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6頁)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裡常住,請記住以下黃金定律: 第一則:常住不養閑人,僧團不養...
北方有一個地方經常所謂的行頭陀,他頭陀是什麼都搞不清楚,每年製定一個時間呢,整...
大家經常念的《覺林菩薩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這是解釋阿彌陀佛光...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天女,她是一個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個花...
【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滅過去,定無有體。云何復為種...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個都放不過你的,臘...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這是撥正一種觀點,而且在省庵大師那個時代還是...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
淫為萬惡首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生死的根本,一切眾生皆以淫慾而有性命,因淫慾才產生...
歸命,如波羅蜜例,倒語法也。歸義有二:一者歸投義,言世人至重者身命,舉身命而歸...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年,準備要結婚的時候呢,...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處 狂聾心亂 永不聞法...
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虛...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這裡就...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
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沒辦法救你。所以淨...
我們正式來說明信願行三種資糧修行的內容。今初,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信門。信門也是有...
我們起這個煩惱火呀,就會創造一個業火,也就會引生果報火。一般來說我們起這個煩惱...
第一,觀想 依《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一、願我先世及今身所種善根,常繫在心,終不忘失; 二、願我迴向菩提常得供養一切...
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 喜慶時,說很多好話,就能永保吉祥? 新婚之夜,枕...
在中國的禪宗有好多例子,像丹霞燒佛。丹霞祖師到五台山廟裡去,冬天很冷下大雪,他...
在《地藏經》第八品上,閻羅王、大鬼王說:地藏菩薩發這麼大願,怎麼還度不完呢?為...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咸淡劣味;四、輕...
【原文】 予初出家時,皋亭茶湯寺老僧,以誕日延予齋。時大嶺有立禪,北人也,戇直...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全體的就是我...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
在唯識學當中它告訴我們說,人生的無奈來自於第八識的業力的釋放,這一塊是你無奈的...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創造過一個往生的佛號,他...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
問: 在家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師答: 在家居士不能...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三惡道,到諸天去,都不能...
業力的形成是由心念決定的。心念是邪惡的,不管做什麼就是惡業;心念是善良的,即便...
【原文】 若事事皆一時即了,則便成無因無果之斷滅深坑。不觀天道運行乎,夏至一陰...
一個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佛之後,所謂心轉則一切轉,內心轉凡成聖以後,整個有...
這裡,傳燈大師施設了一個問答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現前一念之心和西方淨土相即的道...
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人是這種概念。他就通過佈施持...
【原文】 杭郡多士坊①,有東平廟。郡之窘人死,致夢其妻云:諒汝無力修薦;縱多方...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說,一切樹木花草它都有根。根...
【於阿賴耶識中,若愚第一緣起,或有分別自性為因,或有分別宿作為因,或有分別自在...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故名法...
其實它這個地方所要講的觀念,就是這一句話,就是本此無住而建立世界眾生的顛倒。 ...
問: 請問第五條戒,酤酒戒當中提到藥酒不犯,但生活中常以米酒入菜,吃了以後是否...
問: 在外面吃飯,菜裡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來,這個菜還能吃嗎?犯食五辛輕垢...
問: 師父慈悲,弟子學佛以來,一直很好樂聽經聞法。對于思和修,比較懈怠不主動。...
自在是思惟修得來的,思惟修就是觀,你這樣做就是觀自在,他這樣做就是觀自在;不觀...
這樁事情同時是顯示極樂世界這樣的一種微妙無礙的功德,反襯我們在娑婆世界怎麼樣呢...
首先四念處是非常重要的,四念處,就是四種,念是什麼?念是指我們能觀察的智慧。處...
華德,是妙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內心的攀緣心什麼叫酒呢?只要它有酒精成分,不管它是水果...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我們常常說,調伏攀緣心最好就...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個外境是由業力變現的,你...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
廣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經箋要》講到說,過去在湖南有一個祝聖寺。祝聖寺有一個老和尚...
問: 請益法師,經書之類都好難,整理好多筆記,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天資不行,咋辦...
我等念佛行人,應當考實今時淨土法門,與古時淨土法門,究竟是異耶,同耶。 若言是...
我們現在是不是做到了恭敬三寶呢?在這裡面想一想,我們從心理的念頭到行為是大打折...
《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來寺院...
近來諸方少年,有志參禪者多;及乎相見,都是顛倒漢。以固守妄想為誓願,以養懶惰為...
我造業時,佛則哀憐,方便教化,而我愚癡,不知信受。我墮地獄,佛復悲痛,欲代我苦...
無生畢竟有生在。 無生是談理的,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真如理體,它是無生的。但是...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大安法師答: 雜念是...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考考你們的因緣觀,你認為眾生的罪業可以跑到你的心中嗎?你認為...
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成就離一切相;第二個要成...
龍樹菩薩《中觀論》有一個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佛陀在楞嚴經中跟末法眾生說:假設修行人不斷大妄語,雖然他廣修禪定、智慧,乃至於...
禪宗的洞山禪師,在禪宗裡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禪師,像雪峰禪師,都是了不起的禪師。結...
佛在世的時候,有兩個婆羅門,哥兄弟兩個人。兩個人,哥哥叫大軍,弟弟叫小軍。哥哥...
這個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經》,這個故事怎麼說的呢?大海里邊有一種叫虯龍。虯。這個...
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
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 這是總結開示阿...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觀,你要有一個觀念:你不管是...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都是用問答的方式,等於是自問...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輪。由此輪故。以其無上三世業智。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諸業法...
當然,這個地方就講到,方法是很重要,觀照力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想一個問題:我們每...
唐貞觀五年,有隆州巴西縣,令狐元軌者,敬信佛法。欲寫法華,金剛般若,涅槃等,無...
淫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淫」。什麼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佛,...
佛教興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經》上說:魔王要是看到有兩個普通的居士在鬥爭,他...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在中國自古以來的佛教修行當中,主要是兩個大流派...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莊嚴虛空功德成就。佛...
問:福善禍淫,不過生時受報耳。若人而既死,則形神消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周安...
【原文】 有自稱西域沙門,作焰口①施食法師者,其灑淨②也不用水,燃沸湯於瓶,以...
我常說:開悟很困難,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徹大悟,見到平等的空性。禪宗云:聖人...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
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學習佛是如何覺悟的。佛就是覺,《六祖壇經》上講,迷即眾生,覺...
楞嚴經中講有個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時候,先觀察外在世界是動的,然後得知:外...
從二諦圓融的角度,什麼叫做唯心淨土呢?說一個真實通達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熾然的...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麼感應?就是深信切願,...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

佛門今天日況愈下,真修真學者乏人。真修則不能息心,真學則不能專志。營事則畏煩,...

出家後請記住以下十條黃金定律

修行人不要搞名堂

為何說地藏菩薩早已成佛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

造善業時要培養堅定的信仰跟願力

有了阿賴耶識,才能夠建立十法界染淨因果的相續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都言淨土唯心是,十萬餘程是外求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遠離淫慾,千萬莫近

蓮池大師對「歸命」的詳明詮釋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永不見佛,永不聞法,這是最可怕的

知見影響你的心量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走出顛倒的妄想,彌陀才能產生加持

有這一念的信心成就,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

貪慾之人去道甚遠

修行的三種方法

受過菩薩戒應發此十大願

能改變命運的是你自己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練習對治自己的貪瞋癡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兩位諍友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佛心與眾生心都是一個心體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虛妄的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居士團體稱六合敬僧團,這在律上如法嗎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心念決定業力的強弱與方向

陽間誤殺雞,陰間有記錄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成佛不能分內外

全真起妄,全妄即真

極樂世界不能用業力去召感

平心則能薦亡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五種外道的錯誤邪見

這樣念佛能入如來法身果海

「本此無住」而建立了世界和眾生

煮菜時放一點料酒吃了犯酒戒嗎

菜裡面有蒜,把蒜挑出來,這個菜還能吃嗎

不可樂於聽聞而怠於實修

你要常常這樣想,我相就沒有了

契證到念佛三昧,那極樂世界就在當處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但甘其味,勿擇其形

賣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的攀緣心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娑婆眾生吃飽不是奔走塵務,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輪迴的業

持戒現世都會有趨吉避凶的效果

經書之類都好難,只念佛號可以嗎

【推薦】古人往生特別容易,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難

恭敬三寶要從恭敬僧寶開始

心無形故,力最無上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歷觀古人,無一不從辛苦中來

佛陀世世生生隨逐於眾生心無暫捨

無生畢竟有生在,離相依然住相中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眾生的罪業會跑到我們心中嗎

情緒變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狀

空觀脫離過去,假觀創造未來

真正的高手是躲在牆角的,因為正好修行

萬里無寸草處去

小軍比丘出家緣

虯龍與獼猴

臨終關頭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動哭泣最貽害

多善根福德因緣來自於阿彌陀佛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驚恐的時候,一念經咒,心就定下來了

如何把咒語的功德開顯到最大的力量

印光大師講《金剛經》感應故事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

成事不必在我,隨喜一切功德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

人死形滅,縱有罪業,何從受報

沸湯施食

開悟很困難,往生很容易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緣作基礎

你心中在動,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動

想到清淨的國土,一定要淨化你的內心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