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0頁)

四十八大願——(第12願)光明遍照十方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光明...

四十八大願——(第11願)正定必至涅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國中天人悉皆住...

四十八大願——(第10願)不起貪計身見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我剎土的天人離開...

做人不痛苦?那是火宅啊

問: 西方極樂世界固然很好,但我也很珍惜現在。雖然遇到不順的時候當時也許會痛苦...

為何接引佛是站著而不是坐著

念佛念得好的,阿彌陀佛會提前告訴。慧遠大師他是提前七天定中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呢

問: 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三輩九品是真實說還是方便說? 大安法師答: 你這...

誦此八事,進趣菩提,速登正覺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

遇到事情不隨妄轉,斷相續心

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劫來善惡的業力、無量劫來所有煩惱、妄想的所有的種子都存...

棄捨所長,何患道業無成

【原文】 凡人資性所長,必著之不能捨。如長於詩文者,長於政事者,長於貨殖者,長...

妄本無因,真亦無得

這個迷指的是整個九法界心中的惑、業、苦;這個悟指的是十方諸佛的法身、般若、解脫...

把心帶回到心性時,應該怎麼修

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全修在性。你這個時候在心性當中要修習...

找到成佛的因地

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以後很喜歡打坐。他剛出家,什麼事都不做,就跟大眾不相應了,所...

雖然控制不了妄想,但是要知道什麼是妄想

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們要走上既堅固又圓滿的...

福報有淡化業障的力量

何況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

化導二乘行人回小向大,發意往生

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滯,聞說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

淨土法門是沒有中陰身的

這裡就提出一個問題,也是很多信眾提出的中陰身問題。昨天還有一個信眾:臨命終時看...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那菩提心怎麼發得出來呢?不是憑空就能發出來的。菩提心是包含著無我的智慧呀,般若...

四祖道信大師的開悟因緣

四祖道信大師,俗姓司馬,河內人(今河南沁陽縣),生而超異,自幼即對大乘空宗諸解...

平時深信切願,睡夢中也能往生

問: 許多居士平時都很精進,但到臨命終時,家人如果不能如法安排後事,遇到什麼情...

漢傳佛教的懺法

禪修最重要的前行就是懺罪集資。懺罪也可以說是淨障,淨除障礙。在佛陀時代,很多修...

我們要有這兩種的決定相信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

四十八大願——(第9願)皆得神足飛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

四十八大願——(第8願)皆得知他心念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

沒有斷除淫慾,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問:如今想決定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知道修什麼行,種什麼因,才能往生極樂世界?此...

怎麼改變我們既有的思想

我們怎麼改變我們既有的思想? 第一個,我們 先修空觀 ,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來面...

妄想的作用可怕在哪裡

佛言: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佛陀說,我...

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的方法

這一段是講到我們凡夫的現前一念心識,這個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說我們這一...

修行最怕的兩件事

最懼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為世味所牽,或為邪師偽法所誤,袈裟下失卻人身。此予所...

不管遇到什麼因緣,它就是迴光返照這個明瞭的心性

我們佛教在止觀當中的修學,因為修行人因地發心的不同,大致上我們有二種的差別:一...

維則大師《淨土或問》白話文

元師子林天如維則述 五濁佛子釋法宣淺譯 天如老人,正當安然靜默於臥雲之室,有客...

為何不能把心安住在外境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要把握兩個很重要的原則:第一個就是它修學的方法...

「遍計執」是怎麼安立的呢

這個「遍計執」是怎麼安立的呢?「遍計執」它也是有一種差別的因緣。什麼樣的因緣呢...

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

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別得菩提,故云萬法虛偽,唯是...

三界從來是牢獄,勸君及早出娑婆

世間唯有苦人多,自造新殃可奈何?滿地蓬蒿春不到,一身枷鎖夜難過。稱怨莫更呼天地...

念佛法門就是「菩薩之父」

菩薩父者,《華嚴》十一經:威光童子睹如來相,獲十種益,首雲得念佛三昧,名無邊海...

為什麼凡夫往生極樂世界後能證得不退轉

【原文】 問:設令具縛凡夫得生彼國,邪見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國,即得不退,超...

臨終昏迷助念還有作用嗎

問: 臨命終時被業力牽引而流轉六道,這個業力是今生還是多生的?臨終昏迷者第六意...

從淨土宗角度看器官捐贈

現在有很多人提倡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在佛教界有多次地辯論,很多的佛教徒也提倡。事...

這個「我」最怕你迴光返照

蕅益大師指導我們從這念迷惑的妄想轉成真心: 試思平日,起惑造業,畢竟是誰。今書...

人生只有兩個東西

十二因緣的推動,它的核心在於我愛執。就是我們在業力當中,我們卻要去主宰我們的業...

怎樣才算具足了信願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怎樣才算具足了信願? 宏海法師答: 信就是你真地相信有淨...

不偷盜得十種功德

《佛說十善業道經》云:龍王!若離偷盜,即得十種可保信法,何等為十? 一、資財盈...

四十八大願——(第7願)皆得天耳徹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大願——(第6願)皆得天眼徹視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

如何斷食

斷食,就是我們平常一天吃兩餐或三餐,你身體經常為了消化飲食輸送飲食而忙碌,本來...

你是怎樣懷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諸根暗鈍,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終不得發。若...

在夢境裡判斷你修行的功力

又見龍神 , 阿修羅等 , 數如恆沙 , 恭敬合掌 , 自見其身 , 而為說法...

如何判斷這個人是否合乎善知識的標準

當然我們沒有生長在正法時代,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就有困難了。末法時代,這個住持...

不淨觀是對治淫慾心的方法

綱常名教之防,莫過於禮。男女有別,非禮勿視,便是戒淫。何必設不淨等觀,作此污穢...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爭不較多

有人質疑,念阿彌陀佛名號恐怕會著魔。對於這個問題,宗門教下靠自力修行,著魔的現...

你沒有這麼一點鐵心腸,在這個世間還能出得去嗎

鐵圍山外蓮華國,這個蓮華國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充滿著蓮華。他不是三界裡面的,是...

比丘聞花香遭呵斥——香欲的過患

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

臨命終的心有三種狀態

臨終一關,最為要緊。印光大師先標出整個重點,就是臨終一關在我們生命當中是最為重...

你為什麼不敢受戒呢

你為什麼不敢受戒呢?受戒並不表示成佛。我們可能剛開始做得不夠好,但是我們內心當...

不應把生滅流動的心識,當做常一主宰的我

這個無我觀蕅益大師分成三段,先看第一段: 一、離彼前塵相,分別成何狀。 這個觀...

書房挨著衛生間,是不是對佛像及經書不恭敬

問: 至誠恭請法師慈悲開示,家裡有佛像,也有經書,但是家裡現在的書房直接挨著衛...

此到窮年,亦不得受用

【原文】 經云:凡夫賢聖人,平等無高下。唯在心垢滅,取證如反掌。由是觀之,眾生...

老一輩的出家人,都是任勞任怨

培福很重要,所以在沙彌、淨人階段,其實就是累活重活,大家不願意幹的活,你應該搶...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令起厭離

於是無苦樂中,示苦示樂。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揚其...

四十八大願——(第5願)生者皆得宿命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

四十八大願——(第4願)形色無有好丑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佛時,我剎土中的...

何謂邪想坐禪

我們打坐的時候,會出現這種魔事,這個《釋禪波羅蜜》說,他的因緣主要就是邪想坐禪...

如何辨別邪偽的禪相

二分別真偽者有二:一者辨邪偽禪發相:行者若發如上諸禪時,隨因所發之法,或身搔動...

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

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

越修為何覺得自己越差勁越慚愧

問: 尊敬的宏海法師,想請教一個問題,就是越修覺得自己越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

什麼叫做佛號還沒「念好」

印光大師有一個皈依弟子王慧常居士,他在印祖往生之後就寫紀念文章。他寫了一篇文章...

四十八大願——(第3願)各得真金色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佛時,我剎土中的天人,...

四十八大願——(第2願)不復更生惡道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佛時,往生到...

捐助會加重患者的業障嗎

問: 阿彌陀佛!法師慈悲!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重大疾病的募捐信息,弟子都會...

持戒的人有什麼不同

什麼是持戒呢?持戒就是一種警覺我們心念的功能,一種警覺的功能。我們這一念心跟外...

身體五臟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臟生患之相: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心主口故。 五臟就是心肝...

不惜軀命,正念不動

二者修觀卻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

四大不調在身體上的表現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

不犯威儀,小小戒都要護持

不犯威儀,這種持戒的意識,不僅對那些重戒要去受持,威儀就是那些小戒、小小戒、微...

四十八大願——(第1願)國中無三惡道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意謂:我成佛時,我住持的剎土沒有地獄...

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如來眷...

十二時中,障礙修行人所對應的十二種動物

這個精魅是怎麼回事呢?它的本來面目是一個動物,但是一般的動物明瞭性都是很暗鈍的...

天台宗的基本架構

天台宗創立於陳、隋之交,興盛於唐、宋之際,是漢傳佛教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佛教...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壇經》懺悔品中,六祖首先開示: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

很多人念佛都忘了這四個字——收攝身心

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 前面的十種的法是遠離攀...

修空觀對治時,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麼

為什麼破妄永遠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說,諸位!理論上我們是清淨,但是因緣上我們已經...

【佛學漫畫】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一生勸人一心念佛,「念佛要發長遠心,不可間斷,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

求道要以德行為本

【原文】 僧問:沙門奚事?曰:事道。 事道孰為本?曰:德行為本。 僧云:甚矣!...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嗎

在這裡展開一點,有人問:師父,棗我不敢供。錯了,要我嘛!棗,我要好好的供。不行...

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師備禪師與韋監軍吃果子。韋監軍問: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起果子說:吃。韋...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

佛教認為人過世之後,是依四種原則決定他的去處。 一是【隨重往生】,隨他生前所做...

只需要念一句佛號,就可以解脫嗎

問: 請問,淨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解脫嗎?世人選擇不同的宗教...

你是屬於剛強傲慢型,還是調柔寂靜型

你看一個人,他完全不修無常觀無我觀,他在佛教界裡面整天修福報,他會有一個特點,...

心若有迷,便要至誠念佛,即能喚起心性覺醒

【原文】 古德有言: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佛者覺...

臨終能夠記住這句話就有救了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雪峰禪師當時在福州。這個禪師是從山下一路地爬山爬...

如何幫助更多的眾生離苦得樂

問: 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也想盡自己所能為佛教奉獻一份力量,讓更多眾生離...

凡一切醫不能治之病,均以此一味阿伽陀藥而治之

念佛念觀音,均能消災免難,平時宜多念佛,少念觀音。遇患難,宜專念觀音。以觀音悲...

臨終的智者大師

隋朝天台智者大師,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佛陀一代時教,經由智者大師...

殘經與破損佛像的處理方法

殘經不能修補,燒掉沒有罪過。如果是還可以看,可以修補的,那就不應該燒。有不知道...

三年苦功抵不住親情一句,實為可悲啊

正在機場候機室裡看書時,一位白髮斑斑的長者,坐到隔壁的位置來,他很客氣向我打聲...

懺雲法師放蒙山的緣起和自身的感應

我們現在要研究蒙山這個施食法,大家很著重啊!我們要好好放,白天我們就好好研究研...

心理素質是關鍵,而不是那把劍

過去有一部電影叫做《臥虎藏龍》,可能有些人看過,是李安導演的。它講到有一個武林...

天親菩薩把八識分成三類

唯識學認為一切法都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那麼到底我們的心有幾種差別相,先做一個...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國嗎

在《大智度論》講一個故事,龍樹菩薩說有一個車伕,這個車伕他就是為大富長者駕車,...

【佛學漫畫】智者大師

智者大師的開創精神,讓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有了夯實的基礎,與中國文化融合,讓佛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