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
很多學佛的人,怕別人看不起自己。看不起你是肯定了,因為你沒有好好表法。越修越懶,都成了懶鬼了。你好好地表法,用心做事,妥善待人,別人自然而然就會崇拜你、讚歎你。
 
益西彭措
日常生活中,脾氣暴躁的人,也難有好人緣,人們避之惟恐不及,即使他對別人施予饒益,別人也不領情,走到哪裡都容易破壞他人的情緒。《入菩薩行論》中說:「若心執灼嗔,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
 

 
大安法師
持咒一法如果有因緣,你去持咒,可以作為助行。但是有個主次關係,如果是修念佛法門的,一定是要以持念彌陀名號為主,持其它的咒為輔,一定要是這個關係。
 

 
達真堪布
克服自己的習性,降伏自己的煩惱,這就是修行。不願意做的事情要鍛煉自己去做,不願意接觸的人要鍛煉自己去接觸。如果總是隨順自己的性子,隨順自己的煩惱,還算什麼修行人呢?
 
寬運法師
現在大多數人心浮氣躁,沒有定力,佛說有七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心定下來,那就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如果我們能確切實行佛陀的教法,浮躁的問題定能得到改善。
 

 
寬運法師
『一切唯心,萬法唯識』,說宇宙一切現象,都是我們心識變幻的假相而已,妄心使然,我們的心雖境轉,實在難已調御,而且輕浮躁動,隨欲流轉;而覺悟的智者不是在身上用功,而應該是調卸自己的心,調伏的心才能得到真正安樂。
 

 
大安法師
誦經主要的心態是至誠懇切。聲音念出來,自己聽進去,要聽得清楚,而且你不要還去用心思考它什麼,這反而不行。你一用心,你用的心還是心意識,反而阻礙了你對這個經文義理的了解。誦經不要用心意識,不要著意,把它綿綿密密誦出來,自己聽進去就可以了。
 

 
大安法師
在煩惱堆裡面你還能夠抓住這句佛號,這就是善導大師用的一種比喻:在水、火二河中間有一條白道,雖然這條白道衹有四到五寸,但是他能夠越過像水一樣的貪慾、像火一樣的瞋恨的大河,從娑婆的此岸到達涅槃極樂的彼岸。
 

 
寬運法師
現在社會,很多人理想缺失,實行今朝有酒今朝醉,醉生夢死,只顧及時行樂,不知生命有更高之價值與意義;正如蓮池大師所說:『世人大約貧賤、富貴二種:貧賤者,固朝忙夕忙以營衣食;富貴者,亦朝忙夕忙以享欲樂,受用不同,其忙一也。忙至死而後已…朗然獨醒,大丈夫當如是矣!』吾等實應以此為鑒啊!
 

 
寬運法師
佛教有八生法,即八大人覺:『道當少欲,多欲非道;道當知足,無厭非道;道當閑靜,樂眾非道;道當自守,戲笑非道;道當精進,懈怠非道;道當專念,多妄非道;道當定意,亂意非道;道當智慧,愚癡非道』今天的我們能體悟多少呢?
 

 
大安法師
當我們有懷疑的時候——這是我們開始要經過的過程。等到你慢慢的去念佛,念了若干年之後,尤其名號裡面的智慧光開顯了哪怕我們一點點心光的話,我們對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就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寬運法師
現代人只喜歡外在美容,忽略內在因素,如何令到人顏色增益? 修行人要做到『戒律具足,成就威儀,見有小罪,生大怖畏,等學諸戒,周滿備悉』這真是修行人顏色增益之方法也。
 

 
大安法師
大徹大悟者他要有什麼樣的善根?要三朝天子福,九代狀元才,這樣的基礎。要有做三次皇帝的福報,還要有做九次狀元的文才,這樣纍積起來,才能大徹大悟。那麼要求現在的末法眾生,就太難了。
 

 
寬運法師
佛教教我們要培福修慧,今天我們所擁有的,其實是過去種下的善因纍積而來的,而不是憑空而降。因緣福報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修行才能纍積,並不是求佛菩薩的賜予;佛菩薩不會賜福,也不會降災,這個福禍都是自己招來的,自己做成的。佛教相信因果輪迴,相信緣起性空,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
 

 
星雲大師
人與人之間有了「將心比心」,就能相互體諒、相互包容,就能相互尊重、相互愛惜。「將心比心」就是佛心,所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不亦宜乎。
 

 
夢參老和尚法語
佛教所說一切法無常,所有世間相都不離開生住異滅。每個人,山河、大地、動植物,一切全是生滅法,不是常住的。這是教我們如何正確認識世間。應多念無常,遠離一切虛妄執著。
 

 
大安法師
孟子曾說:如果對方跟你計較,不聽你的話,你不要去指責對方,這說明你的真誠心感化人的力量還不夠,要反求諸己。就好像射箭,你射中不了那個靶心,你不要去怪這個弓箭不好,也不要怪那個靶子掛歪了,一定是你自己的問題。
 

 
大安法師
淨土法門豎徹五時——從華嚴時開始,阿含、方等、般若,直到最後的法華涅槃時,都在講念佛一法。橫該八教,藏、通、別、圓,包括它的一些頓、漸、不定這些方法,都在念佛法門裡面包含著,稱為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
 

 
天台子達照
《兩種十度》:人生十度:胸懷要大度、說話要適度、工作有力度、事業有高度、壽命有長度、讀書有厚度、理論有深度、視野有寬度、辦事要有速度、勞累勿過度。 修行十應:佈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恨、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方便度固執、宏願度迷茫、願力度氣餒、智慧度分別。
 
慧海之光
一切有情眾生毫無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許自己感到愛執或是懷抱敵意;要將心維持在平和的狀態。要捨棄憤怒和粗暴刺耳的話語,而是要帶著微笑的面容來說話。——蓮師開示《蓮師心要建言》
 

 
夢參老和尚法語
修行要生死心切!什麼是生死心切?連生命都不在乎,都不要了,修行就像打仗一樣的拚命,不論你念佛也好,參禪也好,這不能當兒戲,敵人是誰啊?就是自己的煩惱。
 

 
夢參老和尚法語
「萬法唯心」的心不是凡夫的妄想心,是與諸佛平等的心,是諸佛已經證得了的心。此一念之心、是諸佛之心與眾生之心「三心一體」。所以,吃飯是禪,穿衣是禪,生活中的一切莫不是禪。因為心是萬法根源,所以心即是禪。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開悟。
 

 
寬運法師
我們凡夫自無始劫以來為煩惱習氣所薰染,自然會生起許多妄念,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惡念一起,立刻警覺並轉為『阿彌陀佛』佛號,這就是修行,這是『覺照』的功夫。我們做功夫就要從這裡下手。
 

 
寬運法師
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什麼是『五蘊』?『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皆空』是指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無有自性,猶如夢幻泡影;眾生迷此以為實有,貪戀執著,是故生死輪迴,無法出離。唯有以般若智觀照,看破其無常、苦、空、無我之本質,無所取著,無所滯礙,如此方能出三界,入涅槃,證法身。
 

 
夢參老和尚法語
【佈施】佈施有幾種? 一般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以金錢物質幫助別人,屬於錢財之類的,這叫財施,我們給人說法,講道理,說佛的教導給人家聽,讓人家脫離苦難,這叫法施。別人有恐懼了,我們給他安慰,給他壯膽,減少他後顧之憂,讓他不要害怕,這是無畏施。
 

 
慧海之光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有時話多,會惹出好多麻煩;話少,能減少好多麻煩;沉默,可避免好多麻煩;微笑,能解決好多麻煩。其實,很多時候,語言並非人與人溝通的唯一或最好的方式。有時一個會意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謙卑的姿態,一個開懷的擁抱,一個善意的行動,勝過千言萬語!
 

 
達真堪布
我們學佛修行為什麼總有違緣障礙?就是因為願力不夠,而業力太重了,願力沒有超越業力!若是你決心大、願力強,修行是你自己的事,誰能攔得住你?誰能障礙得了你呢?
 
達真堪布
現在有人說:「我原先是個很善良的一人,怎麼學佛以後越來越惡劣了呢?」不是你學佛以後變壞了,是你學佛以後,拿佛法裡講的善惡標準一衡量,才發現自己這些不好的地方。你發現了自己的錯誤,這是件好事。
 
寬運法師
歉讓是美德,康熙年間在安徽桐城裡,有張姓葉姓人家為臨,因起牆互不妥協,張姓人寫信給官拜禮部尚書父親張英,希望在朝中用影響力逼葉姓退讓,明理的父親覆信寫到「萬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大家因書互讓三尺,從此相安無事。
 

 
大安法師
碰到任何問題,你不要想到只靠自己,要想到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靠得住。就好像一個三歲的小孩碰到問題,父母一定能給他解決。要建立這樣一個心態。
 

 
大安法師
佛菩薩是發現真理,他不是創造真理。真理是永恆的,是亙古亙今的,是超越時空的,它不是創造出來的。
 

 
寬運法師
印光大師說:『人生世間,須盡人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若存,方可謂人。否則形雖是人,心是禽獸。』孝是一切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之本,因此佛教非常注重孝道;所謂『百行以孝為先』,是故『淨土三福』中首先強調『孝養父母』;如人道都不圓滿,又何談成佛?
 

 
達真堪布
心淨了土才能淨,心淨了人才能淨。不清淨的土、不清淨的人,都是你自己心的幻化。不從自心上改變,走到哪裡都是這樣,逃不掉的哦!
 
夢參老和尚法語
我們拜懺的時候,觀想「願此香花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無邊佛土中,受用做佛事」。憶念供養,這是《華嚴經》裡面普賢十大願王的第三大願,供養一切諸佛,廣修供養。這種供養不衹是一束花、兩束花,飲食,醫藥,臥具等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觀想作為盡虛空界的供養。
 

 
大安法師
懺悔一法,你要發露,你的罪根就像一根草的根,你一定要拔出來,見陽光,這個東西才能夠枯萎,如果你衹是作表面功夫,地面上鏟掉了,但你的根還在那個地方,它又會長出來。所以這個發露是要有勇氣的。
 

 
大安法師
你對這句名號,對阿彌陀佛的願力信得越深,信得越廣,信得越堅固,你得到的利益就隨著你的信心成正比,這是千真萬確的。
 

 
大安法師
要有一種出世間的心,但是世間的事業你照樣去做,做的事情跟大家表面上一樣,但你存的心跟大家不一樣。同流,但一定不能合污。
 

 
星雲大師
日常生活中,我們身口意三業當勤行善法,儲備往生佛國之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