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16頁)

念佛人把求生淨土當作第一大事

修淨土的人要能敵得過生死。生死好比是敵人,淨土行人好比是戰士,彌陀名號好比是寶...

如何對淨土法門生起信心

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生真信極難。釋尊說,我這次來娑婆成佛,有二個難事:一個是濁...

《大悲咒》的相貌

在漢地,流傳最廣的長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大悲咒》,還是緣於那位讓我...

梅光羲居士《心經》淺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觀自在者,是菩薩之名。 般...

印光大師談《心經》

(一)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十方如來...

讚譽詆毀皆有前因

讚譽或詆毀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此語,極確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說一切利,衰...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這是佛教的根本認知,所有的外境悉是吾人的業心識所變現出來的,一切唯心造...

誠實是隨順法性的善行

佛言:其四惡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轉相教令,共為眾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讒...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來說,數字雖小,份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稱為清淨居士,清淨...

學戒律要有三種心

弘一大師說,學戒律要有三種心:第一、厭離有為。第二、悲愍眾生,即慈悲眾生。第三...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

佛教持戒的目標,並不是求死後升天,或是求來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

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兼顧調和,生命才會踏實。物質能讓...

如何解決煩惱呢

問: 煩惱如何解決? 衍慈法師答: 煩惱的根本是無明,無明即事理不明,愚昧的意思。由於無明導致思想不...

生活忙碌的在家人應如何學佛

問: 法師慈悲,請問對生活忙碌,想發心修行的在家人,應用什麼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來修學佛法,請法師...

人生難得當精勤

有一個小孩聽到佛經上說:盲龜值浮木孔,其事甚難。他想試試到底有多難,便將木板穿...

憶念眾生如子想

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的婆羅門子,他是受持五戒、護...

佈施飲食獲得五種福報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裡。當時,佛陀為比丘們開示:比丘當知,眾生因飲...

阿修羅界的因果相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開...

把自我意識放下,跟著願力走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樂,如何離苦得樂,我們可能遇...

如何建立楞嚴咒壇場

立壇方法 這一科是說明:假設我們是生長在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就是我們內心的煩惱也...

如何看待通過催眠喚醒前世記憶

問: 近年西方心理學界通過催眠術,喚醒人的潛意識裡前世今生的記憶。這些大量的案例與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現在由於我們很多人從小對宗教對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覺得你...

吃葷對誦經往生是否有影響

問: 我皈依後十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葷的。但我不殺生,吃葷的日子做晚課,對誦經是否有影響,...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問: 許多居士認為,修忍辱最難。請開示,如何修效果最好? 大安法師答: 是呀,也確實難哪,因為一般的...

少年東來忍辱得福

東來老家的鄰居成哥,是他五服(謂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身五代)之內的大...

不期無常到,君向何處去

二〇一三年舊曆新年之後,我先後遇上三位有緣老人去世。春節本為歡聚日,卻有傷心離...

怎樣才能讓自己不受傷害

一位剛從領導崗位退下的老居士來看望清淨,訴說自己近來的苦悶。老居士講了下台後的...

真實辦道方能獲得法益

往昔古人參訪善知識,動輒需跋山涉水數月,艱辛之至。而今交通發達,修行人參訪叢林...

什麼是你的心

寶通禪師初參石頭希遷禪師時,石頭禪師問道: 哪裡個是你的心? 寶通回答道:見語...

【推薦】看破我們迷戀的色相

總說色相 色相萬千,如夢幻泡影,總叫人神魂顛倒,癡迷不已。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

了解果報的痛苦,才能怖畏當來的果報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所以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本經在大乘...

【推薦】唯識學從第六意識下手

我們要了解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它不直接從第七意識下手,它從第六意識下手。它...

對治所有煩惱習氣的法寶——楞嚴神咒

習深尚證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

顛倒妄想形成的三個次第

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

聖安法師與虛雲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從峨眉山跟隨虛雲老和尚時我十五歲,一心想跟他老人家學點東西。老和尚待我就像...

佛教徒對國家社會應做出什麼貢獻呢

現在的社會,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做為一個佛教徒,除了自己的信仰以外,對國家社...

嫌棄是損福報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細觀察,很會嫌棄和抱怨的,都沒有多少福報。嫌棄,是損福報最快的方式。...

怎樣發願才如法

問: 怎樣發願才如法? 濟群法師答: 發願,就是樹立學佛目標。每個人發心不同,所以,發願內容也不盡相...

為什麼佈施會有福報

我們佈施為什麼會有福報?這個福報是從什麼地方來?諸位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從《...

從累到病只需5步

如果你屬於疲勞大軍中的一員,經常感到疲乏無力、頭昏腦漲、腰酸背痛、煩躁焦慮、緊張失眠等,那麼就要小心...

福業相當,方為夫婦

很多女人總想,工作好事業好,不如嫁得好,所以總想投機取巧,結果很多女孩子,都是...

陰鬼變佛光—念佛不怕陰鬼

一句「鬼話」,人心惶惶,花草變色 有一天,一個念佛會裡來了一位客人,她自稱懂得...

佛陀時代在家學佛女眾的模範人物

佛陀在世的時代,女子學佛而成為解脫聖者的,為數不少。 像摩訶波闍波提、蓮花色尼...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學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稍微弄不好就會被天魔、鬼道或一些精怪所...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纖維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鉀、鎂元素和B族維生素也特別豐富。更...

佛法對治八種通病

佛如一個大醫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藥,遍醫一切的病症。又如一個醫劑師,能採集一切的...

貪到何時方能休

貪心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活動之一,即對自己喜歡的境界產生染著心和佔有心。 當我們...

要有出離牢獄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個人披上盔甲,上戰場,一人和萬人去作戰啊,是要有一種慷慨,像荊...

出家師父到居士家住並化緣是否如法

問: 經常有一些出家師父到居士家裡一住就是幾天,以看病、看事為由化緣,吸引很多居士去看病,看事,而且...

現在乞丐騙子很多,還要佈施嗎

問: 當我們給路邊乞丐佈施時,朋友說那些乞丐是騙子,指出明知是騙子而財佈施的行為不合適。財佈施是培養...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

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們的分別是特別的重、也特別的...

正確的面對業力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們發覺我們過去的生命雖然消失...

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我們看到業果的相續跟不相續的兩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業果的轉變。當然這當中第...

菩提心生起的四種因緣

大乘佛法對於生死業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調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去引導你的生死...

外在的世界究竟從何而來

簡單地講就是我們一念心性的隨緣不變之體當中,個人的煩惱業力而循業發現,就是我們...

經商與學佛

平常人看得學佛是很難,往往聽人講究佛學,以為我未講究過,不能去研究;實則、佛學...

四種方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

為了凝聚人心、攝受眾生、開發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種方法,指導人們正確處理各種人際...

應本著怎樣的心念來為人處世

近年來,由於社會講求道德的聲音低落、價值觀念偏差,導致亂象叢生,上下、同儕、群...

無處青山不道場

趙州禪師(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號從諗。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

只重衣衫不重人

唐代高僧三聖繼昌禪師是一位有修有證,品行正直的高僧。他以上堂法語富含禪機受到當...

貪慾之心永遠也裝不滿

佛教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痛苦,是因為人都有貪、嗔、癡三毒之心。在...

學佛人既要修福也要修慧

佛陀住世時,經常開示弟子修行要福慧雙修,才可有成就。如果只修福或只修慧,便偏離...

只知行孝之顯跡,不知盡孝之極致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范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故...

靜心的修習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靜心地面對世界,面對自己,心就會無限敞亮、無限豐足。靜心的...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 人的生死問題,就是人的生命從何處來,向何處去。佛教不講終極問題,...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問: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覺長老答: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談到死亡的問題,每個人都很憂愁、恐...

教你如何甄別真假出家人

導讀: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凡正式出家的僧尼都應持有由中國佛教協會1994年統...

怎樣知道哪筆錢是自己的福報所感

一信徒問師:師父,我學佛也在做生意,請問師父,怎麼知道生意上的哪筆錢是自己的福...

他是如何躲過命裡的大難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歲尚無子。有相士告訴他說十月份他有大難。王一向覺得該相士的...

從衣服看女人福報的走向

一個女人的福報走向,從服裝就可以看出來。夏天到了,尤其是女性,穿的少,這其實是...

如何看待「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記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懷海禪師所譔的《叢林要則》中叢林以無事為興盛這句話? 傳印長老: 祖師要求高啊...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語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為人要真,真人成佛。 4、常...

以善念去降伏心魔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稱為悉達多太子)曾想過:為什麼人擁有權力後,就想要征服別人;...

無形的三千億財產

世間最富有的人生,就是心中有佛:人人心中常憶念佛陀的慈悲;口中有法:口中常將佛...

國王與龍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顧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與人鬥爭、計較,壽命...

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裡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諸位知道嗎?當你的生命墮落...

如何讓業力的相續暫時沉澱下來

在我們修行中,是透過拜懺,懺悔等方式對業力進行直接的對治,但是如何透過改變思想...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也曾經受了很多的果報,所以因...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趙朴初《寬心謠》

趙朴初先生92歲時寫了一首《寬心謠》,讀來發人深省:  《寬 心 謠》 趙朴初...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謂盜常住物,騙施主物,裝佛...

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序 印光大師乘願再來,單提正令,嘉惠後學。而機薪既盡,後人逐匯其嘉言,以使萬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

惟賢長老《實修問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與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區別? 答:當然有區別。什麼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

受八關齋戒法

念誦儀軌: 一、發願 歸命一切佛,惟願一切佛菩薩眾,攝受於我。(一說一拜) 弟...

徐恆志居士《佛教常識問答》

徐恆志老居士簡介 徐恆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鎮海,少年即受其父親影響歸信佛教。稍長,入...

缺少的不是知識能力,而是胸襟和境界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

別殺我孩子 900萬母親血淚控訴

每年有九百萬母親被迫承受最痛苦的失去。她們的孩子生下不久,就被奪走併殺死。 別...

六種敗夫的女人

女人要學做聰明的女人,懂得男人的進退,也懂得給自己儲備後退的路,把握男人不是只...

【推薦】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師是民國時人,他後來到東南亞一帶弘法,還成就...

死緣的三類

按《瑜伽師地論》,死緣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壽盡死、福盡死和未捨不平等死未捨不平等...

營養密度最高的10種蔬菜

營養密度是近年來備受營養學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單位熱量的食物可提供的營養素濃度...

讓願力強過業力

神通力雖不敵業力,可是業力不敵願力,往生極樂的念佛是靠願力,所以願力強過業力,你怎麼會怕?怕是怕業力...

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在意你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20歲時的人,會顧慮旁人對自己的看法;40歲時的人,已經不理...

打坐時怎樣克服障礙

問: 在打坐時,感覺總有許多障礙。怎樣才能克服這些障礙? 濟群法師答: 佛法告訴我們,修行如一人與萬...

集體念佛的十六條規約

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度;菩提路遠,非淨土孰可依憑?然苟非精進,念佛無自成功;未得一心,淨土何由可...

五戒善法為做人應知應行之原則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從自然界的萬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與人之間的團體──家庭、社會、國家以...

錢財乃五家所有

過去,有一位仁慈的國王,以平等心愛護人民,卻不曾出宮巡視民間生活。有一回,宰相...

抑心不違教法

過去,有一位宰相過世時,兒子年紀還很小;宰相去世後,家中沒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

六根與六塵

過去,佛陀與眾多比丘住在庵羅林的精舍時,某日,許多上座比丘聚集在齋堂討論著:諸...

法華譬珠喻

佛陀於《妙法蓮華經》舉髻珠為喻,為大眾開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轉輪聖王,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