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
孔子講:里仁為美。你要選擇跟有仁愛精神的君子住在一起。如果你跟不好的人在一起,你就沒有智慧了。由於人和人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一個善人每天跟惡人住在一起,也會潛移默化。一個惡人天天跟善人在一起,也會近朱者赤。我們這些業力凡夫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佔了一個大便宜,天天跟觀音、勢至把手同行。
 

 
大安法師
你再笨都能往生,鸚鵡、八哥都能往生,人是萬物之靈,它能往生你怎麼不能往生呢?你業障重,那五逆十惡的人、阿鼻地獄的眾生都能往生,你怎麼不能往生呢?要增加對阿彌陀佛大平等心、大慈悲心的認識,他老人家衹要我們信願稱名,決定往生,不談其他條件,沒有高門檻。
 

 
大安法師
《無量壽經》裡告訴我們,由於不信淨土法門的緣故,有一億大乘通途法門的修行人退轉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會退轉?就是由於這個世間魔性的力量太大,他不能斷惑業,又沒有深信切願淨土法門,得不到十方諸佛的護念,經不起考驗。
 

 
大安法師
在家的居士要隨分隨力的給自己規定早晚課。在寺院裡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什麼的。如果在家專修念佛法門的話,早晚功課最好簡單一點。你就念《阿彌陀經》,往生咒三遍,讚佛偈,然後就開始念佛。念完佛後,來個迴向和三皈依就可以了。早課和晚課一樣,時間的長短根據你生活與工作的忙閑程度。
 

 
大安法師
每個業力凡夫都有妄念,妄念來來去去,天人都算不清楚。妄念就是虛妄、不真實、像浮雲一樣的。妄念來了,你很在意它,要控制它,除掉它。你越有這個心,妄念就越厲害,這是你加持的。你不注意它,不理它,它就沒有力量。你把全部的注意力注意到這句佛號上來,不要管天上的烏雲,它自然會飄走。
 

 
大安法師
佛教把修行人分為三種:一、正定聚,一定能夠成佛的;二、邪定聚,一定是墮落輪迴的;三、不定聚,遇到善緣,就進入正定聚,遇到惡緣,就進入邪定聚。正定聚就是堅定信仰的菩薩,不定聚屬於半信半疑的眾生,邪定聚就是邪知邪見的眾生。而往生西方的都是大乘正定聚。
 

 
大安法師
佛在很多經典中很多次強調,讓我們發願求生西方。就在於我們這些業力眾生常常信不及,常常不把他看得重要,但實際上非常重要。如同救命的靈丹妙藥,你不服這個藥馬上就嗚呼哀哉;即將滅頂之災,衹有你逃到了這艘船上,才能解脫災難;這是如此危急的事。
 

 
大安法師
你衹要內心有願往生的心,阿彌陀佛就會知道。阿彌陀佛是不失時機地救度眾生,他有能力,他能放光,他有種種方法令我們保持往生的正念,來讓我們的神識到那個蓮台裡面去。一定要相信阿彌陀佛,他對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把你抓住,不讓你漏網,不捨棄你,所以你就不要擔心了。
 

 
大安法師
為什麼我們看不破、放不下?就是對空性不能去把握。如果了解了一切有為法,一切的功名利祿、家親眷屬等等,都是夢幻泡影,轉眼就灰飛煙滅。你有什麼抓得住的,有什麼看不破的?一定要作如夢觀如幻觀。
 

 
大安法師
我們現在對老年人去傳播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非常重要,讓他求生淨土,他覺得生命還有個光明的歸宿,才會活出他晚年的燦爛。如果還是奉行人死燈滅,他越活越黯淡,越活越絕望啊。一個老年人沒有一份信仰,多麼地可憐、可悲呀。所以我們要告訴老年人不要絕望,法界有一尊大慈悲父阿彌陀佛在關照我們啊。
 

 
大安法師
如果你壽命短暫、中途夭折,那些財富、官位、親友、享樂就毫無意義。就好像一個杯子沒有底,你倒了多少好東西進去都沒有用。因此,在五福裡面把長壽定為第一福。這在極樂世界就體現出來了,阿彌陀佛首先發壽命無量願,這纔是九法界眾生最真實究竟的依靠。
 

 
大安法師
《華嚴經》上說寧可下地獄受苦,也要聞彌陀名號的功德;如果說到天上去享福,而不能聞彌陀名號的話,寧可聞佛的名號而不去享福。可見聞信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是非常稀有難逢的因緣,是我們的命根子,是我們解決一切苦難的船筏。
 

 
大安法師
佛要給我們真實之利,不是給我們一點小恩小惠。你下崗,找不到工作,給你找個工作;你今生得人身沒有當官,下輩子讓你做個大官,甚至生到天上去享福;這都是小恩小惠,不究竟的人天福報。真實大利是讓你了脫無量劫以來難以了脫的生死,讓你求證到無量劫沒有辦法證得的佛性。
 

 
大安法師
厭離娑婆首先要從厭離自己的身心開始。觀身不淨,身體是不乾淨的,污穢的。觀心無常,心是生住異滅,沒有一點真常的寧靜。透過身心的厭離,再進一步厭離由這個身心感召的外部環境,依報正報全體厭離,然後欣求極樂。有這樣的一個心行就能度脫生死。
 

 
大安法師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告訴我們: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如果沒有證得無生法忍的話,要在五濁惡世裡度眾生,無有是處。外面的五欲六塵非常強大,內心的煩惱非常厚重,你自救都救不了,你怎麼能救他人?一個嬰兒不能離開父母,一個初發心的菩薩不能離開佛。我們一定要聽佛的話,應當發願,願生淨土。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觀世音菩薩,誓願弘深,尋聲救苦。法華經普門品偈云。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此我釋迦世尊,金口誠言,於三千年前,偈答無盡意菩薩之明文也。
 

 
達真堪布
我們不要總是站在凡夫的境界裡、以狹隘的心態去看問題。比如有人打罵你、欺騙你,這是讓你消業,讓你斷煩惱,這就是佛的化現!你若是以不開放、不覺悟的心態去看,沒有圓滿,沒有清淨。若是以開放、覺悟的心態來看,都是清淨的,都是圓滿的。自己能把握住,能轉為道用,哪一個不是消業積福的機會呢?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遇險應出聲念佛】念佛人,宜行、住、坐、臥,心常憶念。平時須於潔淨處,衣冠整齊時,或出聲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倮體澡浴時,只可默念,不宜出聲。若遇刀、兵、水、火災難,則任是何地,何種形儀,皆須出聲念,以出聲比默念更為得力故也。
 
大安法師
眾生都有慳貪的習氣,由於慳貪我們會造作種種的惡業。因此儒家和佛家的聖人都用佈施一法來對治慳貪,而佛家對佈施的因緣果報闡釋得更為詳明。佈施是菩薩六度的第一度,我們想有一個好的果,一定要從佈施的善因裡面得來。
 

 
大安法師
一個造作五逆十惡的人,臨終時阿鼻地獄的境界現前,他衹要用猛利的心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能接引這個罪惡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你不要害怕你的業障大,你要關注你是不是具足信願稱名。你業障再大,能大到什麼地方去?阿彌陀佛的願力更大。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觀音本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故能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如皓月當空,所有水中皆現月影,千江有水千江月......其不得感應者,唯以眾生之不虔誠,非菩薩之不救護也。如一池污濁之水,欲月現其中,豈可得乎?明乎此,我等大眾念佛,猶有不正心誠意、虔懇而為之者,吾不信也。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人之煩惱生死,完全我執身見為根本。即淫慾等大患,亦仍從我執身見而生。身見我執若破,淫慾又從何而生。
 

 
大安法師
要知道法身大士,圓教破無明的初住以上的菩薩,在他沒有成佛之前,要經過三賢十地四十一個階梯,所謂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在這個過程當中,都要仰靠佛的威神願力加被,也就是《華嚴經》講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念法、念僧。法身大士尚且都要仰靠佛力來修行,何況通身業力的凡夫呢?
 

 
夢參老和尚法語
要掌握時間,生命是有限的,誰也不能把握,誰也不敢說自己能活百年千年。但是,在你尚能做主之時,唸唸都要不離開佛法僧三寶,要好好的用功預備資糧。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之捷徑。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小知見人,均謂是愚夫愚婦之法門。豈知華嚴會上,善財以十信後心,受文殊教,徧參知識,隨聞隨證。末後至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念佛之人,善神護佑,惡鬼遠離,怕什麼東西。汝若常怕,則著「怕魔」,便有無量劫來之怨家,乘汝之怕心來恐嚇汝。令汝喪心病狂,用報宿怨。且勿謂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體正念,歸於怕中。其氣分與佛相隔,與魔相通。非佛不靈,由汝已失正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光以末劫苦重,觀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獲慈護也。然念佛亦非無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觀音也。專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無妨礙也。若念彌陀求生西方,又念藥師求生東方,則不可。彌陀,觀音,同是一事。而觀音悲深願重,故當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佛,決定求生西方為宗旨。若念佛人不願求生西方,即為違背佛教。譬如王子寄居他國,不信自是王子,但願終日乞食,不至餓死,便為志得意滿。其知見之下劣,能不令人憐憫乎。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印光法師《行醫如何培德》:今為汝取法名為德弘,謂以自利利人為心,凡力所能為者則為之。力不能為者,須令此善心發生增長。但發善心,亦有功德。必須以世藥醫人身病,以佛之法藥醫人心病,及醫不能治之怨業病。遇怨業病,當令彼改惡遷善,戒殺放生,吃素念佛。業力消,則病自好。
 

 
濟群法師
雖然擁有很好的福報,卻不沉迷於名利聲色,能夠看清榮華富貴的虛幻,尋找人生真諦,探求生命的究竟意義,這樣的人是有慧根的。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居士既能發露懺悔。於淨土法門,最易相應。所謂心淨則佛土淨也。然既知非,又肯發露懺悔,必須改過遷善。若不改過遷善,則所謂懺悔者,仍是空談,不得實益。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近來世亂至極, 凡信佛念佛之人, 每每逢凶化吉。今之禍患, 避無可避, 防不勝防。果能至誠念佛, 則不知不覺, 不逢災禍。有此巨益, 忍令我父母兄弟等, 並鄉黨鄰里等, 不知乎。然欲化人, 須自己實行方可。倘自己雖則念佛, 於敦倫盡分, 居心行事, 諸多不到之處, 則便難感通矣。
 

 
大安法師
為什麼要求大家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如果你一萬聲佛號都不去念,每天充斥的、熏習的就都是輪迴的種子。佛的法界你念熟了,這個種子熏習的力量大,臨命終時力量大的種子現前,西方極樂世界的景象就現前,決定能往生。而這都取決於我們平時熏習的過程。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持佛號時,雜念紛飛,此是多知多見,心無正念之現象。欲此種境象不現,唯專心痛念自己將欲命終。唯恐即墮惡道,勵志念佛。了不起他種念頭。久則自可澄清。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屢信屢退,屢修屢造之跡。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從淺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顛倒也。然已往之罪,雖極深重,但能志心懺悔,改往修來,以正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而為志事,則罪障霧消,性天開朗。故經云:「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如公事多端,不暇念功課,則但用十念亦可。此外則但止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即已。所謂十念者,以盡一口氣為一念。如是念十口氣,名為十念。如氣壯之人,一口氣多念一二十句。氣弱之人,衹能數句。不論佛數多少,但以一口氣,至十口氣,為度耳。其法之妙處,文鈔亦說之。
 
印光法師文鈔菁華錄
業障重,貪瞋盛,體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諸疾咸愈。普門品謂若有眾生,多於淫慾瞋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之。念佛亦然。但當盡心竭力,無或疑貳,則無求不得。
 
達真堪布
我們要學會放下。現在是親人,也許一會兒就變成仇人了;今天是一家人,也許明天就變成仇人了。你把這些當作正常現象,這叫放下。他高興還是不高興,他開心還是不開心,他願意理你還是不願意理你,他對你好還是對你不好……任何時候都能保持平靜,心不動,把這些都當作正常現象,這也叫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