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師【尊重修】對所修的法,恭恭敬敬地學修,沒有慢、懈怠心、怠慢心。這個不容易。,那些「老皮參」,搞疲了的,對法沒了恭敬心,滋生慢心。一般的人,稍微有點名聞等等,恭敬的人多了,好話聽多了,就憍慢起來了。這樣,以後的成功就沒有了,以後再進步就沒有了,到此為止,甚至還會退。
智敏上師【破戒與破見】破戒的人,比破見的稍微好一些;破了見比破戒還嚴重。為什麼原因?單單破戒,還可以懺悔,假使破了見,那就是惡性循環了,從邪入邪,邪知邪見,根深蒂固,永遠沒有超脫的時候。
智敏上師【聞思時應該注意什麼?】 不要貪著時間,一天到晚背書:「我多下點功夫背,總會好些。」疲勞的時候,就得要休息;心太散了之後,就得要修定。這樣子效果才會好。你如果一股勁,用個單調的方法,結果適得其反:神經衰弱。不但記憶力差了,甚至晚上睡不著覺,身體也垮下去。過分緊張,就產生這些毛病。
智敏上師【定業】經常做的,天天如此的。假使吸煙,天天吸、天天吸,雖然不是大壞事,但是這個決定感果,因為它是習慣勢力了。習慣勢力最可怕,它能夠造成一個決定感果的決定性。
智敏上師 行苦,熾然不息,唯不自在。一切法不斷地生滅、生滅、生滅。它生滅又不是聽自己話的,是聽了煩惱、業的指揮在生滅的,你一點也沒有自在權。你想這麼,它偏偏那樣子。我們事情做得疲倦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啊,很舒服」。行苦卻不給你休息的,不斷地剎那剎那剎那生滅,你想歇一會都不行的。
智敏上師【持戒有什麼作用?】一切的莊稼都要依靠地(田)才能夠生長。有了地之後,你好好地以水、肥料去澆,它就自然地生長。同樣的,依戒這個地,我們用悲心的大悲水去灌澆他的時候,一切殊勝的善法,白法,都能夠生,能夠長,就像地裡邊種莊稼一樣。
智敏上師知道哪些是該取的,哪些是該捨的,你纔能行持。你要知道這些取捨的道理,就要聽聞正麼。所以說追到根,還是聞法的重要性。就是說我們要行持,根源還是要好好的聽聞。
智敏上師【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先要把所有的法都很清楚地分別明白,就是《心經》裡面的「照見五蘊皆空」。你要在空之前,先把五蘊是什麼東西分別得清清楚楚,再說它的自性空。如果對它的本身還弄不清楚,那麼什麼自性空呢?那是無的放矢。
智敏上師行持跟智慧兩個是平行的。片面地追求智慧,不重視行持的,不但是效果不好,而且智慧也大不了。為什麼?障會來,身體會垮,神經會衰弱,學不進去了,所以說這些決定要配合。什麼事情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少一個因,少一個緣就不行,你強調了這一邊,偏偏適得其反,效果不是你理想的,而且是反面去了。
智敏上師【菩薩的加被,從不離去】菩薩的加被一直都存在,不因為你求或不求而多了或者少了。但是,你自己皈投求救(的多少),決定了你能獲得的是多還是少。
智敏上師 【如何求財?】想要錢多,就多佈施、供養,並且內心斷除貪財的心。
智敏上師【奴隸】我們的心把我們掌握了,我們要它做什麼,它不聽話的。這個心自己也沒有個主宰,起什麼煩惱就做什麼壞事,心是聽煩惱的。那就是說我們都是煩惱的奴隸。做了那麼久的奴隸,苦吃的夠了,那該要自己作主。
智敏上師有些人自卑感很重,看不起自己,什麼都不想做;但也有些人我慢貢高,看不起人家,認為這事情我做得很好,你做不來的,你永遠是跟了我後面跑的人,對人家輕視。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不要輕視人家。今天你所輕視的人可能以後比你早成佛,還得要他來度你,不要輕視人。
智敏上師 佛教是講孝順的。經上說,在父母面前,稍稍地做一些不善的事情,得極大的苦報;稍稍做一些供養的事情,得無量的福報。這就是說,雖然父母不是聖者,但你在他們前面培福、造罪也好,同樣會感得無量無邊的果報。
智敏上師你要麼不修行,要修行非要戒不可,一時也不能離,哪怕夢中也不能離戒。
智敏上師【煩惱的根子】煩惱是造業的根本,由煩惱推動身口意造業,造了業就要感果,在輪迴之中不能出離。我們要出離,當然要斷煩惱。煩惱的根子在哪裡?就是我執及法執。這兩個執,如果沒有般若的利劍把它斬斷,它是消滅不了的。
智敏上師你發的是世間的心,求財求福的,那談不上三乘,最多是人天乘。能夠避免三惡道,在人天裡享到一些福報,這個不屬於修行的,衹能屬於人天乘。
智敏上師盡量總是把父母想在前頭,把自己想在後頭。自己享受的東西就先想:這個父母還沒有吃過,他先吃;他不要吃了,我再吃。還有其他的,用的、穿的,都是一樣。
智敏上師 【萬善同歸】衹要你的心迴向的是西方淨土,一切善都能夠幫助你生西方,不一定局限於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得念,是主的,主修;助修就是其他的梵行,一切佈施、精進、持戒、般若波羅密多,乃至磕一個頭,燒一個香,點一個燈,這些功德一切迴向極樂世界的話,這個功德大,將來就品位高。
智敏上師【懺悔時應具備怎樣的心態?】三個人同時吃了毒藥,一個人已經死掉了,一個人快死了,還有一個人沒有死掉。沒死的那人,他心裡非常之恐怖,趕緊求方法把這個毒解掉,或者吐出來。同樣,自己做了壞事,將來要受大苦報,趕快要把這個壞的心除掉,這樣子迫切的心情,追悔力量才大,才能夠真正的懺悔。
智敏上師真正的修行,從菩提道次第的下士道開始,那是要把現世的那些追求要放下,至少要放到後世去,對現世一切不要去追求,這樣才能進入修行的下士道,而著眼於現世的連下士道都談不上。
智敏上師做弘法利生的事情,慈善事業也好,贈送經書也好,你做這些事情是不是為了出名,要做名人名家名僧,使人家知道你這個人好、讚歎你?是不是有名利的心在裡邊作怪?如果有這個心的話,那離開菩薩道不可以道里計了,根本就談不上菩薩道。
智敏上師有個小孩,經常罵他母親:「你沒有本事,你看人家做生意發財,我們家裡苦得不得了。」經常跟他母親吵架。這是你自己沒有福報!你為什麼不投生到大富家裡去呢?偏偏找了這麼個母親,你還跟她吵!本來自己沒有福報,又對父母造業,造下大罪,將來更苦,恐怕這一生的後輩子就會更苦。
智敏上師學佛持戒的目的是要斷煩惱,煩惱的根子是我執。有些持戒的人脾氣很大,什麼人都看不順眼,批評人。這個我慢貢高就錯了。這是我執極端的表現,跟修行證道是背道而馳的。
智敏上師 單聞不修,這個聞不是圓滿的聞,是質量不高的聞,是有欠缺的。聞的目的是要修的,你聞了之後不修,這個聞不是圓滿的聞。
智敏上師學法要去煩惱心,才能學到手。《俱舍》謂入道之二甘露門:一、不淨觀,二、數息觀。婬貪不除,法益難得,至少要持五戒,否則易著魔。由戒方能入定,由定乃得智慧,望珍重暇滿,好自為之。
智敏上師持戒者哪怕走路,腳下所踩過的灰塵,天人也要恭敬頂禮,拿去當作福田而行供養。所以,持戒者是最殊勝的種性。
智敏上師要看到犯戒以後將來的後果,是很猛利的極大的怖畏。墮惡趣,很難受的。所以即使那些小的過失,雖然小也要斷,因為小的過失會感得很大的果報、苦果。不要因為這個戒很小,就忽略了不去管它。可斷的那些過失,即使很小也把它斷掉,因為它能感猛利的大怖畏。
智敏上師【富貴的竅訣】有所求,就求不到,無所求,就來了。你要求財,拚命地守財、拚命地賺錢,甚至於要佔人家便宜,以為這樣錢多,反而犯了盜戒,越來越窮。如果你不在乎錢,不但自己多少不在乎,甚至於人家有困難肯幫助人家,這樣子,你錢就越來越多。這個如果你有體會的話,非常靈驗。
智敏上師 【佛恩】我們的飲食從哪裡來?都是從佈施、供養而來的。凡夫是貪著自己的利益,有東西自己享用,不知道佈施、供養的。佈施、供養從我們凡夫的煩惱心是生不起來的。能夠知道佈施、供養,都是佛的教化。直接的、間接的追溯上去,都是佛的恩。
智敏上師【偏見】一般的凡夫就會偏,朋友也好、同事也好,對你特別要好的你會偏心,包庇他、偏護他等等。對於不相干的、不歡喜的人,什麼倒楣的事情都往他推。哪裡偷了東西,可能就是那個人。反正你恨的人就是懷疑的人,你歡喜的人偷了也不是他。這是眾生的偏見,帶了感情的。佛沒有這些。
智敏上師 【怎樣的心態去做供養,可以最大化我們的福報?】「三寶對我們有極大的恩德,施予我們最大恩德的是三寶。」——以這樣的意樂心去修供養,得到的福報無量無邊。
智敏上師我們多生多劫好不容易碰到這個暇滿的身體了,「今得此身聞正法,獲大利益宜修學」,這個身體得到之後,千萬不能糟蹋了,用來吃喝玩樂的話,下輩子到三惡道去了,把以前多劫多生的辛苦修持都白白費掉了。所以說要怎麼樣呢?要好好地修學。要得到最大的利益,就是成佛度眾生了。
智敏上師【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毀滅了?】佛教在印度的毀滅,並不是佛教勝不過伊斯蘭,就毀滅了;實際上是我們的善根沒有了,佛教就毀滅的。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如果你善根具足,就像《維摩詰經》裡說,釋迦牟尼佛足趾一按,當下這兒就是釋迦牟尼的淨土。
智敏上師 【業如有糠的米】業是米,煩惱是糠。米有糠包住的話,丟在地下能生芽;業有煩惱滋潤的話,它能招異熟果。反面來說,造了業,沒有煩惱滋潤它,不一定招異熟果。--我們求解脫,就是靠這個法則,如果沒有這一條宇宙規律的話,解脫就成了不可能了。
智敏上師【怎樣才能出輪迴?】我們要出輪迴,第一要把清淨的出離心生出來,什麼叫清淨出離心呢?乾乾淨淨的、一點沒有帶煩惱痕跡的、徹底要脫離三界的心,這個生起之後,解脫才有希望。一切法都是有因有緣,你因都沒有,果從何而來呢!
智敏上師有些人做世間俗務非常精明,腦筋很靈,因為無始以來串習太多了,一學佛法,學不來了,反應又慢,記也記不住,這種情況,肯定是往昔在三寶面前造了很重的惡業。怎麼懺悔呢?以恭敬三寶來懺悔。
智敏上師【靜,是心的營養】白天紛亂的事務中,一般人很難做到一邊是亂的事情,一邊是心靜如水。亂得一塌糊塗,亂完了,那你一天當中給它靜一靜,它就能夠有個很好的營養。就像我們吃飯,不吃飯的話,你的身體就會受不了,沒有營養;心也是需要營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