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十八頁,辛二,結屬真因。
經文講到,說是「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在本經當中,佛陀很強調一個觀念:你的心態決定你的狀態。當然,我們強調修行的法門很重要。你要拜佛,你是持什麼咒:你持大悲咒,你持往生咒……法門當然有各式各樣的功德,但是諸位不要忘掉了,法門是由心來推動的。沒有那一念心,這個法門產生不了滅惡生善的效果。你看你把大悲咒放在錄音帶,你放一輩子,錄音帶也不能滅惡生善,因為它沒有一個心。所以,你是用什麼心態來修學,就決定你的狀態。
我們剛開始的時候,為什麼要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找到不生滅心?佛陀講了三卷的經文,花了三卷的篇幅來找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因為它牽涉到你未來的結果。我們一定是依止不生滅心,才能夠成就不生滅之果。因為你用不同的心態來修學,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比方說,孔夫子有一個很心愛的弟子顏淵。顏淵有一天要坐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顏淵上船以後,哎呀,不得了,風浪很大。這個划船的舵手是高手,不管風浪多大,他都能夠把這個船跟風浪打成一片,可以說駕船的技術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到了對岸以後,顏淵非常讚歎,說:你這個船駕到這種程度,你的身體跟船幾乎是合成一體。你這個技術,如果我來跟你學習的話,學得會嗎?這個駕船人就問顏淵一個問題說,你會游泳嗎?如果你會游泳的話,你會學得比較快。後來駕船的人又問第二個問題說,你會潛水嗎?你要會潛水,那你學得更快,學得時間更短。說完以後,這個駕船人頭也不回就走了。
顏淵覺得很奇怪:我跟你學駕船,你問我會不會游泳、會不會潛水,這有什麼關係呢?他心裡很多疑惑,回去就請教他的老師。他問孔夫子說,我今天想要跟一個駕船的人學駕船,他問我兩個問題,問我會不會游泳、會不會潛水。這是什麼道理呢?孔夫子說,善游者能忘水也。說,你要會游泳,你就能夠把這個水忘掉,你對他就無所罣礙,你才能夠把船駕好。這個船是依止在水當中的,它不能離開水的。
也就是說,這個船,假設是我們一個個體生命,一個五陰身心,這個大海就是真如本性嘛。你說我們身心世界有很多痛苦,你要處理這個痛苦。我講實在話,你沒有找到大海,你這個身心世界痛苦很難處理,你沒有找到根本嘛!所以你看本經這個思想,它的好就好在哪裡呢?找到你生命的根本,那枝末的東西就很好處理了。
所以這個地方講說:「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一個人能夠知道你的心性,你的本來面目是不生不滅,你怎麼會怕死呢?死亡是一個生滅的、因緣的變化而已,而你的心從來也沒有生,也從來沒有死。這就是一個觀念的轉變。觀念轉變,你的心態轉變,你整個生命也就跟著轉變。心態就決定你的狀態,你能夠無所畏懼。
所以我經常勸那些修淨土宗的人:你要學一學《楞嚴經》的思想,怎麼去正念真如;你才能夠慢慢達到,臨終的時候內心能夠無所畏懼、無所顛倒。這個時候就像懺公師父說的:我們要恢復到本來無一物,然後再把佛號提起來。那就非常好了,禪淨雙修。
己二、敘儀
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讚佛:
法會大眾到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完全大開圓解了。大家為了感恩,拜佛,而且身體合掌。內心可以說非常的感動,非常的感激,未曾有這樣的經驗。這個時候,在佛陀面前就說偈頌來讚歎佛陀。
戊二、當機偈讚 分二:己一、讚歎述益;己二、誓願請加
我們看經文。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這一段是「當機偈讚」。這「當機」,就是阿難尊者。他代表大眾,用偈頌來讚歎佛陀跟這一部首楞嚴的法門。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讚歎述益;第二個,誓願請加。一方面讚歎敘述自己的利益,一方面發起誓願請佛加被。
己一、讚歎述益 分二:庚一、讚圓常人法;庚二、述所證淺深
「讚歎述益」當中又分成兩段:第一個,讚圓常人法;第二個,述所證淺深。首先讚歎圓滿常住的人跟圓滿常住之法。
庚一、讚圓常人法
這一段經文當中有兩段,第一個先讚歎人。
「妙湛總持不動尊」,這個是讚歎說法之人,就是佛陀。身為一個佛陀,當然,他所有的功德都是從他一念心性所流露,所以我們不讚嘆他各別的功德,而是讚歎他整體的功德,就是他一念的心性。他完全徹悟了現前一念心性。
一念心性,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三段:
第一個是「妙湛」。這個地方是指一念心性的不變之體,所謂的「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前面經文說的「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死生,了無所得」。就是那個不變的體性,那個「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體性,這個是值得讚歎。
第二個是「總持」。這個地方是讚歎一念心性的隨緣的作用。我們前面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當然,這個地方,佛陀他這個總持不是循業發現,應該是隨順他的願力普門示現。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說法,令其解脫。他能夠總持一切的法門來作種種的示現。這個地方是讚歎一念心性的隨緣的妙用。
第三個是「不動」。這個「不動」是把前面的不變之體跟隨緣之用作一個整合,體用不二。
身為一個佛陀,他一方面證得不變之體,一方面證得隨緣之用。他可以說是九法界眾生之所共同尊敬,值得尊敬讚歎,所以叫作「尊」。
這一段是讚歎說法的人,完全徹證清淨的本性。
第二個,我們看讚歎法:「首楞嚴王世希有。」
當我們要悟入這一念心性的時候,必須有一些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本經所說的所謂的首楞嚴王三昧。這個三昧,天台宗的解釋就是空假中三觀。我們現在是一個生滅的身心世界,怎麼辦呢?
首先修空觀,觀察你的身心世界是從什麼地方來。它不自生。你說父母把你生出來。不對。父母沒辦法把你生出來。父母能夠把你生出來,你應該跟父母完全一樣。他把你生出來,你的思想應該跟他完全一樣。事實上不然。你是假借父母的因緣出現而已。我們從什麼地方來,我們找不到一個來處。所以,從空觀當中破除我們對相的執取,破除妄相。
那麼假觀呢?我們開始去觀察這個身心世界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怎麼去斷惡修善、趨吉避凶。
第三個,中觀,就是空有無二的道理。
你能夠把空假中三觀好好地配合,你就能夠進入首楞嚴王三昧,就能夠從生滅的因緣回歸到不生滅的本性。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你看後面,到了後面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觀,從假入空觀。也就是說,其實《楞嚴經》的思想是偏重在攝用歸體,怎麼從一個有漏的五陰身心回到我們的真如本性。《楞嚴經》是講這個觀念。《法華經》是依體起用,當你找到真如本性以後,怎麼用你的真如本性來創造更大的功德,跟三寶結緣,積功累德。所以《法華經》是依體起用。這兩個思考不一樣。《楞嚴經》偏重在破妄,攝用歸體;《法華經》偏重在顯真,顯你自性的功能。所以這兩個——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是相互作用的。
身為一個首楞嚴王三昧,它能夠破除我們的妄想執取,這件事情是非常希有難得。因為它徹底地破壞,不像我們在過去修無常觀、無我觀只是個體的破壞,這個是整體的破壞。所以,從首楞嚴王三昧當中我們能夠稱性起修。
蕅益大師說,其實我們也可以從性修二德來發明這個偈頌。說是「妙湛總持不動尊」,這個是眾生本具的性德,而首楞嚴王三昧是修德。我們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生起修德,最後再開顯我們的性德,說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樣子解釋也可以,性修不二。或者是「讚美人法」也可以。
庚二、述所證淺深
阿難尊者敘述自己在聽了三卷的經文以後,所證悟的功德淺深。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祇獲法身。
阿難尊者聽了《楞嚴經》以後,有什麼樣的受益呢?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他知道這一念心性是本來不生、本來不滅,消除了無量劫的顛倒妄想。
我們前面一再強調,我們的顛倒妄想是從五陰身心生起的。你要沒有身體你怎麼打妄想?你一定有一個身體、有一個思想,你才能打妄想。佛陀在講本經的時候,把我們的身心世界這種虛妄相完全破壞了。他一再告訴我們,這個身心世界是來無所從、去無所止,沒有真實體性,只是一個剎那剎那生滅的影像而已。我們所有的妄想都是以身心世界為住,所謂的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所以,當我們身心世界這個水泡的妄相被破壞以後,附在這個身心世界的妄想也跟著破壞。
第二,「不歷僧祇獲法身」。破妄以後,我們並沒有偏空,還能夠不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證悟清淨的法身。
這個清淨的法身,就是我們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現前一念心性。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這一段的「獲法身」是一個解悟,不是證悟。按照蕅祖的判教,阿難尊者在這個時候是圓教的初信,斷除三界的見惑,大開圓解。也就是說,他這個時候真實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我們過去的思考都是繞著我們這個生滅的身心世界,我怎麼樣、你怎麼樣。真正悟入真如本性的人,他看事情不是這樣子。他從一念心性出發,他看到人生就像一個水泡,起起落落,如此而已。所以他這個時候不再隨妄相而轉,這個時候他知道自己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個時候他的心已經觀察到真如本性的存在。雖然他還沒有回家,就像古德說,他看到家在那個地方,雖然還沒有回家,但是他已經知道、相信家在那裡。因為他這個時候還有無始的習氣,六根中有很多習氣。但是他見惑已斷,他知見已經建立起來,信心已經建立起來,大乘信心建立起來。但是還有很多的煩惱習氣要對治,所以他後面還要發願,還要產生很多的修學。
到這個地方,是阿難尊者一方面讚歎佛陀、讚歎法,一方面把自己聽完三卷經文以後所得到的利益表達出來,說是「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己二、誓願請加 分三:庚一、發大願;庚二、請佛加;庚三、喻不退
從生滅的因緣回到清淨本性以後,他開始發願,請佛加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這一段有三小段:第一個是發大願,第二個請佛加,第三個喻不退。
庚一、發大願
先看他所發的誓願。
阿難尊者所發的誓願,蕅益大師把它分兩段:第一段是講到四弘誓願;第二段是講到增上的誓願,更加殊勝、更加強烈的誓願。四弘誓願我們叫作總願,每一人都要發的。增上的誓願就不是每一個人都發得起來,是各別的誓願。
我們先看總願:「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願今得果成寶王」,這指的是依止道滅二諦所發的上求佛道的願。我希望能夠成就無上的寶王,無上的寶王當然是佛陀。「還度如是恆沙眾」,是依止苦集二諦所發的,下化眾生。前面是跟智慧相應,這個跟大悲相應。我希望能夠回入眾生的世界來度化苦惱的眾生。所以這個等於是上求下化。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那麼你為什麼發這個願呢?解釋這個道理。因為我必須把我這個深心……這個深心,蕅益大師說,悲智相應,名為深心。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甚深廣大,超越時空,無有窮盡,所以叫深心。我願意把我這一念上求下化的深心,獻給十方塵剎的苦惱眾生,這樣子才能夠報答佛陀對我的開導之恩。這個是說明他發願的理由。
這一段等於是一般的菩薩所發的願,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第二個願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願。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蕅益大師的意思,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薩都發得起來。我們先解釋這個經文,再說明它的殊勝。
說是希望無上的世尊您能夠給我證明。這個證明,古德解釋就是一種加持,希望佛陀再給我加持。我雖然已經開悟了,但是我還有很多很多的煩惱沒有斷,很多很多善法沒有成就,希望佛陀不要放棄我,繼續加持我。
那我希望我未來怎麼做呢?「五濁惡世誓先入。」菩薩所發揮的空間很多。五濁惡世它的特色有兩個:
第一個,法。五濁惡世就是去佛久遠、魔強法弱。在人壽從八萬歲慢慢減到兩萬歲以後,進入五濁惡世。這個時候離佛陀出世的時間相當的遠,魔強法弱。讓我們墮落、誘惑的力量越來越強,會刺激我們起煩惱的力量越來越強,會啟發我們善根的法越來越少。外在的環境已經形成一個魔強法弱的環境。
第二個,從眾生的根機來說,生長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是剛強難化的。這種眾生的個性都很堅強,你很難改變他,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那麼,面對這樣的一個剛強難化的、魔強法弱的時代,阿難尊者說,我願意先到這個地方來度化這樣的苦惱眾生,而且,假如有一個眾生尚未成佛,我絕對不會趨向於偏空的涅槃。只要眾生還沒有成佛,我不會放棄努力的。
蕅益大師說,這樣的誓願,一般人沒有徹證清淨的本性,發不出來。你看一個人,他要對相狀有所執著、心中還是向外攀緣的時候,他看到五濁惡世他是害怕。你看《法華經》,我們以後有因緣研究《法華經》。《法華經》講到,阿羅漢回小向大以後,很多人不敢回到五濁惡世,他寧可到比較好的世界度化比較有善根的眾生。也就是說,你對相狀,外相,沒有徹底地參透,你很難去抗拒眾生的煩惱。
這個地方,為什麼阿難尊者敢發這個誓願呢?他不是一時的衝動,他真正地看到清淨本性「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一定稱性起修,他才敢去發這個誓願;他一定要入到這個真如三昧,從這個無相的智慧發動,他才敢說「五濁惡世誓先入」,才敢講這句話的。
這是依止這種清淨廣大的智慧所發起的兩種誓願:一個是上求下化,一個是到五濁惡世來度化眾生。當然,也包括來這個地方歷練的意思。
庚二、請佛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發下誓願,當然設定了整個目標,但是他還必須要請佛陀不斷地加被。
阿難尊者對佛陀的讚歎,「大雄大力大慈悲」,這個「大力」是讚歎佛陀的般若德。他有這個觀照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破除對妄相的執取,叫大力,破妄的力量。
「大雄」是指法身德。前面是破除妄想,這個地方是開顯法身,說明所證的理體。前面是講能觀的智,這是所證的理。依止能觀的智去照見五陰皆空,來發明法身的理體,叫大雄。
破妄顯真以後,產生大悲的妙用,這個就是解脫德。大力是般若德,大雄是法身德,這個是解脫德,產生「大慈悲」的妙用。
這是以三德來讚歎佛陀,希望佛陀您能夠更進一步地為我開顯二十五圓通。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為二十五圓通求法。前面是建立正見,這以下就開始正式地修止觀。
這「微細惑」,就是指的三界的思惑。前面阿難尊者講到說:「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他的三界的見惑已經破壞了。但是他六根當中積集了無量的習氣,煩惱習氣他必須要慢慢地消除。希望佛陀能夠再講三卷半的圓頓止觀,使令我能夠早日證得無上的妙覺佛果,依止清淨的福德、智慧兩種莊嚴,來坐十方的道場,來開顯大乘法門。
這是他發了願以後,等於是繼續地請法,請佛陀慈悲地繼續講下去。
庚三、喻不退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阿難尊者發了願以後,他用這兩句話來表達他的心態。「舜若多」就是虛空的意思。他的意思就是說,即使虛空是可以消滅……當然,我們知道虛空是不會消滅的。你蓋一個房子,地震,這房子破壞了,但我們沒有說哪一個人把虛空破壞了,不可能。他的意思就是說,即使你可以把虛空破壞,我的這一念心(這個「爍迦羅」就是金剛),我像金剛的心是永遠不會退轉的,遇到任何的人事、任何的時空,我的心是永遠不會退轉。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心不是安住在相。一個人的心安住在外相,那就很危險,因為那個相是變化的。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所以他就不退轉。
這一段,等於是佛陀講完三卷以後,阿難尊者開悟所發出的誓願。當然,他所開悟的,我們講就是「明心見性」。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這個明心見性的重要。
在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君要舉辦一個國家的慶典。他有一個很好的鐘,慶典的時候把這個鐘撞起來,聲音非常嘹亮。但這個鐘少一個架子,所以他就請一個木匠,希望把這個架子做起來,好把這個鐘掛上去。這個木匠經過三七二十一日以後,把這個架子做出來。這個鐘一掛上去啊,哎呀,不得了,天衣無縫。不管是造型,不管是它的比例,那個鐘撞起來那個聲音,實在可以說是非常的圓滿殊勝。
法會結束以後,大家看到這個鐘架做這麼好,就打聽這是誰做的,就找到這個木匠,說,你這個鐘架實在做得太好了,沒話講!你是怎麼做的?
木匠說,我在做之前,我要齋戒沐浴七天,我要息諸緣務。他說,我整天這樣齋戒沐浴,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已經忘了我做這個鐘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做了別人會讚歎、會譭謗、國王會賞我多少錢,這樣的利養的心完全忘掉。三天而忘利。但是我覺得不行,再齋戒,五天而忘身。到第五天的時候,我的身體忘掉了,身體的變化,感到熱、感到冷,這個身體的變化也忘掉了。這個不行,繼續齋戒,七天而忘我。到了七天的時候,我那個自我意識也忘掉了,沒有人我的對立了。
三天而忘利,五天而忘身,七天而忘我。到第七天的時候,我的內心一片平靜,我已經忘了我在為誰做事情,我只知道心中只有一個影像,就是架子。這個時候我很平靜地拿起我的斧頭,跑到山中去,我很自然就看到哪一棵樹適合做這個鐘架,把它砍下來。砍下來以後很自然地就做成這個架子。我所做的事情無非是以天合天,以天然的心去尋求一個天然的價值。
當然,這當中就包括了三個重點:忘利、忘身、忘我。其實,在打佛七的時候你會發覺,我們佛號念得最好的那一支香就是:第一個,我忘掉我為什麼打佛七,忘掉得失利益;第二個,你那個色身,這一塊肉,六七十公斤這個色身也要忘掉;第三,最後,誰在打佛七也忘掉。這個時候你這個的心跟佛才打成一片。就是這樣子。
你說,我們為什麼佛號念不好?心有千千結嘛。我們就是在這個五陰身心裡面到處惹塵埃,把自己的能量都耗損在這個地方。所以,那個木匠的意思就是說,我不是有什麼樣好的技術,我是調整我的心態而已。很多人說,哇!你是跟誰學什麼技術?不是。心態決定你的狀態。就是我在做這個鐘架之前,我善調其心!做了這個工作。
當然,到這個地方為止,佛陀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菩薩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學會比較圓滿,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再往下看。
丙二、廣破餘疑 分二: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丁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這一段是廣泛地破除二乘的無學之人心中的疑惑。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說,其實前面三卷的經文,佛陀對於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道理,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但是二乘之人有一個問題,法執特別重。煩惱障輕,所知障很重。他對於前面佛陀所說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四科,這個相狀是生滅的,而且都是一念心性所顯現的,他產生疑惑。換句話說,我們一念心性即空,它是不變,這一部分阿羅漢他同意,我們這一念心性是空性。即假,它能夠「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它會變現種種的五陰。隨緣這一部分,阿羅漢聽了以後,聽不懂。說我們這一念心性又怎麼能夠創造外境呢?說是外在的世界是內心所創造的,這怎麼可能呢?因為二乘人一路都是把心跟境是切開的,所以它這一段產生很大的疑惑。就是心境之間的互動,內心怎麼創造外境,外境又怎麼回到心性,這個觀念它產生了很大的障礙,所以佛陀必須再繼續說明。分兩段:一,明事理性相本融;二,明迷悟因緣無性。
丁一、明事理性相本融 分三:戊一、疑請;戊二、許宣;戊三、正說
先看第一段,明事理性相本融。這個事相就是我們的五陰身心,生滅變化的;這個理性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那麼心性怎麼能夠創造事相,事相又怎麼回歸到理性,這兩個觀念要怎麼融通呢?佛陀必須再加以說明。這個地方分成三段:第一個,疑請;第二個,許宣;第三個,正說。
戊一、疑請 分二:己一、敘敬;己二、嘆述
我們看,二乘人心中有疑惑來啟請佛陀開示。「疑請」當中又分成兩段:第一個,敘敬;第二個,嘆述。
己一、敘敬
我們看敘述的一個恭敬的儀式。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佛陀講完了四科七大,阿難尊者也開了悟,用偈頌讚嘆佛陀,也發了願。這個時候,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就是滿慈子,在大眾當中站起來。因為他要請法,不能坐著,要從座位站起來。站起來以後,「偏袒右肩」——這是印度表示恭敬的一種儀式,然後右膝著地,雙手合掌,內心恭敬,來白告佛陀。這是說,他本來是坐著,這個時候站起來請法。
己二、嘆述 分二:庚一、嘆教;庚二、述請
我們看己二的「嘆述」,讚歎、敘述佛陀的功德。這個地方有兩段:第一個,嘆教;第二個,述請。
庚一、嘆教
先看讚歎大乘教法的殊勝。
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大威德世尊」是讚歎佛陀自受用的功德。佛陀以真實的我空、法空的智慧來斷除心中的煩惱,所以叫大威德。「善為眾生」,是讚歎佛陀善巧的智慧。他能夠用種種的善巧譬喻來演說妙法,開導眾生。這個是佛陀利他的功德。所以這兩個是包括佛陀自利利他的功德。
身為一個佛陀,他能夠開演如來所證的「第一義諦」。這個第一義諦,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它當體即空,當你入空觀的時候,一念心性就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無相;入假觀的時候,它就變現了五陰身心;然後你再入空觀,又回歸到一念心性。這個可以說是不思議境,不可思議的。一念心性能夠變現萬法,萬法又能夠回歸到一念心性,這個是很難講清楚的。而佛陀竟然能夠用這樣的語言,把一念心性怎麼變現萬法、萬法又怎麼樣回歸到一念心性,「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這個真妄不二的道理講這麼詳細,實在是大威德,實在是善巧方便。所以說先讚歎佛陀一番。
庚二、述請 分三:辛一、總述疑情;辛二、別述二難;辛三、請佛開示
我們再看「述請」,正式地敘述他心中的疑情。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總述疑情;第二個,別述二難;第三個,請佛開示。
辛一、總述疑情
先攏總地敘述他心中的疑情。看經文。
一、敘昔未聞
世尊常推,說法人中,我為第一,今聞如來微妙法音,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這個地方,他自己敘述他個人的因緣。說我富樓那,身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過去的場合當中,佛陀經常地公開讚歎,說我身心世界的功德就是善為說法,我能夠成就四無礙的辯才。佛陀在過去當中,不但讚歎我在釋迦牟尼佛法當中說法第一,乃至於過去七佛當中,乃至於未來賢劫諸佛當中,我都是說法第一的。
二、求今斷惑
身為一個說法第一的阿羅漢,現在聽到佛陀這個楞嚴法會,我現在的情況,我也說一下。這個地方,「說法第一」是講他過去的狀態,這以下講他現在的狀態。說我身為說法第一的阿羅漢,我聽了前面的三卷經文,我把我的想法表達一下。
我聽到佛陀精微奧妙的法音,說是一念心性「依體起用,全真成妄;攝用歸體,全妄歸真」,這個真妄不二,我講出一個譬喻。好像一個聾子一樣,耳朵聾的,已經聽不到聲音了,又遠在一百步那麼遠的地方有一個蚊蚋,就是一個小蚊子的聲音,我不要說是見到,連聽都聽不到。
這個聾子就比喻二乘人。二乘人從來沒有聽到一念心性的道理,他只知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從無常、無我當中斷除三界的見思,而進入偏空涅槃。所以,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具足少知少見的聾子。這個百步之外就是說,他所覺悟的道理,跟佛陀講的這個真如的道理,是有一段很遠的距離。所以他根本是證不到,甚至於過去連聽聞都沒有聽聞過。這是把自已的心態表達出來。
佛雖宣明,令我除惑,今猶未詳斯義究竟無疑惑地。世尊!如阿難輩,雖則開悟,習漏未除。我等會中登無漏者,雖盡諸漏,今聞如來所說法音,尚紆疑悔。
這個地方,他等於是講到自己的種性的差別。說,事實上,我心中有疑惑是我個人的問題。因為佛陀已經在前面四科七大的文講到:「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在一念的無生的清淨心當中而顯現萬法,所謂即空即假即中,這個講得很清楚。並且對我來說也破除了心中一部分的疑惑。但是我另外一部分,還不能夠詳細地去了解這個義理的真實的趣向,而達到完全沒有疑惑的地步。於是他說,世尊啊!像阿難之輩,他是有學之人,他斷了見惑而已。他雖然開悟了這個四科七大都是一念心性之所顯現,但是他三界的煩惱沒有斷。而我等無學之人,已經成就了阿羅漢,證得我空的真理,斷除了三界的見思,但是我對於佛陀的這個法音,還是「紆」。這個紆就是纏繞很多很多的迷執。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阿難尊者比較偏重在菩薩種性。菩薩種性就是煩惱障重、所知障輕。他的我執比較重,法執比較輕。二乘人的特色,是煩惱障輕、所知障重。也就是說,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說,他對一念心性隨緣不變的空性能夠接受,但是一念心性能夠不變隨緣,顯現十法界的妙法,這一部分他有障礙,隨緣這一部分有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