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224面,
我們講到「三漸次」,三漸次蕅益大師是認為,你整個修學的過程從凡夫到成佛,其實主要的內涵就這三個內涵,你要調飲食、調睡眠,做修道的基礎,遠離邪惡的因緣。其次,你要持戒清淨,遠離身口的過失。第三個就修圓頓止觀。所以蕅益大師他的判定是認為前面兩個漸次是一個助行,第三個違現業這個漸次是真實的真修,念念之間迴光返照,在六根當中「旋元自歸」,把六根的功能慢慢找到它最初根源,最後是成就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我們也解釋一下:
在古德的註解當中也提到,這個「忍」不是忍辱的忍,這個「忍」是智慧的意思;「忍」開出來有五種忍,五種淺深差別的智慧:一、伏忍。伏忍指的是別教三賢位的菩薩,他能夠依止對真如的信心,調伏煩惱使令不起,這叫「伏忍」。二、信忍。初地到三地以上的菩薩,他對真如佛性產生真實不退轉的信心,叫作「信忍」。三、順忍。四地到六地的菩薩,他念念之間能夠隨順真如佛性,念念觀照真如的佛性叫「順忍」。四、無生忍。無生法忍,七地到九地的菩薩,了知諸法悉皆無生,一切生滅的因緣,當下就是無生,我們說,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五、寂滅忍。十地到等覺妙覺,這時候他惑業斷盡,身心寂靜,清淨無為。寂滅忍十地以上乃至於成佛。所以我們講「無生法忍」是七地到九地,了知諸佛悉皆無生。這地方是講到能轉的三漸次。
己二、別明諸位次為所轉之號(分四:庚一、觀行轉依號。庚二、相似轉依號。庚三、分證轉依號。庚四、究竟轉依號)「諸位次」前面講到六十個位次,這個地方我們要簡別一下,這六十個位次前面三個「三漸次」,它不是修行的位次,它是方法,所以事實上是五十七個階位。但是佛陀在後面會講到五十五個菩提路。為什麼會變成五十五個呢?因為「幹慧地」它只是因,所以它不算,「妙覺」它是果,它也不算;中間的話才是真正菩提的路,必須把「幹慧地」跟「妙覺」刪掉,剩下五十五個菩提路。分四段:一、觀行轉依號。二、相似轉依號。三、分證轉依號。四、究竟轉依號。
庚一、觀行轉依號
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從觀行位開始叫「轉依號」,之前的都不算呢?因理即佛是眾生,名字即佛雖然大開圓解,但是他內心的觀行沒有正式的生起,還不能調伏五住煩惱。所以從觀行位開始才正式的,念念之間觀照真如,調伏五住的煩惱,所以他才有資格叫「轉依號」。這地方的六即佛都是約圓教來說的,諸位要知道都是約圓教。
依德之名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乾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鎣十方界,幹有其慧,名幹慧地。
我們先看「幹慧地」修行的因地:蕅益大師解釋「善男子」,就是他修學三漸次以後。為什麼叫「善」呢?內心調柔而正直,一方面正直一方調柔,一方面調柔一方面正直。
他的功德有第一個:「欲愛乾枯」,這地方是指著他前面的除助因跟刳正性,也是經過持戒清淨以後,對於貪慾的煩惱已經調伏而不生起,這地方主要是約著持戒來說的。「根境不偶」,根境不偶就是正式的違現業,修習圓頓止觀使令六根不再攀緣六塵。「現前殘質,不復續生」,所以他整個今生的生命,在殘餘的生命當中,他已經不再造作生死的業力,把今生過完就算了,他今生當中都是在積集資糧,他不再去造作生死的業力。
所以他這個人他的功德相:「執心虛明,純是智慧」。他以「虛明」的智慧來執持他的內心;「虛明」指的是他我空法空的智慧,叫「虛明」。所以蕅益大師說:虛明者,了知一切法皆如來藏,內心虛通明朗無有障礙。但是這地方的「虛明」我們要解釋一下:它這個「虛明」主要的是一種勝解的力量,對我空法空的真理沒有真實的證入,只是產生一種堅定的理解。所以內心當中「純是智慧」,表示這個人煩惱已經得到某種程度的調伏,平常當中起煩惱活動的範圍很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智慧現前。
「慧性明圓,鎣十方界」。他的觀照的智慧,能夠很清楚光明圓滿現前,而且照了整個十方的身心世界,沒有真實的自我,也沒有真實的法可得。幹有其慧,名「幹慧地」。智慧為什麼加一個「幹」字?
出其所以
欲習初幹,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幹」有兩層意思:一、對治煩惱來說,這個人煩惱已經被他調伏了,欲愛的水已經完全被他的煩惱火燒乾了,這個人平常沒有什麼貪愛煩惱,很輕薄,所以叫作「幹」,從破惡的角度叫作「幹」。從生善的角度也叫作「幹」,因為他也還沒跟如來真如的法性之流正式的相接。他的內心狀態是煩惱已經被他調伏,但是他真如的法性還沒有真實的生起;杯子裡面裝了很多髒水,髒的水已經倒掉了,但是乾淨的法水還沒有正式的倒進來,所以叫「幹慧地」,他依止他的智慧,把煩惱的水燒乾,但是真如法性的水還沒有正式的進來。
所以在古德的註解說:這個人調伏煩惱是怎麼回事呢?欲愛初幹。海公說:這個人是大石壓草,觀慧的力量把煩惱縛住,只是使令種子不起現行,種子沒有斷,所以他還是一個生死凡夫。所以五品觀行位,它這地方是生死凡夫,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根境不偶」這四個字是個關鍵。
我們從一個公案來看這四個字的意思:六祖大師有一個弟子叫神會禪師,因為六祖大師往生以後是「南頓北漸」,北方是神秀大師的漸教禪,南方是惠能大師的頓教禪。惠能大師往生以後,真實把惠能大師的法發揚光大的是神會禪師。這個人他十三歲就親近六祖大師,非常聰明,悟性很高,六祖大師對他非常器重。有一天,六祖大師在打坐的時候,神會禪師就過去做他的侍者,大師打完坐要出定的時候,神會禪師就問六祖大師一句話:師父!你在打坐的時候,「是見還是不見?」打坐時候的「見」當然是六根的功能,你到底是有用六根去見聞嗅嘗覺知,還是完全不用六根?六祖大師就用手拍了一下神會禪師的頭說:我打你,你是痛還是不痛?神會禪師悟性很高,說:我是亦痛亦不痛。六祖大師也回答:我是亦見亦不見。這地方就是「根境不偶」。
「亦見」是我們的六根是有在活動的,你眼睛也是要去看,耳朵還是要去聽。我們講「六根不行」,好像是整個六根都關掉,不是這個意思!你平常當中眼睛還是去看,耳朵還是去聽,第一個叫作「亦見」;「亦不見」見相當下離相,觀照力要現前。所以見當中旁邊多一個光明的智慧出來,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他是在見相當下離相,觀一切法本自無生,「諸法從本來,常住寂滅相」,他的心是不動的,一念不生,但是他對整個外境是了了分明,這叫「根境不偶」。
在《楞嚴經》它是絕對不允許六識生起來,你可以用六根,但是你不能夠「仁者心動」,你不能動,這就是所謂的「亦見亦不見」。你完全沒有見,那你這個人就完全沒有作用了,全斷滅了。那你見了以後心隨妄轉,那就產生六識又帶動了惑業苦,那就完了!造生死業。所以「根境不偶」是整個修行圓頓止觀的思想。他根據「根境不偶」的思想,慢慢的把欲愛的水燒乾了,但是他法性的水還沒有正式的生起,叫「幹慧地」,這是第一個位次。
庚二、相似轉依號
前面觀行位是形容他觀照的智慧念念的現前調伏煩惱。這地方的「相似」是什麼意思?這個人對真如佛性已經有相似的理解,這第一個意思。第二、他俱足聖人的一種相似的相貌,因為這地方他都是已經斷惑了,起碼斷見惑以上。他有聖人相似的相貌,他對真理有相似的理解,這叫「相似」。因為他雖然沒有破界外的無明,但是他三界裡面的見思已經慢慢慢慢被他斷除了,所以叫「相似」。他在判教當中是圓教當中的十信。「信」就是對真如理,念念的能夠隨順忍可。在天台宗的判教,把這個位子判作六根清淨位,六根裡面見思煩惱的垃圾都打掃乾淨了。
信 心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即以此心」,這地方的「心」,指的是前面的幹慧地的那一念觀照的智慧之心。前面觀照的心它不斷的加強,「中中流入」,他繼續的用功,每一個念頭、每一個念頭,念念之間能夠生起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念念的觀照真如,生起中道的智慧,它會產生一個功德相,叫作「圓妙開敷」。前面的觀行位,他對真如理的理性還沒有真實的契證,然後到這個地方「圓妙」,「圓妙」就是講真如佛性,他是圓滿而不可思議。真如佛性在十信位初信的時候,他的中道智慧慢慢的增長,他慢慢的契入真如佛性,就像「開敷」,就像蓮華一樣一層一層的漸開,一層一層的深入。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妙圓就是前面的圓妙,從這真實的妙圓真理當中,開發他一個心真妙的佛性。「重發真妙」就是前面的「開敷」;「從真妙圓」就是前面的圓妙。他對真理的了解一天一天的深入,一天一天的深刻。最後「妙信常住」,對於佛法僧三寶,還有對真如這四個法,產生真實不可破壞的信心。
「一切妄想滅盡無餘,中道純真,名信心住」。「妄想」指的是他界的見惑,三界的見惑被他滅盡無餘,中道純真的智慧念念的現前,叫作「信心住」。「信心住」也就是他已經斷除三界的見惑,在小乘的階位當中已經算是初果的階位。
「信心住」在『攝大乘論』當中說:一個人到了信心住,他的三大阿僧祇劫就正式算結。這菩薩內心俱足三種功德力:
第一、清淨力,他菩薩對真如佛性產生真實的信解,信解大乘實相,「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他內心有這種清淨的信解力量。
第二、堅固力,他對於整個佛道的追求,對眾生的度化堅固不可退轉,產生堅固的菩提心。第三、增上力,他不斷的繼續的修學止觀,使令內心止觀的力量不斷的增上。
這是十信位,初信的菩薩的三種功德,清淨力、堅固力、增上力。
念 心
真信明瞭,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真信明瞭」,這是承前面初信的功德,他對中道實相的信心可以說是俱足成就;「一切圓通」,對身心世界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已經是圓滿通達,他對整個當下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它整個根塵識交互作用當中,他整個根塵識的作用已經不會障礙他堅固的菩提心。如是乃至對無始劫過去未來無始劫當中,他捨掉一個舊的身接受新身,他對內心的煩惱習氣,都能分明的現前在一念心性當中;對於整個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習氣,這個善男子都能夠憶念而沒有忘失。
這段是什麼意思?他的觀照力已經超越整個時間相,我們講這是過去的煩惱、這是現在、未來的煩惱,他能夠知道實是古今不離當下的一念,他對整個煩惱的調伏是念念的現前。我們講法法消歸自性,叫「念心住」,也就是說,他整個智慧的觀照力更加的深入了,更加的圓通。
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妙圓純真」是指的前面的信心跟念心,他對於中道實相的智慧,雖然產生信解,但是前面兩位還沒有真實的純真,智慧力比較薄弱,還有帶一點信仰的成分,到了三信位,他的智慧相對來說比較純真。所以依止純真的智慧能夠發化無始習氣,它慢慢的去融化他三界的思惑,對三界貪瞋的煩惱慢慢的調伏,通一精明,他能夠很清楚的了解到一切的煩惱都是一念的妄動熏染而有,當下是無生的。所以他以這種精純的智慧,念念來觀照而進趣真如佛性,叫作「精進心」。「精進心」是有不退的意思,就是他的止觀的力量,精而不雜,進而不退,他這時候止觀的力量不斷的在進步當中,不斷的在精純當中而且開始在調伏煩惱。
慧 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心精現前」指前面的精進心,承前面而來。他的精純的智慧念念的現前,而且能夠把心中的智慧,把貪瞋癡轉化成智慧,名「慧心住」,轉煩惱為菩提。我們看前面的信心跟念心這兩個智慧,主要是要改變思想,改變見惑,到了真實調伏煩惱,是在精進心跟慧心這兩個,煩惱融化成智慧。到這個地方都是屬於智慧所收攝,後面的定心、不退心、護法心跟迴向心,他就產生禪定了。
定 心
執持智明,週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執持」,菩薩開始加修禪定,前面的定可能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這時候他加強禪定的力量來執持前面這個精純的智慧,使令這個智慧因為禪定寂靜力量的攝持,使令這個智慧更加的週遍圓滿、更加的寂靜。「寂妙常凝」,前面的週遍寂湛是講禪定幫助智慧,這地方講智慧也幫助禪定,智慧攝持禪定,使令禪定更加的堅固,名定心住。古德說前面的四信,基本上是慧多定少,到了第五信以後,他才慢慢的把不足的定力慢慢的補強。
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定」指的是菩薩的禪定,「光」指智慧。這個菩薩禪定智慧這兩個均等的發明,所以他能夠止觀的均等,明性深入,對於真如佛性慢慢的深入,而且他惟進無退,名不退心。這地方蕅益大師說:他的「不退」主要是他能夠「善修道品」,他把前面戒定的道品又加強,他不像前面的四信,偏重在止觀調伏煩惱,他把持戒跟禪定這兩部份加強,所以他更加的不退。
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心進」的心是定慧二心,定慧二心念念之間,它慢慢的進趣真如而且是安然;這地方「安然」就是任運的成就。前面的定慧均等不是那麼的自在,這時候他的定慧能夠任運的現前,他禪定當中有智慧,智慧當中有禪定,而且保持不失,對止觀的兩種功德任運的保持不失。所以可以跟十方如來真如佛性的氣分互相的交接,名護法心。
他的「護法心」護的是什麼?護的是真如之法,也就是說,隨著他定力的轉深,他對真如佛性的護念,更加能夠任運自在的現前,叫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前面的菩薩他要保護真如佛性不忘失比較困難,因為定力薄弱;他禪定轉深以後,他念念之間就可以把真如佛性在他的妄想心中,慢慢慢慢的相續的保持不失。
迴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迴向心。
「覺明保持」這一段是承前面的護法心而來的;「覺明」,以定來攝持智慧的菩薩,他能夠使令「止跟觀」兩種功德,能夠保持不失。進一步他能以「妙力」,「妙力」指的是定慧二力,他可以禪定跟智慧兩種功德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他能夠回轉他佛的慈光,而向自己內心來安住,向自己的心光安住,他佛而回自佛。這種情況就好像兩面鏡子,他佛跟心佛,佛光跟心光這兩個鏡子光明相對,彼此互相的對照,兩個之間的影子互相的攝入,菩薩的心入佛的心,佛的心也入菩薩的心,名迴向心。
「迴向心」蕅益大師說:他從自他不二當中建立了迴向,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觀照當中,回轉他佛的功德而趨向於自佛。這地方的迴向是迴向「真如法性」,把一切三寶的功德迴向一念的真如佛性,把外在的三寶回歸到內在的三寶,叫迴向心。
戒 心
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心光密回」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冥冥當中彼此感應道交。為什麼叫「密」呢?他的感應道交,他自己的心光跟佛光彼此間的互相攝入,互相感應的時候,是別人所不知道的,所以叫作「密」。在心光跟佛光彼此感應當中,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什麼加持呢?常凝不動,清淨微妙的大乘的戒體,他得到諸佛菩薩所受大乘三聚淨戒的戒體。這戒體指的是本元自性清淨,所以他能夠安住在真如無為的戒體當中,得無遺失,對於整個持戒的功德沒有一念的妄失,他的念頭不落於有為,名戒心住。如果以真如為戒體的,那一念的妄動就算犯戒,因為你違背了戒體,真如本來就沒有妄動。前面的初四信叫作「智慧」,第五到第八是「禪定」,這個地方是講持戒,大乘的戒體生起了。
願 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住戒自在」他安住在大乘的戒體能夠任運的現前,而且他依止戒定慧的功德,身心世界游於十方國土,所去隨願,他到哪一個國土去,他心中有任何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都能夠自在的成就,叫作願心住。他整個十信,整個轉凡成聖當中我們可以知道,菩薩的功德先成就智慧。你看「四信」,他完全是觀照自己的心念,從五到八的時候他再加修禪定,以定力來幫助智慧,最後成就大乘的無作戒體,最後成就他菩薩的廣大願望,他的十信是這樣。
整個十信當中,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說:初信到七信,是先觀真諦之理,到七信的時候斷了四惑(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所以在初信到七信,是念念觀照隨緣不變的真諦之理,到八九十的時候是觀俗諦理,破塵沙惑修假觀,再觀不變隨緣的妙用。所以他整個修學當中,主要是先成就真諦,再成就俗諦。
庚三、分證轉依號(分五:辛一、明十住。辛二、明十行。辛三、明十向。辛四、明十地。辛五、明等覺)前面的相似,其實他沒有真正的證入真如佛性,雖然觀照力很強,斷除了見思煩惱,但是他只是相似的證入,沒有真正的證入,有那個相貌,但是沒有真實的證入。要一直到分證,真實的分破一品的無明,分證一分法身。這時候他轉依,轉相似的階位而依止分證的階位,叫「轉依」。分五段:一、明十住。二、明十行。三、明十向。四、明十地。五、明等覺。
辛一、明十住
「住」對實相理真實安住,破無明證法身,住於真如佛性當中。
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暉,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善男子」指的是十信位的菩薩,以真方便,他大開圓解以後他稱性起修,以空假中三種智慧的方便成就了十信的功德。進一步,心精發暉,因為他前面的智慧又加上禪定,又加上菩薩三聚淨戒當幫助,所以使令他的「心精」,他空假中三觀的智慧,發暉增長廣大;「十用涉入」依止十信所成就戒定慧的功德,涉入於初住的本位。
前面的十信是修智慧、修禪定、修菩薩的戒法,這時候用十信裡面所累積戒定慧的功德,慢慢的涉入初住的本位,而圓滿成就一心真如,名發心住。發什麼心呢?發起一念的清淨心,也就是說他整個無明黑暗當中,他出現了一絲的光明,正式的破一品的無明,就是發心住。「心精發暉」指的是空假中三觀,他以空觀來破見思惑成就般若德,以假觀來破塵沙惑成就解脫德,中觀破無明惑成就法身德;空假中三觀轉三障而為三德。
我們看看整個菩薩的階位,菩薩道的整個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你的智慧觀照。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修行是你自己要修行的,沒有一個人可以代替你修行。說實在你一個人要跳火坑,誰都救不了你,佛陀在你的旁邊也沒有用。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你跟佛出家都墮三惡道,佛陀也沒辦法。
你整個修行是你自己願意修行,我自己願意斷惡,我自己願意修善,我自己願意度眾生。那你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你來自於覺悟,你內心覺悟了以後,你主動的去斷惡修善,主動的去修學聖道。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你自己可以改變,別人不能幫你改變。
當然這個智慧的觀照,我們前面講的三漸次二段,第一個你要先從業果覺悟,你要很清楚的知道造惡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造善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要從業果的覺悟來持戒。很多人持戒他不知道為什麼持戒,他都是在事相上做,你要從覺悟的心去產生持戒,這個持戒才有解脫的力量。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持什麼戒嘛!
你為什麼持戒?因為我要離苦得樂,我要斷惡修善。所以你看它每一個法都跟智慧觀照,它是用智慧來推動戒定。我們要相信世間上真的是有因果,你造惡招感痛苦的果報,造善招感安樂的果報,所以從深信業果而產生斷惡修善,這是第一個,覺悟因果的道理。
第二個你覺悟真妄的道理,你要相信「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根本就沒有煩惱。你心中一動才有煩惱,從沒有煩惱當中觀一切法無生,破除我們無始的顛倒妄想,這第二個。先覺悟業果再覺悟真如之理,以這個覺悟來帶動你的持戒,帶動你的禪定,帶動你所有的波羅蜜,菩薩的階位是這樣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