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4頁)

別把佛留在佛堂

念佛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安住在佛。其實憶佛和念佛意思差不多,不過念佛比較有特定的...

以一句佛號念誦聽與本願相應

印光大師根據《楞嚴經》以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方法,提到二個念佛的原則:...

痛中念佛時,此心常念「痛」多於念「佛」

念佛人體驗佛力,就如游泳者體驗水的浮力一樣。末學承受大眾深思,實在沒有什麼可以...

臨終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門

有一次,我到一間道場,那間道場一向是打禪七的。咦!竟然有念佛的聲音!我就問:我...

煩惱如沙石,彌陀是巨航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應當依照佛的教導去做,才會有實際的益處。否則,雖然有信心...

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示無朽曰:尺璧豈寶,寸陰當惜。正念彌陀,信光赫奕。莫貪舊遊,前途永失。 這是開...

印光大師歸心淨土的因緣

身為苦本 印光大師在出生六個月的時候,就有眼睛的毛病,乃至於幾乎是喪明,幾乎完...

福報越大越危險,還是要欣求極樂

沒福報容易個性偏激 佈施是一個福報,跟佛道其實沒有直接關係。是的,福報跟智慧、...

念佛和參禪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參禪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須了解這兩個法門的道理。就像...

帶業往生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嗎

問: 有關帶業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後造了新業,誠心懺悔求往生,能否有往生的...

下品往生要多劫後才能見佛嗎

問: 聽說下品往生生於鐵蓮華中,多劫後才能華開見佛。不知有這種說法嗎?如這樣,...

我們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當我們執持這個名號的時候,我們要有一種認知,要有一種信解,這種信解建立才能隨順...

當信、當願,剩下的就是盡形壽念佛

淨土法門他是怎麼揀擇種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種性上揀,他是揀擇的是決定種性。...

念佛和自己業障之間的輕重關係

第六個問題,是討論念佛和自己業障之間的輕重關係。 那有人就問,依據《十善業道經...

【佛學漫畫】淨土宗祖師慧遠大師

我從最初到廬山安居至今,十一年之中,三次見到西方三聖的聖像,今天又再一次見到,...

淨土的橫超法門

橫超這個詞就是給我們點出了淨土的特色,就叫橫超法。在《無量壽經》裡面就講過說,...

兜率天跟西方淨土有什麼差別

兜率天跟西方淨土還是有差別。諸位你去讀讀《阿彌陀經通讚疏》,窺基大師作的,他列...

什麼叫臨終的正念呢

在淨土宗的往生因緣當中,有兩種的差別。 第一種叫做隨業往生: 這個隨業往生,就...

得到彌陀的功德攝受以後有兩個好處

明光義 ─ 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

往生極樂與往生其他的佛國土,條件有什麼不同

無四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道。多有天人,諸聲聞眾,及諸菩薩,無量萬億,...

關於念佛助念法器的開示

第一個環節,叩磬人員的崗位責任和注意事項,引磬是佛教裡最常用的一種法器,主要是...

系緣念的念佛方法要怎麼修

大家都知道我們念佛的方法裡面有一個叫做系緣念,這種系緣念呀,就是比如說咱們現在...

不管定善散善,只要迴向都能平等往生

在《觀無量壽經》裡面,有十六種觀法。十六種前十三種叫定善,就是你必須修定力。後...

正行雜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還是有差別

善導大師他的行門裡邊有一個特色,就是正行與雜行。 什麼叫做正行雜行?正行和雜行...

把每一念照顧好了,你臨終就不用擔心了

我們一開始在安住真如的時候,第一個先離一切相,先找到一念的清淨心,它是沒有相,...

念佛有兩個重點

我們這次淨土宗的修學,有三種憶念,就是你必須要去觀照三個: 第一個,憶念真如。...

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有三種功德

第二個,我們選擇極樂世界,我們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那這有什麼好處呢? 二、極樂世...

臨終十念往生,在心,在緣,在決定

智者大師說為什麼以十念為重,五逆十惡的重罪為輕呢?他說為什麼有往生的可能呢?原...

助念以佛為本,佛來比人來容易

我們現在助念團功德無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緣,這個真的是不可思議。助念,如果真...

五方便念佛門

隋朝天台智者大師有《五方便念佛門》一文,其介紹念佛門的修法有五: 一、稱名往生...

「阿彌陀」是什麼意思

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亦云無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

至誠念佛蓮已種

請看第十段:至誠念佛蓮已種。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只要發起至誠心稱念彌陀的名...

有這四種力量,就能容易達到臨終的正念

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這個是蕅益大師對淨土宗的修學,他提出...

佛的願力不可思議,所以往生是很自然的事情

又《法鼓經》說: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有這樣的...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竊謂座下此心,實屬不可思議。然於關中用功,當以專精不二為主。心果得一,自...

蓮宗教起所因十重法義

序文 如上別中十義,復以前九為通,後一為別,兼前總義,為此經教起之所因故。 疏...

為眾生為三寶做事,哪會耽誤你的往生呢

如果德亮法師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沒什麼希望了。是吧?那說明這個往生太難了,不是這...

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原文】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

什麼叫做「一心」呢

一心,就是全心全意。我們現在很難做到一心一意。告訴大家一心一意就是一門深入。 ...

臨命終時你如何走出來,這個很關鍵

同樣的煩惱、業障,表現在內心有大乘善根的人,它的勢力降到最低,這一點對淨土宗往...

淨土豈有十萬億之遙耶

然娑婆穢土,全是眾生染想感結,純一穢惡;而蠡髻梵王見之,純一淨土。正如恆河,人...

【佛學漫畫】風塵女子迷途知返勤念佛,預知時至回極樂

生為女人,其業障已重。為女人而又墮入風塵,業障尤其深重。但是業海茫茫,回頭是岸...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若以持名為徑,學律為紆,既違...

沒有信願,持名不是真效果;沒有持名,信願得不到真感通

淨土法門一直講到說是感應法門,這個成就不是靠你的禪定,不是靠你的功夫,不是靠你...

必須走出妄想,才能夠面對彌陀的光明

這段是《楞嚴經》,說一個人他依止妄想的過失。這個地方有兩大段,第一段舉過出由,...

判斷晚年能不能往生的兩個指標

這個無我的智慧,跟我們淨土宗關係密切。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讓願力強過業力,那你這...

為何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國

我們看第五的聞法歡喜。前面是講到極樂世界的受用,你的衣食、住宅、正報身心是怎麼...

信願持名即是修大乘圓頓止觀

【原文】 奢摩他雲止者,今有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

口念佛心跟著妄想走,這樣往生會有障礙嗎

問: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斷,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這樣念佛往生有障礙嗎?更...

念佛只貴真實修行

【原文】 學佛者無用莊嚴形跡,只貴真實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緇衣道巾,帶髮之...

觀想佛陀的方法

(四)修觀之法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想...

總觀極樂世界依報莊嚴

(一)舉所觀境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這一段是把前面的極樂世界所...

助念人員怎麼掌握開示時間

問: 法師說,給亡者開示時,不要死板地每隔兩個小時開示一次,那助念人員怎麼掌握...

怎樣才能做到淨念相繼,佛號不斷

問: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萬到兩萬佛號,但是近一年來,只是在佛堂才念得下去,做事...

淨土念佛與天台止觀相成

佛法自漢流入震旦,前後所明,共為十大宗,欲求其洞徹了達佛之智慧,深明如來一代時...

怎麼念佛呢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當我們開始觀察名...

掐珠記數念佛

【原文】 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

《無量壽經》與《阿彌陀經》詳略異同之所以然

疏文 《無量壽經》,詳見部類譯釋二門。以對今經,世稱大本,蓋部同而廣略異也。彼...

要怎麼樣憶佛念佛才會去佛不遠

問: 這樣的話,日常修行當中,要怎麼樣憶佛念佛才會去佛不遠? 淨界法師答: 那...

到了極樂你可以選擇留在那裡,也可以回入娑婆度有情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

如何憶念極樂的莊嚴以及四十八願的功德

我們念佛,從淨土宗的角度來說,他有兩個,一個是念佛的力道,一個是念佛的引導,引...

淨界法師:禪觀與淨土(破障篇)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一講) 《禪觀與淨土》...

【佛學漫畫】潘太夫人的故事

潘太夫人生病當中的五、六天,始終沒有任何的痛苦,並且比平時更慈祥。每日默念佛號...

念佛三昧最為第一

【原文】 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

修此五念門,畢竟得生安樂國

【原文】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

為什麼臨終十念可以往生

業性是即空、即假、即中。這一點,我看智者大師講到懺悔法門的時候講得很清楚。蕅益...

四十八大願——(第48願)即得諸忍究竟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於諸佛法,...

四十八大願——(第47願)即得不退轉地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

傳印長老的臨終開示是慈悲之極的話

去年我們上傳下印長老往生,你說他出家七十多年,臨終給我們留了幾句話:萬法如夢,...

欲決定生西方者,應具此二種行

【原文】 問:今欲決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業,以何為種子,得生彼國? 答:欲決...

聞名得究竟不退

我們看第三科的善根堅固。前面是講世間的福報,這裡是講出世的善根,就是說我們聞持...

四十八大願——(第46願)自然得聞妙法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

四十八大願——(第45願)皆得三昧見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

四十八大願——(第44願)修行具足德本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

佛號如摩尼珠

原文: 譬如淨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淨。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

造了五逆十惡,為何臨終十念就能往生

修淨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強調生命是由思想來決定的。否則你很難解釋一個人造了五逆十...

四種念佛法門的難易特點

疏文 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後文中所開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迴向等。實相之佛,雖云...

念佛為主,持咒為輔

至於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為兼帶,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門,雖亦不可...

持名念佛是為徑路中的徑路

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者,此有二義:一者,餘門學道,萬里迢遙,念佛往生,古稱...

感應道交是大學問,很難相信

感應道交可是大學問,可是很難相信的。感是什麼?感是我們凡夫眾生能感之機,就是信...

真能念佛,即是現前修行六度萬行

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以這個...

短暫的十念佛號怎能滅除這麼多的罪業呢

《阿含經》曾說有一大富長者,他的兒子因感情受挫折而出家修行。他出家後與比丘們修...

你不是來哭的,你是來念佛的

我們看受陰的魔境。就這個人,彼善男子,當於此中得大光耀。就是一個人開始打佛七以...

念佛能得到人間的福報嗎

問: 念佛能夠得到人間福報嗎? 大安法師答: 佛法不離世間法,諸佛菩薩大慈大悲...

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前面是講因地的隨順,這個地方是講果地的妙用。當...

如何避免起貪心見佛而著魔

問: 弟子學佛時間不長,業重福輕,障深慧淺,生怕起貪見佛之心而著魔。故而在誦《...

四十八大願——(第43願)聞名生處尊貴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四十八大願——(第42願)悉得清淨解脫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淨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

四十八大願——(第41願)聞名諸根具足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於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

捨秘訣而耕空言,棄神丹而服狂藥,豈不大可哀哉

疏文:有生而悟無生,故云入有得空。生屬凡夫,而因生無生,故云即凡成聖。就路還家...

念佛含攝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從這裡來看,很多淨業行人要注意了,我們自己做沒做到專修?很多居士你不能不說他沒...

【佛學漫畫】既然明白世間是苦,為何不把苦賣掉

如此的貧婦,對淨土法門一無所知,只是念佛數年就能預知時至,由此可見,淨土法門真...

這樣算是捨大求小嗎

問: 我以前修學《金剛經》,最近一年多修學淨土持名念佛,有的師兄說我是捨大求小...

淨土法門是否可以即淨即密

問: 我是專修蓮師心咒得大利益,不知淨土法門是否即淨即密?淨密雙修的注意事項是...

受了五戒吃肉會影響往生嗎

問: 法師,受了五戒就不能吃蜂蜜了嗎?有的師兄說受了五戒吃肉會影響往生,是這樣...

四十八大願——(第40願)隨意見諸佛國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

四十八大願——(第39願)受樂同於漏盡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我國土中的天...

四十八大願——(第38願)妙服自然在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縫搗染...

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不深,這樣能感佛來迎嗎

問: 如果有人對此世間的苦難已經刻骨銘心了,內心生起了強烈的厭離心,真實願生極...

以專修念佛來對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彌遠者,厭生為患,亟欲滅生以歸於無。而滅非真滅,祇益劬勞,終成輪轉。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