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129頁)

佛教徒應以怎樣的心態對待錢財

問: 請開示:作為佛教徒、學佛者,應該有怎樣的心態對待錢財?尤其是在當今這樣一個金融、經濟危機的時代...

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大勢至菩薩的力量很大的,他只要坐下來整個七寶地面都會動搖。你看《觀經》講觀大勢...

自殺真的能「一了百了」嗎

自殺是人世間最大的不幸!走到了這個地步,是相當可悲的,所以對於有這類傾向者需特...

打佛七的由來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理解劫運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簡略。劫波,翻譯成中文叫時分,是一種時間的概念。這種時間的概念用...

求生淨土的靈芝元照律師

靠持戒很難解決生死問題的,這個時代靠戒律很難斷見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個律宗的...

業障障礙我們修淨土法門

一件很難理解的事:修淨土一法有這麼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卻不去修。這到底是什麼原...

臨產可念觀音聖號

印光大師這種菩薩的心腸。作為一個比丘,有些事情沒有必要他去談論,談論了可能還會...

眾生輪迴的習慣與體制化

也許你們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我一上來就跟你們介紹木魚和佛號。可能你們對此並不感興...

念佛人的為人處世

一個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為上,最要緊的是敦倫盡分。敦,是行持,倫,是五倫關係...

跟眾生結淨土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樁事情,有一個國家的眾生很難教化,像富樓那、舍利弗這些弘法...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三法。信是什麼呢?信,從事相上來說,就是信我們所處的娑婆...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為什麼這個戒是十方三世諸佛都要去製定的?而且大小乘經典都讚歎...

不同淨宗祖師的教義和歷史地位

一、淨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請教印光大師:歷代祖師,如蓮宗諸祖等,身後須經...

兩家人的興衰

前幾天聽一位同事講了他姑姑的故事。 姑姑在昆明做生意,在老家公路邊買了一塊宅基...

正確的助念心態

凡人即將死亡,乃生命中最為微弱時刻,許多臨終者面對死亡不知所措,此時助其正念,...

淨業行人的遺囑樣本

XXX、XXX、XXX,我的親人們、孩子們: 今天我趁著身體康健、頭腦清晰時立遺囑,你們不要覺得驚詫...

如何在臨命終時落實信願心

念佛就能往生嗎? 清朝續法法師曾著文論述念佛人的一百種果報:若以念佛一門、攝生...

欣求極樂勤念佛 厭離娑婆修忍辱

有時候,我可能只是比別人多忍了十分鐘,結果就不一樣了。這十分鐘裡,我會想到此生...

審視自己的個性

從小被認為是個很有個性的人,這個詞聽上去並不像批評,我誤以為個性不錯。但個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從沒...

「成功學」背後的社會焦慮

一、問世間成功為何物 幾年前,我以記者身份,去中國最貧困的西海固地區採訪。所謂...

要想彩票中獎應念哪尊佛號

問: 請教您,彩票中五百萬以上大獎,念哪尊佛或菩薩名號好?我不是想佔他人便宜,我只是想過去累劫修的福...

為父親擔心,該咋辦

問: 頂禮法師。我心裡很痛苦,小時父母離異,我被判給了父親。父親對我比較冷淡,我前面的二十幾年不快樂...

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

問: 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通讀大藏經有什麼方法?依循什麼次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我家附近的十字路口,是這條街的商業中心。路口對面的幾棟樓,原來全是一個老太太的...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煩惱如屋籠罩眾生 假如我去問一百個人,你有沒有煩惱?我相信,這一百個答案都會是...

略談禪的理論與實踐

一、禪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學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就離不開禪定的實踐。禪定的...

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

末學學佛已有幾年,先是學禪宗,近來才開始修淨土。 末學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兩...

如何為去世的親人祈福超拔——《地藏經》的啟示

我們所處的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罪業深重的時代,正是應了《地藏經》中末法眾生無不是業...

念佛人的悟處

淨土法門的困惑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就有許多疑點困擾著學佛行人,念佛能...

學會對自己說「夠」

漢文帝登基伊始,為考察大臣,明辨賢愚,說:賜你們到國庫裡去搬絹,能搬多少就賞多...

不為外界所干擾的沉靜

很少有人像居里夫人那樣的沉靜,外面的世界豐富多彩,她卻能夜以繼日安靜地呆在單調的實驗室裡埋頭工作,縱...

塵埃裡開出鮮花

低到塵埃裡,並且在那裡開出花來。這是張愛玲說的話,很受一些年輕人喜歡,也算是名言了吧。的確,這句話寫...

淨化我們的語言,減少口舌是非

俗話說:禍從口出。說話不得體,常常會傷人又傷己,引起很多麻煩。佛教有所謂的妄語,不論是一般人喜歡聽的...

不說最後一句話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貴的餐廳裡,一直抱怨這樣不對,那樣不好。侍者耐著性子直賠不是。 但這位富...

哥哥搜狐當老總,弟弟出家當和尚

哥哥張朝陽在美國讀到博士,創建搜狐,在名利成功中迷失了,得了嚴重的抑鬱症,非常...

上善若水,至慈低眉

一日,女兒要畫畫,問我畫什麼。其時正在看書的我抬頭看見廳台上的觀世音菩薩像,為了給自己多一點清靜的時...

楞嚴經導讀

凡大部頭的佛經,若欲深入地去學習和研究,必先要選擇一份理想的科判,藉以梳理全經的脈絡結構,然後再剖析...

怎樣保護學佛人的信心

佛教講信解行證,如果沒有信,其他的全部談不上,解行都是談不上的,一定要信。但是我們今天的時代,學佛人...

從小我到無我

一、禪是什麼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並不離開禪;禪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從禪而獲...

但願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講究平等心,要求我們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們不應因此而奢求別人都要以平等心對待自己。因為,各人...

對壞習慣不能沽息

有一男的,立志要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人做妻子,他找呀找,中年了,還未找著。一天,他找到了一個十全十美的...

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佛教反對執著,但佛教讚賞對真理的堅持追求。 學佛也一樣,選定了法門,就要鍥而不捨地進行努力的修練,不...

不相信機遇,哪來的機遇

不少人,你提醒他說什麼什麼事不能這樣,否則,有不良後果,他會說:不會那麼巧吧,而現實中,偏偏就有這麼...

要謙虛、勿驕傲

在佛教中,有佛、有菩薩、有羅漢、有天人。 我們人,在這宇宙中,是非常脆弱、渺小、低智慧的動物,你看:...

外在體現內在

雖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還是經常體現內在。為此,我們接物待人時,首先,要觀察外在,如言語、行狀等,即...

被心中的鎖鎖住了

中國古語說:蒼蠅不釘沒有縫的蛋。也就是說,蛋是自己壞了,然後才發臭的。 佛教中也說:獅子是被自己身上...

看問題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不少人,對沒有親眼看見的事物,常常給予否認。你說:世上有佛,他就說:我怎麼沒看見。你說:極樂世界很莊...

要懂得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中國古詩說: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佛教中,有個盲人摸...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質

古人說: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今社會,雖不說物慾橫流,但可說是人被物牽著鼻子走。有人為財,貪污受賂,...

要看淡權位

權位,只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塔,海浪一來,就垮了,連沙也找不到。 不說古代,就說現在,各國的總統、總理、...

要為兒女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佛陀,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今天,這麼多人還在朝拜他倣傚他學習他。 許多時候,身...

不應以職業論貴賤

佛教提倡眾生平等,這平等指:1.人與人之間的平等 2.人與動物之間的平等 為什麼平等,因為,眾生皆有...

報恩不在於物質,而在於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難報經》,縷述了父母猶其是母親對兒女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父母對兒女的感情表達方...

自己為自己負責

在南傳佛教中,出家人,早晚要用這麼一段話:我們不能超越老,不能超越病苦,不能超越死亡,我們所擁有的一...

為人處事要講究方法

佛陀說法,講究應機,提倡隨機施教。 比如,對小孩,佛陀教他們要不妄語等,而不講高深的業、輪迴理論;對...

尋找禪心

南天寺無德禪師舉行小參時(禪師依學僧的需要,而不定時舉行的一種座談會或開示),...

憨山大師開悟的經歷

佛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即是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徹...

佛經中的「吉祥」含義

吉祥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不鮮見:如書信裡、賀年片上,饋贈的禮物上、賀辭裡等。...

活在過去或擔心未來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覺自己身邊的許多人與朋友都活在過去或未來中。 一部分的人他們...

歡喜與憂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憂;得則喜,失則憂。然而,得,不一定就是喜;失,不一定就是...

戒定慧三學,學佛修行的基礎

作為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必須知道戒、定、慧三學,這是學佛修行的基礎。 (1)戒:...

四大菩薩隨身法物的表法意義

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應化...

珍惜當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孫將鳴曾為資國寺題了這樣一副楹聯: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是家。大意...

世間的一切,都是借我們用的

每次去爬山,總會遇到一對恩愛的老情侶。漸漸地,有點熟了! 今天在半途的涼亭休息...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古德對經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

不要逃避壓力

壓力不只是個埋藏潛伏在心中的無形殺手,而且影響深遠難測;壓力不會自然消失,常常...

喻解無生四句

宇宙間一切萬法是因緣所生,今試依《瑜伽師地論有尋有伺地》中對於緣起的甚深義──...

造塔禮拜脫猴身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弟子是阿羅漢,名叫作須曼。有一回佛剃了頭髮,就叫須曼將剃下...

僧人用齋時的觀想和祝願

為了修行自律和傳教度人,佛陀根據當時的環境和修行的需要,製定了許多相應的戒律和...

正法毀於修行者自身的腐化與墮落

一次,佛在鹿野苑講堂講經,迦葉尊者,一身灰衣,破爛不堪,蓬頭垢面,佛陀勸之道:...

五種修行心態錯不得

佛教是個重實踐,重自力的宗教。所謂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在佛教的修持...

學佛必讀的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

縱欲是以消耗福報為代價

當慾望的享樂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時,一些在傳統道德規範中顯得大逆不道的行為,...

沒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對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學只是勸:沒事念念佛吧!反正只有好處,沒壞處嘛!如果上...

人生旅途要隨緣

生命是一個緣生的歷程。有過去的因,還得有現在的緣才能成立一切現象。因是種,緣是...

居士楷模彭際清

彭際清(1740~1796),名紹升,字允初,號尺木,又號知歸子及二林居士,生...

印光大師對一位囚犯的開示

原文: 接手書,知發勇猛心,不勝欣慰。但只以終身吃素,一心念佛,為惟一無二,決...

南懷瑾先生談八字與改變命運

這個八字啊,有沒有?有。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種性所帶來這一生的因果遭遇。換...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說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一般來說,你初地以後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麼...

別把染緣認為是隨緣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隨緣與染緣。隨緣是菩薩,染緣是凡夫。大家千萬不要把染緣認為是...

修悟的六原則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 ...

佛像的真義與不敬的果報

恭敬佛像之學處分三: 一、真實義;二、以公案說明不敬佛像之果報;三、應學恭敬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漫談

我們要發懺悔心來學習《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這部經中有一品,叫《懺悔品》,就是要...

修六念法門,把念頭安住於正見

我們講念佛、念法、念僧,我們是念自、念私、念怨。念就是思維,無論晝夜都常常思維...

佛教中夫妻相處守則

為佛弟子,若欲成為和睦相處的夫妻,應如何相待呢? 一、了達夫妻皆是緣,因此不可...

世間有兩個字始終無人知道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說,想出家當和尚,其實很早就有人有這個想法了。淼鎮上有戶人...

佛教的二十四諸天

二十四諸天指的是佛教的護法諸神,又可稱為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

保護動物行為指南

01、對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干擾它們的自由生活。 02、野生動物不是商品,生命無價,不要圖財害命。...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求他們承擔起責任,更忽略責...

心頭無事一床寬

夢窗國師(1275-1351)是日本明代著名禪宗高僧。他開創了位於京都嵐山山麓...

用施無望報的心去佈施

佈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積功累德的最好方式,佛教一向注重培養佛教徒的佈施之心。在佛教中,佈施...

療治眾生的心靈疾病

《大乘寶雲經》說:閻浮提內耆婆醫王最為第一,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皆如耆婆,若有人問心中結使煩惱邪見...

心靈的四個品級

人們通常會用官銜和才能來衡量男人的品級,用相貌和氣質品評女人的品級,卻很少有人去思量心靈的品級。心是...

常說愛語攝眾生

佛教四攝將愛語列為其中之一,足見愛語在弘法度眾和修行中的重要作用。愛語不僅有利於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

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時至今日,人們逐漸認識到,素食可以讓人活得更健康。 將禽類、肉類,甚至乳類食品拒之門外、盡可能多地攝...

擁有「正見」,也就擁有快樂

佛法的修習違逆我們的習氣,真理違反我們的慾望。因此,在修行當中會有困難存在。有些事我們以為是錯,卻可...

為什麼要戒殺

為什麼戒殺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 世間一切,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了。即使小如螻蟻,遇水尚且奮力掙扎;人...

蠢動含靈,皆具佛性

人生在世,為貪戀財色名食,汲汲營營。時刻不斷,爭名奪利。勤勞者爭得多,懶惰者爭得少。爭得多、爭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