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289面,我們講到這一科是,辛二、計四遍常。
外道邪見的思想主要是兩部份,一個是無因緣論,一個是邪因緣論。無因緣論是認為整個生命的生起跟結束是完全沒有因緣的,所以從這個思想就變成一種自然的外道,一種斷滅的思想。邪因緣論是認為,生命的生起它是有一定的章法,一定的構成的軌則,這個軌則依我們的觀察是錯誤的軌則,所以叫做邪因緣論。
想盡計常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這個修止觀的人在這個地方是既盡想元,想陰的根源完全破壞了。在前六識整個生滅的體性當中,他已經沒有各式各樣流動運轉的相貌出來,第六意識沒有這種相貌;也就是說整個第六意識粗分的想心已經永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細第七意識的生滅流動。所以他就認為,理中自然成不生滅,他認為第七意識的這種體性,它正是不生滅心。因為生滅的部份第六意識被他破壞了,這時第七意識微細的流動現前,他說,唉呀!這就是我的真如本性,我終於找到家了,就把第七意識末那識的生滅流動,當作一種常住的真如本性。
結成外論
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前面他是廣泛的執著八識,但是他後來又想一想,前六識已經不存在了,第八識還沒有生起,只有第七意識現前,那乾脆就執著第七意識。總而言之,前面四種執著,都是亡失正遍知,墮落外道,迷惑菩提善根種性,這是逆圓滿真常的理念。
這個思想他是這樣子想,他把生命分成身心世界,而身心世界都有兩種情況:一、它外在的相貌跟作用;二、它構成內在的體性,或者講構成的元素。他認為外在的相貌是變化的,構成的元素是不變的。他這個思想跟我們現在科學家的思想是完全一樣,科學家也是認為這樣,我們色身是變化的,但是我們整個物質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構成的,這一部份是不能變化的,這個思想就是常見,邪因緣論。科學家認為,這個人為什麼很聰明呢?因為他腦細胞很發達,所以他很聰明。這是錯誤的,這樣解釋因緣觀是錯誤的,跟腦細胞沒有關係;他聰明是因為他過去有聞思修的善根,是內心當中的一種相續的功能,這跟腦細胞是沒有關係的辛三、計一分常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前面完全一樣,想陰破壞了,行陰現前。前面的邪因緣跟這地方的邪因緣差在哪裡呢?前面的邪因緣是完全就著同一個人的身心世界,來分別他的常跟無常的差別;他表面的相用是變化的,內在的組成元素是常住,是約著同一個人。這個地方就不一樣了,約著自他,自己跟他人做比較,他認為他自己是常住的,別人都是生滅的。
分別詳釋
雙計自他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他在禪定中他去觀察妙明心,當下這一念寂靜的心;這「妙明心」其實就是那一念流動生滅的行陰之心。他發覺他的心是普遍十方世界,他想要到哪裡就哪裡,他要到美國、到台北,他隨時一念之間內心就可以顯現。這時候他就產生一個顛倒的想法,湛然以為究竟神我;他把這一念生滅流動行陰的心,他的不動相、他的普遍相,這就是圓滿的神我。
什麼叫做「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我是普遍十方世界的,而且是非常清楚分明的照了而沒有任何的動轉,一切眾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這些都是生滅變化的。而我這一念心性,它是常住不變的,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這就是一個大我的思想。說,這個我是很大的、普遍的,一念眾生就在我一念心性當中,在我的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但這個「我」是不能變化的。所以這個「我」是能受用,「我」是能主導,一切眾生是被我所主導,被我所受用。好像是整個地球是繞著他自己轉一樣,我是週遍法界,是凝明不動,眾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生自死,他的思想是這樣子的,神我外道的大我思想。
計他國土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恆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這修止觀的人,前面他是觀內心,他這時候他不觀內心,他向外觀察十方世界的恆沙國土。當然他看到了國土,就看到這個國土會成住壞空,那他就加以分別了。他說在劫壞之處,在壞劫二十劫當中,壞劫、空刧是破壞的、是無常的,但是二十劫的住劫它是不破壞的。他把這世界分兩部份,住劫是恆常住不變化的,其它都是無常的,他是這樣區分。
計自身心
三者是別人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前面那一個「我」是很大很大的,所有的眾生都在我中,自然生而自然死;這地方的我是比較微細的一個「小我」,我已經管不了別人了,但是起碼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我是可以控制的,這個我是「小我」的思想。
這個人他觀察我的內心,發覺我的內心是,精細微密;「精細」指的是他行陰的種子是特別的精細,「微密」指他行陰現行的相貌。內心的生滅流動就好像空中的飛塵流轉十方,在十方世界到處的流動。流動的情況就好像空中的飛塵,要有陽光的照射,你才感覺它的存在,在黑暗的地方你就看不到灰塵的存在了,可見得我的內心是精細微密。
我這一念心是「性無移改」,我是不能有變化的;我是一個人,死了以後我變成一個天人,我的形狀改變,但是「我」是不能變化;好像我現在住了一個房子,這房子破壞了,我再買一個新的房子,這個房子我不要了,但是人那一個我,還是那一個我,換湯不換藥,是這個意思,性無移改,這是觀心。其次,他觀色身。
能令此身即生即滅,色身也因為有那個我在控制,所以我會起惑造業,不同的業得各式各樣的果報,所以生命有各式各樣的生,有各式各樣的滅。然而內心當中那個不破壞的體性,名我性常;微細的自我是常住不變的。所以我無量的生命當中,生生死死,我的色身都是從這微細的真我流露出來讓我受用。我們受用人的果報,由我來受用天人的果報,這個我是不變的的,色身外在的環境是變化的。微細的自我跟前面那個廣大的自我不太一樣。
雙非自他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第四種他認為粗重的想陰破壞了,行陰微細的流動現前了,就執著行陰這種微細相續是常,色受想這種粗分已經消失了,已經看不到是無常。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總而言之,他把生命分成一分常,一分無常,墮落到外道種性,迷惑了我們的菩提善根。這是第三種外道,一分常一分無常。外道在解釋因緣,他都是對立的,常跟無常,你跟我是不一樣的,我跟你不一樣,一個是常,一個是無常,這兩個沒有關係的,是種對立的思想。大乘佛法是不二的。佛法說:我們的體性是常,作用是無常,但我們是恆隨緣而不變的,恆不變而隨緣,佛法是講不二的思想。外道的常跟無常兩個是對立的,這地方不太一樣。
辛四、計四有邊
前面談到常跟無常的思想是從時間上來觀察,這地方是從空間上。什麼東西無邊際的?是我們的常住真如。什麼地方是有邊的?就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他是從空間上來觀有邊無邊,有四種有邊。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他的整個行陰的觀察是從四種的分位,一、時間,二、見聞的功能,三、彼我,四、行陰生滅。
分別詳釋
計三際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他的所觀境是觀察時間,觀察他這一念心,哦!我這一念心果然有過去未來的差別。他執著「生元」,行陰流動生滅的根源是遷流業用,而循環不息的。在整個流動當中,他就認為過去已經消失了,未來還沒有現前,所以他認為這兩個是靠不住的,是有邊際的,有現量的。
換句話說,這兩個是不能依止的。那麼既然不能依止過去,也不能依止未來,那怎麼辦呢?計相續心,名為無邊;我現在這一念相續的心是週遍法界的,是無有窮盡的,我應該活在當下。以現在為常住,是無邊,以過去跟未來為有邊,這個意思。
計見聞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從見聞中觀察:他在禪定中觀察八萬大劫的時間,他所見所聞,他認為在八萬大劫之前,他看不到,所以他是寂靜無所見、無所聞。在八萬大劫以外的世界是無邊,這叫冥諦;在八萬大劫以內的是有邊際的、是有現量。他認為劫外是無邊,劫內是有邊,他是這樣區別;前面是過去未來是有邊,現在是無邊。
計彼我
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他人跟自己做比較:他說:我當下這一念心是能夠普遍了知一切法。這個人的色受想完全破壞了,內心特別的明瞭寂靜,所以他認為他自己這一念心,是無邊的,是常住的,其餘一些苦惱的生死凡夫,他就在我一念的明瞭心中顯現出來。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這句話古德解釋說:彼不知我的心性,而我能夠知彼的心性;我看他是看得很清楚,但是他看我看不清楚。彼不得無邊之心,所以苦惱眾生是有邊的,但我是修禪定的人,我已經破壞色受想,我的心才是無邊的,我才是特別的尊貴。從自他中區分有邊無邊。
計生滅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這個人在窮究行陰的真空之理,他要探討生命的根源到底從什麼地方來,他在探討的過程當中,他也不依止聖言量,他完全依止他的所見所聞,他就在定中心路籌度,自己妄加的計度。他怎麼計度呢?一切眾生在他的生命當中,一半是生一半是滅。怎麼說呢?因為這一個人,他一入定以後他止觀現前,他那個行陰生滅的相狀他暫時可以調伏,所以他滅相現前。
但是他一旦出定以後他止觀就消失了,他的行陰又生起來產生生相。他就發覺他在禪定當中的心跟出定的心是不一樣的。這是內心的隨緣,你隨順止觀的因緣而產生功德,也因為隨順散亂顛倒的因緣產生過失,這是正常現象。那他就產生執著,他就把它產生一個決定想,他說:我們的身心世界,原來是一半是生一半是滅,乃至於外在的世界,也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他是這樣想的。
結成外論
由是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這個外道的思想,最大的問題是太相信自己的六根,問題出在這裡,所以他看到什麼,他就計度分別。台灣有一個叫現在禪,現在禪它的思想就有一點像外道的見聞覺知。什麼是見性?他說,見聞覺知就是見性,你看到這朵華,當下就是見性。這個思想是有一點似是而非,當然他已經不落入妄想,因為這個人想陰破壞了,他的確看到的事情是一個依他起性。但是這畢竟是個依他起,見聞覺知,這是看到第七識、第八識,你不能說他是見性。
佛法的見性是從理論上思惟,不能從事相上去體會,不能從假相上去體會。
孔夫子有一天,他在行腳的過程當中,他經過了廚房,他看到子路菜煮出來,他拿著菜就往嘴巴塞。孔夫子很生氣,子路這個人真不懂禮貌,大眾師還沒有用他就先用,他就把子路叫過來,把他罵一頓。子路說:夫子啊!我沒有偷吃,我是看這菜煮出來有一個髒東西,我把它拿起來看一看,把它丟掉,我沒有吃啊!孔夫子說:哦,弟子們!我親眼看到的事情都有錯誤,何況說道聽途說呢!他看到這個假相,孔夫子在解釋這個假相的時候,他照樣解釋錯誤。
你怎麼能說見聞覺知就是見性呢!假相就是假相,真理就是真理。所以佛教很重視傳承,道理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些修止觀的人可能到最後都沒有在看經典,這不對的!他剛開始是應該有看經典,但是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就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分別來判斷,這個是常、這個是無常、這是有邊、這是無邊,完全在假相產生顛倒。
所以佛教是要如理思惟,要依止聖言量。
辛五、計四矯亂
矯亂就有點像戲論,違背真理而言說不定。外道為什麼叫矯亂呢?因為他以無想天為究竟,他認為生無想天,他的因必須一生當中不能亂答於人,所以他回答的時候,他很怕回答錯誤,所以他回答一切法是亦有、亦無、亦生、亦滅,總而言之,含糊籠統。佛陀說:這個叫矯亂,言說不定,違背真理。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他的整個顛倒的生起是在知見中,在自己的所知所見,在禪定當中的所知所見,而產生四種顛倒知見,以無想天不死的果報,而引生四種矯亂的言詞,依止虛妄的遍計執,而創造虛妄的言論。
分別詳釋
八種矯亂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八種分四段:他在禪定中觀變化元,觀察行陰生滅變化,而又恆常相續,這樣的生命根源。首先他看到他的遷流處,生命有它的生滅變化的地方。他說,這就是無常的、變化的;但是它變化以後,它又產生了相續,他把相續的地方叫做常。所生命又分成變跟恆一對。
二、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他在八萬大劫之內所見到的,他認為這是生。「不見見處」蕅益大師說:見不見處。在劫外當中見到一個不可見的處所,什麼都沒有的處所,名之為滅;劫外的叫做滅,劫內叫生。他把生命分成生跟滅。
三、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他說這相續的因,這種能夠相續不斷滅的功能叫「增」,你看他死亡以後他又會受生。這受生的力量是怎麼來呢?是「增」而來的。在整個生命的相續當中,他要有一個休息的地方。什麼叫休息呢?比方說,我們呼吸,我們吸氣以後再吐氣,吐氣以後吸氣,在一吸一呼的時候中間會有一個中間的休息,那個地方叫減,沒有吐氣也沒有吸氣的地方叫減。我們生命在相續當中,它會稍微停一下再相續,停一下再相續,那個中間停的地方叫減。
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一切眾生他在受生的地方叫有,他消失的時候叫做無。他就用這個道理來觀察,用心別見,他以有所得的心,分別而見。
有人來請法,問什麼是諸法的真實相?他說: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亦常、亦無常。在一切時當中你問他真理,他都是這樣回答,他認為這樣子是合乎中道的,我才能夠往生到無想天去。但是他使令聽的人,遺失章句,不得要領,不知所云。
前面的外道是很清楚的說明生命當中,哪些是恆常住的,哪些是變化的,他是很清楚的指出來。這個外道他雖然看到了變跟不變、增跟減乃至於有跟無,他看到了,但是他不做任何的評論。他說亦增、亦減、亦有、亦無、亦變、亦不變。你再問他一次,他把這個答案再重複告訴你,他認為這是最圓滿的答案。但是這圓滿是別人聽了以後,完全不懂,遺失章句,不知所云。
唯無矯亂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這個人在禪定他觀察他這一念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他入了禪定以後止觀現前,於一切法不迷、不取、不動;他能夠暫時把行陰生住異滅,把生住異破壞,使令滅相現前。他認為滅相就是最永恆的功德,所以因無得證,證得一切法究竟無的真理。這地方他實證的,他在禪定當中止觀現前的時候,滅相的無現前。所以有人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說:無!你再問他一次,他還是無,除了無之外,無所言說;他說一切法無,是究竟的真理。
唯是矯亂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這個人也是觀察內心,各各有處,他在生住異滅當中,他看到了生,生住異滅,滅了以後,他發覺又有一個新的念頭生起來,因有得證,他證得一切法是畢竟有。所以有人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呢?他說:是,當下就是!你問他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呢?門前那一顆樹就是,當下就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有無矯亂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有些人前面是看到無,有些人是看到有,這地方是有無俱見。他看了滅,他也看到了生,兩個都看到。他把生跟滅怎麼解釋呢?其境枝故;他說生跟滅是一個東西,比方說一顆樹它分叉成兩個枝,所以真理是兩個都俱足,生跟滅都俱足。既然看到兩個,這時候能觀的心也是錯亂了。
所以有人來問,說,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他就回答說: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他說世間上的真理是怎麼回事?當你看到一件事情有的時候,他早晚會變成無,亦有一定會變成無;你看到這小孩子出生了,你論斷他這個人遲早會消滅。但是你看到無的時候,就未必會再生起,你看到有的時候,這東西遲早要消失掉,但你看到消失的時候,你不一定會看到它在生起,亦無之中不是亦有。
總而言之,這道理是矯亂、錯亂的,而且這錯亂的思想,不容窮詰。你再繼續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子?他說,這個道理高深莫測,很難講清楚,你要自己體會,不容窮詰。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以上四種都是一種計度矯亂心虛無,墮入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其實他這個思想,你不能說他全錯,佛法也經常用有、無、生、滅對治我們的煩惱。他的問題在於矯亂,他自己都錯亂,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只是言說是這樣,其實他自己本身是含糊籠統。
比方佛法說:什麼是生命的真理?我們可以說,因果絲毫不爽,強調有。但是有時候佛陀說,什麼是諸法的真理?法性本來空寂,強調空。那是對治,其實一切法的真理,即空、即假、即中,諸位看《維摩詰經》,一切法是不能說的。有人問文殊菩薩,什麼是大乘的不二法門?文殊菩薩不講話,不能講!不能講就沒人知道,怎麼辦呢?那只好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諸位要知道,說法是不得已的,既然是開方便門,那這個門就很多,你看我們這個房子,你可以從那個門進來,他可以從那邊進來,每一個人說法的方便之門,他的角度就有所不同。
蕅益大師講《阿彌陀經》的時候,就講很清楚,說我的講法跟蓮池大師不同,蓮池大師說法跟幽溪大師也不同。蕅益大師說,通通都對,『經』是無量義,既然是開方便門,他說這《阿彌陀經》本來是我們都沒有資格說的,那是佛陀甚深的境界。但是沒有人說就沒有人知道,那只好開方便門,「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都見不到廬山真面目;但每一個人沒有離開廬山。」蓮池大師比喻的更妙:講經像瞎子摸象,沒有一個人把佛陀的真實義講出來,他摸到象腳,他摸到象的尾巴,他摸到象的頭,但是重點是大家都沒有離開象、大家都沒有離開象。
講法是開方便門,每一個人的開顯就有所不同。所以有些人在整個生命當中的即空、即假、即中,為了對治你的執著,佛陀會講空性這一部份,強調色即是空;但是又怕你斷滅,空即是色。所以,蕅益大師說:妙答無生,說空說有都是方便。但是你產生執著,通通都是戲論,觀念在這裡。
辛六、計十六有相
十六有相,先講四種法,色受想行,這四種法。這四種法有兩種執著,一個是即色計我,色受想行識就是我;二、離色計我,離開了色受想行另外有一個我。離色計我有三種,即色計我又一種,就四種了,四種再乘以四就有十六種。
標由示墜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在整個三摩地中,他已經把想陰破壞了,行陰微細的流動相現前。他就在行陰整個無盡流的生命當中產生了計度,他說一個人死了以後,有一種人我相現前,色受想行識的人我相是不能破壞的。依止這種人我相而產生一種錯誤的發心,一種顛倒的發心。
正明本計
或自固身,雲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雲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回復,雲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即色計我,或自固身:他把自己的色身堅固的執著,色就是我,或者受就是我,乃至想行就是我。這地方就有個問題了,這樣的思想很容易斷滅見,因為色就是我,那我色身死了以後,那糟糕了!那一個我就死掉了。我們一般人很容易即陰計我,你的色身死掉了,你就說我要死掉,這是把色受想行四陰當作我,這是第一個,這是比較嚴重的。
比較輕微的是,離色計我,色受想行這四種是流動變化的,但是另外有一個我是不變的,這當中有三種情況:一、或見我圓含遍國土,雲我有色:我是很廣大的,色陰是很小的,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所以我的色受想行死了以後,我還是在的,我是廣大的,一個大我,色存在大我當中,這第一個。
二、或彼前緣隨我回復,雲色屬我:前面是講大小,這就不講大小了。說前言,在定中的所緣境隨我回復;他感覺到我的行陰是隨我而轉的,我要它生它就生,我要它滅它就滅,乃至於我出定以後,我對我的色受想行,是完全可以主控的,我要走路就走路,我要休息就休息。所以色是屬於我的,我是能受用,色受想行是所受用,是我的眷屬,主伴的關係。
三、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這個也是大小關係,說我比較小,色受想行四陰比較大,我必須依止四陰當中,我才能夠相續的作願,所以我在色受想行當中,受想行比較大,我就住在裡面。
總而言之,以上四種,都執著人死了以後還有一個自我的相狀,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更述轉計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從前面我相的人死了以後的自我,他就更加的推論,畢竟煩惱,畢竟菩提,說我的內心有一個雜染的煩惱,也有一個清淨的菩提。他得到的答案是什麼呢?煩惱永遠是煩惱,它不會改變的,沒有轉煩惱為菩提這回事情,菩提永遠是菩提。所以我們生命中兩種體性,雜染法、清淨法是各走各的,彼此不互相牴觸,我們頂多把煩惱給壓住,我們不能夠去斷滅它。因為煩惱畢竟是煩惱,菩提是菩提,這兩個是不能改變的。
結成外論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他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真跟妄是獨立的,妄想永遠是妄想,真如永遠是真如,咱們各走各的。佛法不是這意思,佛法講「真妄不二」,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也就是說,你要迷惑,那全體是妄;你要覺悟,那全體是真。所以我們迷惑的時候是「全真成妄」,你要覺悟的話是「全妄即真」。我們佛教講「真妄是不二」,他這個地方是真就是真,妄就是妄,那這兩個永遠不能改變。
總而言之,外道的思想結論只有一句話,就是「用心別見」。他用他有所得的分別心,分別的去見真理。我們一再強調,真理不能追求,真理只能夠在一種看破放下的情況可以體會,不能追求。真理你一追求它,就不是真理,動念即乖;仁者心動,一念方動,烏雲遍佈。外道其實他看到也沒有錯,他也看到了生,也看到了滅,也看到了有,也看到了無,也看到的增,也看到了減,看到的通通沒有錯。他錯在哪裡呢?
錯在用心別見。你要不追求,一切法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一切法本來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真理就當下顯現出來的,他當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循業發現,清淨本然,清淨本然,循業發現,但是你一追求就完了!就什麼都不是了。
這意思就是,法沒有錯,是心態錯誤,問題在心態錯誤。你看外道他所看到的都沒有錯,他也看到了眾生的生相、滅相、有相、無相,但是他想要去追求的時候就找不到了。真理只能夠體會,不能夠追求,這大家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