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全部文章(第24頁)

凡夫外道對緣起的五種邪見

於阿賴耶識中,若愚第一緣起,或有分別自性為因,或有分別宿作為因,或有分別自在變...

佛法不怕你煩惱重,怕的是你沒有善根

如果我們看過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比丘尼僧團有一個叫蓮華色比丘尼,她是一個阿...

一切法的生因有內種跟外種

這個就是講到種子有兩種因:一個是生因,生起的生,它能夠使令一切萬法生長廣大;第...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信佛的人在修行過程中會有種種障礙,心生憂慮、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礙,是煩...

受持三皈五戒之殊勝福德

昔日,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 當時,須達多長者的七個兒子尚不信佛、法、僧...

佛為優陂夷說齋戒法

昔日,佛在舍衛國弘化。當時,城東有一位婦女的孩子名叫蕪耶樓,因此大家稱呼這位婦...

獼猴入海喻

過去,在一海岸邊有樹林,方圓數十里中住了五百多隻獼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二觀:普觀

【經文】 見此事時,當起自心,生於西方極樂世界,於蓮華中,結跏趺坐①。作蓮華合...

救了婦女一命,相貌命運也都改變了

免死得元(《感應篇箋註》)。這也是談怎麼幫助人。就是免一個人死亡,他得到了解元...

修悟的下手處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 蓋因不得直捷...

虛雲老和尚自述三年朝山及失足墮江的經歷

安徽馬鞍山小九華寺,離寺不遠處乃採石磯,當時虛雲老和尚墜江後被人從採石磯撈上,...

蠲租得第的故事

蠲(juān,免除)租就是免除租金,就考取了功名。這是華亭有個讀書人華亭是今江...

動物往生西方,是否也要具足信願

問: 鸚鵡、八哥、老鼠等動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也要具足信願?如果具足,是否...

學佛者應具足這五種心

不捨心: 時時處處不捨一切眾生,不捨菩薩行,菩薩的一切言論、行為、生活、學習,...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中國的祖師何其多,哪一個祖...

「心不在內、不在外」是什麼含義

當我們談到心的實相,世尊曾經說:心不在內、不在外。主要是講到無相的真理,它不在...

非時食戒十大益論

客問杜多子曰:吾聞殺、盜、淫、妄,名為性罪;飲酒昏迷,失智慧種;食眾生肉,斷大...

懺除業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們就看到連普賢菩薩所示現的這個大菩薩,都是對自己有這麼一個冷峻的拷問。我們這...

受持八關齋戒,臥具和飲食應注意哪些

第七條、不坐臥高廣大床。 關於律中的床這樣東西,中國人可能還不大明白,床在我們...

兩世為僧的南嶽慧思大師

慧思大師(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後魏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今河南上蔡縣...

憨山大師參學悟道記

一、寺廟啟蒙 大師俗姓蔡,諱德清,字澄印,別號憨山。明代金陵全椒縣人,生於明世...

佛教常用讚偈

1.晨鐘偈 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2...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的因緣甚深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可以生西方嗎?當然可以!...

流光如雲相映成輝

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就是從阿彌陀佛無漏、清淨、真實的願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即實相...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一觀:勢至觀

【經文】 次觀大勢至菩薩。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圓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

把聽經聞法納入你的功課裡面

【有些人學了一輩子佛法,為什麼他的身口意沒什麼改變?】 菩薩的智慧很重要。其實...

什麼是禪,參禪又是什麼

佛教宗旨,單以一心為宗。原其此心,本來圓滿,光明廣大,了無纖塵,清淨無物。此中...

天乘十善業之口業

我們看天人的口業有四種。 第四、妄語戒。 在天人因地的妄語戒,也是有止、作兩...

界詮法師的出家因緣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鬧饑荒,六零、六一、六二連續三年都鬧饑荒,以後也都...

【推薦】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白話譯文

提要 四十八願乃淨土宗核心眼目,從內容上可分為三:一者,攝法身願(彌陀自證功德...

最初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信心

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心,懷疑,你什麼也入不了。如果你創一個事業,乃至於說你想發財...

一念淨心成正覺

若人靜坐須臾頃,勝造浮圖七寶塔, 寶塔究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 要是有人能...

以戒為師的底線是什麼

戒是佛親制的,我們後人,現在也有人提倡說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現在有大德,某大德...

欲修六度,當淨六根,先降六賊

問曰:如經所說,六波羅蜜者,亦名六度;所謂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今言六根清...

出家僧人的四威儀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 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 瞻前顧後輕...

在凡聖同居的世間,還有這麼一種感應

我們這個世間也是凡聖同居,這世間有聖人,但我們是凡夫,雖然有聖人,我們沒有特殊...

眾生心若有垢,法身則不現故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我們現在再做一個實驗:心在哪裡。現在大家把眼睛閉起來,我給大家聽一個鐘聲,大家...

這樣去佈施功德很大

像我們一般的佈施,是供養三寶,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有的雖然也佈施了,一般;有...

造什麼業就感什麼果

人的相貌本來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馬上就變了,對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果報是...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觀:觀音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次亦應觀觀世音菩薩。此菩薩...

佛陀所謂的兩階段救拔

這一段是講到〈譬喻品〉,所謂的三界火宅。那麼三界火宅佛陀用兩段來說明,一個是長...

千手千眼大悲懺法儀軌

(凡禮懺者。外之威儀、內之觀想。必須先期習熟。免得臨時訛擾。有乖軌範。如未能修...

天台六即佛義

《六即佛頌》的作者是宋法雲大師(10861158),字天瑞,號無機子,原籍長州...

妄想如果要有實體,那誰也斷不了

過去有一本書很風行,叫作《前世今生》,裡面講到一位凱瑟琳的故事。這位凱瑟琳她內...

虔誠讀誦《法華經》的不可思議感應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因經中宣講法義至高無上,明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皆...

【推薦】佛教療養之法

吾人鑄形父母,寄跡乾坤,隨業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實,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

地獄是你自己的業所現,實際上沒有

《地藏菩薩本願經》云: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

【推薦】《雜阿含經》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經》是佛滅度後首次結集的教法,屬於佛教的根本聖典。《雜阿含經》為漢傳佛教...

抱著慚愧二字,可作入聖階梯

印祖有一筆名常慚,一生自稱常慚愧僧。 常思己過,對不起自己叫慚,對不起別人叫愧...

【推薦】內心不平靜,問題出在哪裡

【我們始終不平靜,問題出在哪裡?】 從前我和其他比丘同住,但感覺不太對勁。於是...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達目前生滅,凡起一念,凡滅一...

佛教不是迷信,迷的人絕不信

古來是有十行並下看書,他一看光翻。咱們看一行,字還沒看清楚,他那眼睛一看都是十...

為淨業者守護信心,說此二河白道喻

一、喻旨 為修持淨業者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說此二河白道之喻,以明求生淨...

「降伏其心」有二個方法

古人說:你上路了沒有?如果你沒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在市區打轉,一輩子就在市區打...

整個《法華經》譬喻品就講這兩件事

這個地方是第一個,火宅喻。其實火宅喻是包括了兩個部分:一個是三車一車,還有一個...

以微小善信行施得天福

昔日,盛夏酷暑之時,舍利弗尊者行至一庵羅園中。當時,園內有一位臨時僱工正在汲取...

《觀無量壽佛經》第九觀:真身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此想成已,次當更觀無量壽佛身相光明。阿難當知,無...

祖孫仨的素食生活

若以素食來修養身心,淨化人生,那吃素的行為就具有更為深廣的內涵。對一個長期茹素...

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身功德妙用是怎麼來的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指的是以上的...

蒙山施食儀白話解釋

蒙山,在四川省雅州府名山縣。這座山的前面,有一個最高的山峰,叫上清峰,產生甘露...

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

如何用《地藏經》來指導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地藏經》提出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具體修法。本來佛法就是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的...

人生短暫須自警,放逸懈怠生死徑

我年青的時候接觸過一些老和尚,一說到修行他們常常會流淚,感慨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觀無量壽佛經》第八觀:像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趙州禪的兩個特色

趙州和尚,法號從諗,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國的中晚唐時期,活了...

虛空藏菩薩如何觀虛空

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懷胎乳哺;推幹去濕,咽苦...

持誦《大悲咒》的感應事蹟

清彭希曾婦姚氏,患痞,發持大悲咒。一夕夢老嫗授以一技華,頓覺身輕如葉,而病尋愈...

《阿彌陀經》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經,義...

觀世音聖號應何而得名

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這句俗語千百年來的廣泛流傳,可知觀音信仰早已深入民間。佛...

不要覺得人生虧欠了我們

不是說我們觀了無常觀、觀了因緣觀就能夠放下,但至少比較淡薄。一個人,只要你內心...

打坐時出現幻境,該怎麼辦

打坐時如果有任何善惡境界現前,都不要執著。告訴自己,這是識心幻現,要堅住正念。...

何謂「涅槃寂靜」

我們修行無常無我以後,最後的結果很重要涅槃寂靜,這是解脫道的一個很重要的相貌寂...

歷經塵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彌陀佛的珍貴

信 相信阿彌陀佛 意味著相信智者的覺悟 常常與人感嘆,暇滿難得,快去淨土。所謂...

人一忙起來就會糊塗,過去的習氣種子就會起現行

前面第一段講的是凡夫眾生求取世間的聲名,到最後聲名顯著,身已故矣沒有意義。接著...

中道實相是佛所要說的真實義

佛陀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那就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今天就講到中道的實相...

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

問: 請問墮胎對往生西方有否影響?日常修持該怎樣做?我是一個學佛居士,曾讓女兒...

五逆謗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問: 五逆加上謗法,不能往生。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大安法師答: 在阿...

差摩比丘尼出家證果之宿緣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波斯匿王與梵摩達王常起爭執,互相攻伐,各...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這個問題。我們在生活中經常...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門。可謂大陀羅尼(譯大總持)...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已上所舉話頭工夫動靜節次,與初機入道四眾安頓手腳處一一具陳,向下正與學人論根本...

參禪人在修行中會出現的種種境界

真實用功辦道的人,首先要明瞭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參禪的人,應該清楚明白參禪用功的...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

【原文】 榮名厚利,世所同競,而昔賢謂:求之既不可得,卻之亦不可免。此卻之不可...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發無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這個樣子,就是...

觀音菩薩用功的方法

今日是兩個七的第二天。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各位來參加的日益增多,可見上海地方的人...

如果有功夫的話,哪還有個情色動

這用功,昏沉大的人,話頭不得力,是沒有用力參,沒有在不明白上面來著手。心不歸一...

《觀無量壽佛經》第七觀:華座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

這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度五逆十惡眾生

一百年前在陝西乾縣,我們的戒和尚心道法師,在蘭州講《金剛經》,正講的時候,來了...

第八識一攪動,你就不吉祥了

我們如果操作失當心隨境轉,那就糟了,第六意識的心隨第八識所變的境相而轉,就是心...

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

【我聞遍知海。真實德無邊。度脫諸有情。心歡喜敬禮。曾修無量福。今得禮尊足。願無...

看人家都沒有德,其實是你自己沒德

如果皈依三寶的弟子連堅定的信心都沒有,對佛、對法沒有信心,他又抱怨了,說:我沒...

害怕恐怖是如何招感來的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恐怖是怎麼招感來的?恐怖是業,貪求名利,貪求財富,患得患失...

阿賴耶識的可怕,很多人都忽略了

阿賴耶識的可怕,就是你平常不知道它存在。你平常就是第六意識的思想去攀緣六塵,什...

怎樣面對生病

有人問:怎樣面對生病? 下面就這個話題談談我的一點認識,給大家作個參考。 我們...

應切實佈施於別人,揚棄沽名釣譽之心

當我們給人以好處,做有利於人的事情的時候,不要存在受人讚揚、得到回報的心理。 ...

《觀無量壽佛經》第六觀:總觀想

【經文】 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

東林高賢記——佛馱跋陀羅尊者

佛馱跋陀羅尊者,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人,其塔現存廬山東林寺。2018年7月,尼中友...

閉關念佛截住妄念流

這句佛號一定要如香象過河,要截得住意識流,截住它。如果截不住,有時候就是十天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