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195面,子二、明修法。

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主要有兩個方法:一、理觀,二、事修。

理觀就是我們這一念心在修三昧的時候,跟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接觸的時候,你內心要生起一種觀照的智慧,所謂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這句話就說明整個修學三昧的空假中三觀。你跟外在的六塵接觸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話:「念念照常理。」我們不能被外在的假相所迷惑而產生執著,你要觀照那種不變的真理。這時候我們對真理慢慢的安住「心心息幻塵」,對這種塵相的執取,慢慢慢慢心中那種我相、人相的對立性慢慢的消滅掉,這時候內心當中「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人生是一場如夢如幻的緣起而已。

我們在《楞嚴經》的調伏煩惱,它是一種從根本上的對治。你看我們過去用不淨觀來對治貪煩惱,那是枝末上的對治。真正的煩惱,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說就是遍計執,一種對立性,我們有我相、人相的對立就有煩惱。那為什麼會有對立呢?因為你對假相產生的執取。所以我們知道煩惱它的根來自於對假相的執取,執取產生對立。所以你在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你就是要慢慢慢慢脫離外在的塵相,安住在真實不變的真理當中。這是理觀的部分。

事修有兩個:一、嚴持淨戒,二、結壇持咒。

持戒前面講過了,在結壇當中前面講了很多,要結一個「楞嚴壇」。結壇有兩個目的:一、它主要就是恭敬三寶,從三寶的加持當中能夠遠離魔境。二、我們從壇場的施設當中,能夠借事顯理。這一點在蕅益大師的《楞嚴文句》很強調,你比方說你看到壇場的蓮華,你知道我們要安住在不生滅心,你看到蓮華外面的圓鏡,就表示依不生滅心所生起空假中三觀,乃至於整個香爐都是表法的。所以你在進入壇場以後,你看到壇場,你的心就能夠慢慢慢慢從有相的分別,慢慢慢慢它會引導你趨向於空假中的真理當中,壇場有借事顯理的效果。前面壇場包括內外的莊嚴都安置好以後,我們正式來說明它修學的方法。

子二、明修法(分三:丑一、正示行法。丑二、簡其不成。丑三、明其獲益)說明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方法》這當中有三段:一、正示行法。二、簡其不成。三、明其獲益。

丑一、正示行法(分二:寅一、三七行道。寅二、懺後正修)正式說明修學三昧的方法,這當中有兩段:一、三七行道。二、懺後正修。三七行道主要是破障,破除我們煩惱跟罪業的障礙,在密宗叫道前基礎。其實它真正的修學在第二段的懺後正修。

寅一、三七行道

淨界法師:楞嚴經

三七行道它有三個重點:第一個七——修懺悔,第二個七——主要是發願,第三個七才是持咒。懺悔的意思就是說,當然我們一般人沒有修行,你就不感覺到你業障重,因為你每天跟業障在一起。但是修行者,你開始專心的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你內心當中開始有一種清淨的功德進入到你的內心當中。我們知道真妄是不兩立的,所以你清淨的功德會把你的罪障逼出來,逼出來會有兩種相貌:第一個、修行人躁動不安,你看到這個人平常在家的時候放逸的時候很正常,一到道場就躁動不安,這個人他的過去生或者今生肯定有重大的殺盜淫妄的罪業沒有懺乾淨,他那個罪業本身就是躁動相,所以這時候要勤加懺悔。第二種情況、心思暗鈍,他一坐下來內心就是一片黑暗,所緣境佛號、所緣境持咒、所緣境……全部提不起來,一下子就昏沉,這種也是罪業之相。你不懺悔的話,你根本沒辦法去修行,因為罪業產生遮障。

修行方法

禮  誦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恆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

你感覺到你在修學過程當中,包括你躁動不安,包括你心思暗鈍,這個都應該勤加懺悔。怎麼辦呢?在第一個七天當中,你要很真誠,你要很專注、很虔誠的頂禮十方諸佛如來,乃至於諸大菩薩跟阿羅漢的聖號,這是第一個懺悔的方法。

第二個、[恆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一方面在六時當中(一天當中有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為二個小時),你誦持神咒,一方面經行圍繞著壇場,在每一個時辰當中,要持『楞嚴咒心』一百零八遍。『楞嚴咒心』下面再說明。這地方的懺悔有兩個,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持咒、內心至誠懇切,內心這種皈依的心,仰仗佛菩薩的加持,來滅除修行者的罪障。

發  願

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提願,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願教。

懺悔它主要是針對過去,發願是針對未來。懺悔就是我們對於過去已經造作的罪業,一種內心的追悔,發願是對未來生命的一種防護、事先的一種防護。這時很專心的發願、發菩薩願,在二六時中心無間斷,在大乘的戒律,先有願教,所有的修學佛法都是以願導行,有願才有行。「願教」指的是《梵網經》的十大願王,或者是『普賢十大願王』…等等,都是屬於發願的內涵。發願主要的就是菩提心,發願在修學當中有兩個主要的目的:第一、啟發修學的動力,以願導行。你看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佛七也是一種加行,有些人打佛七他無所謂,他就是沒有願望,有些人他是有備而來,他打佛七是為了要破除障礙,要成就往生的,所以他在念佛的時候,他那個心力特別強,所以願望能夠產生一種修學的動力。

第二、發願能夠擴大你的胸量。因為我們一般的所緣境只管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我們能夠為利有情願成佛,我今天打佛七,我為一切的有情而打佛七。這時候你念這句佛號的功德就不太一樣。為什麼要刻意去發呢?因為我們沒有發願,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注意自己的身心世界。說:你為什麼持咒呢?我只為自己懺悔業障。你這樣持咒的功德就很小,因為你心量太小,你能夠發起廣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為利有情願成佛,就把這胸量先擴大。諸位你去看懺悔法門,研究懺悔法門,其實懺悔跟發願這兩個是不可分割的,很多人只有懺悔沒有發願,這個你只是功課做一半。因為你懺悔是把過去的過失解決了,但是未來怎麼辦呢?你沒有任何的規劃。所以在正式修學之前,懺悔接下來一定是發願,這兩個是不可分割的。

這地方我們可以再做簡單的說明,它這個地方:「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實際的操作應該是有困難。我們從合理的判斷,它這段經文應該是簡略了,因為我們不可能七天當中都在發願。因為從止觀的角度來說,不能一路修觀的,那心中會躁動不安,應該它這個地方也包括了持咒當助行。為什麼這樣講?我們前面很清楚,我們為什麼結壇,結壇的目的是為了要持咒。所以前面是一半的時間是禮拜、一半的時間是經行持咒,那第二七當中,應該也包括了發願,也包括了持咒,這樣才合理。咒語大概在整個三七當中都沒有間斷的。

持  咒

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囉咒。

前面的二個七,第一個七它還加上禮懺,第二個七它加上發願,到第三七的時候它懺悔發願的法都圓滿了,這時候你內心當中就是,全部都是專心的持「般怛囉咒」;般怛囉咒應該加上一個「摩訶」就比較圓滿,「摩訶般怛囉咒」,大白傘蓋咒,就是我們前面說的『楞嚴咒』。我們從經文來看,其實它三七的主修,是誦持『楞嚴神咒』,但是它以懺悔跟發願來帶動咒的力量,讓咒的力量表現更加的清淨、更加圓滿。

罪除之相

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光交處,承佛摩頂。

這地方的「第七」應該指的是三七當中的最後一天,第三個七的第七日,第二十一天。這時十方諸佛就會同時現前。在什麼地方現前呢?在鏡光交處。前面我們在安立壇場的時候,蓮華外面那八面的圓鏡,上下相交接的處所,那個地方佛菩薩現前。這時這修行人承蒙十方諸佛的摩頂加持等等。這地方有兩個重點值得我們注意:古德的註解當中,對三七日…幾乎所有的古德都把這三七,包括蕅益大師也認為這三七的主修就是「皈敬三寶」。

所以我們剛開始所有的事修,你在理觀之前,雖然理觀皈依的是我們講「內在自性三寶」,但是剛開始一定是要假借外相的三寶,所以你一定要安置佛像,要有口業的稱念,有意業的皈依。所以你看我們修學都是從外相三寶,然後再入自性三寶,它這地方主要所修的是外相三寶。這是第一點,它主要的是包括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包括意業的皈依,三業皈依,求佛菩薩加被。

第二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它三七二十一天,它所謂的諸佛現前。蕅益大師說:諸佛現前的關鍵點在「鏡光交處」這四個字。也就是有些人在修學當中,他很容易跟佛菩薩感應道交,有些人有困難。當然關鍵點不在佛菩薩,佛菩薩的心是平等大悲,也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你必須真實的去觀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你內心中有這樣的信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我們的心跟佛的心是能念所念性空寂的,你要把你心中的自我意識慢慢的放下,然後佛菩薩的光明才能夠照進來。如果你一天到晚把自己的自我意識堅固執著,就像一個房子,你把門關起來,窗戶也關起來,就算外面有太陽也照不進來。所以蕅益大師一再強調,這個地方一定要生起理觀,才可能真正蒙諸佛的所謂「鏡光交處」,所謂的「感應道交」。

這地方表面上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皈依,這都是修學外相三寶,都是屬於事修,但是其實都有理觀的成份在裡面,才能夠到最後三七的時候十方諸佛現前。這地方值得注意,這是一個成敗關鍵。

寅二、懺後正修

即於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琉璃。

正式說明罪滅之相:這位修行者他經過前面三七,包括懺悔、發願、持咒,他即於此道場修三摩地。蕅益大師的註解當中說:三七日修學完畢以後,「壇儀應輟,場地乃存。」你那時候壇場的儀式要停止了。什麼叫壇場的儀式要停止?你不能再禮拜了,你不能再發願了,也不能在那個地方經行走來走去,但是你壇場的場地還在,你還是坐在壇場的前面,它能夠幫助你借事顯理,所你還坐這個地方,所以叫做「即於道場」;道場沒有變,但是修學的方法不同了(後面會講到),從一個動態的禮拜、經行,要改成坐姿,坐下來,你要趕快寂靜下來修三摩地,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因為你前面整個三七的所緣境是外相的三寶,你緣的是牆壁上的佛像,你聽到的是你所創造出來咒語的聲音,你表現一種皈依的心,這時候你心是向外的,向外去緣三寶的境;但是一旦修三摩地的時候,你的心開始收攝回來,我們講「念念照常理」,開始安住在這一念不生不滅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開始要把心收回來,因為這個時候是正修了。

在正修的時候因為透過前面的懺悔,能使令末法的罪障眾生,身心明淨,猶如琉璃。「明」指的是能觀的智慧;「淨」指的是所觀之境。也就是說,懺悔以後你內心當中,你的整個身心的煩惱障罪障被消滅了,所以你內心非常的安定,可以說是明瞭而寂靜,寂靜而明瞭。這時候講出一個譬喻,像琉璃一樣,內外明徹,光明通達,透過懺悔以後,把前面那種躁動不安的相狀,昏昧暗鈍的相狀就完全消滅掉了,變成一種身心明淨,猶如琉璃,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狀態。

諸位不曉得有沒有看到,它前面講到整個修學當中,都是要至誠懇切,一向專心,它很強調心地法門,你在修學當中那種心念的專一。其實拜懺,你內心當中的專一是很重要,我們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講一個山羊的故事大家體會一下。有一隻山羊它早上起來的時候,它想要到田裡面去吃小白菜,跑著跑著,跑到田裡的時候,要吃之前,欸!早上的太陽斜照它的身體,哇!它的身影特別的高大。它說:原來我身體這麼高大,我不應該吃小白菜,我應該吃樹上的水果才對。它又往森林跑過去,跑著跑著,跑到森林要吃水果之前,欸!太陽已經日正當中了,所以它照下去的身影特別的渺小。它說:原來我這麼渺小啊!我哪有資格吃樹上的水果呢?我還是吃我的小白菜好了。它又往田裡面跑,跑到田裡的時候黃昏了,黃昏的時候夕陽又斜照身影又特別大,它想我還是去吃森林的水果。結果它今天當中跑來跑去,什麼都沒有吃到。

意思就是說:你在修懺也好,當你設定一個所緣境的時候,你持『楞嚴咒』,你就專心的持『楞嚴咒』,你要是修《念佛三昧》,你就專心念『阿彌陀佛』。修行的大忌就是你更換所緣境,換來換去,今天念阿彌陀佛,明天持觀世音菩薩,後天持地藏王菩薩,那就完了!因為你這樣子三昧難成,你沒辦法把這個法的功德真實的深入。我們有志於修懺的,一定是要很專心的深入一個法門。

丑二、簡其不成

前面講到如法修學的成功之相,所謂的「身心明淨,猶如琉璃」。第二段是說明,有些人懺悔以後,還懺悔沒有成功。為什麼呢?舉出二個原因:

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

「若此比丘」這個「此比丘」指的是…因為這個壇場一決定以後,它是有很多比丘包括居士在共修的。但是領眾的法師,他的本受戒師是不清淨,也就是說他受戒不如法,這也會影響到整個修懺的功德,這是第一個、他的本受戒師是不清淨。第二、在整個壇場當中的同參道友,十比丘等,蕅益大師說:所有的修懺的儀軌不能超過十個人,以十個為原則。所以這「等」就是說,也可能是八個,也可能是六個等等。這個地方,整個修學的同參道友,其中有一個有重大過失的,也就是說他四根本戒不清淨,這樣子整個壇場修學的功德完全受到影響。

這一點,蕅益大師他有比較多的論述,他說:你在共修當中,你如果找不到如法的同參道友,你寧可少,不可草。我過去曾經聽到蓮因寺的一位住眾跟我講說:以前懺公師父蓋蓮因寺的時候,他請建築師來規劃,一開始建築師規劃的道場非常大。懺公師父看了以後非常生氣,他說:這個道場這麼大,沒辦法修行。我當初也不懂,為什麼道場大沒辦法修行。後來懺公師父又加了一句話,他說:蓮池大師祖師的修行功力尚且只留四十八單,只留四十八個人,末法時代不應該蓋這麼大。這其實跟這一段的經文道理相通,修行的道場只要有一個人煩惱特別粗重,他的磁場特別的污濁,整個修行的功力都會被他拖下去。所以蕅益大師說:你找不到同參道友,你寧可一個人獨修,一個人獨住。這個地方他就正式的提出警告,你的共修當中的同參道友是要揀別,因為他有一個不清淨,你這個修道的道場都不成就。我們在共修的時候,這都是要注意的,除了戒行的清淨,同參道友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丑三、明其獲益

我們如果如法的修學,會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

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我們如法的拜懺、發願、持咒之後,把粗重的煩惱罪業破壞了,這時候開始正修。端坐安居,這時候你不能在那個地方走來走去了,也不能禮拜了,靜坐下來,而且是要閑居靜處,要找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修行一百天的時間。念念之間,能夠觀察身心世界,你經常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你從什麼地方來,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從什麼地方來?這是地方是很重要的一個參。你說我從前生來,不對!因為我們前生不是長這個樣子,我們前生的心態跟今生的心態也不一樣,所以你不能說從前生而來。那麼你將往哪裡而去?你也不是到來生,因為來生跟今生也不一樣。所以我們迴光返照以後,觀察我們現前的身心世界,它只是一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因緣的假相,這時候慢慢慢慢對假相的執取慢慢的鬆脫、慢慢的鬆脫。

十二因緣裡面第一個、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第一個無明就是對假相的執取,慢慢的破壞以後,它整個十二因緣生老病死的力量也就慢慢慢慢的消滅。這個就是說,在整個一百天當中,你不斷的觀察你現前的身心世界是「相妄性真」,這時候不起於座,得須陀洹,就在一百天的靜坐當中成就聖道。蕅益大師解釋這個「須陀洹」說:其實這個不是小乘果位,發菩提心又觀想大乘的真理,怎麼證小乘的果位呢?他說這地方實者是二種意思:一、他指的是圓教的初信,舉他的一種斷德的相應,是圓教初信位。二、從義判來說,是屬於大乘的見道位,也就是圓教的初住,別教初地的所謂的法身菩薩,這樣才合理。這地方指的是利根的。什麼叫利根呢?就是你這人煩惱很淡薄,有些人他天生沒什麼煩惱,貪煩惱也很淡薄,他也沒什麼脾氣,瞋心也很淡薄,根性也不愚癡暗鈍,煩惱淡薄,善根深厚,這兩個缺一不可。

[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

鈍根,有些人煩惱粗重,善根也不足,他的身心在現世當中不能成就聖道,但是他經過前面三七的修懺,乃至於一百天的靜坐修止觀,他能夠到達「決定自知成佛不謬」。這在〔唯識學〕的判教,勝解行地;要以〔天台〕的判教,是圓教五品觀行位,第一個隨喜品,決定自知成佛不謬。對這種真如理性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這是在一百天當中的修學,它是透過先禮拜、經行然後靜坐,這個次第是很重要。你看有些人他事情很忙,忙完以後,一到佛堂他就坐下來,這個都是錯誤的。你到了佛堂第一件事情先拜佛,不是先坐下,拜完佛以後然後經行,經行以後再坐下。在『小止觀』說:你在整個進入到止觀之前,一定要有一個道前基礎,要有一個破障的基礎。你看它這個地方的次第都講得很清楚。

癸二、總結

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這一段到底是在回答什麼問題?我們回顧一下,看講義184面,脈絡第三段「正請道場」。

阿難尊者說: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針對末法眾生去佛久遠,各式各樣的邪知邪見,應該怎麼去遠離魔境,成就不退轉的功德?佛陀講出二個重點:一、四種根本淨戒,二、安立道場,誦持神咒。這個就是我們說的安立道場。古德把道場分成內道場跟外道場:一、內道場是包括持戒清淨跟誦持神咒,內心要修正念真如之前,先把道場現出來,持戒清淨,誦持神咒;二、外道場,安立種種壇場的莊嚴。

古德註解的意思,一般來說都偏重在內道場。末法時代你真的沒辦法找到這麼多的香料來製作壇場,其實你還是以持戒清淨,很虔誠的持咒是比較重要。你看,虛雲老和尚他在山中,有一天他中午的時候煮芋頭,煮熟以後因為芋頭還很熱,他想這麼熱也不急著吃,先坐一下。結果一坐,坐了半個月,半個月以後他的同參道友來找他的時候,用引罄把他敲醒。他說:你們來的正好,我正好要吃飯,結果鍋蓋打開的時候,那發霉的霉都長得很高了。你看虛雲老和尚在山中,他也沒安立什麼道場,他照樣能夠進入大乘的三昧。所以這個地方,汝問道場,建立如是。有內外二種道場都要建立,當然這個地方還是以內在的道場做根本。

辛二、重宣佛頂神咒(分三:壬一、阿難述請。壬二、如來正說。壬三、護法述願)這地方又是另外一個主題,前面的建立內外道場,主要的目地是遠離魔境,跟成就不退轉的菩提心。這地方是如來重新的宣說『佛頂神咒』分成三段:一、阿難述請。二、如來正說。三、護法述願。

壬一、阿難述請

淨界法師:楞嚴經

阿難尊者這一段,他一方面敘述他自己被神咒所加被的過程,另一方面他正式的祈請如來,能夠再一次的宣說神咒,包括述跟請兩個內涵述遭邪禁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瞭,力不自由。

阿難尊者自己講到自己遇到摩登伽女災難的過程,說:我出家以來,仗勢佛陀的憍愛跟寵信;「恃佛憍愛」有兩個重點:一、因為阿難尊者他是貴族出家,所以他有貴族的習氣,他本身有憍慢的習氣。第二點、因為阿難尊者是佛陀的最小堂弟,所以得到佛陀特別的寵愛,所以他就產生錯覺,他認為「如來將惠我三昧,不勞我修」。所以他也產生這樣一種依靠的心態,因為這樣子的憍慢跟依靠,他一向以來,雖然做佛陀的侍者,他只是追求多聞。阿難尊者他的特點就是他有多聞、強記的功力,我們說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但是他只有多聞的智慧,沒有思慧跟修慧,所以未能證得無為的真理。所以他在托缽的過程中,遭遇到大梵天的邪術所控制,他當時的情況是,心雖明瞭,力不自由;他內心當中很清楚的知道,他自己是一個出家的比丘僧,但是他沒有止觀的力量來抗拒調伏大梵天的邪咒。

我們今天在研究阿難尊者,當時摩登伽女之難要很清楚,阿難尊者雖然沒辦法克制咒語的力量,但是他心中是很明瞭的。所以很多古德就說:阿難尊者戒體沒有失掉,他內心很清楚的知道他是出家的比丘僧。他戒體未失,他是止觀力量薄弱,戒體沒有失掉。菩薩戒也是這個意思,菩薩戒它可以允許你起煩惱,它不允許你起顛倒。因為一個人起顛倒,你菩薩戒體就沒有了,那個觀照力都沒有了。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他聲聞的戒體還在,他只是止觀力薄弱。

蒙救未聞

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

正在危險的過程當中,仰賴文殊菩薩的救拔,才使令我解脫梵行之難,這當中雖蒙如來佛頂神咒,但是整個過程是冥獲其力,是冥冥當中獲得神咒的加持。換句話說,文殊菩薩到了現場的時候,他是默誦神咒,他沒有出聲,所以阿難尊者當時並沒有親自聽聞。這一點也就是帶動阿難尊者,再一次祈請的重要理由。

重宣廣利

惟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惟願如來依止大慈之心,重新為我等重新宣說,並且依止大悲心來救拔,此中法會的修行之輩,以及末法中在三界輪迴者,能夠仰仗密音(咒語,咒語是諸佛的秘密語言),身心能夠得到解脫。

大眾普請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

阿難尊者祈請以後,法會大眾心中充滿期待,跟阿難尊者的心情一樣,都想要再聽聞一次如來的秘密章句。這地方阿難尊者的祈請,看這經文可以得到二個結論:一、他希望能夠仰仗咒語的功德,使令自己跟法會的大眾,能夠得到身心的解脫,加被法會大眾。二、阿難尊者畢竟是大乘的持法之人,他是整個大乘經典結集之主,假設他沒有親自聽聞,他怎麼能夠結集呢?所以他必須的重新再聽聞一次,才能將此咒語流通後世,有這兩層意思。

壬二、如來正說(分二:癸一、現化佛說咒。癸二、述功德勸持)。

前面是阿難尊者祈請,這地方如來正式宣說,分兩段:一、現化佛說咒。二、述功德勸持。第一段是在說咒之前,第二段是說咒之後。

癸一、現化佛說咒(分二:子一、現化表法。子二、正說神咒)佛陀在說咒之前是有很多、很多的瑞相,如來在佛頂當中現出無為的化佛來宣說神咒。這個地方分兩段:一、現化表法。二、正說神咒。第一段當中,佛陀在頭頂現出化佛來表顯『楞嚴咒』的功德,先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