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講)
我們這一大科是講到「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也就是正式講到本經的修學方法。
按照佛陀講經的慣例,在講正修之前都是先講道前基礎。本經的道前基礎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我們要審觀因地的發心。就是我們在剛開始修學佛法之前,我們要知道我們因地是依止什麼來安住的。或者說,我們要了解到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那麼,為什麼要去審察因地發心呢?
佛陀說,我們因地發心跟我們最後的果地覺是有一種相應的關係。這當中,本經把因地發心分成兩大類:第一個是生滅心,第二個是不生滅心。那麼什麼是生滅心呢?簡單地講就是依止五陰的果報之法而發心的。比方說,你為了要成就莊嚴的色身、為了成就美好的感受,乃至於美好的想像等等而發心。凡是依止五陰的果報之法而發心的,這種生滅心是不能成就不生滅的果報的。所以,它這個地方就是要離開五陰的果報,而安住在一種不生不滅的本性。比方說,我們剛開始在發心的時候,我們會發願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會依止眾生而發心,依止佛道而發心。但是要以本經的思想來檢驗的話,其實這個都是依止事相的,因為你看到眾生的五陰身心很苦而發心,看到佛道的五陰身心很安樂而發心,這都是一種對立的思考,是生滅心的。所以我們最終一定要提升到: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法門誓願學,自性佛道誓願成。就是說,眾生是我們一念心性所顯現的眾生,佛道也是我們一念心性所顯現的佛道。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所謂的稱性起修,你必須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發動你的菩薩道。印光大師常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整個修學的目的,只是在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依止一念心性而起修。所以,我們在做三皈依的第一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那麼什麼叫發無上心呢?就是發起你一念心性這個不生不滅的心,這個就是無上心。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一定要依止理性而發心,不能依止事相,因為事相是一個生滅法。不管是眾生,不管是佛道,都是事相。所以,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因地的發心一定是要先確認的。
第二個道前基礎,就是講到我們應該審詳煩惱的根本。當我們的心開始要趨向佛道、趨向涅槃的時候,第一個很現實的就是對治煩惱。斷惡修善,一定是先斷惡,才能夠修善。這個地方,佛陀一再地提醒我們說,你要知道煩惱的根本在哪裡。這個「根本」的意思就是,煩惱平常是在哪裡活動的?它的處所在哪裡?
按本經的說法,六根是對治煩惱最好的方法,這個角度最佳。你從六根切入對煩惱是最好對治的。為什麼呢?因為六根剛好夾在六塵跟六識的中間,它對外攀緣六塵,對內牽動六識,所以我們講「六為賊媒,自劫家寶」。你說你直接從六識對治煩惱,很難!因為煩惱一旦變成六識,它的變化就很大。只要這個煩惱到了心識,到了了別功能的時候,你很難對治它。所以佛陀告訴我們捨識用根,就是你對治煩惱要搶第一時間,它還在六根的時候,它還在明瞭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我們治病的道理也是一樣,小病的時候你就要治。煩惱在六根開始醞釀的時候,這個就是你對治的處所。這是本經一個很重要的思考。
唯識學的對治,都是到了第六意識的活動以後才對治的。《楞嚴經》是認為這樣都太慢了,這樣對治煩惱太慢了。在整個發業、潤生煩惱當中,是「誰作誰受」?是誰來造作這些罪業,又是誰來領納這些果報?佛陀的意思就是六根,因為它的位置特別的殊勝。我們對治煩惱搶第一時間,在六根的地方你就要小心,六根門頭。因為它是通內通外,通於外面的六塵,也通於裡面的六識,所以這個六根等於是我們對治煩惱的最好處所。
所以,兩個道前基礎,一個是理,一個事。理性是講到安住的問題、發心的問題;事相就講到對治的問題、處所的問題。這個是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之前兩個要注意的:第一個是安住的問題,第二個是對治的問題。
巳二、別示 分六:午一、明眼根相;午二、明耳根相;午三、明鼻根相;午四、明舌根相;午五、明身根相;午六、明意根相
前面把對治煩惱的處所,所謂的六根門頭,已經確認,那麼佛陀就必須要引導我們對六根有所認識。佛陀講經是由粗而細,先確定六根是我們的一個對治的地方。那麼六根到底是什麼相貌呢?佛陀這以下就詳細地說明,帶
我們進入到六根的世界。
這當中有六段:一,明眼根相;二,明耳根相;三,明鼻根相;四,明舌根相;五,明身根相;六,明意根相。
其實,當我們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開始修空假中三觀,這三觀所照了的所緣境,其實就在六根照了。那麼,我們對六根的相貌應該有所了解。
看午一的「明眼根相」,明眼根的功德相,說明眼根產生的功能相狀。
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在六根當中,首先我們講到眼根。眼根有明瞭色塵的作用,也能夠帶動眼識的分別。身為眼根,到底它有什麼功能呢?「如眼觀見,後暗前明。」 如同眼根,它的功能是觀見一切的萬法。那麼它在觀見萬法的過程當中是什麼情況呢?是「後暗前明」,就是它後方是看不到的,這個「暗」就是看不見,前方是看得見的。它只能夠往前看,不能往後看。這是一個簡略的說明。
那麼到底眼根在觀見萬物的時候是什麼情況?這以下詳細地說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假設這個物質,這個萬物是在眼根的前面,那麼眼根是可以完全看得清楚的;如果這個物質是在眼根的後方,那麼就變成全暗了,完全看不到。前後的情況是,一個是全明,一個全暗。如果這個物質是放在左右呢?是「左右旁觀三分之二」。佛陀意思就是,我們眼睛在看左邊是以中線為準,往左邊是一百二十度,往右邊也能夠看一百二十度,加起來變成二百四十度。所以,我們整個圓周的三百六十度,眼睛看得到的範圍是二百四十度,總而言之,是統攝了整個圓周的三分之二的功德。
所以作一個總結,「統論所作」,我們作一個攏總的說明。眼根見物,功德是不完全的,因為它「三分言功,一分無德」,它只有三分之二的功德。所以眼根在見物的功德,在一千二百功德當中,是只佔了八百功德,佔了三分之二。
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說明。我們剛剛講到六根是對治的地方,但是佛陀的意思就是還要再揀別,因為六根太廣了。你不能說,欸,我現在是注意觀照眼根,明天觀照耳根。不可以這樣子,一定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好像說我們在挖井。你不能夠說,我今天在東邊挖一個井,明天在西邊挖一個井,後天再在南邊挖一個井,那麼你一輩子都挖不到水。你應該集中所有的精神體力在一個地方去挖,才能夠很快地挖到水。
那也就是說,在六根當中你要確定,到底你的空假中三觀的智慧是要去觀察哪一根,而這一根要具足圓滿的功德,所謂的具足「圓通常」。身為一個《楞嚴經》的所觀境,這個六根的所觀境,它的空間必須要圓通的,圓滿週遍的,不能有所欠缺;在時間上要「常」,它要恆常相續,不能有間斷。
看這個意思,眼根是不具足這種圓通常的效果。所以眼根在本經當中是不列為所觀境,把眼根給放棄掉。我們的煩惱是在六根活動,但是你只要把一根的煩惱消滅了(它這煩惱是相通的,你把耳根的煩惱消滅了),其他根的煩惱也就消滅了,所以你只要對治一根的煩惱就好。
午二,明耳根的功能相狀。
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我們看耳根的功能適不適合當所觀境。
「如耳周聽」,耳根的功能是週遍圓滿的。這怎麼知道呢?這以下提出三點: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剛好配「圓、通、常」。
耳根在聽聞的過程當中是圓的,因為它對整個十方而來的聲音,都能夠同時地聽聞而沒有遺漏。你看,從東邊來的音聲,從西邊來的音聲,我們任何方向來的音聲都能夠同時聽聞,沒有任何遺漏。所以,耳根在聽的過程當中具足「圓」的功能。
「動若邇遙」,這是講「通」,遠近皆聞。前面是講方向,這個地方講距離。說我們聽的功能,這個聲音雖然有遠近的差別,有的比較近,有的比較遠,但是耳根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不管近,不管遠,都能無障礙,所以叫作通。
「靜無邊際」,前面兩個是約著動態的聲音來說的,這裡是約著靜態的無聲。比方說,在靜態無聲當中,我們可以聽到無邊無際的寂靜的聲音,而且是相續的、沒有間斷的。這個地方講「常」,能夠恆常相續,一切時有。
所以我們總結,「當知耳根圓滿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在整個六根當中,最殊勝的有兩個,一個是耳根,一個是意根。這兩個怎麼差別,我們再說明。
從耳根的角度,第一個,它空間上是沒有障礙,圓通。不管東西南北,不管遠近,它都能夠清楚的聽了。第二個,它時間能夠恆常相續。耳根的功能,它不間斷,它不休息的。所以你看印光大師《文鈔》,他說,我們為什麼要用耳朵來聽佛號聲?我們為什麼不用眼睛來看佛像?因為,你眼睛看佛像你是沒辦法相續,你看一個小時就很累很累,這個眼根的功能不是一個很好的功能。但是耳根它這功能特別強,它不用休息。你看我們身體,身根動一兩個小時就很累了,耳朵你從白天聽到晚上,印光大師說,不但攝心,又特別養神。你耳根用了十幾個小時你不會累,它這個根很奇怪,它不疲憊。所以,身為一個耳根,作為所觀境,你不斷去觀它的時候,它能夠產生相續。相續的意思就是容易成就三昧,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它有這種「常」的功能。
所以看得出來,在六根當中,耳根——當然這個是約著娑婆世界,其他世界我們就不談了。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的確是很好用的。要返妄歸真,這個耳根它是具足圓通常。
「午二」是說明,耳根的功德相是圓滿的。
看第三,明鼻根的功德相狀。
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那麼這個鼻根的功能是什麼呢?是嗅聞。它能夠嗅聞種種的香臭的香塵。它在嗅聞過程當中,是通於出息跟入息的,所以它是「有出有入」,出者取香,入者聞香。當它出的時候,是去取這個香的所緣境;當它吸進來的時候,就開始聞香。但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而闕中交」。這個「中交」 就是說,在出息跟入息中間有一個暫停的時間,而在暫停當中它就不能產生嗅聞的功能,這功能要暫停一下。所以我們考驗鼻根的功能,是「三分闕一」,只有得到三分之二。因為它在進出的時候,是有中間的地方休息,所以只有三分之二,八百功德。所以,身為鼻根,它的功能不能相續,因此三昧難成。你如果說以鼻根來當所觀境,一天到晚在那邊等煩惱,等了半天你很難成就,因為你這個所觀境找錯了。後面會說,你找錯了所觀境,是日劫相倍。同樣的用功,你那個煩惱對治的處所錯誤,你修一劫的時間,人家修一天,跟你功德一樣。所以,選擇一個圓通的本根是相當重要。
第四,明舌根相,舌根的功能相。
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舌根的功能,這個地方講到「宣揚」,它能夠做種種的宣說跟揚化。它宣說什麼事情呢?「盡諸世間出世間智。」它能夠窮盡地表達一切世間的智慧,所謂世俗諦的智慧,講到一切的善惡的因果的道理,以及整個出世間的智慧,就講到勝義諦,講到不生不滅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在宣揚的過程當中,「言有方分,理無窮盡」。雖然在言詞的表達上是有時間限制的,比方說我們一堂課是四十五分鐘乃至於九十分鐘,時間到了就要下課,但是它所詮釋的道理卻是無窮無盡的。我們順著這個道理去思惟,就能夠得到無窮無盡的道在心中生起。所以這個舌根的宣揚是具足一千二百功德。
那麼這段經文它的意思,表面上好像,哦,那這樣子舌根的功德是很不錯,一千二百功德!但是你看蕅益大師的註解,你就知道這個地方有差別。他說舌根的功能其實是有兩種:一者知味,二者宣揚。我們一般也不可能經常宣揚。他說知味是粗劣的,宣揚是殊勝的。這個地方,但舉宣揚,而沒有列出知味,所以這個地方只是就著宣揚這一部分。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舌根是用來辨別滋味,所以它的功能變得比較粗劣。
午五、明身根相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身根就是我們這個身體。身根有什麼功能呢?它「覺觸」,它能夠覺知一切的冷熱澀滑的觸塵。在整個覺知的功能當中,它是「識於違順」,能夠在當中了知是如意跟不如意的境界。這個「違」就是不如意,「順」就是如意。比方說在夏天,我們如果身體接觸太陽,就知道這是一個違背的、不如意的境;但是我們要在冬天遇到太陽,就覺得太陽是如意的,是一個順的境。所以這個身根,它就是能夠產生違順的判斷。
「合時能覺,離中不知。」它在整個覺知的功能當中,當這個觸塵跟身根要相合的時候,它就能夠產生覺知違順的功能。但「離中不知」,如果這個觸塵跟身根是相分離的時候,這個身根就不能產生覺知了。它一定要合在一起,所以它的功能是「離一合雙」。
這個我們講一下,什麼叫「離一合雙」?「離一」就是當外境跟身體分開的時候,這個叫作「離」。這種「離」是「一種」情況,這種功能就不能顯現。當外境跟身根相離的時候,這樣的「一種」情況,它的覺知功能就喪失掉,沒辦法判斷。「合雙」,是外境跟身根相合的時候,它能夠產生「兩種」判斷,它能夠判斷它是順的境或者是違的境。所以,合起來的時候它能夠判斷順違兩種差別的境界。
所以在整個身根功能當中,它是「三分缺一」,因為它離的時候不知,但是合起來的時候知道兩個,知道順、知道違,所以它具足三分之二的「八百功德」。也就是說,身根功能也不具足,也不能當作空假中三觀的所緣境。
午六、明意根相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麼功德呢?默容。因為內心是不能講話的,它能夠默默地去容納一切善惡的諸法。比方說,我們看到一個人或一件事,我們嘴巴並沒有說話,但是心中對這一切法卻能夠產生了了的分明,這個就是一種「默容」,它能夠默默地去容納、去了知一切善惡諸法。
那麼它了知的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呢?這當中包括了「十方」(這個是講空間)、「三世」(這個講過去、現在、未來,講時間),「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它能夠了知世間的這些雜染諸法,也能夠了解世間的清淨諸法。這個是約法來說。前面是約空間、約時間,這個約法。「唯聖與凡」,這個約人。我們也可以去了解聖人種種的功德相,也可以了解到凡夫種種的果報之法。總而言之,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依正二報,都能夠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窮盡一切的諸法,沒有欠缺。所以我們意根是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其實,這個地方的意根主要還是講第六意識。我們撇開本經的內涵不談,佛陀在幾乎所有的大乘經典讚歎的就是第六意根,就是這個第六意識。你看印光大師說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所有一切法是從它發動出來,所有一切法還是回歸到這一念心。
天台宗在修止觀的時候,它的所觀境,它的空假中三觀,其實主要是觀現前一念心性,就是這個第六意識。它的理由是什麼呢?它認為觀第六意識有很多好處,因為它能夠通前通後、通上通下。我們解釋一下。
天台宗認為法有上下的差別。你看佛法界很殊勝,佛的功德法界很高;六凡法界是很廣大,你看各有各的因緣,有些人造什麼業,到什麼果報去了。佛法界很高,眾生法界很廣,那你怎麼辦呢?
天台宗說,在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當中,有一個貫穿佛法界跟眾生法界的,就是心法,因為它通於佛,通於法,通於眾生。你一念迷它就是眾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間上你觀一念心,你就知道你是跟什麼法界相應,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是講時間。你看我們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那你怎麼知道前生的你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前生的你就是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們講所有走過的路都留下痕跡。我們這一念心是怎麼來的?從唯識的角度就是熏習、累積,就是過去、過去、過去……有很多很多的過去就累積成現在。諸法因緣生,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過去經歷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積起來,就是你這一念心。你說,欸,我為什麼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過。所以,內心的功能都是由你過去的造作累積下來的。所以你要了解你過去,欲知前世因,你觀察你這一念心,哦,我前生哪一方面的業造的特別多,你大概清楚了。所以,了解前生,你看你的心,因為你這一念心經歷過前生,它去過前生嘛。我們從前生跑到今生的時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識是通過來的,心識是沒有所謂死亡,它能夠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說,你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你的過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來。所以它通左通右。
觀這一念心,可以知道過去、現在、未來,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眾生法界,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現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它說,這麼多法,你一輩子學不完。佛法界太高,眾生法界太廣;過去不可知,未來還沒有出現,但是你掌握你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那這樣子講的話,為什麼本經不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呢?這個地方就值得我們去探討。我們說明一下。其實從娑婆世界的眾生來說,六根當中耳根跟意根兩根都特別好,但這兩個有所不同。你看要講《楞嚴經》,它是以耳根為入門;《法華經》就不同了,《法華經》的稱性起修,它是以第六意識,它不講耳根了。也就是說,因為《楞嚴經》的重點在於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我們後面二十五圓通會說),它的重點在於從假入空,返妄歸真。當我們的心從生滅的心到不生滅的心,這個過程,從耳根這個門是最容易進去;但是當我們的心要出來的時候,要稱性起修、廣學方便的時候,那你要從意根出來。從耳根進去,從意根出來。你看天台宗它講到成佛的方便,它是從第六意識出動。
所以,我們這一念心性跟外在的宇宙萬法是兩個門,是從耳根入門,從意根出門。你看,你要能夠行菩薩道,你很難從耳根行菩薩道,但是你要專注,耳根特別容易專注。你看我只要聽一個聲音,所有的東西我都不會在意,都不會在乎了。你聽一個法師說法,你眼睛大概就不會看東西了,第六意識也不會想東西,就是那個耳根它容易攝心。你聽到一個音樂,聽到一個聲音,你就很容易被它吸引,然後其他根的功能就自然慢慢凋零。這個耳根的功能就這樣子,它很容易把心攝住。所以從破妄顯真的角度,耳根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從積功累德的角度,第六意根扮演殊勝的角色。這就是為什麼在《楞嚴經》取耳根為圓通的本根,但到法華會上它是以一念心性為所觀境,因為《楞嚴經》偏重在從假入空,《法華經》偏重在從空出假,它們兩個目標不一樣。這一點大家要好好地去體會。
總而言之,佛陀講出了六根的差別功德,他是有用意的。他的正式用意,在下一段佛陀會講出來。
丑二、正勸詳擇降伏合知解喻 分二:寅一、勸簡略明;寅二、因疑廣示
佛陀講這個六根的功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以下正式地勸勉我們,有志於修學首楞嚴王三昧之前,你要詳細地去揀擇圓通本根,來降伏我們的煩惱根本,來合所謂的知解的譬喻。
前面佛陀說,六根門頭當中打的結,你要解開之前,要知道怎麼解開,從哪裡地方解開是最快。比如說這個繩子打了六個結,它這個結很奇怪,你打開一個結,其他五個結都打開了。那問題是先從哪裡下手呢?這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要找到一個圓通本根。這個地方分兩段:第一個,勸簡略明;第二個,因疑廣示。
寅一、勸簡略明
先作一個簡略的說明,來勸勉我們要揀別六根的差別功德,你應該揀別一下。不是說隨便選擇,要智慧揀別。
我們看,這當中有三小段。
看第一段「校量功德」。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
這以下正式地校量六根的功德。佛陀先講出修學的目標,說,從本經的角度,我們現今希望要逆轉生死的欲流。
因為六根向外攀緣是我們習慣性的動作,我們去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造了很多的貪瞋癡的慾望,這個叫作順流,就是隨順我們心情。現在要逆轉,逆轉就等於是「返窮流根」。「返」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窮」就是來窮盡流根(流根就是一切煩惱的根源),而到達內心真如的不生不滅的理地。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選擇六根,它的先決條件是在逆生死流而到不生滅地,是以這個角度來選擇。不是要你從空出假、廣度眾生、積集資糧,不是這個角度,是返妄歸真的角度。先按定這個目標。所以我們應當要去考驗,在此等六受用根……這個六根為什麼叫六受用根?因為六根有受用六塵的作用。那麼到底這當中怎麼判斷六根?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是合離,第二個是深淺,第三個是圓通不圓通。
這個「合離」就是說,六根在了別六塵的過程當中,是有合中知跟離中知的差別。合,就是外境跟六根要相合才能夠產生了別。比方說鼻根,比方說舌根,比方說身根,鼻舌身三根是要「合中知」。外境要跟身根相合才能夠產生了知,所以這個障緣比較多,因緣比較難具足。鼻、舌、身三根要捨棄,因為它是「合」,所以難修,因為因緣具足的時間少。「離中知」是眼根、耳根跟意根,眼、耳、意三根是「離中知」,它因緣具足的時間多,所以容易修學。首先就去除了鼻、舌、身三根,先把這三根去掉,再慢慢揀別進去。
第二個,深淺的問題。在眼根、耳根跟意根當中,這個「深」就是深隱難修,它很難了解,你很難掌控。比方說意根,你看第六意識變化很厲害,你昨天明明是這樣想,今天又改變,變來變去的。從返妄歸真、逆生死流的角度,你很難掌控它,所以這個就很難修了,因為它變化性太強。反過來,眼根跟耳根沒什麼變化,它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淺顯易修,它比較淺,變化性比較沒那麼多,容易掌控。所以,在深淺這兩個角度來判定,又揀別了意根,因為它深隱難修。把意根減掉,就剩下眼根跟耳根。
眼耳二根最後又選擇,「誰為圓通,誰不圓滿」。在眼根跟耳根當中,哪一根的功能是圓通常的,哪一根是不圓通常?我們知道,眼根,第一個,你後面看不到,所以空間上有障礙。你看到前面,看到左右兩邊,看不到後面。第二個,眼根你也不能常常用它,你常常用它,眼睛會疲憊,它會休息,會中斷。但是耳根就沒有這個問題。耳根三百六十度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你白天用它來聽佛號,晚上用它來聽佛號,完全沒有障礙,它不會疲憊。所以,從圓通跟不圓通的角度,在逆生死流的角度,耳根就變成了一個最好的。它是經過合離、經過淺深、經過圓通跟不圓通三個角度來判定,耳根最殊勝。
那麼,假若我們在這個六根的合離、淺深、圓通跟不圓通的角度來判定,而選擇圓通的本根,依止圓通本根當作我們的所觀境來生起空假中三觀,來逆轉無始的這個所謂的「織妄業流」(這個「織」就是,所有的煩惱都是由妄心跟妄境所編織而成,是色心二法的和合),如果能夠遵循圓通本根來起修,跟遵循不圓通的根來起修,是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功德,超過人家修一劫。事相上還是有差別。
我們再看下一段「揀擇圓通」。
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
前面是把選擇六根的判定方法——合離、淺深、圓通不圓通標出來,這以下佛陀正式要我們去選擇。說我已經完備地顯示這個六根湛然的理性,六根之性都是圓滿的。講到理性都是圓滿,但是講到事相,它的「本所功德」,那就有差別了。那個差別的相貌數量,正如前段的經文所宣說的。修首楞嚴王三昧我們應該好好地、詳細地揀擇這個「可入者」,就是修行的一個下手處所。你選擇了下手處所,我再告訴你要怎麼去修。就是你要跟這個賊打仗,到底我們是在哪裡打仗,先把處所找好再來準備工具。因為你這個處所選擇的對不對很關鍵。你選擇對了,你很輕鬆,又很愉快,效果又很好;你處所選錯了,你修了半天卻很難進步。所以這個地方佛陀說,先把處所找出來,我再告訴你怎麼修行。
我們看最後一段「入一解六」。
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
這個地方就解釋說,如果就著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的時候,十方如來在因地起修都是成就初地以上的自在的智慧,也就是證得了我空法空的真如,至少是圓教初住以上,所以他法法圓融。在十八界當中也不一定要六根,他選擇六塵也可以,選擇六識也可以。在十八界當中每一個法都可以當作下手處,就能夠成就圓滿無上菩提。這當中沒有所謂的優劣的差別,因為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證得了法空的一部分的功德。
但是阿難尊者跟我們凡夫,和十方如來不同。我們生死凡夫還沒有入了圓教初住以上,我們根機是下劣的,我們法執猶在,未能成就圓滿自在的二空的智慧。所以我們就必須要去了解,佛陀也必須要去宣揚六根的差別,使令我們在六根當中去選擇圓通本根,去一門深入。只要在一根當中迴光返照、破除虛妄,那麼其他的六根都能夠圓滿清淨。六根是有相通性的,你一根把煩惱破壞了,其他五根的煩惱都破壞。這個觀念,我們下一堂課再作一個補充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