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8頁)
善導大師在註解上品下生的條件時只有一個但發無上道心。由於發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
在淨土法門如何發菩提心?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裡面,有這麼一段話,讓我們覺得發...
一、母親的苦難人生 我的母親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出生於一個手工藝人家庭。...
既知如上所說義理,必須依此諦信。自己見得及者如是信,即自己見不及者,亦必也如是...
問: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華語發音不準。 淨界法師答: 其實這個不是一個...
這個三福給大家念一下,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佛說: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
當你的心調整好的時候,你才有資格談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以,佛力跟心力,...
而觀經下品下生,五逆十惡,具諸不善,臨命終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教以念佛,彼...
問: 弟子修學淨土法門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很相信,可是隨著所學的淨土知識越來越...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進一步用生病來看,病來哪得心無苦。談這個過量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強調發菩提心的重要性。可是...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淨土宗,修淨土宗跟念佛,沒有直接的關係,你心中沒有信願,沒...
那麼在信願執持名號當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們就是散亂的心稱念佛名,這樣的福...
什麼樣的人才能往生呢?在淨土法門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呢?好,蕅益大師在這裡非...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聲聞、緣覺菩提善根...
為什麼淨土法門,往生一法是這樣的圓頓超越,勝異方便?他的價值就在於這個念不退。...
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學佛不是很深入,可...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
我們妙音念佛小組是二〇一〇年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開始共修念佛的,到現在已經三年多了...
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盡說,也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持這個觀點,說念佛求生...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彌陀佛的內在的功德光明無量,...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喚著我們。而我們,...
什麼叫臨終正念呢?不是說臨終不打妄想,是說臨終打妄想的時候,你自己能夠迴光返照...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
你臨終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過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個都放不過你的,臘...
我們已經聞到佛法了,無論老小,都趕緊修行是要緊,要放下身心來修行。修行大家都想...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此二句,名莊嚴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
過去有一位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孩談戀愛,談了三年,準備要結婚的時候呢,...
當知無障礙,約人民言,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 這裡就...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縣)。從小就不好樂於世俗的生活。出家後,遊學到天...
經文: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
阿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
我再講一次,沒有一個人在顛倒當中往生的,不可能!因為阿彌陀佛沒辦法救你。所以淨...
我們正式來說明信願行三種資糧修行的內容。今初,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信門。信門也是有...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咸淡劣味;四、輕...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壽全體的就是我...
這一段是說明以願導行方名正行,就是在念佛的操作當中,這個觀是很重要的,由這個觀...
很多人念佛,他為什麼不能往生呢?因為他一生當中從來沒有創造過一個往生的佛號,他...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我們以下引用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
《解》淨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故特...
暇滿,簡單的說有五種的暇滿,第一個:善得人身。因為你在三惡道,到諸天去,都不能...
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人是這種概念。他就通過佈施持...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說,一切樹木花草它都有根。根...
如來微妙色身,雖在極樂,離隔十萬億剎;如來清淨法身,普遍十方,充滿法界,故名法...
這樁事情同時是顯示極樂世界這樣的一種微妙無礙的功德,反襯我們在娑婆世界怎麼樣呢...
首先四念處是非常重要的,四念處,就是四種,念是什麼?念是指我們能觀察的智慧。處...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這個外境是由業力變現的,你...
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來寺院...
無生畢竟有生在。 無生是談理的,不生不滅的法性理體,真如理體,它是無生的。但是...
問: 本來念佛應該越念越清淨,為什麼越念越覺得雜念紛飛? 大安法師答: 雜念是...
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
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
明上住處、生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 這是總結開示阿...
大乘佛法的一個觀念是這樣,諸位要知道,你要修圓頓止觀,你要有一個觀念:你不管是...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在以下的經文當中,佛陀都是用問答的方式,等於是自問...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在中國自古以來的佛教修行當中,主要是兩個大流派...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莊嚴虛空功德成就。佛...
我常說:開悟很困難,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徹大悟,見到平等的空性。禪宗云:聖人...
從二諦圓融的角度,什麼叫做唯心淨土呢?說一個真實通達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熾然的...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麼感應?就是深信切願,...
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
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
德森。自號苦惱比丘,江西興國縣人。年幼時讀儒家的書籍,文名流傳於鄉城之間。年三...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發...
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念八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
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
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
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勸病...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言三...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捨此身軀,復受別種身軀耳。不知...
世間最可慘者,莫甚於死,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第八講 第九講 第十講...
我們大乘的菩薩,如何把淨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裡面觀照的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一講) 我們有這個殊勝...
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你也提起佛號,他也提起佛號,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往生,...
淨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問題點就是只重數目而不重質量。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創造...
辨體一實相印(十如是) 下面看辨體,辨釋這部經典的體性。一般表述,是以實相為體...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我們這一次的主題...
禪觀與淨土,它的重點就是把大乘的禪觀跟淨土的念佛做一個結合。為什麼念佛的人要把...
我們今天有兩堂課,來跟大家討論有關臨終關懷的理論,還有它操作的方法。 佛法對生...
首先,學人歡迎大家來到佛學院參訪。我們早上參加海公師父的告別式,在回程的車上,...
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一些修學重要的觀念。在佛教的...
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唯識跟淨土這兩個思想的交互應用的關係。佛法的重點:行門宜專、...
我們大家談一談淨土宗的一些基本觀念。 我想淨土宗在我們大乘的修學當中,是一個很...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1講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
我們今天要跟大家共同學習的重點是念佛法要。我們希望通過這個主題,以一種比較深入...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7講 第8講 第9講 第10...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淨土十疑論》和...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這次學人受會長的...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無念之念,謂之真念;又念...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進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
然復妙覲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於中流,蔭瓊柯以詠言。飄雲衣...
【原文】 或問:某甲向修淨土,有禪者曰:但悟自佛即已,何必外求他佛而願往生?此...
問: 有一些同修講,廣東某一寺院有某法師講自己隨時可以往返西方極樂世界,並可以...
【疏】今人聞佛不肯執持者,約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執持,乃至一心故。 【鈔】障...

知道這個真心和妄心,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的緣影心之外的極樂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

《無量壽經》開顯的修行宗旨是非常精妙的

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

梁桂英老居士往生記

如何才能稱得上對淨土法門的真信

老人家念佛號念不準的問題

淨業三福的施設不是目的

心力不可思議,所以佛力才不可思議

五逆十惡之人,臨終亦得往生

為何開始信淨土,知識學多了,反而起疑

病來哪得心無苦,夢裡焉知身在床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淨土宗

淨土法門特點是不經過中陰身的,往生在即時

如何去認知多善根多福德

往生的正行,就是執持名號

在念不退當中,頓然超越四十一個因位

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難

正當念時,西方淨土依正莊嚴,就在我心中

盡說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應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如果常能這樣想,就不會缺乏念佛的動力了

臨終時要擺脫妄想的執取干擾

從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來解釋無量壽

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你不是妄想的對手

想了生死必須要念佛念到底

佛慧明淨日,除世癡暗冥

走出心中的妄想,才能去受用彌陀的光明

無所障礙,是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說的

一生所繫惟念西方,佛聲浩瀚仙樂滿耳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為什麼說名號即實相

走出顛倒的妄想,彌陀才能產生加持

有這一念的信心成就,決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極樂世界

極樂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種功德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平常要把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作一個比較

很多人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

念佛當獲十種功德利益

淨土法門,圓收圓超一切法門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極樂世界不能用業力去召感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這樣念佛能入如來法身果海

契證到念佛三昧,那極樂世界就在當處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大安法師2023年新春開示

無生畢竟有生在,離相依然住相中

為什麼越念佛越覺得雜念紛飛

臨終關頭一心念佛最得益,妄動哭泣最貽害

多善根福德因緣來自於阿彌陀佛

一切依正莊嚴都是一切眾生自性本具的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感應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才勸往生言著相 盡思貪戀卻迷濛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

開悟很困難,往生很容易

想到清淨的國土,一定要淨化你的內心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臨終助念宜懇切念佛,切不可屢屢探之

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

德森法師往生記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間俗情貽害病人

助念時應三班相續佛聲不斷

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難思

凡夫能去極樂全靠這句萬德洪名

如何善巧開導安慰臨終之病人

淨界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成就臨終往生,要注意哪三大要事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願念佛來了斷

死亡不可不早為之計慮也

淨界法師:印光大師文鈔選讀

淨界法師:淨土念佛與大乘教觀

淨界法師:禪淨雙修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往生篇)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念佛篇)

「一實相印」在《無量壽經》裡的表達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觀照篇)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基礎篇)

淨界法師:臨終關懷

淨界法師:如何為往生做準備

淨界法師:淨土宗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唯識與淨土

淨界法師:淨土教觀學苑開示

淨界法師: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念佛法要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淨界法師:淨土十疑論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得悟人正宜往生淨土

為了讓你拜,我來做點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