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7頁)

淨界法師:淨土宗修學法要

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一些修學重要的觀念。在佛教的...

淨界法師:五戒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開始有四堂課的時間,要...

淨界法師:皈依的意義與方法

我們今天跟大家討論的主題是關於皈依的意義與方法。在講主題之前,我們先簡單地說明...

淨界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我們從今天起跟大家學習淨土學的最...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跟淨土這兩個思想的交互應用的關係。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

淨界法師:修道宗范

今天學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題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會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

淨界法師:淨土教觀學苑開示

我們大家談一談淨土宗的一些基本觀念。 我想淨土宗在我們大乘的修學當中,是一個很...

淨界法師:三皈五戒開示

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簡單講幾句話,因為待會不能過午,十二點之前要吃飯,尊重佛...

淨界法師: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主題,以一種比較深入...

淨界法師:懺悔法門

(第一講) 今天學人跟大家共同學習的主題是佛教的《懺悔法門》。在講這個主題之前...

淨界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這個生命的改造,簡單的說,就是破除我們的邪執,使令我們離苦得樂。要達到這個目的...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9講 第10...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淨土十疑論》和...

淨界法師:菩提心修學述要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諸位法師慈悲,陳...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這次學人受會長的...

淨界法師:聞法儀軌

(第一講) 監院法師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 今天是我們佛學院第一...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應用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我們這次的主題,...

夢參老和尚:占察善惡業報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9講 第10...

夢參老和尚:妙法蓮華經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跟法華經有一定因緣的...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功德妙用是怎麼來的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指的是以上的...

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

如何用《地藏經》來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經》提出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具體修法。本來佛法就是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

人生短暫須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徑

我年青的時候接觸過一些老和尚,一說到修行他們常常會流淚,感慨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趙州禪的兩個特色

趙州和尚,法號從諗,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國的中晚唐時期,活了...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幹去濕,咽苦...

《阿彌陀經》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經,義...

不要覺得人生虧欠了我們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比較淡薄。一個人,只要你內心...

何謂「涅槃寂靜」

我們修行無常無我以後,最後的結果很重要涅槃寂靜,這是解脫道的一個很重要的相貌寂...

歷經塵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彌陀佛的珍貴

信 相信阿彌陀佛 意味著相信智者的覺悟 常常與人感嘆,暇滿難得,快去淨土。所謂...

人一忙起來就會糊塗,過去的習氣種子就會起現行

前面第一段講的是凡夫眾生求取世間的聲名,到最後聲名顯著,身已故矣沒有意義。接著...

中道實相是佛所要說的真實義

佛陀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那就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今天就講到中道的實相...

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

問: 請問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日常修持該怎樣做?我是一個學佛居士,曾讓女兒...

五逆謗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問: 五逆加上謗法,不能往生。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大安法師答: 在阿...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這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譯大總持)...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一一具陳,向下正與學人論根本...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

【原文】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此卻之不可...

第八識一攪動,你就不吉祥了

我們如果操作失當心隨境轉,那就糟了,第六意識的心隨第八識所變的境相而轉,就是心...

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

【我聞遍知海。真實德無邊。度脫諸有情。心歡喜敬禮。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願無...

看人家都沒有德,其實是你自己沒德

如果皈依三寶的弟子連堅定的信心都沒有,對佛、對法沒有信心,他又抱怨了,說:我沒...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來的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是怎麼招感來的?恐怖是業,貪求名利,貪求財富,患得患失...

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識的思想去攀緣六塵,什...

怎樣面對生病

有人問:怎樣面對生病? 下面就這個話題談談我的一點認識,給大家作個參考。 我們...

應切實佈施於別人,揚棄沽名釣譽之心

當我們給人以好處,做有利於人的事情的時候,不要存在受人讚揚、得到回報的心理。 ...

閉關念佛截住妄念流

這句佛號一定要如香象過河,要截得住意識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時候就是十天百...

真正皈依三寶了,哪有這些魔難

我們一般的佛弟子,你得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說我自學看很多經論,你不能算佛...

眾生輪迴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樓那。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是等則以。欲貪為本...

修供養者,應憶念三寶體常遍滿,無所不在

【修供養者。憶念一切佛法僧寶。體常遍滿。無所不在。】 修完了供養,你要靜思。這...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們心中的妄想;一個是涅槃...

如何判斷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時候,有兩個指標可以看得出你會不會往生: 第一個叫都攝六根,另一個叫淨...

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中修行

不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來修正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義

我們現在是活在無始的妄想中,那要怎麼轉成真如而趨向於大佛頂呢?這就是楞嚴經所要...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對於我們學佛的人,不管是出...

欲求長生,莫如淨土

佛眼見無量劫事,故自古及今,無所不見,又戒人妄語,必不自妄語以誑人,又戒人有我...

念佛就是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週遍法界。只因無始暗動,被六塵所蔽,人們的知...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

不修功德、多有罪過,看見天、看見雲彩也憂愁,聽見其他的聲也煩惱。多念佛、多修善...

發心和正見是所有修證的基礎

我們把整個佛法分成四個主題: 發心,正見,修行,證果。 發心、正見這兩科是基本...

如何念誦准提神咒

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無不稱遂,似如意珠一切隨心。 所謂...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這個地方是講到,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以後所成就的不可思議的這種無作的功德。無...

在家人可以披袈裟嗎

在佛門裡,袈裟是代表佛陀的傳承,佛法的正傳。所以沒有受過戒,是不能披袈裟的。尤...

學佛的失獨老人很痛苦,應該如何面對

問: 弟子跟您學佛十年,並皈依,已60歲。最近獨子不幸意外去世,我很傷心。佛教...

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願:懺悔業障願。 這個懺,原來也叫懺摩,是梵文和中文結合,翻譯中文叫悔過...

阿難示現的是凡夫,還是初果的聖人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我們大家都在學佛,究竟學佛為什麼?不少人對這問題認識模糊,不加重視,有的甚至是...

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佛學院的時候,其實我喜歡的是...

離開一切幻滅就是真實

【圓滿菩提。不生滅性。清淨本心。本覺常住。】 在六道眾生一切過程當中,不達一個...

至心精進,何願不得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

往事不堪迴首,這句話你要永遠記住

我們看這個內觀的思想。諸位!如果大家佛號都念得差不多,我們假設每一個人對阿彌陀...

念佛的秘訣與方法

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秘訣?印光大師這樣告訴我們,如果有人說:我有一個念佛的秘...

自律管好自己,慎獨切莫放逸

我年輕時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間的牆上貼著作息表和功課表,旁邊寫著:自...

學佛可以不求生極樂世界嗎

我們經常說我們的業障重,其實我們的業障還不重,原因是什麼呢?業障重了我們不會聞...

這些在家居士團體,易養成我慢之心

優婆塞與優婆夷是佛門四眾弟子,譯為近事男與近事女,即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在...

從妄想轉向真如,就靠這六個字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過程當中,倓虛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個...

把地藏聖號念好了,這些法就都會了

我們中國漢地修的禪定,都是修的祖師禪,問念佛是誰,直接消滅我執,找真我。這就是...

修楞嚴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修持首楞嚴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會慢慢地...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

從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師的出家經歷

從初次接觸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從高高在上的自傲和兩指不沾陽春水的清閑到...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是什麼意思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重點,就在破妄顯真。那麼在整個過程當中,就是修學不迷、不取...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個叫李源的,他的父親是東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當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把他...

佛法的修學,一定要靠你自己覺悟

二,真、妄。 當你把心拉回來的時候,就要處理真妄的問題。你不是心拉回來就沒有事...

想學《楞嚴經》,要先放下這些

你要想學《楞嚴經》,放下識心,放下一切執著。就像一張白紙,原來什麼都沒有,你想...

凡夫的六根就是輪迴的根源

人有六根,有六塵,有六識,這是我們身心的一種組合。六根就是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

業感緣起——業​果

業果 業力萬殊,招感果報亦各別。此果報不外有漏果和無漏果二種。有漏果是有漏業因...

佛陀是如何來統理大眾的

處眾能伏說,遠離二雜染,無護無忘失,攝御眾歸禮。 這講到佛陀調御眾生的方法。 ...

兩兄弟前生今世的因果循環

《清涼山誌》裡有一個故事,能說明因果的真實不虛。 隋朝代州有一位大富人叫趙良相...

生命的十個階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時,就是把人的一生分為十個階段。唐代的道世法師作過《法...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總而言之,大白牛車的啟動,我們講過有三個次第:安住、觀照、發願。先安住一念清淨...

菩薩所行法門無量,以六度為其根本

大乘菩薩發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為基礎,以方便為究竟。《華嚴經》云:發菩提心者...

何謂「三法印」

印者,印定義。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內外之分,真偽之辨,正邪之別,皆以法印印定其說...

修悟兼顧蓮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當中,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

佛學之宇宙論——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壞為成住壞空四期,或稱四劫。劫者,譯雲時分、大時、長時,此大時不...

佛學之宇宙論——欲界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預知時間嗎

問: 人往生西方能預知自己臨終年、月、日、時嗎?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數佔大...

唯識學裡的二種色法

在《唯識學》上,色法有二種:一個叫業果色,一個叫定果色。 一、業果色。 比如說...

國土有哪三種

我們要知道,極樂國土不是業力所感,我們再三強調──這是阿彌陀佛的法身所變現! ...

理觀智慧所帶動的六個階段

這個理觀的智慧所帶動的有六個階段。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但有性德佛乘。 二、名...

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古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此之謂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在一些細微處不...

存什麼心太重要了,這是保持人身的條件

有人曾經問過一位僧人:人的身體為什麼是直的,站著走路,而這些畜生的身體為什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