,那麼我這個捏,就不應該有一個,就在這個右胳膊上捏,找到右胳膊上這個捏的這個點兒,為什麼呢?不能說我捏在哪裡,因為你的觸是一體的,一體的你能夠說我捏在哪裡?一有哪裡就成了分體的,不是一體的,對不對?

再進一步,如果說你的這個心是遍體的,那麼剛剛跟這個一體的是一樣的道理,還是不可以。如果你的這個心不遍體的話,你這個心的覺知只在那個所捏的這個地方,那麼當我捏你的頭又同時捏你的腳的時候,你如果頭有感覺了,心在頭上了,就不能在腳上了,對不對?可是現實情況中,我捏頭的時候同時捏腳,頭也有覺,腳也有覺,是不是這樣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說明你說的隨所合處,心則隨有,沒有道理,心不在隨處而有。

這是第幾了?第五,我們繼續再往下,七處征心之六,執心在中間,我們來一起來看,一起來讀: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亦聞佛。與文殊等諸法王子。談實相時。世尊亦言。心不在內。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內無所見。外不相知。內無知故。在內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義。今相知故。復內無見。當在中間。佛言。汝言中間。中必不迷。非無所在。今汝推中。中何為在。為復在處。為當在身。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在中同內。若在處者。為有所表。為無所表。無表同無。表則無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為中時。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既混。心應雜亂。阿難言。我所說中。非此二種。如世尊言。眼色為緣。生於眼識。眼有分別。色塵無知。識生其中。則為心在。佛言。汝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兼二。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體雜亂。物非體知。成敵兩立。云何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無體性。中何為相。是故應知。當在中間。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我們講到這個心在中間了,在根塵之中。前面是潛在眼根裡邊,有一個微細差距,這裡他執著在根塵中間了,相對中間了。這裡阿難就開始對佛說了說,我也曾聽佛您世尊與這個,他把文殊菩薩也給拉出來了,你看人家多會站隊、他會拉幫結派。他說我曾聽佛與文殊法王子談論實相的時候,也曾說過,心不在身內也不在外。特別是他這裡,在這個講到這個實相的時候,因為佛在般若會上不是講實相嗎?這裡阿難是錯解佛意,將這個實相理解為眼色為緣,生起眼識的妄識之心了,說心不在內,心不在外,我們怎麼理解呢?這個有一個微細處。

大家知道什麼是實相嗎?什麼是實相?實相就是真實之相狀。我們說的真如實相,我們說的宇宙萬法的真理呀,我們說的所有佛的這個,佛證的境界呀,這個一真法界呀,佛性呀,如如不動呀,在這個般若經裡面有好多種,一百多種稱謂,都是講的這個實相。在我們理解實相的時候要從幾個方面來講,因為我們往往有時候一講實相,你看說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時候就是實相,就容易把它生定見。

實相的第一層面是實相無相,離一切的虛妄之相,就是我們現在所有的這些相狀,它是無相之相。要離開我們的定見所給他判別、了知、分別、認可的這種相,所有的一切相都不是實相。那麼我們在這個聞了實相以後,就容易說既然一切相都不是實相,就容易落到斷滅空裡邊。

所以在第二層意思的時候就會講到說,實相無不相,什麼意思呢?就是隨緣發揮一切宇宙萬法身心世界之相,都是實相的體現。這是第二層。

那麼最終綜合,結到一起的話,就是空有無二,說實相無相無不相,真空就是沒有一相可得,妙有就是一切相皆是實相。

在這種情況下,你如果說它是有的話就是定有,那就不對了,因為什麼?它是屬於妙有非有,你如果說它是無,但是它這個真空它是不無的、不空的,它是離一切相,但是同時還要即一切法的,一切法都在其中。所以說你若緣起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緣起性空,空有不二,這是叫做實相。

阿難由於他的心境有別,他這個錯解成,聽到世尊跟文殊師利法王子在談道說到實相的時候說,亦不在內,亦不在外,佛說這個實相的意思就是說離所有相,不在內相,不在外相,他就應該說那麼應該在中間吧,可是不要忘了,中間也是一個相,錯解佛意。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就對佛說,應該在中間。佛就反問他說,說依你所說,如果在中間的話,首先中必不迷。非無所在。就是說中間的話,一定中間是一個方向,我們不是說東西南北才有中嗎,對不對,那麼並非沒有一個定性的坐標所在,空間坐標。那麼你現在推斷的這個中間,這個中間究竟在什麼地方?是在你的身體之外?還是在你的身上?如果說在你的身上的話,是在你的皮膚之邊上?還是在你的身體中間?如果你說在你的邊上?你看若在身者。在邊非中。就是在你的表皮的這個邊上的話,怎麼能夠叫做在中間呢?因為它在邊上。如果它在你的中間,那麼你就要跟我說一個清楚,這個中間在哪裡?因為我們中間一定要有一個坐標,一定要有一個處所。

可是問題是,現實的情況中,我們一推比度量的話,中間在哪裡呢?大家想想中間在哪裡?有一個定性的中間嗎?中間立個杆,大家覺得宏海法師坐在這個法堂中間,可是呢,西邊的看我我就在東,東邊的看我我就在西邊,我是在中間嗎?前邊的看我我是在後,後邊的看我我是在前,沒有一個定性的坐標,所以這裡講到說什麼?東看則西。南觀成北。表體是混亂的,既然是混亂的話,那麼你怎麼能把它叫做定性在中間呢?心不在中間,可是這個阿難,還不太能接受,他又開始辯解。

後邊《楞嚴經》裡邊有一句話叫偷心不死,難出塵。他辯解什麼呢?說我所說的中,不是你上述的兩種情況,正如世尊所說的,我所說的中在哪裡?在眼識與色塵,相互為緣而能生眼識。就是眼有分別,但是外在的色境無知,根塵相對而生的識的時候生起的時候,就是心就在這個中間,根與塵相對的中間,他是這麼來理解的。

那佛就又會反問了,說你這個心處於根塵之間,那麼你這個心體,說你能覺的這個心,是根和塵在一塊呢?還是不在一塊?就是這裡講到了,為復兼二。為不兼二。這個意思明白了嗎?如果心跟根塵兩個在一塊的話,那麼你的色是無知的,你的根是有知的,知跟無知能在一塊兒嗎?兩個敵對的東西怎麼能在一塊呢,成敵兩立,怎麼能在一塊,你的心怎麼能在它的中間呢,如果心兼這個根塵相對的話,那麼你的這個心應該有兩個,一半屬於根,一半屬於塵,墮在兩邊怎麼能說心在中間呢。明白了嗎?所以說心在中間,無有是處

心到底在哪呢?諸位同修,心到底在哪呢?遍法界,法界在哪?遍在哪?有遍就有不遍。心到底在哪呢?實在逼得阿難沒有辦法了,你看看他又出了一招,前面執著有,後面他執著空,既然沒有我就說沒有,就在沒有處,七處征心之七,執心乃無著。我們一起來: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阿彌陀佛!這也是逼得阿難實在沒有辦法了,又開始把目犍連、須菩提、富樓那和舍利弗往他這拉了,取得共振。他說以前聽到佛不是說在這個覺知的心性,既不在內,也不在外,不在中間嗎,那麼俱無所在的話,我就認為這個心,既然俱無所在,這個心就在無所在處之在,是心之所在。他這麼理解了。

你看,本來已經接近這個底線了,一層又一層地撥,馬上這個悟性已經到了山窮水盡,這個無路處了,你看,在中間內外根裡明暗之間,他都沒辦法,都找不著這個心,那麼這個時候呢,他還是偷心不死,還想這個,怎麼說呢,叫鹹魚翻身吧,他又來了這麼一招,你不是以前跟那些弟子共轉法輪的時候說,無著之心嗎?

這個地方,我們要理解的時候,這個無著處是什麼呢?你看,佛告阿難說,你說能覺知分別的心性,在一切處無著,俱無所在,名之為心的話。那麼我告訴你,世間的虛空中,一切的水陸飛行,等等的依正之果報,一切的物象,你說的這個不執著的這個心。就是你單提,因為阿難又立了一個不執著的心了,你的這個不執著的心是離開一切物象,而別有一個心不執著這個物象呢?還是你認為你的心離開這一切物象,本來就沒有一切,一無所有,名為不執著呢?

大家聽明白了嗎?就是有你一個不執著的心,那麼你的心是離開這一切物象,別有一個不執著的心呢?還是說這一切物象本來就不存在,你才名為不執著?到底在這兩重哪重。如果說你離開,就是後一重說,你離開心,一無所有,連心也一無所有,那就還是同於龜毛兔角,只有其名,沒有其實,你怎麼能說不執著呢?如果你認為有一個不執著的心,在不執著這一切的萬法的話,那麼你能說你這叫做不執著嗎?

大家看後面的這句,有不著者,不可名無,就是你有一個不執著的心已經生起來的時候,你能夠說無嗎?能夠說不執著嗎?什麼叫做無相則無,萬法皆空這才叫無,非無則相,你現在認為有一個不執著的心在,那麼就是非無,既然是非無,就有著相,相在,相有則在,既然有不執著之相有,那麼你的這個執著之心就在,你怎麼能說無執著處而有心呢?你不是自相矛盾,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所以說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這就是我們大家這麼一氣貫下來,不知道大家的神智你們還清醒嗎?這就為什麼說,佛門有云說妙高峰頂,不容分說。特別是在宗門裡面,妙高峰頂,不容分說。你看一路問來說你的心眼所在在哪裡,結果阿難還不知道,那麼第二山頭可作商量,本來到了第二山的時候我跟你試著商量一句,劈頭再問一句說,心目將何所在?本來一開始問的是誰的心誰的目,那麼既然你說我的心我的目,心目將何所在,也可以當下頓見分曉呀。可是由於阿難沒有這個因緣,不在這個心,心念不在這個道上,所以再一句,心怎麼會在身內,又等於說扇一耳光一樣,先開始頓喝,頓見分曉,又扇一耳光,有緣的話當下就能夠驚起一身雞皮疙瘩,到底心在哪裡呀,心在內嗎,內在哪裡?

所以說,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一旦妄執即心有身的時候,下意識的,誰人都夠不知道,心就在身內呀?心不在身內,真獅子吼,只有佛才能講這個道理,我們想想,誰能想到說心不在身內,人之常情,出去大街上你問一問,你的心在哪?你不信試一試,都沒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百分之百無一例外,心就在身內。可是這麼一吼再吼,一扇再扇,阿難還是依然如故,還不斷地以己見擬佛見,不斷地包裹這個妄想,只好說,你說怎樣就怎樣,陪你到這個山窮水盡,無可奈何吧。所以才師徒兩個主伴互為,演繹到我們今天現場,到此時和上一節的末尾,給大家講的就是《楞嚴經》裡邊的最重要的第一個版塊,心在何方,七處征心,心在哪裡。好好找一找吧。

你的心現在在哪裡呢,坐累了的就在腿上,腳上,腰上。憋得想上廁所的,就在你這個尿急上。整個覺得懵懵懂懂聽不清楚的,就在你的妄想糊塗上。就在這兒,哪哪都是,所以找一找自己的心,我們休息十分鐘。用這個心休息下來,回到你這個凡夫心中,十分鐘以後,我們回過頭來,總結一下七處征心。阿彌陀佛!

好,請大家安靜,下面我們再來進行這個下半場,今天早上第八講的下半講。這一講我覺得很重要,給我們建立這個對於佛法的見地,從真諦上來講。在此之前的七處征心,有可能我們已經聽的神智不清了,或者說雲裡霧裡。大家不要害怕,佛法呀,很簡單,就這麼一點兒獅子乳,只要你把現前的一念心性,懂不懂不要緊,悟得到悟不到,證得到證不到都不要緊,你能夠信受它的常規狀態,我們表達層面的這個思路你能夠清晰,就說明你學佛就不會錯了。

那麼這個思路我們來匯總一下,剛才聽了七處,七處征心的話,其實很簡單,我就一句話就給你們,把這段話你們就明白了,怎麼個心不在內外。你看這七處征心,有的還認為是真假的真,我的普通話有點兒不太標準,這就是征戰的征,出征的征。

執心在身內。錯在哪裡呢?如果心在身內的話,當見先見內後見外,可是我們人常規的是只能見外不能見內臟,那麼心在身內就不對,是不是?

執心在身外。如果心在身外的話,那麼,這個身知的時候,捏身的時候,身應該無知,因為心在身外了,可是捏身的時候,身實際上有知。所以說,心在身外也不對。這第二層。

那麼我今天開始,這五段都簡單,如果執著心在根中,那麼你自己打個比喻說,眼透過琉璃能見到外面的境界,好比心透過眼能夠見到外面的境界一樣,所以說心在眼根之中。但是,眼透過琉璃見外境的時候,眼同時還能看見琉璃,心透過眼根見外境的時候,心為什麼不能見眼,說明心在根中就不對。這是第三不對。

那麼第四不對是哪裡?執著心在明暗之處。既然你認為心在明暗之處,那麼你的這個明暗與眼根是相對還是不相對?如果你的這個暗與眼對,那麼暗就在眼前,怎麼說在身內?如果明與眼對,那麼明應該見到自己的相貌。可是心在虛空的時候,見不到自己的相貌。心在虛空心不在虛空呀,還在身內。所以說,執著心在明暗之處,沒有心的存在,這是第四不對。

第五不對,執著心隨有,心隨生處而有。那麼這個怎麼不對呢?你的這個心是有體還是無體呀?如果無體的話,那麼隨處而有,你怎麼去跟那個有湊熱鬧,體現它的功能作用呢?你湊不到,因為你本來沒體。如果這個心是有體的話,你是從內而出還是從外而來?從內出的話還跟在內的錯誤一樣,從外而來的話,還是應該能先見己面,可是我們見不到自己的面,不是從外而來,說明第五不對,心隨有不對,這是第五不對。

第六不對怎麼呀?執著心在中間最簡單了,哪裡有個中間呀?你中間坐定的時候,從西面看中間,中間就在東,從南面看中間,中間就在北,怎麼確定中間呢?所以說在中間不對。

最後說執心無著之處。有沒有一個無著呢?如果你沒有一個無著,你何必還說無著呢?如果你有一個無著的話,你怎麼能說無著呢?諸法無著是說諸法無有著,不是說有無著。有無著,你的定見一生,還在內外中間,七處求徵啟迪,覓心了不可得,這就是這段經文的核心思想。聽明白了嗎?

所以說這麼一氣貫下來,這段經文來看,我們剛才不是說了麼,前面講的時候,阿難跟佛請示修這個定力的,修首楞嚴的這個下手方便和用功方法,這就是講的下手處,又是用功方法。在宗門下而言的話,就問一句念佛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就讓你參。那麼世尊的這種追問,這種窮追,就是讓阿難不間斷地把這個妄想給截住,悟到這個如來藏真心,所以一路走來就跟這個抽絲剝繭一樣的,沒有一絲真實可言。但是阿難畢竟,當然也是替我們現在的人問法、請法、演繹,另外他真的是一錯再錯。

阿難有四錯。第一錯,錯在哪裡了?全依定見,念念有粘,錯在定見。大家想,我們每個人現在可以設身處地,大家想一下,一般我們以為有一個自身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執著是執著在外在,就是我們以六塵的影像,由它反饋回來與心對照的時候,就有一個我的存在。我不是在認知外在的境界麼,所以其實我們一執著有我的時候,是執著外在的六塵境界,就是執著為定見。一旦執著這個定見的時候,就認為妄想有一個自身相存在。一旦迷這個自身相為心生起的時候,就決定認為這個定見在色身之內。這是一切眾生的通計,就是心在身內,定見。

那麼後面的外、中、明暗、隨有、中間、無著等等,這都屬於轉計。就是這個通計上面,心在內的這個通計上面,又滋生出來的一重一重的枝末,不斷地給它包裹,這叫做轉計。計度分別的計。那麼你看,這裡阿難總以為有一個心,心本是無處的,他就認為一定有一個處所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無風就起浪,最開始言心在內,這一點內見纏繞,就是百千萬劫的輪迴妄見,開始啟動了。就這麼一念。為什麼一念無明一念魔,一念覺一念解脫呢?就是定見心在內,那麼有內就會有外,有內外就會有中間,開始風生水起。我們的妄想就是為什麼說一念無明,無始來的無明,就是一念而已,就在一念之中。

所以說心在何方,就等於告訴阿難,諸法無生,諸法無生呀!一念心從哪生起呢?大家想想,那麼你想,執著內,就是在我的內,在我的內或者在我的根裡面,其實就是說的諸法自生,所以佛說不在內不在根裡,說諸法不自生,心不自生。執著在外,其實就是執著他生,可是諸法不從他生,沒有自哪來的他。執著在中間,就是說諸法在共生,和合而有。可是自生不生、自他、他生不生、共生怎麼生呀?執著無著,就是破諸法無因生。所以《中論》裡面大家都聽過說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共就是在中間,無因就是無著,是故說無生。是緣生,心在緣處,一切緣處。那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他一念內法的這個定見生起來,所以就有定自、定他、定共、定無,全是定見。

你看,在內外、根裡、中間、明暗處,都屬於定見,定在哪裡呀?定在有處,有一個定見,定在定性之處。那麼在這個隨所,執心隨有的這個隨所生處的時候,定在哪裡呀?定在不定處。明白嗎?還是一個定處,只不過貌似好像是不定的話,這不是就盤活了麼、不執著了麼,我們常說的靈活了麼。可是他定在不定處。最後說執心無著的時候,定在哪裡呀?定在無處。無處,沒有一個處,還有一個定,始終就脫離不了定見。前面的都屬於有見,後面的屬於空見。所以一錯再錯,就是因為第一個錯,就是他的定見,我們現在學佛就容易生定見。盤活這個佛法。這是第一錯。

第二錯,阿難錯,錯在哪裡呀?依文解義,窮追不捨。我們都知道這個,特別是《楞嚴經》講到這個心地法門,如來藏心、如來密因、楞嚴境界的時候,他是以宗為義的。宗門它的講究是什麼,就是要真參,要實悟。一言出來猛醒,那麼你就不應該再推比計度,越推越遠,不到黃河不死心。為的是什麼,不是為你到黃河,是為了讓你死心。可是阿難他死不下來。這就是宗和教的關係。

就從這一段法義來講,從七處征心開始,序分以後七處征心,我們都可以判為,印光法師不是寫過一本《宗教不宜混濫論》嗎,一開始就問說,誰為所見,眼是誰的,就問阿難的時候,其實這就叫做宗。宗以徹悟,就是以悟的這個層面來講,全部就叫做宗。可是說了這麼多的東西,你悟不了,最後又一處又一處地去推比度量說,心到底在哪裡。所有的七處征心,其實都歸於教。解了之就叫做教。徹悟之就叫做宗。

可是呢,這個宗和教,都屬於宗下之宗教,教下還有宗教。我們《楞嚴經》的這段七處征心,其實一開始是宗下之宗。問你心在哪裡,後來又開始說內、在外、中間等等,這就屬於宗下之教。明白嗎?宗門下也有教的呀,一千七百個公案,都屬於宗門下的教義。大家看公案看過沒有?就是那些禪師們怎麼悟的,言下大悟的,那就是說宗下之教,也是有區別的。這一段一開始就是說的宗,後來的七處征心,其實就應當判於宗下之教。那麼這個教,它雖然是叫做教,還是讓你籍教悟宗的。阿難就悟不了,悟不了就改變不了他這個一向多聞的習氣,總在這個道理上生出一番見解,不能夠盡情,所以他不得這個理。盡了情才能得理,他不盡情,不能將自己平常杜譔的主意,盡情放捨,所以才窮追不捨,一次又一次地上了佛的當。你看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而在那裡斤斤計較。

大家有一個訣竅,記住,宗門下的法門是窮追捨法門,可是阿難在這裡犯的毛病就是窮追不捨,所以他就是老是依文解義,這就是一向多聞的習氣就出來了。窮追嘛,窮追就是問,未生前是誰,念佛的是誰,就這個窮追,窮追窮追就是捨這個,誰,誰,誰的這個心,嘩地一下子物我雙忘,但是他就窮追不捨,你看一會兒說在內外中間,無著處,想方設法地用自己的這些所有的,後來都用了佛講的話來依文解義,這都是錯誤之處,二錯。

所以這裡就也講到一個開悟用功的方法,在窮追的情況下,頓捨,這就是我們的方法。你看祖師們開示的,為什麼說參禪的人,禪和子就像貓蹲在老鼠洞口一樣,就盯著這個老鼠什麼時候出來,一動不動,如果一走神,老鼠出來就它就抓不住了,可是它的目標是為了老鼠出來噌地抓一下,前提是你一定要,目標不是為了說我今天有功,看我蹲在老鼠口,一動都不動,不是為你無窮無盡地蹲在這,為什麼?為了你老鼠出來的那一剎那,你把它逮住。不是讓你無窮無盡地蹲在那,阿難就用這個七處征心,就是他以為蹲在這,無窮無盡的就是好。所以這樣的一種窮追就是讓我們頓捨身心的分別,明心見性。他捨不了,去計較,依文解義,窮追不捨。

再打個比方,比如說我們也有一些持咒的同修,你持咒也是,持咒觀想,身口意三業清淨,那麼捨得這個妄想煩惱一個都插不進去,捨惑就能見真,也是頓捨,窮追頓捨,就持咒,一句一句又一句,念念都是咒語,身口意三業清淨,相匹配,這就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可是阿難這裡窮追不捨。念佛也是,下面的圓通章不是也開示了都攝六根嗎,都攝六根就是窮追,淨念相繼就是窮追,若一日到七日執持名號就是窮追,但念阿彌陀佛就是窮追,好持是語即是念阿彌陀佛就是窮追。窮追的意思就是讓你捨,捨娑婆所有的一切情形,你捨到連能念的我,所念的佛都沒有,就一句阿彌陀佛相續的時候,這就可以窮追頓捨,沒有一個能念的我,所念的佛,二元分別一沒有,還是悟入到如來藏心,知道心之真心之所在。這就叫再錯,窮追不捨,也是我們現在通常人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只在窮追,而不知道不捨。學佛。

那麼阿難的三錯錯在哪裡?錯在錯解佛說,反記法義。還記得我一開始給大家講到說,我們在聽法時侯有一種五不記嗎,其中有一個就叫錯記,反記,就是本來佛說是這麼個道理,可是他就以自己多聞的習氣,你比如說在第四處開始,破心在明暗以後,第五處開始他就提出來破我常聞佛,就是我說的,我現在說的這個道理都是佛你曾經說的呀,他在這種情況下,前四處已經被佛破了,不能夠再呈自己的意見的時候,就只好引用佛昔日的教法以為把柄,可是他奈何身為多聞人,一向是聞言昧義,把道理給昧了,不知道。

比如說到心生法生的時候,你看心生法生,由心本無,因法故有,所以叫心生法生。法生心生的時候,由法本空,因心而起,那麼正好說明心體不生,你在這追尋心在哪裡,對吧,正好說明法無自性,可是你用七番的這個語言之法,論理之法,去推敲心之所在,這不是反記嗎,所以佛念念從一開始呈現的就是如來藏心,就顯現的每一句,每一剎那,每一刻都是給他顯現的,他就悟不了,所以一錯再錯三錯。

比如說佛在跟文殊菩薩談實相時候,說到心不在內不在外,大家想想,不在內不在外,正顯的就是真心無相啊,不在內不在外哪裡有,好,阿難還說無相則無在,他還偏偏給你說心在中間,有中間就會有內外,中間是憑誰而有的呀,內外中間夾了個中間呀,所以說反記,又反記了,就不能捨。第三個你看又說到四大弟子轉法輪的時候,說到一切無住是俱無所在處名為心的話,正顯我們的實心,能知覺這個實心是虛妄,是隨境生滅的,本來是無實體的,於妄想的不真處,自然就能夠見到這個實相真心之理,可是阿難還是聞言昧義,覺得說以為有一個覺知分別之心,去不執著一切之法,那還不是執著這個心嗎?所以他就錯會了在這個般若會上談的這個無住的妙心,他錯會了,錯會了佛說的。

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無所住之心,他就認為生了一個無所住的心。當下就是無所住,他錯解法義。所以我們特別是最後這個執心無著的這個,我們基本上南閻浮提眾生稍微了解一點禪宗,讀幾部般若經典,都會犯這個毛病,必然的。因為什麼?有好悟,空難解。大家都把這個空,舉天下人都對這個無著,認為說除去我們說的有一些大聖人證到聖果了,或者開悟的大祖師,舉世所有的凡夫修行人都錯認了這個無執,以為是一切時處中,無所著就是我的真心。這就是我們妄談般若。

或者大家動不動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是啊,不執著啊,就是空的,萬法皆空,這就是這個錯之處。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而不知道執持無著也是妄想。所以說阿難在這裡一錯再錯,步步錯,本來在每一處征心的時候,當體都是顯露的真心所在,心不在內,就在哪裡呀,已經就了不可得了。他因緣沒有到,所以就開不了這個悟,所以一直逼到七處錯,一直在這說,沒辦法就在這說,所以他窮追不捨,不會捨。

大家知道,我們就要捨,什麼叫捨呀,踏破鐵鞋無覓處,就是窮追,得來全不費功夫,就是捨。我們常說眾裡尋她千百度就是窮追,募然迴首就是捨。什麼孤帆遠影碧空盡,就是窮追,唯見長江天際流就是捨,這都有禪意的。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不會捨,那就悟不到這個真心。

那麼他的一錯再錯還有第四錯,是個根本錯。錯在哪裡?大家這裡今天一定要聽明白什麼叫根本錯,就是以思議心解不思議法,這是根本錯。大家切記這個層次學佛一定要對不思議法,有一個正確的見解和認知,以思議心解不思議法,就是用思議的見解去思維這個不思議的境界,這個法。真心是不可思議的,真心是了不可得的,它就是不可思議境,可是你始終用這個妄心去分別去思議,那麼你去解這個不思議之道,你能夠對接得上嗎?大家說能對接得上嗎?

為什麼說超凡入聖,就是因為對不了接,所以才叫超,為什麼叫轉染成淨,就是因為不能對接,又為什麼說轉識成智呢?就是因為不能對接,所以一言以蔽之,需要你的真修實悟。你解不了,所以凡有語言皆是虛妄,起心動念都乖實理,凡夫的妄想去測度不思議的真心,當然沒門了。這就是七處征心錯誤所在。

那麼下面我們一直要給大家講到引,導講導講,要引申到淨土法門來。今天我們再把這個給大家講一講,什麼叫做不可思議。一般的我們在佛法中都會動不動說,佛的境界不可思議,感應不可思議,神通,佛菩薩加持不可思議等等。不可思議真的不是搪塞也不是隱藏或者說逃避,而就是我們凡夫地位的分別常態中,去試圖把握已經超越了這個常態中所能涵蓋的內容。但是體現在常態的表達認知中的時候,它就顯得不可思議。超越了呀,所以說不可思議它就是佛法中一個最重要的一個命題、內涵。是一個根本命題就是不可思議。我們每一位佛弟子都應該有正知正見來認知定位這個命題。

什麼叫做不可思議呢?比如說,在這個佛典裡面我們常說就是有大量的神奇殊妙的現象描繪,就是諸佛菩薩顯神通呀,它描繪的這個情形這種境界與凡夫的認知層面有著不可溝通的距離。《楞嚴經》下一卷我們再講下面的經文就會有一個諸佛顯威神令諸世界,諸世界合成一個世界。大家想想這怎麼搞的呀?令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顯,頓見,所有在場聽《楞嚴經》的都頓見了,這怎麼搞的呀?特別是有一部經典叫《維摩詰經》中呢,就光不思議就有一品,講到這個神通妙用,裡邊有四種諸佛菩薩神通妙用,什麼室包乾象呀,請飯香土呀,借座燈王呀,手擲大千呀,就是登地的菩薩可以把三千大千世界啪地扔到十萬億佛土之外,這個三千大千世界中的眾生毫不知情。這是太不可思議了。怎麼可能呢?

那麼我們就要循著這種神跡來尋求背後的原理。就會發現,恰恰越是超越的存在,才能越能體現佛法的內涵。為什麼?不思議才是空的最有力的證明。大家想想,就是沒有任何的局限,一但有一個能夠到達或者能夠不到達,或者應該如此不能夠如此的時候,這都屬於你有定見,都屬於你有分別了,都是一個匡正的概念。那麼用具體的形象,不思議的種種的特質,體現解脫的本質,才叫做不思議,解脫的本質。這就是不思議的特質。

所以我們剛才講到的,所有的這些經典裡面用的神通妙用,那都屬於不思議境,咱們今天在這裡講的叫做不思議理,境界的境,道理的理。七處征心,窮推到盡頭不能說到真心所在,為什麼?不思議理呀,不是我們的意識,度量可以測到,可以知道的。所以這個就叫不思議理。我們要明白認知什麼叫做不思議,不是搪塞,不是忽悠,就是這個意思。你能夠明確地定位我是凡夫,那是形而上的不思議境界,那就說明你聽對了。就這麼簡單。

所以在佛法中也常會講到不思議。像這個《大智度論》裡邊引用小乘法裡邊也講到五種不思議。說眾生的業行不思議,業力行為不思議,說這個世間,一切世間的情形不思議,龍的力量不可思議,坐禪人的力量不可思議,最後佛的力量不可思議,這是小乘法裡面講的五不思議。在大乘佛法裡面也講到究竟不可思議。像《法華經》裡邊講到一個什麼情形呢?說佛在講這個《法華經》的時候,用了六十劫的時間一直在講《法華經》,可是在坐的聽法眾感覺到只吃了一頓飯的功夫就講完了。這是怎麼回事呢?不思議呀,為什麼?心地法門究竟不可思議。這是大乘。

所以我們剛才講到的不思議,前面所有的那個不思議呢,叫做境不思議,真境,真理的境界,所有的那些菩薩們顯現的神通。那麼七處征心叫做理不思議,真理不思議。還有俗境俗理,俗境俗理大家以為說,我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肯定了知,肯定明白,不是。一切法皆不可思議,什麼叫做俗境不可思議呢?在佛門裡面有一個叫《成實論》的一個小乘論典裡面講到,說到最後究竟處一棵小草的來龍去脈我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說這個小草為什麼叫做草?何以故長在這裡?為什麼一下雨它就長,風一刮它就歪,人一踩它就斷,天一旱它就死。它的來龍去脈你能知道為什麼嗎?這叫做俗境不可思議。什麼叫做俗理不可思議呢?很簡單,為什麼吃飯會飽?你能告訴我為什麼嗎?是為什麼呀?吃飯會飽為什麼?誰能知道?都不知道,所以說整個佛法的內涵說到究竟處就是不可思議。

那麼我們接下來就要,我們不是在講淨土法門,諸位就要知道,淨土,極樂淨土法門就叫做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思議淨土。不能思議呀,為什麼我憑信願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的國土可以攝受我,接引我,西方三聖臨終來接,等等這一切的極樂世界所有,所有裡邊講到的教理行果都是不可思議的。它本身這個國土就是不可思議的,度眾生的方法就是不可思議的,你往生的原理也是不可思議的,怎麼說呢。只能憑信。

我們今天講到不思議,我們要了知,導到淨土法門來講不思議。

第一個,極樂世界的身土不可思議。極樂為什麼叫做攝受一切有情不思議淨土呢?我們從五個方面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淨土法門不思議高妙之處。第一個身和土是不思議的。

第二個性和相就是理和現像是不思議的。

第三個去和來,我們怎麼去,阿彌陀佛怎麼來,也是容不得你考量的。

為什麼說因果,為什麼念佛為因,成佛為果,因果不可思議,你也搞不清楚。

最後畢竟不可思議。說算了,你別說了,信就信,不信拉倒。就這樣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由七處征心導歸極樂,就要告訴大家學佛的訣竅和奧妙。

為什麼說身土不可思議,什麼是身呀?我們每個人都有身呀,正報,所依的國土,可是在一真法界裡邊,其實我們身和土它也是一體的,是緣起的,相對土而有身,相對身而有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說身土不可思議呢?因為阿彌陀佛他在發願的時候,把所有的眾生就是念念都,他在修行過程中他也是用念,願的念,修的念來積累的。所以阿彌陀佛,就他的正報身裡邊,就會有無量的眾生生,無量的眾生之生。我們所有的眾生身裡邊也有無量的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包括娑婆世界國土裡面也具足了極樂世界,本來就在。只是我們煩惱,顯現不了。那麼極樂世界也包含娑婆世界,甚至下至三途地獄無量國土都相互攝、相互容。憑什麼呀?就憑法界全體,一念心體的能量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眾生念一個阿彌陀佛就會有一個阿彌陀佛現,眾眾生就是大家,所有的眾生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會有眾阿彌陀佛現。一念就是一個國土就是一個正報身。大家知道嗎?為什麼我們說我們現在起心動念,一念就是將來的受生之因呀。就是一個世界就是一個國土呀,那麼你在這種情況下,一眾生念一個阿彌陀佛一個極樂世界,包括娑婆世界就在現,因為本身我們就在娑婆世界。諸眾生念的時候就不是說我把你的搶走了,你把我的搶走了,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就是阿彌陀佛的,我們誰往生的極樂國土就是誰的。可是阿彌陀佛的和誰的、我的、你的、他的又是一個的。大家想想,你怎麼辨,怎麼解呢?說不透講不明,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說眾眾生念阿彌陀佛即有眾阿彌陀佛現。反正一念一現,一現一土一身,念念都是身,念念都是土,身裡邊有身,身裡邊又有身身,土裡邊又有土,土裡邊又有土土,相互交融無盡,你能給我搞清楚嗎?所以說身土不可思議呀。

如果說眾生心中沒有阿彌陀佛的話,本來就沒有具足這個阿彌陀佛的這個佛性,這個極樂的依正莊嚴的話,那麼阿彌陀佛就不能夠現。為什麼?就跟那個陽燧中,我們看見太陽火辣辣照的時候,那沙漠上,似乎那個水有風浪呀,可是那裡邊沒水你就得不到水,如果阿彌陀佛的身土中沒有眾生的身土,沒有我們眾生的話,那麼阿彌陀佛也不能現,為什麼?就像一個石女,你讓她生孩子,她是個石女啊,佛法裡面的石女就是沒有子宮生殖系統功能的這種女性,那麼你讓她生兒子,她也生不出來,本來沒有這個可能性。所以說,身中含身,土中含土,身土交重無盡,就是身土不可思議,極樂世界的國土,娑婆世界的國土,我的這個色身,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清一色童男子,都不可思議。你說不清,只能信。這叫身土不可思議。

什麼叫做性相不可思議呢?大家不要忘了,性就是本有的,本質的東西,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什麼叫做相呢?依照這一念心性所展開無邊的他方十方世界的國土,所有的現象,裡邊的種種眾生,所有的天人的這種色身如何,受用怎樣,等等的這些國土裡面都叫做相。那麼為什麼說性相不可思議,就著極樂世界這個來講的話,如果說極樂世界是本有的,本質的這個土的話,如果就是這個土是離開這個本質是離性言土,就是離開我們現前一念心性,說現前一念心性,大家一定要理解,就是我現前能思能想,極樂世界,東方琉璃都在我現前一念心性之中,那麼你要離開這個現前一念心性,說別有一個西方的國土,另外有一個,那麼這個土肯定就是假的,虛妄的,幻化的。如幻化的話,眾生怎麼去生,它是斷滅相。如果說你就著這個性,可著這個本質來說這個極樂世界的這個國土的話,那麼這個性,它是無形無相的心田。

我們不是七處征心嗎?就是表的這個心性是無形無相的,那麼你就著這個性來言土的話,這個性就有形有相了,有形有相了就給它框死了,定性了,那麼它就不能夠變異,不能夠變異我們怎麼生呢?裡面就那麼多人,就那麼大,你怎麼去生,將來的人怎麼生呢?以前的人生那,就那麼大怎麼生呢?所以這叫做性相不可思議。從本質上從現象上,極樂世界怎麼個現象,他隱藏什麼道理,我們看似經文裡邊講了這麼多,我們似乎有一些相似勝解,本來本質上的情形我們現在不可思議,說不清楚。

那麼什麼叫做因果不可思議呢?大家想想我剛才問了你們說,為什麼吃飯就能飽呢,吃飯為因,飽為果。你就搞不清楚。因果不可思議有兩重,如果就我們常規的理解的,先有因後有果的這個角度來講,那麼我們就說念佛是因,見佛是果。對不對,見佛是因的話,成佛就是果呀。成佛是因的話,度眾生就是果呀。可是為什麼念佛就能見佛呢?為什麼見佛就能成佛呢?為什麼成佛就能度眾生,為什麼呢?這不可思議,一問就不知道了。這還是從先因後果。

如果從因果無前後義的話,念佛就是見佛,見佛就是成佛,成佛就是度眾生,沒有前因後果呀。為什麼呢?比如說我們一個人,打個比方我三十歲到四十歲,我今年三十了,那麼肯定三十是因四十是果,對吧,曾經我的三十歲是因,所以才現在我才能活到四十,但是這個三十與四十的話,你能把它截然地分開嗎?因為三十與四十之間,他有一個嘩的一個斷相嗎?我是從三十活到四十的,那麼你說認為說三十活到四十,那四十在的時候,三十已經不在了,可是我現在四十在了,如果三十不在,我對誰說三十,沒有三十我怎麼說我是四十歲,三十必須就在我跟前我才能說呀,因果是同時的,你說是同時的話,可是的的確確我是從三十活到四十的,他前後有相續的呀,你說是相續的是,他三十怎麼到四十,中間從哪一檔,哪一念,哪一剎那是三十,哪一剎那後是四十呢?誰能給我說清楚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念佛時就是見佛,見佛就是成佛時。可是他前因後果你搞不清楚,這就叫做因果不可思議。你知道你怎麼往生的?你知道你見了佛以後怎麼解脫的?你知道你成了佛以後怎麼度眾生的?都不知道,這叫因果不可思議。

什麼叫做去來不思議呢?如果說阿彌陀佛是因為我們念,就來到這個娑婆世界的話,這叫做來吧。那麼我們眾生因為想佛、憶佛、念佛,所以才去到極樂世界的話,這就叫去吧。定性有個來去的話,那麼這就會有路途呀,有路途的話就會有遠近呀。有遠近的話,就跟我們在北京的人見中南海就容易,在地方上的人見中南海就遠呀,那肯定有遠近的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有難有易的話,那麼我們念佛求生也有的難,也有的易,誰說能夠一念往生,十念都能往生呀?對所有的人都一樣呀?那就不一樣了,有的人容易,有的人難呀。

去來。但是有這個難易的話,就有遠近。而且阿彌陀佛天天跑來這兒接那兒接,他還能在西方極樂世界說法嗎,正在說法,有去有來了呀,所以在《般舟三昧經》裡邊就講到說,不於是間終,就是我們還在這個世間,還沒死,不終。生彼間佛剎,已經生到極樂世界了,因果是同時的,一念真信切願生起來,極樂世界蓮花就同時顯現,你已經就確定往生了,這邊一壞,那邊就顯。這邊沒壞的時候,這邊為主。所以說我要往生,這邊一壞就以那邊生出來為主,所以說我已往生,在這種情況下就叫做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看這個微妙法多麼有障礙,講幾句都不能利利索索。

你說有遠近有去來嗎,真正說到有去來的話,那就有跟我們說的極樂世界離這十萬億佛土,那麼我們就得去的話,那得走多遠呀。那麼雖然這麼遠,可是我們確定可以去,一念就可以往生,一念就可以走,一念就可以去。就和一面大鏡子一樣,這十重的山水樓閣,你說它沒有距離的話,它鏡子裡面映現出來,的確看見說,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山水樓閣有遠有近立體式的呀,那就有遠有近了,你說它有遠有近,它一面鏡子裡面就把它映現出來了,正面看的話有遠有近,側面看鏡子的話,薄薄的一層就把它遠近都顯現出來了,你說這個有遠有近,到底有去有來嗎,這就叫做去來不可思議。

前面的從身土、性相、去來、因果不可思議,這都是就著說你要明白這是說不透的,不可思議的,說到究竟之處呢,叫做畢竟不可思議之不可思議。說娑婆世界的人,生起真信切願,想要往生極樂,那麼阿彌陀佛已經成就,十劫以來正在說法,一聽說你在這裡要往生,他保準在你憶佛現前當來接引,就整個這個事這個理,你能往生,他來接你,成功得度,將來乘願再來。所有的這個事這個理都屬於不可思議,你就別問了。為什麼呢?因為說了也不明白,不是說不明白,只能夠去往生,去悟,去證,去修。所以這個是畢竟不可思議。

是不可思議,祖師們說到過,如沉潭山影,就是我們去十三陵水庫的時候看見對面的這個塔呀山呀,怎麼會映現在水裡,有倒影呢?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如春晹百草,春天大地復甦萬物生長的時候,為什麼有草從地上長出來,是在春天而不是在冬天,你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如眾生的業力,就是造什麼業,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今天我為什麼要來聽法,待會兒我為什麼要吃飯,吃飽了為什麼要上廁所,是為什麼?你能告訴我,眾生的業力,你能說明白嗎?說月亮為什麼有冷光,太陽為什麼有日光,熱光,為什麼呢?胎裡面為什麼莫名其妙就有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長出來了。大家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啊?身裡面為什麼莫名其妙有一個,這個色身裡面,覺得有一個宏海,我的存在呢?大家告訴我這是為什麼?為什麼我的舌、嘴唇是軟的,牙齒是硬的,這是為什麼?為什麼眉毛是橫的,頭髮是長的,當然我跟你們不一樣。這是為什麼?這就叫做畢竟不可思議之不可思議。

諸佛菩薩吐心吐膽,只說了一個稀有難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你要定位,什麼叫做不可思議?什麼叫做思議,一切的佛法都是方便善巧,就為了讓我們信。我們覺得哎呦這麼,這種教理出來好像覺得太極端了,宏海法師怎麼講的光信,那麼解、行、證呢?多不科學呀?宗教熱情這麼高,好像說你就是完全是一種號召,一種煽動,你弄得這個,有把握嗎?很不科學呀。大家不要忘了,我們始終以科學來判科學,最不科學。你明白了這個宗教的這個信仰,說哎呦,這個不思議的道理,我原來根本說不清楚,那麼我在我的思議層面,就知道我說不清楚,我得好好修。我得認認真真去依,隨順諸佛真實教誨去信。然後再這麼操作,有理有據地去操作,從思議的操作中邁向不思議的這個操作。這是最科學之中科學。

所以你認定有不思議的境界存在,從思議中老老實實去修行,能夠入、證到不思議,這就叫科學。這是我們純科學。明白嗎?當然說了半天了,我們今天不是導講極樂世界嘛。你覺得說的這樣,這麼多的不思議。你還能夠不信這個話,覺得極樂世界太遠?我問你吧,我自己就經歷了一件怪事,就在我們娑婆國土中。我在北京吃辣椒呀,只要一吃下去胃裡馬上就痛。我一旦飛到成都,我就好吃歹吃橫吃順吃,怎麼吃我都暢快淋漓,不難受,而且還很舒服,誰能告訴我這究竟是為什麼?

請大家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

上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