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講)

戊二、顯位嘆德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頁,戊二、顯位嘆德。

蕅益大師把念佛法門由淺入深分成了兩個次第:第一個叫作事持。事持就是一種事相上的修學,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念佛的時候,這一念明瞭的心去接觸佛號,我們是把重點放在佛號上面,思惟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這個時候,我們這一念心來憶念佛陀的聖號。當然這樣念久了以後就產生了障礙——我們內心當中有妄想,這個妄想的活動就障礙我們這一念心去接觸佛號,就是我們的心跟佛號之間產生了妄想障。這個妄想障,就使令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功德很難圓滿,因為我們總是覺得很難完全感應道交。第二個,我們覺得在念佛的時候很難相續。所以我們剛開始念佛的人,基本上都遇到兩個問題,一是佛號很難念好;二是佛號很難念得持久。

這種情況怎麼辦呢?祖師的大智慧開始提醒我們:「念佛是誰?」剛開始念佛的時候,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佛號上;這個時候我們開始迴光返照「念佛是誰」。原來不是我們嘴巴念佛,是那個明瞭的心在念佛。我們明瞭的心有了障礙,就使令所有的功德產生了障礙。所以蕅益大師這個時候告訴我們:提起內心的觀照,從事持而入理持。我們開始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個妄想。妄想是什麼?妄想是緣起性空的,它是假借因緣而生,所以它的本性是畢竟空寂的。這個時候就慢慢地把妄想的勢力給息滅了,就能夠感覺到我們的心跟所念的這句佛號更加的緊密,可以更加的持久堅固,這就是古德所說的禪淨雙修——以禪觀的智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以念佛法門來創造功德莊嚴。

我們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道理亦復如是,其實我們就是用首楞嚴王三昧來破除心中的妄想。我們可以這樣講,整部《楞嚴經》從頭到尾就是要你修首楞嚴王三昧,而首楞嚴王三昧就是在破除我們的攀緣心的。一言以蔽之,就是破除妄想,讓你在修念佛的時候,能夠功德更加的圓滿堅固;讓你在佈施、持戒的時候,更加的究竟圓滿。就是我們在修法門之前,先把內心作一個調整——端正其心。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今天講到顯位嘆德。

這個地方是講到通序,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是標聞說時處;第二個,引大眾同聞。引大眾同聞當中有三小科,第一科是聲聞眾。聲聞眾當中的第二科,是顯位嘆德——顯示這些聲聞眾的階位、讚歎他的功德。

顯位這一部分,「皆是無漏大阿羅漢」已經說過了,我們看嘆德。先看經文。請合掌。

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范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這段經文,古德是分成兩段來說明:第一段是讚歎這些阿羅漢自利的功德;第二段是讚歎利他的功德。從「佛子住持,善超諸有」是第一段;「能於國土,成就威儀」以下是第二段。

我們先看第一段讚歎自利的功德。

「佛子」是指他的功德是怎麼產生的。「佛子」簡單地講就是佛法之子,他的功德是從「佛」跟「法」引生出來的。比如《法華經》上說:什麼是佛子呢?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也就是說,這個人他本身是沒有功德的,但是他聽聞佛陀的說法,把這個法加以如理思惟消化以後,就產生內心的一種戒定慧的功德。這個功德是怎麼來的呢?是從佛跟法的熏習而產生的,所以等於是從佛法所生之子,叫佛子。這一段是說明功德的由來。

第二段是說明他功德的相貌。

他的功德是什麼相貌呢?就是「住持」這兩個字。住持,就是攝受的意思。他這一念心能夠把心中清淨的戒、定、慧攝持不失。因為攝持戒定慧的關係,就能夠善巧地超越三界二十五有的果報。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註解把「住持」這兩個字作了很詳細的發揮。我們簡單地加以說明。

基本上,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有兩種情況,對我們生命產生兩種效果:第一個,我們的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外境會給我們一種感受,可能是快樂的感受,也可能是痛苦的感受。這種感受會刺激我們產生一個想法,這就是妄想。由感受引生的想法就是妄想。由於內心沒有戒定慧,我們就心隨妄轉,就跟著妄想去做了——我要去做什麼、我要去做什麼……一般人經常都是跟著感覺、跟著妄想而走,他內心當中生死的業力就很強大。你怎麼知道這個人生死業力很強?因為這個人經常跟著感覺走。他內心當中那個無明緣行——生老病死、十二因緣的力量太強了,所以這個人來生要了生死很困難,要往生極樂世界也非常困難,他沒辦法突破的。

第二種是說,他本身也有妄想,但是他把佛陀的戒定慧經常地攝持在心中,所以當他接受刺激、產生感受妄想的時候,他那個戒定慧現前,開始觀察這個妄想是緣生緣滅的、是畢竟空的,這時他就能夠不隨妄轉,慢慢地趨向於還滅門。這個人的生死業力慢慢地淡薄、慢慢地淡薄。所以我們一個人,你要覺得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外境會給你很多很多的感覺,而你對這個感覺,慢慢地你不再理它的時候,就表示你的生死業力慢慢慢慢地輕薄,那個繫縛你的十二因緣的力量,已經沒辦法把你帶動起來。所以,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心念、從你起心動念的狀態,就可以判定你這個人的生命未來是往哪裡走,大概就會知道了。這一段後面佛陀會說明怎麼樣從你的念頭來判斷你的來生。當然這個地方是一個大致的判斷:你是心隨妄轉,你就是隨順於流轉門;你能夠不隨妄轉,就隨順於還滅門。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判定方法。這些阿羅漢的特色,就是他能夠住持戒定慧,所以能夠善超諸有。這是讚歎他自利的功德。

以下我們解釋他的利他的功德。利他當中有兩段:第一段先講他今生的功 德,第二段講他來生的功德。先看今生的功德:

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范三界。

這裡有三小段。第一小段,「能於國土,成就威儀」,他能夠在自己本住的國土當中,顯現這種美好的身口二業的威儀。這一段是讚歎他持戒的功德。威儀,就是有威可畏、有儀可表。他的內心有威嚴,表現出來一種美好的表率叫「內威外儀」,讓人家產生恭敬仰慕之心。這是指的他因為持戒的關係,產生美好的身口二業。

第二小段,「從佛轉輪,妙堪遺囑」。這是讚歎他定慧的功德。這些阿羅漢,他能夠隨從佛陀來轉四諦法輪,開顯無常無我的智慧,能夠善巧地遵從遺命,來繼承佛陀的家業。也就是說,佛在世的時候,不是佛陀一個人說法,這些千二百五十人大眾,都幫助佛陀來告訴這些顛倒眾生,生命是無常無我的,依這樣的觀照來消滅自己的攀緣心。這是阿羅漢的定慧的功德。

第三小段,「嚴淨毗尼,弘范三界」。這一段是把前面的持戒跟定慧的功德作一個總結。他能夠嚴守清淨的戒定慧,所以能夠做整個三界的模範、三界的表率。不但是人間,包括天人看到阿羅漢,都生起恭敬景仰之心,因為他們能夠宣揚佛法的真理,讓眾生能夠覺悟,所以天人也非常地讚歎。這個地方是講阿羅漢今生當中表現出的身口意的功德。

第二段講到阿羅漢未來有什麼功德:

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

這些阿羅漢不是佛陀,不是今生有這種功德。他未來生,在空間上他們能夠應無量之身而說無量之法,來度脫眾生。這個地方「應身」指的是他的神通,他能夠「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當然現身的目的主要是說法,還是善巧方便的說法。應無量之身而說無量之法,使令眾生能夠善根成熟,而能夠解脫生死。這是講到他空間的無障礙。第二小段講到他時間的無障礙:「拔濟未來,越諸塵累。」他不但是佛在世的時候能夠度化眾生,在未來世當中,他們都能夠生生世世地、不斷地來幫助未來的眾生。這是他內心當中本來的功德,我們講他的本地風光。

所以我們看一個菩薩,要看他的跡門跟本門。比如說觀世音菩薩,我們從他的顯現事蹟來看:哦,他是尋聲救苦的一個菩薩。但事實上他的本門呢?他早就成佛了,他早就是佛陀。所以你說他到底是一個菩薩,還是一個佛陀?那你得看從什麼角度來看。從他今生的示現,他是扮演一個菩薩的角色。世間上不能有兩尊佛出現,不可以。誰扮演佛陀,其他的只能夠當助伴,不能夠同時有兩尊佛出來。那麼從他的本地風光,他早就是佛陀了。所以我們講: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比如說今天,大家都成佛了,但是只有一個人能夠示現成佛而已。他做佛的時候,其他的人就扮演他的弟子。你扮演舍利弗,他扮演目犍連尊者,來護持這個佛陀,來宣揚教法。如果都沒有阿羅漢,大家都是佛,那麼佛法沒辦法弘傳。沒有人示現犯戒,沒有人來請教佛法,佛陀也不能唱獨角戲。所以你從這一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說阿羅漢怎麼能夠應身無量、度脫眾生呢?他怎麼能夠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呢?我們從教理上的學習得知,阿羅漢死了以後,是入涅槃的。他怎麼就沒有入涅槃呢?事實上,這些阿羅漢是外現聲聞相,內秘菩薩行。這些都是法身菩薩示現,否則他們不可能應身無量、拔濟未來,不可能!所以我們從這段經文,就能夠讀出它的消息:這些阿羅漢的本地風光,都是法身菩薩。這一段是讚歎這些阿羅漢——千二百五十阿羅漢的功德。

好,我們看下一段。

戊三、列上首名

在一千二百五十個阿羅漢當中,本經列出長老的、首座的名稱,共有六個。看經文: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

這個地方提出了六個阿羅漢的代表。阿羅漢,簡單地講是無生,也就是說,身為阿羅漢,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無生的意思就是說,他這一期生命,是他在三界當中最後一次受生,他今生結束以後就不再來了。這是他們的共同點,但是這些阿羅漢本身也有他的差別相。我們解釋一下。

比如說大智舍利弗。舍利弗尊者的特色是智慧第一。你看《阿含經》上說:「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為第一。」他能夠決斷種種的疑惑。在經典上說,舍利弗尊者曾經有一段故事,叫作寄辯於母口。舍利弗尊者的母親經常跟她弟弟辯論,她弟弟智慧很高,每一次辯論都輸給她弟弟。後來舍利弗尊者的母親懷了舍利弗以後再跟她弟弟辯論,她弟弟就辯不過她了,因為他的母親得到舍利弗內心智慧的加持。也就是說,舍利弗尊者還沒有出世之前,他的智慧力量就已經表現出來,叫寄辯於母口。她弟弟非常害怕,說我這個外甥還沒有出生,智慧就這麼高了,出生了還得了!就趕快離開家,到南印度去修四吠陀。這是講到舍利弗的特色。

摩訶目犍連。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在《阿含經》上說:「我佛法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為第一。」目犍連尊者的特色,就是他神通變化特別的精妙,小中變大、大中變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是一般阿羅漢做不到的。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在佛陀僧團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大概來說,佛陀是領導,舍利弗跟目犍連相當於兩個當家師。通常那些外道喜歡用智慧來解決問題的,佛陀會派舍利弗尊者去;有些外道是喜歡感應神通的,佛陀派目犍連尊者來處理這些問題。所以僧團的事務中,如果一般外道來問難,大概都是目犍連尊者跟舍利弗尊者去處理,或者用智慧、或者用神通來破除障礙。

摩訶拘絺羅。摩訶拘絺羅就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也就是跟他媽媽辯論的那個,他媽媽的弟弟。他先到南印度學四吠陀,後來也跟佛陀出家了。在整個佛弟子當中,他是成就辯才,善能問答。你要是有什麼問題問他,他可以用十個答案、從不同的角度來回答你,回答問題特別的巧妙。當然這是廣學多聞才有辦法做到的。這些大阿羅漢也是有各式各樣的特色。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是他父親的姓,他父親叫作富樓那,翻成中文叫作滿願,滿足的滿,願望的願,滿願。彌多羅尼是他母親的姓,叫作慈女,慈悲之女。所以他等於是繼承了父親跟母親的姓,就是滿慈子,滿慈之子。他在佛陀弟子當中說法第一,他能夠善巧說法,而分別種種的義理。

須菩提。須菩提是解空第一。須菩提的空觀,我們從《金剛經》來看,當然阿羅漢是修我空觀,但是須菩提的我空當中有法空的智慧。怎麼知道呢?在《金剛經》當中,講到須菩提的空觀有一個特色,叫作無諍三昧。這個三昧非常重要,他能夠無諍。無諍的意思,簡單地講,他是沒有一種對立的思考,我相人相這種對立,他沒有。一般的阿羅漢,他的法執很重。他沒有我,但是他法執很重。所以,雜染的環境,阿羅漢不是很喜歡,因為他沒有辦法跟雜染法共存。他的個體生命在整個整體生命的運轉當中,既然產生了對立,他就產生排斥。但是須菩提能夠做到無諍三昧,他沒有對立。

我過去曾經在一個北部的道場講課,有一個外道,他穿著黃色的外道的衣服跑進來,就在前面那個地方比手劃腳。差不多有十五分鐘之久,不曉得嘴巴念什麼咒,就在我前面,站在那個地方比手劃腳。我完全不管他,我講我的課。

也就是說,一個菩薩,一定要怎麼樣呢?無諍三昧!就是說,我們改變不了外面的環境(講實在話,你改變不了的),你一定要能夠跟他和平共處,他弄他的,你講你的,你們兩個互不障礙。當然你內心當中要有法空智,觀察一切法是如夢如幻的。如夢如幻當中,一個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呢?其實我們的生命——從法空的觀念來看——生命不是追求圓滿。有很多人追求圓滿的生命,那你一輩子活得很痛苦,因為你根本找不到圓滿的生命。你只要從空性出來,你只要面對人事,人事就是一種差別。生命不是追求圓滿的,是追求它的平衡點,找到你的定位,做你該做的事,試著跟外在的人事和平共處,因為你改變不了別人。所以古人常說,山不轉水轉。山一定不會轉的,水轉。所以這個無諍三昧很重要,一個菩薩你要行菩薩道,基本上第一個條件,化解對立,安住無諍三昧。你一定要讓不同的人事和平共處,否則你不可能成就一個「大」字——廣大。做不了!《金剛經》講到無諍三昧時講了很多,它主要就是破除我相人相的對立,讓菩薩的功德更加的圓滿。這是須菩提的特色。

優波尼沙陀等。優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作塵性,灰塵的塵,佛性的性。這個名字是佛陀給他取的。因為他本身在因地的時候,是觀察色身不淨。優波尼沙陀在因地的時候淫慾心很重,所以佛陀叫他觀不淨。觀不淨的時候,他先觀他的色身:那個血肉是膿血屎尿,慢慢地這些膿血屎尿長出很多很多的蟲,這個蟲就把他的肉慢慢的吃掉了,最後他的身體變一堆白骨。變白骨以後,慢慢時間久了,白骨就變成了灰。風一吹這個灰就消失掉了。他觀察他的色身,從不淨相而變成白骨,最後還歸於虛空。因而得到很重要的覺悟,他覺得整個色塵的本性是空寂的,從這個地方而成就了無學道。所以「如來印我名尼沙陀」,佛陀就給他一個名字叫尼沙陀,就是他在因地的時候,是從「色塵的本性是空」 而成就阿羅漢的,叫作塵性。「等」。那個「等」就指很多很多的上座,也不能全部列出,只能夠列出六個,當作整個與會聲聞眾的代表。

這是說明參加《楞嚴經》法會的聲聞眾。

丁二、緣覺眾

我們看,丁二的緣覺眾。

我們一般講三乘的聖眾。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小乘就是我們前面講的聲聞,他是思惟四諦法門。緣覺乘,我們一般叫中乘。為什麼叫「中乘」呢?因為他在思惟的時候,是思惟十二因緣。他整個修學,是觀察他這一念心:因為無明、因為自己的妄想,然後產生了行、產生妄動,妄動當中產生很多很多的業力,由這個業力招感生死的果報。假設無明滅,則行滅。假設他的妄想消失了以後,他的生死的業力就消失,果報就消失。所以他從十二因緣的順逆二門的觀察而成就了無學位,所以他的智慧就更高了。這個叫作中乘。

看經文:

復有無量辟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

除了前面的聲聞眾以外,還有無量無邊的所謂的辟支。辟支,我們稱辟支佛,翻成中文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叫緣覺,就是他生長在有佛陀出世的地方,聽聞十二因緣,經過十二因緣順逆二門的觀察而解脫了生死。第二個是獨覺,獨覺是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因為禪定的關係,他出定以後看到了外在的自然界,所謂的「春觀百華開,秋睹黃葉落」,就是看到了整個大自然的變化:春天因為溫暖的空氣,而促使了百華盛開;秋天因為乾燥的關係,百華凋落。他就知道整個人生是生滅變化的,外境是生滅變化的。他也看到他的色身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他得到一個結論: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環境,沒有一個東西是不在變的。他從變化當中,就悟到了我空的真理,從這個地方而成就解脫。這個是獨覺。他完全沒有聽佛陀的說法,這個人智慧特別的高。

因為辟支佛本身他是從一念無明的「無生」而悟入了空性,所以他本身不像阿羅漢有分位。阿羅漢觀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他有安立所謂的四果四向的階位。但是緣覺乘他直接觀一念的無明,當下無生,這個時候整個十二因緣就消滅了。所以他的階位,要麼初心,要麼無學,他的過程當中沒有分位。因此辟支佛來到這個地方,只有兩種人:已經斷除見思惑的無學位,跟初心的凡夫。古德註解說:這個無學位,應該就是所謂的師長,初心就是跟著無學聖人來修學十二因緣的那些弟子們。這些辟支佛應該都是出家眾,包括了他的師長跟弟子都一同來到室羅筏城的祇桓精舍。

他們來的目的是幹什麼呢?「屬諸比丘,休夏自恣」。這個時候他必須要附屬比丘的僧團,在結夏安居圓滿的時候,來參加這個自恣的羯磨儀式。因為今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五號,包括聲聞眾、緣覺眾,只要是出家眾都要參加自恣。他們平常是住在各地各方修學,這個時候都一時回到佛陀的地方,開始參加自恣。是這個因緣而來的。

丁三、菩薩眾 分二:戊一、夏終時集。戊二、聞音遠集。

我們看第三段的菩薩眾。菩薩眾當中分兩段:第一個,夏終時集;第二個,聞音遠集。我們解釋一下。

這些菩薩眾,從經文來看是兩個情況:第一個是出家的菩薩,受了比丘戒的菩薩;另一個是屬於在家的菩薩。「夏終時集」,是指出家的菩薩,在結夏安居終了的時候,他們也從十方來集會,參加自恣的法會。「聞音遠集」是指的那些在家的菩薩,因為佛陀說法的緣故,也過來參加。

戊一、夏終時集

淨界法師:楞嚴經

我們先看第一段,夏終時集。這個地方有三小段:菩薩求法、如來妙應、會眾受益。先看第一小段:

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這些從十方來的出家菩薩,也來到了祇桓精舍。他們的目的,除了參加自恣以外,還有另外一個,就是要「諮決心疑」。「諮」就是請求,請求佛陀來決斷心中的疑惑。因為菩薩經過九旬的用功,心中有一些疑惑,這個時候就「欽奉」——以一種恭敬的心,來侍奉慈悲跟威嚴的佛陀。「慈嚴」是指佛陀表現出來的,是威愛兼抱折攝具足的。以恭敬心來侍奉慈悲跟嚴肅都具足的佛陀。他的目的是希望佛陀來講解大乘不可了知的深妙義理。所以這些菩薩來到這個地方,也不完全只是自恣,還請求佛陀說大乘的妙法,有求法的意思。我們看

下一小段:

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

這個時候,佛陀答應了這些菩薩的要求。佛陀就「敷座宴安」。佛陀說法,基本上是採取坐姿的,佛陀很少是站著說法。所以他就敷座——就展開他的坐具,就是我們出家眾的尼師壇,把它展開來,來保護三衣的。宴安就是佛陀很安定的坐在坐具上面,為這些三乘的聖眾來宣示大乘深奧的義理。

這個「宣示深奧」,蕅益大師有很多很多的發揮,我們簡單講一下。

其實這個「深奧」的道理,就是後面佛陀所說的「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我們簡單地講一下:

所謂的三諦理就是一境三諦,或者講從一境三諦當中開展出一心三觀——空假中三觀。我們菩薩在修學的時候,經常會落入空跟有的矛盾。我們不能夠一輩子修空觀,不可以!因為這樣會斷失大悲心。但是你一路地修有,你就會心很躁動,因為你一直在因緣法中活動,雖然修習很大的福報,但是你的心——弟子心不安。所以我們到底是要從假入空,還是從空出假,這個空有之間的平衡很困難。佛陀告訴我們說,其實我們這一念心,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我們這一念心的真相是「一念心」。說,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你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表示它不變的體性。即假,就是它有隨緣的作用。你造五戒十善的業來熏你這一念心,它就現出人天果報;你用殺盜淫妄的業來熏你這一念心,它就隨緣顯現三惡道的果報。它當下即假,它不跟你客氣的。空跟假是保持平衡的、同時存在的,叫即中。所以佛陀就宣示我們這一念心,每一個人的心都是即空即假即中。

這個深妙的道理其實是把後面的整個經典的三卷半,作出一個綱要的說明。當然這也是因為應了前面的菩薩的啟請。

我們看第三小段,會眾受益:

法筵清眾,得未曾有。

這個時候在整個法筵當中(大家等於是以法為食,叫法筵),菩薩們聽到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以後,就非常地歡喜,因為他聽到了未曾有的真理。這個地方我們要講一下:

菩薩請示的我們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很深奧的,佛陀當時當然是為整個包括聲聞、辟支佛、菩薩,為三乘的聖眾來開演,但事實上古德的註解上說,這個時候真正受用的只有菩薩,聲聞跟緣覺在座根本就聽不懂,因為他們習慣安住在空性,他們不能夠在空中隨時顯現妙有。沒辦法,他沒辦法即空即假即中,做不到。所以在這個時候,只有菩薩得到真實的受用。前面的凡夫跟二乘人怎麼辦呢?必須要阿難尊者示現墮落,請佛陀開演首楞嚴王大定的法門,佛陀詳細地破妄顯真,再開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所以真正的與會大眾當中,聲聞眾跟緣覺眾乃至於凡夫是後面才受益。這個時候菩薩已經受益了,利根人他能夠在簡略的法當中就得到受益。

戊二、聞音遠集

我們看第二段:聞音遠集。

前面是出家的菩薩。這裡說明這些在家的菩薩,聽到佛陀的音聲,也從遠方來集會了。我們看經文: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佛陀在開演深奧義理的時候,他的聲音有兩個特色:第一個特色就像迦陵頻伽這種鳥類,非常的美妙悅耳;第二個特色,他的音聲就像仙人一樣的音樂,非常的清淨無染,聽了以後感到非常的寂靜。所以佛陀的音聲,一方面美妙,一方面清淨。這是講它的本質。它的量呢?是「遍十方界」。佛陀在宣說重要法門的時候,他可以用他的神通力,使令他的聲音不會減少。目犍連尊者有一次測佛的音聲,以神通力飛到了三千大千世界以外,聽到佛陀的聲音還是一樣大聲。所以佛陀的聲音能夠「遍十方界」。這個時候,猶如恆河沙的這些在家菩薩,聽到這個音聲,都知道佛陀即將要開演無上甚深微妙法,所以也就趕快來到了祇桓精舍。這當中以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

這個地方是說明:整個參加《楞嚴經》法會的這些三乘的聖眾,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三種都到齊了,都準備來聆聽佛陀的首楞嚴王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