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226面,辛一、明十住。
這一大科講到修習《首楞嚴王三昧》修行的位次,在《楞嚴經》的修學過程,我們要記住一個重要的思想,那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稱性起修」是約因地,「全修在性」是約著果地上來說。《楞嚴經》的因地它是「稱性」,稱,有隨順的意思,隨順我們現前一念心性來發起菩提心。
說:你為什麼修學佛法呢?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當我們在發心的時候是緣外境,比方說,你緣人天的安樂果報,緣二乘涅槃的寂靜,乃至於緣權教波羅蜜的功德。在本經的判定都不叫「稱性」,因為這都是外在的因緣。在《楞嚴經》的圓頓止觀的發心只有一個理由,說:你為什麼修學佛法?因為我要順從我的本性,我的本性它本來就具足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我本來就應該把它開顯出來。所以在《楞嚴經》的思想,修學佛法是正常的。說:你為什麼造殺盜淫妄呢?這是一念顛倒,這是不正常。
所以在《楞嚴經》的稱性當中就是說,其實你去斷惡修善度眾生,這是隨順你本心,你本來就應該這樣做的,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這叫「稱性」,隨順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而發起一念的菩提心。發心以後就開始在產生修,「稱性起修」,「修」在本經當中主要是修空假中三觀。
在十住、十行、十迴向,它的主修是「空觀」,它的重點在於轉煩惱障為般若德,成就真如之體;「十行」當中它的重點在修假觀,轉業障為解脫德,成就真如之妙用;到了「十迴向」的時候那是成就中觀,空假不二,順入中道,轉報障為法身德。
它一開始是稱性而起修,最後的結果還是在開顯你自性功德,在《首楞嚴王三昧》的觀念,它完全安住一念心性,跟外境沒有關係,它是托彼外境,顯我自性,是這樣的思想。無不從此法界流,最後無不回歸此法界,它才能夠成就《首楞嚴王》,永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特別的堅固而不可破壞,是這個意思。「十住」的意思是依實相理,如實的安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已滿的菩薩,他在十信的過程當中是以真實的方便。因為在《楞嚴經》的修學他是要大開圓解,先能夠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以後,依止一念心性,而稱性起修,所以它叫作真實當方便。經過了十信的階位以後,這時候心精發暉,這地方是指在十信滿心的時候,他內心的智慧就慢慢的增長廣大,發暉就增長廣大,到最後十用涉入。他把整個十信戒定慧的功德,會歸到一心真如當中,而發起的一念清淨心。
什麼叫作「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前面的十信,蕅益大師的判教叫做相似位,相似轉依號。這個人他稱性起修,你說他是也有那麼一點像,但他又不完全是,因為他還沒有破無明,所以他要假借對佛法的聞思,假借外在因緣的攝受,他才能夠法法消歸自性,他只要一妄動又心隨境轉。所以十信位基本上是沒有真正的安住真如,他還要假借很多很多的因緣的熏修。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他「十用涉入」,「入」就是入了內心的世界,而顯現了一心真如。在發心住的時候,其實稱性起修那一念心性,那第一道光明是在這個時候發動起來,叫「發心住」。當然這個發心他是經過十信戒定慧的熏修。
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前面的發心住,內心產生一道一心真如的光明出現,到了治地的時候,他當下那一念真如的心中,發明另一道的空假中的智慧。前面是以如如智,而初證如如理;現在又如如理當中又產生另一道的智慧。當然這智慧更深入了,這種智慧就像清淨的琉璃寶,裡面有一個放光的黃金;「琉璃寶」指的是一心真如,一心真如當中,它又產生了另一道的光明的黃金(三觀的智慧)。這個智慧幹什麼呢?是做什麼樣的呢?
「以前妙心,履以成地」。這個「以前妙心」前面初住的那一念空假中的妙心,然後去履見真如之地。蕅益大師說:初住是佛性最初的顯現,二住是把佛性的量再擴大,到這個地方叫真修次第。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前面的初住好像降落傘剛剛落到大地上,是一個點狀的東西,這時候它在地上開始活動,把它的活動範圍慢慢的擴大。當然你要能夠在真如理擴大,你得靠智慧,如如智要觀如如理,它產生另一個深層的空假中的智慧,在真如理諦慢慢的活動,使令他所證的真理慢慢的擴大、慢慢的擴大,叫作「治地住」。
圓瑛老和尚講出一個譬喻說:就像蓋房子…十住還沒有開始修波羅蜜,十行開始修波羅蜜,十地是做內心的調整,他證得法身以後,他並沒有馬上付出行動。他在蓋房子之前先平整大地,就是在修大乘的波羅蜜之前,先平治一心真如的大地,來當作未來十行的一個基礎,叫「治地住」。
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瞭,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這地方講「心跟地」,前面的發心住,他是產生一道清淨的智慧,這是指的能證的智慧來說,空假中能證的智慧。「地」是所證的真如理,前面第二住「治地住」的地。「修行住」這把前面「發心住」那一道智慧的光明跟所證的真如理,兩個彼此互相的涉入,使令理跟智既能夠通達明瞭,如如理而生起如如智,如如智返觀照如如理,理智相互運作,慢慢慢慢的熟悉了,通達明瞭了。
所以這菩薩的心中,能夠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十方」指的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他能夠探討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整個三世的心中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行動都沒有障礙,叫「修行住」。他能夠把理跟智的相互的運作能夠通達明瞭。
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行」指的是菩薩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妙行。前面的修行住都還是在心地上用功,到生貴住的時候,他慢慢慢慢有一些簡單利他的行動,而這行動他表現出來的跟佛陀的本質就有點相似。也就是說,受佛氣分,他能夠領受佛陀真如的氣分,得到少分的氣分。你看他不管是在佛堂拜佛、不管平常的度化眾生,有那麼一點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悲智雙運的那種氣分。
講一個譬喻:如中陰身,自求父母。中陰身他在七七四十九天當中,他去尋求自己有緣的父母,去尋找他共業的父母。意思就是說:這個菩薩的內心跟諸佛的內心是陰信冥通,入如來種。菩薩的那一念菩提心,悲智雙運的菩提心,冥冥當中跟諸佛的菩提心是相契相合,雖然沒有佛陀那麼圓滿,但是卻有佛陀那個氣分出現,叫「生貴住」。他這時候正式生於佛家,在佛陀的母胎中正式的受生,已經是入胎在佛家了。
在圓瑛老和尚註解當中他講,從發心住到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這四個地叫作入胎,入於聖胎,他開始在佛陀的家族當中入胎了,所以他所成就的是一種「實智」,偏重在我空、法空的智慧這一部分。
具足住
既游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入胎以後,他那個明瞭的心,就能夠遊歷於諸佛的道胎當中。菩薩一念的菩提心遊歷於二空真如的佛性當中,慢慢慢慢增長自己的善巧方便,而且親奉覺胤;他已經能夠親自把自己當作佛陀的真子,他內心有承當力,「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他對佛陀的整個家業,已經有承當的那一份的勇氣,認為自己是遲早要能夠繼承佛陀的家業,親奉覺胤,已經自認為是佛陀的真子。
講一個譬喻: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就像一個人他在胎當中,胎的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已經具足了,五臟六腑已經具足無缺。表示他其實已經具足佛陀實智跟權智的智慧,只是缺乏歷練,但是那個相貌格局已經有那麼一點味道出來了;看起來像個人,雖然胎還在母胎當中,什麼事都不能做,但是你遠遠看過去像個人,因為他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都像個人,人相不缺。當然他沒有產生人的行為,但是已經有那個相狀,胎相成就,叫「方便具足住」。
他在前面的四住當中成就我空、法空的智慧,三空自調,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的善巧他也慢慢的跟諸佛學習,具足廣度眾生的善巧方便,慢慢慢慢的具足。
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容貌如佛」是在形容前面的具足住。這個菩薩他在方便具足住的時候,他是胎相已成,人相不缺,外表看起來跟佛長的是一個樣子,當然長得比佛還小,也沒佛陀的作用,但是外表看起來跟佛差不多。進一步,「心相亦同」,前面是講外表,這地方是講內心;他內心當中,實智權智也慢慢慢慢的具足,叫「正心住」。空觀假觀的智慧,慢慢在一念心中,慢慢的增長廣大。
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什麼叫「身」呢?表現在外的,能夠見聞覺知叫「身」,比喻菩薩方便善巧的智慧。菩薩在廣度眾生的時候,他所施攝的方便,你可以看得到的。「心」就是菩薩自己內心調伏煩惱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這一部分我們看不到叫「心」。權智跟實智已經逐漸的成就,而且日益的增長廣大,叫「不退住」,道心已經不退了,菩提心不容易退轉。當然這時候還沒出胎,菩薩還在修行進修當中,但是他的內心權智跟實智,已經跟諸佛有慢慢一點相似了,最重要他的菩提心不退轉。
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童真住」就是前面的身心合成,他的色身跟內心在母胎當中,念念的吸收母親的滋養而增長廣大。菩薩不斷的親近十方諸佛,一方面增長自己的空觀來調伏自己,一方面增長自己的假觀來成就自己的方便,這時候他已經有佛陀的十身。
《華嚴經》講如來是具足十身:一、菩提身,二、願身,三、化身,四、力身,五、莊嚴身,六、威勢身,七、意生身,八、福身,九、法身,十、智身。
菩提身、法身、智身這三個屬於內身,佛陀自受用,別人不能跟佛陀分享,我們不能見聞覺知的;其餘的七身叫外身,是我們可以受用的。這叫「童貞住」,他在母胎當中還是很天真,雖然空觀假觀具足,但是沒有經過歷練,很天真;雖然天真,但是佛陀的十種身他都具足了。
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前面的五六七八,在古德的判教當中…海仁老法師認為五六七八,他叫做長養聖胎,一二三四叫做入胎;這地方就是慢慢的慢慢的親近十方諸佛,學習廣攝方便來長養聖胎,增加自己的權智,權巧方便的智慧。到了法王子住這個菩薩出胎了、畢業了,形成出胎。他在母胎當中十月的懷胎,他對佛陀的實智權智兩種功德已經具足了,親為佛子。他已經真實的從佛陀的家族當中誕生,而成為佛陀的一份子,我們講「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少分」,這個人已經正式出胎了,名為「法王子住」。
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菩薩從家族出胎以後,他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慢慢慢慢的到二十歲,這個人已經長大成人了,可以獨立了,這時國王就要把家業付給他。比方說,一國的大王,「大王」指的是掌管四大部洲的金輪王。金輪王的兒子叫太子,剎利王的兒子叫世子。如果是一個金輪王,他就把他的諸多國事,把它其中一部分委託他的太子;如果是剎利國王(管理一個國家),他就把他的長子,他也一樣把一國裡面幾個小部分的區域,委託給他的長子。他必須要灌頂,用四大海水來灌其頂,叫「灌頂住」。這時候長大成人,他要正式的繼承佛陀的家業,開始要走入人群度化眾生。
所以說,前面的十信,他主要是信解,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這叫「相似」。到分證的時候…我們看菩薩剛開始證入佛性的時候,他並沒有馬上採取度化眾生的行動,他也是入胎、長養聖胎,然後出胎,到最後長大成人到了灌頂。這地方他都是破無明證法身,在《唯識》的經論對於十住菩薩,有一個偈頌來形容他內心的相貌:「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唯識》初心的歡喜地,就是圓教的初住。一個剛開始證入法身破無明的菩薩,他的特點就是他有一些俱生的煩惱,他有與生俱來任運生起的我法二執。比方說,須菩提尊者他是大阿羅漢,大阿羅漢的斷德是等同別教八地菩薩,圓教是八住。以斷德來說,我們不講他的善巧方便,不講他的智德、恩德這兩部份,先講斷德。
但是你看須菩提尊者,他在走入人群的時候,他是捨貧從富,他喜歡攝受那些福報大的人,在社會上有地位的居士。你不能夠說他攀緣,因為他一個阿羅漢,他根本就沒有三界的貪愛煩惱,他連色界的禪定都不貪愛,何況是欲界這種有苦惱有過失的安樂呢?但是他就是特別喜歡攝受富貴人家。又比方說,大迦葉尊者,他的特點捨富從貧,他就是很喜歡攝受那些貧窮下賤的弱勢團體。他也是大阿羅漢,兩個人都跟平等法性不相應,俱生猶自現纏眠。都還有一些微細的我執法執的煩惱在活動。十住等於是在調整微細的我法二執這一部分,但是慢慢的親近十方諸佛以後,當然菩薩就會進步。
辛二、明十行
「行」就是菩薩經過十住的整個止觀的修學,增長自己的實智跟權智以後,慢慢的破無明,慢慢的增長內心的法身,開始產生十波羅蜜的妙行。而這個十波羅蜜,完全是從利他安立的。菩薩的行波羅蜜跟我們在行波羅蜜完全不一樣,當然我們的境界是差一段距離,不過這個「十行」我們遲早要經過的。所以我們先隨喜功德,先將善種子種下去,佛法是先有種子再有開花結果的,我們先用隨喜的心來看十行菩薩的功德,未來我們就可以開花結果。
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歡喜行主要的特點是成就「施波羅蜜」。善男子指的是十住位已經圓滿的菩薩,他已經在佛陀的家族中誕生,而且已經成就灌頂,已經長大成人了,不能老是待在家裡面,佛陀開始付給他一些事情做。這時候他的心中已經俱足無量如來的妙德,他的實智權智兩種的功德都慢慢的俱足,所以他能夠十方隨順;他能夠隨順十方眾生差別的根機,來觀機逗教,來做種種的財施、法施、無畏施,叫作「歡喜行」。
「歡喜」是在形容諸行,菩薩在佈施的過程當中,他內心是歡喜的,因為他要有眾生,他才能夠歷練。十行以後那可不是普通的菩薩,他經過前面安住,他對真如已經是很堅固的安入,他深深的相信我們一念心中俱足法身、般若、解脫,他缺乏的就是歷練,假借眾生的因緣來開顯我內心的功德。
所以他看到眾生的時候他起歡喜,因為他沒有眾生他怎麼去開發他的功德?沒辦法開發他的功德。因為他前面的十住都是在親近十方諸佛,在做自我的調整。到十行的時候他開始下化眾生,來到五濁惡世苦惱眾生的世界開始歷練。歷練的時候,他的心情是怎麼樣呢?十方隨順起大歡喜,眾生是怎麼樣的根機,他就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度化他,而且度化過程中起大歡喜。
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這地方是講菩薩的「戒波羅蜜」。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他是安住在菩薩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他能夠平等利益一切種種的眾生,不管是有善根、沒有善根的一切眾生,他都能夠多多少少饒益他。為什麼菩薩能夠給他饒益呢?因為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依止三聚淨戒,所以他俱足一種威德力,所以他對眾生多少都能夠有所饒益。前面的歡喜是菩薩內心歡喜,這地方是講菩薩對眾生多所饒益。
無瞋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瞋恨行。
這地方是講菩薩的「忍波羅蜜」。「自覺」,菩薩的內心正念真如,自己能夠安住在二空的真如理,叫「自覺」;「覺他」就是菩薩的善巧方便外觀根機,向外能夠觀察眾生差別的根機,所以他對眾生有各式各樣順逆的因緣,他都能夠無所違拒,而安忍不動。古德的註解上說:無瞋恨行這個菩薩,乃至於他在度化眾生的時候起大悲心,眾生對他有所辱罵,甚至於用行動去傷害他,他都能夠安忍不動,因為他的心隨順真如。
我們為什麼會動呢?因為我們對真如有所抗拒。從《楞嚴經》的思想,我們起煩惱只有一個理由,我們講「不守自性」,我們對真如佛性抗拒,你抗拒真如你就被外境所轉。所以這個菩薩他念念之間,他會把一切的順逆因緣都當作是自己歷練的對像「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眾生對他的傷害都是在消他的業障,他把法法都銷歸到一念心中,不見外面有什麼眾生可度,也沒有所謂的功德可成,完全都是在假借外境,修練他內心當中的般若、法身、解脫三德。所以他念念順從真如,也沒有所謂的抗拒、瞋恨。
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這地方是講「精進波羅蜜」。「種類出生」,菩薩在整個苦惱眾生之中,他能夠隨順眾生十二類生的差別隨類示現,他要度人道眾生,他肯定要現人相;他要度化狗眾生,他就顯現狗王,或者是猴王等等。空間當中他是種類出生,在時間上是窮未來際,菩薩是不休息。「三世平等,十方通達」,時間上是平等皆能夠成就,在空間當中,十方世界都能夠通達無礙,名無盡行。菩薩他那一念心對積集資糧、度化眾生是時空無盡。他不會說,我度化眾生度了二十年三十年就退休,沒有這種事,他是時空無盡的。因為他順從真如,真如當然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他無盡行,稱性而起的悲願。
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這地方是講「禪波羅蜜」。一切合同,菩薩在度化眾生的過程當中,他要是依體起用的時候那是法法不同,你看懺公師父,他度化眾生也是各式各樣,對於有善根的眾生他特別嚴格,你要是出家以後,他對你的態度就不同了,你要是在家居士他對你特別好,初學者他是種種的善巧方便,但是你一旦入門以後,他標準就提高了。菩薩度化眾生是各式各樣,他依體起用的時候,當菩薩假觀現前的時候,他是無量差別;但是他攝用歸體的時候,他回歸到一心真如的時候,法法銷歸自性的時候,那是一種無差別的意境,一切合同。懺公師父他回到佛堂一打坐時,正念真如的時候,那是一切合同;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的時候,那又是一個平等的法界。在平等當中又種種法門得無差誤。
前面是講菩薩的攝用歸體,這地方是講菩薩的依體起用。當一念心性開始觀機逗教的時候,這個眾生應該是用慈悲攝受、應該是金剛怒目,他的表達方式不會有差錯,該怎麼做他還怎麼做,不會有差錯,離癡亂行,不會有愚癡錯亂的情況發生,菩薩的禪定轉深了。
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這個地方是講到第六般若波羅蜜:「則於同中顯現群異」,菩薩度化眾是理不礙事,「同」就是前面說的合同。他在一念平等心當中,他能夠顯種種差別的相狀。你看那菩薩早上現慈悲相,他晚上會現怒目金剛相,現各式各樣的相。一念平等當中現差別相,理不礙事;他可以現種種差別相當中,他的內心又能夠平等不二,事不礙理。則於同中顯現群異,叫理不礙事;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叫事不礙理,叫「善現行」。菩薩的空觀假觀的智慧在心中的操作非常的熟悉,理事無礙。他能夠同中現異,異中見同,叫「善現行」。菩薩在理跟事之間,他能夠善巧的顯現。
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這個地方是講方便波羅蜜:「如是」是承前面善現行的功德,前面的菩薩理事無礙,真俗圓融。從理事無礙當中慢慢慢慢能夠達到事事無礙,乃至進步到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他能夠把一個廣大虛空,能夠容納在一個小微塵當中,大中能夠現小。而且在一一微塵當中又能夠現十方世界,小中又能夠現大。現塵現界,能現跟所現;如果是小中現大,那能現的就是塵,所現的就是界;如果是大中現小,能現的就是界,所現的就是塵。總而言之,能現所現彼此間不會互相的破壞。不會互相的破壞就是說,他小中現大,它大的相、小的相不會破壞,但是還是顯現,不會壞小相大相的假相,名無著行。從前面的善現行是理事無礙,無著行是事事無礙,小大無礙。
尊重行
種種現前,咸是第一波羅密多,名尊重行。
這個是願波羅密:這個地方的「種種現前」是指前面的善現行跟無著行。善現行的特點是理事無礙,無著行的功德是事事無礙;尊重行就是他能夠把前面的理事無礙跟事事無礙的二種的功德妙行,隨修一法都合乎第一波羅蜜多,他都能夠把它會歸到一念成佛之道的菩提道行,法法會歸到一念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道行,叫「尊重行」。為什麼叫尊重?因為這個菩薩他的菩提道心,經過前面的理事無礙,他該現什麼相,他就現什麼相,現什麼相他的心還是平等。
所以他的心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合乎中道第一義諦,特別的可尊可重。他對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道心,菩提心當中攝持了理事無礙的功德,也攝持事事無礙的功德,這個菩提心是特別值得我們尊重,叫「尊重行」。願波羅蜜多,這時候他的菩提願,已經不是普通的願,是種種現前,他隨時可以現理事無礙,隨時可以現事事無礙的功德,願波羅蜜的菩提心特別的殊勝,叫「尊重行」。
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力波羅蜜多」。《唯識學》講力波羅蜜多,菩薩的「力」有兩種:一個是禪定力,一個是抉擇力。但是《唯識》的《成唯識論》的解釋,「力」是偏重禪定這一部分。就是你在修止觀的時候,遇到障礙你要堅持,那種行力的堅持。但是在這個地方的「力」,它偏重在智慧抉擇力,而且是屬於善巧的智慧,我們待會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