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講)

丑二、騰疑細釋 分二:寅一、阿難騰疑;寅二、如來細釋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六頁,「丑二、騰疑細釋」。

本經的修學重點,就是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它的整個重點,其實就是一個心地法門。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慢慢會發覺,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其實外在的事相並不困難,最麻煩的就是「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內心的安住跟調伏是比較麻煩的一個工作。從本經的開示,佛陀是要我們先安住,然後再調伏。所以佛陀在前三卷半,講到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告訴我們菩薩云何應住,處理這個安住的問題。

在本經當中,講到我們的心有兩個住處:

第一個,以妄想為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跟我執法執相應的妄想。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就是過去無始劫來,我們接觸了很多的人,接觸很多的事情,遇到很多的環境,產生很多很多的感受想法,整個受想行識都累積在這個妄想當中。所以,當我們住在妄想的時候,我們變成非常的敏感、非常的脆弱、非常躁動不安。因為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刺激到我們的妄想,帶動我們的感覺,帶動我們的想法。所以你看一個人,他安住妄想的時候,一定會有一個感覺——弟子心不安。因為你住的地方住錯了,你很容易受到你過去的思想、感覺的主導,你怎麼弄都沒有用。因為你住的這個房子住錯了。

第二個,我們以所謂的常住真心為住,就是我們安住在清淨本然的現前一念心性。以心性為住的時候,我們開始遠離我們過去的妄想,以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為住。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自己的妄想開始生起、相續乃至於消失。以心性為住的時候,我們內心相對就比較安穩了,我們找到家了。所以古人常說,修行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意思就是說,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要住在你真實的心性。這是第一件事情。

我們在前面三卷半,就是要處理安住的問題。所以佛陀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分別妄想跟真心的相貌,讓我們產生取捨。當我們安住在心性以後,開始作調伏了。你這個時候以心性為住,會看到自己過去無始劫的妄想,這個時候再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它。以空觀來破除我法二執,以假觀成就善巧的智慧跟廣大的福德資糧,以中觀來作一個調合——中道。

所以,我們在本經的修學,第一個,你要知道你現在的心「云何應住」,你住在什麼地方,你安住的地方對不對。其實你可以從結果看得出來。如果你感覺最近躁動不安,那表示你安住錯了,又跟過去的妄想結合在一起了。所以我們經常要保持觀照,第一個,你心以何為住;第二個,你是不是產生了調伏。就這兩個重點。

我們這一科先講到安住的問題,就是怎麼能夠遠離妄想、安住真如。當然,安住真如,我們要先了解真如的相貌。

寅一、阿難騰疑

淨界法師:楞嚴經

好,我們看講義,「騰疑細釋」。這個「騰」就是騰起的意思,就像燒滾的熱水沸騰了。阿難尊者聽到前面佛陀的開示,這個時候他騰起了兩種疑惑,叫「騰疑」。第二個,「細釋」。佛陀大悲,加以詳細地解釋。所以,這一科主要內容,一個是疑惑,一個是解釋,「騰疑細釋」。

好,我們看第一段的「阿難騰疑」。我們看經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首先,阿難尊者就把他聽了佛陀開示以後的心得表達出來。阿難尊者白告佛陀說:世尊!正如佛陀您為我等凡夫宣說因緣跟自然的道理,從心性的本體來說,它是隨緣不變的,所以它不是因緣法;從心性的作用來說,它是不變隨緣的,所以它不是自然之法。從因緣的角度,它是一個和合相;從自然的角度,它是不和合相。當佛陀開顯我們真實的本性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的時候,其實阿難尊者並沒有完全地了解,所以叫「心猶未開」。而這個時候佛陀又講到了「見見非見」之理——所謂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就講到我們這一念的見性是遠離見分之妄。因為見分它是一個作用,作用是受業力的影響,所以它帶妄;但是身為一個本體,它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它遠離一切的妄。這個時候他又聽到「見見非見」的道理,更增加了心中的迷悶。所以伏願大慈悲的佛陀能夠佈施大智慧的眼目,來開示我等有學之輩怎麼去發明我們心中本具的這種覺悟光明跟清淨的心性。阿難尊者作是啟請之語以後,心中感到非常的悲傷而流淚,至誠地作禮,心中準備來承受佛陀的開示。

這段經文當中,阿難尊者提出了兩種疑惑:第一個就是所謂的因緣、自然的道理;第二個就是所謂的見性跟見分的差別。其實我們細細地思惟,這兩種疑惑就是一個疑惑。我們現在要把心帶回家,要遠離妄想,菩薩第一個就是要先把心安住下來。那麼我們以何為住呢?以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為住。那麼什麼是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一個不變、一個隨緣,就是一個體用的相互關係。

這一科佛陀會把心性的不變之體跟它隨緣的作用作一個詳細的說明,因為阿難尊者的問題就在這裡,他搞不清楚什麼是不變、什麼是隨緣。

其實,不變中有隨緣,隨緣中有不變。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有兩部分:第一個是變化的,變來變去的。你看我們前生跟今生不一樣,今生跟來生不一樣,它是會變的。第二個,就是它永遠不變。你不管怎麼弄,它不變的。在安住真如本性的時候,你要把這個變跟不變的道理詳細地弄清楚,才能夠產生微密的觀照。所以這一段正是阿難尊者提出的疑惑。這一大科以下,佛陀就把這個變跟不變的道理——什麼是變的、什麼是不變的,詳細地加以說明,叫「如來細釋」——如來詳細地解釋。

了解阿難尊者的疑惑,我們就知道佛陀以下回答的重點在哪裡。

寅二、如來細釋 分三:卯一、訶誡許宣;卯二、合明二妄;卯三、顯示歸真

這當中有三段:第一個,訶誡許宣;第二個,合明二妄;第三個,顯示歸真。

卯一、訶誡許宣 分二:辰一、經家敘意;辰二、如來誡許

我們看第一段,卯一、訶誡許宣。

這一段,如來先用訶責的口吻來告誡阿難尊者,希望他能夠產生一個觀照的力量;然後如來以慈悲心來宣說不變跟隨緣這兩種道理。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經家敘意;第二個,如來誡許。我們先看「經家敘意」。看經文: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這一段是結集經典的人來敘說法會當時的情況,不是佛陀的開示。阿難尊者啟請以後,這個時候世尊的內心生起了一念憐愍的心,憐愍阿難跟法會當中這些有學之眾——他們心中感到迷悶,悲傷流淚,所以內心當中將欲開演這個大陀羅尼的法門。

這個「大陀羅尼」就是法界總相的自體,以本經來說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依止現前一念心性為根本而稱性起修,來修習整個大乘的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大乘止觀,就是二十五圓通。而能夠成就五十五位的菩薩階位,這就叫妙修行路。陀羅尼是整個修學的根本,所有的功德都是從陀羅尼開展出來的。

大乘的陀羅尼有兩種:一個是有相的陀羅尼,一個是無相的陀羅尼。比如說我們講大悲咒、楞嚴咒、十小咒,這個叫作有相的,它是有聲音來做代表的、有相的陀羅尼。第二個是無相的陀羅尼,就是本經說的大佛頂性,就是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佛陀這個時候想要開顯以我們一念心性而稱性起修的整個菩薩道,所以叫作「大陀羅尼」。

這一段是「經家敘意」。

辰二、如來誡許

我們看第二段,如來誡許。這個時候,如來一方面告誡阿難尊者,一方面來允許阿難尊者的啟請。我們看經文: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佛陀在講正式的法義之前有一段告誡的話。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無始劫來只是一向地強記,靠著你強大的記憶力。因為阿難尊者他有聞持陀羅尼,所以我們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阿難尊者一旦聽聞佛法,他永遠不會忘記,他有強大的記憶力;而且阿難尊者歡喜聽聞佛法,增長多聞。增長多聞,當然會產生很多很多的知識。但是阿難尊者在聽聞佛法以後,心中不能產生一種微密的觀照,不能產生大乘奢摩他的止跟大乘的觀。

我們前面講到,這一部經其實就是講到菩薩的心怎麼安住——菩薩云何應住;第二個,云何降伏其心。這個安住就是一個止,你的心要安住在哪裡;第二個就是空假中的三觀。阿難尊者雖然強記多聞,但是對於大乘的止觀,這個時候心中還不能完全理解。所以這一段是如來的一個「告誡」。這以下「允許」:所以你應該好好地攝耳來聽法,我當為汝阿難尊者加以詳細開示,也希望能夠令將來的有學之人成就大乘的菩提之果。

這一段等於是佛陀在講之前告誡我們:以下的經文,你把它了解以後,一定要用這個道理來觀照自己的身心世界。這以下講了很多的譬喻,都是用來觀照的。

其實我們看學術界跟宗教界是不一樣的。你看學術界,它是在分別一些名相,了解很多的知識,但是它不認為這個知識跟你的生命有關係,它認為這只是一個知識。而佛法是把這個知識轉成一個觀念,變成一個你生命的觀念,變成你的一個思想。所以,宗教是把知識跟你的思想結合起來,變成你一種生命的力量;學術界它不一定,它可以把這個知識講出來,但是它的想法還是它的想法。兩者是完全不同。

所以,這個地方等於是佛陀要我們依教起觀,要把你所明白的道理,會歸到你的身心世界。是這個意思。

卯二、合明二妄 分二:辰一、直示二妄;辰二、進退合明

好,我們看卯二,合明二妄。這一段就是來說明兩種的妄見:一個是同分妄見,一個是別業妄見,講到兩種妄見。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直示二妄;第二個,進退合明。

辰一、直示二妄 巳一、總標;巳二、別釋

我們先看「直示二妄」,佛陀先直接地來開顯這兩種妄見。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總標;第二個,別釋。

巳一、總標

看總標。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我先把這一段的大意講一下。佛陀在講這一念心性的時候是分成兩部分的:一個是體,一個是用。「體」,我們講過,是不變的部分。那麼「用」呢,我們這一念心性一動的時候,它會受你業力的影響,受你煩惱的影響,所以這個「用」,它就是會有變化。有變化就有差別,你的用跟我的用就不一樣,就有所不同了。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所謂的「妄見」的問題。

我們看。佛陀說:阿難啊!一切的眾生……這個「眾生」,從當機來說是六道的眾生,但是蕅益大師說,從廣義來說這個地方也包括了九法界眾生。我們姑且以當機來說。一切六道的眾生,之所以會輪迴於整個世間——這個「世」指的是一個時間相,「間」是空間相。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是超越時空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但是我們現在的生命體是有時間相的。你看,你會出生,會死亡。你生在台灣,你就不可能同時到美國去。我們這個生命體從一念心性而變成一個受時空限制的個體,那是怎麼來的呢?由兩種顛倒分別見妄,主要是有兩種的顛倒之心而產生了兩種的妄見。這個顛倒的意思,就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比如說,它是白的,你把它說成黑的,那這就顛倒了;它本來是沒有,你把它當作有,這個也是顛倒,錯誤的認識。那麼由錯誤的認知,就產生兩種妄見

這兩種妄見是怎麼來的呢?「當處發生,當業輪轉。」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後面的經文都是在發明這兩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從本體來說,我們眾生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十法界同一念心性,清淨本然、週遍法界。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清淨當中我們眾生會產生什麼?產生一念的妄動。那麼從一念心開始,真如不守自性、妄動的時候,這個生命就產生差別了,因為每一個人動的方向不同。你看,有些人往善法的地方動,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動,所以就出現了善業的力量;有些人是往殺盜淫妄的因緣動,就創造了罪業。所以「當處發生」。「當處」這個「處」指的什麼?就是我們一念心性裡面產生了妄動。為什麼有生命?不是上帝創造的。因為怎麼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為什麼有生命?因為「仁者心動」。因為我們過去開始動,動了以後就產生了一種迷惑。當然,這個迷惑的動可能往善的地方走,也可能往惡的地方走。總而言之我們心開始動,就「當處發生」了。就是心中開始啟動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惡念。動久了以後就「當業輪轉」。我們剛開始是心動,到最後變成行動,付諸行動。行動的時候就產生業力了,可能是造善,也可能造惡,這個業力就創造了安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

這兩種的妄動跟業力、跟果報,都是在一念心性當中產生的。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動了以後,生命從無差別當中就產生了很多的差別,無差成差,就是「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兩種:一種是眾生的別業妄見,第二種是眾生的同分妄見。這個別業妄見就是我們講的所謂的別業,同分妄見就是一般我們說的共業。

我們先解釋別業妄見。當我們的心開始一念妄動以後,我們清淨本然的心性就開始造業了。造業以後就會產生不同的果報出來。因為每一個人所造的業不同,就有所謂的個別的業力的差別。比如說,你現在放一盆水,我們人看到的是水;餓鬼道看到水,是看到火;魚看到水,就像它的清涼的房子;天人看到水,他看到的是一個莊嚴的琉璃大地。同樣都是一個水,四種眾生看到的為什麼不同呢?因為「仁者心動」。我們心的動不太一樣,所以就產生了所謂的別業的問題。這個業是這樣產生的。

第二個,眾生的同分妄見,這個是共業。雖然我們心中不斷地動,但是在動當中,有些人動的大方向還有一種是共同的。比如說,我們每一個人都看到了講堂,我們看到了佛像、看到了蓮華燈、看到了講桌。你也看到,我也看到,我們看到的大致差別不大,這個就是共業。就是我們過去生心念在動的時候,大家在方向上有點相同,所以我們會招感這個業力,叫共業。

這個地方就講到「當處發生,當業輪轉」,我們在動的時候,有共同的活動跟個別的活動,就產生了差別的果報出來。總而言之,就是眾生的顛倒,所以就產生了很多的生死的輪迴出現。這一段是總標。這以下就各別地解釋。

這個地方後面還會講到,其實共業中有別業,別業中有共業,到時候是把這兩個混在一起。比如說,我們今天佛學院二十幾個人,怎麼大家都會在一起用功呢?相逢就是有緣,就是我們過去在某一生當中,你可能看到佛像很高興,我也看那個佛像很高興,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種程度的共業,所以大家在生命當中會產生交集,就在一起了。可能在一起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不一定,這個就是共業了。就是我們過去的心「仁者心動」,我們過去在動的時候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一起。我們過去要是沒有共同的業,今天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你這個時候應該到天上去或者到三惡道去。但是在相同中有不同。比如說,現在大家同樣吃飯,我們去看飯菜的時候,每一個人看到飯菜不完全一樣。福報大的人他看到,誒,今天飯菜怎麼這麼好吃啊;業障重的人,他看到飯菜,菜色就比較差。你相不相信,我們同樣看佛像,其實每一個人看到的佛像不完全一樣。善根強的人,看到佛像是放大光明的;有業障的人看到佛像是比較昏暗的。所以共業中有別業的,別業中有共業的,它這個業是共中有別。

總而言之,為什麼生命會出現?簡單地講就是「仁者心動」。你要不動,就沒有生命的。這兩種的妄動以後就產生了一種業力,就產生了輪迴的果報。這個果報跟業力,分成別業跟共業兩種差別。這是總標。這以下佛陀詳細地說明。

巳二、別釋 分二:午一、釋別業妄見;午二、釋同分妄見

午一、釋別業妄見

淨界法師:楞嚴經

看別釋。別釋當中分兩段:一,解釋別業妄見;二,解釋同分妄見。先解釋別業,再解釋共業。我們看經文:

云何名為別業妄見?

佛陀提出一個問,那麼這個時候佛陀自己回答。

一、審於二處

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

這段經文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改造生命,要先了解生命。什麼是生命,這個地方講很清楚。

佛陀招呼阿難說:阿難!我現在舉一個例子讓你了解什麼是生命的相貌。他說,譬如在世間上有一種人,這個人的眼睛產生了毛病,就是產生了赤眚。赤眚,就是說他眼睛因為過度的勞累而產生一層薄膜,叫翳。所以他看外面東西的時候,看起來是模模糊糊、糊糊模模的,看不太清楚。眼睛有毛病的這個赤眚之人,有一天晚上去看遠處的燈光,那個路燈,這個時候他在燈光的外圍看到了另外一個圓形的五色重疊的影像。我們眼睛好的人看燈光,就燈光而已。而眼睛有赤眚、有薄膜的人看燈光的時候,看到燈光外面有一層五色的圓形的影像出現。這個影像出現了!佛陀對阿難尊者說,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在夜晚看到燈光出現了五色圓形的光明,這個五色的圓影是怎麼來的呢?是燈光產生的,還是眼睛產生的?

我們解釋一下。這個眼睛,一個正常的眼睛,就比喻我們這一念的清淨本然的現前一念心性。但是我們眼睛太過疲憊以後,就產生一個赤眚,眼睛中產生一個薄膜。這個赤眚就是我們心中一念的妄動,一念的妄想產生了。眼睛中產生赤眚以後,就看到了燈光外面有五色的圓影。這個五色的圓影就比喻我們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身心世界出現了,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看到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會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這個地方就說明,就是從一念的妄動而來。

佛陀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五色圓影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燈光而來,還是從眼睛而來?提出這個問題。

二、了無其實

我們看佛陀的回答:

(一)非即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

佛陀說:阿難!假設這個五色的圓影是燈光的關係才出現的,是因為有燈光才產生的,那麼這個地方有個問題了:為什麼一個非眚之人——一個眼睛健康的人看不到呢?你說是燈光有,但是為什麼你看到的五色圓影,他就看不到呢?所以這個不合理。而此五色圓影,只有眼睛有毛病的赤眚之人才看得到,所以你不能夠說它是從燈光而來,這是不對的。如果說是從能見的眼睛而來,那麼這樣有一個問題:能見的眼睛——這個見分已經變成了五色圓影,它是從眼睛而來,而眼睛又看到自己!這樣子的話,這個赤眚之人又看到圓影,那變成自己看到了自己,這個不合道理。

所以,它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五蘊身心,我們現在產生一個人的形狀、想法、思想等等這個五蘊身心,你說它從什麼地方來?你說它從眼睛而來——從現前一念心性而來,不對!你看,佛陀安住在自住三摩地的時候,佛陀攝用歸體,進入正念真如的時候,佛陀看不到五蘊身心,它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五蘊身心不是我們本來有的。你說五蘊身心自己產生的,也不合理。它怎麼會自己產生呢?所以這個地方,它不是燈有,也不是見有。這個講到「非即燈有,非即見有」。

但是它也不離開,「非離」。

(二)非離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

阿難,假設這個五色圓影是離開了燈光而另外有它的自體,它跟燈光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那麼這個也有問題了。我們應該離開燈光去旁觀這個屏風或者几筵(几筵就是桌子),你看桌子有沒有圓影?那是不是有圓影出來呢?事實上沒有。所以它也沒有離開燈光。

如果說它離開了我們能見的眼睛而有、離開了見分而有,既然是離開眼睛,那你眼睛就看不到了,那麼為什麼這個赤眚之人他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他也不離開眼睛。

這個地方就講出一個消息:當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因為一念的妄動而顯現這個五蘊身心的時候,這個五蘊身心它不是心性,但是它也不離開心性,它非即非離,是這個道理。這個地方就是說明它跟心性是非即非離的關係。

三、詳示妄因

我們再看下面。

(一)法說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

這一段諸位要注意,這一段的消文不容易。

所以阿難你應該了知,這個「色實在燈」,這個五色的圓影的的確確是在燈光當中顯現出來的。你看,你是看到燈光,它才有五色圓影的,所以它的確是在燈光中顯現出來,它沒有離開燈光。但是它的產生,必須以見病當做影,它必須有眼睛的毛病才能夠顯現出來。

因此之故,「影見俱眚,見眚非病」。所以,當我們能見的見分,去看到了這個所見的影像的時候,其實都是赤眚所產生的。而「見眚非病」,事實上我們這一念清淨廣大的見性,它本來是沒有赤眚的,是因為你的眼睛中產生了赤眚才有影像的,但是我們本來也沒有赤眚。所以「終不應言」,你不應該說這個五色圓影是燈所有或者是見所有,也不可以說是離開燈而別有,或者離開見而別有。因為它就是這一念心性——這個健康的眼睛突然間產生了赤眚,所以才看到了五蘊身心。那麼我們一念心性,因為一念的妄動,所以才產生了生死輪迴。這個生死輪迴,它本身不是心性本來有的,但是它也不離開心性。是這個意思。

(二)譬喻

這以下講出一個譬喻。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 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

這一段佛陀又講出另外一個譬喻。比如說第二月,這個我們前面也大致講過。就是月亮,有一個天上的真月,真實的月亮。我們捏眼睛,捏了幾次以後,我們眼睛突然間疲勞,去看這個月亮的時候,就產生一個朦朦朧朧的第二月。就是看月亮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朦朧的月亮,這叫第二月。但是這個第二月也沒有離開真月。所以,身為第二月,我們就是講依他起性,它不是真月之體,但是它也不是遍計執的水中之月。

妄想跟依他起是不一樣的。妄想是本來都不存在的,但是五蘊身心你不能說它不存在,它的的確確是讓你感受得到,能夠受用。所以第二月不能說它是水中月,因為水中月是本來就沒有。所以依他起性,不能說它是遍計執,但是它也不是圓成實的體。何以故?因為第二月之所以能夠觀察得到,是因為捏目的關係,產生疲勞而看得到的。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應該說,這個由捏目所產生的第二月「是形」或者「非是形」,或者「離見」或者「非離見」。你不應該說第二月是真月之形或者非真月之形,也不應該說它是離開了「見」,或者「非離見」,都不可以的。

(三)結示

我們作一個總結。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

總而言之,這個道理也是這樣子的。這個五色的圓影主要是由於我們眼睛的赤眚而產生的;當這個赤眚消失的時候,這個五色圓影也就消失了。所以你不應該說是所見的燈光而有,或者能見的見分而有;或者離開燈別有,或者離開見別有。它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

我們這樣講好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去改造我們的生命,想創造一個安樂的生命,那你應該了解這個生命是怎麼來的。我講實在話,不了解這個生命怎麼來的,你就沒辦法改變它,因為它的源頭你沒找到。從這一段經文的開示,佛陀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消息——你的生命是從你的念頭而來的。這怎麼講?你就是有赤眚嘛,你眼睛中有赤眚才看到五色圓影。就是我們心中因為一念的妄動,所以產生了生命。它也沒有離開心性,但是它也不是真實的心性。如果它是真實的心性,我們就不能改變;如果它完全離開心性,我們就不能受用。所以,因為眼睛的毛病每個人不同,所以看到的五色圓影就各式各樣。

這一段經文,佛陀的意思就只有一個,就是我們一念心性它是不變,但是它會隨緣,隨你的妄動的不同,看你往哪一個方向動。你往五戒十善的方向動,就創造人天的身心世界;你往四諦十二因緣的方向動,它就產生二乘的涅槃;你往六波羅蜜方向動,它就出現菩薩法界。它有隨緣義。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你要認清消息。生命它有消息,就是怎麼樣?莫向外求!

我講實在話,你看你一個人,當你看誰都不對勁的時候,你看這個人也不對,那個人也不對,我跟你保證,一定是你自己不對。你的心「仁者心動」,你起煩惱了。你看,我們善業強的人看那個舍利子,看到的是光明;業障重的人看舍利子是昏暗的。其實舍利子就是一個,但我們的心動的方向不一樣。身為一個修行人,你可以起煩惱,但是你不能起顛倒。你看,我們起煩惱,但是我們觀照力還在,我們不迷不取不動。我們知道自己在起煩惱,這個時候我們心不動,讓它過去。煩惱最大的天敵是什麼?諸位知道嗎?就是時間。因為煩惱是生滅的,所以你不動,它就自然消失掉。

但是,一個人最可怕是什麼?你起煩惱但你不知道自己在起煩惱,這個非常可怕。你跟煩惱糾成一團,起顛倒。那就完了,沒有救!那佛陀也救不了你。你起煩惱,但是你知道。你看誰都不對勁的時候,你就知道「我不對」了,趕快去拜佛,去懺悔,你很快就過去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無始劫來,我們心性當中累積很多的業力,我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要起善業、什麼時候要起惡業。你看我們人生就像開車一樣,你從高雄開到台北,高雄到台中是風和日麗,台中到苗栗又是暴風雨,都沒關係,但是你要很清楚,經常保持觀照。只要是外面有問題,外面的世界出了狀況,一個修行人他會「莫向外求」,懺悔自己,調整自己。所以我們從這段經文知道,一個人是可以起煩惱,但是不能起顛倒,起顛倒就沒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