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82頁。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它對我們身心世界最大的一個作用,簡單地講就是破障,破除我們身心世界的障礙。這一點,我們從本經的序分乃至於正宗分可以看得出來。你看序分,是阿難尊者遇到摩登伽女的災難而請佛開示圓頓止觀的法門;到了正宗分的二十五圓通,乃至於整個五陰魔境,佛陀都是著眼在破障的法門。
本經的破障,其實是有三個障礙要破除的:第一個是煩惱障,第二個是業障,第三個是鬼神障。煩惱障跟業障是屬於我們內心的障礙,鬼神障是屬於外在的障礙。外障是比較容易破的,本經是用持楞嚴咒,以誦持神咒來破除鬼神障。其實它的重點還是在破除內障,因為本經的內涵意思是說「內魔不起,外魔不生」,所以內心的煩惱是根本。
這個破障的意義,比方說,我們今天開一部車子要到高山去,雖然我們這個車子的力量很大,方向也很正確,但是這個道路當中有一個很大的石頭,你就開不過去了,你最後只好無功而返。我們在整個大乘的菩提道當中,雖然我們內心有很強烈的菩提心,也擁有一個正確的法門,但是當我們身心產生障礙,如果我們不知破障法門,可能就是前功盡棄,乃至於墮入天魔外道,最後就失掉了菩薩種性。所以這個破障法門是極度的重要。
從本經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當我們心中產生強大的煩惱或者重大的業障現前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我問你,你怎麼辦?你說你念佛,你說你持咒,其實這都是表面的對治。從本經的學習我們知道,當你認為身心狀況不對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正念真如,通過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趕快把心帶回家。也就是說,當我們障礙現前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在障礙過程當中產生迷惑顛倒,產生堅固的執著,然後產生身心的亂動,那就完了。
所以,本經的意思就是說,你障礙現前的時候,記住:不要亂動!為什麼不要亂動呢?你就是不能取著。那麼怎麼能夠不取著呢?你就是要有智慧的觀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當我們業障現前的時候、煩惱現前的時候,你安住在不迷不取不動,你可以把所有的障礙降到最低,那個暴風雨能夠把它降到最低。這個時候,我們知道煩惱障、業障是生滅法。煩惱障跟業障有一個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它熬不過你的時間。你只要不動,它很快就消失掉。所以,我們修行最大的忌諱就是亂動,盲目的亂動。那為什麼盲目亂動呢?因為你沒有智慧。所以我們不斷地學習本經來加強自己的觀照,使令我們達到不迷不取不動。這養兵千日,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用得到。你可能臨終的時候哪一個煩惱現前,因為你《楞嚴經》的不迷不取不動而把你保護住了。所以我們的確是要在平常加強這個不迷不取不動的能量,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分三:丑一、總標三界;丑二、妄相無體;丑三、結妄歸真
好,我們看子五,明身識界即藏性。
這個標題的意思就是說明,當我們依止內在的身根去攀緣外在的觸塵,而產生一個身體的了別功能,叫作身識。當然,身識的了別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它事相是生滅的,但是它的本性卻是如來藏妙真如性。「相妄性真」就講這個道理。我們不要被相狀所迷惑,一定要安住在它的體性,你才能夠不亂動的。
丑一、總標三界
我們看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身觸為緣,生於身識」,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觸所生,以觸為界?
這個地方「總標三界」,就是根塵識三界。佛陀招呼阿難說,又如你阿難過去所能明瞭的道理,說是我們依止內在的身根來碰撞外在的觸塵,這個根塵的因緣作用就產生一個現前的明瞭身識,我們感覺到一種冷熱澀滑的感受。那當然,這個地方的所觀境是身識。其實佛陀對這個道理已經講得很清楚,就是身識的產生基本上是不自生也不他生,而是因緣所生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一切浮塵諸幻化相」。他把這種浮塵的幻妄相的生起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但是,對我們業障凡夫有必要再詳細地開顯,讓它更加明白。佛陀就說了,這個身識到底是從哪裡而來。你從什麼地方來?為什麼我們會產生對身體接觸的一種感受跟了別呢?佛陀是用假設的方式,就是假設這個身識不是因緣所生,它是有自性的。有自性的話,它就一定有一個來的處所。假設我們說,它是身根所生,從身根而來,那麼它就應該以身根來當作它的界限。身根到哪裡,它就應該跟到哪裡,它以身根為界限。或者說,是以外在的觸塵所生,那麼就以外在的觸塵為它的根本,以它為界限。提出兩個問,來帶動這段經文的一個總標。
丑二、妄相無體 分三:寅一、非因身生;寅二、非因觸生;寅三、非因共生
我們看它的別釋。佛陀要告訴我們去觀察,其實這種身識的了別的妄相,相狀是有,但是它體性是空的,妄相無體。
寅一、非因身生
先看第一段。
阿難!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
這一段是說明它不是自生,不是身根所生。說,假若這個身識是有自性的,而這個自性是從身根所生——這個身識是從身根所生,那麼這樣子就有問題了。事實上的情況,如果沒有合離兩種的觸緣(什麼叫合呢?就是冷熱澀滑跟我們身體相合;離,就是冷熱澀滑的因緣跟身體相分離),那麼身為一個觸塵,如果沒有跟我們作一種合離的作用,來當作我們身根所觀的一個境,那麼我們的身識怎麼能夠生起了別作用呢?沒有冷熱澀滑這種合離的觸塵的作用來產生我們身根的覺觀,我們又怎麼能夠產生身識呢?這個是不合實際道理的。所以說,身識是從身根所生,這個是不能建立的。不是自生。
寅二、非因觸生
我們再看第二段,非他生。
若因觸生,必無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
說是這個身識是單獨從觸塵所生,但實際上,假設沒有我們身根的這種取境明瞭的作用,那麼世界上又有誰能夠不需要身根的明瞭,而能夠去了別外在觸塵這個合離狀態呢?你說這一陣風吹過來很冷。你連身體都沒有,你怎麼會知道很冷呢?你一定要有一個身根在這個地方,然後,有風吹,跟你的身體一接觸,你才感覺到很冷。所以,沒有身根的取境明瞭,光有觸塵是不能構成身識的。這個從實際的生活我們也可以感覺得出來。所以「他」也不能生。
寅三、非因共生
我們看共生。
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知身即觸,知觸即身;即觸非身,即身非觸;身觸二相,元無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
這段經文有點難,有點深,諸位要好好地聽。這一段是破根塵共生。那麼它破是兩段。第一段先說明所生的識是沒有兼帶的。什麼叫沒有兼帶呢?你往下看就知道了。
佛說,阿難,「物不觸知,身知有觸。」這是第一段的一個總標。說「物」,外在的物質是不能離開身體而有觸知的功能,單單隻有外境不能構成觸知,必須假借外境跟身根的兩種的作用,才能產生觸知。這一段經文先把觸知作個基本定義,說,為什麼我們會感受到冷、感覺到熱呢?必須有兩個法交互作用,不能一個,也不可以有三個,三個也不行。就是根塵識只能夠有兩個,要麼根跟塵,要麼根跟識,不能有三個,也不是有一個,只有兩個。所以觸這個作用是兩個法的交互作用,這一點先把它按定。
這以下就說明,正式破根塵共生的道理。
說「知身即觸,知觸即身」。首先我們把「知」這個字抓出來,這個「知」就是身識,是我們身體對冷熱澀滑的一種了別功能,叫作知。
先看第一段「知身即觸」。當我們的身識去了別身根的時候,這了別的功能是由觸塵所生;反過來,當我們的身識去了別觸塵的時候,那麼這個了別的功能卻是由身根所生。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你現在身體在這個地方,你身體當中有一個識的了別,你現在要注意你的身體會感到冷、感到熱,你那個信息從哪裡來?一定是從外境來。你感到很冷,你一定注意到有風吹。所以「知身即觸」,你能夠知道你身體的冷熱,一定是假借外塵的因緣。反過來,你要看外面的風大不大,你要知道外境怎麼樣,你從你的身體「知觸即身」,你要知道這個外境、外面的空氣到底是怎麼樣,你一定是從身體的感受去判斷。所以說,當我們了知身的時候,我們是由觸來引發的;當我們去了知外境的觸的時候,是由身根來引發的。所以我們不可能識跟身跟觸同時作用,不可能。你要麼跟身根在一起,要麼跟觸在一起。
所以作一個總結:「即觸非身,即身非觸。」假設我們身識的了別是由觸塵所生,那麼就不能兼帶身根。你去注意風,你就不可能注意身體。你去注意你的身體的冷暖,你就不可能去注意外面的風,這很正常,所以「即身非觸」。你去注意你的身體的時候,你的了別識去注意身根的時候,就不能兼帶觸。
這第一段也就是說,你說識是根塵所生,但事實上,識在產生作用的時候不能跟根塵共同存在。它要麼跟根活動,要麼跟塵活動。根跟塵都不能在一起了,它們兩個怎麼共生呢?它不兼帶嘛!識要麼跟根活動,要麼跟塵活動,它不可能同時跟根塵活動。所以說,它既然不可能兼帶地跟根塵活動,它們兩個就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在一起,當然不可能共生。道理是這樣子。所以「即身非觸,即觸非身」。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就比較容易了解了,叫「能生無決定」。就是說,能生的根塵,其實它自己的體性都不決定。你自己的體性都不決定,怎麼能夠共生呢?
我們看,「身觸二相,元無處所。」這是一個總標。就是說內在的身根跟外在的處所,所謂的內外的處所根本就不決定。
怎麼說呢?這以下說明。說是「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身為一個觸塵,比如說外面的冷風熱風。這個冷風熱風本來是外境,但是當它跟身體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當風吹到你身體的時候,有了冷的感覺,那個外境的冷跟你身體的明瞭已經結成一體了,我們內外已經分不清楚了。所以當觸跟根結合的時候,已經合為一體,沒有內外的分別。只有當這個觸(風)離開身體的時候,回歸到虛空,這個時候又回歸到外在的事相。所以它有時候是跟我們一體,有時候分成內外,所以說內在的身根跟外在的觸塵處所根本就不決定。
身為一個能生的內外處所不決定,怎麼能夠產生一個中間的身識呢?你自己的處所都不決定,所以「中云何立」?怎麼能夠產生中間的身識呢?既然中間的身識產生不起來,你這個內根外塵也就了不可得,那麼我們的身識將以誰為界呢?既然「內外性空」,那麼你這個識又由內外所生,內外本身的處所也不決定,那你當然不可能生起。就算你生起,你也不可能以誰為界,因為連能生的內根跟外觸這兩個東西根本就沒有固定的處所。所以這個從兩段來破。
丑三、結妄歸真
我們看總結。
是故當知,身觸為緣,生身識界,三處都無,則身與觸,及身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從前面知道,我們這個身體的感受基本上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它的確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身觸為緣,生身識界」,是講因緣即假。但「三處都無」,講因緣性空,雖然它有它的作用,但是它沒有真實不變的體性,它的體性是空寂的。它們三個都是非因緣非自然,一個中道的實相。
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觸,我們可以從一件事來看,看提婆達多的事情可以看得出來。提婆達多,佛陀在講到他個人的行為的時候,我們看阿含經的描述。阿含經的小乘經典講提婆達多這個人是大惡人,他五逆罪犯了三個:第一個殺阿羅漢,第二個出佛身血,第三個破合和僧。所以,在阿含經裡面,提婆達多等於是今生就現身墮入阿鼻地獄當中。當然,阿含經是一個小乘的思想,講業感緣起,它是從外在的事相來論斷這個人。
但是,你看大乘經典的態度就不一樣,特別是《法華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講到提婆達多,講到兩個重點:
第一個,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有一生做大國王。他想要學大乘法門,所以他放棄了王位,到深山去,找到一個阿私陀仙人,向他禮拜,做他的侍者。結果阿私陀仙人把《法華經》的妙理傳給國王。而這個阿私陀仙人是誰呢?正是提婆達多。所以提婆達多曾經做過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教導他修學《法華經》的一個老師。這第一點。
第二點,在《法華經》講到第二個重點,就是提婆達多不但做過他的老師,還做過釋迦牟尼佛增上的善知識。他示現很多惡逆的因緣,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快速地成長。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我之所以能夠快速地成就六波羅蜜、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完全是提婆達多的幫助。因為菩薩道,在經典上說,菩薩道只要到初地以上,魔王都不敢動他,連動都不敢動。那魔王不敢動他的話,全世界沒有逆境了。所以,初地以上菩薩的那些惡因緣,都是那些高手來示現的,大權示現。我問你,你到了初地菩薩,誰敢動你?初禪以上魔王就不敢動你了,只有在欲界定的時候魔王還敢去干擾你。所以,菩薩道的後面的時候,都必須要另外一個菩薩來示現,來幫助他增上。提婆達多正是扮演釋迦牟尼佛增上的一個角色。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其實提婆達多——我們從大乘的了義經來看小乘的經典,把它會通,也就是說,提婆達多整個過程是以大悲心來造罪業,然後來幫助釋迦牟尼佛增上。
所以在經典上說,佛陀派阿難尊者去地獄拜訪提婆達多。阿難尊者就問提婆達多說,你老人家在這個地方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地方刀山油鍋很苦惱。提婆達多說,我在這裡的感受就像在三禪的快樂一樣。
這個地方就跟我們本經的道理接近,就是我們這一念身識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即假是什麼意思呢?即假的意思是說差別性!你看,這麼多地獄的眾生,幾千個幾萬個眾生,同時跑到刀山油鍋去,每一個人感受不一樣。這個人感覺到很痛苦,這個人痛苦一點點。提婆達多的身體跑到刀山油鍋去,他的身心清涼快樂!你說這個刀山油鍋有沒有自性?當然沒有自性,循業發現嘛。
比方說,我們現在台灣出了太陽,我們台灣兩千萬人全部去曬太陽。同一個太陽照射到我們的身體,沒有兩個人感受是完全一樣,兩千萬人每一個人的感受通通不一樣,這個就是即假。為什麼假?因為它產生的作用不同。如果真實的話,每一人應該相同。太陽是真實的,感受也真實的,那應該大家都一樣。所以這個地方就牽涉到因緣的問題,諸法因緣生。既然有牽涉到一種因緣,那就不能有自性。
這個地方大家要好好體會即空即假即中。我們通過對外境的即空即假即中,就可以通過這個三觀,從事相進入到一個真實的理體,而安住在不生不滅的首楞嚴王三昧,破障。所以,我們的心接觸外境的時候,一定要修三觀,才能夠會事入理。
子六、明意識界即藏性 分三:丑一、總標三界;丑二、妄相無體;丑三、結妄歸真
我們看第六段。子六,明意識界即藏性。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依止內在的意根來攀緣外在的法塵而產生一個現前的明瞭識,叫作意識。這個意識的作用是剎那剎那生滅的,但是它的體性卻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真如佛性。
丑一、總標三界
看經文。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佛陀說,阿難,又如你過去所能夠明白的這種唯識的道理,我經常講一個觀念說,我們依止意根來攀緣法塵,這兩種因緣的相互的作用,而產生一個現前的明瞭分別的意識出來。當然,這個地方也就說明了我們對於整個法塵的了別。這個意識是因緣所生的,它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那麼,「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還是「因法所生,以法為界」?
首先也是一種相反的論證,假設這個意識是有真實性的。有真實性,它一定有一個來的處所。是因意根所生、以意根來當作根本,或者是由法塵所生、以法塵為根本呢?提出兩個問題。
丑二、妄相無體 分二:寅一、非因意生;寅二、非因法生
我們看佛陀的後面的回答。
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
這第一段。它回答有兩段,我們先講第一段。佛陀說,阿難!假設這個意識是由意根所生,換句話說,這個意識是不需要經過法塵的刺激,就能夠生起了別的作用。那這樣子有問題了。佛陀說,在你的意根的明瞭當中,你的意根一定要有一個所思緣的境界,才能夠去發明你的意識了別作用,這才合理的。意根必須有一個所對的法塵,才能夠產生了知。你說,我的心攀緣佛像,我的心才能夠產生信心,第六意識產生信心的作用。說我信心哪裡來?我不要看佛像,就產生信心?不可能嘛!你一定有一個所緣境,才能夠產生一個心的作用。你說,我看到他就很歡喜。你為什麼會歡喜呢?因為你跟他很有緣。你說,我看到五欲的境界而生起貪慾的煩惱,一定要怎麼樣?「於汝意中,必有所思」,在意根當中一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才能夠產生意識的活動。你說,我心裡面本來無一物。那你的心是不能活動的,你的心安住在如的境界,你識不能活動。識的活動,必須在意根當中有一個所思慮的境界,才能夠去觸動你的意識。假若沒有這個法塵當作所緣境,那麼我們連能思惟的意根都不能生。這個地方的意根就是,假設我們沒有法塵當所緣境,連能思惟了別的意根都不能生。所以意根離開了所緣的法塵,根本就沒有形相、沒有作用。連意根都不能生,何況是識?怎麼生起呢?就算你識生起,沒有法塵,你識又能夠生起什麼作用呢?所以,你說意識是由意根所生,是不合道理的,因為缺乏了法塵的所緣境,連意根都不能生,何況是意識?所以這個自生是不合理的。這第一段。
我們看第二段。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
這個地方是講同異的差別,這是第二個破。又者,你的第六意識跟「諸思量」(這個思量當然講意根,意根就是恆審思量)——恆審思量跟它的了別性為同為異(恆審思量了別性就是講第七意識,講意根;這個識心是講第六意識)?說是意根創造了意識,那麼這兩種的了別性到底是相同還是不同?第七意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那麼這兩個到底是相同,是不同?就提出這個問。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說第七意識的意根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那這兩個是相同的。相同的話,你怎麼說它所生呢?既然是相同,就沒有能生所生的差別。兩個完全相同,那誰生誰呢?所以「云何所生」?就構不成所謂的能生所生的問題。所以,相同是不合道理的。
再看不同。
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
說是「異意不同」。說是第七意識的意根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創造出來以後,這兩個了別性卻完全不同。那這樣子表示什麼呢?我們得到一個答案:「應無所識」,表示這兩個識根本沒有了別的作用,完全是個物質。為什麼呢?因為第七意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卻兩個完全不同,就好像說父親生了兒子,父子兩個完全不相應,這不合道理。那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兩個完全是物質才有可能。如果是心法的話,父親創造兒子,這兩個一定要有點相類似。所以,完全不同,就表示了這兩個都沒有明瞭性。既然「若無所識,云何意生」?既然是一個物質,沒有了別性,那又怎麼能夠說意根生起意識呢?這是第一點。
「若有所識,云何識意?」說是假設第七意識把第六意識創造出來,而兩個都還有了別性,那麼「云何識意」?我們又怎麼去區分這是第六意識的了別性,還是第七意識的了別性呢?就沒辦法區分了。
所以總結:「唯同與異,二性無成。」不管是相同,不管是不同,這兩種體性都沒辦法建立,怎麼能夠說是意根去生起意識呢?這樣的界是不能建立起來。所以,單單是從意根來生起意識,是不合理的。
寅二、非因法生
我們再看非因法生,是破「他生」。
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
這一段先作一個總標。說是我們這個意識完全是由內在的法塵所生,跟意根沒有關係。那麼,這個地方必須把法塵跟外面的五塵——內法塵跟外五塵做一個區別,說世間上一切的諸法不離開五塵。我們看世間上一切的法,都是色聲香味觸五塵。那麼,「汝觀色法」,你仔細地觀察色法,還有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以上的五塵,相狀是非常的清楚分明,相對於五根,而產生了別性。但是這個外五塵,其實不是意根所收攝。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第六意識在看到外境的時候,我們是看到自己的法塵。比方說,你現在看到這個蓮華的燈光,你第六意識在了別的時候,是眼睛去攀緣這個外境,但是你真正受用的是你心中的法塵。你一定要取到這個蓮華,然後落到你的心中,你才可以攀緣。你攀緣不到外在的法塵。你是把它取進來,然後放到你的心中,再去攀緣,要這麼一個過程。所以,我們第六意識是不能直接攀緣外境的。一定要把外境拿到以後,然後丟到心中去,變成一個落謝的影像,你才可以攀緣。所以這個地方說,外五塵是非意所收攝,我們只能夠攀緣內心的法塵。好,先把這個觀念按定。
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
這個地方正式地破「第六意識是法塵所生」的道理。說我們這個第六意識假設是決定依法塵所生,那你應該要仔細地觀察,「法法何狀」?第一個「法」是指的內法塵,第二個「法」是指外在的五塵。你應該去觀察內法塵跟外在的五塵這兩個之間有什麼相互的關係。
佛陀就叫我們觀察了。我們因為有色空的對比產生色塵,有動靜的相互作用產生音聲,有通塞的作用產生香塵,乃至於有身體的合離產生觸塵。而當我們的法塵、這種生滅的法塵離開了前面五塵,「終無所得」。所以這個地方的「生滅」,這個地方的經文是「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就是說,身為內法塵的這種生滅相,假設離開了前面五塵的作用,你就得不到影像。因為你這個法塵正是外在五塵一個落謝的影像,所以,離開了外在的五塵,你根本沒有內在的法塵。所以說,「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當法塵生起的時候,你外在的五塵就有;當法塵消失的時候,外在的色空的諸法也消滅。
這個地方得到一個結論。「所因既無」,說你能生的法塵都要隨著外在的五塵而生滅,可見得你能生的法塵根本就沒有自性。那麼「因生有識,作何形相」?就是說,你能生的法塵尚且沒有真實獨立的體性,那麼依止這個法塵所生的第六意識又有什麼相狀可得呢?第六意識由法塵所生,而身為一個能生的法塵,自己都作不了主,都要受外在的五塵影響,它生你就生,它滅你就滅。所以說,能生的法塵既然是沒有自性,所生的識也就沒有自性。那麼,所生的識既然沒有自性,「界云何生」?那第六意識又怎麼能安立這個界呢?所以說,第六意識完全是法塵所生,是不合道理的。
丑三、結妄歸真
看總結。
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我們得到結論,我們遇到外境刺激的時候,產生一個意識的分別。其實這個意識的分別是因緣即假,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的體性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的。所以我們這個意識界基本上是非因緣、非自然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
這個第六意識在整個八識當中的作用,可以說是最強烈、最重要的。「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我們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我們一個人身體的快樂跟痛苦的感受,主要是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業力,第二個就是你的思想。
但是業力的影響是短暫的。比如說,我們今天看到某一個事情,我們第一剎那的感受那真的是業力,那真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看到他就不喜歡,看到這件事情你就痛苦,這個是你跑不掉的,這一部分你跑不掉。但是等到第二念,你的了別——名言分別生起的時候,這跟業力都沒有關係了。所以《楞嚴經》講,我們射到第一枝箭,中第一枝箭,那是業力,你跑不掉;但是第二枝箭射進來的時候,那跟你的思想有關係,就看你作的是一個正面的思考還是負面的思考。
我們今天可以作一個很簡單的測試。比方說,我們現在有一個杯子,一個500CC 的杯子,裡面裝半杯的柳橙汁。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看到它,你有什麼樣的思想?你產生什麼思想?有兩種人:第一種人,哎唷!太好了!這柳橙汁還有半杯可以用。他看到的是柳橙汁這一部分,所以他看到以後歡喜一整天。這種人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快樂當中,因為他的思想會主導他的感受。我們講過,我們第一剎那是業力,第二剎那以後就思想主導。有一種人是看到半杯柳橙汁,他不看柳橙汁,他看到那個吃掉的、空的部分。他說,啊,糟糕!柳橙汁被吃掉一半了。產生負面的思考。這個人生命當中痛苦的時間非常長,不管他福報多大。
所以,我們在思考事情,產生正面的思考還是負面的思考,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從唯識的角度說,某一個人跟某一個事,它是無自性的。它到底是在傷害你還是在幫助你,是你自己決定的。你認為這個人是你的善知識,他就扮演善知識的角色;你經常產生負面的思考——這個人一天到晚障礙我,他果然障礙你!他一定障礙你的,他絕對障礙你,他一輩子障礙你!其實這跟業力沒有關係。我們一般人說,我業障很重。其實這跟你的業障沒有關係,那是你思想錯誤,跟業障沒有關係。這個觀念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