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3頁)

欲除煩惱,當行正念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說我也是願意滅除煩惱,怎麼樣才能滅除煩惱呢? 答曰...

懺悔罪障要先明白罪業生起的因緣

所謂懺悔,當然主要的目的在於懺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須要掌握到生起和還滅的因緣,...

【推薦】小乘跟大乘的空觀有什麼不同

當我們從業果的思想,再進一步就是空性的道理。這個問題就是說,小乘的空觀跟大乘的...

怎麼看待生病這件事

你說生病好不好,當然不好,對不對?沒有一個人願意生病。但是你知道蕅益大師,怎麼...

顯正比破邪重要

從利他的角度,你為人說法,兩件事情:破邪、顯正。當然,這是要善巧。但我個人是覺...

菩薩戒之說四眾過戒

丙六、說四眾過戒 這一條戒也是屬於菩薩的重戒。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受持這條戒,對...

【推薦】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問: 什麼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嗎

問: 有關帶業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後造了新業,誠心懺悔求往生,能否有往生的...

下品往生要多劫後才能見佛嗎

問: 聽說下品往生生於鐵蓮華中,多劫後才能華開見佛。不知有這種說法嗎?如這樣,...

我們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當我們執持這個名號的時候,我們要有一種認知,要有一種信解,這種信解建立才能隨順...

聽到哪裡有災難,你馬上就迴向

今天的雨很大,大家還是來了,就是一念心!這種道心,會有感應的。有些問題不要看得...

做方丈當執事,看著是好事,實際是障緣

你在修道當中遇著一些個障礙,這個障礙也有順緣、也有障緣,你怎麼隨這個緣? 咱們...

老和尚手術前誦此經,效果強大

我過去在佛學院做教務主任的時候,有一天,性公長老(性梵老法師)身體有一個病痛要...

【推薦】修持地藏法門的功德利益彙集

一、地藏聖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

我曾親近過幾位長老,發現了他們好人緣的秘密

度化眾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麼樣的一個相貌呢?「晝夜常六返」...

外境永遠沒有所謂的對錯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我們前面講過很多次了,鼻也不能生,香...

當信、當願,剩下的就是盡形壽念佛

淨土法門他是怎麼揀擇種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種性上揀,他是揀擇的是決定種性。...

極樂世界的無量眾寶是有加持力的

極樂世界的無量眾寶它是有加持力的。什麼叫做加持力呢?你看,極樂世界的寶啊,它第...

美好的滋味是從舌根而來的嗎

寅一、非從舌生 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秖有一舌,其舌爾時已成酥味,...

念佛和自己業障之間的輕重關係

第六個問題,是討論念佛和自己業障之間的輕重關係。 那有人就問,依據《十善業道經...

煩惱中有佛性

這是十緣發心的第七項了尊重己靈。 這個己靈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有時候說是佛...

大光法師:倓虛大師示寂前後

倓虛大師,在夏曆癸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即陽曆一九六三年八月十一日星期日)香港夏令...

先超越妄想,再面對妄想

圓頓止觀就是頓觀。如果你覺得人生怎麼處理都不是辦法時,佛陀會建議你先不要處理,...

如何判斷菩提心真不真

問: 師父,那這個菩提心真不真,有沒有什麼檢測的標準?或者是說,有沒有什麼偈子...

你是用什麼道理來說服自己厭離娑婆的

我們讀天台教觀,關鍵在哪裡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一般來說,事修不影響你回家的...

【圖】僧人威儀規範教學(平興寺版)

僧儀規範(平興寺版)...

【佛學漫畫】淨土宗祖師慧遠大師

我從最初到廬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見到西方三聖的聖像,今天又再一次見到,...

為什麼說飲食的滋味是不真實的

那麼到底我們在吃這個美好的滋味,這個滋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看佛陀給的答案。 是...

淨土的橫超法門

橫超這個詞就是給我們點出了淨土的特色,就叫橫超法。在《無量壽經》裡面就講過說,...

【推薦】佛陀開了兩帖修學空性的藥

佛陀在講跡門的時候說開顯佛慧,並不是理想化地要我們直接內觀真如,不是,佛陀先施...

觀一切法是空的,是假的

我們凡夫我們願意離苦得樂是對的,苦惱來了我不高興,我要離苦,這樣的要求是對的,...

要得無生法忍後,才能夠無分別

第四個是無分別故。這個無分別怎麼講呢?我們上一次說到一個頌,我們討論的時候說一...

佛為何不讚嘆世間上的榮華富貴

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遠離般若波羅蜜,如恆河沙劫壽,財施、法施及禪定福德,迴向阿...

修不淨觀會不會生病

問: 請問師父,修不淨觀如果說觀到內臟腐爛的話,會不會生病? 妙境法師答: 修...

兜率天跟西方淨土有什麼差別

兜率天跟西方淨土還是有差別。諸位你去讀讀《阿彌陀經通讚疏》,窺基大師作的,他列...

第六意識是怎麼去創造法塵的

我們看第六段,明意與法即藏性。 這個意是內處,意根;這個法是外處,是法塵。意根...

什麼叫臨終的正念呢

在淨土宗的往生因緣當中,有兩種的差別。 第一種叫做隨業往生: 這個隨業往生,就...

鍥而不捨地堅持不忍聖教衰

問: 頂禮法師!弟子出家三年,目前在佛學院讀書。學習《復潘對鳧居士書》這一篇文...

得到彌陀的功德攝受以後有兩個好處

明光義 ─ 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

往生極樂與往生其他的佛國土,條件有什麼不同

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

若實無我,誰能造業,誰受果報

首先我們要先從空性的角度來解釋人生,這個中道它也是先從假入空,別教的中道解讀人...

關於念佛助念法器的開示

第一個環節,叩磬人員的崗位責任和注意事項,引磬是佛教裡最常用的一種法器,主要是...

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 前邊的文是約智慧解釋什麼是縛、什...

何謂「檀越」

人們遊覽寺院時,常會在一些石碑的碑文上,看到檀越二字。此外,菩薩戒子誦戒時,也...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講什麼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

因為有罣礙,才會有恐怖

心有罣礙是一個凡夫本能,常常在一種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糾結中。概括一下罣礙...

如何培養出離心

出離心的栽培的確是應該經過一個時期的栽培,我們才會有出離心。怎麼樣栽培呢?應該...

誰即身成佛了?

當然這個密宗的人也常會說這個話:即身成佛。沒有說立即開悟,但是即身成佛這句話是...

你能如理作意,煩惱就能不動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維摩居士這個房子、他的這個...

這個稱讚如來,所讚之境也是非常廣大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

禪定有多少種類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

五陰的本質,到底是真還是妄

丙二、迷真起妄 真本無陰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

所有的魔障都跟五陰有關係

我們來看甲二的內破魔境。這地方有三段,一、總標五陰之相;二、正明五陰魔境;三、...

系緣念的念佛方法要怎麼修

大家都知道我們念佛的方法裡面有一個叫做系緣念,這種系緣念呀,就是比如說咱們現在...

對治我們誑詐之心

誑是以不實的言詞來欺誑他人,以方便造作種種的事情,這跟詐不太一樣。 誑習交欺,...

明藏性即水大性

我們這一科講到明藏性即水大性。前一科是先破妄執。也就是說,我們一般凡夫都是心外...

阿羅漢有三種功德

阿羅漢有三種功德,無生、殺賊、應供。這以下會說明。 諸漏已盡是指殺賊。阿羅漢的...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迴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有十六種觀法。十六種前十三種叫定善,就是你必須修定力。後...

既不執著又能精進,這個矛盾怎麼處理

問: 師父,在佛學的講座裡面經常有這樣的詞不要執著,那麼年輕人在學業、事業上,...

心要謙,才會不斷成就你的能量

佛陀勸誡:十方諸佛如來,以他的智慧眼來對待這個瞋恚,就像銳利的刀劍,可以說是傷...

梵網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1、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文說得很清楚,看一段經文:...

真正的福報是內心沒有煩惱

今天我們從這個福講起,可能我們也講過說福報太重要。我們常叫增福增慧,求福求慧,...

事持和理持的差別在哪裡

所謂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別在哪裡呢?並不是在念與不念,必須念,這才叫執持。差別在哪...

正行雜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還是有差別

善導大師他的行門裡邊有一個特色,就是正行與雜行。 什麼叫做正行雜行?正行和雜行...

煩惱活動的時候,為何提佛號沒有用

其實妄想、執著是長時間被我們忽略了。我們一般在修行強調調伏煩惱,滅除罪障。淨罪...

學《法華經》繼承了什麼家業

諸位,你說我學《法華經》,我繼承什麼家業? 你繼承兩個家業:第一個,自性清淨心...

把每一念照顧好了,你臨終就不用擔心了

我們一開始在安住真如的時候,第一個先離一切相,先找到一念的清淨心,它是沒有相,...

福報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會回到業障深重

知一切法當體即空,非滅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這個空性的好處就是當體即空。為什麼...

每天堅持誦五遍大悲咒,是對應著五佛部

接下來,這個出世間功德的第三條:就是能夠滅罪和消業。能夠滅罪和消業啊,我們用六...

明心見性並不難,悟後起修才是個大問題

【得念總持,所聞不忘。】得念:得到正念,總持就是說總一切義,總一切義,持一切法...

無明雖然顛倒,覺性依然不動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整部《楞嚴經》都是在講這八個字,你那個錯誤、狂心就是不...

誓言敵不過誘惑

【隨順覺性,而能得入差別之位矣。如《楞嚴經》所云: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

學《法華經》生生世世都受益

丙一、蓮華二義: 一、出水義,出離污泥濁水故。 二、開敷義,以勝教言開真理故。...

初地之前的修學是從假入空追求安穩

智者大師把我們從凡夫到成佛的修學分成兩大部分,這當中是以初地做一個界標。就是在...

念佛有兩個重點

我們這次淨土宗的修學,有三種憶念,就是你必須要去觀照三個: 第一個,憶念真如。...

目犍連尊者入涅槃

在《說一切有部律》上說到目犍連尊者入涅槃的事情。目犍連尊者他和舍利弗尊者兩個人...

這世上還有人能吃得消這缽飯嗎

二位令親在堂,宜以淨土法門,感應事蹟,常時解說,令其發歡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

念的每一聲佛號都是在行稱讚如來的行願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

如何修地藏占察懺法

我們《占察經》講完了,附帶著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用占察輪的占察法,還有拜懺的懺法...

如實空跟如實不空,如何進行調配

如何養成圓頓種性?只有一個方法──多聞熏習,如理思惟。這樣子的熏習,遇境逢緣你...

怎麼才能擺脫生死業力的惡性循環

佛陀他是一層一層的攝事入理。其實這個攝事入理不但是佛法有,其實世間的道理也是有...

修學六度的功德

我們看戊三的結嘆六度功德。我們如法地透過理觀來帶動事修,事修來修學理觀、幫助理...

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有三種功德

第二個,我們選擇極樂世界,我們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那這有什麼好處呢? 二、極樂世...

極樂現前時,才能體悟到生即無生義

生也作無生義,往生就是無生的意思。乍一聽,往生嘛又說無生,完全是兩個牴觸的,這...

略說四種僧物

第三就是僧物。先在名相上進行以一些介紹,然後再談用與。僧物當然也可以用上述四種...

無始劫造了這麼多的罪業怎麼辦

我講一個淨土宗的公案,諸位體會一下。 在《念佛法要》當中講到清朝的一個吳毛居士...

穢土成佛與淨土成佛

其實,成就初地以後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你選擇簡單方式的成佛,那你就直接到穢...

看人面相,不如看人思想

在戰國時代有一個大思想家叫做荀子,他提出一個理論叫「非相觀」。非相觀的理論就是...

人生在世那叫業力的釋放

一個人,落入因緣法的時候,會產生我、法二執。我、法二執,當然第一個就法執,就弄...

臨終十念往生,在心,在緣,在決定

智者大師說為什麼以十念為重,五逆十惡的重罪為輕呢?他說為什麼有往生的可能呢?原...

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無念,許多修行人很熟悉這個詞,但並不確定什麼才是無念的狀態,最多的誤會就是以為...

高僧諦閑法師的禪定工夫

諦閑法師與印光法師(18611940)為真蓮友,彼此同唱教演天台,行歸淨土之宗...

助念以佛為本,佛來比人來容易

我們現在助念團功德無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緣,這個真的是不可思議。助念,如果真...

用攀緣心來造善業,譬如美食夾雜毒藥

追求來生的感受。這種人一般來說,是今生福報比較差可能身體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較貧...

墮入鬼道的四種因緣

我們把墮入鬼道的四種因緣簡單地說明一下。 第一種,是他現生在人道當中造下品的十...

不要惱亂修行者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

物債易還,命債難還

現在看第二段,還債的人應該怎麼還呢?他過去生把人家討得太過分了,那應該怎麼辦呢...

慈悲分三種境界

從教法上來講,慈悲也分三種境界。通常我們叫做眾生緣慈悲,就是我們生一些憐憫之心...

善惡以什麼為標準

佛說戒律就是世出世間善惡的基本準則。因果是規律,戒律是善惡的標準。如何判斷善和...

不要住在你的妄想,否則生命的歷史將不斷重演

你可能內觀以後開始修一心即假觀了,就開始歷事煉心,必須安忍順逆的境界。一個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