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178面,辰四、簡七大。
當我們站在佛教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的時候,我們會發覺這當中有一句話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句話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一生當中所受用的這一切的果報,完全是我們內心所變現出來的。為什麼是內心呢?在《唯識學》就講得很清楚,就是你的思想。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有些人會造殺盜淫妄的罪業?有些人會去造五戒十善的善業?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不一樣。當我們有一個很善良的思想,我們就會去造作善業,我們如果經常產生邪惡的思想,我們就造作罪業,我們的思想決定我們的行為,也就影響到我們最後的結果。所以整個佛法的戒定慧,基本上都是在修正我們的思想,而這當中基本上是兩個修學次第:
我們在改變思想剛開始先從持戒下手,持戒主要的精神,就是深信因果斷惡修善。持戒整個目的都是在培養善良的思想,培養一個善業。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因為我們的內心當中有曾經發願,所以,以這個願力產生一種戒體,產生防非止惡的功能。剛開始我們在受持佛陀的戒法,是培養一種深信因果、斷惡修善的善念,從善念中慢慢慢慢的對治我們內心深處的邪惡思想,遠離三惡道的果報。所以我們善念培養起來的時候,我們內心已經趨向安樂的果報,我們講成就安樂道。進一步,我們從持戒的基礎當中來修學「止觀」,特別指的是「大乘止觀」,從善念而提升到一種正念。正念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正念真如,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們開始依止空假中三觀,來觀照我們眾生本具的那一念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我們說是現前一念心性,或者說真如本性。以「空觀」來發明不變的體,以「假觀」來發明隨緣的作用。
所以其實我們整個修學,從你剛開始發心修學到你臨命終,都是在調整你的思想。從一個善念的深信因果、斷惡修善,到最後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由善念到正念,因為你思想改變了,你整個行為就改變了。我們說事出必有因,一個人的行為是他的思想推動的。身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我們講開悟的《楞嚴》,其實我們研究本經,就是希望我們在持戒的基礎善念當中,要慢慢的提升到正念;從對治惡念,慢慢的提升到對治顛倒,正念可以對治顛倒。在正念真如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簡擇一個方便法門,因為我們畢竟心力太薄弱,末法時代障深慧淺。
所以在二十五圓通,我們必須要簡別一個下手易成就高的門,然這門當中本經簡別中分成兩段:一、簡非,先把不適合末法眾生,不適合阿難尊者修學的門,先把它去掉。先簡非然後再顯示適合的門。前面我們講到六塵、五根跟六識都簡別了,最後簡別七大,它也不是一個末法障深慧淺眾生,所應該去修學的。
辰四、簡七大
地大非通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云何獲圓通?
末法眾生一個善根非常淺薄的初心菩薩,我們選擇以地性來當所觀境,就像持地菩薩他以地性為所觀境。這當中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堅礙非通達」,因為地大的體性是堅固的,也就說它是一種障礙的,它並不像虛空一樣是通達的體性,當然真如本性它不能有障礙,是通達的,真如是一種時空無盡,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但是地大它本身是有它的時空、有障礙的。我們很難從一個有障礙的因緣當中,趨向於無障礙的真如,這是第一個過失。第二、「有為非聖性」,我們看持地菩薩在觀察地大的時候,他剛開始是填平道路,這有填平道路的行為,是一種有為的生滅之法,它不是成就聖道不生滅的真實本因,有為法它是成就福德資糧,你從有為當中你很難去悟入無為的真理。所以云何獲圓通?
兩個理由,第一個、它是堅礙非通達;第二、它是有為諸法,它不是聖道的真因,這兩個理由。當然身為持地菩薩,他有廣大的功德,他把地大當作是他果地的妙用,那就另當別論,一個初心菩薩是不適合的。所以云何獲圓通?云何以此堅礙非通達、而有為非聖性這樣的法來當作初心的圓通本根呢?這是不可能的。
水大非真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云何獲圓通?
假設我們今天是以水性,月光童子的水性來當所觀境,這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想念非真實」。事實上,我們看月光童子在觀察水大的時候,他那個水大是第六意識的想念所變現出來的,是禪定的心中的一種想像,一種假想所成就的,它不是真實有一個水在那個地方。依止想像產生一種水大的相狀有什麼缺點呢?「如如非覺觀」「如如」指的是我們今天要正念真如,所證的如如理,以及能證的如如智。不管是如如理、如如智,都不是一般分別覺觀所能相應的。如果我們因地的時候透過一種生滅想像的造作,那麼果地怎麼去證入如如理,怎麼去生起如如智呢?以生滅為因緣,怎麼成就不生滅如如的功德,這是不合理的。
火大非初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云何獲圓通?
烏芻瑟摩尊者以火大為所觀境,這當中有兩個問題存在:第一、「厭有非真離」,烏芻瑟摩尊者他在觀火大的時候,他的心態是厭離三界的慾望之火,而追求離欲的寂靜。但是這種厭離的心態,除非你能夠達到身心俱斷,乃至於斷性亦無的境界,否則你還是有能所的對立,就不是一種真實的離欲。第二、非初心方便,火大是因為烏芻瑟摩尊者他的慾望之火熾盛,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情況,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多淫之人,所以不能當做一般性初心的下手方便。云何獲圓通?這樣的法門不是普遍性的適合每一個人。
風大有對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云何獲圓通?
琉璃光法王子以風大為所觀境,以風大為所觀它有什麼缺點呢?「動寂非無對」,因為他在觀察身心世界風大的變化,時間久了,他會產生一種它是躁動的相或者寂靜相的一種相對的法。既然相對,它就是一種生滅之法,跟無上的覺性它是不相應的。所以云何獲圓通?你經常觀察風大,你的心態就很容易產生一種對立的思考,躁動跟寂靜會對立思考,這樣子跟我們以不生滅為本修因是不相符合的。
空大非覺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云何獲圓通?
虛空藏菩薩以虛空為所觀境,以虛空為所觀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昏鈍先非覺」,因為虛空的性質是一種昏昧暗鈍之相,它不是一種靈明覺知之性,它畢竟是一個無情。我們講我們剛開始是以晦昧為空,一念的無明妄動,才把我們一念的清淨心轉成頑虛空,所以它是昏鈍之相。昏鈍的虛空它是無覺,它沒有靈明覺知之性,自然不相應無上菩提。所以云何獲圓通?也不是初心的下手方便。
識大虛妄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云何獲圓通?
彌勒菩薩他以這一念現前心識為所觀境,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地方有兩個過失:第一、「觀識非常住」,因為它所觀的心識是念念生滅,非常住之法,「觀心無常」。我們心靜下來觀察第六意識,我們就會發覺第六意識是變化的,你看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是不同的,不斷的變化。這是一個問題,所觀的心識是變化的,其次,「存心乃虛妄」,你能觀的心也是一種存心的作意,你要去思惟無常的道理、無我的道理,要去思惟才能生起這樣的觀照。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種生滅之心、生滅之法,是虛妄的,云何獲圓通?
解釋「存心乃虛妄」。唯識的觀法,在大乘止觀裡面的角度,有它一個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們一般說,修大乘止觀是先修唯心識觀,再修真如實觀,他是趨向真如觀的一個基礎。唯心識觀它的一個特點就是兩個觀法:一個、遍計本空,一個、依他如幻。他在觀「遍計本空」的時候,這一部分跟天台宗的空觀是完全相同的;觀真如二空真理這一部分,所發明的二空真理,跟天台宗是沒有差別的,都是因緣生,所以自性空。但是唯識宗的「依他如幻」這一部分,很多大乘學者是有意見的,因為它依他如幻,他所觀的假觀只是局限在六凡法界。唯識學不能去觀…你看《華嚴經》裡面諸佛的功德,小中變大、大中變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種菩薩事事無礙的法界,唯識學它是沒辦法去觀察的。
因為唯識學他整個生命的立足點,是安住在阿賴耶識,他是以阿賴耶識來變現根身器界,來當作我們說是生命的本來面目也好。如果諸位去研究唯識學,你會發覺唯識學在探討生命根源的時候,三十頌講「三能變」,最初能變是講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唯識學講出了「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我們生命最初的一個因緣就是阿賴耶識,它能夠異熟一切種。若你要問唯識學學者,阿賴耶識之前的是什麼?他就不回答你。唯識學也不否定阿賴耶識之前還有東西,但他絕口不提,阿賴耶識之前的是什麼,他絕口不提!因為它的定位就是從阿賴耶識講起。從阿賴耶識講起就有問題了,他只能詮釋六凡法界的生死輪迴,諸佛無障礙的境界,諸位你去看唯識的經論,很少提到諸佛的功德莊嚴,他頂多就是轉識成智,把阿賴耶識轉成無垢識,然後就不談!無垢識以後的妙用就不談,依他如幻的假觀是有極限,它不遍滿。
為什麼不遍滿呢?問題點就是因為唯識學整個生命的出發點是有問題的,「存心乃虛妄」,它是站在阿賴耶識的角度來探討生命。各位要知道,阿賴耶識是個生滅法,我們常說它是生滅跟不生滅和合,但是不生滅的體性我們凡夫看不到,我們看到阿賴耶識不斷的受薰,你第六意識不斷的打妄想,第八意識就跟著變化。因為你第六意識會去薰習阿賴耶識,你上一個念頭的阿賴耶識跟這個念頭的阿賴耶識不一樣了嘛!
所以唯識學它的好處,它建立了整個生命的相續,阿賴耶識恆轉如暴流,它建立了無量的生命觀,這一點是唯識學的貢獻。但是如果你想要很快的恢複本來面目,你站在唯識學的角度就很困難。因為你剛開始就站在一個生滅的體性來修學,你要煮成飯,你要拿米來煮,你用沙是煮不成飯的,一開始就是以生滅心,你怎麼能成就不生滅果呢?
所以唯識學它的「存心乃虛妄」這個思想,它在大乘止觀的定位,它只是個對治;它對治煩惱很有力量,這一點不能否認,在破遍計執這一部分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它告訴你說:你看到一切的境,你什麼境都不要管,你把你心中的分別心消掉就好。這個方法非常好,遍計本空,它不空外境,它空掉你心中的名言分別就夠了。這一部分對我們一個初心的菩薩來說,提供一個很快解決障礙的一個方法。所以即便它不是一個圓滿的止觀,但是站在對治的角度,唯心識觀是不能忽略。蕅益大師講:破執法門這一部分做出貢獻。它為什麼被簡別出去呢?他的理由其實就是這一句話:「存心乃虛妄」,但不表示唯識學的止觀完全沒有價值,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因為我們現在要趨向圓頓止觀,這個地方從圓頓止觀的不生滅心來說,唯識學的確有它不圓滿的地方。
根大殊感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這地方是簡別大勢至菩薩的念佛圓通「根大」,他提出的主要有兩個理由:一、「諸行是無常」,「諸行」,有為的造作之法都叫作諸行,只要有所造作的都是無常敗壞之法。但是這地方的諸行主要是針對我們在修『念佛圓通』的時候,以一句佛號都攝六根,以一句佛號淨念相繼。你所都攝的六根(見聞嗅嘗覺知),是無常敗壞的,這個地方是個問題。其次,能都攝的淨念,我們講憶佛念佛,這憶佛念佛你也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才有所謂的淨念相繼,所以能都攝的念佛的心,也是生滅的。所都攝的是無常的,能都攝的正念也是生滅的。那這個地方就會有問題了,「因果今殊感」,我們以一個生滅的因地,而追求不生滅的果報,這個因跟果是不相應,所以云何獲圓通?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我們不講轉凡成聖,我是一個凡夫沒關係,我帶業往生,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求生淨土的角度,『念佛法門』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它有佛力本願來攝受。但是站在一個成就聖道,返妄歸真的角度來說,那它的確比不上耳根,因為它沒有俱足「圓通常」三種功德。
所以這個法門你要看看站在什麼角度來分別它的好壞,因為『念佛法門』比較偏重在事修,因為你所緣境是佛的功德莊嚴,能念的心是生滅的,所憶念的境也是生滅。但是它所成就的感應道交,它所成就的帶業往生,求生淨土這一部分卻是真實的。它今天被簡別只是因為站在返妄歸真、站在一個轉凡成聖的角度,它比不上耳根,因為它的體性是生滅的。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有不同的看法,在『念佛圓通章』這一章裡面,蕅益大師他有他獨特的見解,他不認為『念佛法門』完全是事修、他不認為。他說:一個人他如果能夠學習大乘經典,能夠解第一義諦,而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他知道我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體性是沒有差別的,從自他不二的角度,開始生起憶佛念佛。那麼這個心態他就不是完全向外攀緣。說我是業障凡夫,你是萬德莊嚴,我完全靠住你,那當然這是對立的、是生滅的。那你能夠發明心性以後來念佛,那心態是什麼?蕅益大師講出一句話說:「托彼依正,顯我自性」。這個心態就不同了,或者說是「托彼名號,顯我自性」。蕅益大師認為有事有理,有不生滅的理觀在裡面,他是依止不生滅心稱性起修,憶佛念佛,最後還是回歸到一念心性,「無不從此法界流,最後無不還歸此法界」。
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說: 『念佛法門』它能夠念到什麼程度呢?「一一理性俱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這樣子講的話,「因果今殊感」這一句話對『念佛法門』的批判就不成功了,因為它本身也有不生滅的理觀在裡面。當然這種人少,因為圓教的人在念佛的人是少,大部分念佛人還是偏重他力,偏重事修的部分,是這個意思。但是其實它是有理觀在裡面。這地方,文殊菩薩把整個七大修學,因為它是有障礙的,因為它是有對立的,它是生滅的。從這樣角度,來引導我們悟入這種不生不滅的心性來說的確是有困難,相對是有困難的,所以對初心菩薩來說應該簡別。這地方我們要講清楚,這是針對初心菩薩,而聖人的妙用那就不同。
卯二、顯是(分七、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辰二、的明離苦得樂人法。辰三、正明觀音所修法門。辰四、誨敕當機諦聽學行。辰五、歎美法勝以寓勸修。辰六、述成佛意結示簡選。辰七、頂禮請加以明真實)正式的顯示耳根圓通它是適合娑婆世界的末法眾生,以及適合當機的阿難尊者根機。蕅益大師以七大來發明讚歎耳根法門的殊勝。這當中有七段: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二、的明離苦得樂人法。三、正明觀音所修法門。四、誨敕當機諦聽學行。五、歎美法勝以寓勸修。六、述成佛意結示簡選。七、頂禮請加以明真實。
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
攏總的說明,娑婆世界依止耳根是最適合的方便。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我」指的是文殊菩薩。我文殊菩薩現今如實的稟告世尊,釋迦如來是出現在於五濁的娑婆世界,這個世界的特色是什麼呢?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佛陀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真實道法,依止這個道法成就廣大的功德,而這種真實的功德它必須要「真教體」,真實的教化之體。這種真實的教法之體,這種清淨的功德是要寄託在音聞當中,包括音聲跟耳根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佛陀以音聲來詮釋道法,眾生依止耳根來吸收道法。我們要成就大乘的《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復如是,「實以聞中入」,應該從耳根來下手修學,是最為簡單方便。
蕅益大師他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這一句話,是針對佛世的時候說的。佛在世的時候,眾生在得度只有音聲,那時候的人根機特別利;他一聽到佛陀講四聖諦就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佛陀講華嚴經,就發起無上菩提心。所以佛世的時候的真教體,主要就是靠音聲。但是佛滅度以後,這真教體產生變化,因為根機羸弱必須要有文字的記載,我們不可能聽一次就開悟了,我們必須用文字每天不斷的去讀誦。
我們現在叫做什麼?叫做積集資糧,為以後的開悟先把這個善根種下去,「一入耳根,永為道種」。所以佛滅度以後,除了音聲以外,蕅益大師講「文字相」也是個教體,其次,「法塵」也是個教體。你聽完經典,看完經以後,你眼睛一閉,在心中如理思惟,我們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你慢慢慢慢用空假觀三觀來觀察人世間,這時候你心中生起一種獨頭意識,來觀察心中的影像(法塵),這樣也可以開悟。所以到了末法眾生,根機羸弱,它的教體就三個,一個音聲、一個文字、法塵三個都有。佛在世的時候根機比較利,那只有靠音聲,因為那時候也沒文字記載,完全靠上師的口耳相傳,眾生就能夠開悟。
這一段是總說,舉佛陀在世為什麼用音聞來作引證,從這道理中,你修三摩地也應該從聞中入,從這樣的對比來說明。
辰二、的明離苦得樂人法
前面以佛陀的教化,這裡以觀世音菩薩自己的心路歷程,他的成就包括他自利與利他的功德,跟耳根跟音聲完全脫不了關係。舉出一個實際成功的例子來勉勵我們。
自利功德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讚歎觀世音菩薩他的身心世界有兩種功德:一、離苦。觀音菩薩他的身心能夠離開分段變異兩種生死。這是一種功德,所有的痛苦都跟生死有關係。二、解脫。他身心有無量無邊的解脫功德,三明、六通、八解脫,有無量無邊的解脫功德。所以讚歎:良哉觀世音!「良哉」,讚歎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這樣講:「良哉得離苦,良哉得解脫」,讚歎離苦、解脫兩種功德。這是偏重在自利這一部分。
利他功德
悲心普遍
於恆沙劫中,入微塵佛國。
觀世音菩薩大悲心是什麼相貌呢?「於恆沙劫中」,他有這麼長的時間,大悲心是沒有所謂時間的限制。「入微塵數佛國土」,這指的是空間的廣大。這一段是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悲心是時空無量的。
自在護生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依大悲心所做的事業,他能夠做什麼事情呢?他能夠成就廣大的自在力,這個地方的「自在力」指的是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化身,應於何身得度,則現何身,給眾生種種的安樂,這種大自在的威德力(與樂)。「無畏施眾生」觀世音菩薩以十四種無所畏,來拔除眾生身心的種種痛苦。大悲心所做的事情,主要是與樂跟拔苦這兩種誓願。
音備眾美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菩薩度化眾生有四種方便:
一、妙音。菩薩在度化眾生離苦得樂他用什麼方法呢?主要兩個第一個演說妙法,第二個宣說神咒。(這個前面講過了)二、觀世音。他除了演說妙法、宣說神咒的時候,菩薩他的耳根經常能夠觀察眾生的音聲,而尋聲救苦。所以他在度化眾生,眾生跟他感應主要要靠音聲,「觀世音」,觀察眾生的音聲,而尋聲救苦。
三、梵音。梵音有兩層意思:第一個菩薩在說法或說咒的時候,他是不染著世間的有為諸相,從菩薩這一部分來說叫「梵音」。其次從眾生的角度,眾生聽聞菩薩的說法跟咒語,能夠破除心中的三毒,而成就清淨的梵行,這也叫「梵音」。
四、海潮音,菩薩度化眾生皆能夠隨機示現不失其時,海潮它什麼時候漲潮,什麼時候退潮,是非常的準時,絕對不會有所耽誤,菩薩能夠即時的顯現救拔。菩薩有這四種的方便力來度化眾生。
恩被凡聖
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
(總結)菩薩的功德在利他這一部分,一方面能夠救拔世間的痛苦,成就世間暫時的安樂,也能夠成就出世間的功德,使令成就大般涅槃的究竟安樂。離苦得樂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安樂,一個是出世間的安樂。這一段是要發明耳根跟音聞殊勝之前,舉出觀世音菩薩做例子。值得讚歎的是他的方便力特別殊勝,『普門品』講到「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這裡值得我們提的是「妙音」。「妙音」的意思是說:諸佛菩薩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你看佛菩薩發菩提心以後,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積功累德,不像阿羅漢,你看阿羅漢幾十劫,把心中的見思煩惱斷了以後,他就大事已辦;菩薩不是,菩薩要到眾生的世界積功累德。
那麼他們這麼多功德是幹什麼呢?一部分是自受用,常樂我淨是自受用,但是一部分是他受用,是用來救拔眾生用。這地方有個問題,佛陀的無量無邊功德莊嚴,都是在一念的大般涅槃的心中,這是一種無相的境界。我們凡夫的心只能夠在有相的因緣中分別,怎麼辦呢?所以我們的心跟佛的心,中間必須要有個橋樑,我們常說「開方便門示真實相」;你要找到門,諸佛菩薩的功德之門,所以佛菩薩留下他的名號,留下他的咒語。當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或持咒產生一個音聲,這個音聲就代表我們眾生心跟佛心之間的,心力跟佛力之間的橋樑,這個非常重要!如果這個世間上,所有佛菩薩的聖號完全消失掉,大悲咒、往生咒、楞嚴咒…的傳承都消失掉,那我們跟佛菩薩之間沒辦法感應道交,所有的橋樑全部斷掉,那就完蛋了!那這是一個黑暗時代的到來。
在整個「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當中,最重要就是「妙音」,佛菩薩的聖號,佛菩薩的咒語,這種微妙不可思議的音聲,可以引導我們「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這一點對我們凡夫很重要。
辰三、正明觀音所修法門。
正式的說明觀音菩薩所修的法門。這一段是把觀世音菩薩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標出來,以下說明他為什麼成功,把他因地的修行方法,他所修的法門講出來。
總標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我」指的是文殊師利菩薩。我很如實的來啟稟釋迦如來,誠如觀世音菩薩自己所宣說的一樣。觀世音菩薩前面所宣說的「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來,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依止耳根,緣心自在,脫離根塵識的干擾,而因入流相,悟入二空的法性,這在所有的方便當中是最為殊勝的。為什麼依止耳根很容易脫離根塵識的障礙?很容易悟入不生滅的法性呢?三個理由:
別明
圓真實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一、耳根的聞性是圓滿週遍,譬如有一個人,他居住在寂靜的房子當中,那時候在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同時擊出鼓的聲音,這時候在靜室當中的人,對於來自十方的鼓聲,他是同一個時間,同時可以聽到十方來的聲音,這就是耳根圓滿普遍的真實功德。也就是說,身為耳根,它的聞性是三百六十度的圓滿。你比方說,眼根觀前不能觀後,你看得到前面,看不到後面,所以眼根的功能是不能圓滿。這地方是說明它空間上是週遍圓滿的,你眼睛閉起來你用耳根,十處一時聞,東西南北上下,不管什麼聲音,在什麼方位,你全部聽得清清楚楚,這是耳根的殊勝。
通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坦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二、耳根的聞性是通達而無礙的。以下跟其它的五根做比較。「目非觀障外」「目」指的是眼根的見,眼根的見是不能去觀察障礙以外的事情,比方說一張紙,隔著一張紙以外的東西,眼根就看不到了,所以眼根它很容易形成障礙,障礙特別多,所以它沒有通達的功能。其次「身以合方知」,身根的覺知功能它必須要跟所緣的觸塵相合,才能夠產生了知的功能。「口鼻亦復然」,舌根跟鼻根一樣,也都是要跟所緣境接觸,一旦所緣境消失,它們了知的功能就同時消失,所以它們的了知功能是非常被動的,不能操之在我,所以它們的確是有障礙,有它的一種相對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