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238面。
我們講到成就地獄的十種煩惱之因,現在講第四個「瞋」,因為瞋所帶動的惑業苦。
總標
四者瞋習交沖,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槍鋸。
瞋煩惱的相貌:為什麼會起瞋呢?主要是瞋習的互相作用;「瞋」指現行,「習」是種子。交互作用產生一個「沖」;「沖」是一種對立跟衝突。對立衝突正是對立的相貌,依止瞋的相貌就發動了業力,產生了一個忤逆,你障礙我,我也障礙你,彼此互相的障礙對方。彼此忤逆相續不停止,就產生什麼樣的相貌呢?心熱發火,鑄氣為金;瞋本身就是火,但瞋生起的時候會帶動氣,我們講生氣、生氣嘛!所以火跟氣的和合,就成就一個「金」,一個金屬出來了,火又有氣,兩個和合產生金。這是他造業的時候,已經累積成一個金。
在今生的內心當中就有什麼樣的過失出現呢?刀山,集聚眾刀以為山,很多刀的集合就變成一座山,或者鐵橛,「橛」就是鐵棍,有很多的鐵棍來傷害我們色身;或者劍樹,豎劍成樹,很多的劍豎在那個地方就變成樹;或者劍輪,團劍成輪,劍輪壓過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就受很多、很多的傷害;或者斧鉞,就是斧頭,小的叫斧,大的叫鉞,它是可以砍傷我們的身體;槍,這個槍是用刺的;鋸,就是鋸子,用鋸的。這種能夠去傷害我們身體的金屬,都是在因地的時候因為心熱發火,火當中又帶有氣,就把這傷害色身的金屬給創造出來。這地方是講今生的惑業苦。
別明
如人銜冤,殺氣飛動。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
來生的果報:就像是一個人他心中有很多的怨恨,他就會產生瞋恨跟氣這兩個衝動起來。我們過去生有瞋的種子跟現行互相的衝擊亦復如是,就會產生宮割;「宮割」就是斷除男根;斬斫就是斬首,把頭砍掉;銼刺就是把身體切斷;槌擊「槌」就是用皮鞭來鞭打罪人的背部,「擊」用鐵杖來拍打他的臀部,種種地獄的果報,在來生出現。
勸誡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佛陀勸誡:十方諸佛如來以他的智慧眼來對待這個瞋恚,就像銳利的刀劍,可以說是傷人傷己。菩薩見到心中有瞋起,就像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躲開誅戮(殺戮)。你看我們一個人在這個國家住,看到要發生戰爭要趕快跑,因為戰爭一發生,沒有一個倖免,兩敗俱傷。瞋恚也是這樣,我們發動瞋恚就像刀劍,先傷害自己然後再傷害別人。
我記得我過去參加懺公師父的齋戒會,老人家有一次有關瞋恚的開示。他說:同學們!我們剛開始修行,在解行上好好的用功,多拜佛、懺悔,慢慢慢慢有一點基礎了以後,要緊的是要修忍辱波羅蜜,就是對治這個「瞋」。他老人家講出一個偈誦說:「有容得乃大,有忍事乃濟。」他說:你要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容忍。因為你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不可能很順利,世間上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比例是比較高,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意的事情不多。
所以你要成就一個大功德,除了你本身的用功以外,容忍這些非理的傷害,這件事很重要。
我研究《唯識學》這個「瞋」是這樣,菩薩道的瞋,他所對治的是合理的瞋恚,不是不合理的。比方說,有一種人是你也沒對他麼樣,他就是喜歡發脾氣,當然這也是瞋,不過菩薩當然不會起這種情況。它這個瞋是怎麼樣?我明明沒有做錯,而且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合理的,但是還是受到別人的傷害,就是理直氣壯的瞋,他對治的是這個。菩薩道的意思就是你要「理直」,但是「氣」不能壯,就是你明明沒有錯,但是在因緣當中卻產生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出來,他是針對這個來對治瞋。
就是你明明站在理智上,你還是不能起瞋。因為你瞋你划不來,自己在心中產生火氣,火跟氣結合產生金,結果這個刀傷害自己,因為瞋是你自己在心中燃燒自己。
我們看菩薩戒,諸位你看看《瑜伽菩薩戒》或《梵網經菩薩戒》也好,菩薩有二種煩惱治得很重:第一個「瞋」,第二個「慢」。
我個人的體會是這樣,瞋心破壞功德,瞋是心中火,燃燒功德林。你好不容易在佛堂中很辛苦的用功,積集波羅蜜的戒定慧的功德,發脾氣整個燒掉了,划不來!「慢」是障礙你的進步,我慢山高你就沒辦法增上了。在我們中國文化裡面,它講「謙卑」處下哲學,他認為一個人處下是最安穩的,而且能量最強,你看那個水在高處,它是流動的不安穩性。
在美國有一個物理學諾貝爾獎的,他是研究怎麼去累積電子跟中子的能量,他要做一個接收器,但他不知道放哪裡。後來他有一次去酒吧喝酒,他看到喝醉的人,因為喝醉的人他沒有神識,所以他只好順著地球的磁場在走,他沒有意志力去控制他的身體,所以他完全在沒有神識的狀態,它完全順從宇宙間的軌則在轉。結果他發覺喝醉的人都是往下面走,很自然往下面走,他不會往上面走。後來他知道所有的能量會往下的趨勢,他得到這個啟示以後,他就在容器當中,在最低點的地方,把能量接收器放在那個地方,果然所有能量都被它吸收去了,他這個觀念得到諾貝爾物理獎。所有的能量是往低處在走,所以你看我們中國文化「處下哲學」就是這個意思,不能居在高位,心要「謙」,你就會不斷的成就你的能量,你在高處是發散你的能量。諸位你看看菩薩道,重罪也好,輕罪也好,它對於瞋跟慢的對治,是比較重的。
五、詐習
以種種欺詐的手段來騙取他人的財物,欺詐手段騙術,來騙取他人財物,叫詐。
總標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
因為彼此互相的以詐術來欺騙而產生一種引誘,以欺騙的手段來引誘對方,「引誘」就是「詐」的相貌。它的造業,「發於相調,引起不住」,用引誘欺騙來愚弄對方,調弄對方。欺騙的心在心中不會停止,不斷的相續的造作,最後的結果,「如是故有繩木絞校。」「繩跟絞」是一組的,「木頭跟校」是一組。說你到最後被繩子綑綁住了不得自在,或者是用木板,把我們自己框住了,我們不能自由活動了。因為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把別人慢慢慢慢的騙到一個我們要的地方去,這就等於是把自己框住,把自己綁住一樣。所以在結果上,我們就會被繩子綑綁,被木板之所校框,而不得自在。這地方是約著我們今生內心的相貌來說的,來世的果報看下一段:
別明
如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欺騙這件事情就好像你把田放了很多很多的水,白天晚上不斷的泡在水中,草木得到水的滋潤自然生長。就比喻我們在欺騙別人的時候也是一樣,別人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被欺騙;「二習相延」,種子跟現行兩個一次又一次的造作沒有停止,所以來生就會有什麼結果呢?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杻」手銬,銬住手的叫杻;銬住腳的叫「械」;「枷鎖」是銬住脖子的;「鞭」皮鞭;「杖」木杖;「檛」馬鞭,它的材質比皮鞭還硬,但是比較短,或者棍棒,種種傷害的刑具出現。
勸誡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十方諸佛如來以他的智慧眼,來觀察我們內心當中這種奸詐虛偽的煩惱,就像讒賊;以諂媚的言詞來奪取別人的財物,就像盜賊一樣,叫讒賊。菩薩見到心中生起欺詐之心,就好像害怕豺狼,因為躲在暗處傷人,最後還是傷到自己。
這種欺詐從一個出家眾來說,有五種欺詐的邪命:
一、詐現異相,你出現很多特殊的異相,比方說,你不吃五穀只喝開水,或者臥刺投炭,做無益的苦行,來表現出你內心的功德。其實你不吃五穀跟修行沒有什麼關係,這樣子會對信施產生誤導,以欺詐的騙術來誤導對方,詐現異相。
二、自說功德,自己宣說自己具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乃至於智慧種種過人之處,依此來誤導信徒產生供養。
三、佔相吉凶,述說種種吉凶禍福之事,以求對方的恭敬供養。
四、高聲現威,大聲的說話,使令別人產生敬畏。
五、說所得利,宣說自己曾經得到什麼樣的利養,也希望別人能夠比照辦理。
這都是有誤導信徒,使令供養的欺詐情況,叫五種邪命。
六、誑習
「誑」是以不實的言詞來欺誑他人,以方便造作種種的事情,這跟詐不太一樣。
總標
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淨。
詐跟誑都是欺騙,只是前面的「詐」是一個引誘,引誘對方去做某一件事情。比方說我引誘他來供養我,這也是一種詐。但「誑」卻不是,誑是隱瞞事情,使令他人不知。「誑」在《百法》裡面的意思,說這個人應該是有過失,他為了要覆藏過失,所以他先說某一件事情來隱瞞真相,使令對方不知道。誑是隱瞞,詐是引誘。
這地方的煩惱相是欺瞞,他的造業是「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造業就是一種「誣罔」,敘說不真實的言詞,有說沒有,沒有說有,如此的誣罔相續不止,就以這種紛飛躁動之心,來方便隱瞞他做種種作奸犯科之事,這是他所造業。欺瞞主要的重點他會作奸犯科。
苦果: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污不淨。因為他隱瞞了真相來方便他作奸犯科,所以他的結果就是很多的灰塵土壤,還有屎尿種重污穢不淨的物體生起。這些東西都是在一個比較幽暗的地方,比較隱藏的地方才會有的。
別明
如塵隨風,各無所見。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來生的結果:就像飛塵隨風而起,彼此看不到對方。也就是說,我們經過隱瞞,就使令別人不知道我們心中到底有什麼樣的想法,有什麼樣的目的,就像飛塵在空中一直的飄,我們看不到別人,別人也看不到我一樣。
合法:種子現行互相的輾轉增勝,就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沒溺跟漂淪這兩個是同一個地獄,叫沸屎地獄,一個沸騰很污穢的屎尿地獄,罪人在這個地方,比較嚴重的就沉在裡面,比較輕微的漂浮在上面。騰擲、飛墜是同一個地獄,類似黑沙地獄,風吹黑沙,罪人在炎熱的黑沙當中,隨風上下的飄蕩,這就是所謂的騰擲、飛墜。
勸誡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十方一切如來以智慧眼,來觀察欺誑的過失,就像劫殺,就像盜賊劫財害命一樣的可怕。菩薩見到心中生起欺誑之心,就像踩到毒蛇一樣,毒蛇是躲在暗中,你踩到它以後就毒害我們的法身慧命。
圓瑛老法師在這個地方,他講出一個很好的說明,他說:詐跟誑的不同地方,「詐」是別人不知道,你用欺騙的手段來去引誘對方;「誑」是你做了一件錯事,別人已經略有所知,你用欺瞞的方式來欺騙對方,他已經略有所知了,你用欺瞞的方式來隱瞞。
從《唯識》的角度來說,其實詐跟誑的相同點都是諂曲,諂媚邪曲,心不正直。所以他的結果就是不堪任師友真正的教誨,我們因為詐跟誑就很難如法的去懺悔,就很難改過,就會隱瞞過失,就很難修正自己。就好像豺狼毒蛇,它們兩個都躲在暗處,表面上看起來是沒有,但它隨時出來,就把我們給傷害了。
所以詐跟誑就是躲在暗處豺狼,躲在暗處的毒蛇一樣,是這個意思,表面上沒事,但事實上是有危機在裡面的七、怨習
總標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
「怨」銜恨的意思,我恨你,你也恨我,彼此間互相銜恨。「發於銜恨」心中懷有怨恨之心有所不滿,因為有埋怨跟不滿在果報上就有飛石,不滿就會躁動,就有空中很多紛飛的石頭飛過來;或者是有投礰,空中有很多、很多投擲的小砂石;或者是匣貯,「匣貯」是木頭做的一個密閉的箱子,我們被關在箱子裡面;車檻,是一個很禁閉的車子裡面;甕盛,「甕」大缸,被關在缸子裡面沒辦法出來;或者囊撲,「囊」大袋子,被綁在大袋子裡面。因為瞋心是表現出來,怨恨它是隱藏在心裡,所以它跟瞋還不太一樣。
別明
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怨」心中有所怨恨,暗中的毒害之人,積集很多很堅定的惡念。合法的意思就是說,因為種子跟互相的吞噉,所以招感來生有石頭去投擲罪人;或者是擒捉,被捉到大缸或布袋裡面;或者擊射,以木棒跟石頭來射擊罪人;或者拋撮,在空中被拋撲而令死等等。
勸誡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十方諸佛如來以他的智慧眼來看怨恨之家,好像違害鬼,暗中害人之鬼。菩薩見到心中有所埋怨,就像去飲劇毒的酒一樣,表面上是酒,其實裡面是有毒藥的,就是鴆酒。「瞋」是比較明顯,你看有些人他遇到不如意事,他發發脾氣過了就算了;但是「怨」不同,怨是累積,累積很多、很多的瞋,然後就變成怨,怨恨的怨。
我看雷久南博士講一個觀念很有道理,他說你一個人得癌症,就是心中有所不滿、有所怨恨,你對人事有所怨恨,但是你又不講出來,累積在心中,就是一種負面的能量,到最後產生細胞的病變,最後就產生癌症。他的意思是說,你應該把負面的能量釋放出來。
有一個老和尚他說:我們早晚課就是有這個意思,你在早晚課你要唱誦,你讚佛菩薩的功德,你唱誦的過程當中,你那一念光明的心生起,你心中很多在打坐、在止觀當中,一天當中很多不如意的事,在唱誦的過程當中,它自然就會釋放出來。一個人經常不講話不是好事,妙境長老他說,他自己修止觀的經驗,他說:一個人修止觀為什麼容易出事?你沒有早晚課大眾那種唱誦,你一個人在那邊修,有時候很順,有時候不順,不順的過程當中你又沒辦法化解,就累積負面的能量。
所以你不要看祖師的早晚課,他讚歎三寶,要唱誦出來,這時候你那些怨氣,唱完了,「欸」!心情快樂!它這地方「陰毒人」就是在暗中的毒害之人,只要你讓他心中有光明,把它發泄出來,當然就好了。
蕅益大師他有他的看法,蕅益大師說:「怨恨」,你要能夠做三種轉想:
一、隨緣消舊業想,其實很多不平等的待遇,它背後是有它的業力,可能我們自己有這個業力。
二、當善知識想,你把它當作歷練,歷事練心,完全都平等,你就很難進步。
三、代眾生受苦。就像懺公師父說的:「把它當做學吃虧!」我明明沒有做錯,我明明很努力,但這個待遇對我很不公平,你不要起怨恨,你把它當做學吃虧,來增加你的德行,是不錯!
這是化解怨恨的三種方法,當然你早晚課的唱誦,妙境長老說這個方法也不錯。
八、見習
「見」就是我們說的不正見,他有五種不正見,看經文就容易清楚…總標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
「見習交明」煩惱的相狀叫「明」,你有很多知見,你會想要假借語言、文字來發明你的知見,叫做「明」,來述說你的知見。五種的不正見:
一、薩迦耶見,又叫身見,或者我見。我們執著在五蘊生滅的相狀當中,有一個常依主宰的我,依止這個我來造業,也依止有這個我來得果報,叫薩迦耶見。
二、邊見,斷見跟常見。
三、見取見,非果計果,比方說無想天,把無想天當作涅槃,非涅槃之果,而執著為涅槃。
四、戒禁取見,非因計因,比方持牛戒,持狗戒可以生天,這是非因計因。
五、邪見,撥無因果,造善不會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也不會招感痛苦的果報,完全沒有因果的思想。
這五種邪見《瑜伽師地論》把它匯歸成兩種:一種增益的邪見,一個是減損的。增益就是它本來沒有,非有計有,你把它執著有,比方說我見,五蘊的身心本來就是業力顯現的假相,但是我們捏造一個自我,不是增加了嘛!減損就是說,因果本來是有的,我們認為沒有,那就是減損,有計非有,這就是減損。
因為五種邪見煩惱的因素就造業了,「發於違拒,出生相反」。他造業的相貌是互相的違背,互相的去拒絕對方的理論,我拒絕承認你的理論,你也拒絕承認我的理論,這種理論都相反,違背佛法的真理。因為這樣的造業,所以在今生當中就有「王使主吏」,因為邪見的人他是不認為自己有過失的,所以他最後就有閻羅王的使者,或者是主吏,主持記錄善惡的官吏,乃至於有很多的文件,證明他過失的文件出現,使令他沒辦法去爭辯。因地有這樣的過失出現,。
別明
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鞠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
來生的果報就好像一個人走在路上,因為道路都沒有遮蔽,所以彼此相見,你看到我,我也看到你,很清楚嘛!就比喻你來生的果報,有很多閻羅王的使者,還有很多證明的文件,你根本沒辦法逃避狡辯。所以在整個種子跟現行互相作用之下,故有「勘問」。
有些人問我:死了以後到底有沒有閻羅王?是不是一定要經過閻羅王?從這個地方得到答案,很難講!因為有些人他造業他沒有邪見,他就沒有經過這個部分。這意思是說,這十種煩惱有些人是具足幾種,但是有些人他是單一的,所以只要你心中有這五種邪見,你肯定要經過閻羅王這一關,因為閻羅王的辯解是邪見產生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他往生了以後,他沒有經過閻羅王,有些人經過閻羅王,那就是循業發現。
邪見的當來果報:一、勘問,有閻羅王在言詞上初步的審問,叫勘問;然後這個罪人又不認罪,邪見的人就是喜歡狡辯,編造很多的言詞。他就進一步就「權詐考訊」,不認罪,閻羅王就有很多權巧方法,比方用打的,用刑具的逼迫來詢問。這個罪人又不認罪,怎麼辦呢?推鞠察訪,「鞠」就是很深入的去審問,或者從旁邊加以察訪,旁敲側擊來察訪;或者「披究照明」,「披究」就是用善惡童子他所記錄的這些文簿來批究你前生的業力,乃至來照明你過去在造業的時候的種種心態將它照出來。你當初是用什麼心態,做了什麼事情,善惡童子都把它記下來,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記下來,辭辯諸事。善惡童子不但把文字給你看,還用文辭加以解釋,說明時間地點,讓你根本沒辦法抵賴。這是我們在造煩惱的時候,依止五種邪見,他就會經過這個過程。
勸誡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臨毒壑。
十方一切如來以智慧眼,看到惡見,就像深坑一樣,你進去就爬不出來。也就是說,你一但接觸外道的思想,你就很難去改變你的想法,先入為主嘛!菩薩見到這種虛妄不實的遍執,就像墮入深坑,有很多的毒蛇,進去以後是必死無疑。
在佛法的觀念,愚癡不可怕,我們講貪瞋癡,愚癡不可怕,邪見比愚癡還嚴重。愚癡是你什麼都不知道,邪見是你認為你知道,結果知道的是錯誤的。為什麼愚癡還不可怕?愚癡你還可以接觸佛法,他不會排斥佛法。你看有些人他沒有學佛,但是他也沒有學其它的宗教,你跟他講佛法他可以接受,但是邪見他排斥佛法,他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就糟糕!就像一個人墮入到深坑他爬不出來。
所以《菩薩戒》它警告菩薩,剛開始盡量不要看一些外道的典籍,你一定通達實相以後,才能夠撥三分之一的時間,兼看這些道家、外道的思想,可以的!那是你通達實相以後,對佛法的實相理再也不會改變了才可以。
九、枉習
「枉」以不真實的事情來嫁禍對方,他明明沒有做就冤枉他說他有做。
總標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煩惱相貌:枉習的生起,因為有過去的種子跟今生環境的刺激所產生的現行,而產生一種「加」,加諸對方一種不實的罪過,他明明沒這樣做,以一口咬定他這樣做,這就叫「加」。所造之業:發於誣謗,用不實的言詞來譭謗陷害對方,這是「誣謗」。
苦果: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在內心當中有大石山,你進去以後它馬上就合起來,壓迫我們的色身,叫「合山」,山是左右。合石,石頭是上下,有兩個大石頭,罪人在中間,兩個大石頭像磨油一樣,在身上上下的研磨叫「合石」;「碾」用火熱的鐵輪來壓罪人,破碎其身;「磑ˊ」用小石頭來研磨;「耕」用犁耕你的舌頭,像在耕田一樣,在你的舌頭上耕來耕去,來破壞你的舌頭;「磨」用大石頭來研磨。這是我們在譭謗對方的時候,預先在心中出現的過失。
別明
如讒賊人,逼枉良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諸事。
就像一個諂媚的盜賊,來逼迫冤屈良善之人,良善之人他沒有做這樣的錯事,你一口咬定他有做事,這叫「枉」。因為種現兩種的互相排擠作用就有「押」,你未來就會招感莫名其妙就有東西押在你身上;或者「捺」,在你身上左右的揉捺;「槌」上下震動;「按」有一個東西一直押著不放;「蹙漉」我們的身體被綁在一個布袋裡面,然後上面有很多的大石頭押在上面,來壓榨你的血,叫「蹙漉」;「衡度」我們的身體被一個鐵鉤吊掛起來,然後量度他的身體,這都是在地獄裡面的刑具。
勸誡
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佛陀看到怨謗,以怨恨的心來譭謗對方就像豺虎,用欺騙的言詞來傷害對方,就像猛虎傷人一樣。菩薩見到心中有這種想要去譭謗別人的心,就像霹靂,好端端的他也沒做什麼事,莫名其妙被閃電所打到一樣。因為你平常就是無端的加諸過失於人,所以結果就是被閃電霹靂所擊,因果就是這樣。這個「枉」往往出於惱害心、忌妒心才會有這個問題。
十、訟習
「訟」意思就是說,你自己有了過失,結果你用言詞上的爭辯來覆藏你的過失,說我沒有做啊!用狡辯的方式來覆藏你的過失。
總標
十者訟習 交諠,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
十習因這地方所說的因果是指的九情一想,或者純情無想來說。當然如果我們起心動念,也會有這種少分的過失,但是它整個圓滿的結果會出現地獄的果報,是約著九情一想跟純情無想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