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百四十五頁。己二,別顯修證。
從前面幾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有兩點是要特別注意的:
第一點,就是所謂的「相妄性真」的觀念。相狀,就是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所顯現的六根、六塵、六識的相互的作用。這種六根、六塵、六識的作用就是,我們的根接觸外塵的時候會產生一種了別的心識,而這個都是暫時的生滅的因緣,所以叫作虛妄。這個根、塵、識的背後,它真實的本來面目,所謂的現前一念心性,是不生不滅的,從古至今永遠沒有改變的,這個我們叫真實。
所以一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一定要告訴你自己,這個都是暫時的因緣。你千萬不能夠心隨境轉。我們被一時的因緣所轉而失去了我們永恆的功德!所以我們必須要把這個「相」照破,破妄顯真,觀察這個根、塵、識,這種我們一生的暫時的因緣,都是一個生滅法,而這個生滅背後的真正的本來面目——現前一念心性,才是我們真實的皈依處。這是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第一個觀念,相妄性真。
第二個觀念是「性相不二」。雖然相狀是暫時的,你說我們今生的根、塵、識都是暫時的,但是,如果捨棄了你今生的因緣,你就回不了你真實的家,所以我們剛開始還是要依止假相。依止假相來迴光返照,才能夠所謂的返妄歸真。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借假修真,對於現前的假相的這些根、塵、識還不能完全否定。換句話說,我們對於眼前的因緣,你是執著不得,但是你也棄捨不得,而是保持一個不即不離的狀態。
這就是我們修首楞嚴王三昧的兩個觀念:第一個,你不能執著它是實有;第二個,你不能完全否定它的作用。這個就是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對於今生的因緣的一個態度。
己二、別顯修證 分五:庚一、阿難請問圓根;庚二、如來垂詢聖眾;庚三、眾聖各說證門;庚四、放光現瑞總印;庚五、佛敕文殊簡擇
我們看講義的己二,別顯修證。
前面的幾科都是在講我們修首楞嚴王三昧理觀的一些觀念,這個地方就著正式的修學,正式地開顯修學的事相因緣,說是「別顯修證」,分別地顯示二十五位聖人所修證的圓通法門。這個正式講到它的事修的過程。這當中有五科:一,阿難請問圓根;二,如來垂詢聖眾;三,眾聖各說證門;四,放光現瑞總印;五,佛敕文殊簡擇。
庚一、阿難請問圓根
本經的當機眾阿難尊者,在前面所有的理論聽完以後,他就起立,請問佛陀如何選擇圓通的本根,來當作我們修學三昧的下手方便,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第一段,「自述迷情」。
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把他自己修學的心情表達出來。
阿難尊者跟法會的大眾,承蒙佛陀在前面兩科的開示,這個時候內心可以說是「慧覺圓通,得無疑惑」。這個「慧覺」指的是能觀的智慧,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叫慧覺;「圓通」是他所觀之理,這個圓三諦理。能觀的智如何去照了所觀之理,這個地方已經完全通達,而且沒有任何的疑惑。這是把他對前面的學習作一個總結。
這個時候,他就合掌頂禮佛陀的雙足,來白告佛陀說,我等法會眾生,聽到前面佛陀講到這些首楞嚴王三昧的理觀的思想,可以說是「身心皎然」,也就是說,對我們眼前的身心世界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非常的清楚明白。我們的生命是怎麼由真如本性,經業力的熏習而顯現出來,對這樣的一個空假中三觀的思想是非常清楚,說是「快得無礙」。這個「快」,就是通達愉快而沒有障礙。現在又聽到了所謂的「一六亡義」,就上一堂課說的,六結一旦解開,其實一念的妄心也不可得。因為六結是依止一念妄心而起的,所以它們之間有相互的作用,但是現在卻還沒有通達如何來選擇自己的圓通本根。
到這個地方,阿難尊者對於整個楞嚴三昧的觀念非常清楚。但是,真如本性是一個無相的清淨圓滿的真如,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一個門、從哪一個點悟入會比較好呢?你說六根、六塵、六識這麼多的方便門,那麼哪一個會比較適合我們?修學的下手方便,阿難尊者還沒有明白,所以把自己修學的整個心情表達出來。
看第二段,「依解起修」。
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
這個地方就讚歎法門有救拔的力量。
阿難尊者就說,「世尊,我輩飄零」,我們這種生死凡夫飄落於生死輪迴當中,可以說是「積劫孤露」,多生多劫,「孤露」,就是孤苦無依的意思。
「何心何慮預佛天倫。」「何心何慮」就是何等的慶幸,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大幸。在這個生死輪迴當中,又能夠遇到這麼殊勝的法門,並不是自己能夠事先預知得到的,而且能夠「預佛天倫」,又能夠生為佛陀的堂弟。這個情況就好像「如失乳兒」,好像失去乳母的小兒,假設沒有人救護的話是生命不保,這個時候突然間遇到了慈母的保護。就表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一直在根、塵、識當中打轉,我們不知道什麼地方是我們的家。一次的根、塵、識消失了,又現出另外一個根、塵、識,那麼我們永遠被根、塵、識所牽引!這個時候佛陀在首楞嚴王三昧開始告訴我們,要破根、塵、識,要找到我們的本來面目,才能夠解脫生死。所以這個時候就好像是一個孤苦無依的小兒子遇到了慈悲的母親一樣,就得到一個所謂生命的救拔。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假若我能夠把握這一個殊勝的因緣,這個「際會」就是這樣的一個首楞嚴王三昧的殊勝的因緣,我肯定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道果。「因此際會道成」,成佛是要有機會的。
那麼當我們能夠把握這個機會去修學的時候,是什麼相貌?「所得密言,還同本悟。」這一段是比較深,諸師的註解不同,我們根據蕅益大師的,比較清楚。
蕅祖說這個「所得密言」,是約著因地的觀行來說的。那麼為什麼說我們在因地修學的時候是「所得密言」呢?因為「行起解絕」。首楞嚴王三昧在講道理的時候,佛陀依止名言來發明三諦理,但是真實在修止觀的時候是離開一切名言的,是沒有相狀的。你觀察這個因緣法是即空即假即中,它的當體是無自性的、是無生的,但是它有它暫時的假相。但是在觀的時候,心中是沒有名言的,這叫「所得密言」。在因地的時候是「行起解絕」。
在果地的功德可以說是「自心本具」。當我們破妄顯真,把六根、六塵、六識的相狀破壞以後,回歸到一念心性的時候,這個心性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還同本悟」,是本來就具足,只是我們過去一時間把它疏忽了而已。這個地方等於是說明這個法門的殊勝跟法門修學的過程。
「則與未聞無有差別。」這個地方一個相反的字句,如果不能夠好好地把握這個機會來修習觀照,那麼這跟沒有聽聞是沒有差別的,所以徒聞無功。說這個機會難得,這是講到法門的殊勝。
我們看第三段,「請問圓根」。
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這一段就正式地來請問圓通本根,說,唯願佛陀能夠依止大悲心,教授我成就無上菩提道果的方法:如何來選擇圓通本根當作修學的方便,成就如來最後的開示。因為整個首楞嚴王三昧,佛陀整個理論,該講的都講過了,只有修學的下手處還沒有開示,所以這是整個修學三昧的一個最後的開示。
說完以後,「五體投地,退藏密機」。「退」就是退回本位,這個「藏」 就是心中保持默然,「密機」就是心中默默地期待佛陀的開示。「冀佛冥授」,這個「冀」就是希望,希望佛陀能夠在暗中用間接的方式來教授。這個「冥」,我們講是昏暗的意思,或者說是間接的意思。
這段話的意思,古德的註解是說,因為佛陀在回答這個圓通本根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宣說,而是請弟子們來宣說,佛陀一一地認可,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冥授。就是,佛陀不是直接地教授,而是透過弟子們的修學經驗來傳授,叫作冥授。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阿難尊者整個請示佛陀圓通本根的過程。
庚二、如來垂詢聖眾
我們看第二段。二,如來垂詢聖眾。
這個時候釋迦如來就正式地詢問與會的大眾,他們整個修學圓通的過程。這個地方有兩段。
我們看第一段,「所成之果」。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
佛陀在阿難尊者請示以後,就普遍告訴與會大眾。「諸大菩薩」,這個菩薩加一個「大」字,就是具足廣大殊勝功德的意思,所以我們一般講大菩薩就是指的法身菩薩,他有資格叫「大」。「及諸漏盡」,這個「漏盡」就是斷除三界見思煩惱的這些大阿羅漢。這個地方的大阿羅漢跟我們一般講的大阿羅漢不太一樣。我們一般講大阿羅漢是講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的阿羅漢;這個地方的大阿羅漢,蕅益大師解釋,是具足大乘功德的阿羅漢。也就是說,以下的整個阿羅漢都是外現聲聞相、內密菩薩行,久遠劫來都是已經成就菩薩果位的,只是為了幫助釋迦佛陀宣揚佛法而示現作聲聞相狀。所以到了整個二十五圓通經文,蕅益大師解釋的時候習慣用「跡門」跟「本門」,跡門就是他為了度化眾生所示現的因緣,本門就是他本來的一個修學的功德,我們講本地風光。所以,到經文的時候,我們會把整個有關小乘的修學,他的「跡門、本門」二門來各別開示。
「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你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是「生我法中」,這個「生」不是我們講的色身的受生,是一種佛法的法身的受生,《法華經》上說:「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你們內心當中本來都是煩惱障、業障、報障,怎麼能夠生起清淨法身的功德呢?怎麼能夠得成無學呢?
這個無學是成就一個圓通的功德,那麼,你們的果地功德是怎麼來的?請問這個問題。看第二段「能成方便」就知道。
我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你們在我的佛法當中成就法身,你們當初最初的發心,修學聖道的時候,你們是如何來覺悟十八界的?其實這個地方應該包括七大。二十五圓通包括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對不對?再加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那麼為什麼沒有列出七大呢?因為七大就包含在十八界裡面,開合不同。
那麼你們是怎麼覺悟十八界的?這過程當中,「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首先講到整個修學的目標,你們所證的圓通是什麼相貌呢?第二個講到修學的過程,「從何方便?」你們當初是依止什麼樣的方便之門,而能夠悟入首楞嚴王三昧呢?這個時候等於是阿難尊者請示佛陀圓通本根以 ,佛陀並沒有直接來回答,而是請大小乘的二十五位聖眾來說明他們的修學過程。
這一段的經文,蕅益大師說,為什麼如來要垂詢聖眾而不直接回答呢?這個地方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顯示方便有多門。因為真如本性是一個絕待圓融,但是悟入真如的方法是很多的。你一天到晚掃地,如果你能夠修止觀,也能夠從掃地當中悟入圓通;你一天到晚拜佛,你也可以從拜佛當中悟入圓通,可以說是方便有多門。這是第一個,二十五個圓通,他們悟道的方法都不同。
第二個,顯示歸元無二路。顯示門門皆能夠通達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是絕不虛妄的。當我們從這個門進去以後,所得到的真如本性是絕不虛妄。
這兩句話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蕅益大師後來作一個總結說: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我們現在的生命現像是活在根、塵、識,一個意識的分別心。那麼意識分別心當中,這個生滅心要回到一個不生不滅的本性,這麼一個遙遠的回家的路,你一定要問過來人。說把心帶回家,這一定要有過來人的親自的描述,才能夠更加的貼切。這個就是佛陀為什麼不直接回答,而要二十五位大小乘的聖眾來回答的主要原因。他們實際上走過來,所以他們描述起來更加的貼切。是這個意思。
庚三、眾聖各說證門 分五:辛一、觀六塵;辛二、觀五根;辛三、觀六識;辛四、觀七大;辛五、觀耳根
大小乘的聖眾在佛陀的垂詢之下,就各別地說明自己當初所修的、所證的法門。這當中有五段:一,觀六塵;二,觀五根;三,觀六識;四,觀七大;五,觀耳根。
辛一、觀六塵 分六:壬一、陳那觀聲;壬二、沙陀觀色;壬三、香嚴觀香;壬四、藥王觀味;壬五、賢護觀觸;壬六、迦葉觀法
首先我們看第一科,觀六塵。「觀」是指的能觀的智慧,就是本經說的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六塵」是所觀的境,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個塵境,是所觀境。這個地方有六段:一,陳那觀聲;二,沙陀觀色;三,香嚴觀香;四,藥王觀味;五,賢護觀觸;六,迦葉觀法。
壬一、陳那觀聲
這個陳那就是憍陳那,他是觀察聲塵,從聲塵當中迴光返照,成就三摩地而證得圓通。這個過程我們看經文就清楚。
先看第一段,「音聲悟道」。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
先說明他成道的過程。憍陳那,有些地方叫憍陳如,翻成中文叫做火器。因為他在家的時候是一個事火的外道,所以叫作火器。這當中其實是五個比丘,這五比丘是很有名。因為這五比丘,當初佛陀出家的時候是做佛陀的侍者,在佛陀成道以後也是最先得度,可以說,整個娑婆世界最早成就的僧寶就是五比丘。這五比丘有哪五位呢?第一個是憍陳如尊者,第二個是馬勝尊者,第三個是跋陀尊者,第四個是摩訶男尊者,第五個是十力迦葉尊者,這五個。
那麼,這五個首先就從座位起身,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一段等於是「經家敘意」。這以下就正式地來陳述他過去的因緣。
「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說我們五位比丘過去曾經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還有雞園,修學禪定及種種的苦行。「觀見如來,最初成道」,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以後,最初是來到了鹿野苑來度這五比丘,所以他們就看到佛陀成道。
這個時候,佛陀為五比丘「於佛音聲悟明四諦」,就宣說四諦法門。佛陀成道以後,觀察過去的因緣先度五比丘而三轉四諦法門,透過了示相轉、勸修轉跟作證轉,來發明整個世間上跟出世的因果,所謂苦、集是世間有漏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無漏的因果。
蕅益大師說,這四諦法,如果會入到圓教的時候,是一念的迷就落入了苦、集二諦,一念的悟當下就是滅、道二諦。所以說,所謂的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只就是一念的迷悟而各自顯現。這個當然是比較深的四諦。
這個地方是說明憍陳如五比丘最初學道的因緣。
這以下正式說明他修學的過程,「蒙印命名」。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佛陀在三轉四諦法門以後就問五比丘說:汝等解否?在最初解的時候、示相轉的時候,佛陀講出四諦的相狀,這個時候憍陳如比丘就稱「解」。那麼當下,在初轉四諦的時候,憍陳如比丘就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說「我初稱解」。在初轉的過程當中就完全通達這個四諦法門,就真實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這個時候如來就印證憍陳如叫阿若多。「阿若多」翻成中文叫最初解,因為他是整個佛陀弟子當中最初開悟的、最初成就果位的一個比丘。這就是一個最早的僧寶的出現,叫阿若多。
「妙音密圓」,這個地方要注意了。我們前面說過,這個地方只要是談到小乘的修學,都是有跡門跟本門。從憍陳如比丘示現的跡門來說,他是觀四諦,當然他觀四諦是觀生滅四諦。四諦法門主要從聲聞法來說,是四念處,主要還是無常、無我。他從四念處當中去觀察他的五蘊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而這個變化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主宰性,因為它要怎麼變你控制不了。比如說,我現在要變好或者變壞,你身體要變得更健康或者變得更虛弱,你做不了主。你只知道它會變,但是怎麼變是由業力決定。所以,從五蘊身心的變化當中,我們知道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來主宰,所以他證得我空真如而成就阿羅漢。所以阿羅漢的最初證得是我空的真如,他只就是知道在整個根、塵、識當中沒有一個主宰的我;但是根、塵、識本身是怎麼回事、這個法是怎麼回事、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完全不知道。這個只是一個聲聞的跡門。
但是「妙音密圓」講到憍陳如的本門,他正式證得圓通的。他不但是從四諦當中觀察無常、無我,證得我空真如而成就阿羅漢,他更能夠觀察這個音聲當下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解釋一下。
音聲是個假相。為什麼?因為它會變化。如果我們只是看到這個假相,而被這個假相所轉,那就是標準的生死凡夫,就從這個地方起煩惱、造業了。而一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看到一個假相,他馬上會作一個觀照,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這一段我們在前面的三卷半講了很多,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們會探本求源:怎麼會有聲音呢?它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就順著開始去找,這個聲音是從什麼地方來?從嘴巴中來,嘴巴也不會講,怎麼會有聲音呢?身體也沒有聲音啊!我們一直觀進去的結果,得到一個答案,就是「覓之了不可得」,所謂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這個聲音只就是一個因緣的和合而虛妄地顯現;當因緣消失的時候,它也就消失了。而它的本質就是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
所以他能夠從相裡面悟入到性,這是一個關鍵,破妄顯真。我們從它的表相而看到一個真實的體性,這個就是「妙音密圓」。「妙音」指的是它一個假相,這個音聲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但是你能夠迴光返照的時候,你就能夠看到它的本質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里正是說明性音真空,性空真音,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隨眾生心而循業發現。說是怎麼會有音聲呢?音聲的本質只就是一念的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心性,隨著眾生的因緣而各自循業發現。所以你看,一個音聲,一百個人去聽這個音聲,一百個人聽到音聲都不一樣。這表示什麼?表示音聲這個法不真實。如果音聲是真實的,每一個人聽要完全一樣,因為它是真實的法。但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福報大的人聽到的音聲都是悅耳的,苦惱的眾生聽到的音聲都是刺耳的。這個就是說明什麼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因為我們的心性是受業力的熏習而各自循業發現,所以,我們能夠從假相當中把心帶回家,就是從「妙音」當中而悟入了「密圓」。這個是說明他成就圓通的情況。當然這個地方成就圓通,就不是阿羅漢了,至少是圓教的初住、別教初地。
「我於音聲得阿羅漢。」這個地方講跡門,我最初是從佛陀的音聲的教法當中而悟入了四諦法,證得我空真如,斷除見思惑,證得阿羅漢果。這個地方講跡門。「妙音密圓」是講本門。
我們看總結,「結答圓通」。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佛陀問我修證圓通的法門,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證的過程,我個人是認為,以音聲為所觀境是最為無上、最為殊勝。憍陳如比丘把自己從凡夫到最初成道的修學過程表達出來。
這裡有一個地方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在整個二十五圓通當中,本來這個六塵應該首先是色,我們講色、聲、香、味、觸、法,應該色塵排第一,怎麼聲塵排第一呢?這個地方有點意思。蕅益大師說,為什麼把聲音排在第一個呢?蕅祖說,因為「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此方」是就著娑婆世界的根機來說,音聲對我們的影響是特別的重大,所以釋迦牟尼佛出世是以音聲來作佛事,所有的聖道放在音聲當中。「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音聲裡面有很深的道理在裡面。
所以,二十五圓通最初是以音聲,所謂的所觀境、所聞的聲塵,排第一,而以耳根為最後,一個能聞的根排在最後。以音聲當作最初,以耳根為最後,這表示一前一後的互相呼應而相契於娑婆世界的根機,有這一層意思,也有暗示其實圓通本根就在聲音。
你看我們的淨土宗,完全靠聲音。說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麼誰代表阿彌陀佛?當然,很多方式。「阿彌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他要變現什麼相貌都可以。你說我們今天畫一個阿彌陀佛的相狀,也可以;你用玻璃纖維做一個佛像代表阿彌陀佛也可以。但是,最簡單的就是音聲。你能夠念「南無阿彌陀佛」,欸,佛陀就出現了,最簡單、最明瞭、最直接、最了當;然後你把這個聲音再聽回去,你就跟他相應了,本尊相應了。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方法的操作最簡單、最直接,因為娑婆世界整個佛法的功德都是靠音聲來傳遞。
你看我們中國,為什麼發展出這麼殊勝廣大的梵唄?有多少人是唱《爐香讚》而啟發善根。它那個音聲就在傳遞一種聖道的力量。這個當然娑婆世界很適合,因為我們習慣性在六根門頭當中,我們喜歡從耳根來吸收聖道。所以這個地方佛陀也就順眾生的根機,把音聲排在第一個,把耳根排在最後,是這個意思。
壬二、沙陀觀色
沙陀,就是優波尼沙陀尊者,是觀察色塵。
我們看第一段,「依色悟道」。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這個地方先講他跡門的修學過程。優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色性空,因為他最初成道是觀色塵的本性是空的,而證得無我的真理。
他從座位起身的時候,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說:「我亦觀佛最初成道。」為什麼說他也是觀佛最初成道呢?佛陀最初成道的時候是到了鹿野苑去度五比丘,接下來所度化的就是優波尼沙陀,這是第二個因緣。相對其他比丘來說他是非常的早,所以除五比丘以外就是他了,所以他也說是「我亦觀佛最初成道」,我也是在佛陀最初成道的時候而見佛的。
佛陀教他修什麼法門呢?「觀不淨相,生大厭離。」佛陀當初在教導優波尼沙陀的時候,不是講四諦法,是講不淨觀,使令他對色身產生重大的厭離。
這個不淨觀,在古德的註解當中提出了五種的不淨:
第一個是種子不淨。就是我們的色身當初它的一個受生的因緣,是由於我們臨終的一分愛取煩惱,一個染污的心識;然後有父母的結合,所謂父精母血的一個雜穢的和合體。所以我們當初色身的成立,就是一個不清淨的心法跟色法的結合,所以叫種子不淨,色心皆不淨。
第二個,生處不淨。當我們一念的愛取煩惱而投胎以後,所謂的胞胎,所依止的處所是在生髒之下、熟髒之上。生髒就是我們說的脾胃,消化系統;熟髒就是把飲食消化以後變成了大糞,蘊藏在大腸當中,叫熟髒。我們的那個胞胎就處在這個污穢的、雜穢的地方,這叫生處不淨。
第三個是相不淨。當我們出生以後,我們的色身是九孔,兩個眼睛、兩個鼻孔、嘴巴,乃至於大小便處,經常流出不淨。外相是不清淨的。
第四個是性不淨。就是我們色身的本質,本來就不清淨。所以,乃至用大海水把它洗滌,剩下一個微塵,也是不乾淨的。就是說我們的色身其實找不到一個乾淨的處所,這叫性不淨。
第五個,究竟不淨。前面是指的受生,這個地方是講死亡。我們死了以後,我們的身體慢慢地膨脹、青瘀,然後慢慢慢慢地破裂,長出膿血,然後蟲啖,變成白骨,最後風一吹,又回到虛空,究竟不淨。
優波尼沙陀最初見到佛陀,佛陀所說的法門是這五種不淨。那麼他次第地觀察以後,對男女的色身生起深重的厭離。當然這個地方還不是聖道,成就聖道要觀察諸法的總相,不淨觀只是個別相,它只是對治愛煩惱。
真正對治我見顛倒的是以下的道理,悟諸色性。這個地方就真實地悟道了,看到諸法的總相了,乃至於能夠覺悟這個色身的本質。從最初的種子不淨,乃至於最終的究竟不淨,顯現白骨而變成微塵,最後風一吹而歸於虛空。他從頭到尾思惟整個色身的過程,生老病死的過程,他覺悟到一個道理:空色二無。這個色法有一定的生起跟還滅的過程。你看色身出生了,然後死亡了,變成白骨,變成灰塵,最後完全消失掉,所以色塵當下是覓之了不可得。那麼虛空為什麼是不可得呢?因為虛空是假借色塵而顯發出來的,色塵既然不可得,虛空也不可得,因為這兩個是互相依存的。所以,他看到了色法跟虛空兩個都是不可得,它的體性都是畢竟空寂的,而證得了無學道。
所以,他從這個地方證得無我的道理,在生命當中沒有真實的自我,那當然就證得阿羅漢果。這一段是講到他的跡門。
第二段就講到他的本門了。看第二段,「蒙印命名」。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到這個地方,佛陀就正式印證我叫作尼沙陀,或者講色性空。「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這一段就講到他的跡門跟本門兩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